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处于相对宏观位置的市级党委,如何把中央、省委的大政方针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建立起富于地方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模式,必将对深化全党民主政治建设进而带动人民民主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方面,××市委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重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探索融党的领导与群众自治互为一体,经济建设与民主建设互相促进,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运行,“公推直选”、“民主议政日”、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述职评议、“五位一体”党员意愿表达机制等富有××特色民主政治建设模式彰显了蓬勃生机和活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市的探索与实践情况来看,工作中至少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正确处理党委意图与群众意愿的关系,实现民主选举的公平性
选出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基层领导班子,实现党委意图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市在基层领导班子换届选举中,着眼于尊重群众愿意,努力创新基层组织选举形式,拓宽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一是“公推直选”领头雁。采取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候选人,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党委任命的方式选任党支部书记。博兴县陈户镇纪刘村以前是有名的乱村,村里交不上电费,老百姓喝不上水,原支部书记主动辞职,村班子一直瘫痪。通过“两推一选”该村党员尹洪志被选为支部书记,尹洪志上任以后,通水、修路、安路灯、发展经济,目前已成为全县的村级规划示范村。用尹洪志的话说,“村里不乱了,老百姓安心挣钱了,上级也放心了”。二是“自荐海选”村主任。在村委会换文秘杂烩网届选举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三荐”方式,全面综合党员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组织考察和选举确定正式候选人,达到党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相统一,拓宽了选人视野,调动了群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沾化县大高镇村民参加村委会选举的比例达到了96%。三是差额票决选好党委书记。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党内有关选举法规要求,博兴县在纯化镇探索实行了党委书记差额票决试点,通过在全县范围内精心组织、宣传发动,报名人数多达26名,经过严格审查,确定了20名初步人选,形成了组织推荐、个人自荐良好的政治氛围,最后2名同志“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县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票决。目前这个县已有10多个单位通过差额票决的方式,产生了45名基层党组织成员。
二、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实现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几年的实践证明,“民主议政日”范围不断扩展、内容不断深化、方式不断完善,议出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议出了干群和谐,议出了基层民主政治新气象。一是议政范围广,群众参与热情高。党员集中活动除研究党内有关事项外,吸收入党积极分子、群众代表、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参加。民主议政除群众代表参加外,吸收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参加。沾化县古城镇于河村村民肖国良撰写了一副对联贴到了村委办公室的门上。上联是“高声低声呼吁声声声入耳”,下联是“大事小事烦心事事事关心”,横批是“民主议政”,形象的表达了群众对“民主议政日”的信任和拥护。二是议政内容实,解决问题办法多。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粮食直补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成为议政的主要内容。博兴县博兴镇东河东村修建路桥,村“两委”打算在两座桥建上白玉栏杆。但是在党员集中讨论时,多数党员不同意这个方案,要求腾出资金先硬化村里的道路。村“两委”采纳了党员的意见,建了两座水泥栏杆桥,为修建道路节约了资金,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议政方式活,群众满意效果好。“民主议政日”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村内重大问题先由党员集体讨论拿出意见,再由党员和群众代表民主决策,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和民主执政的有机统一,实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下一页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方式的转变。同时,针对基层工作特别是农村工作面广量大、琐碎具体的问题,“民主议政日”将党员活动日、村务公开日、村民议政日‘三日’合一,将月内村务集中处理,民主决策。形成的决议由村两委干部按照分工落实执行,避免了推诿扯皮,提高了办事效率。博兴县纯化镇袁东村党支部书记袁存锡说:“确定每月5日统一开展‘民主议政日’
活动,将党员活动日、村务公开日、村民议政日‘三日’合一,节省了时间,这种安排附合农村实际。”邹平县实户村支部书记王泽民说:“以前群众办事找到支部书记家里,现在通过民主议政日讨论解决,不能办的,说明理由,群众也很理解。办事程序和结果张贴公开,群众心里明白了,更信任我们了,工作确实好干了”。目前,全市100%的村和90以上的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民主议政日”活动,95%以上的党员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党务、政务公开率和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
三、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实现民主监督的广泛性
党的基层组织既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又是群众实践活动的直接组织者。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必须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做到政府需要与群众利益两兼顾,既接受组织领导,又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和评议。近几年来,先后探索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基层组织实施有效监督,保障基层群众权利。一是实行述职评议,接受组织监督。采取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查考核与组织考核相结合,制定落实了《农村党支部书记考核奖惩制度》。在考核内容上,分别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做了硬性规定,尤其对工作实绩进行了细化,包括完成工作的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主要看是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保优保量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等等,使考核落脚点体现在村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在考核办法及结果运用上,考核结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补贴、奖励、培训、重用、调整的依据,凡是被评为优秀的,给予提拔重用;而不称职的则诫勉谈话或免职,不得享受年度绩效补贴。博兴县08年有20名村党支部书记不仅在全县大会上受到表彰,而且得到2000元的奖金。二是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新上经济项目,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等事项,在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议事会集中审议、表决同意的基础上,通过村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开。对涉及群众利益的财务收支、土地承包、事务管理等5大类26项内容进行公开。统一形式:各村设立统一的永久性防雨公开栏;统一管理:规范民主理财和“追问”制度,财务开支必须经村理财小组审核签字后到乡镇会计结算中心报销。群众不明白的公开事项,村两委负责人要接受群众“追问”和质询。三是健全各项制度,接受制度监督。通过健全完善村干部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实现全程监督;通过农村财务乡镇代管,实现乡镇集中审核、集中做帐、统一管理;通过“五位一体”党员意愿表达机制和述职评议制度,让每位村党支部书记置身于群众监督下开展工作,切实保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制度的运作,也实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博兴县博昌街道办事处伏田村党支部书记张同兴深有感触地说:“良好的机制就是导向标,它让我们这些基层干部方向明了,能力强了,为群众办事决心也大了。”2008年,根据群众建议,该村成立了全县首个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70余户,全村标准化芹菜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实现销售收入105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芹菜种植专业村。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二篇: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处于相对宏观位置的市级党委,如何把中央、省委的大政方针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建立起富于地方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模式,必将对深化全党民主政治建设进而带动人民民主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方面,××市委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重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探索融党的领导与群众自治互为一体,经济建设与民主建设互相促进,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运行,“公推直选”、“民主议政日”、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述职评议、“五位一体”党员意愿表达机制等富有××特色民主政治建设模式彰显了蓬勃生机和活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市的探索与实践情况来看,工作中至少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正确处理党委意图与群众意愿的关系,实现民主选举的公平性
选出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基层领导班子,实现党委意图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市在基层领导班子换届选举中,着眼于尊重群众愿意,努力创新基层组织选举形式,拓宽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一是“公推直选”领头雁。采取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候选人,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党委任命的方式选任党支部书记。博兴县陈户镇纪刘村以前是有名的乱村,村里交不上电费,老百姓喝不上水,原支部书记主动辞职,村班子一直瘫痪。通过“两推一选”该村党员尹洪志被选为支部书记,尹洪志上任以后,通水、修路、安路灯、发展经济,目前已成为全县的村级规划示范村。用尹洪志的话说,“村里不乱了,老百姓安心挣钱了,上级也放心了”。二是“自荐海选”村主任。在村委会换文秘杂烩网届选举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三荐”方式,全面综合党员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组织考察和选举确定正式候选人,达到党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相统一,拓宽了选人视野,调动了群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沾化县大高镇村民参加村委会选举的比例达到了96%。三是差额票决选好党委书记。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党内有关选举法规要求,博兴县在纯化镇探索实行了党委书记差额票决试点,通过在全县范围内精心组织、宣传发动,报名人数多达26名,经过严格审查,确定了20名初步人选,形成了组织推荐、个人自荐良好的政治氛围,最后2名同志“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县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票决。目前这个县已有10多个单位通过差额票决的方式,产生了45名基层党组织成员。
二、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实现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形成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统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离开民主的集中和离开集中的民主,就会导致专制独裁和无政府主义。××市尊重群众意愿,找准民主与集中的结合点,在农村基层组织建立 “三会一课”、民主议事等基层民主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实行了以融基层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于一体“民主议政日”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民主建设新模式。从2004年7月开始,全市5415个村居,每月5日由市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镇村党组织分别组织,以“议发展、议村务、议稳定、议和谐”为主题,在村级组织集中开展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村务公开活动,并把这一天确定为“民主议政日”。
几年的实践证明,“民主议政日”范围不断扩展、内容不断深化、方式不断完善,议出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议出了干群和谐,议出了基层民主政治新气象。一是议政范围广,群众参与热情高。党员集中活动除研究党内有关事项外,吸收入党积极分子、群众代表、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参加。民主议政除群众代表参加外,吸收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参加。沾化县古城镇于河村村民肖国良撰写了一副对联贴到了村委办公室的门上。上联是“高声低声呼吁声声声入耳”,下联是“大事小事烦心事事事关心”,横批是“民主议政”,形象的表达了群众对“民主议政日”的信任和拥护。二是议政内容实,解决问题办法多。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粮食直补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成为议政的主要内容。博兴县博兴镇东河东村修建路桥,村“两委”打算在两座桥建上白玉栏杆。但是在党员集中讨论时,多数党员不同意这个方案,要求腾出资金先硬化村里的道路。村“两委”采纳了党员的意见,建了两座水泥栏杆桥,为修建道路节约了资金,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议政方式活,群众满意效果好。“民主议政日”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村内重大问题先由党员集体讨论拿出意见,再由党员和群众代表民主决策,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和民主执政的有机统一,实
第三篇: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有益探索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有益探索
中共XX市委常委、组织部长XXX
200X年4月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推进党内民主有一个从下至上、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系列要求,结合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地的一些成功做法,我市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积极开展乡镇党委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努力探索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
1、统筹安排,选择试点乡镇,切实体现试点工作的代表性。试点工作只有具备一定代表性,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工作现状,较好地实现试点目的。为此,在这次乡镇党委换届中,我市立足“三个不同”,结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在全市九个县市区,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开展公推直选的试点工作。在保证试点乡镇数量的同时,保证全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工作基础条件的乡镇都有试点工作开展,力求全面反映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现状,系统总结试点工作情况。一是立足区域位臵不同,选择试点乡镇。6个试点乡镇,分别为城市四区1个,石峰区龙头铺镇;农村五县(市)各1个,炎陵县船形乡,茶陵县八团乡,攸县板市镇,醴陵市霞阳镇,XX县南阳桥乡,涵盖了全市不同区域、不同区位条件的乡镇。具体来说,既有城区乡镇,又有农村乡镇;既有区位条件较好,信息交流较大的城郊结合部乡镇,又有区域条件一般,信息交流量一般的典型农业乡镇,还有区域条件较差,信息交流量较小的山区乡镇。二是立足综合条件不同,选择试点乡镇。6个试点乡镇,既有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类乡镇,又有综合实力较弱的三类乡镇,基本上反映了我市目前乡镇的类别情况。三是立足工作基础不同,选择试点乡镇。6个试点乡镇,既有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又有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市级“五个好”乡镇,还有工作没有明显特色的乡镇,全市不同工作基础的乡镇都有体现。
2、因地制宜,制定试点方案,努力发挥试点工作的探索性。因此制宜,充分尊重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性,积极探索在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推进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试点工作在全局上才有推广的实践价值。在此次涉及全市范围的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的试点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明确提出在符合《党章》和中央、省委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各试点乡镇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试点工作方案。一是坚持有利于总体工作安排的原则。试点工作开展时间有先有后。根据不同地方农村流动党员的不同情况和工作的总体安排,试点既在常规换届前、也要在常规换届中、还可在常规换届后进行;根据乡镇党委班子建设的总体要求,在预备候选人资格认定方面,范围各不相同。城区乡镇因乡镇数量少,区域范围小,筛选面窄,预备候选人的报名在全区范围进行,五县(市),因乡镇数量多,县(市)域范围广,筛选面宽,预备候选人或限制在一定地域范围报名,或依党组织关系隶属报名。二是坚持有利于体现党员、群众意志的原则。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党员群众参与面不强求一致。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吸纳一定的群众代表参与公推正式候选人的选举,以更好地体现民意;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就由全体党员公推正式候选人。三是坚持有利于试点工作顺利
进行的原则。公推直选的形式多样。交通相对便利,集中组织难度较小的地方,坚持面对面公推正式候选人、直选党委班子成员;交通相对闭塞,集中组织难度较大的地方,就采取事前登门发放预备候选人资料和选票,在规定时间用票箱回收选票的办法公推正式候选人,再集中面对面直选党委班子成员。
3、精心组织,严格试点程序,始终确保试点工作的严肃性。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特别是在集中换届时期,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在试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市各级党委、各部门党组织,始终强调积极稳妥的方针,切实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前期准备到位。从去年12月开始,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就对各个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传达学xxx省委有关精神,征求乡镇党委换届和公推直选试点乡镇党委班子的意见;并认真借鉴省内外相关经验做法。在吃透上情、借鉴外情、熟悉下情的基础上,市、县市区分别制定了在乡镇党委换届中开展党员公推直选党委领导班子试点的工作意见,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以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试点乡镇也均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缜密的试点工作方案,编制了详尽的试点工作开展流程图,在报经县市区委、市委组织部门审核后,提交所在县市区常委会讨论批准。二是宣传发动到位。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基层党建帮扶活动的开展,市、县市区层层采取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报道,开辟宣传专栏,张贴标语等措施,多形式、多途径,广泛宣传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各试点乡镇干部更是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与广大党员群众交心谈心,使党员群众充分了解试点工作的意义、目的、程序和要求。宣传工作的到位,有效地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党内生活、关心党内事务,行使应有的权力的热情和积极性;确保了参加公推直选党员的人数。三是组织实施到位。首先,采取个人自荐,党员联名推荐,基层组织推荐等方式,公开报名,严格审查,确定预备候选人。其次,或召开党员群众公推大会,或发放资料、选票登门选举,完全依据党员群众意愿,产生正式候选人,并及时公布公推结果,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然后,召开乡镇党委大会,介绍正式候选人情况,审议通过《选举办法》,当场推荐产生计票人、监票人,正式候选人现场发表竞职演说,并现场回答党员提问,与会党员无记名投票,按得票多少确定当选人选。最后,经有关组织程序考察、提名后正式产生新一届党委班子。
我市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试点工作,贯穿乡镇党委换届的全过程,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参与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截止4月23日,全市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试点工作全部结束,6个试点乡镇共有67名党员干部报名竞选,确定预备候选人61名;经党员群众公开推荐正式候选人45名;全体党员直接选举党委委员36名。新产生的6个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59岁,较选举前下降2.7岁;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班子成员比例高达91.6%,较选举前比例提高11个百分点。试点工作既反映了我市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又探索了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新途径,同时,也符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达到了精减职数,优化结构,加强班子建设的目的,取得了较好成效。
1、大大激发了基层党员的政治热情,充分体现了基层党员的政治素质。5个已完成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乡镇,共有2401名党员参与,占5个试点乡镇党员总数的80.3%,占5个试点乡镇应参与党员人数的96.1%。基层绝大多数党员都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权利的回归和尊重,至始至终参与公推直选的全过程,同时,还有286名群众代表参与了公推正式候选人的选举,党员群众所表现出来热情,预示着党内民主发展的美好未来。5个试点乡镇,从公推到直选没出现一张废票,一张弃权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基层党员的整体政治素质,又使我们对党内民主的发展充满信心。
2、有效检验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切实提高了基层干部的执政意识。乡镇党委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牵涉面广,程序多,要求严,在我市又是第一次,各级党委,特别是试点乡镇的党组织,没有一定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没有一定的组织协调的能力、处理矛盾的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可能顺利推开,从这个意义上讲,试点工作的有序进行,试点效果的如期实现,证明我市的各级基层党组织是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是值得放心和信赖的。通过公推直选这一有效形式,参加公推直选试的基层干部,真正认识到了手中的权利来自人民,也必须为了人民,这就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的自觉性,使他们进一步树牢了执政为民的正确权力观。通过当面郑重对党员群众许下承诺,也增强了基层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广大干部前有引力、后有推力、内有动力、外有压力,不干不行,不实不行,没有干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绩也不行。
3、丰富创新了干部选任方式,扩大拓宽了干部选用范围。公推直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改革的出发点不是要改变“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更不是要取代现有干部选拔任用体制,而是要在这一原则和体制的基本框架下,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解决干部选拔任用体制运行中产生的种种弊端。公推直选把评判干部、选择干部的权利主体还原给了党员群众,真正把干部选拔使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落到了广大党员群众中,克服了“少数人选人”的种种弊端;公推直选拆除了画地为牢的选人篱笆,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干部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同样也防止了“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种种弊端;通过公推直选的激烈竞争,可以锻炼和发现一大批有潜力的优秀后备人才,收起“提拔一批,发现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在这次已完成试点工作的5个乡镇中,就有8名原一般干部通过竞争,通过党员群众的选择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其中最年轻的才26岁。
发展党内民主,进而带动社会民主的发展,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相辅相成,与党员素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不可能一蹴而就。重要的是应从现在开始,总结提升以往的好做法、好经验,鼓励、引导基层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再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时机和地方继续加以完善,加以改进。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作为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一种有益探索,带来了基层政治风气,干部思想、观念作风,乃至发展环境的明显改变,成效已经被试点的实践所证明。但在具体实践中,也还有一些需待上下共同努力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探索以民主选举为主要途径的扩大党内民主的同时,完善相配套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政治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调动发挥好基层党员群众政治参与热情的同时,引导党员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全局意识,正确行使应有的权力,提高议政参政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严格遵守党纪法规并按照相关规定确保程序、要求到位的同时,如何降低推进民主政治的行政成本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作为上级党委还应该充分肯定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基层党员的素质,充分尊重基层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允许、鼓励基层立足实际情况大胆探索、积极改革,赋予基层在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过程中更大的自主权。
第四篇: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大学生实践学习报告(论文)
题目
课程
姓名
学院
班级
学号
成绩
关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情况调查研究《纲要》及《概论》自主学习杜 韵 楚外国语学院英日二班4130080203
2010年8 月 26 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关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提出了有关发展党内民主的新设想。在执政党建设中,党内民主是一个收到党内外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基层党内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是党稳健推进党内民主这一系统工程的起点。
一、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基层党内民主是构建党内民主的基石。要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应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首先要解决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观念问题,促进发展党内民主的各项政策和目标的实现,保证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各种方案和措施的真正到位,从而推动党内和谐和社会和谐。
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是发展党内民主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的地方和单位,党员对党务工作不太了解,党员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现状迫切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党内民主,以保持和激发党的生机与活力。
(二)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前提条件。营造党内和谐局面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只有以充分的基层党内民主为基础,才能把党内和谐的局面一直发展下去。
(三)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是提高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是深入研究党内民主建设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坚持和发展基层党内民主,能够极大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能够科学地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四)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是推动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基层党内民主对基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农村基层实行最直接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
二、近年来我国在发展基层党内民主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突出制度创新,构建党代表履职保障平台。先后实施了常任制试行办法、代表大会年会、代表视察、提案质询、代表培训和代表考核等综合制度,对代表在年会和闭会期间的职责权利、活动形式、工作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积极为代表履职营造宽松环境。
(二)创新行权载体,开展党代表“五好三评”活动。在党代表中深入开展以“学习宣传好、履行职责好、参加活动好、树立形象好、监督落实好;评选先进代表小组、优秀党代表、优秀提案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好三评”活动,促进了代表日常行权活动的有效开展,搭建了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平台。
(三)强化监督考核,构建党代表退让激励机制。同时,每年底组织党代表进行公开述职测评,凡不称职率超过30%的作不称职处理,连续2年不称职的按程序罢免。坚持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先进代表小组、优秀党代表和提案建议。
三、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探索中显现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随着基层党内民主的不断推进,一些影响基层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一)存在的问题:党员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党员缺乏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许多党员忽略了宪法和党章赋予的权利,不主动去参与、监督,不是发自内心地关注党内的具体事务,政治参与意识淡薄。二是部分党员缺乏平等意识和平等观念。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都缺乏这样一种平等意识和观念,普通党员把党员领导干部看得高人一等,在很多问题上乐于服从和顺从,有问题不愿讲、不敢讲。造成了党内民主生活的不正常。党的领导干部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少数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干部民主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有些领导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上没有处理好,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家长制、“一言堂”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班子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民主不力,主要表现在决策缺乏民主。首先在于领导班子内部缺乏民主,不能首先集体讨论,而是由个人说了算。二是集中不力,主要表现在决策的执行上。有的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在集体做出决定后,自己不带头执行,反而搞自由主义,损害了民主基础上形成的决议的权威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缺乏民主和法制传统,权利意识比较淡漠。战争年代形成的领导体制的影响。从建国开始到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党长期沿用了战争年代形成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发展党内民主就受到很大限制,党内民主实现的难度就更大。党内生活和社会生活衔接、磨合得不好,淡化了一些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意识。比如在一些非公有制和新型社会组织中,有的还没有建立起党的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都很难,追求党内民主的动力不足,民主意识相对淡化。
四、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的相关思考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推进党内民主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总结以往经验,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先从基层做起,再逐步推进,这是党内民主建设应当遵循的一条规律。为此,我们必须作长期不懈的努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党内民主。
(一)发展基层党内民主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前提和基础。发展党内民主,实质涵义是充分实现和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制约党内权力的民主权利。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党员权利与党内权力之间的关系,并明确相应的制度规定。紧紧围绕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就抓住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
(二)发展基层党内民主必须把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和中心任务作为方向。党内民主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在全党共同的政治信仰和奋斗目标基础上的,它既是新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一个重要手段。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实现
自己的执政使命和中心任务。
(三)发展基层党内民主必须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作为前进的动力。广泛而深刻的世界变化和国内变革,决定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对基层党内民主建设而言,就是要使改革创新成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不竭动力。要充分认识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的实践性与长期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的发展。
(四)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重大区别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具有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只有把握好发展党内民主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关系,才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建设在改革开放30年中已结出丰硕的果实。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实行民主自治。这一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给物质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可以肯定,随着基层民主的不断扩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的国家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
第五篇: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前郭县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工作情况
前郭县共有基层党组织1074个,其中党委69个,总支24个,支部981个,党员18256名。近年来,我县把扩大基层党内民主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切入点,积极进行实践探索,不断强化理论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党内活力,促进了党内和谐。
下面介绍一下我县党内民主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一是理清工作思路,强化具体措施。在建设内容上,坚持把制度建设和党员权利保障贯穿于民主建设工作始终。积极探索提高民主素质、实现民主权利的渠道和途径,以制度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工作创新成果,使民主发展持续稳步推进。在工作重点上,坚持以基层为基础,以党务公开为主要措施,先易后难,逐步深入,不断向权力核心推进。在推进方式上,坚持自上而下、逐级推动。我们充分发挥县委在党内民主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在切实抓好县级民主的同时,积极在基层开展党内民主改革试点,并采取召开现场会、进行观摩交流等方式,总结成功经验、推动面上工作。通过县级的推动为基层民主发展创造环境,以基层民主实践为县级民主指导提供经验,保持了全县党内民主建设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执行效能。首先是完善了民主决策制度。凡属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重要干部任免和奖惩等事项,均提交全委会或常委会决定,并突出强化了提交前的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环节。特别对重大决策部署和
业之星”、“服务之星”、“维稳之星”等农村星级党员评定活动,使广大农村党员真正做到了无职有岗、无职有责、无职有为。同时,采取项目捆绑、党员与群众“1+1”联保、党员创业实践基地示范、以村带户等运作模式,扶持党员带头发展生产,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增强了党员的民主参与需求和民主议事能力,有效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
虽然我们在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进行了大量实践,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一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内活动中忽视党员的主体地位,片面强调党员义务,工作重服从轻讨论,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意识不强。
二是党内民主活动质量有待提高。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民主活动不够认真,工作仍停留在制度的制订和口头的宣讲上,平时不积极回应党员群众的关切,没有真正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党内民主管理、民主议事、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三是党内民主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展延伸。党组织内部、同级党组织之间、上下级党组织之间、党内与社会之间的民主沟通渠道仍然比较单一。一方面一些党员群众有意见没法反映、有问题没处了解;另一方面,有些民主活动因居住分散、人员外出等各种条件制约无法正常开展,阻碍了党内外群众意见的表达,影响相互之间的民主互动。
根据我县党内民主发展实践,我们认为,发展基层党内民主
较窄,对象也比较固定,渠道也比较少。如果能进一步将这一做法上升为制度性设计,即可大幅拓宽民主渠道,使基层党员的意见和社会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意见能够顺畅进入。
三要强化推动作用。把自上而下推动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主导力量,以适当的力度克服工作阻力,督促下级党组织主动推进,积极创新。一是从干部使用上推动。要在干部选拔过程中,从条件规定、推荐提名、考察考核等各个环节突出对干部民主观念和民主作风的重视,特别是在考察过程中,要把民主作风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以明确的用人导向,促使领导干部主动摒弃错误观念,积极适应和推进党内民主工作开展。二是从监督考核上推动。根据党内民主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监督思路。在监督主体上,从重视个人监督向重视制度监督转变,使监督结果直接进入考核奖惩;在监督重点上,从重视形式内容监督向重视实际效果监督转变,淡化工作过程,强调社会效应;在监督方式上,从重视传统监督方式向重视现代监督方式转变,充分运用手机、网络等现代通信手段,拓宽监督渠道,降低监督成本,克服监督死角,督促干部以端正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党内民主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