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网络社会的执政能力
提高网络社会的执政能力
作者:陈里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5379
网络社会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空间所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虚拟技术场”,是通过网络虚拟数字技术模拟现实情景的社会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从Web1.0到Web3.0的信息网络技术革命已经迅速创造了全新的全球化、信息化、个性化、知识化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以其虚拟性、开放性、高效性、广泛性、集群性、操控性、自治性与民主性等特征,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结构和功能,它与中国已有的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现实社会同时存在、相互交融,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机蓬勃、错综复杂、充满风险的全新时空,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党情和民情,全面地塑造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执政环境。
然而,一些领导干部未能适应网络社会条件下对执政能力提出的新形势新要求,面对BBS、新闻跟帖、博客和个人网页、微博、网络社会、博客微视频等等新媒体的涌现,无所适从。从“日记门”、“开房门”到“艳照门”,从“官二代”、“萝卜招聘”到“拆迁冲突”,从“微笑局长”、“表哥”、“表叔”到“房叔”,这一系列“网络(微博)反腐”都表明,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自律,出言不慎,行为失范,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爆炸式的传播下,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众形象,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民情是现实社会民情集中的、及时的反映。因此,关注网络社会,努力提高网络社会条件下的执政能力,对于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实现治国理政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的广泛、集群作用,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拥有了双向的互动性,扩大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但是,要保障网络社会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有效沟通的桥梁作用,就必须发挥网络社会的根本特点。
一是保证网络沟通的平等性,通过网络给每一个网民提供更为开放的释放自我的空间,使网络社会成为真正平等的意见市场。二是保障网络的开放性。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中,话语权主要是由发布方控制,而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同时,控制话语权的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很难了解受众的反应及其舆论效果。网络社会为人们带来了不必依赖单一媒体信息源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信息依赖的程度,并使普通民众拥有了话语权。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社会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可能被上传到网上,人民群众可以自由地、真实地表达各种愿望或诉求,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因此党和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全面了解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和人民群众普遍的意愿。另一方面,政府即可以通过网络向群众发布有关政策信息,实现与民众的广泛沟通,从而使党和政府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同时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有关信息,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及时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这些评价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工作,从而促进其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良性拓展。
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网络社会中党和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善于与网民在线交流。许多地方党和政府部门“一把手”在实践中亲自抓网络问政,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批示督办,自2008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在线与网友交流后,地方各级领导与网民开展在线交流活动风起云涌,这方面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其次,通过开设博客和微博,让领导干部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更加简单容易,民众的参与面更加广泛,尤其是在群众最艰苦、最急需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党和政府作为主心骨。此外,还要开展网上民主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多从网民的“牢骚话”、“诉苦话”甚至骂声中捕捉民意,虚心听取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和建议;还要打造“网上信访大厅”,设置“领导网上接访室”,让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与有关领导“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反映诉求。
二、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的开放、高效作用,提升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政府公共决策就是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这些公共政策通常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涉及众多人的切身利益。如果政府决策过程中没有民众的参与,不能真正代表民众、体现民众利益,就会影响到公共决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而影响公共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长期以来,我们民主决策的主要途径是制定政策的人面向基层召开座谈会,找人谈话听取意见,进而开会讨论通过。这种方法看似在走群众路线,体现民主决策的要求,但实际上,这种方法征求意见的面很窄,而且听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意见。以往很多决策失误就是这样产生的。无数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证明,当今社会,仍然沿用以往在少数人中征求意见、讨论拍板的决策风险很大。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社会,借助传媒和网络吸引民众参与公共决策,对于促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
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涉及几个方面:一是了解民意;二是让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定过程;三是吸引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修改过程。通过网络社会了解民意,在目前各国政党和政府中,应用得最多的就是民意调查。在当今社会,借助网络社会开展民意调查,是发现和了解民意的便捷手段,是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方面,网络民意能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较为全面、真实、及时的原始信息,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网络民意能强化政府与公民的决策互动,建立有效的政治沟通,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在网络民意的作用下,政府决策模式逐步由单一的自上而下模式向双向的模式转变,更加注重吸纳自下而上的民意参与。同时网络还具有强大的民意“聚合”功能,正好弥补了公民个人人微言轻的不足,再加上网络空间缺乏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机制,使得民众的利益诉求能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最终进入政治系统,形成决策议题。如山西“黑砖窑事件”之所以能提上政府议程并得到查处,主要得益于网络民意的干涉和推动。
当然,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也可以主动设置民意调查议程,这既是广泛了解民意的过程,也是政府主动的新闻议程设置和政府决策的推广过程。网络社会中展开的舆情调查和相关报道,可以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告诉全体民众党和政府正在开展的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可能有哪些利弊,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并围绕这一议题形成相对集中的舆论。在此基础上,引导民众知晓、认可和支持政府的决策。同时,这也是展示党和政府公开透明的决策、提高群众满意度的过程。
吸引民众广泛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和决策的修改,这是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将民生问题作为政策议题的认定阶段,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网络社会直接参与和发表意见,并成为民生问题政策议题认定的主体。什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是由人民群众自己通过有效的方式来表达的。为此,政府可以通过网络社会,开展开放式决策,让网民参与到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备选方案的规划和评估阶段,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士由于更了解问题的技术条件、法律规章和财务状况以及在同一问题上前期政策执行的状况和成效,并能预见新政策执行后可能对未来发展及相关领域产生的影响,因而是政策规划和评估的主体,但民众表达的愿望和需求仍然是政策规划和评估的出发点,而尽力满足这些愿望和需求则是这些政策规划和评估的归宿点。在公共政策的确定阶段,决策机制按照党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加以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来安排。最后,在政策评估阶段,同在政策议题的认定一样,把人民群众的评价意见作为主要依据。
三、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的虚拟、民主作用,强化党和政府的权力监督
作为民主政治的产物,权力监督是公民依法对党和政府的权力主体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了解和评论的过程,是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而公民要有效地实现权力的监督,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权力执行过程的透明化,或是对滥用权力行为有揭露之自由;二是公民具有对以上两种情况发表言论的空间,从而形成舆论,通过舆论监督权力。因此,网络社会作为权力监督的工具,其作用也正从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作为信息来源,保证公民的知情权;二是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实现公民的表达权与监督权;三是网络舆论通过权力监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拓宽了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并且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的质量。
网络社会的监督功能具有全天候的性质。监督主体的广泛性使各级干部这些权力主体无时不在监督之下,只要有网民和虚拟网络社会存在的地方,理论上都有被监督的可能。监督工具的兼容性,使监督成本大大降低。监督空间和细节的无穷性,给被监督者构成了强大的压力。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在网上的一言一行,有时就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各种雷人言语、各式不当行为都将在广大网民全天候的监督之下现行,“表哥”、“表叔”、“天价烟局长”就是例证。适应虚拟社会这一特性,有利于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
加强自我监督,利用网络监督的长效性、全覆盖性,震慑领导干部思想中的消极成分,避免扩张蔓延。虽然网络监督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其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学会正确地对待网络监督,善于吸取网络监督中积极、有益的建设性的意见,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正面作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只有正确认识网络监督,努力学好网络技能,才能恰当地引导网络舆论,提高应对网络监督能力。要做到重视而不忽视,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方位听取民声,尊重民意诉求,虚心接受、耐心地解答民众提出的意见和质疑。
要提高重大网络突发事件的驾驭能力。网络事件发生以后,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抢占舆论先机,掌握舆论主动权,及时把握公众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尽快提供全面而真实的信息,赢得公众的信任。要善待不压制,以更加开朗的态度与群众交流,开好网络渠道,网络上揭露的许多不良现象是由于一些群众的正当利益无法得到保护时采取的一种自救手段,不得不求助于网络监督。尽管这些问题可能不太准确,也可能有情绪化因素,但对这些信息必须认真分析研究,不能硬性压制。越是压制、封堵,信息传播得越快。实践证明,出现负面现象,公开比封堵好,主动比被动好,早说比晚说好,自己说比别人说好。要疏导而不堵塞,以更加开放的方式引导网络舆论,用好网络平台;要规范而不放任,以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网络监督,管好网络影响。
四、增强党和政府在网络社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众所周知,在网络舆论中会不时出现一些虚假信息或难以分辨是非的信息,这就需要靠把握真相或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权威意见对信息进行辨别,及时遏制流言的传播,进而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因此,各国政要都非常重视其网络平台的作用,如欧盟理事会主席范佩龙聘请了200人的团队打理其微博,通过微博发布信息、沟通互动、政治宣传、塑造形象、捐款等等,不仅与网民互动交流,而且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粉丝”沟通。
除此之外,党和政府应密切关注网上相关新闻议题的动向。媒介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在影响人们想什么或如何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社会的意见领袖的粉丝数量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其粉丝数量丝毫不亚于一个纸媒的发行量,如被人民网、正义网评为2012年十佳政务微博之首作者的粉丝就达600多万。此外,加上意见领袖本身的名气,其一言一行本身就是新闻。因此,网络社会的意见领袖也具有设置议程的作用,通过转发和评论,引发人们对某一问题的讨论。
由此可见,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密切关注网络社会中意见领袖的作用,积极发现意见领袖的分布情况、擅长领域、影响人群,通过与意见领袖积极有效的沟通,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问题的解决。加强党和政府的网络平台建设,包括领导干部个人的官方微博、机关微博。通过网络社会私人化、生活化、碎片化的特点,搭建民官沟通的桥梁,从而在网络民众中树立亲民形象,在吸引关注度和粉丝的同时,在网民中培养良好的公信力,并在谣言兴起的初期就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除此之外,还要促使意见领袖好好珍惜自己的话语权。虚拟网络社会平台,既是个人发布私人信息的平台,也是面向大众的公共空间,因此,意见领袖的言论不能仅仅作为个人的私欲来看待,其既然已进入公共空间,自当承担公共领域发言的职责,避免发布和转发虚假信息,避免滥用话语权。
综上所述,网络社会正以其特有的张力、无与伦比的速度,改变着传统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生活。虽然网络空间的虚拟政治难以代替现实政治,无论网络的政治冲击如何,政治的核心问题、政治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但网络社会的发展迫使我们必须要适应并利用网络社会的发展,推动现实社会的政治发展。网络社会和虚拟政治的存在,为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辅助的推动作用,现实政治必须依据新的社会技术要求,做出相应调整和改革,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及网络政治的优势,加快现实政治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网络政治效应所带来的政治问题,积极调整政治统治与治理方式,以适应新技术所带来的社会挑战以及新技术推动政治发展的社会趋势。当然,这种政治调整是在政治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的。也就是说,网络政治的出现,不仅仅是政治的挑战,反而是提升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契机。
(作者系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博士)
第二篇:提高网络执政能力
提高网络执政能力
2011-09-12 02:46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并且网民数量还在不断增长,网络大众化、媒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络新闻受众面广、传播力大,网络舆情形成迅速,网络舆论社会影响力巨大。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生活到生产,从经济到政治、文化。
早在2007年1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努力开创中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网络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凝聚民智的重要平台。
领导干部网络执政能力,是指领导干部运用网络科学研判舆情、正确引导舆论、及时处置网民意见和要求,开展网络监督,以及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等方面的能力。提高领导
干部网络执政能力,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领导干部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努力提高网络执政能力。
提高熟练运用网络的操作能力。研究熟悉网络,善于运用网络,学会用网民乐意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网络交流,是现代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之
一、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领导干部懂不懂网、上不上网、用不用网,是具不具有现代意识、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体现。不上网,就无法及时了解发展形势,无法听到网民心声,无法掌握网络话语权。领导干部要把懂网作为一门必修课,把用网作为一项基本功,坚持每天“上网看看”、“在线聊聊”,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掌握资讯,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化解矛盾、促进工作,不断增强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领导干部要了解网络的作用和特点,了解网络的传播规律,掌握网络技术工具的运用,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上网的各种技巧,熟练应用各种网络技术,如QQ、微博、博客等;还要学习网络舆情监测、突发事件应对、公共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与网络技术应用方法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要具备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互联网获取和把握信息的能力。
提高运用网络研判社会舆情的能力。利用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党委、政府工作的一个创新。关注网络、重视网络、充分利用好网络,是各级党委、政府深入群众、发扬民主、推动工作的一种崭新方式。领导干部要制定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起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的渠道。党中央强调要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了解社情民意,而互联网则是其中越来越重要的渠道之一。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庞大的网民群体包含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这使互联网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场,也使互联网成为领导干部搜集和把握社会舆情的重要渠道。领导干部重视网络和网络民意,是自信的表现,是领导干部能力提高和作风改进的体现。利用网络搜集和掌握社会舆情,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重要能力。领导干部必须挤出时间上网,了解网络舆情,开展网络调研。这样做有利于领导干部突破时空限制扩大调研面,克服传统调研形式的局限性,降低调研成本,提高调研效率;有利于领导干部听到更多的真话、了解更多的实情、汇集更多的民智,从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互联网成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的重要平台,使网
民成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建设性力量。
提高运用网络与各方面互动的能力。当前,领导干部在网络上与广大网民或特定机构群体之间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的互动,网民的一些观点、建议和意见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其中一些有关民生的问题得到迅速解决,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了政府的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网络互动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要善于运用网络语言。领导干部在网络互动中首先要放下“官架子”,尽快实现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网民的角色转换。在与网民互动中,既从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又以普通网民的身份进行对话交流;既体现网络言论的平等性,又注意把握网络互动的引导力,在平等的网络互动中汲取智慧,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二要真诚面对群众。要有勇于面对网民的批评、勇于面对网民质疑和指责的气度,有接受网络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性。事情一旦发生,面对网络舆论,领导干部要不遮掩、不忽悠、不说谎、不造假。发布信息要讲实话,并根据事态的发展适时适度提供权威信息。除了网上互动外,还可以通过电子信箱、网友联谊会、博客笔会、网下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和引导。三要用实际行动回应。领导干部上网,既要整合信息资源,听民意、聚民智,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通过理性思考、科学决策,进
一步增强工作的互动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又要把科学的决策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具体的实践,实实在在地推进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四要及时进行回应。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是以秒来计算的,瞬息万变,因此,回应的第一法则就是要快。领导干部面对突如其来的网络舆论,关键是要快速做出反应,主动进行沟通,科学加以处置,在第一时间获取权威信息,做出正确决策,实施主动引导,以速度赢得先机,最大限度地压缩不良信息传播空间,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提高正确认识和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也就是说,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正在成为党政机关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和技巧,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施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因此,领导干部要学会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互联网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加以引导,提高对网络的明鉴力、包容力、引导力。一要认清网络民意表达的主流。我国网络民意表达的主流是健康的、好的,广大网友大多反映的都是一种爱党、爱国,期盼祖国繁荣昌盛的豪情,一种疾恶如仇、憎恨丑恶腐败现象的正气,一种对困难群体的关爱情怀。但毋庸讳言,也存在鱼龙混杂和一些过激言论。领导干
部应正确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因此而动摇对网络主流的认识,不能把互联网看做洪水猛兽。二要辩证分析网络上的过激言论。网络上的过激言论从某个角度说,是某种社会心理的反映,与当下社会结构分化转型以及利益分配机制的变化调整有关。这样,互联网客观上就承担起了这种社会情绪、社会心理的缓冲阀、调节器的作用。事实上,在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网络舆论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领导干部要以更大的包容性,使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多元利益诉求能够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表达渠道反映到决策层,从而疏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三要积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有效疏导和消解“网络舆论风暴”,科学矫正网络失范行为,进而形成主流网络舆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服务者和管理者,要了解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和互联网舆论引导的规律,还要组织和动员更多的专家、学者、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平等的姿态主动走进网络。可以支持建立更为强势的政府网站,使用规范化的网络语言,为其他网站作出表率,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许敏
第三篇: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2008年究竟发生了多少群体性事件,官方尚未公布最新数据。不过三年前的一组数据已经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根据2005年的《社会蓝皮书》披露,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公共事件的多发期。近年来,一些地方因群众诉求渠道不畅、公共事件处置失当,以致激化矛盾,酿成群体性事件的案例时有发生。激烈的冲突对抗、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恶劣的社会影响,几起群体性事件以极端表现形式给基层政府的执政敲响了警钟。
一、群体性事件正日益考验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
2008年注定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既有北京奥运会胜利举办、“神七”飞天这样的喜事,也有汶川地震、南方雪灾这样的天灾,同时还发生了许多起非同寻常的群体性事件。主要有:贵州瓮安事件。由于该县女学生李树芬溺水身亡,其家人对公安机关的“自杀”鉴定结果不服。6月28日,死者家属在瓮安县城游行,大量群众聚集围堵县政府,后转变为突发群体性bao力事件。瓮安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等160多间办公室、42辆警车等交通工具被烧毁,150余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600多万元。
云南孟连事件。该县勐马镇胶农因橡胶林产权归属一事多次与当地橡胶公司发生争执和冲突。7月19日,勐啊村5位胶农被警察强行带走,数百名村民手持器械,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警察被围困达11个小时,2名群众死亡,41名民警和19名群众受伤,9辆执行任务车辆不同程度损毁。
甘肃陇南事件。因对陇南市行政中心搬迁存有疑虑,11月17日,当地三十多名拆迁户集体到市委上访,随后大量群众聚集围堵市委大门,并转变为打 za抢shao的突发群体性bao力事件。这起事件共砸烧房屋110间、车辆22辆,市委大院各单位办公设施及其他损失503.8万元。
出租车罢运事件。11月3日,重庆市主城区8000多辆出租汽车全城罢工。7日,湖北省荆州市数百辆的士集体停驶。10日,上百名海南省三亚市出租车司机停止营运。同一天,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上百辆出租汽车集体罢运。18日,部分“挂靠”在云南大理交通运输集团的个体客车司机集体罢运,造成大量乘客滞留,全州的县际客运秩序一度濒临瘫痪。20日,广东汕头1000多辆出租车罢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一些群体性事件突然爆发出来,乃是多年矛盾蓄积而致。如企业改制不规范、职工权益难以得到根本维护,导致职工集体上访;由于拆迁、征地行为不规范、补偿标准不统一或补偿不到位,导致被拆迁和被征地群众集体上访,甚至发生群体冲突;由于拆违过程中宣传不到位、程序没履行到位,导致被拆群众集体上访;由于执法部门行为不规范,乱收费、乱摊派,甚至借助黑恶势力对付群众,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者引起群体冲突等等。
这一系列事件给我们基层政府的一个深刻警示是,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政府绝不能麻木不仁,无所作为,而必须有作为、早作为,畅通各种利益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的各种诉求,不能让百姓言论成为“堰塞湖”。在矛盾凸显期,各级领导干部不应回避矛盾,而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回避矛盾,只能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后积重难返。
二、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凸显出我国目前基层政府执政能力的欠缺
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在其他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正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正常表达的情况下发生的,或者说常常是无奈中的选择。当一个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借助于一个偶然事件的导火索,许多被压抑的利益要求集中表达出来。
实事求是地讲,绝大多数qun体事件的发生,都与政府行为不规范、政府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措施有关。如果各级政府对防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足够的认
识、足够的准备、足够的措施,那么,80%以上的群体性事件都可以避免。换言之,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凸显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的欠缺。
一是执政理念的偏差,没有真正树立起“执政为民”的理念。正如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瓮安“6·28”事件阶段性处置情况汇报会上说,这次事件,表面的、直接的导火索是女中学生的死因争议,但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当地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qun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近些年,部分地方政府片面维护企业与自身利益,漠视农民的权利要求与利益诉求,将损害群众利益当做增加企业与政府利益的前提。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略了应有的服务职能,政府与民争利的情况经常发生,完全忘掉了“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二是处理方式僵化,将群体性事件政治化或刑事化。几乎多数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地方政府在分析原因、教训时,总有这么一条,qun体事件的背后,总是“背后有坏人(不法分子或社会黑势力或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认识逻辑。因为与民众打交道,特别是与有不满情绪、有自己利益要求的民众打交道,至今是我们政府能力训练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现在许多政府官员所熟悉的处理利益矛盾、利益冲突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形成的。而这种将群体性事件政治化或刑事化的处理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其作为政治或刑事案件加以硬性地打压,这是一些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的习惯性方式。如果一些群体性事件不存在政治或刑事因素,人们反而不知道如何来进行处理,而将群体性事件中的一些过激因素人为加以放大,甚至激化出某些过激行为,则很容易将这些事件纳入习惯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中。
三是解决手段单一,习惯用专政的手段来对待人民群众。综观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人民警察都处在了冲突的第一线。当前在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时,一些基层政府过度依赖于采取强制手段,这不仅不利于缓解和消除矛盾,反而不断制造矛盾,加剧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实,一味地看重秩序的维护,随意动用警察,采用暴力手段平息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虽然表面上平安了,但怨气却不断积累,矛盾不断加深,从而为引发更大的冲突埋下了隐患。反思贵州瓮安事件,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曾十分痛心地说,一定要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武器、慎用强制措施,决不能动不动就把公安政法机关推到第一线,更不能用专政的手段来对待人民群众。
四是没有依法行政,是引发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因素。长期以来,一些基层政府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滋生的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的腐败行为,以及在行政管理中养成的“衙门”作风、“四难”现象。此类不依法行政的种种行为,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侵害了群众的利益。同时社会风气、党风的败坏,腐败现象的恶化,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问题的屡禁不止,基层干部官僚主义严重,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等等,又加剧了干群矛盾。日积月累,受伤害的群众面越扩越大,矛盾越积越深,一旦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方式方法不当或有把柄被抓住,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加上群众情绪激动,从而导致矛盾在短时间内激化进而酿成群体性事件。
五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沟通制度,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让老百姓有合理表达的渠道,是真心接受群众监督,吸引群众参政议政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各级政府官员实行监督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却害怕老百姓表达诉求,不是努力创造条件让群众“有话有处说”,而是千方百计堵老百姓的嘴,结果导致矛盾越来越多,形成积怨,最后爆发,瓮安事件、孟连事件、定州事件等群体性事件都是深刻的教训。
六是没有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让负面信息左右了公众。几乎所有群体性事件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信息不通畅。在“瓮安事件”应对过程中,作为谣言内容涉及地的瓮安县政府在危机早期并没有关注到民间流传的谣言,对个别媒体的报道也没有及时澄清。正是基层
政府对于信息舆论的敏感性和获取能力的不足,才使得谣言得以通过非正式途径在社会上呈规模效应模式传播,最终导致区域性社会心理危机。可以说,对传闻的姑息是导致许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正是存在这些不同程度的缺陷,才导致了许多基层政府未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激化,因此,在寻找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中,加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的建设应成为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三、加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建设,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事件
既然许多群体性事件是由于基层政府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只有加强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尽可能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激化。
(一)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提高基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是加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总结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其中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必须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鲜明特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也是我们党执政与其他政党执政的根本区别。因此,基层政府一定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会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自然就会消失。
(二)贯彻依法行政,提高基层政府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基层政府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要教育行政执法人员,使他们知道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衣食是人民给的;要使我们的工作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要做到为民执法不动摇,达到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根本目的。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决杜绝失职不作为和越权乱作为的腐败行为。执法者只有依法执法,才有最广泛意义和最大程度的公正和文明,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偏差,减少执法矛盾。
(三)构建利益诉求机制,畅通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
《****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基层政府要及时分析新形势下各种矛盾产生、发展的特点、规律,紧紧抓住矛盾的本质,积极寻求处理矛盾的方法、途径,防止矛盾激化。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听取群众不同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利用信访、群团组织等窗口和桥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掌握矛盾的根源所在,及时、主动、稳妥地化解矛盾。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要认真解决,不合理的要求要解释清楚,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把握准确,处置得当,这样才能把一些群体性事件消除在萌芽中。
(四)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干群关系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些干部脱离群众、贪污腐化、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思想和作风有直接关系。因此,基层政府必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督促基层干部廉洁勤政,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地沉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与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做群众的贴心朋友,倾听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准确地掌握基层的情况和呼声,才能发现基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采
取有效的措施,使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才不至于引发上访问题乃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五)建立“公众本位”的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提高基层政府的信息处理能力知情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的理念下,如果还是习惯于捂盖子、护短处,习惯于对民众需要知道的信息不公布或只是走形式,习惯于对各种传闻存疑消息不说明、不澄清,不仅仅是跟不上形势、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的问题了,还会掩盖矛盾、发酵矛盾、激化矛盾、升级矛盾。因此,作为地方基层政府,要充分保持对信息舆论的敏感性,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以最快的速度从掌握的信息中分析出社会公众的需要,制定出科学适当的危机公关策略。而要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必须转变“官本位”的治理理念,树立“以民为本,依法行政”的服务理念,建立“公众本位”的公共信息发布机制。“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满足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打破谣言。
第四篇:依法提高执政能力
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同志们好!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和探讨有关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这一课题。
今天,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什么是法律?
二、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特点是什么?
三、怎样才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第一个方面问题
一、什么是法律?
什么是法律?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对“法”的解释是:“‘法’刑也,平之如水。”这就是说,法就是刑,平之如水、公平正直(平之如水—公平正直)。
与“法”有密切联系的另一个字是“律”。《说文解字》称:“律,均布也。”所谓均布是古代用作调音律的工具,将律比作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由上可得出,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行为规则。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机关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
二、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特点是什么?
(一)所谓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1
依法行政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内涵:
一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合法。依法行政首先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的机关和组织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地位、资格和组织条件,如果进行行政活动的主体不是依法成立的或者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那么,其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是行政权力的取得和行使必须合法。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权力的取得必须有法律依据,因为“行政机关的职权并不是行政机关所固有的,而是经人民授予,也即由法律法规授予的”。同时,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活动必须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活动,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越权。
三是行使行政权力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权责统一。依法行政要求行政主体在享有行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当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放弃那就是失职,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二)依法行政的特征:
一是依法行政是对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要求,而不是对行政相对人的要求。是治“官”,而不是治“民”的。在我国,既不可将依法行政等同于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监督,也不能将依法行政等同于依法治国。
二是依法行政中的“行政”是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即国家行政或公共行政,是指一定的国家组织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职能、维护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规范,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其行政的领域,是只能由国家实施管理的社会公益事务。
三是依法行政中的“法”,首先必须是体现国家和人民整体意志,反映社会进步发展规律的法,而不是长官意志、个人意志、少数利益集团意志的反映;其次,“法”应主要限定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法规。其他政策办法不能作为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再次,从法律要素上看,依法行政之“法”不仅应包括法律法规,还应包括法律原则以及法律目的和法律条文背后所隐含的法律精神、法律价值。仅停留在法律具体条文的机械理解和运用上,是不利于依法行政的。
四是依法行政中“行政”和“法”的关系是:法优先于行政,法高于行政;行政必须有法,无法律即无行政;行政必须服从于法。执行国家意志的功能为行政,行政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工具,主要功能就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律之所以能成为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的手段,不仅在于行政权力是由法律赋予和派生出来的,也不仅在于法律是衡量政府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尺度,更为重要的是在于立法权与行政权性质不同。法律独具的至高无上的强制力和权威性,是约束行政权力任意专断的最有效的手段。当行政主体和行政行为被纳入法律管辖的范围,按照经过合意达成的法律规则进行运作,并运用法律的强制力进行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的任意与专横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遏止;反之,失去法律约束的行政权力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行政活动中的人治必然抬头、寻租必然出现、腐败必然滋生。
五是依法行政在我国是一种积极保障有效行政与消极防范防止滥用行政权力的有机结合。依法行政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依法进行规范,防止权力的滥用,并使受到不法行政行为
侵害的公民权利及时得到补偿,而且也在于保证国家行政管理的有效和效率,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三、怎样才能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依法行政从重依政策行政、依领导人指意办事,到重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跨越,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人的观念、意识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从现实情况看,这个问题尤为迫切。一要革除“人治”思想,树立“法治”意识。要摒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违法行政等陋习,努力做到依法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维护法律权威;二要纠正法律治民不治官的错误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重在依法“治官”的观念;三要克服单纯的法律工具主义观念,树立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目标主义同时并重的意识。就是说,既要明确依法行政、依法治县的理想目标,又要考虑依法行政、依法治县的现实性,在明确法律既管老百姓又管政府、管官吏的同时,把重心转向人民权益的保障和政府工作目标的实现上来,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第二,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只有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才能有效地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行政效益和行政质量。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只有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制订出切合实际、真正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避免决策上的失误;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的增强,他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因此,只靠少数人主观判断、凭经验决策的传统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真正改变
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广纳民言,通过各种途径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使公众明确决策意图,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也有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三,要理顺行政体制,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要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
第四,要强化监督,努力形成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机制制约,否则必然导致滥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公共事务不断增多,行政机关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行政权力也相应增加;权力还没有摆脱自我扩张的特性,靠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自律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真正强大有效的监督体系去制约行政主体的权力扩张和滥用。
第五,不断提高行政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法行政能否顺利推进,执行者的素质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自觉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坚持自学、爱学、勤学业务。使自己的思想觉悟、业务素质和法律水平整体得到提高。
同志们,要知道无规矩则不成方圆,要用规和矩画出美好的蓝图!要坚守法律防线并通过依法行政来构建威县更加美好和谐的明天!讲的不好,恳请同志们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五篇:政府部门如何提高执政能力
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
行政能力建设,首要的是提高推进发展的能力,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里最重要的,一是会抓大事。所谓大事,就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比如在城市建设方面,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在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方面,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深化改革、体制创新方面,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等。二是强调抓落实。要从完善制度、强化机制入手,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层层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抓出成效。
其次是要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我们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按照“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要求,努力建设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责任政府、信用政府、有限政府。重点解决好政府管理中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和完善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用制度规范、制约政府及部门的决策行为。同时要强化行政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第三,要提高保持稳定的能力,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协调社会利益,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政府工作来说,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握好关键环节。比如要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要正确处理人民群众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坚决纠正在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利益、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同时要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矛盾。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确保政府履行各项职责,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要鼓励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新知识结构,注重学习市场经济、科技、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解决“本领恐慌”问题,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要求,并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公开办事程序、时限和质量要求,接受社会监督,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行政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