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

时间:2019-05-14 22:4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群众工作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群众工作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

第一篇:群众工作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

群众工作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首先,从社会方面来看,群众的民主、平等和权力意识不断增强,相关诉求增多,群众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群众现实利益的思想增强,利益纠纷增多,群众工作对象越来越广;群众维权意识增强,维权方式日趋激烈,群众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诉求表达渠道多元,矛盾激化风向增大,群众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利益诉求趋同趋众,聚合效应明显,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种不良作风:一些是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置之不理;一些是做群众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发号施令,居高临下;一些则是群众工作不扎实,见困难就拖,见问题就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解决,甚至放任不管,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要变管制、控制为协商、协调。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同时,建立健全基层民主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继续推行“四民主工作法”和“四议两公开”制度,不断完善和强化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坚持以民为本、执法为民,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二是坚持深入实际、体察民情,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经常性的走访联系群众机制、领导挂点联系基层制度,创新沟通群众的工作机制。三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依法为民排困解忧,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完善综治三级平台和诉前联调工作机制、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执法监察机制;四是坚持以保障和改善“平安民生”为出发点和落实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严厉打击各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各种黑恶势力犯罪、破坏市场秩序犯罪,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

第二篇:紧扣新形势 迎接新挑战

紧扣新形势 迎接新挑战 努力开创值班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我们立足建设“高效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三满意”这一目标,牢固树立“值班工作无小事”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说好每一句话,办好每一件事,接好每一个电话,待好每一位来客,切实健全政务值班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值班工作任务,做到了领导满意、部门满意、群众满意。

一、优化整合,形成政务值班工作整体合力

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坚持和完善值班室四大基本职能(政务值班、县长公开电话、应急管理、信访维稳),在工作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高效、上水平。一是坚持政务值班与信访接待相结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利益关系日趋复杂,问题和矛盾也不可避免的增多,并由此而引起群众上访活动的攀升。为此,我们坚持做好政务值班工作的同时,做好信访特别是集体性上访的接待、处置工作。严格按照《信访条例》,对于来上访的群众,一律做到热情周到、有礼有节,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相待,认真倾听群众诉求,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给予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及时向领导请示汇报,交办和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解释工作或按政策解决问题,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回音,努力使群众带问而来、释怀而归,确保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二是坚持日常值班与应急管理工作相结合。应急管理重在快速反应。多年来,我办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使各种信息得到及时、高效地传递,大大提高了处置突发性事件的速度和效率。对一些重大事件和紧急信息,明确要求必须在半小时内报送县政府值班室,出现迟报、漏报、瞒报、误报的,一律取消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的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并对造成重大后果的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坚持值班室与综合信息室联动,充分发挥值班室信息快捷优势和综合信息室信息全面的优势,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信息综合汇集给领导,并按规定程序和时限上报,为领导科学决策做好参谋。三是坚持市县长公开电话与督促落实相结合。市县长公开电话是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建心桥”,是了解民生、倾听群众诉求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县公电办自成立以来,一直倍受领导重视和群众关注,成为了群众信赖、百姓依赖的一项民心工程。我们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规范电话用语,认真接好每一次群众来电,登记在案,严格交办,限时答复。公开电话重在督查落实。我们采取了电话督查,印发公电通报,会同督查室联召督查等多种方式,狠抓落实。一年来,共承办市公开电话44件,办结率达100%;办结市政府领导批示件16件;办结县长批示件252件;办结县委交办件157件;办结人大交办件109件;接到市民献计、献策32条。其中合理化的建议都被及时采纳,合理的诉求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把市县长热线打造成政府的“为民线”、群众的“需求线”。

二、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高我县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县里随后召开了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下阶段我县应急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坚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和修订《XX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并要求各乡镇、各单位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二是配强调优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县人民政府设立了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多个专项应急委员会,作为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综合性议事、协调机构。县应急委,由县长任主任,常务副县长和分管专项应急工作的副县长和武装部、武警中队、县政府办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政府办有关副主任、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为了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行政效率,应急委办事机构即县应急办设在县政府值班室,值班室工作人员(共5人)为应急办工作人员。各专项应急委,由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县政府办相关副主任、专项应急工作牵头部门和主要参与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或者成员。其办事机构即专项应急办设在专项应急工作牵头单位。三是集中力量,确保《公众应急手册》按要求发放到户。我县严格按上级指示要求,对全县户数认真核实并如实上报。由县政财提供经费保障,并以县应急网络为载体,确保《公共应急手册》按要求发放到户,并将以此为契机进行集中宣传,使应急知识走进全县每家每户。

三、20XX年工作要点

20XX年,我县值班工作将继续在市值班室的指导和县政府办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值守应急、市长公开电话办理、应急管理等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紧扣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打开全年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勤学习,强素质,增强服务本领。要想外塑形象,需先内强素质。我们将把学习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大兴学习之风,学习市值班室先进的工作经验,学习值班工作制度和接访、处访艺术,以及应急管理等知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以求增强服务本领,使办公室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建制度,抓落实,增强责任意识。为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到制度管人,奖罚分明,我们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要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工作人员分三批轮流值班,坚持谁当班、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多种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要严格值班工作考核,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值班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严格落实文电处理工作责任,明确文电处理由专人负责,按程序逐级呈阅,并根据领导批示,逐项落实到位,对于紧急文件或事项,特事特办,限时完成签收批标、交办和反馈,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止因文电处理不善导致工作延误的现象发生;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借助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在全县形成人人学习应急知识、人人重视应急工作的浓厚氛围。

今年1-3月,我县值班室值守应急、市长公开电话办理、应争管理等工作运转有序,取得了全年工作的良好开局。其中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召开全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一次,组织专项预案演练2次,重大事件的报送都做到了及时、全面、准确;市长公开电话办理方面,共受理 件,办毕率。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助推值班工作再登新高

第三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发言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发言稿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含义是告诫大家,一年之中春天既是开始,也最美好,要珍惜时间,抓住大好时光,早做工作和学习安排,为全年的工作打好基础。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国家xx和xxx人,更要静下心来调整好心态,确定新目标,制定新计划,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紧跟xxx局、xx处发展步伐,迎难而上。

一要认清新形势,把握xxx局、xx处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xxx局工作会议从辖区内承担的国家发展战略大局、xx和xxx系统发展、xx局的事业发展3个方面分析了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形势新机遇期待新作为,我们一定要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xx局和xx处的全年工作任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二是明确新任务,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应对新时代新挑战。

xxx局工作会议对2020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职责,清醒的认识自己履职能力方面的不足,加快知识的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xx,打牢履职尽责的素质基础。同时要强化创新力,勇于突破,要在影响单位和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多下功夫,多加研究,在思想上要克服一个“怕”字,在行动上要强化一个“敢”字,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应对新时代新挑战。

三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推进本职工作取得新业绩。新形势严峻,新挑战巨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继承和发扬xx人的吃苦耐劳、拼搏奉献的优良传统,端正工作态度,在任务面前不推不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时不待我,开拓创新,严谨认真地工作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推进本职工作取得新业绩,努力促进单位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为单位的发展做出奉献。

有了目标,有了航向,就不会彷徨,更不会迷茫,春天既是期望的季节,更是充满挑战的季节,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为自己谋好篇布好局,为xx处的各项工作有个好的开端,更为我们每个人在新得一年有一个更新、更大的收获共同发奋吧。

第四篇:传统旅游业正面临新形势的挑战

传统旅游业正面临新形势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4-02-26来源:新华网游览数642 次 核心提示语:

本文关键词: 传统旅游业

环境的日新月异,促使旅游工作者必须把握规律,顺势而为。但是无论时代环境怎么改变,不断适应环境的深化改革和旅游惠民的主旨永远不会改变,只有围绕这一根本落脚点,旅游业才能长期稳定兴旺发展。

旅游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旅游活动、旅游需求、旅游功能、旅游产业都在不断丰富和变化。旅游业不单单是传统的休闲服务业,而且更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重功能,所以应确立更广意义上的旅游产业价值观和发展观,从更新的视角和更高的认识去把握当前旅游发展的新环境和新趋势,顺势而为探索发展旅游的新路径。

传统旅游从业者正日益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危机,有紧张,有茫然。其实旅游从业者或者整个旅游业面临的,恰恰是外部环境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全新的旅游时代已经加速到来。

第一,网络时代的旅游

通讯技术和高速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经深深影响甚至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这种影响将会来得更颠覆、更彻底、更迅速。尤其是随着手机等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去哪游?如何去?游什么?怎么游?”等旅游活动的问题都能通过网络简单解决。可以说,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旅游出行、旅游交易、旅游产品推广、旅游公共服务等各环节都产生变革性的影响。根据携程旅行网发布的《2014年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游客选择在线网络、电话、移动终端购买旅游产品的比例已经超八成,其中移动终端使用比例近四成,相比一年前增长10倍,而选择线下旅行社门店购买产品的不足二成,以往旅行社的所有看家本领,一夜之间被“一机搞定”,可以说,以往那种“坐着大巴、举着导游旗”的旅游方式将明显减少。高速交通网络的形成促进了一大批同城化的旅游圈发展。相邻的城市和城市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逐步融为一体,通过城市间的相互融合,市民和游客能不断分享城市化所带来的发展成果,同城化旅游圈使得合作区域辐射力、扩散力、竞争力越来越强,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同城化旅游圈资源共享、产业互惠奠定了基础。自驾游、自助游、自由行、休闲游已经成为主流,而且比重还将更进一步提高。

第二,休闲时代的旅游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从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1999年未来学家格雷

厄姆·莫利托在《经济学家》杂志发表文章,预测到2015年人类将从信息时代迈进休闲时代,休闲、度假、娱乐、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大休闲时代”的预测在发达国家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在美国,人们1/3的时间、2/3的收入用于休闲度假,这一产业直接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的1/4,间接就业人员占到1/2,休闲度假已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首位经济活动产业。根据国际规律,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就将进入休闲度假消费、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中国从2011年开始迈过人均GDP5000美元的门槛,着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的机会已经来临。休闲时代到来对旅游的直接影响,就是休闲体验成为需求和消费的主题,旅游需求越来越“高级”、“深层”化。有形价值提供给消费者的满足感弱化,对精神满足和自我发展的渴望与日俱增,旅游体验需求也从追求感官体验向追求精神、情感、智慧等深层内涵化的综合体验转变。要满足这样的旅游需求,就需要为旅游者提供主题明确、体系完整、印象深刻的体验,引导人们了解当地资源的独特价值,而旅游者也愿意为体验旅游支付比以往旅游形式更高的费用,因此旅游消费水平也将不断提升。反之,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模式、粗糙的旅游服务和不完善的配套设施已难以满足游客休闲消费的需求,更无法带来对经济的真正推动。

第三,微时代的旅游

微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自媒体、微传播,即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传播媒介变成为文化、咨询传播的重要一流。在微时代,旅游传播主体亦“散”亦“聚”。微时代信息的传播因其瞬时性和扁平化,速度比传统媒介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更由于其信息具有高黏度和巨大冲击力,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随着4G技术的推广,大家的感受会更加深刻。人人都是信息传播的重要主体,这使得传统平面媒体“登广告”式的宣传营销局限日显,同时又为旅游宣传营销提供了更宽的空间载体和更有力的技术支撑。网络营销的空间无限性、即时性、主体性、互动性等特征,使游客不仅是旅游体验的参与者,同时又是旅游的动员者、营销者和组织者,这些来自民间的“草根力量”,往往比常规营销更具影响。旅游声誉“口口相传”的效应通过自媒体被几何化放大,同时又被快速的聚焦。微时代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微信等平台增加了在线支付功能,便捷快速的“微支付”开始成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时尚,这将对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几乎所有服务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第四,跨界时代的旅游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各行各业的不断跨界整合,产业之间、行业之间界限更加模糊,功能相互交叉,一个跨界泛产业时代已经来临,跨界融合、跨业融合、跨区域融合已经是现实,对旅游业而言更是如此。因而旅游活动维度越来越“泛”,更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旅游业已不能简单地归类于现代服务业,它不是单纯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供给体系,其联接社会生活各部分以及各部分与其外部环境的作用十分明显,据统计,旅游经济涉及的部门有29个,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行业有110多个。而实际上现实的旅游业已经远远超出这些统计概念,旅游产业作为社会性产业,已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功能,在诸多领域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迎接旅游新时代的思考

第一,以市场化推进深化改革

应对新的形势,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让企业成为旅游发展的主力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突出多渠道多元化,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旅游,积极引进工商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进入旅游行业,充分发挥和尊重市场在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管理方面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不同产业的企业参与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产品的开发,努力促进旅游传统企业主动跨界跨产业整合资源,转型升级。同时,进一步厘清政府和企业关系,政府部门要树立放权于市场、放权于协会的思路,减少审批环节,发挥好中介组织的作用,改变行业指导方式、改进宣传推广方式、改进统计方式、改进办展办节方式,以适应形势变化,提高效率和品质。

第二,以信息化提升公共服务

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主体、多层次”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从国内外最著名的旅游城市看,无论是巴黎、南非开普敦、瑞士等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还是海南、丽江、青岛、厦门等国内旅游较为发达的城市,虽然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各有不同,但规律是可循的——发展旅游最核心的三要素,即:知名度、便捷度、满意度,而其中便捷度又是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和游客满意度的基础和前提,网络时代为旅游活动最大程度便捷化提供了技术支撑。要注重建设智慧化、“一键式”的旅游自助服务系统。建设智能手机导游系统等APP平台、智慧旅游城市微信公众平台和自助自驾游网络平台,促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使游客来或者想来旅游时,可以便捷地得到食、宿、行、游各项服务。推进旅游公共服务系统、旅游导示系统、旅游集散系统、休闲绿道系统和景区预警系统建设。引导旅游社会服务向标准化、个性化发展。不仅能提供安逸舒适的休闲度假产品,也能提供动感新颖的专项产品,既要满足普通游客的一般需要,也要满足富裕旅游消费者的高端需求。使游客“吃得美味、住得舒适、行得快捷、游得享受、购得实惠、娱得快乐”。

第三,以全域化铸造旅游产品

全域化既包括空间的全区域化,即把整个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打造,又包括行业的全领域化,即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旅游需求已丰富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要求整个旅游产品体系也必须随之不断丰富和立体,旅游产品的开发广度和开发深度都应当进一步加大。打造主题明确、特色鲜明、体验丰富的休闲旅游产品,注重高中低端产品的统筹开发,在扩充传统观光型初级产品的同时,打造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实现观光、休闲度假和专项产品的结合,人文、自然和社会产品的结合。加强创意策划,积极培育休闲度假旅游业态,发展城市休闲、乡村休闲、景区休闲、商务休闲、文化休闲、运动休闲、养生休闲和娱乐休闲等高水平、参与式、体验式的旅游产品。通过创新创意、精深加工等给旅游产品注入体验、娱乐、特色等元素。整合旅游产业链,使各要素经济均衡协调发展。休闲旅游讲究的是“吃、住、行、游、娱、购”各要素完整的产品链,从旅游经济来说,只有各个要素产业得到均衡发展时,旅游经济才能显现出真正的效益。但目前门票收入仍然是旅游收入中比重最高的,而游客群体的“平均可自由支配经费”在一定经济阶段是一个常数,当“景区游览”地位过于突出,会导致旅游行业其它要素的萎缩,难以形成真正的旅游经济,从旅游发达国家和杭州等国内旅游

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看,旅游收入的提升很少是靠景区的门票来拉动,所以旅游产品绝不仅仅局限在“游”这一个环节上,而是要实现游客旅游消费的均衡化,推动旅游产业链的整合与完善。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加快业态创新。在需求持续扩展和技术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旅游集团前20强中,旅游集团内部收益来源基本都呈多样化趋势,单一的专业化路径已经不再是企业集团化的重要推进形式,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已经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第四,以标准化强化品质保障

旅游产品本质上为客人提供服务,顾客的满意是旅游服务的最终目的。满意

没有标准,满意的高境界是感动。但服务要讲究标准,因为标准是服务的最低要求。旅游服务的标准化不同于制造业生产流水线的标准化,它是建立在规范化基础上的,更加突出人性化、细节化和特色化的服务,以强化服务品质保证为原则。为人提供服务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这需要产品、功能、服务、管理都高度符合国际规范,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旅游标准化体系,要加快这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推广步伐。确保旅游服务品质和产品价格的关系显性化。无论是旅游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过程中,还是政府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旅游标准化建设都要以人的需求作为源头进行追溯,从游客萌生旅游意愿、咨询、购买、体验、反馈、投诉等整个流程来建立和实施标准化体系。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坚持标准化同时,必须努力体现个性化,只有个性化的服务,不断为客户提供“私人订制”式的旅游服务,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更提升和彰显标准服务的魅力。第五,以电商化促进转型发展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旅行商简单“卖人头”式的盈利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新形势下的旅游经济和旅游市场要求。旅游电子商务正不断壮大甚至将成为主流,2013年中国旅游集团20强中,纯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就占据了4席。网络时代引领消费者参与旅游更全面和深入,使得旅游者自己就变成了一个传统旅行社,旅行社的功能他都具备,包括搜集信息、设计路线、配置资源、全程预订等。网络电商应当成为旅行社的经营模式或合作伙伴,而绝不仅仅是营销渠道,一些传统旅行社面对业务被网络挤压,会选择开网站作为所谓的转型之举,这仅仅是将网络作为收客的一个渠道,并没有真正实现盈利模式上的创新和转型。根据中国艾瑞咨询公司《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超2300亿元,但其中酒店、机票等交易额占比高达八成以上,而度假产品在线交易额占比却很低,而提供这些产品正是旅行社的优势所在,因此,传统旅游商如何将自身优势和网络电商平台结合起来,正是企业转型的核心。与此同时,传统旅游企业要注重全要素整合旅游资源,全环节设计旅游产品,任何能吸引人的资源都可以用于旅游组织。

第六,以制度化巩固和谐旅游

和谐旅游倡导和谐的旅游观念与消费意识,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和谐。这就需要以制度化作为抓手,以游客满意为中心,以保护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为前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安全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道路。

在提高游客满意度方面,旅游安全应当作为首要前提,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安全意识必须贯穿旅游组织、旅游活动全过程。尤其是景区承载量测定和控制更是当务之急,要在综合考量景区规模面积、游客感受、资源保护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核定最大承载量,做好流量控制,避免景区超负荷运作。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保护青山绿水,才会有金山银山,生态旅游发展中旅游和环保工作是否协调,一方面要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性,另一方面要健全评定挂钩制度,把生态水平和环保认定作为旅游评级的重要指标,用制度引导旅游开发者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要倡导和谐文明的消费理念,防止消费者对地方文化生态的干扰和损伤。游客往往是以体验异质文化为目的,但由于游客存在个体差异,很多只重视对文化的娱乐和享受,缺乏相应的责任感,容易因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造成对地方文化生态的干扰与破坏,因此,非常有必要引导游客负责任地文明消费。

第七,以全民化塑造品牌形象

把整个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宣传推广,挖掘地方个性、塑造地方主题、扬名地方品牌、提升地方形象,已经是当今旅游竞争之核心。一个地区旅游氛围的营造需要全民参与,旅游作为社会性产业关联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旅游目的地形象也涵盖了各个领域,渗透到城市社会的每个细胞。每一个居民都是旅游推广者,每一个行为都影响旅游满意度,这不仅仅是文明程度的概念,也是参与程度的概念,只有积极地参与其中,文明才成为一种旅游资源。事实上,旅游品牌塑造,必然是一个全民参与、主客共享、公众受益的过程。要通过打造城市品牌使城市拥有自己的“粉丝群”,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都具备令人心向往之的独特吸引力,这样的城市不仅使家乡人有归属感、荣誉感,成为自己城市的“粉丝”,同时还是更多更广泛异域人群心中的“明星城市”,这个庞大的“粉丝群”,也就是城市旅游最重要的市场资源。在明晰形象定位、塑造城市品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各种终端平台,丰富宣传手段,针对目标市场开展旅游宣传推广。第八,以更优化打造惠民产业

旅游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服务群众、为民惠民是一切旅游工作的根本落脚点,惠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让农旅融合、旅游惠农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以结对帮扶为主要方式,以引进发展资金、做优农旅产品、搭建营销渠道、推广先进模式、强化生态保护为重点,帮助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发家致富。要推动旅游业由“单一经济导向”向“社会化”导向转变,使旅游业成为更加贴近百姓的幸福产业,推进休闲制度的设计与保障、休闲设施的开放、休闲产品的开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市场化与公益性相结合,使老百姓都能够平等地享有公共休闲产品和服务。

第五篇: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进一步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重点抓好基层项目的“三工建设”,尤其是在施工现场,要开展好文体娱乐活动,努力为广大基层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开展好“企业是我家”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工会组织要发挥维系职工与企业间的劳动关系,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继续做好“群安员”工作;要在作业层实体建立工会组织;基层项目部工会要与地方工会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开展工作,对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一、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工会,再次要正确理解工会与党委、行政、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基层工会干部开展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工会最早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以后在其他国家相继建立,并大多争得了合法地位,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社会现象。绝大多数工会都能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地代表和维护工人群众的利益。通过内部协调、互相帮助,解决工人内部的竞争,争取和维护工人的利益,改善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争得工人群众的社会政治利益。

基层工会是群众组织的团体,是经济和利益的组织,工会主席是组织者。基层工会在党委领导下,依法和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工会需要行政支持,两者存在平等、伙伴关系,比较明了的说法就是“娘家”和“婆家”的关系。工会和职工的关系,可以这样讲,没有职工就没有工会,不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工会就不是工会。基层工会在业务上是受上级工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在政治上是受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工会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是与党政争权,而是发挥党的桥梁纽带作用,维护职工具体利益,也是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因此,不断提高工会能力,是不会降低党政的威信。

二、深刻分析当前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措施。

当前,大部分企业基层工会在加强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做了不少探索与实践,也有一定成效。然而,工会干部队伍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仍是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做工会工作一般都是工龄长而年龄偏老者具多。绝大部分是本企业的老职工,在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中起了一定作用,工作也很努力,但由于年龄逐年老化,工作精力不如年轻干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工会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工会组织的活力也显不足。二是经历多而学历不高。面对社会、企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目前,低层次文化结构的工会干部队伍,缺乏工作底气,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工会工作不断提升的要求。三是阅历广而能力不足。国有企业工会干部中很多同志长期在工会岗位工作,对工会的传统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对现职的企业工会干部作一比较分析,老的工会干部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工作方法较传统、创新思维欠缺;新任的工会干部,工会基本知识知之不多,工会业务不太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因而对企业工会面临的新问题、新内容、新要求,往往缺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由于企业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工会干部尤其是工会主席兼职化,致使兼职工会干部的工作时间、精力、能力难以保证,无暇更多顾及工会工作,也影响了工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新时期的企业工会工作不仅仅是困难职工、弱势群体服务,面对年轻化、高文化群体,对各种高层次的发展性需求,需要采用更丰富多样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要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职工依赖的职工之家”,更加需要有一支懂经济、通法律、会协调、善维权的工会干部队伍作支撑。三是关于提高企业工会干部素质的对策及建议:“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应用于工会工作,就是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以此来推动工会的各项工作,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当前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工会工作目标的重要任务和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组织保证,全面履行工会各项职能,在企业中发挥其作用的客观需要。工会作为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工合法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工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工会干部,尤其是基层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从建筑系统的情况看,在当前国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面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单位等新的任务的情况下,尽快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素质,已成为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可以说,重视工会干部素质、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推进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推进企业工会工作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三、开展新时期工会工作,工会干部必须具备的修养和素质。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干部,他既是广大职工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一个基层团体的工作者,是职工队伍的中坚力量。工会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工会组织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所以工会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在工作中必须具备“博大的胸怀,辩证的思维,换位思考,先公后私,大气大人,知进知退,通情达理,将心比心,具有高度的爱心和良好的品行,做职工无声的榜样。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依靠群众不断增强工会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还要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使自己成为职工值得信赖和尊敬的人。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政策水平,要学法、懂法,这样才能正确运用法律法规,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并且要有对党、对群众、对组织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做好工会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也是赋予的使命感。脚踏实地工作,勤勤恳恳的为职工说话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还要有统筹全局的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平衡处理好劳资等利益关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政策、统一行动的目的。除了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外,还必须熟悉工会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掌握工会工作规律。要造就一支政治上强、懂管理、通法律、能参与企业决策、善于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会领导人才队伍,工会工作者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职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善于倾听职工的正当诉求。做好调查研究,掌握事物本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就要求干部具备领导艺术,善于说服、动员各类职工,善于处理协调各方面关系,减少摩擦,增强聚合力。

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大力开展新时期工会工作,不仅要仅仅围绕生产经营为中心,还要紧锣密鼓有力开展工会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自信力和战斗力,并且在活动中让员工得到劳动和利益双丰收,是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三项建设打造“五型”工会,即进一步抓好工会文化、工会凝聚力、职工素质三项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活力型、务实型工会组织,切实提升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水平。基层工会要长期不断的开展“三不让”、“四季送”、“帮扶救助”活动,体现了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帮扶救助工作是工会突出维护职能的重要体现,搭建了党联系职工、关心职工的重要桥梁,使得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加强基层工会改选换届工作和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工会组织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着力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努力实现在发展中巩固,在巩固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同时,我们要紧紧围绕“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以党建带工建为主题,按照“四强”党组织,“四优”党员的标准,搭建工会组织与广大职工发挥作用的舞台,以各类争创活动等为载体,把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利益的具体实践中,与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相结合,努力形成党工联动、齐争共创、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局面。

坚持围绕经营承揽、队伍建设、安全环保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广泛开展“赛质量、赛安全、赛进度、赛效益、赛环保、赛技术、赛作风”的主题劳动竞赛。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施工生产为中心,不断拓展竞赛内容、创新竞赛载体、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信息平台。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劳动竞赛的影响力,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竞赛的积极性,使劳动竞赛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通过劳动竞赛的开展,广大职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更加得到尊重,根本利益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维护和发展。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

作为企业,拥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兴衰命运的关键因素。全面推进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不断创造条件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技能水平,使得职工队伍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针对职工的思想实际,需要开展细致的思想指导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优秀员工”活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信念。其次,加强专业技能培训。采取专题培训、系统培训、考察交流、技能鉴定等形式,提升岗位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开展对标劳模活动,用各级劳动模范和标兵的先进感人事迹,为广大职工树立活生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榜样,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鼓励职工对于高层次学历的追求和岗位、专业以外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企业培养综合型人才。抓好“职工书屋”、“电子书屋”建设,通过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职工学习搭建平台,使“职工书屋”成为职工业余时间的好去处、提高技能的好帮手、充实自我的好课堂、基层文化的好阵地,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职工的健康体能和幸福指数。工会组织要围绕“党政所需、员工所急、工会所能”的要求,注重在源头参与中体现工会的维护职能,注重在议大事、抓大事中提高工会的地位作用,注重在为职工办实事中赢得员工群众的信赖,注重在调查研究中取得为员工说话办事的主动权,积极团结凝聚广大员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形成维护、协调、服务三位一体推进企业管理升级的工作新格局。

五、高举一个旗帜,推动“两个普遍”,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理论指导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工会的必然选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发挥工会的群众组织优势,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要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如何正确领会和把握“两个普遍”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将其用于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工作,是摆在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两个普遍”的提出适应了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当前,企业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但在一些企业基层中,影响职工合法权益实现和劳动关系健康发展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近一个时期,在一些企业基层由劳动关系问题引发的职工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对企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对职工队伍和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这种状况的发生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是,一些企业基层没有组建工会,职工的合法权益缺乏有力的维护者,或者说虽然组建了工会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应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业工会成了“挂牌工会”、“空壳工会”,或不被职工所认可,或被职工群众所抛弃。所以,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现实需要看,必须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让职工群众有维护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必须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切实发挥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通过“两个普遍”,真正让工会组织组建起来、运转起来、活跃起来,否则,劳动关系矛盾就会缺乏一个正常的化解途径,甚至会出现劳动关系矛盾不断积累,企业内部问题外部化、经济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的发展趋势,最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始终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创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式方法。比如说建设职工之家、开展集体协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推进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困难职工帮扶、送温暖活动、提升职工素质等等,但这些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应该以哪种方法为主线?“两个普遍”对此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工资是职工经济权益的核心,将“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和“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相提并论,说明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是基础,而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普遍建立工会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工会工作的核心内容。新时期工会要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切实发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就应该以主动依法大力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为主线来统领工会各项维权工作。

另外,组建工会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作用,决不能只追求组建率、入会率,不重视工会应有作用的发挥。因而,这就要求在落实“两个普遍”的过程中,既要抓好组织发展,又要推动企业建立协商机制,全面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既要追求“两个普遍”的数量又要保证质量;既要稳扎稳打又要突破创新,把握好两者之间内在联系。

下载群众工作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群众工作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