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带动钢材融资——亿钢网
网络带动钢材融资
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下社会,网络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庞大的钢材行业也不例外,网络已慢慢渗透进来。钢材融资可说是钢材行业中一重要的业务项目,当网络的融入使其更简便更安全。
网络平台让钢铁融资业务更为便捷。钢铁网络平台融资非常安全简便,SCM系统与银行网银系统直连,申请、放款、用款全流程在线操作。客户网银自助操作,自动查询企业的授信敞口。完全是足不出户的电脑网络操作。全程网上操作,实现从申请融资到银行放款整个流程的电子化,所有单据的电子化。审批放贷绿色通道,信息T+0传递,可实现T+0即时处理,银行绿色审批通道不超出7个工作日审批;放贷时间不超出2个工作日。用款方便,客户网银自主操作,自动查询企业的授信敞口。贷款额度有保障,费用低,不受信贷收缩政策的影响,贷款费率优惠,总体上浮标准低于银行同类费率。
包揽种种优势的钢铁网络平台融资相信会在今后蒸蒸日上的钢铁行业中大展其强大的优势。让钢铁行业与网络接轨,让钢铁行业大步迈向美好广阔的未来。
.贷款额度有保障,费用低,不受信贷收缩政策的影响,贷款费率优惠,总体上浮标准低于银行同类费率
第二篇:七月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亿钢网
七月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七月在需求和钢厂价格一再下调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钢材价格又掀起了一波下跌潮,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抵挡钢材价格下跌的脚步,大家都言见不到底部更看不到上涨的希望,在此两大利空因素影响下,全国范围的贸易商无一不被动大幅下调本地市场成交价格,较上月同期跌幅约超100元/顿。
据监测显示,7月23日国内重点中心城市25#工字钢的平均价格是4104元,比上月同期市场价格跌187元;25#槽钢平均价格是4117元,比上月同期市场价格跌113元;5#角钢平均价格是4125元,比上月同期市场价格跌119元;200*200H型钢平均价格是3911元,比上月同期市场价格跌139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旬报数据显示,2012年7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657.44万吨、生铁1624.77万吨、钢材1571.30万吨。今年以来国内粗钢产量一直居高不下。国内的各大型材厂的总体产能也一直处于高位。另一方面,总观国内的市场需求却有持续萎缩之势,供需矛盾日益激烈。目前国内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内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不断增强,“铁工基"等基础建设投资没有明显增长。虽然前段时间央行一个月内连续两次降息,但是实质性的利好并未显现,随着7月中旬原材料价格尤其是钢坯价格的下挫,出厂价格反弹短期内将会无望。
国内各大型材厂纷纷出台下调政策,导致国内型材市场价格陆续跟跌,很多贸易商受新进资源的冲击,不得不倒挂出货,据了解,目前国内型材的出货倒挂现象已经有愈演愈烈之势,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换来市场需求的增长。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就像某位贸易商所说:“按现在的行情,价格不是问题,出货才是最大的问题”。据了解,国内一些型材大户,目前一周能有上百吨的出货量已经算不错了,一些中小型贸易商甚至几天都出不了几吨货。下游需求方对钢市的观望氛围更浓,据一些贸易商反映,今年以来受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国内钢市一直低迷不振影响,工地一直压价,而且不像往年那样一次性大批量进货,基本是即采即用,每次的采购量都相对较小。随着本轮降价的来袭,市场上的整体采购量将大打折扣,市场价格也将弱势跟跌。库存方面,由于很多贸易商对于后期市场是非不乐观,因此自今年尤其是6月份以来以来贸易商采购资源也较谨慎,目前中小型贸易商的库存量已不大,因此压力也相对较小,一些大的贸易商的库存量基本与前期持平,受需求等因素影响降库存速度缓慢,再加上资金周转等问题,贸易商的压力越来越大。
综合上述,种种不利因素的层层叠加,给原本已经疲弱的钢材市场投下巨大的阴影,走出这段阴影需要各方的共同作用。所谓积重难返,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利空因素的巨大高压下,原本7、8月份的钢材需求淡季市场将更显疲累。从7月份钢厂调价频率及以上种种利空因素分析来看,本月市场价格仍将有小幅下降的可能。8月份,受原来料价格、型材社会库存的持续下降,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给力,型材市场价格或处于震荡调整状态,但是是否能够反弹成功,仍需持续观望.。
(亿钢网网上钢市 钢材现货交易)
第三篇:钢材融资
钢材融资.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融资险难缓解 解决需对方法
长久以来,钢铁企业融资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国内钢铁企业传统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大块,其一是钢铁的上市企业和大型央企,这类公司的融资途径相对来说要多一些,包括发行公司(企业)债、票据融资等形式;而另一块就是众多的中小钢材企业,其主要是通过贸易商提前预付的货款进行周转,两者归根到底,都与银行的资金联系分不开。
而对于以上融资渠道都行不通的众多中小钢企,他们只能依靠贸易商,但后者又极度的依赖银行,随着银根的全面收紧,银行信贷和票据贴现受限,钢铁行业从下游到上游,都感受到了资金链的紧绷,传统的融资渠道手续繁琐,不易操作,而钢材融资又是钢企的一项重要的业务项目,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怎样才能做到安全、便捷又放心呢?求助于网络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中中钢铁平台与苏州恒诚担保有限公司进行全方面合作,为优质现货客户提供银行授信融资担保。只要是平台会员,在符合一定的银行准入条件下,都可以直接在线申请融资担保。
为扶持中小型企业,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中中钢铁平台联合银行等各种金融机构,运用了更加快捷的融资模式,将企业、担保公司、银联机构联系起来,通过线上申请及确认,然后线下对融资材料进行审核、评估、授信等工作,以及信息反馈。加强了各个阶段的工作效率,使各方利益最大化。
在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社会,网络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钢材行业也不例外,利用网络的平台进行交易和操作,不仅让钢铁融资业务更为便捷安全,同时也使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高,足不出户便能解决企业难题。
第四篇:钢贸融资风险
厂商银 ” 业务风险识别与防控在接连出现企业主“跑路”事件后,钢贸行业最近有些风声鹤唳。源自房地产调控和银根紧缩的压力,已经从温州地域性集中爆发开始向单一行业蔓延。
春节前,有着钢贸背景的福建建阳市上海商会名誉会长、原秘书长,上海和煦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润铭,以及在江苏无锡钢材贸易行业颇有影响力的福建周宁籍老板——无锡一洲集团董事长李国清先后潜逃,留下巨额债务有待清理。
“(他们)出事后,我们这些做正经钢材贸易生意的,也很难从银行借到钱了,钢贸商今年的日子不好过。”一位从事钢贸业四五年的老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近年来,一些钢贸商在各地建钢贸市场,打着钢材交易的幌子,循环囤地融资,利用钢贸市场土地增值、房地产投资以及放高利贷等方式,不断弥补融资成本。银行则围绕钢贸市场定制了很多创新的信贷融资产品,为了迅速做大业绩对风险视而不见。
“只要房地产不跌,这个游戏就可以一直玩下去。”一国有大行东部地区分行人士称。但中央一再表明坚持房地产调控的决心,或将中止这一游戏。钢贸商的“跑路”,也或将成为钢贸市场贷款崩塌的一个起点,给银行敲响了警钟。
“目前仍难以估计银行可能蒙受的损失。”上述国有大行人士指出,但更值得重视的,是所暴露出的银行制度性风险与操作性风险,尤其是商业银行基层经营乱象,“如一颗毒瘤,再不割除将终成大患。”
钢贸圈的融资术
到李国清 “跑路”前,据估计债务已高达10亿元以上,其中一半来自银行。
李国清是江苏无锡一洲钢材贸易市场老板,春节前夕携家人潜逃澳大利亚,因债权人发现后对其提起诉讼而东窗事发。
李国清所控制的一洲集团2009年才成立,到他“跑路”前,据估计债务已高达10亿元以上,其中一半来自银行。
目前,一洲集团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在没有确切债务统计结果情况下,已申请进入破产程序。李国清个人和一洲集团公司相关的债权人高达两三百人,所涉案件数十起,将面临在江苏无锡、上海和李本人老家福建多地法院被起诉。
同样面临巨额诉讼的,还有上海和煦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润铭。早在去年12月,黄即被发现已携家失踪,尽管他在银行的几百万贷款最后由联保单位凑齐还上了,但仍欠下巨额民间借贷,被债权人起诉到上海闵行区法院。
随着这些事件的相继曝光,由房地产调控和银根紧缩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正在渐次倒下,这一次轮到了钢贸商。
事实上,这些“跑路”的钢贸商已经不是单纯做钢材生意的了。
业内人士称,国内钢贸流通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分化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单一的钢材贸易商,主营产品只有钢材;中间层是注重产业链延伸的钢贸企业,这类企业以钢材贸易为主业,有的还向下游产业延伸,业务涵盖钢材加工、配送、物流等,有的向上游延伸,拥有钢铁企业,直接生产钢材。
“最高层的钢贸企业其实是个空壳,将企业当做一个融资平台——买地买楼放高利贷。这种模式运作好多年了。„跑路‟的钢贸商都是在最高层,他们不断放大资金杠杆,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资金链断裂,只好„跑路‟。”一位熟悉钢贸业运作的驻沪担保公司人士称。
我国每年要生产7亿吨钢材,其中相当一部分要通过钢材贸易商销售出去。由于钢材贸易需要占用巨大的资金,钢贸商通常需要获得融资才能保持正常经营。前述担保人士告诉记者,早在1995年,国内就出现了钢贸融资,最早也最常见的做法是仓单质押,也叫货押或动产抵押。
大宗商品包括钢材便于储存也容易变现,因此企业可以用仓单为抵押物向银行融资,这种融资模式在国外已经运作一百多年,发展较为成熟。上世纪90年代外资行引入后,中资行也开始效仿,先是在经济较发达的浙江一带,后逐渐扩散到其它地区。
钢贸融资第二种模式是互保联保,是福建钢贸商从2003年前后,在上海建立钢贸市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就是几家彼此知根知底的企业联合起来,互相为贷款提供联合担保,任何一家出现还款困难,其他几家都要代为偿还,这样为了减少自身代偿的风险,每家企业都会监督其他企业的运作,可以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从而减少银行的风险。”该人士称。
在互保联保之外,钢贸商还需要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以降低银行授信风险。既可以找专业担保公司,也可以是一般企业提供担保,或是钢贸商自己成立的担保公司,为自己的贷款或相关企业担保,这在钢贸市场亦比较常见。
此外,钢贸商还可以用房产或土地抵押获得贷款,如果是银行的长期客户而且是龙头企业,甚至可能获得无需任何抵押或担保的纯粹授信。
贷款“滚雪球”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用于质押的钢材总量约为100万吨,是钢材社会库存的近三倍。据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钢铁贸易商会统计,上海有超过1.2万家钢贸企业,是全国最大的钢贸商聚集地。2009年,钢贸产业对上海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接近3%,同时每年为上海的财政收入提供3.4%的增值税贡献,和12万个就业岗位,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如上所述,融资渠道的通畅也造就了钢贸业的巨量授信。据一位股份行人士透露,上海地区包括钢材、石材、木材贸易企业在内的“三材企业”贷款规模超过3000亿元。
尽管融资规模巨大,但不管是仓单质押,还是互保联保,至少从表面上看,钢贸类贷款风险并不算大。
“货押一般是对质押的钢材打个折,比如7折,因此只要钢价不会跌到7折以下,银行的贷款应该说就不存在风险。互保联保则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般都不会出事,出事了也可内部消化。”上述驻沪担保公司人士称。
据他透露,上海有个钢贸企业曾经从银行借了2个亿,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炒期货,因看错方向,账面浮亏一度高达4个多亿,资金链断裂,老板也跑路了,但这笔贷款因有行业内互保联保、加上商会中各家企业“义务”出资为保全信誉,最后竟然全部填上。
“互保联保的企业中如果有一家企业出现还款问题,为了大家共同的信用,其它企业总是会代为偿付,只要按时还了款,银行一般都会续作贷款,这样不管对企业还是对银行都是共赢的。如果因为一家企业不还款导致银行收紧信贷,要求其它企业提前还款或者还款后不再续作,这条资金链条就会断裂。”他表示。
然而,风险正潜伏在这些环环紧扣的链条间隙。
“货押最大的风险在于虚假仓单。比如一个钢贸商本来只有价值1000万的货,但他又从别人那里借了1000万的货,虽然仓单质押要求货物存放在第三方仓库,但第三方仓库肯定偏向客户,因为他是从客户方收取仓储费,这样就形成了虚假仓单。钢贸商本来只能贷到1000万,利用虚假仓单就可能贷到2000万。”该人士称。
另外一种情况,钢贸商本来也有2000万的货,但他在这家银行质押贷款后,又去那家银行再质押贷款,而各家银行之间对于质押仓单的信息是互不连通的。“在上海曾经有个钢贸商违约后,银行想实行质押权,结果发现几个亿的仓单质押都是虚假仓单。”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用于质押的钢材总量约为100万吨,是钢材社会库存的近三倍。“也就说本来只有1吨货,银行却放了相当于3吨货的贷款出去。”一位期货公司人士称。
与虚假仓单质押相比,在钢贸市场中盛行的互保联保贷款蕴藏着更大的系统性风险。“银行规定要营业达到两年的企业才可以贷款,很多人就通过买几家有两年营业资质的贸易公司,分别叫亲朋好友担任法人代表,通过非法增资,做假账目后互保,再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向银行贷款。发现建立钢贸市场从银行搞钱很容易后,他们就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地方,而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也很欢迎他们,原班人马在一个新的地方建立了钢贸市场后,再与当地银行谈,利用所有的融资方式来搞钱。”上述担保公司人士称。
有钢贸圈内人士算过一笔账,如果贷款1000万,除去费用和担保公司的扣押款,到手700万,而贷款人还要负担1000万的利息,为了应付到期还款,贷款人只能做大盘子,继续扩大贷款,今年贷款1000万明年就要增加到2000万。“所以第一笔贷款到手后就要着手做假账,争取贷到第二笔、第三笔,做到拆东墙补西墙,债务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隐蔽“资金池”
经办支行会以利益杠杆把资金需求和供给串联起来,帮助该企业暂时渡过难关,从而延缓钢贸市场贷款风险的暴露。
与背上巨大债务的钢贸商相比,更加发愁的或许是银行。
上述担保公司人士称,钢贸商一直以来都是银行的座上宾。“因为钢贸融资具有质押物易变现、融资规模大、利息高以及能带来很多存款等诸多优势,银行都热衷于给他们提供贷款。尤其是一些在历史上就擅长做钢贸类业务的银行,一方面建立了这方面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也有比较多的管理经验,对钢贸市场的贷款越做越大。”
与此同时,随着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之间的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银行人员频繁跳槽也会带着业务和客户走,“这样一些原来不做这类业务的银行也跟着做了起来”。
对钢贸贷款的“欣欣向荣”,一位曾在某股份行担任信贷员的人士直言,与其说是钢贸商求银行,不如说是银行求钢贸商。“除了钢材行业,还有多少其他生产型企业需要那么大量资金,能够帮助银行完成指标?比如一户贷款500万,一组5户,就是2500万,4组就能做到1个亿。一个市场有几百户的商户,一个支行一年做5个亿的指标轻而易举。”
银行吹大贷款的泡沫后,对贷款资金的流向已不能或不愿真正监控。
“钱打到客户账上后,贷款和客户的自有资金混到一块,根本分不清客户用的是自己的钱还是贷款,而且在房价上涨的时候,他们拿去投资房地产或放高利贷,这些钱都能按时还上,银行从业人员也没有动力去真正监测贷款流向。但自从房地产政策收紧以来,钢贸商被套牢或亏损,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上述担保公司人士称。
上述国有大行人士称,钢贸市场贷款已经事实上绑架了基层银行,没有得到基层银行的回收再贷承诺甚至没有亲眼看到审批批复前,钢贸商是不会逐笔还款的。“假设某钢贸市场贷款全部套进房地产或者高利贷,在与银行达成上述操作默契,借短期高利贷还款再贷,一般钢贸授信期限180天,实际上钢贸商大约是借高利贷10天自己放高利贷170天,如此循环。”对钢贸圈迄今仍只有零星老板“跑路”事件原因,上述人士坦言,钢贸市场贷款是十个茶杯六七个盖,之所以还盖得住是银行还在主动想办法掩盖贷款实情。“老板一旦跑路,就盖不住了。”
据他透露,一些银行通过利益杠杆,在机构内部整合了一个来自本机构贷款的资金池,虽然平时资金都分散在各贷款客户的账面上,但经办支行对辖内贷款客户的资金用途和客户资金头寸了如指掌,因此一旦某企业到期还不了款,经办支行会以利益杠杆把资金需求和供给串联起来,帮助该企业暂时渡过难关,从而延缓钢贸市场贷款风险的暴露。
这个资金池非常隐蔽,审计和监管部门对此基本无能为力,但到经办支行负责人岗位交流调整,这个利益链就会率先断裂,资金链也会随即瓦解,钢贸市场贷款真正崩塌。“钢贸市场贷款的系统性风险好似烈性传染病,而且无法隔离。”该人士形象地比喻道。
“所谓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商业银行实际经营中已经彻底异化为各级经营管理者利益最大化。钢贸市场贷款便是最好写照。”该人士称。
第五篇:网络带动机械行业发展
网络带动机械行业发展
21世纪,不可避免的就要谈到网络,网络时代的来临,有利有弊,现在我们可以从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上聊天视频等等,现如今,机械行业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开始在网络中发展,像造粒机设备、发酵设备、挤压造粒机这样的设备我们可以在网上上传图片、做视频以及文章描述来让客户看到产品,从而达到网上销售的目的。网络快速发展,机械行业在网络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网络销售作为一种销售渠道,使客户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必须到厂子里去看设备,看样品,网络上的图片,视频都可以帮助我们全方位了解一个设备的好坏等,特别是针对大型的有机肥设备。而且一般的公司网站中都会添加机械新闻板块,这也为做机械行业的老总们带来了及时可靠的消息。像国家的一些机械发展动态,各省机械产业先进技术以及发展状况,国外引进高端设备等消息让老总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然而网络快速发展也有弊端,虚假消息、诈骗消息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们仔细认真,访问官方正确网址,如郑州鑫盛复合肥设备有限公司这样的正确官方网站http://,找官方销售人员就能买到正确正规品质保证的好设备,而且现在的网站一般会有专门的客服人员来为客户讲解,像这样的网站大大方便了客户群购买。所以机械设备在网络中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而且也要快速发展,天南地北网络通行,机械行业快速发展得未来就在网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