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蘑菇气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提纲
蘑菇气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提纲
蘑菇气镇位于扎兰屯市西南75公里处,是111国道和阿海省际通道的重要节点镇,辖区面积7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辖19个村,2个居委会,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近年来,由于政策的支持和项目的引进,建设了全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先后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村镇”、被自治区授予“环境优美乡镇”、“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等称号。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我们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着力疏通干群联系渠道,营造服务社会管理的宽松环境,确保在干部问事中体察民情,在群众说事中解决民难,在定期评事中凝聚民心,形成了干部与群众经常沟通的密切联系机制,化解了社会矛盾,创新了社会管理新方式。
一、在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上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我们围绕“抓党建、强管理;抓文化、促和谐;抓经济、促稳定”的工作思路,率先在全市将村居组织分类管理细化为村居干部分类管理,将社会管理纳入各村居、各单位目标考核体系中,强化了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大提升;结合干部下基层活动,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谈心交朋友,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正确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班子成员和站所负责人每人为群众打上一眼抗旱井,有效解决抗春旱、保春耕问题,全体干部主动深入农户为群众排忧解难,自己动手,搞环境卫生和绿化工程,解决群众自来水用水难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众关系;镇委、政府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组建了服务于“三新”示范工程的兴安种业公司、热力公司、三新农业服务公司,为农民开展从种到收的全程服务,激发社会活力,提高服务能力,使群众对政府的信赖性和认可程度得到极大提升,在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的同时,有效的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增进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1
二、大调解体系建设情况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成立了“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及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同时建立健全了镇、村、组三级网络体系,配备调解员以及信息联络员,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做到“事事有人问,件件有人管”,有效地把矛盾纠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一方平安稳定,社会和谐,有力地促进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大调解机制运行以来,共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673起,调解成功率96%。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在大调解机制的三级网络中得到解决,杜绝了越级上访和非访事件发生,群众表达诉求的方式也渐趋平和理性化。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开展情况
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维稳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作决策、上项目、办活动的必备条件。积极争取各类项目,每年1亿元的项目资金为群众发家致富带来了有效支撑,在项目实施所涉及的征地、占地工作中,首先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在取得群众同意的情况下,与群众签定协议书,并对项目确定责任人,实行责任终身制,并通过电视面向全镇播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每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应进行评估的事项做到不评估不上会、不决策,出现问题的部门单位实行责任倒查制度,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了信访案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基层综治组织建设情况
本着在管理中提升服务水平,在服务中强化管理质量的原则,实行管理与服务并重机制。全镇设有综治工作中心2处,综治工作站19个。司法所、法庭、派出所、交警队、工商、税务等部门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局面,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高压态势,对违法犯罪行为给予从重从快打
击,有效的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各相关单位联动机制已形成,针对出现的矛盾纠纷由综治办接待,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化解,对违法犯罪行为共同打击。全镇19个村和2个居委会均设有群防群治组织,充分发挥了治安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五、社会重点人员管理和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对重点人员和不安定因素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后,实施分类管控和社区矫正相结合制度。对重点人员落实专人管理,严密防范,严禁因管控不到位,引发新的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严格落实“谁的片、谁负责”的原则,确保管控效果的落实,确保重点人员时刻都在管控视线之内。要求每名干部分别包扶一户富裕户、一户困难户和一户矛盾隐患户(重点人员),对部分家庭困难、思想包袱重的重点人员,开展定期走访及谈心活动,通过富裕户的示范、干部的引导,时刻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情况,及时给予正面引导,帮助他们发展经济,通过发展经济促使重点人员尽快转化思想,转化到发家致富上来。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我镇根据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对社会的危害性实行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共接收社区矫正服刑人员24名,已有19名顺利解矫,走上致富创业道路,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无一人次重新违法犯罪。
六、社区管理社会化和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我们始终把关心群众特别是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当做社区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宗旨,充分利用培训中心、文化中心等社会资源广泛向群众开展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文化中心内设置了棋牌室、图书室、健身中心、排练厅,增添活动器材,免费向群众开发;组建群众秧歌队、广场舞蹈队,在每年春夏季节,以广场文化为载体,自编、自排、自演文艺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博得广大群众的喜爱,深受好评。重视对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军属、贫困户的慰问工作。每逢春节,镇党政领导及工作人员对老党员、老干部、贫困户挨家挨户
走访慰问,并送上了慰问品;给贫困居民送去粮油、面粉等生活用品,特困群众享受低保待遇;对重病党员,支部一班人亲自上门探望并送去营养品;给去世党员送去了花圈等,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同志和困难群众的关心和温暖,使他们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收到良好社会影响。
七、治安巡防队伍建设情况
组建了治安巡防中队,成员由镇派出所协警和社会招聘人员担任。每个村成立由村干部、退伍军人组成的兼职治安巡逻队。派出所24小时有人值班,做到随时出警,巡防队伍,昼夜巡逻。健全了镇、村巡逻机制,镇村巡防队不定期的在镇村街道上巡防,极大震慑了犯罪分子,提高了防控能力。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要求,建设好政府信息网,在镇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加大社会管理力度,不断健全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构建起和谐农村建设的科学机制。
第二篇:长征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提纲
创新机制抓管理 优质服务促和谐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长征街道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汇报提纲
甘肃省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区域面积21158平方公里,距省会兰州69公里,地处西宁、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中心位置,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有色金属、稀土等资源的开采和冶炼是白银市主要经济支柱。平川区位于白银市中部,总面积2106平方公里,是依托煤炭、电力、陶瓷而成立的新型资源性城市。长征街道位于平川区商贸繁华地段,辖区面积18.53平方公里,辖区内有靖远煤业集团公司、甘肃地质局一三三队等驻地单位25家,常住人口3万多人。近年来,随着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枯竭,城市经济转型成为白银市、平川区 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长征街道承担着平川区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任务。
长征街道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以“全面创先争优、公开运行权力、精细管理城市、优质服务群众”为工作主线,开启服务转型绿色通道,实施爱民便民安民大行动,打造民心民情民意直通车,以“三民直通车”、服务转型“两大工程”(爱心工程、共建工程)等活动为载体,“构建城管大网络,搭建综治大平台,营造和谐大环境”,积极完善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服务方式,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以服务促管理、以公开促管理,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一、理念创新 长征街道根据辖区人员结构和治安状况复杂这一实际状况,通过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以服务促管理,以公开促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以服务促管理
1、凝练活动载体,提供优质服务
借助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契机,长征街道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察民情、晓民意、聚民心,积极创新工作载体,以“三民直通车”(实施爱民、便民、安民大行动,打造民心、民情、民意直通车)和服务转型“两大工程”(爱心工程、共建工程)等载体为抓手,并将这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
为了让居民群众从“三民直通车”工程中切实得到实惠,长征街道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着力抓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了“三民直通车”联络点,创新设置了民情速递员,通过记民情日记、办民生实事来负责民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安排落实。坚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并在开展好“三民直通车”工程的基础上稳步实施“五大爱心工程”(实施爱心储蓄工程,解决好意识重塑、有钱办事的问题;实施爱心守护工程,解决好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实施爱心解困工程,解决好特困家庭、弱势群体的问题;实施爱心帮教工程,解决好重点人员、特殊人群的问题;实施爱心传递工程,解决好信心重建、道德重建的问题,在全辖区居民中牢固树立团结进步、共建和谐的科学理念)。截至目前,街道党员干部 共为辖区居民做好事万余件;先后为市区大环境绿化、西南抗旱、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洪灾、辖区特困病患家庭募捐资金50多万元; 辖区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员、特困家庭全面得到了关爱救助,涉毒人员、涉邪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人群全面得到了帮教转化。
2、开发管理软件,服务流动人口
街道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在街道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投入3万余元开发了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系统软件。利用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软件,划分流动人口管理网格,坚持“以不动的房产管理流动的人”这一主线,进一步完善“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以网管人”的成熟模式,全方位地对辖区流动人口实行联网管理,同步建立流动人口信息档案,实现了信息采集同步,数据录入准确。推行“居住证”制度,不断丰富服务流动人口的工作内容,加强和优化流动人口的人性化服务、社区化管理,开创了街道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以公开促管理
平川区委被甘肃省委确定为党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试点,长征街道被平川区委确定为党组织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示范单位。为了开展好示范工作,街道将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与党务政务居务公开、重点工作的推进和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明确职责权限、规范运行程序、公开决策事项、实施全面监督”的总体要求,科学安排、大胆创新,以“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七大举措”(开好权力运行会议、办好党务政务大厅、用好电子公开系统、抓好廉政文化示范、搞好咨询监督、完善好规章制 度、推进好重点工作)为抓手,创新公开形式,丰富公开内容,增强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印发办事流程、告示卡和服务指南,通过召开会议、电子政务墙、触摸屏、公开栏、监督台、板报、工作简报快讯等途径进行公开,加大公开力度,提高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影响力,让群众最敏感、最关心的问题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下得到解决,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以公开促透明、以公开促廉洁、以公开促高效、以公开促管理。白银市及平川区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长征街道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充分发挥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作用,坚持边拆迁边公开,以公开促拆迁,通过公开运行的有效措施、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工作人员的辛苦努力,营造了目前长征街道棚改工作的良好态势,辖区应拆迁的802户已和谐平稳地拆迁安置722户,安居楼建设稳步推进,已基本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奋斗目标。
二、机制创新
(一)创新共建机制
为了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长征街道积极推行“四请六联”(社区工作请随时监督、社区建设请大力支持、社区活动请积极参与、社区发展请共同谋划;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文化活动联谊、社区经济联抓、计生综治联管)活动,号召驻地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到具体工作中来,建立共驻共建机制。街道通过定期召开合作共建促进转型座谈会、联谊会,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提交建议,共商促进转型大计,初步形成了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网格化管理机制
长征街道按照“管理层级划分到位、责任区域明确到位、服务措施落实到位、群众需求解决到位”的工作思路,合理划分网格、全面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区警务、安全生产、特殊群体管理和信访维稳等社会管理网格化体系,将社会管理的相关工作精细到每一个小区、每一栋楼、每一户人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同时围绕“精细管理城市,优质服务群众”的理念,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地企联动,共驻共建,建立了“统一管理、多级网络、全面覆盖”的网格化无缝管理机制。
1、建立“多员合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思路,有效整合现有社会服务管理资源,在社会管理网格中建立了民情速递员、社会监督员、群众评议员、治保员、调解员、综治宣传员、帮教专管员等“多员合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坚持“一格一员、一员多责”,做到“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实现“一岗多能、一专多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2、建立“三防联动”的网格化联防管理体系
长征街道坚持“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防控思路,建立了专业巡防、群防群治、技防引领的“三防联动”网格化联防管理体系。街道整合基层协管力量,组建了50多人的巡逻队伍和千余人的群防队伍,全部安排到责任网格中,实现管理力量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每一格网格中进一步拓展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范围,推进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建设,将专业巡防、群防群治、科技防范在网格中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三 防联动”的网格化联防管理模式。
(三)创新工作制度
在制度创新方面,长征街道在运行好“统一管理、多级网络、全面覆盖”的网格化无缝管理模式中,制定出台了《长征街道综治维稳全员责任制》、《长征街道绩效考核制度》、《长征街道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激发工作积极性,形成用制度去规范工作行为、用制度去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今后,长征街道将继续深化“构建城管大网络,搭建综治大平台,实施安民大行动,营造和谐大环境”的工作理念,加大投入力度、配备专项资金、创新管理模式、健全工作机制、公开运行权力、精细管理城市,着眼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服务转型,着力解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理念性、机制性问题,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实现平川经济社会跨越式率先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篇:蘑菇气镇创新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汇报
让夕阳红得更灿烂
——蘑菇气镇创新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汇报提纲
蘑菇气镇位于扎兰屯市西南75公里处,总面积700平方公里,是111国道、阿海省际通道、蘑阿公路、碾蘑公路的重要节点镇,是扎兰屯市乃至呼伦贝尔市的南大门和连接域外的窗口。全镇总人口5.3万人,辖19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现有离退休干部60余人(其中镇直离退休干部40余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万人。近年来,蘑菇气镇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市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遵循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方针,坚持从全镇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创出特色、创出成效、让夕阳红得更灿烂”为指导思想,重点抓了组织网络建设、场地设施建设和骨干队伍培训建设,把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作为镇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创新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推动了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的开展,丰富了全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全镇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2011,蘑菇气镇文化活动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十佳文化中心,负责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的文广党支部被先进党支部。镇党委政府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老年文化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一、健全机制,为老年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制度保证
为了老年文化体育工作的有序进行,让老干部、老年人感受到党的关怀,我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办、民政、财经、文体、妇联等单位通力协作,在文体中心设立办公室,全力为我镇的老年文化体育工作做好服务,并先后出台了《老干部工作人员守则》、《关于组织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工作的要求》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老年人文化体育协会,制订了协会
章程,每年年初都根据情况研究制定当年的工作计划,并适时进行必要的修改,以适应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的切实需要。
为方便管理,加强与老干部、老年人的沟通联络,镇文体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老年人档案和活动台帐,对每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反馈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为加强管理,镇出台了《蘑菇气镇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并纳入年终考核。
二、加大投入,为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保障
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打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观念、老思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老年人文体活动资源投入。老年人文体活动资金纳入镇财政预算,先后共投入经费20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立了文化广场、健身路径、门球场、棋牌室、排练室、图书阅览室,配备了配套桌椅和体育健身器材等,村级示范点已逐渐形成规模,在全镇范围以村为单位的10多个活动站点内建成了一大批集健身、娱乐、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老年人活动服务场所。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从家中走出来、玩起来、乐起来,我镇老年人文体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老年文化体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镇文体中心还联合大学生村官,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组织了多支服务队,对每次活动的全程进行跟踪服务,从而使每次活动都能有计划、有组织、有条不紊地进行。在镇党委的经费支持下,镇文体中心精心组织老年人乒乓球比赛、门球赛、象棋赛等众多的有益身心的竞技性比赛活动,去年全年组织活动16次,今年至今已组织8次各类活动,获得了老年人的高度评价。在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镇文体中心还积极组织老年人参与市里组织的各项赛事,为参赛队伍提供交通、饮食服务,统一配备服装等一切服务。
三、创新形式,不断丰富老年人文体活动内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形势的发展,老年人对文体活动内容、方式的需求随之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老同志已不满足日常活动,为了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使活动形式多样化,我镇不断进行创新,坚持了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相结合,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友谊赛与有奖赛相结合、日常活动与大型活动相结合。不但要组织老干部、老年人们之间的体育比赛,还积极组织他们和年轻人一起活动。让双方在活动中互相感染、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此外我们使用先进的投影设备,精心挑选健身娱乐方面的节目为老干部、老年人定期播放,使他们能够通过科学的活动方式强身健体。
近年来,镇党委下大力气为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了完善的设施以及专职人员,保证活动中心每天正常开放,为老干部、老年人锻炼身体、益寿延年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以“老年人工作无小事”为工作思路,为老年人设置了健身操、乒乓球、广场秧歌等专业班,并聘请具有专业特长和热心为老年人服务的人员担任教师,带领老年人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深受老年人的欢迎。
四、以点带面,不断扩展老年体育活动开展覆盖面
我镇在不断做好镇级站点建设的同时,还根据下属社区、村的自身特点,指导并逐步建立、完善了村级示范点。现在全镇老年人活动站点已发展到了10余处、6800多人。根据“四定六有”的标准,在爱国、三合、野马河、团结社区、利民社区等示范村居成立了老年人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老年人活动室,并配齐了站长、辅导员,建立规章制度,制定辅导计划,完全达到了有组织、有活动、有场地、有规章、有指导的“五有”建设标准和领导好、领导班子好、队伍建设好、开展活动好、场地建设好的“五好”管理标准。
各示范村在抓好常规性活动的同时,制定活动计划和管理措
施,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兴趣和特长,全镇共组成了门球队、秧歌队、合唱团等多个老年人团体,积极开展门球赛、象棋赛、乒乓球比赛、文艺展演、自我保健知识竞赛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干部、老年人的数量在逐渐增加,这对老年体育活动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发扬“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不断探索老年人活动新路径,拓展老年人活动新领域,及时掌握老年工作新政策,加大宣传力度,真正做到态度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积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努力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良好氛围,推进全镇老年文化体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第四篇:双沙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双沙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自查报告
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办的领导下及县委政法委的具体指导下,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县委政法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现将我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的情况
(一)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 为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统一制作《综治工作手册》,规定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综治领导小组,治保组、调委会、巡逻队等职责,明确综治工作中心各项制度,对综治队伍、重点人员、工作活动等情况记录备案,将基层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是抓好社会管理创新项目规划。重点围绕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确定项目。二是抓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加强领导,明确管理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突出社会管理创新重点,着眼社会服务管理理念、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的创新,切实提高试点成效。协助、指导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村制定完善试点方案,明确试点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推动试点工作和辖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做好重点人群的管控工作。理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协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重点做好“无业可就、居无定所、无正当生活来源”的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按照中央“五个转变”要求,深入落实上级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各项要求。创新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工作。推进青少年事务工作者等专兼职队伍建设。重点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出监所必接必送措施,推进多种形式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解决好刑释解教人员中“三无人员”的救助帮扶问题。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管理,防止脱管漏管。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戒毒、帮教工作。推进看守所安全综合治理工作。
四是加强涉及公共安全方面的管理。对涉及公共安全的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管理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及安全生产进行综合监管。对易燃易爆、剧毒性等危险物品要加大管理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二)全面加强群防群治工作。
“群防群治”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平安街道、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新形势下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的有效途径。
一是强化对群防群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组织体系,将群防群治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定期研究解决群防群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加强镇内综治组织、治安防范力量建设。将必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
二是严格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基层防范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群防群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把群防群治工作开展情况同各村(社区)镇级各部门的目标任务挂钩,逐项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三是扩大治安信息员的社会涵盖面,敦促警务室、治保会、调委会要经常深入辖区搜集、反馈人民群众对治安、防控方面的意见及见议,指导他们收集涉及社会稳定、治安管理、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及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反映等。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建立群众整体信息网络,对上报的情报信息,及时收集、整理。拿出重点,及时上报,使我镇治安环境长治久安。
四是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群防群治工作新模式,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离退休人员、党代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不断发展壮大基层各种群防群治力量,推动群防群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社会管理体系虽然健全,但公众参与度还远远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整体联动和公众与度还远远不够,一些部门的工作开展只停留在表面,镇级协调相关单位的能力近似于无,除了找领导,找上级没有其它好的方法,群众素质不一,公众真正参与的渠道还没有真正拓展开来,没有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充分发挥基层基础的作用。直接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和基础环节,我们将把基层基础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好引领导带动作用,为保证基层基础稳定,我镇将增强金费保证基层工作的开展。
(二)抓好社会协同和联体联动。加大对社会管理工作相关理念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同氛围,形成上下整体联动的局面。
中共双沙镇委员会 2011年11月25日
第五篇: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部署会后,我们认真谋划,积极行动,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向前迈进。工作中注重决策部署、注重真抓实干、注重管理实际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和谐稳定是一个地区的基础性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活动中,我们建立健全矛盾调解运行机制,建立了奖惩整合机制、衔接联动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衔接联动的意见》,深化机制效能,提高运作水平。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扎根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始终坚持“能调尽调、以调促和”的原则,广泛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活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制度化、规范化,保障了调处工作有序开展和有效落实,提高了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率。同时,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四调对接”机制,不断推进调解协议无障碍执行进程。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月
通报制度,对全乡每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报典型案例、交流经验。今年以来,全乡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矛盾纠纷115件,调解成功110件,成功率96%,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工作中,充分发挥律师化解矛盾纠纷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机制,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处理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根据乡党委政府安排,及时安排律师参加乡领导大接访活动。工作中,注重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推出了法律援助便民措施,努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拓宽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做好法律援助接待咨询工作,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方便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确保“应援尽援”,今年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件。工作中,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宪法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了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同时,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出台了2011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点,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对重点的刑释解教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管控,有效防止了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做到了不流于形式、不留死角、不漏管、不失控。根据中央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加
强日常管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特别是对“三无”、“三假”及去向不明、人户分离人员进行了重点排查,摸清了底数,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强化帮教措施。组织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大走访”活动,防止和减少了重新犯罪的发生。今年以来,接受刑满释放人员12人,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
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贯穿于争先创优始终,最大限度地提升法律保障的社会知晓率
我局始终把队伍建设当作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学习强警,以活动促作风转变,提高了干警素质,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强化制度管队伍。把队伍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制定了《目标管理考评细则》、《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干警行为规范》、《干警请销假制度》、《关于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等制定,克服了管理上的“空位”;二是强化学习管队伍。严格坚持“星期二”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个人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强化队伍业务学习,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坚持政治学习常抓不懈,把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以案释法相结合,不断提升从业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三是是强化监督管队伍。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行风监督员,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
民主监督;设立投诉电话和信箱,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在电视上进行公开承诺,接受舆论监督。通过各种形式的监督,有效规范队伍的言行,提高了队伍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主要做法:
(一)、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精心作出安排部署 为切实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贯彻落实到位,我局多次召开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来落实。及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相关文件及上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时研究提出了《xx乡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方案》、《2011年人民调解工作要点》、《xx乡2010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文件,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扎实、有效、有序地开展。
(二)围绕“六个着力”,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是着力“统一”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统一思想是前提。认真学xxx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领会和把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要点,把班子成员的思想统一到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上来。分层召开全乡司法行政人员统一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上来,把握创新领域,聚焦工作重点。同时,主动对接相关成员单位,互相学习,畅通衔
接环节,构建联动机制,同唱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一台戏。
二是着力“快捷”的工作节奏。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必须科学谋划,结合实际,起步要早,措施要实,行动要快,这样才能达到先行试点的效果。一是迅速传达。学习贯彻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意义,全面掌握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目标。同时,要求,一事一议推进,实现整体工作晋位升级。
三是着力“整合”的合力优势。社会管理创新涉及面广,牵动的部门多,必须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从内部管理体制为切入点,在成立专门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的基础上,整合调配机关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在现有各办人员岗位不变的基础上,一是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二是成立了法制宣传工作岗、法律服务工作岗、法治保障工作岗和创新保障工作岗。“一办四岗”有利于工作的统一安排和统一保障,形成强大合力,便于工作推进。
四是着力“一线”的工作方法。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深入一线不断在重点难点上求突破、创新路、出经验。我们推出以提高效能为目标的“一线
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方法在一线创新,经验在一线总结,及时解决创新难题,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五是着力“项目”的管理机制。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前无古人借鉴之处,我们以项目管理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压力传递制,积极探索,坚韧不拔,扎实推进。我们做到一个项目一个部门一套班子一系列措施,采取定部门、定人员、定任务、定进度,一着不让,扎实有效地推进。
六是着力“考核”的工作举措。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项目、人员、措施等全面到位,必须加大推进考核的力度。一是乡政府从有限的经费中每月拿出部分资金进行奖惩考核。二是科室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不力,没有完成项目书规定的项目,年底科室负责人和本科室人员不得参与评先评优。三是创新办加大督查考核的力度,做到每月一督查每季一考核,半年一点评,形成督查与考核两者合力的推进机制。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建立建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管理格局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合理配置党政部门社会管理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各自为战、多头管
理、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的问题.二是深化对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要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扩大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社会空间,形成政府与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努力降低社会管理的行政成本和总成本。
三是增加更多财力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落实到重大公益性项目上,把政策资金更多更好向边远地区倾斜,把更多温暖和实惠送给困难群众,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四是切实解决基层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待遇。当前我局从局机关基层司法所,人员和经费严重匮乏,影响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成了制约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瓶颈。队伍素质也亟待提升,要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际需要。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把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与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着力解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努力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出一批在全乡有影响的创新成果、特色亮点和精品项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管理创新,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为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新xx做出贡献。
2011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