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9-05-14 22:1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网络与道德的关系认识不足

在信息时代的来临,许多人认为知识能力才是考验人的标准,往往忽视了道德品质、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在人格上的积极作用。网络和网络道德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并没有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首先,网络道德不同于一般的道德。在网络生活中,人们是处于在一种匿名性、未知性的世界中,在这种情况下,自律性的发挥就变得尤为困难。其次,互联网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正是因为它的这一特性使网络道德升华为一种多元化的道德。另外,网络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崛起的道德教育,与此相关的教育方式较少。在网络生活中人们可以跨国界、跨民族的进行交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下,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与融合。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的心灵深深地感到震撼,一是头顶美丽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i]因此,要切实分析网络与网络道德的关系并提出创新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当前道德教育仍采用传统教育模式

我国现行的道德教育是通过讲座、课堂这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面对面的传统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能够经历那么多年的时代积累必然具有其一定优势的。面对面的教育方式,使教育者可以直接的了解到被教育者一些不足的道德情况,针对这些不足之处直接灌输给学生相关信息。但是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受教育者基本上是不可能选择教育的信息,所接受的信息都是教育者直接输入或教育工作者选择处理过的东西,“这种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和认知层面的演讲。”[ii]教育者掌握着教育信息的控制权。现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单纯的进行理论性教育的教育方式已经落后,很难被当今的大学生所吸收,甚至这种单方面的说教式的方法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这种采用集体灌输式的单向式的方法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和自我教育,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三)网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监控

如果说网络要是没有一个完善的监控体系和强有力的预警机制的话,网络道德教育就很难有效的进行下去。网络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发展,但是也回加剧网络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监督和控制网络是必要的,要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效率。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灵活性,一些含沙射影的负面新闻和网络舆论层出不穷,破坏着社会秩序,影响着社会风气,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网络参与者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在经过高度紧张的高考和漫长的假期过后,学生们陆陆续续地进入了大学校园。众所周知,大学

生活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有较多的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中无所事事,往往会选择在网上消磨时间,他们或多或少的沉迷于网络聊天,网上购物,网上娱乐,浏览新闻,网络游戏等等。与此同时,网络也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情感发泄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一些大学生由于承载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和责任, 情感长时间得不到及时的宣泄, 网上虚拟的生活、丰富的内容,使他们容易找到感情的支点, 容易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因此他们的行为变得越来越为所欲为,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林无法自拔。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网络监管审查制度的不规范,各种网络上的信息的不对称,比如一些色情,暴力,迷信等垃圾信息在网上的大量传播,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去搜索此类垃圾信息。

(四)忽视了教育内容要和网络生活联系在一起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决定着我们的网络道德教育不能仅限于一般的课堂道德教育而是应该与网络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内容也应该由单一性向丰富性转化。目前的网络道德教育无法让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寻找出与自身的网络生活相通的地方,并且不能达到让他们自身去意识到在网络生活中也是需要道德的目的,因此他们不能够自行把道德外化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力量。这种状况造成了大多数大学生明明已经知道并了解网络生活需要文明,但又在网络生活中进行各种不道德的行为。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议

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议

资料来源:大学生教育资源

摘要: 以往的德育工作往往重社会需要轻人本身的精神需要。特别是在如今,国内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国际的形势复杂多变,大量信息涌入校园,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学生在自身成长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也未能得到教师的充分指导和帮助,这就迫切需要德育工作者的指引与导行。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性。

现在多数高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这种学校德育的功利化直接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从而阻碍了思想道德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社会的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突,以及它们对大学生影响的客观存在性,如果让学生仍处在“我说你听”单纯说教的被动地位,忽

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提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新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也为我们德育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程。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体制的改变,使一些学生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他们或迫于升学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缺乏艰苦奋斗和拼搏进取的意识;或对社会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的疏导,引导他们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才。角色、环境的转变增加了学生心理的壁垒。

虽然大学生完成了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的时间跨度,但他们的心理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跨越而跟进。随着他们学龄一同变化的还有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所处的不再是以前老师管教式的环境,与之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多地感到空虚、迷茫和无所是从。此外,他们自身角色的转变也会引起心理波动。随着环境的改变,学校学生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1]这种心理的落差可能就使他们走向自闭,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一定的缺陷。

二、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1.实施道德规范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我们应该承认,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并时刻反映着人们经济利益的变化。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道德就从属于政治,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教育方法采用参与和引导选择的双重性。

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主体的、能动的,因此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从这一理论观点衍射,科学的德育方法,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只有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从他们身上突破,充分了解学生的渴求,才能真正地发挥德育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德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德育规律,加强德育的目标化、系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个机遇,对大学生进行观念重塑。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2]虽然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但有一点是不可

否认的,这种冲击和影响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个重塑大学生各种观念和人生价值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者应抓住机遇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及法制观念。[3]教育他们从时代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确立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把握具有时效、时事性的信息资源,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走出精神空虚的泥潭,另外,增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让他们从根本上了解心理问题的危害性,并促使他们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彻底走出心理缺陷、人格失衡的困境。

在知识经济极度扩张的大潮中,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教育方法,利用新的教育手段,才能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正林.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J].高等教育,2007.[2]龚先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理论,2007.[3]王绍玉,冯佰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中国青年研究,2002,(5).

第三篇:浅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浅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新的时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挑战;问题;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与现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及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原有的工作模式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不能完全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思想道德领域工作者必须采取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由经验型、模式型向科学型、创新型转化。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据此提出了几点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道德领域教育的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状况的总体评价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主流是好的。对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绩有着高度的认同。

l、大学生爱国爱校,关心国家大事,政治视野比较开阔,政治评价更为积极。大学生对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的看法能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学生对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较为关注,如社会腐败现象、农民以及城乡差距、国企改革与发展等诸多问题。广大学生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上看待政治问题,政治心态渐趋成熟。

2、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目的增强,就业方向明确,成才意识趋浓。对现代科技文化知识、高科技、新鲜事物接受和认同率大幅上升。大学生已开始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塑造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当前大学生对未来有独到的见解,学生在就业问题中能跟上社会的形势,逐渐表现理智与成熟。

3、当前大学生已经能正视社会的变化,自觉增强危机与竞争意识,使自我评价和认识与社会要求趋于一致。当代大学生能比较冷静思考,自主判断有关政治问题,能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看待各种问题,逐步认清了西方民主自由和人权以及各种破坏祖国安全统一的思潮和势力的本质面目。分析政治问题日趋客观、理性,政治鉴别力明显增强。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政治比较稳定,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准和素质在全社会内有较高肯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不断渗透,当代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政治觉悟不够高,思想意识不够成熟,政治评价不积极,政治鉴别力不强;表现出对集体观念、社会公德、心理素质、自我控制等意识较为淡薄。他们在

成长过程中焦虑和压力在增加,受挫能力和体能素质在下降,道德状况也存在一些须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l、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在理解上存在一些感性、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认识。一些学生对“特色理论”缺乏理解,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够坚定,政治信仰迷茫、缺乏大学生应有的信心与信念。在政治取向上功利倾向较明显,部分学生不想承担参与政治而所需负的社会责任。在政治信仰上,部分大学生在还存在幼稚的一面,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不够成熟,入党动机还不够纯正。

2、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增大,学生的思想焦虑增加。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大学收费并轨、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教学改革和学分制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实行,学生主要面临着来自学习、经济、就业三方面的压力。首先大学生在学习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所带来的压力自是不言而喻。其次是大学校园里已涌现出越来越多因高昂的教育费而使整个家庭背上沉重负担的贫困生,他们也因为经济原因而存在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导致出现自卑心理。第三、随着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形成,许多在校生已经清晰和强烈地感受到来自就业和社会的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3、部分学生心态较为低沉、思想较为消极,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乃至出现心理障碍。在急剧变化和各种压力俱增的社会环境面前,部分学生由于心理准备不够,信心不足,加之对学校教学改革不适应,学生焦虑情绪增加不可避免。学生长期在压抑、苦恼、空虚、烦躁、焦虑的生活环境下,如果引导不及时,发现不够早,可以肯定他们之中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与障碍,学生身心素质受到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教育的对策思考

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状况和特征,教育队伍的建设、合理的教育与引导以及创新工作思路是关键。

1、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特别是要采取强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和引路人。高校其他广大教职员工应该树立主动承担德育工作思想,通过言传身教,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全面成才。

2、要重点抓“两课”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当

前,大学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种种困惑与偏差,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他们掌握的理论知识浅薄、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改革及改革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看待、以及他们自身对社会变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会他们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去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提高鉴别力,把握自己思想道德选择的方向。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一支信仰与业务素质高的“两课”教师队伍。要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改革教育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普通高校中成人教育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思想道德教育也不容忽视。如照搬照抄普通高校大学生教育模式就不足取,效果自然不好。成人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重点是引导他们合理解决工学矛盾,摆正学习与工作的位置,看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注重发挥成教大学生中党员、学生干部及业绩突出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与成教大学生工作单位的联系,定期、及时将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反馈其所在单位,以取得单位对学生思想教育和学习上的支持。

4、要转变育人观念,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坚持以育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个性出发,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缓解思想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中以重感染与切身实际的说教相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有声有色,才会收到实效。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理念贯穿于各项主题活动中,组织主题鲜明、影响力大、参与面广、有教育意义活动,大力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主旋律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全面加强学生全方面素质、修养和内涵目标。

5、要充分运用现代网络工具,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建造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网络好比一柄双刃剑,它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日益凸现,要看到网络给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的良好机遇,更不能忽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网络相关的信息平台和软件,找准高科技网络与高校德育的结合点,主动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占领网络思想教育主阵地。

6、重视心理素质的多学科渗透教育。不能把大学生心理教育单独割裂开,不能仅仅局限于几场心理报告的辅导、一两门心理选修课的开设,而应当培养全体教师的心理教育观念,要将心理教育辅导贯穿、渗透于各个学科教学中,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观日益成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意义愈显重大。在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良好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他们是有知识,有头脑,有个性,会生活的新生代。但同时也具有一些消极和与大学生自身发展不和谐的特点,虽然表面观察起来比较乐观,但深层次分析有些问题令人忧虑。因此高校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值得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工作管理者关注。

第四篇: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思考

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思考

——镇平县城关一初中

梁殿驰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德育首要地位有待加强,应试教育影响德育内容落实,关注社会不良影响;提出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与建议:学校管理要坚持德育为首落实育人为本;要强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思想道德教育要结合中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德育方法和形式要行之有效不断创新,要确立大德育观念。

关键词:

中学生特点

思想道德教育

问题

建议

中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一、二岁至十六七岁之间,从思想道德教育上看,他们是未成年人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群体。近年来,媒体报道浙江金华河南焦作四川娥眉等地出现的中学生杀父弑母案例,花季少年酿造血案,骇人听闻。不断地警示我们:对这个时期的中学生如果放松了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就容易误入歧途,人生的航船就会迷失方向。所以在中学生初涉人生刚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重要。纵观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笔者认为以下问题应值得我们深思。

一、德育首位有待加强。学校教育中将“以教学为中心”与“德育为首”对立起来。表现在学校管理上,认为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政教(即德育)工作是为教学服务的。抓教学的不管德育,抓德育的不管教学。教学工作是学校“业务”,抓德育不是抓“业务”,一方面中学生问题多发,教育管理困难增大,许多教师不愿干班主任;另一方面教育管理上忽视德育,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空的、虚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活动开展多了似乎是不务正业。在学校工作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得不到保证。

二、重智轻德影响德育内容落实。重智轻德,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观念在中学阶段并未彻底改变,中学教育(特别是初中)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许多学校仍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一些人心目中教育质量就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就是考试分数,就是升学率。“只有分数好,才是真的好!”对学校教师的评估就是看分数。各种抽考、统考、毕业考评估依然“涛声依旧”,我们的学生、老师仍然在应试的道路上拼搏。一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道:“16岁,我已经老了!”“我确实老了。不然为什么我们应该红润的脸膛会这么腊黄?为什么一迈上楼梯脚步会这么蹒跚?为什么吵闹的心会变得如此孤寂?黑板上的字越来越看不清,这不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有的‘老眼昏花’吗?-----”如此分数挂帅,智育第一,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德育内容落实当然也很受影响。

三、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社会多元的精神文化,思想观念的开放,市场经济金钱意识,以及封建腐朽思想的死灰复燃,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灵。例如:①志趣低下、不负责任的“爱”。如“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 “东风破” “流星雨”等流行歌曲在学生中传唱,反映了一些中学生游戏人生,玩世不恭的态度。②精神空虚、心理脆弱、不满现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无能为力,近年来中学生吃安眠药,离家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③追求金钱,贪图享受,以物质富有为荣。如:某中学发放国家对贫困生补助款时,有的同学家庭贫困却不愿申请,老师问之说“嫌难看”。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崇拜歌星影星,羡慕名车豪宅,理想是当老板,成富翁,上学目的是为了将来挣大钱,一些家长甚至个别老师也在这样“教育”我们的中学生。试想,如果满心眼想的是个人发财享乐,还怎么可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祖国,心中有人民!”

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学校管理要坚持德育为首,落实育人为本。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新形势下,要认识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教学的关系。教学是学校教育中“老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也发展他们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思想品德”(辞海1469页)“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赫尔巴特)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形式,故有以教学为中心之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正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和学校各项工作中,一定要把德育放首要位置。因此德育工作和教学都是学校的“业务”。学校教育中要克服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倾向。要切实做到学校教职工人人做德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强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的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材,但实际工作中有些人还在“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2 面对素质教育的新剧本,他们欣赏的演出的仍是应试教育,中学应试教育的现状整体看远未根本改变。所以我们的教育评价制度必须尽快相应改革,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尽快摆脱应试束缚,将我们的中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全面的发展主动的发展,健康茁壮的成长。

3、思想道德教育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许多中学教师发出感慨:“现在的学生难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了解不理解现在的学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征,我们必须认真了解研究当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有贴近他们,才能了解他们,只有了解他们抓住特点,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实际上,老师和家长总在用成人的心态看待中学生,居高临下去教育他们。有时我们也总在尝试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封闭性和时代特点,我们也往往很难彻底了解他们。所以德育工作者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之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探讨一些热点问题。例如:当代中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有哪些?为什么喜欢金庸的作品如《天龙八部》?中学生喜欢上网都干些什么?我们做老师的应怎样引导?等。只有尽可能的了解理解他们,进而才能够更好的帮助教育他们。

4、德育的方法和形式要行之有效不断创新。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方法很多,在此谨谈以下四点:

①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喜欢模仿,而当今宣传报道的中学生的好榜样太少了,我们不仅要为他们树立过去的、遥远的、牺牲的英雄人物,我们更应为他们多标榜一些现在的、身边的、活着的、各个方面的优秀榜样。“模仿”的榜样多了,就会产生一种“从众”效应,从而提升中学生群体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模范英雄人物优秀榜样的向往。

②社会实践教育。应加强集体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很受中学生欢迎。我们在中学生中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社区到敬老院、到农村、到企业参加劳动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开展调查考查活动等,让他们懂得如何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一分子,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培养中学生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③重视自我教育。“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教育的外因必须通过学生主观接受才能产生作用。一味的说教灌输,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我们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多鼓励赏识学生。重点启 3 发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立”能力和自尊自强意识。以主人翁意识去学习、去生活,去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将道德的要求变为主动的自我教育,积极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④惩罚教育。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合理艺术的惩罚犯错误的学生,不仅使他们认识规范的正确性,而且也给其他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起警示作用。所以惩罚应是德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缺少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当然惩罚教育不同于体罚,体罚是情绪化的行为,是有损人体健康的违法行为。而正确惩罚实行的基础是学生和教育者共同认可的,是照章办事的“法治”。惩罚的目的不是“治”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从而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培养责任感和健康的心理。

5、确立大德育观念。社会是学生的大课堂,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中学生对生活的阅读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最近,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金庸的作品《天龙八部》片断入选中学教材《语文读本》,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对该不该推荐和入选笔者不作评论。但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深受中学生喜爱的东西,也应该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关注的。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中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出现的问题,也往往是社会生活一些问题的反映,也正是我们成年人应该深思的。当前一些消极社会观念如:市场经济拜金主义金钱第一的价值观;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戏谑社会的人生观;面向精英淡漠群体不负责任的人才观;面向评估急功近利违背规律的教育观,还有社会腐败不正之风,不健康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的毒害和影响等等,决不可忽视,亟需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引导中学生正确面对。

总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是主阵地,要加强学校德育主阵地建设,要从我们成人做起,从我们自身做起,还要从全社会做起,形成合力,创设优良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青少年一代健康茁壮成长。

第五篇:慎独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慎独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摘要:“慎独”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而流长,古老而风韵犹存。本文以“慎独”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在了解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发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说明慎独的含义及其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呼吁道德主体加强自身的自律性,分别就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两方面提出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融入慎独思想的几条途径。

关键词:慎独;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55-02

一、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及教育的现状

约翰?诺顿所言:“互联网就像迎面而来的卡亚克斯咫风,以20英尺高的浪潮袭击我们,这场暴风雨经过太平洋数千英里的能量积蓄,足以使你腾空而起,再将你重重摔下,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时代近在咫尺……互联网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1月),截止到2013年12月,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2]。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饱和状态。

网络道德就是在网络社会中调节网民与网民、网民与网络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起到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3]。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4年5月),截止截至2013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平均水平(45.8%)26%。大学生网民依然呈上升的态势[4]。一方面,学生群体不可置疑的成为使用网络的主要人群,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另一方面,网络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的渗入,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隐匿、虚拟和自由性的特点,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宣泄自我,而不必担心在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网络可以自由选择浏览内容,能够接触到现实社会中接触不到的大量信息,包括部分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另外,网络的开放、流动、变化、多元等特点,又使得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世界里充分地张扬自我,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开展攻击行为。道德失范行为大量的存在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其中常见的不良道德现象包括:沉溺网络、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浏览和传播不良信息以及传播网络病毒、干扰和破坏网络程序等。著名的CIH病毒,就是大学生陈盈豪自制的病毒,这一病毒在当时造成全球几十万台电脑受损,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计。另外还存在着许多网络诈骗和偷窃事件,利用网络攻击他人事件等都严重影响着网络秩序的良性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睁眼看世界的年龄阶段,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处于孩童和成年的交界处,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同,对任何未知和新鲜的事物都会无比好奇,但又缺乏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新奇而开放的网络世界正好满足了他们这一需求,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自由畅快地寻求刺激和被尊重、被认同的感觉,这些都如同毒药一般正一点点地侵蚀当代的大学生。

我国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不够全面和完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是教育部颁布的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行为准则,其中在提到网络时指出大学生要文明使用互联网。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必须遵守网络道德,那么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慎独的含义及其在网络社会的道德价值

“慎独”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慎独”既可以作为一种修身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人们要达到的精神境界。总结整理研究者对“慎独”思想的注解,可以将“慎独”的含义分为两类:一是独处时谨慎不苟;二是内心意志专一。这就是要告诫我们无论是在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服从内心高尚如一的意志,始终如一的约束自己,做到表里如一。

任何的道德教育都是实现自身道德发展的自我构建活动,因此道德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网络道德成长的一种自我构建活动,其目的在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最终促使大学生形成网络自觉性,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这与慎独精神所蕴含的独处时谨慎不苟和内心意志专一的思想,强调依靠理性自觉,形成自身道德自律的人格修养方法有着内在的相似性。由此,在高校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建设时就可以把“慎独”思想作为新的支撑点,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养分,增强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自律性,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结构和体系。

慎独思想对于当代的网络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理性的网络认知水平。网络道德认知是网络道德情感、信念和行为的基础,“慎独”思想中提到的独处时谨慎不苟的自觉遵守道德准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认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自身网络道德意识的基础和网络道德自律的导向性机制的形成。其次,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是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起着动力作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也需要加入情感因素进行催化,形成网络道德的情感体验。传统的“慎独”思想所强调的自我道德监督,意志合一的理念能够指导大学生自觉增强对网络道德的认同感,将道德情感同道德意识结合起来,进一步形成坚定地网络道德意识,始终坚持网络道德规范和原则。再次,有助于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是人们对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的最高追求,更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一环,不仅对于网络道德的养成有着重大意义,也对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慎独”精神提倡内心意志专一,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中融入慎独的思想,能够强化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修养的愿望,从而不断地激励自己在网络生活中始终向善,追求高尚的网络道德。最后,有助于减少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行为。“慎独”的思想倡导大学生在进行网络生活时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道德自律,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意识,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提高网络道德的自觉性。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推行“慎独”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条途径来进行,在理论教育方面主要是采用理论知识讲授的方法,把慎独精神的内在要义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从而使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自觉克服不良现象的影响,远离不健康的内容。另外,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实践教育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让大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地体会到正确积极的网络道德观念的莫大益处。

第一,要做好“慎始”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理念,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接触网络之初,就该让大学生明了网络世界是同现实世界一样的客观存在,都有着自身不可违背的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原则,必须做到洁身自好,谨言慎行,以确保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朝着正确恰当的方向发展。

第二,要做好“慎微”教育,告诫全体高校学生切勿在细枝末节处犯错误,特别是进行网络浏览时防止出于好奇、无聊等原因而导致的行为失范,微处更应自律,自觉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三,要做好“慎隐”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性,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自律,自己独处时也要做到内心的意志合一,特别是在网络生活中,很难为大学生构建他律的环境,此时,“慎隐”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四,要做好“慎言”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和语言的诚信度,在网络虚拟且自由的特征下,也要恪守道德规范,拒绝信口开河及各种不恰当、不健康的言语,教导大学生认识到网络中语言的重要作用,自觉做到文明用语、诚信上网。

第五,要做好“慎行”教育,行动是展示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好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得到改善。在大学生中推行慎行教育,构建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时刻提醒高校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恰当选择浏览的内容。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网络行为的理性意识。

研究者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提倡,在高校道德教育课程中渗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开展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慎独”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历久弥新,所提倡的独处时谨慎不苟和内心意志合一的理念对于今天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非常大的价值,特别是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更需要以慎独的精神作为支撑和重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和未来的发展以及网络环境的精华和维护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3]张卫.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4]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下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精选五篇)

    “网络道德教育,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使人们接受和遵循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并按其价值标准处世做人,塑造人的品德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i]......

    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且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

    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计划

    福安市溪尾中心小学网络教育工作计划福安市溪尾中心小学网络教育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如何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如何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德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

    网络道德教育总结

    网络道德教育总结 一年来,政教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坚决贯彻“文明上网”的教育理念,扎实开展网上工作,德育活动有效推进,现总结如下: 一、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探微 [摘 要]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导致未成年人道德失范,引发未成年人的人格问题。分析了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并就少年儿童图书......

    大学生道德教育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社会关于大学生道德缺失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归结为评价标准的滞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社会大环境和个人素质等几个方面。根据分析结......

    网络招聘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网络招聘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字数:2756 来源:商情 2014年3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上招聘作为网络技术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