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美术新课标改革经验与不足
对美术新课标改革经验与不足
一.美术新课标的改革发展经验
1.普遍认同
A.赞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论
B.三维目标的认同
C.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联系
2.美术教育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A. 以多样化的编排方式打破以往单科编排的方式
B. 精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C. 增设综合性美术活动的内容
D. 特色地方美术课程或校本课程
3.积极改善美术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
A. 加大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比重
B. 创设激发创新精神的美术学习情境
C. 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探索
D. 实现美术教学评价主体、对象和方式的多元化
4.极大促进了美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A. 教师间交流的增加
B. 主动参与当地特色美术教学建设
C. 具有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美术新课标的改革发展出现的问题
中小学美术新课改的成效,将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首先是教育观念是否得到了改变,并由此产生的对所有学科的一视同仁以及教学者的教学方式是否灵活多样,使学生更轻松、更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其次,是做到在地区、城乡教学条件不平衡的情况下,达到教学方法上的平衡。
一、学校教育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家长对待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在繁重的文化课负担下,美术教育与文化课相比都受到老师们和学生们的冷落。我国目前的中小学专职美术教师数量也有较大缺口,美术课课时也远远少于文化课的课时,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把孩子送到各种功课辅导班来提高文化课的成绩,没有时间给孩子进行美术修养的启蒙和培养;学校方面,由于受到高考、中考的影响,应试教育依然对美术课程产生一定的冲击,就拿我班级里的大部分同学来讲,当初大家选择美术这个专业的初衷也许并不是真的对美术拥有浓厚的兴趣,大部分都是由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学校为了自己的升学率去动员学生学习美术,学生也为了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最终选择了美术,暂且不管这样做的结果如何,从美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来讲,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因此,许多初中、高中学校以提高升学率为出发点去对待美术教育的理念是不正确的。
二、美术课程与课程现状以及艺术实践的问题
地方学校教育部门领导和学校领导,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为了应试,美术课程“缩水”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设置和学生在校时间做了明确的规定,旨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培养不同的兴趣爱好,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引起的美术课程“缩水”造成了艺术实践的缺失,使得学校美术教育不够完整,也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相反,社会上为了应试的各类培训如火如荼、冷热不均的现象值得反思。同时,在一些省份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都难以顺利实施,美术素质教育更算的上是一种奢望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依然是整个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基本的教学条件难以具备,师资力量弱,缺乏足够的美术专用教室和画板画家等教学设备等问题都制约着中小学美术教育各方面的发展。
三、课程资源与整合操作的问题
现代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多媒体资源的整合,拓展了美术课堂教学的空间,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艺术性。但是,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不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盲目的以媒体代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考虑美术教学的特点,忽视了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对媒体资源产生了依赖,一旦离开了媒体资源,不知道怎么样处理教材和课堂教学。另外,虽然地方和民间美术资源进入课堂也丰富了美术课程内容,但地方本土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的还不够充分,仍需继续拓展和深入。
四、课程评价与审美素养的问题
美术新课标中对待美术课程评价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但是,美术课程的评价虽然强调了多元性,但是在实际的评价中却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现象是存在的,评价的片面性和单一性,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激情。
第二篇:经验与不足
一、软件学院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和不足
过去的五年中,我院科研工作明确了基本的发展方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院成立时间较短,教师较少,所以科研依然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具体来说,我院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如下成绩:
1、科研项目方面。2006年我院共完成省校级项目1项;2007年我院共完成河南省社科联项目1项;2008年我院共完成校级项目1项;2009年我院共完成河南省人民政府决策研究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2010年我院共完成河南省哲学社科项目1项,校级项目4项。
2、科研成果方面。
过去的五年中,我院取得的科研成果呈上升趋势。2008年,我院共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被SCI收录文章1篇,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篇,科技核心期刊1篇,一般CN期刊5篇。著作1部。2009年,我院共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科技核心期刊3篇。2010年,我院共发表科技核心期刊1篇,一般CN期刊8篇。
3、科研队伍方面。
目前我院有教职工21名,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9人。
学院重视选拔培养科技骨干和教师培训工作,在CSTP培训教师3名,思科培训教师2名,培训时间均在20天左右。
通过培训,部分年轻教师已经在新专业建设上崭露头角,担任了专业课的教学与建设的任务。
在项目开发中,部分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并采取同北京等软件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开发,从中学到了许多相关技术,积累了项目开发经验,为今后学院逐步扩大对外交流、承揽相应项目任务奠定人才基础。
4、科技开发和服务方面。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开发,服务社会。在这五年中,我院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其中与北京天一众合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矿灯管理系统,入井检测系统,手持矿下人员定位系统;与北京TRS公司合作开发人民出版社资源发布系统;我院自主开发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已经应用到了我院日常教学当中,条件一旦成熟,将向全校乃至兄弟院校推广。
五年的科研工作中,我们总结了如下几条经验:
1、坚持“三个结合”,促进专业发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近期教育教学工作和服务教师长期发展相结合。我们的工作总是努力找准“三个结合”的联结点,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提升,努力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使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2、创造情境,立足实践,把学院教科研工作不断引向深入。譬如课题研究,我们不是满足于开题结题,也不是停留在一味要求出论文上,我们甚至认为,这些程序应该有,但不是特别重要的,我们看重的是研究的过程。
3、发挥部分教师有项目经验的优势,激励他们在认真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同时,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
4、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为科研走出校门、培养应用型师资提供平台。
我院全体人员努力发挥主动性,全面落实实施校地、校企合作工作。为发挥学院人才培养功能,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总体来看,我院在科研工作方面还存在如下不足:
1、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比较少
我院目前的科研成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及研究专著的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少数质量较高科研成果也主要集中在高级职称教师身上,这说明我院的整体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科研经费不足
我院因成立时间短,专职教师少,而其中新入职教师占大多数,申请到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导致科研条件较差,影响科研成果水平。
3、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院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普遍不高,有些教师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成功申报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的人数很少。
4、尚未形成研究团队
目前我院缺少学术研究的帮、扶、带机制,科研团队较少,学院科研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第三篇:集团化办学的经验与不足
集团化办学的经验与不足
天城初级中学集团学校共三个校区,分别是:文安校区、洋河校区、谷前堡校区。
一、基本情况 1.文安校区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911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幢,面积5060平方米,宿舍楼、食堂、水冲厕所各一,合计面积约1800平方米。校园运动场面积8680平方米,300米环形跑道一条。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生物实验室、语音室、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各1个。理、化、生仪器室各1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53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74人。本科学历93人,专科学历53人。
办学规模:十轨制,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382人。2.洋河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74731.8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4825.平方米,其中教学楼5615平方米、实验楼3441平方米、宿舍楼11857.5平方米、综合服务楼1058平方米、餐厅2413平方米、水冲厕所441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各2个,信息技术室2个,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仪器室有理化生、音体美、数学、地理。
教职工165人,专任教师163人,工勤人员2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中级教师52人,初级教师101人。办学规模:十轨制,现有教学班28个,学生1370人。3.谷前堡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22127平方米,建筑面积1125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46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3600平方米,有200米环形跑道一条,理、化、生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各一个。
教职工85人,高级教师7人,中级教师35人。现有教学班8个,在校学生数287人。
二、办学经验
集团校成立以来,我们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各校区整合基本完成,各项工作步入正规,阶段性成果明显。
1.机构设置:校内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工会、团委,各处室领导已配备齐全,责任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正扎实有序开展。
2.人事管理:集团校组建后,设立集团校校长1名,主持集团校全面工作;集团校副校长3名,协助负责集团校工作,兼任校区执行校长,负责各校区的日常工作。
文安校区和谷前堡校区教师保持不变,原五、六中、实验中学初中部教师转归洋河校区,各校区按照轨制和学生人数以及均衡发展要求,优化配置,资源互补。
各校区依据班级数、学科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教师流动,每次交流时间不低于3年,其中骨干教师实现学科、班级基本平衡;参与交流的教师编制、人事关系不变,职称评聘、岗位调整仍在编制所在单位进行。
集团校制定统一的教师考勤、业务培训、教师流动、考核、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人事管理制度。
3.经费管理:各校区独立建账、核算。学年初,各校区的维修、大宗物品购置等预算计划,通过集团校会办研究后,统一上报。校区正常性支出审批程序不变。集团校建立完善的财务、资产、采购、基建、维修等管理制度。根据各校区教育教学设备情况,集团校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完善集团校内实验器材、体育器材、音乐器材、学生桌椅等物资流转程序,进出库台账记录齐全。
4.业务管理:集团内各校区整体工作统一推进,教育教学计划统一实施,教师发展研修统一联动,学生培养目标统一落实,教育教学资源统一共享(以课程方案、科目方案、特色课程读本、教学设计与案例、设备与设施使用方案等形式,使各种课程资源在集团内共享),促进集团各校区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享受到集团各校区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
5.招生管理:文安校区面向县城划片招生,实行走读制管理;洋河校区面向全县招生,实行寄宿制管理;谷前堡校区实行走读与寄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各校区严格执行县科教局出台的招生政策,不得擅自跨区招生,不得随意突破招生计划或扩大班额。确需增加招生计划的,由学校向科教局提交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实施。各校区保持现有学生稳定,校区之间学生原则上不予转学。如果符合转学就读条件的,且在有余额的情况下,各学校方可规范办理接受转进学生手续。
三、不足之处
1、学生基础不同,来源不同,难以统筹兼顾。
2、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优质资源配置难以顾及全面。
第四篇: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推荐)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五个年头,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78 年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路线以来,中国经济以超过8%的年经济增长率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现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世界第一,钢产量世界第一,高速公路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完成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商业社会的转变。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有成功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对在摸索发展中的中国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把握改革开放的内在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
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逐步和局部的制度调整,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保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从而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但这一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是否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和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既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也需要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这里只是从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策略性的做法来认识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一)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
改革之初,人们只知道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行,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但究竟什么样的体制行,需要改成什么样的体制,以及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人们并不清楚。虽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但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特点、能够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模式,人们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因而也就不可能清楚改革所面临的任务、风险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从中国不同时期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检验标准,不断消除体制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同时,根据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对过去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并提出新的目标和措施。有人说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我认为这种说法低估了中国改革领导者的思想境界。从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总体上是一个逐步用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的过程。但这样的概括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从更深的层次看,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的,并非是市场的或计划的取向,或者某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体制调整,不断消除经济旧体制中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因素,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三个有利于”。换句话说,只要能够解决中国不同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改革者既不会刻意放弃计划或行政手段,也不会盲目采用市场或经济手段。在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看来,不论是计划还是市场,甚至不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之所以呈现出市场化的取向,并非是确立或坚持了市场化的目标使然,而是针对中国现实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中所做出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正是由于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或先验的目标模式出发--选择改革目标和改革举措,渐进改革才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不断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中逐步使得整体体制不断趋于完善,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二)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已经形成。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到国有企业改革,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劳动者、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逐步形成,并日益多元化。其主要标志是,劳动者个人、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剩余,并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劳动者个人为例,收入来源已从单一的劳动报酬过渡到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多种渠道,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全部收入中,这四种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68.6%、6.3%、2.3%和2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这四种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38.6%、53.0%、3.1%和5.3%。1978年居民储蓄存款极少,人均仅22元,而2007年底已达到13092元。尤其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公司制等现代企业模式逐步出现。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局面。
(三)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1978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多达100个,其中直接管理经济的综合部门有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和基本建设委员会等3个,工业部门有19个,农业部门有4个,贸易部门分为内贸和外贸各有2个,还有1个物资总局。经过多次改革,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已经逐步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过渡到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目前,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已经减少到五个,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只剩下1个。而且,更重要的是,管理方式已从过去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的间接管理。
(四)面向全球的开放型经济已经形成。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及后来的海南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城市,再到设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等一个又一个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从沿海到内陆,从沿江到沿边的全面开放格局,特别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 WTO,更是使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法律化、长期化、规范化。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和世界各国商品的角逐地,中国企业和投资的市场疆域也已经拓展到了全球。中国正在充分享受一个开放型经济在全球化中的好处。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0.9%上升到7%强,出口总额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已由第32位上升到第3位。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也从1978年的9.7%提高到2007年的66.9%。1979-2007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69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754亿美元。不仅如此,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和资金被引进,提高了中国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外开放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是市场经济(特别是开放型的市场经济)这一人类文明加速进步的推进器,再次在中国这片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地上显示出它的威力。而且,中国的实践证明,越是市场化程度高、运行规范的领域,其运行效率越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大。
二、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30多年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出比苏东等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更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更佳的社会效果。但在这些特征当中,也包含了其所必然产生的矛盾,毋庸置疑,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改革30年来,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却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和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表明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障碍,特别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腐败仍然严重,反腐败任务艰巨。官员贪污成风,且有难以制止之势。提到反腐倡廉,公车改革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现行公务用车制度效率低下、滋生腐败的弊端被人诟病已久,另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是,公务用车改革虽然说了好几年,但各地的推进力度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有极少数地方在做一些尝
试性的改革。连一项不太难的公车改革都推不动,更深层次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见效更是甚微。
(二)过度私有化,贫富差距扩大
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改革也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私有制经济已经逐步取代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收入分配方面已形成了贫富差距悬殊的格局;教育、医疗、房地产等过度的市场化改革,造成了广大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这些年来的宏观调控乏力、金融过度开放和外资过度并购等等,都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有关。
由于过度私有化,在所有制方面,私有制经济已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2006年全国企业实收资本(二、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分别为48%和52%,在当年全国GDP比重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分别为37%和63%,而且这一趋势还在扩大。全国就业人员(二、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分别为32%和68%。另外一个很严重的事实就是,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地扩大。据报道:截止2007年底,中国共有41.5万人的个人金融资产超过了100万美元,资产总量为21170亿美元。而与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相反的却是大多数人趋于相对贫困和其中一部分群体陷入绝对贫困。描述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从2004年的0.4~O.5的警戒区间,跨越式地进入2007年的0.5~0.6的危险区间。这是中国在改革之初设想“先富带动共富”时所始料不及的。
(二)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环境恶化
上世纪9O年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都遇到了传统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和直接影响,有些地方出现了触目惊心的生态风险甚至生态危机,突出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水资源匮乏与污染严重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四分之一,被列为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
一。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中,7O%是水旱灾害。水旱灾害中,7O%又是旱灾。全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工业产值损失就达2000多亿元,全国有将近一半的城镇人口和 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全国668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有些城市对居民不得不实行限时限量供水。全国约有7O%以上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污染,有些鱼米之乡,如今已经变为水污染的重灾区域,城乡居民议论说:“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拉稀长癌。”
2、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37%,成为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速度,由1994年以前每年2460平方公里,加剧到近年来每年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中等县,并由西向东扩展。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至于间接经济损失,就更难以评估了。黄土高原每年平均流失土层1厘米,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至400倍,平均每年流失泥沙16亿吨,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使黄土地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3、森林资源紧缺 中国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有些省、自治区的森林覆盖率不足1%。同时,全国森林病虫害严重,防治工作薄弱,平均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45亿多元。
4、草原生态形势严峻 中国人均草地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全国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5、海洋生态不容乐观近年来,中国海洋污染程度日益加剧,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已占46%以上,海水水质下导致赤潮发生频率增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均每年4次,1992年就多达50次),直接威胁沿海地区的供水安全;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引起了海岸侵蚀。
6、大气环境恶化 全国现在约有1亿多人每天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在全国338个中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只占2.9%,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也只占33.5%。
7、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在中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l5%至20%受到威胁,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有4000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l5%至20%。另一方面,由于引进外来物种,使中国一些土著物种遭受排挤、侵害而逐渐减少甚至灭绝。据2001年12月调查,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198亿多元;更为严重的是,在283种外来人侵物种中,竟有39.6%是属于有意引进而造成的。
8、耕地面积减少,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本来就面临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更为严峻的是,现在一方面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人以上,另一方面每年净减耕地1000万亩以上,大量的人口逐年增加,有限的耕地逐年减少,直接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从1996年到2003年,全国耕地面积七年之内净减1亿亩,2004年又减少1200万亩。同时,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98年的824斤下降到2003年的668斤(是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每年需求粮食约9500亿斤,现在,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l.4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耕地后备资源也严重不足。
尽管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但由于粗放型的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却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这不仅使经济发展不可持续,而且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步的结果又取消了。” 30年来中国的GDP增加了13倍多,这第一步是成功了,但不幸却被革命导师言中了,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
三、总结
中国的改革采用渐进式推进的方式来实施,先易后难、先浅后深、分阶段稳步推进。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开放3O年来,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改革的意义和成效可以用“革命”来形容。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保持了国家的稳定,保持了国家政权基本运作的正常化,并且还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硕果。假如以前苏联的激进式改革为参照系,尤其可以彰显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也正是因为有前苏联改革的参照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改革指导思想做一个评判,即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是正确的决策。渐进式改革的本质就在于很好地处理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中国对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有政权的稳定发挥作用,才能保证改革的延续性,改革具有效延续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科学改革观指导下的改革前途,是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点,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富民强国。
第五篇:改革经验
新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学校全体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始终坚持以现代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投入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行列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教师们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积极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构建多样化、现代化并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现将我校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课改中的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认真规划,措施到位
1.深入学习,提高认识。在新课改启动前,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反复学习《纲要》和《课程标准》,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增强课改实验的自觉性,把课改工作作为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
2.认真规划,制定方案。根据课改方案,我校结合校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改方案,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校本管理模式,建立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制订符合课改精神的师生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3.健全组织,措施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教导主任为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新课程实施方案、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考核制度等,以此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课改理念的行为化。
(二)加强培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1.先培训,方能上岗。为迎接课程改革的到来,必须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这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我校认真贯彻“先培训,后上岗”的精神,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学科培训,并进行考核。通过宣传发动,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课改的意义,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2.学同行,共同进步。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学校,向兄弟学校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深入挖掘本校教师的潜力,真正形成同行互学互助的局面。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新课程改革公开课、优质课、青年教师赛课的活动,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密切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老师
们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高。
3.广宣传,全员参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参与。我们广泛开展了“校长谈课改”、“教师说课改”、“家长看课改”活动,让社会、家长理解课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动员家长和全社会支持课改;邀请家长参与听课、评课,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课改。
(三)突出课堂,优化教学,全面发展
1.深入课堂,跟踪指导。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课堂教学,为了使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学领导经常深入到课堂,检查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落实情况,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方面的具体做法与措施,师生对新教材实施的反映,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以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办法等问题,通过听课,对检查中出现的好做法收集积累、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对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注重学法,培养能力。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已初步建立了问题情境——共同探究——多项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3.驾驭教材,灵活使用。以往教学,教师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为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们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地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教师们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习,学习也离不开生活。
4.转变角色,融洽关系。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真正达到师生交往、平等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情感交流,完成学习
任务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不断努力、改进,课堂上师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悄然形成。
5.密切合作,加强交流。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这就要求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和不同的人合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实形成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相互沟通,协调一致、共同合作的局面,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整合资源,拓展课程,突出特色
1.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我们结合时代需要,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历史、地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都能自觉结合本地实际和特色,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学科教育。这将更好地推动校本课程的落实,形成体现我校学生实际及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2.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增加了对社会的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的能力,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及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
3.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积极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德育管理特色。我校始终坚持德育工作为首,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采取定人、定时、定标的方法,面向全体,侧重后进生,对教育对象实行全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已见成效
1.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师生内心。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对教育工作者、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困惑、到接受、到自觉的过程。课改之初,大家对新课程不以为然,在实践中采取应付甚至抵触的态度。经过反复培训、深入实践,新课程的主要精神、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正在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广大教师能够自觉地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初步改善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方法。受惠于新课程的广大学生,改变了对学校的看法、对教师的看法、对书本的看法、对学习的态度。
2.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由于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了,实验年级的学生厌学情绪明显减少。二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很多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课堂发言积极。三是动手实验能力明显提高,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一改过去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局面。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发展、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问题学生明显减少。
3.教师的专业成长迈开了步伐。新课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是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丰富了理论知识。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对现代教育理念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和理解。二是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很多老师已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而是用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三是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多数教师不同程度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改变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由较单一的知识传授开始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四是教师的教研意识增强了。过去很多教师备课依靠现成的“教案”,现在不少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反思,探索出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路子,很多研究成果在全县新课程实施中得到了应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教育教学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几年来,尽管教师们先后接受了多层次多方面的课程改革培训,并参与了新课改的实施,但是对于一些老
教师来说,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所形成的观念、态度和习惯等,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转变的。同时,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本身也需要深入探索,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所有这些都影响到教师观念的更新。新课改中不仅要更新教师的观念,还要更新学生的观念、更新家长的观念。尤其是家长,他们受了多年被动教育,思想上也会有不少不合时宜的东西。只有当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步伐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课程改革双赢的结果。
2.如何处理好课改与中考的关系。中考虽然在不断革新,但笔试成绩仍然起决定性作用,广大的师生仍然淹没在题海战术中而不能自拔。可以说,现行的中考模式与新课改的理念仍存在较大的距离,难以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行全面考核。中考成绩对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现阶段是不可低估的,怎样处理好课改与中考的关系,始终是困扰课改实践者的一大难题。因此,真正体现能力,重视全面发展,承认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较好地把握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是中考改革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还要做到评价的公正、客观,并且容易操作。
当然,任何教育改革都会伴生许多的问题,但只要其方向和主流是正确的,我们都应该努力去追求。新课程实施以来,其所倡导的民主教育,鼓励人的个性化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对我校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白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