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

时间:2019-05-14 22:2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

第一篇: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

【第一部分 杜尚】

旅美法国艺术家杜尚,达达派大师,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

(马塞尔·杜尚(1887年7月28日-1968年10月2日)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验,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是一位法国艺术家,1955年成为美国公民,在绘画、雕塑、电影领域内都有建树,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1919年:在巴黎买了一张《蒙娜丽莎》的印刷品,用铅笔在那个美人儿的脸上画了两撇翘胡子,和一撮山羊须。再题上几个缩写字母,就成了他的一件作品。叫《L.H.O,O,Q》,又叫《带胡子的蒙娜丽莎》。成了西方绘画史上的名作。

20年后,1939年:杜尚又画了一幅单色画,画面上没有蒙娜丽莎的脸蛋,只有上次画在她脸上的胡须,叫《L.H.O.O.Q的翘胡子和山羊须》。实际上39年这幅画,画面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套翘胡子加山羊须。杜尚将之命名为:蒙娜丽莎的翘胡子和山羊须。

又过了20多年, 也就是1965年:大师去世前三年,他在纽约街上又买了一张《蒙娜丽莎》的印刷品。这回画家连胡子也懒得画了,只是标了一个新的题目:《L.H.O.O.Q的翘胡子和山羊须剃掉了》。于是,他又“完成”了一幅“传世之作”——《剃掉了胡子的蒙娜丽莎》。

上面的故事令我们不免一笑。世界上不会有人相信杜尚所画真的就是蒙娜脸上长出来的。但当杜尚把那两撇翘胡子和一撮山羊须画上去后,不要说艺术家,就连我们,也不觉得有什么突兀、别扭和不妥。

难道我们长期以来被视为标准美女的蒙娜丽莎,竟然其实不过是一个不男不女的家伙!

那么,艺术有标准么?而美到底是什么呢?

那再介绍西方美学史之前呢,我想先插一句话:

几乎在杜尚1919年第一次用铅笔画下《带胡子的蒙娜丽莎》同时,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这也是一个大师级人物、对世界影响远在杜尚之上)就定义艺术:审美即直觉,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这点我们将在后面阐述)

【第二部分 西方美学史简概】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先提出来的,人类探讨这个问题已有千年的历史,从客观美学到主观美学,哲学大师们争论得热火朝天,观点、看法千差万别,各具千秋,毕达哥拉斯说美是客观规律,苏格拉底说美是客观目的,柏拉图说美是客观理念等等。

易中天《谈美学》中说:美学研究的是艺术和审美中那些带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问题。

因为抽象,才具有普遍性,所以美应该是抽象的。但是美又不可能是抽象的。因为我们无法面对一个抽象的东西进行审美。在抽象的概念面前,我们什么美感都不可能获得,这就等于说没有美。所以其实“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说清。

大体上说,研究艺术的学问有三种:美学(元艺术学)一般艺术学 门类艺术学

美学真正的意义在于启迪智慧。

实际上,美学的知识只有一个作用,就是作为数据来支持程序,而程序才是美学的精华。美学的程序在本质上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有趣的不在知识,而是在方法。

正如易中天所说:美学就是用哲学之剑解艺术之谜。

因此,美学的研究还是从一帮哲学家开始的。

最早提出“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为康德以前的西方美学整个地定了一个基调:美的研究,就是关于“美是什么”的研究,就是美的客观性的研究,也就是美的哲学。

但古希腊美学的开山鼻祖不是柏拉图,而是毕达哥拉斯,他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在这个学派里,美被规定为自然界所固有的规律性,美学的任务就是去发现他们。

接下来上场的是被黑格尔称为“具有世界史意义的人物”——苏格拉底。他提出了美的目的性,认为一个东西美不美,不在于它合不合规律,而在于它合不合目的。他的美学结论便:美就是合适,美就是有用,演讲稿《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

紧接着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也得出了他的美学结论——美是理念。这就为客观美学的原则——美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找到了一个确定的形式。

毕达哥拉斯(美是客观规律)、苏格拉底(美是客观目的)、柏拉图(美是客观理念)的三重唱,使客观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雄霸了两千多年,直到康德的出现。

Q:如果美是客观的,应该所有人都会喜欢具有“美”这样一种性质或价值的东西。但是为什么有人觉得美有人觉得不美?(eg四个女人聊儿子)

其实坚持美的客观论,沿着“美是什么”这条路走,根本就是此路不通。所以相当一部分美学家将美的客观理论转变为美的主观理论。而美学本身也由“美的研究”变为“审美的研究”。

而真正将“美是什么”变成“审美是什么”的人便是近代最伟大的美学家——康德。他把美学的出发点放在了审美和美感上,审美在他那里被叫做“鉴赏判断”。(略述)

【第三部分 克罗齐】

康德之后,西方美学在整体上已由客观论转向主观论,从模仿论转向表现论,从美的哲学转向审美心理学,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观点和新的学说,比如游戏说、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等等。

在这个过渡期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克罗齐。

(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年2月25日—1952年11月20日)是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克罗齐生于意大利阿布鲁佐区的佩斯卡塞罗利。他出生于富贵望族,从小受到严格的天主教式的教育。大约十六岁时,他放弃天主教信仰,形成了一种个人的精神生活观。在他的观点中,宗教只是一种历史的习俗,人们可以在其中释放创造性的力量。直至逝世,他都保持着这个观点。1883年,他在伊斯基亚的卡萨米乔拉和家人欢度假期时,一场地震来袭,震塌了房屋。他的父母,以及唯一的姐姐死亡。而他被埋在里面很久,几乎死掉。此次事故之后,他继承了家产,和叔本华很相像,他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过上相对闲暇的生活。他得以在哲学上投入大量精力,像一个独立知识分子在那不勒斯的住宅中写作。)

作为传统美学到现在的一个过渡,他“把一切美学学说全部压缩在一个小坚果的硬壳之中”,这个小坚果就是直觉。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概念形成之前的思维阶段。

克罗齐的美学观点:审美即直觉,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

“审美即直觉”有以下特点:

1.独立。因为在同一个系统中,直觉是不需要前提的,因此审美也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活动。

2.静观。审美不是实践活动,不需要行动。

3.直接。审美不是逻辑活动,不需要分析和推理。

当然,审美还有一个特点:创造。

但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却颇受误解。如果,没有表现力,没有创造力,岂不是就不能审美?相反,如果我们审美了,那岂不是说我们也在表现、也在创造,也变成艺术家了?

其实在克罗齐那里,审美不等于看东西。看东西得到的只有感觉,而不是直觉。(当然直觉是要以感觉为前提的,但直觉并不等于感觉。)为什么面对同一片风景,艺术家和我们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就因为“看法”不同。所以,艺术家就是审美直觉能力特别强的人。他们总是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发现更深的美。

在克罗齐以前,大家都认为,直觉,我们是有的,而且有的是,只是缺少技巧,说不出来。克罗齐认为,大错特错!

他说:好些人都说他们有的是伟大的思想,只可惜表现不出来。但如果他们当真有伟大的思想,哪有表现不出来的?

所以,只要是直觉,那它就一定是审美的。或者说,只有达到审美的层次,直觉才是直觉。为什么呢?因为“直觉即表现”,直觉在产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没有这样一个表现形式,也就等于没有直觉。

不但“直觉即表现”,而且“表现即创造”。因为直觉和表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直觉既然是独特的,那么,它的表现形式就一定也是独特的。独特的形式只能是创造的结果,所以“表现即创造”。

其实对于美学我只有一点点初步的了解,甚至可能连门都没有找到。所以还是请大家多多指教了!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美学的大门值得被我们推开!谢谢!!

——小风 20111102

第二篇:《红楼梦》美学观点解读

《红楼梦》美学观点解读

自然环境是现实主义小说“典型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成功地描写自然环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通过直接感受和联想引起人物活动的真实感与强化人物形象的美感作用,而且通过人物的情绪、心理活动、行动与环境气氛交互作用的处理,成为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有时还成为情节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红楼梦》的自然环境描写虽然在量上不是重要的部分,但它是作品具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一个因素,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问题。

与某些大量、细緻、集中地刻划,自然环境的西洋小说不同,《红楼梦》的自然环境描写份量不大,比较分散,但十分简洁。在服务主题的方式上,也与某些西洋小说不同。《红楼梦》的自然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一些,主要是作为一种雾围来处理。托尔斯太的《安娜·卡列琳娜》通过列文的眼看到的俄罗斯乡村的那一大段自然景物的描写虽然也相当有诗意,呈现一个完整和谐的美学境界,但它是作为整部作品所涉及的广阔的俄罗斯社会背景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而《红楼梦》却不同,它所描写的荣、宁二府(缩小一点讲是大观园)几乎是作品涉及的自然环境的全帮。曹雪芹是那样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自然环境。在那里面,自然景色是那样优美,古代劳动人民的园林建筑艺术的结晶在这里闪耀出夺目的光采。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却居住着一大群人面畜牲,妖魔魍魉,贾府里的东西“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柳湘莲语),此外都是肮髒的。这种鲜明的对比,必然会激发读者对美的事物的爱和对丑恶事物的僧(憎)。主题的力量便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进一步加强了。另一方面,在这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也生活着一些“异样”的女子和“蠢物”一美的典型。但是封建宗法制度的阴影好象(像)漫天的乌云覆盖,他们象(像)得不到阳光的嫩草一样。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必然充溢着悲剧的气氛。这是《红楼梦》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成就。假如把《红楼梦》比成一个歌剧,那末自然环境描写就象(像)一支伴奏的歌曲,它紧扣着悲剧的进程和人物情绪的变化,起伏发展着。

那末《红楼梦》盼自然环境描写有哪些美学特征呢?简单地说,可以用三个字加以概括,即:美、真、蕴。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红楼梦》自然环境描写的具体艺术经验,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借鉴。

(一)“美”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会感到;作品能赋予读者诗一样的美感。这除了人物形象本身的魅力在起作用外,也与作者塑造诗画一样的环境相联系。整部《红楼梦》的自然环境构成一幅统一的优美画面,感染着读者。

作者象(像)提炼与表现典型人物一样米提炼与表现人物的自然环境,他按照中国读者传统的审美观点,精心选取自然界中具有特征美的、诗人墨客喜欢詠颂的景物,如翠竹、桃花、芭蕉、萝薛、垂柳、蔷薇、菊花,仙禽异鸟、明月、洲渚等等作为素材,而且通过巧妙的构思把那些群众熟悉的富有美感力量的景物,组成一个符合群众审美习惯的优美意境。我们通常去遊公园,虽然那里的景色娱

人心目,但味道总还是淡淡的。如果一个高明的摄影师把它拍成电影,那末我们所看郅的却是比亲眼看到的优美十倍,以至使你惊奇。《红楼梦》的作者就象(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不仅把荟聚天然之美的大观园描绘出来,而且赋予一种强烈的艺术魅力。第七十六回有一段写道:“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那壁里桂花树下,呜咽悠扬,吹出笛声来”。月亮和笛声是最富感情色彩的,而桂花又是幽香十里,三者构成一个优美的境界,从视觉、听觉、味觉三方面感染读者。在同一回里,黛玉和湘云于凸碧堂品笛后到凹晶馆联诗时写道。“二人遂在两个竹墩上坐下。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个月影,上下争辉,如置身予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叠纹,真令人神清气爽”。这里不仅有美化了的具体形象,而且具有人物的独特感受,形成一种强烈的优美的气氛。这类例子很多,不必多举。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是用最简炼的笔墨勾出自然景物的具体形象,表现出特征性的事物美,通过人物的感受制造强烈的气氛来构成诗一样的意境。有古典诗词修养的人看了这样的景物描写后,都可以把它与某些诗句联系起来。把自然景物提炼成诗的意境,不仅概括了自然的美,而且概括了造型艺术的美。

有时,作者还运用实写与诗赋结合的方法描写自然环境,强化它的美感力量。大观园的描写就是这样。十七回一边描写园中景色,一边题名或作对。十八回再把园中几个主要地方各各题以一首诗。例如蘅芜院,十七回描写道:“且一树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簷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这些具体细腻的刻划,在我们眼前呈现了一个千形百态的香草组成的优美环境。在十八回里又给这个环境赋一首诗,把前面的描写提炼成诗的形象;“蘅芜满静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谁谓 ‘池塘曲’?谢家幽梦长。”具体的描写与概括性的即景抒情结合起来,不仅把原米具体描写所提供的境界深化和扩展,而且进一步美化。这种景中诗与诗中景互相照应、互相补充的描写使读者对于蘅芜院的认.识远远超过作者笔墨之间。看了诗会联想起前面能描写,因此那诗的意境便显得具体和亲切;再看具体描写叉会联想起诗,因此那些具体描写又变得诗意盎然,耐人寻味。这叫做诗赖景以充实,景待诗而生趣,两者交融一起,在读者脑中形成一个具体可感的优美境界。这种自然环境的描写方法在外国小说中是比较少见的。

这样一个具体可感的优美境界,彷砩迥响着抒情的旋律。也即它不是一幅呆板的涂着绚丽色彩的平面图,而是一个具有浓烈抒情昧的活生生的场景。这首先是因为作品内容的抒情基调很明显,同时与作家的表现手法也有很大关系。曹雪芹是用接近予写抒情诗的方法来提炼和表现人物周围的环境。在林黛玉周-围,秋风、秋雨、秋色、秋声几乎是她的特定自然环境的全部内容;哀怨的笛音。飘零的落红;风篁的幽韵„„都与这一悲剧主人公的心境相侔无隙。不单情景高度融洽,商且这种特定环境气氛的描写经常是配合人物情绪活动的高潮而出现。例如二十三回宝玉看《会真记》时写道:“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树上桃花吹下一大斗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那花瓣儿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这段描写是在宝玉正在为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所激动,春情萌发时出现的。又如作品中八次描写林黛玉的环境气氛:第一次在二十六回,黛玉被睛雯怄气时;第二次在二十七回黛玉葬花时;第三次在三十

五回黛玉偶然触景生情,想起父母的好处时,第四次在四十五回闷制风雨词时;第五次在七十六回黛玉品笛感凄情时;第六次在八十二回黛玉作恶梦后;第七次在八十三回黛玉误会老婆子骂门时;第八次在八十七回黛玉“感秋声抚琴悲往事”时。这八次描写无一次不是在黛玉的悲剧情绪发展到高潮时出现,并且与人物情绪交融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最富有抒情味。这种具有浓烈抒情气息的自然环境能以强烈的感情力量唤起读者的美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关于《红楼梦》的社会背景的讨论展开以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更加引起学术界的兴趣。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红楼梦》的必然产物。人们提出这样的政治“惊奇”: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了《红楼梦》这部作品呢?它的社会基础是什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反对科举、尊重妇女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骂念书人,骂那些举人、秀才都是禄蠹,说女孩子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这样的思想认识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1955-1956年,邓拓先后发表了《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和《从万历到乾隆———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一个论证》两篇文章,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进行了集中思考。这两篇文章从崭新的研究角度,以独特的研究方法,对长期以来争执不休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邓拓认为,《红楼梦》鲜明地反映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主要是18世纪上半期)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当时的中国是处在封建社会开始分解、从封建经济体系内部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正在萌芽的时期”,其标志是“在封建经济内部生长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萌芽,代表着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新兴的市民社会力量有了发展;同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相对立的市民思想明显地抬头了”,同时,通过历史的考察,邓拓认为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乾隆年间(约16世纪80年代到18世纪90年代),是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时期。“其中,从万历到明末和从清初到乾隆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的阶段;后一阶段是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阶段。”这个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红楼梦》的创造性论点,至今仍然闪烁光芒,熠熠生辉,就是在当时的学术氛围中,邓拓能够摈弃政治的许多干扰,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扎实地做一些史学研究工作,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学者的良知和勇气,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接受了邓拓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论点,在提到《红楼梦》时说:“十七世纪是什么时代呢?那是中国的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通过一个世纪,到十八世纪的上半期,就是清乾隆时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生活在那个时代,就是产生贾宝玉这种不满意封建制度的小说人物的时代。乾隆时代,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萌芽,但是还是封建社会。这就是出现大观园里那一群小说人物的社会背景。”

每个人都是从自身的“实践智慧”里接受前人的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也不例外。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与几个哲学工作者谈话说:“《红楼梦》写了二百多年了,研究红学的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可见问题之难。有俞平伯、王昆仑,都是专家。何其芳写了个序,又出了个吴世昌。这是新红学,老的不算。蔡元培对《红楼梦》的观点是不对的,胡适的看法比较对一点。”由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归结为一句话:阶级斗争。因此,“斗争论”成了毛泽东当时解读《红楼梦》的典型范式。的确,“斗争论”的红学范式是根据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如余英时所说,“它不是被红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所逼出来的结论。我们必须承认,在摧破自传说方面,‘斗争论’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斗争论’虽可称之为革命的红学,却不能构成红学的革命。(第二个‘革命’取库恩之义。)其所以不能构成红学的革命,是因为它在‘解决难题’的常态学术工作方面无法起示范的作用。(按:这是指‘斗争论’所示之‘范’乃唯物史观应用于文学作品的一般‘典范’,而不是为了解决红学本身特有的难题而建立起来的。)更确切地说,它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历史理论在《红楼梦》研究上的引申。换言之,这是一种借题发挥式的红学。既是借题发挥,则它的结论是否有效便不能单独取决于所借之题———即红学的内在标准,而必须取决于历史唯物论在清初社会史研究方面的整个成绩。这一层自然越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外。„„到了五十年代,由于‘自传说’典范本身的局限性,考证派实已成强弩之末。大陆上‘斗争论’之适于此时崛起,正如海外索隐派的复活一样,是红学发展将要进入新的突破阶段的一种明确表示。”

然而,余英时之所以把“斗争论”的毛泽东的红学思想,作为外加的政治需要,乃是建立在接受美学的维度,才把它排除在红学范围之外。余英时希望按照俞平伯提出的“回到曹雪芹的意思”这个主观观念来确立红学的新范式。“斗争论者”对曹雪芹最苦心建构出来的大观园和太虚幻境,也就缺乏同情的了解。按照历史本来的面目,实事求是地回到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时代,正是红学的题中之义。曹雪芹和《红楼梦》的主观意图研究,与我们今天作为一个读者所应有的历史和美学的态度,对于曹雪芹和《红楼梦》所作出的评价,是两个互相区别而又有联系的命题。红学范式的确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果说,“题中之义”

是指曹雪芹和《红楼梦》主观的主题思想,那么,“借题发挥”则是接受美学者客观阐释的主题思想。

在《红楼梦》结构的问题上,根据周汝昌的回忆史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版系统召开过一次人数很多的会议,正式传达毛泽东的一次谈话,其中,在谈到《红楼梦》原著和续作时,明白指出:“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作的,后四十回是高鹗作的;高鹗学了曹雪芹的一点笔法,但是思想很不相同。”在那个“两个凡是”的时代,难怪几乎所有的出版社统统接受胡适的这个观点,原因就是毛泽东曾经有过这个“最高指示”。1975年4月,北京大学讲师卢荻替患白内障的毛泽东读书。8月13日晚,卢荻向毛泽东请教关于几部中国古典文学的评价时,有篇采访记述道:“卢荻说《红楼梦》她只读一遍半,高鹗的续书不喜欢读。毛泽东说:我读了五遍,要读后来的部分,还特别谈了封建社会的妇女命运问题。”

这个史料说明,毛泽东本人对于胡适的观点从批判到给以适当评价,到晚年给以纠正有一个过程。当面临着接班人选择的危机时,他对于蔡元培整体结构和政治历史小说的观点,开始接受了。1973年7月4日,毛泽东同王洪文、张春桥谈话,谈的也是《红楼梦》:“贾母一死,大家都哭,其实,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目的。如果一样,就没有个性了。哭是共性,但伤心之处不同。”《红楼梦》第一百零六回“贾太君祷天消祸患”与第一百一十回“寿终归地府”,描写贾府的老祖宗,因见贾府被抄家革职,子孙在监质押,邢夫人、尤氏等日夜啼哭,凤姐病在垂危,因此,愁眉不展,忧患成疾。各人有各人的心事。贾府的内部,本来就充满了倾轧、猜忌、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现象。毛泽东发现“四人帮”之后,对新选的接班人王洪文很快就感到失望。王洪文不行,毛泽东准备进一步重用复出的邓小平。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会上,毛泽东指着在座的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说:“你就知道打仗。你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你能看点《红楼梦》吗?要看五遍。《水浒》不反皇帝,专门反贪官,后来接受了招安。‘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说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毛泽东的目光离开了许世友,提高话音对大家说:‘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啊!’许世友激棱一下明白过来了。他拍着桌子站了起来,大声地说:‘把它消灭!不怕,那有什么关系!’听了许世友的话,毛泽东很高兴,说:‘不怕啊,你就当周勃嘛!你去读《红楼梦》!’”

毛泽东又回到了《红楼梦》上。他所说的“修正主义”,在他的词典里,就是“假马克思主义”。《红楼梦》里真假的政治哲学被毛泽东“借题发挥”了。他从《红楼梦》时代,联想到了西汉刘邦晚年的政治形势。他完全以自己的接受美学的理解,来谈《红楼梦》。“随陆无武,绛灌无文”随、陆:随何、陆贾,汉高祖时的文官;绛、灌:绛侯周勃,灌婴,汉高祖时的武将。此典出自《晋书·刘元海载记》:“吾每观书传,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说的是:人才的片面性,能文者不能武,能武者不能文。西汉的随何、陆贾、周勃、绛灌四位高官,在汉高祖刘邦去世后,他的妻子吕后逐渐掌权,大有以吕氏取代刘氏之势。吕后死,周勃与陈平采取措施,除了诸吕,迎立刘邦之子代王刘恒为帝。周勃对巩固汉刘政权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许世友弄明白毛泽东让他读《红楼梦》,原来有一番的深意之后,大吃一惊:“天啦,毛主席哪里是与我谈《红楼梦》啊,他这是在暗示我许世友,在他死后要怎么办啊!”

毛泽东一直以来是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红楼梦》的。现在又以真假接班人的观点让人们知道,《红楼梦》是一部反皇帝政治历史小说,烂熟于心的《红楼梦》,让毛泽东通悉了他死后的一切„„马克思主义诞生在《红楼梦》创作后的一个世纪。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和美学批评于《红楼梦》,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从高语罕的《红楼梦宝藏》1945年问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亲自发动并领导从《红楼梦》开始“反唯心论的斗争”,“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干部队伍”,李希凡、蓝翎的《红楼梦》评论派的初步形成,直至以李希凡、冯其庸先生为代表的《红楼梦学刊》发表的大量文章,七十年代毛泽东晚年对于《红楼梦》结构的反思,强调雍正时代大兴文字狱,曹雪芹家境不衰写不出《红楼梦》,以董志新《毛泽东读红楼梦》为代表。这是一部研究毛泽东解读《红楼梦》的观点和“实践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毛泽东论《红楼梦》的政治哲学的学术新著。

诚然,毛泽东的红学观点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维度提出来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一切从政治需要出发的红学,其中就没有具有学术价值的学术典范?这个问题,值得具体分析。中国是《红楼梦》伟大小说的诞生国,又是毛泽东发动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唯心论,开展《红楼梦》研究”的策源地,更是利用《红楼梦》,全民批读《红楼梦》,以提高干部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文革”实验国。政治和学术自己各有其独特的规律。《红楼梦》的评价和研究也有自己的学术规律。唯心论与唯物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人类认识历史中是长期

存在的。一万年后也会有。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由批判《红楼梦》开始的一场清理资产阶级唯心论的运动,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支持“小人物”批判俞平伯与冯雪峰及至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把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这次批判采用政治运动的方式解决学术思想问题,在学术问题上,只有批评没有反批评,缺乏百家争鸣的气氛。由最初的学术观点、思想观点之争发展为政治、路线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余英时认为这样的毛泽东式的红学批判,实际上是强加给“红学”的“斗争论”,也是权力专制的“马克思主义红学”。

那么,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红楼梦》,批评俞平伯,是不是完全错误的呢?毛泽东的红学观点,是不是借题发挥的外加政治实践需要呢?根据现在公布的毛泽东读书笔记史料来看,研究《红楼梦》的著作中,毛泽东圈画和批注都比较多;特别是俞平伯的《红楼梦辨》,毛泽东读得很仔细,差不多从头到尾都有批画,不少地方,除批注、画道道外,还画上了问号。毛泽东认为,这本书“错误思想集中”在“作者的态度”、“《红楼梦》的风格”两节,对这两节圈画最多。

如在“作者的态度”一节中,作者俞平伯写“《红楼梦》是感叹自己身世的”一句旁,粗粗地画了一竖道,在竖道旁边还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是情场忏悔而作的”这句话旁边,也用铅笔画上了竖道,而且还画上了问号。在“《红楼梦》的风格”这一节,毛泽东画的问号更多,有的一页上就画了7-8个问号。如果说一个问号是表示毛泽东对原著的一个疑问,或者是毛泽东认为的一个错误之处,那么,这一节中毛泽东有疑问的或者认为有错误的地方就有30多处。比如,就在这一节的开头,俞平伯写道:“平心看来,《红楼梦》在世界文学中的位置是不很高的。这一类小说,和一切中国的文学———诗,词,曲———在一个平面上。这类文学的特色,至多不过是个人身世性格的反映。”俞平伯认为,《红楼梦》的性质“亦与中国式的闲书相似,不得入近代文学之林”。这种“消遣作品说”,与毛泽东认为《红楼梦》是古典现实主义小说的观点是有很大差距的。毛泽东读了这一小段话之后,在“位置是不很高的”7个字旁画下两条粗道,然后又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显然,作者对《红楼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的评价,与毛泽东本人对《红楼梦》的极高评价是相悖的。俞平伯认为,文学批评的眼光是很容易有偏见的,所以“甲是乙非,了无标准”,即“麻油拌韭菜,各人心里爱”。毛泽东认为,“这是胡适哲学的相对主义,即实用主义”。

《红楼梦》就如同是一个被锁住的大箱子,锁环上悬着沉重的铁锁,由于年深日久,铁锁已是锈迹斑斑。近前仔细观察,发现铁锁上面还设有密码机关。《红楼梦》的秘密就在这个箱子里,要想打开箱子,看到真实的《红楼梦》,就要得到钥匙和密码。几百年来,人们围着这个箱子转来转去、议论纷纷,仅获得想象的成果,始终没有找到打开锁的钥匙,也没有找到密码。人们都清楚,《红楼梦》书中所叙述的事情是真事,但“真事”不是直接表述出来的,而是采用了特殊的技术手法“隐”写在书中,正所谓“甄士隐”云云;“甄士隐”就是真事隐。因此,“甄士隐”本身就是密码,密码就在书中的文字间,没在书外,只要仔细研读就能领悟到。书中一再提到的“纱窗”、“霞影纱”等即是“隐”的形象性说明。

尽人皆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贯穿了《红楼梦》的始终,而对性格各异,花容月貌的众位女子却不甚了解,只知道她们享尽了世间的荣华,整天围绕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富不过三代,贾氏家族的覆灭是必然的,但她们中的一些人在整个贾氏家族的兴衰成败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想读懂《红楼梦》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位人物——秦可卿。我们知道《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府,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个贵族。贾府分两支,一支是宁国府,一支是荣国府。宁国府是高于荣国府的。宁国府辈分最高的是贾敬,可是书里面交代,贾敬离开宁国府,他根本不回家。贾敬只留下一个儿子,就是贾珍。贾珍也只生了一个儿子叫贾蓉。可见,这么重要的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却是三代单传。因此要延续血脉,在娶媳妇上就应该非常非常重视。可文中的贾蓉之妻秦可卿的身世,书中说她是由营缮郎秦业从养生堂抱回的养女,长大后因为秦家与贾家素有些瓜葛,故许与贾蓉为妻。那么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怎么能把养生堂的野种拿来,当作自己宁国府的三代单传的这么重要的一个媳妇呢?而且成了贾母心目中“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当描写秦可卿的卧室时写到“案上设着

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全是帝王家庭的气象,这是曹雪芹在向人们提醒,贾母之所以认为秦可卿是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就是因为秦可卿出身极为高贵。高贵到什么程度?请看这些象征性的符码,此乃帝王家的遗血。秦可卿应该是皇族里的人物,因为其父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败落,而托贾府收养,这也是贾家给自己在政治舞台上暗留的另一步棋子,另一个筹码。她三番五次的病实在是心病,正因为“病”了才有机会把各色“医生”请进这深宅大院为她“瞧病”。其实都是她那一直为了篡权谋反在外奔波的父兄及时的派人给她送来外面的筹备状况,而这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她的情绪,她的“病情”。?所以我认为直致她最终的死也并非如书中所说“和贾珍偷情的事败露,羞愧至死”。贾家在政治舞台上给自己走的一步明棋就是元春的入宫。元春是贾家的大小姐,贾政的长女。她以“贤孝才德”被选进宫里做?了女史(女官名),后来又被晋封为“风藻宫尚书”,加封“贤德纪”,是荣府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位。贾家煊赫的势力,除靠祖宗功名基业外,还靠着家里出了“皇娘”这层重要关系。元春深知自己的政治使命,牺牲了青春年华在宫闱内的名利场中过的如履薄冰。元春的归省,绝不仅是一桩皇上体现其恩典、元妃表现其天伦感情的“盛事”,这其实更是一次含有深层政治意义的归省。“当今”对贾府藏匿秦氏并与其“背景”鬼崇来往已然察觉,只是一来那股反叛势力已大体被瓦解,二来看在元春的面子上,对贾府暂不予追究罢了,所以元春回到贾府,心中绝不仅是一片亲情,而是还有更浓酽的政治危机感,可她又万不能明白说出,她那见到贾母、王夫人便“满眼垂泪”,后又“忍悲强笑”,称自己是被送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以及当贾政至帘外问安,她说“今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无意趣!”又嘱其“以国事为重”,等等表现,除了以往评论家所分析出的那些“宫怨”的内涵外,实在是另有一腔“难言之隐”!元春回宫后深知秦可卿之事关系重大,思虑再三最终合盘托出,虽因皇上对元春的宠

爱暂放过了贾家,赐三尺白绫结果了秦可卿性命草草了事,但已失去了对贾家的绝对信任。秦可卿的死对贾家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还是殃及了自家。终于元春在与皇上南巡途中被秦可卿的哥哥秦可信劫下替妹报仇,而绝非暴病而亡,死在宫中。不然何来“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一句?靠山倒了,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

在《红楼梦》中,言与行相悖?,表与里不一的人物,最突出的莫过于被称为女曹操的王熙凤。兴儿说的好:“她心里歹毒,口里尖怪。”“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了;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弄权铁槛寺”贪贿害两条命?,争风吃醋设计害死尤三姐;她对奴仆很苛刻,动不动就打耳光,用簪子往丫头嘴上戳,罚跪瓷片子晒阳,扣口粮,命令打板子,绑了丢在马圈里;她瞒着贾琏放高利贷,甚至把丫环仆人们的月钱都挪去放债。她忘了秦可卿托梦让她抓好祭祀和私塾两件大事的嘱咐。她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盘剥众人,在贾府上下积怨极深,毫无人缘。正是她的这种贪婪和疯狂才给贾府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她并不是贾府的维持会会长,恰恰相反,她是贾府真正的掘墓人。使贾府最终走向被人揭发,抄家查封的末路。

在这部巨著中,曹雪芹用了将近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描述了众多人物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就其规模而言,则有大宴、小宴、盛宴;就其时间而言,则有午宴、晚宴、夜宴;就其内容而言,则有生日宴、寿宴、冥寿宴、省亲宴、家宴、接风宴、诗宴、灯谜宴、合欢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就其节令而言,则有中秋宴、端阳宴、元宵宴;就其设宴地方而言,则有芳园宴、太虚幻境宴、大观园宴、大厅宴、小厅宴、怡红院夜宴等等,令人闻而生津”。据研究者不完全统计,120回的《红楼梦》小说中描写到的食品多达186种。“所有这些食品(包括与食品有关的洗浴用品)可分为主食、点心、菜肴、调味品、饮料、果品、补品补食、外国食品、洗浴用品九个类别。

从盛大的迎接皇妃的盛宴,到贵族公府的豪华家宴,从酒楼饭店的歌妓郁酒,到街头巷尾的随意小吃,可说是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贾府饮馔的丰盛,由茄鲞即可略见一斑。此吃法看上去有些夸张,但是从烹调法来看,却是有所本的,并非子虚乌有虚构杜撰。它暴露出封建官僚家庭穷奢极欲的豪华生活。

《红楼梦》中提到的粥饭有碧粳粥、枣熬粳米粥、红稻米粥、燕窝粥、腊八粥、鸭子肉粥、江米粥、绿畦香稻粳米饭、白粳米饭。碧粳粥,大概是用尚未成熟的新鲜米熬成,泛青绿之色。红稻是稻中佳品,熬粥自然香美。燕窝煮粥,有化痰止咳养肺之功,故此为患有肺病的林黛玉饭桌上的常食。粥”又叫“稀饭”,本是吃早点时的一种辅助食品,只有那些生活艰难的人家才天天以粥为主。而《红楼梦》中,宝钗说道:“食谷者生”(第四十五回)。常言道:物以稀为贵,稀少也就自然珍奇。贾府生活在北方,但仍然保持着原有南方吃干饭的习惯。可是通观全书,发现描绘餐桌上的干饭寥寥无几,而“粥”倒是屡屡出现,食粥与吃干饭是无法相比的。贾府吃干饭多,而作者的笔墨却多重在写“粥”上,这是“以奇写奇”,作者正是利用人们“穷人食粥不足奇”,煊赫贾府常食粥就自然奇这一心理,诱发了读者的无穷猜想。当然作者写“粥”是建立在“干饭”的基础上,借用贾宝玉的话来说,这叫做“ 饭饱弄粥”。

据清宫老档记载,乾隆几次下江南,每日清晨,御膳之前,必空腹吃冰糖燕窝粥。一直到光绪朝御膳,每天都少不了燕窝菜。以光绪十年十月七日兹禧早膳为例,用燕窝的就有7样。据儿孙福(http://www.xiexiebang.com/)燕窝成了御膳常馔,多用燕窝配鸡、鸭,配得最多的还是鸭子:燕窝秋梨鸭子热锅、燕窝苹果烩鸭子热锅、燕窝冬笋烩糟鸭子热锅、燕窝鸭子葱椒面、燕窝鸭子徽州肉镟子、燕窝松子清蒸鸭子、红白鸭子燕窝八吉祥、燕窝鸭子炖面筋、燕窝醋溜熏鸭子、燕窝攒丝鸭子。此外野鸭、小鸡、鹿尾配燕窝菜也较多。而《红楼梦》中写贾

府吃燕窝也是连篇累牍、第14回写秦可卿损亏吃燕窝、第45回宝钗因黛玉多咳,便取自家的燕窝劝黛玉食冰糖燕窝粥,第87回宝玉因哀悼晴雯,未吃晚饭,一夜未眠,袭人要厨房做燕窝汤给宝玉吃,清人裕瑞就此批评《红楼梦》“写食品处处不离燕窝,未免俗气。”实际也有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夸张。实际上是不了解实情,此中消息,在当时非皇亲国戚、宫中宠幸是不得而知的。难怪一些外省缙绅之家出身的当代红学老先生也不了解《红楼梦》

第三篇:观点及人物 演讲稿

责任,执行力的筋骨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朋友们:

大家好!我来自XXXX单位。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执行力的筋骨

说起责任,我想起了美国作家费拉尔。凯普的《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重要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西点的核心就在于没有任何借口,就在于没有任何借口所体现出的一种完美的执行力,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不讲任何借口的责任心。

没有责任,执行力就没有筋骨支撑,只能是软瘫和离散。所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成就事业的基石。火炬区位于某气田天然气净化厂东北的一座海拔400多米高的山上,设计面积1400平方米,计划施工工期50天,其中由我单位负责的是一条500米长的进场道路及挖方量11万方的火炬场平工程。项目领导 某某 同志根据上级指示和具体施工要求,面对施工工期紧、任务重、作业面窄、交叉施工等多项困难,带领全体员工顶烈日,战酷暑,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昼夜不停的施工,确保了施工提前胜利完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并受到了好评及奖励。

有责任,就不会有借口;有责任,就不能讲借口;有责任,执行力就有了筋骨。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工地生活。XXXX单位项目部近年来完成了大大小小几十项工程,为某气田的开发建设贡献了

一份力量,年年被业主单位及集团公司评为先进基层队、功勋基层队、优秀党组织等光荣称号,成绩的取得依靠的是领导的指导、关怀,广大职工的努力,更依靠的是一颗颗满怀责任的心。正因为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执行力也就有了筋骨支撑,敬业爱岗、诚信自强、求实创新、拼搏奉献!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精神!

是的,责任就是勇气,责任就是智慧,责任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对我们而言,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高度负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因为人生没有借口,工作也没有借口。成功,属于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某某某同志是我单位项目部大湾道路工程的执行经理。他扎根普光,爱学习、勤思考,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成功的从一名电气工程师转行为一名出色的土建项目执行经理,并带领项目部的职工圆满完成后巴河河道改造工程、净化厂火炬工程等一项又一项施工任务,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拥有一颗坚决完成任务的责任心。2009年8月10日,在例行检查中,某某某同志发现Z道路k4+000处一个涵洞台帽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若不及时整改,则会极大地影响涵洞的质量。某某某同志立即要求施工队对台帽混凝土重新进行浇注,而施工队认为这一缺陷对整个工程的影响不大,没有必要返工。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拿出很多活生生的例子,使施工队认识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施工队在受到教育后主动返工,高质量地完成了浇注工作。

2011年是全国安全生产年,不管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来说,安全管理涉及的主要因素是人。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是人,违反安全操作的是人,安全监督管理的也是人,安全管理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活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因此,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对待安全管理执行力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其活动的成效。

今年54岁的某某某同志是我单位的安全监督官,他深深知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安全规定作业面高度超过两米就属于高空作业,就必须系好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某气田净化厂抗滑桩桩孔开挖时,作业面离地面超过两米,作业面下方已经挖了一个十几米深的大坑,但是施工人员却没有系安全带,这就相当于施工人员悬在十几米高的高空。这种表面上离地面很近的假象容易使现场施工人员产生麻痹思想,从而忽视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某某某同志及时制止违章作业并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说服教育,直到施工人员按照要求去做,他才放心地离开前往下一个检查监督地点。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高度热忱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做扎实,真正的把安全工作做好。

朋友们,责任是光荣的,也是艰巨的。责任是使命,责任是目标。把责任放在心中,从点点滴滴做起;把责任放在心中,从诚信敬业做起;把责任放在心中,从不讲任何借口做起!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不讲任何借口的人,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那么,我们的理想就会像鹰隼试翼,风尘

吸张;我们的事业就会像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们的国家就会像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提高执行力需要一张上下同心编织的网,需要一种筋骨般的责任心。把责任铺满心扉,用心血浇铸,一个个强大的执行力就会顶天立地,一项项事业就会充满光辉!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美学答案

一.填空:2*10 1.日本 笠原仲二 《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 2.当代美学四大派: 美是主客观的结合 朱光潜

美是主观的,吕荧、高尔泰

美是客观的,蔡仪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李泽厚 3.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美和美的规律:柏拉图,客观理念说;

研究审美经验:维特根斯坦 “美是伪命题”,研究艺术:黑格尔:美学是艺术哲学

研究心理活动:弗洛伊德:心理活动

研究人与现实关系: 蒋孔阳:审美关系建立了,审美活动才能发生 4.美学之父 鲍姆嘉通

5.美必备的基本特点:感性形象性、非功利性、情感的感染性 6.西方文化中美的本质:

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美在比例:毕达哥拉斯 黄金分割 美是抽象的精神--美在理念: 柏拉图“理念说”

美是主观心理状态--美在愉快:休谟,弗洛伊德,柏克 美在主客观关系--没在关系:狄德罗“三层关系说”

美在社会生活实践--美在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马克思

二.名词解释 30分 1.羊大为美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 宋代徐铉提出“羊大为美”的概念; 日本人笠原仲二在《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中进行了阐释与论证,认为中国人的美感起源于味觉,游牧民族主食羊肉,羊肉很肥美。

味觉如何走向审美?

A.味觉是一种感官感受,审美是建立在感官基础上的。B.味觉是一种直觉,具有超功利、超欲望的特点。

C.“羊大为美”显示中华美学是一种重主体性、重体验性的美学系统。味指向“道”——存在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2.过失说

在《诗学》中,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冲突的本质是过失,而非希腊传统观念中的命运。悲剧冲突的本质在于好人的过失,由于好人犯了错误,因而导致了矛盾冲突,使其个体自身以及与其相关的人陷入不可克服的生存悖谬,从而导致悲惨的结局。

希腊悲剧中的错误有两种:一种是明知故犯,如《美狄亚》中的主人公美狄亚为了对丈夫伊阿宋进行报复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另一种是在不知不觉中犯错,如俄狄浦斯弑父娶母。亚里斯多德不赞成欧里庇得斯对美狄亚的写法,而认可索福克勒斯对俄狄浦斯的写法。具有优良品质的个体在不自知的境况下陷入罪恶的渊薮,这才是好人犯错,才能引起怜悯和同情。3.悲剧

是在人生存在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使有价值的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冲突、毁灭中,让人体会到斗争的勇气和理想追求的力量感,从而激发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一种审美形态。

4.崇高的历史演进(10分)

a 最早提到相当于“崇高”这一范畴的是毕达哥拉斯,他把音乐分为男性美和女性美两种。

b西塞罗进一步把美分为秀美(女性美)和威严(男性美)。

c最早明确提出“崇高”这一概念的是朗吉弩斯,他在《论崇高》中提出崇高的5个组成部分: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运用藻饰的能力、高雅的措辞、堂皇的结构。

d班纳特提出了相当于崇高审美效果的概念,赞叹自然的雄伟及其在人心中激起的伟大情怀。

e柏克明确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并将其与优美对立起来。他认为崇高是具有力量、巨大、宏伟的外在特征的,并且不会对我们产生直接的威胁,于是我们惊叹对象力量和气势的庞大,这种感觉就是崇高。

f康德认为优美是轻松的、不必艰苦就可以完成,相反地,奋斗和克服困难则是崇高,崇高分为“力的崇高”和“数的崇高”。

g席勒从感性与理性、对立和冲突出发,指出崇高是理性对于感性无法直接承受之力的战胜与接纳,是对感性局限性的克服,崇高的本质是精神对肉体感官的超越而获得的自由。

h黑格尔从“理念的感性显现”出发,认为当对象的精神理念远远大于表现他的形式时,对象就是一种崇高的品格。

i后现代派以消解深度、去中心、解构所谓宏达叙事、远叙事为宗旨,反对本质主义传统。

5.丑

丑同悲剧、喜剧、崇高和优美的审美形态一样,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存样态,丑是对美好事物的否定,是与美相比较、相对应而存在的生活样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创伤和扭曲。三.简答题 15*2 1.研究美的主要途径

从客观事物的属性研究美:

毕达哥拉斯学派“身体美确实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亚里士多德“一个美的事物,应有一定的大小、体积和安排。”阿奎那“美有三个要素:完整、和谐、鲜明。”荷加兹认为美的原则是: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荷加兹认为越是曲线的越美。(美在比例、和谐、对称、尺寸、体积、适宜、颜色、大小等。)

2从人的主观感受研究美:a快感说:伊壁鸠斯:“无论什么时候,美不能产生愉悦,我就向美和那些无端赞美美的人啐唾沫。”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b无意识的宣泄说:弗洛伊德:美感肯定是从性感这一领域中延伸出来的,对美的热爱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性感目的。3 客观精神理念说: 柏拉图:美的东西和美本身。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沃尔夫:美是完善。4主客观关系:狄德罗:美在关系:事物自身内部的关系;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事物与人的关系。

5从美的独立性研究美:康德:美是无关功利而令人愉悦的;美是非关概念而普遍的;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美在对象的形式里。

6从社会生活、劳动实践来研究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马克思: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创造了美。

7从现代批判来研究美:尼采:具有生命强力意志的人就是美。只有人是美的,而衰弱的人士丑的。海德格尔:存在真理的自行置入作品就是美。

2.美学学科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原始社会中审美意识的形成:审美意识指人对审美现象与活动的看法,原始人的审美意识是朴素的、不自觉的,主要来源于审美经验。原始人类的审美活动主要有壁画、舞蹈、巫术,这些都是生存的需要,原始人类的使用考虑和普遍的巫术推动了审美意识的进步,审美活动的实用性减弱,审美性和超功利性加强。

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日益丰富:审美活动深入、思维水平发展,文字的出现使美学思想和理论被记录下来,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和古希腊人的研究,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美学学科的诞生和独立:1750年鲍姆嘉通《美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一本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确立了美学的独立研究对象。鲍姆嘉通之后,西方美学迎来了第二高峰---德国古典美学。美学诞生的意义:是理性大潮中的感性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批判现代社会,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美学学科独立,人类知识体系更加丰富健全。

四.论述

a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b情人眼里出西施(审美的主体性、主观性)

c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d太渊博的学问会影响到审美?

e一幅画好看,为什么好看,因为喜欢?

a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客观指的是客观的自然事物,主观指的是客观事物还要加上主观意识形态的作用才能成为美。美感的对象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经过人眼过滤、染上主观色彩的社会性的物,是“人化”了的对象。

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b审美具有主观性,是主观的心理状态。休谟认为,美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而是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康德和弗洛伊德都把美感与快感联系在一起。c 美不是道德判断。中国美学认为“尽善尽美”,美等于善,但是善是道德实体,不必然地呈现为形式,而美必然要呈现为形式。孔子将美与善做了区分,中国注重美在内容上的充实,轻视形式的创新。

d美不是物质功利,有用不等于美,朱光潜《谈美》中有对古松的三种态度,科学态度、使用态度、审美态度,审美态度是超越前二者的、不评厉害得失,从情感上与之趋同。太渊博的知识可能是从科学态度上来观看事物,就像伐木工可能是从树龄和木质方面来看一棵树木,而不是去欣赏它的美。

e美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觉思维,当下的判断,带有非理性的成分。

第五篇:美学复习题

美学复习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美学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2.。原始人将鸟的羽毛等戴在自己的身上,尽管简陋粗糙,但却是他的(审美意识)的体现。3.(审美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或联想起与它相关的另一件事物。

4.美的身材相貌首先应该是一种(健康)的美,即必须是健全的、健壮的、匀称的。5.自然美很少属于孤立隔绝的单项美,大多是互相映衬、比照、融合的(综合美)。6.艺术中的丑具有三方面价值,一是以丑衬美,二是(化丑为美),三是揭示丑的本质,展示美的理想。

7.正如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那样,美感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自我关照)。

8.美感的产生离不开三个要素:审美对象、一定的社会审美意识和审美主体个人的(审美能力)。

9.鲁迅称“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10.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美育)的概念。

一、填空题

1.柏拉图在其美学著作(《大希庇阿斯(或《文艺对话录》)》)中,明确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

2.形式美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审美对象自身的物质属性,一是审美对象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3.(调和)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即把两个相接近的东西相并列。它只有量的区别,并不构成强烈的对比。4.劳动的美主要体现在劳动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和(劳动产品(或劳动成果))的美。5.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6.优美的美学特征在于主体和客体、内容和形式的对立冲突的消解,因而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现实和理想交融一体的(和谐)美。

7.(美感的一致性)是指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个审美对象时,所形成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在基本方向上应该是趋于一致的。

8.(灵感)并不神秘,它是创作中的一种顿悟现象。9.“美育”一语最初由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提出。

10.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生活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一定创作动机推动指导下,在心中构想出完整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8分)

1.美感的核心是(D)。

A.价值

B.理智

C.意志

D.情感 2.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B)。

A.克罗齐

B.鲍姆嘉登

C.亚里士多德

D.维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景色属于(B)。

A.优美

B.崇高美

C.典雅美

D.喜剧美 4.“美学”一词的原初含义是(D)。

A.心理学 B.理情学

C.解释学

D.感性学 5.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人是(D)。

A.鲁迅

B.王国维

C.毛泽东

D.蔡元培 6.情感的“艺术表现”是一种(A)。

A.审美情感

B.正常情感

C.自然情感

D.特殊情感

7.如果你关心的是荷花那优美的形态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这就是一种(B)。

A.审美情感 B.审美态度

C.科学态度 D.实用态度

8.黑格尔认为,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A)两种认识性感官占有最为重要的位置。

A.视觉和听觉

B.听觉和味觉

C.视觉和味觉

D.味觉和触觉

三、名词解释

1.审美态度 所谓审美态度,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自觉、主动地排除一切与审美无关的功利之思,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审美活动中,从而去欣赏美,对对象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的自觉意识。

2.崇高

崇高指的是物质形式和精神品质二者兼有的伟大、出众的现象,是主客体矛盾、内容突破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和谐的冲突美,是一种带有庄严、神圣、伟岸色彩的神圣美。

3.艺术构思

所谓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以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经过反复酝酿和推敲,最后完成未来作品的总体建构及其相关的细部描画的全面设计与实施方案的酝酿过程。它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逐步深化的,属于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

4.审美理想

所谓审美理想,是指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美的完善形态的愿望和憧憬。它对个人以及一定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审美欣赏和创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

5.审美通感

又称“审美联觉”、“审美统觉”,它是审美感知的一种特殊现象,是由审美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审美主体不同感觉之间的渗透、沟通、转换,是人的不同感官的互相融合、交错感应。

6.形式美 形式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说,形式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狭义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即具有审美价值的抽象的形式。

四、简答题

1.审美趣味的差异性?

(1)审美趣味指的是审美主体在美的欣赏和判断中,对某些对象或对象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的特殊的喜好和偏爱。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取决于主体个性的不同特征:(2)形象感知的差异:个体感觉器官先天敏感程度的不同,引起形象感知的差异。(3)对象选择的差异性:主体生活阅历、立场见解、文化教养影响其审美喜好。

(4)内容领悟的差异性:主体对具体美感对象的关系、态度等不同,导致领悟和情感反映不同。

2.审美趣味的共同性?

(1)时代得共同性:各个时代的人们由于受到特定的社会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制约,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趣味。

(2)民族的共同性:同一民族的成员在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统和心理感情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的东西。

(3)阶级的共同性:不同阶级以经济利益为基础,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就影响和制约着本阶级成员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3.自然美是怎样产生的?

(1)自然经过人类直接的实践、改造,改变了原来不利于人类的方面,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同时也具有了审美价值。

(2)人类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对它有了充分的认识,自然物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可亲可爱的一部分。

(3)自然物作为人和人类精神生活的某种象征,而被人格化和人情化。

4.自然美欣赏中联想的主要方式?

(1)以物喻物:由眼前的自然物联想到另一自然物,可以概括自然美的某些特征。(2)由物及人:由眼前的自然物联想到人,使自然景物中渗透着人的强烈的情感色彩(3)幻觉性的联想:由眼前的自然景物所触发引起的幻觉性联想。

5.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

(1)现实美具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现实美是生动丰富的,但却孤立分散,缺乏明显的内在联系;艺术美是经典型化创造出美的意象,比现实美更集中、强烈。

(2)现实美具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现实美和不美的部分共处一处,较为芜杂、粗糙。艺术美是把现实美中附着的不美部分清洗掉,更纯粹,更精致。

(3)现实美具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性:现实美不稳固,易消逝;艺术美存在于物态化的精神产品之中,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可能跨越时空,流传久远。

6.建筑艺术的美学特点?

(1)空间构型的艺术:建筑是在自然大空间中围出一块小空间,在密不透风的固体物质材料中搭出一块足够人使用的内部空间。

(2)象征的艺术:建筑是人类观念文化的代表,以特殊的空间造型传达一定的文化观念,是象征的艺术,有意味的形式。

(3)形式美的艺术:建筑讲究内外空间造型之独特、丰富和美观,讲究形色的个性化与丰富性。

7.审美想象及其类型?

(1)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在特定对象刺激、诱导下,将大脑中已有的众多相关表象,重新进行组合、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2)可分为:直接想象与间接想象、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等。

8.滑稽及其基本类型?

(1)滑稽是与崇高相对的一种审美形态,是通过对丑的嘲弄,引人发笑的一种喜剧性形式。两种不同类型的滑稽

(2)否定性滑稽:否定性滑稽所嘲讽的丑是真丑,是表里皆丑。是人们批判否定的对象,是在现实中已被社会实践否定,或偏离正常历史尺度失去存在根据的事物。

(3)肯定行的滑稽:肯定性滑稽嘲讽的对象是假丑,表丑里不丑。这种丑仅仅属于表面形式上的某种拙朴、粗陋、可笑,其本质是美的,是假丑真美,外丑内美。

9.色彩的美学特性?

(1)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能产生特有的视觉效果。不同色彩给人以不同的寒暖、轻重、宽窄、大小、薄厚、远近、运动等的感受。

(2)色彩具有表情性。色彩能够传达出一定的情感意味,使人们在观看各种色彩时产生不同的情绪。

(3)色彩具有象征性。处于一定文化环境中,一定的色彩具有某种观念性的象征意义。

10.为什么说美是一种感性显现? 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1)美是一种社会现象:美必须依赖人类社会而存在,美之所以为美,关键在于对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美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改善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结果。

(3)美是一种感性存在: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是欣赏者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并具有令人感动的感染力、引起人的情感愉悦的感性形式。

五、论述题(15分)

1.举例说明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3分)

第一,内容美决定形式美。比如王安石的名篇《泊船瓜洲》,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绿”字,原为“到”,又改为“过”,又改为“入”,又改为“满”,以至“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绿”的形式的取得,正是由作者心中“绿”的内容决定的。(3分)

第二,事物的外观美并非只是一种纯形式,而是以其各自的内容为存在依据的。如人们在购买茶具时对其造型、色泽、花纹等很注重,主要是以茶具功能结构方面的内容为依据。(3分)

第三,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像春花秋月、茂林修竹、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自然现象,并不能说明美的形式具有独立性,人们也并非是在欣赏与内容无关的形式。“春花秋月”好比瓶子和酒的关系一样,它们都有各自的内容和形式,瓶子并不是酒的形式,酒也不是瓶子的内容。(3分)

第四,内容与形式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譬如有美丽花纹的有毒动物,危害人类是其内容,其形式不在于花纹本身,而在于其行为。这说明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二者紧密相联、相互依赖、不可分割。(3分)

2.如何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崇高美(结合具体事例论述)?

在社会领域,崇高是指人类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进步与落后、正义与邪恶之间激烈复杂、艰难曲折的斗争中,主体征服客体时所显示的强大力量、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

结合具体事例分别从两个以上不同角度进行论述,且做到观点正确,举例恰当,阐述清楚。

下载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学总结

    1“感性学”的意义 第一,心理结构与人类知识体系的健全。 知——理性——逻辑学 ;意——意志——伦理学 ;情——情感——美学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理性的历史:“爱智者” →柏......

    美学学习心得

    美的概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在与大自然的关系之 中,逐渐地培育着人类自身感受美的能力;在发现自然对象美的同时,建构 起人类关于美的观念。在审美中产......

    美学概论

    美学概论 期中作业 姓名: 杨瑾 班级: 13税收一班 学号: ***7 2014年11月3日 1..你喜欢花吗?花是大自然的象征吗?你再什么情况下会送花给朋友?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接受......

    美学学习心得

    《美学原理》读后感 虽然不是学的美工专业,但是通过同事介绍,接触到《美学原理》这本书籍,虽然说是浅尝则止,但是也对其内容有了些许了解。下面对本书的一些观点进行总结分享。......

    美学学习心得

    民俗风情之美 最先接触到的有关美学的书籍是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从中我看到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代不同的美:汉代文艺,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明清小说戏曲,这些绘......

    美学学习心得

    《美学原理》读后感班级:工业设计(工) 学号:0808131018姓名:陶新松 在没有上美学这门课时就感觉到这门课程不是那么的容易去懂,虽然说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和美有关的事物,但是当自己......

    美学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学......

    美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美 它是美学研究的中心范畴,能引起人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是内容与形式,真与善,规律性与目的性,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主观性,客观性,新颖性等属性的统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