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监狱系统 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新机制范文

时间:2019-05-14 22:1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监狱系统 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新机制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监狱系统 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新机制范文》。

第一篇:江苏监狱系统 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新机制范文

江苏监狱系统 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新机制

江苏省现有23个监狱,其中2个女子分监。常年关押罪犯7.5万名左右,其中女犯3300余名,占押犯总数的4.2%,少年犯560余名,占押犯总数的0.75%,外国籍罪犯3名,港、澳、台罪犯11名。现有监狱人民警察1.2万余名,担负着惩罚和改造罪犯以及发展监狱经济和办社会的任务。

近几年来,全系统认真贯彻执行《监狱法》和国务院1995年4号文件的精神,以“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为指导,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监狱工作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监管安全工作创历史最好水平。罪犯脱逃、狱内发案逐年下降。2000年全省实现了无罪犯脱逃,连续3年无重特大案件的新突破。受到了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取得新进展。“九五”以来,全省有2所监狱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2所监狱通过司法部现代化文明监狱验收;有4所监狱、10个监区被省局命名为省级文明示范监狱和监区。与之相适应,我们把罪犯权利始终作为监狱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和依法治监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以《监狱法》为准绳,提高认识、努力工作,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的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罪犯改造的积极性,为稳定改造秩序,提高改造质量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打牢罪犯权利保障的认识基础

罪犯权利不是一个新概念。长期以来,我们把保障罪犯人权作为改造罪犯的一项重要原则,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1994年《监狱法》颁布后罪犯的各项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人身权利、社会生活权利等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保障。在此期间,我们的认识也呈现出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针对少数干警“不打不骂没有专政味道”的传统认识,反复对干警进行“罪犯也是公民”的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从尊重人的观念出发,认识罪犯权利;针对少数干警的“罪犯有权利,我们的权利谁保护”的认识,反复阐明罪犯处在被监管改造的不利地位,其权利是防御性的观点,使大家自觉尊重罪犯权利;针对少数干警“向罪犯灌输权利意识,我们还怎么干工作”的错误想法,以司法部提出的“568”工程为契机,全面提升监狱人民警察总体工作水平,从根本上维护了罪犯权利。在去年和今年刚刚进行的由省厅、省局组织的公开选拔监狱长、副监狱长的考题中,都将《监狱法》第14条规定的监狱人民警察的九种“不得有”的情形作为重点考题,反复强化干警的“保障罪犯权利意识”,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由于思想认识的到位,自《监狱法》颁布以来全省没有发生一起监狱人民警察体罚虐待罪犯致残致死的事件,一般性的打骂体罚也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二、公正执法。营造罪犯权利保障的制度防线

罪犯服刑期间,最关心、最需要的是早日获取自由。近几年来,江苏省监狱系统把以减刑、假释为重点内容的执法工作摆到了生命线的位置。公正执法,文明执

法,确保罪犯权利的实现,也就从根本上维护了监狱安全稳定,保证了改造质量。

一是不断加强建章立制。以《监狱法》和上级的一系列政策精神为依据,对涉及公正执法的各个环节,制定了20余项规章制度,规范执法工作。如针对个别监狱过去实际存在的对原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罪犯管理失之于宽的问题,制订了《关于加强对原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罪犯管理的暂行规定》,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一规定也体现了公正执法的精神。如针对在改造中努中探索新的离监探亲、特优会见、与亲属共餐、打亲情电话等犯人关注的权利实现形式,也作出了操作性的制度规定,确保不发生问题。再如近两年个别监狱在劳务加工中实际存在的“超强度、超时间、超体力”现象,从维护罪犯权利的高度出发,调整了劳务加工政策措施;同时,把杜绝“三超”作为考核“三好班子”建设的突出内容,与奖罚挂钩。目前已基本杜绝了“三超”现象。长期以来,对罪犯工伤致残致死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由此引起的纠纷、上访不断发生b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是补偿标难偏低,罪犯劳动中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为此,省局参照《劳动法》的规定,制定了《罪犯工伤致残致死经济补偿暂行办法》,提高补偿标准,规范了鉴定、补偿程序。这一规定出台之后,纠纷、上访明显减少。

二是全面实施狱务公开。1999年以来,按照依法治监工作的总体部署,在《监狱法》颁布5周年之际,向全社会、向罪犯实行狱务公开,内容包括罪犯权利与义务、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程序、劳动保护以及监狱人民警察权利、纪律等10项内容,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为配合这项活动,省局和各单位在办公室、会见室以及生产区、生活区等醒目位置设立了宣传灯箱,同时向新闻界发布了有关内容,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了局长(监狱长)接待日。这项工作被誉为“阳光工程”,受到全社会普遍欢迎。

三是认真改进执法监督。以维护罪犯权利为重点的执法监督工作始终是我们执法工作的重要环节。几年来,他们结合执法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改进执法监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第一,不断增强罪犯的权利意识。各监狱在法制教育中不定期向罪犯进行权利义务教育,使他们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当遇到监狱或干警对其侵权时,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促其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与此同时,省局还组织本系统的法律专家深入监所,广泛开展送法下监活动,回答罪犯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近千件,受到罪犯普遍欢迎。去年底,编写了《特别人生指导400问》,发给犯人,其中的内容不少都与罪犯权利有关,被称“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犯人手册”。第二,不断创新执法监督形式。执法监督是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环节,其实质是保障罪犯权利。他们以维护罪犯权利为着力点,除搞好内部监督外,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执法监督的新形式,收到了较好效果。层层建立执法责任制。省局每年将执法目标、任务、要求、责任,明确落实到各单位,并在责任制中拿出20%的奖金额度与公正执法挂钩,问题严重的实行一票否决。使公正执法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二并落实、一并检查、一并考核奖罚。改变了少部分干警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公正执法软任务,凭感觉的状况。去年6月,省局聘请了16名由省人大、省政协、省妇联和新闻界等部门人士组成的执法监督员,先后2次视察·监狱,对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全系统各监狱也按省局要求聘请当地党政部门、社会团体知名人士270余名作执法监督

员,不定期视察监狱。引进科学的手段,推进执法监督向纵深发展。聘请江苏省医学界的17位知名专家成立专家咨询组,对罪犯伤残鉴定以及医疗中的疑难杂症等由专家出具权威鉴定结论,以作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和伤残补偿的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了罪犯医疗、伤残鉴定的公正执法问题。这一做法在全国属首创。全面推行了罪犯刑释前谈话制度。谈话由纪委、法制等部门的同志参与。主要通过谈话了解干警执法情况以及对监狱执法的建议和意见,从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罪犯权利。

三、改善条件,加大罪犯权利保障的工作力度

随着监狱经费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监狱生产的发展,还从改善物质条件上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罪犯实际享有的权利的不断扩大与提高。

一是重视罪犯生活设施规范建设。仅去年全系统就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改善罪犯基本生活设施。改建了罪犯食堂,并推行规范化达标工作,不仅做到食物量达标(实际上多数单位都超标),而且吃得热、吃得卫生,罪犯食堂设施、环境也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绝大多数监狱建起了特优会见室。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罪犯实行48小时会见。所有单位都安装了亲情电话,便于罪犯随时和家庭沟通。多数单位还实行了亲情共餐。以上活动,凡收费的项目,都低于物价局核定的价格。即不以赢利为目的。费用有节余的,用于改善罪犯生活,不允许挪作它用。上述举措,不仅是罪犯权利的合理延伸,推进了罪犯的家庭和睦,也稳定了改造秩序。

二是加强对涉及罪犯物质采购的管理。去年全系统推行了罪犯生活物质和药品的招标采购,累计采购总额达到5000余万元。通过招标,节约经费427万元,堵塞了管理漏洞,维护了罪犯合法权益。

三是继续抓好对罪犯的教育。受教育权是罪犯的一项重要权利。在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中,他们始终抓好并不断深化对罪犯的思想、文化、技术教育。近几年来,有2.7万人次获得各类文化教育证书。2000多人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单科结业证528门。有10万人次获得技术教育结业证。原在省龙潭监狱服刑的葛某,在监狱服刑期间他刻苦改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刑满后他一边做贩菜生意,一边不忘干警教诲,发愤自学。去年上半年,他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经济管理专业8门功课一次获得通过,成为该省自学考试中一次通过单科最多的人。葛某去年下半年又一次通过最后7门单科。成为该省自学考试开考以来第一个一年就获得大专文凭的人。

第二篇: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存在严重的欠缺和法条分布的不均衡。即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以及审判程序,规定的比较详细完备,共124条。占刑诉法225条的55%。但是,执行程序却只有17条,只占刑诉法总法条数的7、6%。这17条执行程序是针对全部已决犯犯的。仅从监狱关押的罪犯看,涉及监狱中关押的罪犯的执行程序的,只有8条,占刑诉法总法条数的3、55%,而在我国,绝大多数已决犯是关押在监狱中服刑的,这8条执行程序远远不能涵盖监狱刑罚执行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减刑也不例外。

我国监狱对罪犯适用减刑,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减刑条件)。第七十九条“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于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第八十条,规定了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计算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减刑、假释“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了可以减刑和应当减刑的条件。第三十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减刑案件的审核裁定期限(一般情况一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一个月)。裁定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第三十一条,规定了死缓、无期徒刑情况减刑的审核级别限制(监狱管理局)和裁定法院级别限制(高级人民法院)。第三十四条,是不得减刑、假释限制及人民检察院抗拆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一个月内重新组织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从三法(刑法、刑诉法、监狱法)有关减刑法条的内容看,减刑程序过于简单、粗糙。

各监狱在办理建议减刑案件时,具体操作程序大致如下:分监区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制定第2年分监区的罪犯减刑计划,干警集体讨论通过后报监区,监区制定监区第2的监区罪犯减刑计划。监区集体讨论通过后,报监狱备案。第2年开始后,分监区按减刑计划,逐批填写《对罪犯依法处理集体讨论记录》,制作减刑材料,报监狱政科初审。狱政科初审通过后,交监狱减刑会议讨论,填写《监狱会议记录》,通过后,由狱政科制作《提请减刑建议书》并将全部减刑材料上报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核后,在监狱开庭,宣布减刑裁定。

(二)以上这一减刑的操作程序,存在以下不足:

1、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完全由监狱一家包办。

虽然监狱的减刑会议有驻监检察室派员参加,减刑材料需报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审核并裁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多年以来,上报减刑案件被否决的微乎其微。监狱包办减刑,带有明显的行政命令痕迹。

由于监狱法规定的可以和应当减刑的条件过于空泛,因而,各监狱都自行制定了一套考核、奖惩罪犯的规章制度。如计分考核、分级管理等等。一般情况下,罪犯经这些制度的考核,达到某些标准,符合“认罪服法,确有悔改表现”,才有可能获得减刑。然而,监狱对罪犯的考核奖惩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却是不可诉的。罪犯在不服行政考核、奖惩时,监狱法没有规定和保障罪犯的行政诉讼权。罪犯对于监狱的行政考核与奖惩无论公允与否,必须接受,因为“是强制改造”。这是监狱考核、奖惩罪犯的惯例。否则,就会被以“不服管教”、“对抗改造”而受到教育、批评、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监狱法应当减刑规定的条件过于苛制,大量的是“可以减刑”案件。“可以”在司法解释上就存在“不可以”情况,因而,减刑带有随意性空间。而行政奖励是司法可以奖励的前提,行政奖惩的不可诉性,导致罪犯在受监狱考核过程中,“队长给你几分就是几分”,基本权利缺乏程序保障。

2、在整个减刑的全过程中,罪犯个体主张权利,无任何必经的程序来保障。罪犯处在“任人宰割”的地位。

从减刑的全过程看,从制定减刑计划到减刑集体讨论,从制作减刑材料到呈报给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每一个环节都是由监狱包办的,这种包办,体现出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声音,一种行政命令的意志。

依据监狱法,获得减刑是罪犯的重要权利之一,那么,罪犯在监狱通过什么程序能主张自己的权利?这样的程序,迄今没有。在监狱的具体司法实践中,减刑是由监狱的指令性计划控制的。罪犯不能说:“依据监狱法,根据我的表现,现申请减刑”。

从另一个方面,被减刑后认为不公平的罪犯也不能说:“我减刑减亏了”,不能提出异议。一但哪一个提出,就是“表现不好,思想不稳定”,“下次不给他减刑”。这也是监狱工作的一个惯例。没有任何不服后的申辩、申请复核、申请复议、申诉、公示质疑、乃至听证程序。

任何罪犯在减刑的全过程中,没有任何程序保证他们发表个人意见,无论减刑公允与否,任何人提出质疑都有“对抗改造”之嫌。

一名罪犯在监狱中表现怎么样,最有发言权的是罪犯的同类。罪犯与罪犯相互最了解。有的罪犯在干警面前积极,干警不在时却是另一套。这样的罪犯干警往往认为“表现好”。其实恰恰相反。

目前各监狱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于,罪犯不能发表真实的意见。这是监狱多年形成的习惯和风气。只允许赞歌,不允许异议。这样,当一名罪犯被纳入减刑计划后,不管该犯表现如何,只要该罪犯“牌子不做得很大”,监狱收到的就只有“好的意见”。这一现状,使减刑客观上很难真实、公充。

3、减刑的全过程实质上均为暗箱操作,随意性大,不利于监狱刑罚执行的公正和公平,不利于监狱法治,易产生各种腐败。更不利于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

纵观减刑的全过程,从分监区制定减刑计划到人民法院作出减刑裁定,减刑计划是保密的。罪犯不知道谁被纳入计划,不知道谁将被减刑。就是分监区干警,除了直接把握减刑计划的分监区管教、指导员外,多数干警对罪犯减刑计划知之甚少。虽然开过减刑计划讨论会,至于哪一名罪犯为什么可以减刑,干警除对自己主管的对象外,对其他罪犯一般不甚了解也从不过问。直到人民法院作出减刑裁定了,方得见庐山真面目。

这种暗箱操作,为使某罪犯纳入减刑计划,有的平时考核中就被追加奖分,有的罪犯有了违纪也不了了之。暗箱操作,可以追溯到对罪犯的日常考核中。

这种作法,无法律监督可言。人民法院收到监狱上报的减刑材料,从不来监狱进行复核,也没有任何机关能对减刑材料的真伪提出质疑,因而,一路绿灯。人民法院制作个裁定书,盖个图章,减刑裁定就生效了。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监狱系统发生的多起干警违法办理上报减刑、保外就医等,均与目前各监狱申报程序上的一家包办和暗箱操作有关。

4、减刑从执行机关提出建议到人民法院作出减刑裁定这一过程,时间周期过长。

安徽警官学院孙雯的观点很符合实际①,执行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一般至少也要两个月办一批。人民法院做出裁定一般情况是自收到执行机关减刑建议的一个月内作出,特殊情况要二个月。这样,监狱提出减刑建议到人民法院做出裁定这一段时间,如果这名罪犯的行为出现了较大的反复,执行机关就十分被动。从另一方面,监狱建议的减刑期限往往由于周期过长而不得不由人民法院在做出裁定时更改。那么,这种被迫更改减刑期限是否违背了罪刑法定,过罚相适应及公正、合理性的法理原则?

分监区制定的减刑计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一年,跨度过长。而且是分批上报减刑。减刑应当符合条件一个,及时减一个。从另一个方面,减刑计划应当是动态的,谁也不能保证计划对象在未来的一年内能持续表现积极、稳定。这个计划应当是指导性的。这一现状,与目前我国监狱和人民法院奉行的减刑制度有关,需要改进。

5、我国目前的减刑制度有悖于基本的法理常识和刑法、刑诉法、监狱法的立法原则。

这主要表现在:(!)减刑应当对预防和减少犯罪起积极作用,但是,多年以来刑释人员减过刑的要比未减过刑的重犯比例高。(2)减刑程序,刑诉法只有2条中提到了两句。法院在办理减刑案件时,客观上变成了由监狱操纵的橡皮图章机器。(3)减刑条件,监狱法过于粗糙。以致于各监狱都制定了各自的一套做法,象高家庄的地道很不严肃。(4)减刑比例,画蛇添足。减刑应当符合一个减一个,而不应当凑比例。(5)减刑裁定书,未规定诉权。人民法院一不小心把被减刑人的上诉权给忘了。(6)减刑裁定由人民法院作出,不伦不类。人民法院定罪量刑是法无明文不为罪,罪刑相适应,可是,作为定罪量刑的法院把刑减了,怎么能罪行相适应?其实,减刑是减刑机关的事,人民法院不应当具有裁定减刑权。

(三)对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监狱对罪犯的考核必须是真实的。

罪犯应当有权对考核不服提出异议,应当有权对行政奖惩提起行政诉讼。罪犯行使提出异议权、申辩权、申请复核或复议权等必须是考核必经的救济程序。做到这一点,监狱对罪犯的分级处遇、计分考核、等级工制度等,必须是统一的、详细的。即罪犯本人依据考核条件对照自己的改造表现,对考核结果能形成客观、公正的意见。这是监狱依法办理上报减刑的基础。

2、减刑条件,必须是明示的,详细的。

监狱对可以减刑,应当减刑的情节,应当有严格详细的认定标准。这一标准应当被全体干警和全体罪犯所熟知。应当在分监区公布。这样,干警在筛选减刑对象制定减刑计划,办减刑材料,制作、上报减刑建议书时有明确的依据。罪犯对照明示的减刑条件标准,能够知道自己是不是符合减刑条件,知道其他罪犯的减刑是否公允、恰当。罪犯行使申辩权,申请复议权、申诉、上诉权时,也有明确的依据。

3、要建立一整套罪犯减刑的权利保障制度:

(1)告知权利。

监狱应当向全体罪犯定期告知罪犯在获得减刑全过程每一环节中的具体权利。如:知情权、个人申请上报减刑权、申辩权、提出异议权、申请复核或复议权、质证权、质疑权、请求听证权、申诉权、上诉权、获得公正减刑权等。对罪犯在具体程序环节中发生疑问时,监狱还应当告知该犯行使该具体权利的途径和时限等。

(2)本人申请。

减刑最初应由罪犯本人提出申请。

获得减刑既然是罪犯的权利,那么,就应当允许罪犯个人提出权利主张。监狱应当向罪犯告知申请减刑的方式、方法。

(3)监组讨论。

罪犯提出申请后,由罪犯所在监组讨论。讨论意见报分监区。

(4)分监区干警召开减刑会议集体讨论。

分监区干警根据罪犯本人申报和罪犯监组讨论意见,对照减刑条件,评审罪犯的改造表现,列出分监区的上报减刑计划。

(5)公布减刑计划。

减刑计划对分监区全体罪犯张榜公布,规定有不同意见者,可在3日内向分监区提出。分监区对提出的不同意见,实事求是,注重证据。3日满,经全体干警讨论,修正减刑计划,上报监区。监区上报监狱审核。

(6)公布建议减刑的事实和理由材料。

减刑计划启动、制作减刑材料完成后,每一批罪犯上报减刑,分监区应当向全体罪犯公布上报减刑的事实和理由的书面材料(侦查方面的极少数特例除外),并规定有不同意见者,自公布之日5日内提出,满5日,对没有异议的减刑材料报监狱,对有异议的,实事求是地复查。能否公布详细的减刑事实和理由材料是减刑能否公正和鉴别当前许多假“狱务公开”的标志。克林顿的考科斯报告都能向全世界公布,你监狱罪犯减刑的事实和理由为什么要暗箱操作?

(7)监狱减刑会议集体讨论。

监狱收到减刑材料后,应当向全监狱干警和罪犯公布上报建议减刑名单。允许罪犯5日内提出异议。满5日后,召开监狱上报减刑集体讨论会议,对通过监狱会议讨论的罪犯,方可以将减刑材料上报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8)征得被害人同意

对于有明确被害人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将拟减刑罪犯情况告知被害人,并告知被害人对该罪犯减刑有一票否决权。人民法院只对被害人书面同意减刑的案件作出减刑裁定,应当成为减刑的必经程序。这一程序对保障罪犯减刑后避免与被害人的矛盾有重要意义,避免因减刑引起民愤和罪犯行使减刑权利带来的隐患。

(9)公示“拟裁定减刑罪犯名单和减刑幅度”。

中级及中级以上人民法院作出减刑裁定前,应当提前七天将拟裁定减刑罪犯名单和拟裁定结果向全监狱干警和罪犯公示。满7日后,对无异议的作出减刑裁定。

(10)检察监督。

驻监检察院除行使抗诉权外,在“拟裁定减刑名单”公示后7日内,应当深入每一名拟裁定减刑罪犯的监组,搜集、听取其他罪犯的意见,听取该犯主管干警的意见。并应当在日常工作中监督和保障提出异议的罪犯不受打击报复。

(11)赋予被裁定减刑罪犯的上诉权。

减刑裁定书,应当增列罪犯不服此裁定的上诉方式和期限。现在,我国各级人民法院所制作的减刑裁定书均未规定被减刑罪犯的上诉权。这是法治的疏漏,也是中国特色。法院制作减刑裁定,有一点儿天马行空、自说自话、行政命令的味道,实质上是在办减刑案件的过程中,历史上“监狱多年领导法院,法院形同虚设”形成的忘记改掉的旧习惯――“站

时间长了不会坐”。

(12)告知罪犯在减刑考察期内的权利、义务。

对减余刑的罪犯,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减刑考察期内的权利与义务。据某市监狱管理局1995-1997年对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被减刑的重犯比例要高于未被减刑的刑释人员3-5个百分点以上。减刑设定考察期(如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告知考察期内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对约束再犯罪行为有重要意义。如:街道居委会、工作单位或当地警察署的撤消减刑建议权等。否则,减刑的重犯比例高是有悖于基本的法理常识和刑法、刑诉法、监狱法的立法原则的。

总之,监狱对在押罪犯获得减刑的权利,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度来保障。使罪犯主张减刑的权利,对考核提出异议的权利,对否决上报减刑的申辩权利,对不予上报减刑的申请复议权利,对否决上报减刑的有关证据的申辩权、质证权及听证权利,对减刑公允与否的上诉权及对申报减刑和减刑事实理由的知情权,被害人的一票否决权,考察期内权利义务告知权等等,能够由程序制度保障行使。这对加强监狱的法治建设,有重要意义。对上报减刑的程序,除可以建立监狱内部的一套程序制度外,还需要在制定单列的减刑法或在修订刑诉法、监狱法或制定监狱法实施条例时予以明确规定。使减刑的程序环节更详细、具体、周密,更利于保障罪犯的获得减刑权,使减刑的具体程序前后衔接,公开、公平、公正,形成规范的减刑程序制度。弥补现在我国刑诉法执行程序的重要不足,完善我国的程序法体系。这是在目前仍由人民法院裁定减刑这一体制(改变这一体制是成立国家减刑假释委员会或与司法部监狱局相对,成立非监禁执行局,本文不赘述。)不变的前提下,监狱用程序制度来保障罪犯减刑权利的较可行的做法。

第三篇:构建监狱工作人才发展新机制

构建监狱工作人才发展新机制

进入二十一世纪被称为人才的世纪,人才资源已成为最具战略意义“第一资源”。党中央站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把优秀人才聚焦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的战略任务。当代人才成长,具有生成的平等性、学习的终身性、回报的倍增性、数量的稀缺性、竞争的激烈性和能力的创

新性等特征。当前监狱工作面临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期,培养和造就监狱工作高素质优秀人才,是我们监狱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要从监狱工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正确认识这些特征,努力构筑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全面确定推进监狱工作人才发展的工作方向,以形成人才充分涌现的大好局面,为全面加快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合理而有效的机制是人才充分涌现的原动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原有的人才发展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准确把握当代人才成长的特征,建立起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激励、服务和领导的新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监狱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监狱工作人才队伍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管理型;二是技能型。管理型主要是基层分监区,监区和监狱领导岗位从事管教、政工和生产经营岗位的监狱民警;技能型是从事生产劳动技术管理或辅助岗位的民警和职工,既有分布在分监区、监区,也有分布在监狱领导岗位。从人才的成长层次来看,有基层、中间层和监狱管理层。基层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中间层是过度的塔架,监狱管理层是塔尖。三者之间具有依存性、递进性,是构筑监狱工作人才队伍成长的阶梯。然而,我们纵观监狱工作人才队伍多年来选拔和培养体制,尚存在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

(一)重使用,轻培养

一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监狱民警,在监狱基层分监区工作3-5年以后,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周围环境就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工作热情也比较高,通过考核合格,如果能及时把他们放到基层重要的管理岗位或辅助管理岗位,必然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基层分监区民警配备呈年轻化态势,许多基层分监区主管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监狱中层管理机构和职数也逐步趋向精简,分监区主管民警只能在分监区这一层面交流,有的主管甚至一干十年八年,基层一般民警很少得到晋升和提拔的机会,监狱工作的封闭性,决定民警不可能与社会进行交流,一线民警配备职数少,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超“负荷”条件下工作,容易产生对基层工作的厌倦和疲劳情绪。除正常上班,每周轮休外,很少有其他时间从事学习和娱乐,个人的业余兴趣、爱好难以得到释放和发挥。大多数基层民警职工很少外出,没有学习提高的机会,处于一种封闭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人才标准模糊,激励措施少

监狱工作人才应当是按照党的干部“四化”方针,在监狱工作实践中做出突出业绩的方为人才标准。但是,在监狱工作人才选拔的实际操作中,往往不注重工作实绩,而注重人际关系。衡量人才的标准发生偏斜,导致一些投机者,把眼睛只盯在领导身上,只为领导服务,不为群众服务,不择手段谋求个人升迁,不是把心思用在如何谋划工作中,而是用在揣摩领导的心思上,甚至有少数领导认为,跟自己走的近的人就是好人,反对自己的人就是坏人。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有我们各级领导者自身的原因,也有我们用人制度上存在的弊端,给监狱工作的政治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人才的成长必须加以激励,激励机制应当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基础之上,使人才选拔有相对硬性的规定标准,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监狱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多年来也只是在生产经营、监管改造、政治工作等方面制定了一些考核规范,但缺少科学性、准确性,多数工作领域无业绩测评标准,因而,衡量人才的标准十分模糊,能够运用科学的激励措施就更少。

(三)缺乏人才培养创新意识

只有尊重“人”,才能重视“才”,充分了解人才的心理需求、价值观的变化,为人才提供有效的服务。当前监狱工作中,一是没有营造人性化的发展环境。基层监狱民警几十年一贯制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大的监狱单位民警可流动性还好,小单位民警几乎流动不起来,监狱为民警可提供的发展机会很少,民警的求新、求变意识自然不强,思维和工作方法只能停留在上级布置工作的固定模式上。二是人性化的社会环境较差。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注重看到管理层的领导是人才,而忽视了人才并不一定是领导。因此,形成唯领导是从,非领导不对的庸俗人才观,只求尊重领导,不求尊重人才,监狱工作人才享受不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三是没有人性化的生活环境。长期奋斗在监狱工作基层岗位上的许多优秀民警,象吴其祥同志那样不可谓不是人才,可是,当他们生活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困难,能得到组织上主动帮助解决的并不很多,还有许

第四篇:河南省监狱系统改造罪犯工作十项承诺(本站推荐)

河南省监狱系统改造罪犯工作十项承诺

一、依法对罪犯实行科学文明管理,不体罚虐待罪犯、不刑讯逼供、不侮辱罪犯人格、不违规使用警戒具。

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公开、公正、公平地申报减刑、假释和办理罪犯保外就医。

三、保证罪犯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保证罪犯吃饱、吃熟、吃热、吃得卫生,有病予以及时治疗,尊重少数民族罪犯的生活习惯。

五、保证罪犯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开展对罪犯的思想、文化、技术教育。

六、依法组织罪犯生产劳动,搞好安全生产,做好劳动保护,不搞超体力劳动。

七、保证干警为警清廉,不索要不侵占罪犯及其亲属的财物,不收受贿赂。

八、依法做好罪犯会见工作,对来监狱会见的罪犯亲属文明接待。

九、保证举报监狱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罪犯及其亲属不受打击报复。

十、保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定期征求检察机关和罪犯亲属的意见,对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及时处理和采纳。

前言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依法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进行关押和改造的场所。监狱工作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监狱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依法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为更好地贯彻党的监狱工作方针,维护监狱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增大监狱执法工作透明度,便于社会各界对监狱执法工作的监督,确保监狱准确执行刑罚,实践依法治国的要求,我省监狱系统全面开展了狱务公开工作。

为深化狱务公开工作,加深服刑人员及其亲属对监狱执法工作的了解,强化社会各界对监狱执法工作的监督,进一步促进监狱执法的公正与文明,我们编印了这本《狱务公开手册》,供服刑人员及其亲属和社会各界参阅。本手册的主要内容有:罪犯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监狱对罪犯行政奖惩、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主要执法工作的条件与程序,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河南省狱务公开工作制度等。将监狱的执法制度予以公示,旨在恳请社会各界人士和服刑人员及其亲属对我省监狱执法工作予以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我省监狱刑罚执行工作正确开展。

第五篇:监狱建筑智能化的系统构建

监狱建筑智能化的系统构建

一、智能化监狱建筑的内涵

监狱建筑作为监狱的物质形态,是监狱主要的基本

设施。通常而言,监狱建筑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安全警戒设施、房屋建筑、场地及配套设施。监狱对服

刑人员执行刑罚的活动都必须借助于监狱建筑才能正

常开展,因此监狱建筑应当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完

善,监狱建设应当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结合有关国家智能建筑的设计标准以及监狱的特

点,笔者认为,监狱智能建筑的定义应该是:以监狱建筑

为平台,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

与机电设备的有机结合,提高运行、管理、安保和信息服

务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为民警执勤和服刑人员改造提

供保障的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监管场

所。

二、监狱建筑智能化的系统构建

根据功能的不同,监狱建筑智能化系统可分为三大组成部分: 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System,简称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简称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Automat—ionSystem,简称OAS),称为3A建筑。在实践中,还把综合布线(PremisesDistributionSystem,简称PDS)、系统集成(SystemIntegration,简称SI)也列入建筑智能化。

(一)楼宇自动化系统

监狱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将监狱内的电力、照明、供

水、排水、消防、安防等设备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系统。BAS涉及范围很广,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智能化安防系统,安保监控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重

点部位应急报警、门禁系统和电子巡更、一卡通系统等

子系统。2.火灾报警和消防灭火联动控制系统。3.变配电

自动监测;4.照明自动控制;5.给排水系统监控;6.具有图形化编程、各种参数设置和修改、记录和打印、多级密

码管理、综合节能控制程序的中央控制系统。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1)自动监控监狱建筑中安装的各种机电设备的启/停状态,自动检测其运行参数,通

过智能调节,使其达到最佳状态。(2)在保证监管安全的前提下,提供可靠、经济的最佳能源供应方案,实现对供

水、供热、供电等能源的自动调节与管理,来达到节能的目的。(3)进一步提高监狱建筑物及监内人员与设备的整体安全水平和灾害防御能力以及提供可保护监内人

员生命的安保系统。(4)及时提供监内设备运行情况的相关资料和报表,根据智能设备的累积运行时间提出保

养报告,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5)保障监管安

全。在日趋严峻的监管形势下,现有的被动式人工监控

这一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监管工作需求,尤

其是现有视频监控方式,无法对突发恶性事件做到第一

时间的防御和处理。要完成监狱繁重的实时监控任务,确保监所安全,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就必须

向主动式的智能化监控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监狱的安

防系统建设还有迫切需求:以监控图像和报警信息为核

心,实现无视觉死角的视频监控、周界报警、门禁、监听

对讲、监舍安检、围墙电网防范、巡更、应急报警、会见录

音等各类资源的整合与集成,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

共享与联动。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就是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高办公效

率和办公质量,改善办公条件,减轻劳动强度,进而实现

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防止或减少人为的差错和失误。

监狱 的 办 公 自 动 化 系 统 要 以 智 能 监 狱 管 理 系 统

(IntelligentLibrarySystem,简称ILS)为核心,兼顾办公、人

事、财务及设备等的管理。OAS这种专用型系统虽然不一定由建筑来提供,但却需要建筑来提供实现OAS所需

要的一定的物质条件。

智能监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非是个别办公工具的更换或者某些办公方式的改进,而是在智能型工具的支持和协助下,实现办公一体化、过程化和智能化,达到

节约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目的。智能监狱的办公自

动化系统主要有以下四项任务:1.电子公文处理。包括

文件的输入、编辑、修改、合并、生成、存储、打印、复制

等。2.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的登记、存档、分类、检索、保

密、制表等,一般通过建立公用的或专用的分布式关系

数据库系统来实现。3.行政管理。包括图表生成、日程安

排、工作计划、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等,主要

依靠计算机的图形系统、数据库和各种应用软件来实

现。4.即时通信。即时通信是办公民警之间点与点的沟

通,即时通信提供民警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的沟

通,增强民警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能进一步提高工作

效率。

(三)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的建筑来说,就如

体内的神经,它采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准材料,以模

块化的组合方式,把语音、数据、图像和部分控制信号系

统用统一的传输媒介进行综合,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现代智能建筑的三大

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为现代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提

供了物理介质。可以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成功与否直

接关系到现代化的大楼的成败,选择一套高品质的综合布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监狱的特殊性质,监狱的综合布线系统要保证监狱的信息处理和通信(包括语

音、数据、图形、图像及多媒体信息等)能力达到当前比

较先进的水平,并且系统设计要求具有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监狱未来发展需要。

(四)基于处理突发事件的监狱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目前,由于开发时间或开发主体的不同,监狱往往

有多个异构的、同时运行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的信

息系统,这些系统的数据源彼此独立、相互封闭,使得

数据难以在系统之间交流、共享和融合,从而形成了

“信息孤岛”。然而,监狱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就是将楼宇

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机地结

合成一个综合的大系统,联通“信息孤岛”。在这一综合系统中,楼宇自动化系统成为中央监控的,具有分布式

计算机控制模式的设备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则

成为事务型、管理型、决策型三个层次集成一体化的办

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则成为模块化、通用化的智能建筑基础设施。监狱智能化建筑的系统集成与传

统的建筑系统集成相比要求更高,它必须结合监狱建

筑的特点,满足监狱工作的需求,能够处理突发事件。

狱内突发事件是指在监狱内由主观因素或者客观

因素而导致突然发生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以及

一切与监狱智能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有关的,影响建

筑物安全、节能、高效目标实现的活动和过程。这是一个

相对广义的、抽象的概念。它将大到狱内火灾,狱内地

震,狱内脱逃,小到设备故障、信号超限报警、非法入侵

等活动统统纳入突发事件的范畴。本文只讨论狱内突发

事件,主要包括狱内建筑智能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过程故障、自适应和优化过程中非例行操作非法入

侵、罪犯脱逃以及火灾。

监狱智能建筑系统为对付突发事件而采用的智能

建筑集成技术,该技术实现了统一的人机界面和跨平台的数据库访问以及通过Web服务器和浏览器在整个网

络上进行信息交换、综合与共享。智能建筑的各子系统的工作主机都有其专有的数据库,其相互的联动同样采

用关系数据库技术编写的模块标准协议,并通过SQL数

据库(结构化查询语言)技术进行数据互访。监狱建筑系

统集成既是通过各种数据访问,将各个子系统的数据集

成到中央数据服务器,实现子系统的数据集成,并转换

成统一的格式存储在系统集成数据库中。在数据库的基

础上,形成CBR(案例推理)的知识库从而形成决策支持

系统。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决策者利用决策支持系统提

供的决策方案,及时发出控制指令。

三、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监狱建筑智能化

监狱建筑工程中,用于智能化系统的资金可能是有

限的,以现代日新月异的智能化技术,用有限的资金去

把大楼所有建成部分自动化是不大可能的,同时也不一

定有这个必要。既然无法把监狱建筑所有部分建成自动

化,那自动化功能的取舍则变得尤为重要,否则很可能

变成应有自动化的部分没有自动化,不必自动化的部分

则有自动化,从而造成资金的浪费。在有限的资源下实

现监狱建筑智能化,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化人才队伍

智能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应用,而智能化建设人才的配备则是应用的前提。监狱机关要把智能化人才队伍建

设纳入“人才战略”的内容,制订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的措施,营造一个使各类高层次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健

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形成一支门类齐

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满足监狱智能化建

设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为智能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技能培训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智能化人才培训工作必须

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特别是对信息技术人员,要有组

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培训、学习、参观。监狱民警要

以“奋勇当先、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全面深入实施科

技强警战略,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见效”的工作方

针,以深化普及应用为主线,加快科技强警和信息化、智

能化建设步伐。切实增强广大民警科技强警意识,夯实

监狱智能化建设基础,完善监狱系统智能化工作机制,提高监狱科技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监狱管理智能化

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强力攻坚和不懈努力,全面推进监

狱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

(二)准确的智能化水平定位

卡尼曼教授对规划谬误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

过于乐观的心态、忽视外部意见、看清统计数据与概率、沉没成本悖论是规划谬误出现的主因素。在设计一个智

能化监狱建筑之前,首先我们要对其智能化水平定好

位,即是说根据此建筑的实际使用的需要,究竟应安装

哪一些方面的智能化设备,智能化设备作为建筑物的大

脑,必须根据建筑物之设备情况,以及运行上的需要,量

体裁衣式地设计,做到恰到好处,以防止与现实需要脱

节。切忌造成需要的部分功能太少,不需要的部分则功

能太多之问题。更不能认为一个建筑反正把所有能装上

去的智能化系统都装上去了,便代表此建筑的先进性。

智能化监狱建设过程中,绝不能过高估计了效益,低估

了损失;绝不能只考虑成功的场景,忽略了误算的可能

性;绝不能夸大过分的风险意识而产生不适宜的决策。

(三)使用可信赖的替代品

在建造智能化监狱建筑时,必须从建筑物日后实际

运行的需要出发,务求使智能化系统日后能为建筑物的 正常运作作出贡献,而且不仅是能作出贡献,还需要贡 献最大化,亦即要花最少的钱而对建筑物日后的运作带 来最大的效益。

未来的智能化监狱建筑中都有包括灯光、各种风机

等的自动开关控制。当然如自动化系统的投资资金不成 问题的话,能中央统一控制这些设备及灯光,当然会对 日后管理带来好处。但我们从另一角度看,由于监狱有 着十分规律的作息时间,灯光管理,基本上都会按固定 的开关时间操作,因此我们对这些设备的开关管理控 制,完全可改为用PLC或时间开关等较便宜的替代品来 做到同样功能。

使用可信赖的低廉替代品是有条件的,千万不能单

纯为了节约成本而盲目使用。由于智能化设备往往是要 代替人手去监察或控制其他设备,所以其可信度显得很 重要。因此在设计智能化系统时,我们需考虑反馈信号、自动故障诊断、备用设备等措施,切勿为节省成本而降 低智能化设备的可信度,使智能化设备变得不伦不类,于实际运作时仍需人手去确保其操作正确,令智能化设 备不但没能减少运作人手,还成为了运作人员的负担。

(四)规范建筑过程

智能化监狱的建筑过程是智能化系统由策划转为

现实的实践过程,从订立合同到整个施工过程再到验 收工作,监狱机关都必须认真监督中标单位的工作,避 免因施工不当使智能化建筑发挥不出预期的效果。在 订立合同阶段,我们除要说清楚有关硬件的配置外,还 必须明确该系统功能上的要求、界面方面的要求、通讯 速度方面的要求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弱电设备对线 材的选型、屏蔽及接头的工作非常讲究,必须做好上述 各方面的监督工作,以免建成后才发现问题。验收过程 中,必须对主机的技术参数一一做出鉴定,对各外围输 入及输出点亦须逐一测试及校验,以确保各部分的完 好。对于整个系统的功能亦须做出总体测试,并根据当 时具体运作的需要,对系统的功能及界面做出适当调 整。

下载江苏监狱系统 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新机制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监狱系统 积极构建罪犯权利保障新机制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