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翻译1》课程实践报告
翻译课程介绍
翻译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必考课程。英汉翻译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熟悉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内容准确,文字流畅;能将比较简易的汉语文章译成英语,用词得当,语法平稳。本课程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它作为一门实践课,有赖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为应考者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应考者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初步达到阅读英文原著的水平,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因而具备从事英汉翻译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翻译实践和语言对比研究,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但在翻译时,往往因受原文的影响,而容易忽略在译文中体现原有的特点。这也就是本课程的难学之处。但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并能在翻译实践中恰当地加以运用,定会提高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和翻译水平。
课程实践目的及过程
为了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10级翻译3班在王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德胜工业园区的百瑞源枸杞养生馆和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
在参观之前,王老师要求同学们查找关于枸杞的相关资料,基本上了解了枸杞的种植技术、生产流程、营养价值等知识。
宁夏枸杞产业在宁夏省外也有不少公司,而且,百瑞源是宁夏唯一一个进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企业,这不仅提升了宁夏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让更多国内外朋友了解了宁夏枸杞的与众不同,同时也为百瑞源走出中国,迈向国际舞台提供了良机。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品尝了味美色鲜的枸杞、其他枸杞制品和,可谓是大饱了口福。但同学们并未忘记此行的目的,大家一边参观,一边了解相关的知识,对于枸杞的营养价值和种类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汉英翻译的错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进入全球市场,对外宣传和对外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企业品牌的跨文化交流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这让同学们不禁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担忧。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此比较敏感,于是,大家纷纷把有错误的地方拍下来,准备参观结束后再进行更正。
回校后,王老师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部分企业的宣传资料,然后让同学们查找翻译的错误并改正。我们组分到的任务比较少,但是,在我们仔
细读过之后发现了不少错误,而且有些还是由于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导致的比较明显的错误。虽然字数不多,却涉及不少商贸以及新闻语体。我们小组成员认真思考,经过讨论后把我们最后的翻译结果交给了王老师。
课程实践的收获
通过这次的翻译实践,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英语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也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及语境英语句型的重要性。我对翻译充满了热爱,怀着这份热爱,我要跟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今后,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翻译知识中去,争取在翻译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翻译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专业性非常强,而且要与时俱进,这让我知道了仅有翻译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平时大量的艰苦练习,不断积累,才能在翻译中获得巨大收获。而且,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只凭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人员,就要抓好每一个机会,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不断强化自己的翻译技能,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非常感谢王老师给我们这次实践的机会,也希望今后学校能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得到锻炼,早日成为合格的翻译人员。
10级翻译3班王林林
第二篇:英语翻译与实践实习报告
实习报 告
实习名称 系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外 语 系2010级英语向雅芳 刘文红
邵阳学院 2013 年 7 月 6 日1
一、实习时间:2013年7月1日至5日
二、实习地点: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1栋教学楼108教室
三、实习单位:邵阳学院外语系
四、实习过程概述:
翻译,我们对这个词语并不陌生,但正式把其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学习是在大三下学期。除了翻译课上的翻译学习与练习,我们在高英课上也被有意识地训练翻译,唐老师也教了我们许多翻译技巧。另外,老师也都跟我们强调了翻译的重要性。一方面,我们最重要的考试专八会涉及到翻译,而且分值也不小,好好地掌握并熟练地翻译,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其实也是少不了翻译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把译文写下来而已。将来,如果从事翻译这一方面的工作,翻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次实习让我们在《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对所学课程进行了实际锻炼,大大巩固和提高了大家的英语翻译能力,为我们以后求职与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向雅芳老师和刘文红老师根据我们班同学的人数把我们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5-6个人,并进行翻译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说明周一周二集中训练英译汉各种翻译技巧,周三周四集中训练汉译英各种翻译技巧。
然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作品What I Lived For和《故都的秋》(郁达夫),选取其中几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翻译翻译为中文和英文,小组成员相互讨论,老师给出参考范文,要求我们评论。
最后,由老师点评,找出我们常犯的错误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翻译技巧。我们自己改正错误并在课后进行相关练习。
五、实习内容:
使学生大致了解中国的翻译史,掌握英汉互译的一般理论、方法和技巧,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语法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异同,了解不同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方法。要求学生能比较准确、流畅地进行英汉(汉英)对译。
1.对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基本的翻译方法和评价译文的基本知识予以掌握;
2.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的训练;
3.基本翻译技巧的掌握:增译,减译,转译等;
4.基本修辞手段的翻译训练:隐喻、提喻,双关等;
5.难句和从句的翻译训练: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
6.一些特殊句式和惯用语的翻译训练;
7.从语言篇章的角度训练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连贯和衔接。
六、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
翻译是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把一种文字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是很有成就感的一项工作。对于还没出校门,还没有正式接触到翻译的我们来说,翻译实习就尤为重要,这次翻译实习以笔译为主,是为了检查自己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熟悉与掌握程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本次翻译实习,我们大致了解中国的翻译史,掌握英汉互译的一般理论、方法和技巧,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语法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异同,了解不同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方法,并且基本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的翻译句子、段落和短文,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各类翻译技巧及翻译策略,进一步打好基础,巩固并提高我们自主翻译能力。另外,我也明白了翻译不是一门一蹴而就的课程,而需要一个不断积累,不断练习的过程。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翻译也是这个道理,读得多了,练习得多了,自然而然也就会了。
七、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这次实习让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1.词汇量的不足使我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阻碍;2.是对一些句型不熟练,使我在翻译过程中举步维艰;3.就是对一些专有词汇不熟悉,及一些国外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匮乏;4.对篇章内容的整体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脱离上下文,把这些句子孤立成单个部分来看,导致所翻译的句子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5.逐字翻译,把汉语对应的英语词汇搬出来,而没有用英语将原文的真意确实、生动地表达出来,例如诗歌类型的翻译;6.受制于原文词序及原文词量,译句呆板。
对于这些自身的不足,通过这次实习,首先我会加大对词汇以及文化背景的记忆量;其次我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如果没有理解原文,那么翻译出来的句子再漂亮也是徒劳的;再次,对句子的语法成分和句子结构进行分析,进行这种分析尤其是对那些比较长的句子是非常适合的,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边看译文边翻译,译到一半译不下去的现象;最后,多读,多练习。我相信,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要我们都用心地去学习并为之而努力,我们一定会在翻译这个部分上一个新的台阶的!
第三篇:英语翻译与实践论文
英语翻译与实践论文
英语翻译与实践有涉及传统的文学和文化翻译的,也有谈应用翻译的,包括经贸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新闻翻译等等。尽管如此,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围绕着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展开的,所以也就不怕重复,名之曰“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集”。
2012年下学期所选修的英语翻译与实践课程,内容主要为英译汉,并且如何将句子翻译到位,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英文电影的欣赏与点评,品牌名的翻译原则及翻译方法,科技英语翻译亦需“雅“,浅谈文化差异与英汉成语翻译,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词义偏离。
从信、达、雅看翻译方法,这是老师在上课经常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论影视剧片名的翻译,注重文化差异,巧译英语习语,应用翻译研究——如何使英文译文更地道,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比如,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讲的第一个句子:I`m up to my neck in you bullshit.这个句子就显得比较抽象,如果用直译的方法,就会显得比较生硬,而如何将它翻译得更贴切呢,这就得跟平常的习语联系起来,应翻译成“你把我害惨了!”。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也就再次说明了翻译理论中的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与应用,直译、意译与译者主体性。另外,在这门课程中,学到了不少陌生的英语单词与词组,增加了自己的词汇量。例如,“thorns”的中文意思为“荆棘”,“organic cotton”的中文意思为“有机棉”,“a senior citizen”的中文意思为“老人”,等等。对于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这里也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这里的“green”不应翻译成“绿色”,整个句子应翻译成“你觉得我好欺负吗?”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与异国人对话过程中,将别人的话会错意是挺尴尬的事情,所以,英语翻译与实践这门课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适合读者的翻译法——根据译作的功能来决定,英语文化词语的翻译涉及创造性,而创造性在翻译中存在的必然性与价值是值得肯定的,翻译的标准不仅是我们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也是我们从事翻译时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从事翻译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还要注意语言环境的影响,把“忠实”放在第一位,同时要通顺、易懂。关键需要注意的是翻译标准;语言环境;文化差异。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艺术工作。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时非常复杂。所以,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简而言之,英语翻译与实践这门课程,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了翻译的技巧,中美文化的差异,领略到了翻译的乐趣,是很好的一次体验。
姓名:童小青 学号:1111404033 系部:化学化工系
第四篇:英语翻译报告 2(定稿)
翻译实践报告
一.实习目的1.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回到实践,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英语笔译工作者的过程。
二.实习内容
2012年11月中下旬开始在本校内为期1个星期左右的英语笔译实践,起初我对笔译还不是太了解,选择笔译是基于我对笔译工作的特别爱好。商务英语笔译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精力的工作,它是以商务方面的资料为依据,要求翻译者对其进行全面,准确,快速的翻译,语言要表达准确,意思清晰。由于商务英语笔译的翻译材料大部分都是非文学的,例如合同,客户资料,商业等专业性文件,所以它的要求就更为严格,苛刻,同时又必须符合“信,达,雅”的原则,难度相当的大,其中要用到大量的专业术语,范围不仅仅包括我们平时上课时所认识的,更多的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可行的渠道去查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时要严谨,不能给读者以错觉。
这次实习主要针对商务合同的翻译进行重点突破,花了整整几天的时间才磕磕绊绊的翻译一个合同,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突出了自己眼高手低的缺点,平时课堂上老师讲的用的寥寥无几,更多的是靠自己查资料来获取准确的信息。其中有些既晦涩又在网上很难查的一般都给不了,这些都给刚开始翻译的我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往往会遇到原文看不懂或者觉得语法别扭不对的情况,这时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毅力,需要坚持,对商务合同中的一些专业术语进行重点突破,查阅各种资料,在网上搜索各种专业术语,一点一滴的翻译,练得多了,慢慢就变的更加熟悉了,速度和质量慢慢的有所改善,当然和真正意义的笔译质量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英语笔译也同样如此,它需要通过大量的网上资料和翻译软件来进行协助翻译,因此在掌握商务英语基础的同时,电脑成为了我们读取翻译资料的利器。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很多相当一部分的专业术语需要我们通过电脑来进行翻译,来完成,基于此我们也有必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电脑知识和电脑软件,例如word文档等等。看来要作为一名合格的笔译工作者,电脑知识也是其必要的一个方面。
在实习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翻译质量不合格的问题,这些对我们初步介入笔译领域的初学者是司空见惯的,没必要害怕,但同时是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所谓熟能生巧,这个工作就更要求我们不断的进行练习,不断的进行知识积累。这次实习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辅导老师给我们的作用也是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并练习英语笔译,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众所周知,商务英语笔译是很枯燥无味的工作,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是花在了凳子上,但是这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挑战,能锻炼人的毅力。短短的两周实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对我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要好好的利用这次机会,认真的完成辅导老师给我们的练习和作业,不断的对我们的翻译能力和思维进行锻炼,严格要求自己,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对于合同翻译中的问题要弄个彻彻底底的明白,对于翻译的质量要精益求精,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尽最大的努力积累经验,为以后的毕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为期一周的实习,让我真正的感觉到了英语笔译的难度和责任,我们作为刚刚起步的初学者距离合格的笔译者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需要学的东西和知识还有很多,尤其是专业知识的欠缺,动手能力的不足等等,我也明白这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弥补的,但是我相信只要通过我不懈的努力是可以不断缩小差距的,我坚信自己能做到这些。
人们常说:大学是个象牙塔。确实学校,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这次实习确实也为我们提供不少学习与了解真正笔译者的机会,让我们在脑子里对商务英语笔译有个很清晰的概念,再加上以后我们的工作经验,定能在这条道路上创出一片天地,能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
第五篇:英语翻译小结报告
英语翻译小结报告
-----智能1201
陈明 201208070103
一、概述:
1966 年,美国科学院语言自动化处,理咨询委员会在调查了机器翻译的现状之后,最终宣布“机器翻译前途渺茫”。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人们纷纷反对或放弃建立在规律性和对等性基础之上的“翻译是科学”的主张,语言学派翻译研究也被宣布进入死胡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是我国翻译界一个重要的论断,据说对翻译实践
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这一表述中,“重”是“偏重”的意思,并没有否定两种语言各
自的对立面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但是这一表述本身却具有模糊性,可理解为英汉两个。
二、中、英材料: GPS is actually but part of a larger movement, called “telematics,” which will eventually attempt to put smart cars on smart highways.Prototypes of such highways already exist in Europe, and experiments are being made in California to mount computer chips, sensors, and radio transmitters on highways to alert cars to traffic jams and obstruction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其实只是叫做“远程信息学”的这一更大行动的一部分,这一行动最终将把智能汽车送上智能高速公路。这种高速公路的样品已经在欧洲问世,加州也在进行试验,在高速公路上安装计算机芯片、传感器和无线电发射机,以便向汽车报告交通拥挤堵塞情况。On an eight-mile stretch of Interstate 15 ten miles north of San Diego, traffic engineers are installing an MIT-designed system which will introduce the “automated driver.” The plan calls for computers, aided by thousands of three-inch magnetic spikes buried in the highway, to take complete control of the driving of cars on heavily trafficked roads.Cars will be bunched into groups of ten to twelve vehicles, only six feet apart, traveling in unison, and controlled by computer.在圣迭戈以北10英里的15号州际公路一段8英里长的路面上,交通工程师正在安装一个由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引进“自动司机”的系统。这一计划要求计算机在公路上埋设的数千个3英寸长的磁钉的协助下,在车辆极多的路段完全控制车辆的运行。车辆会编成10辆或12辆一组,车距仅6英尺,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一齐行驶。Promoters of this computerized highway have great hopes for its future.By 2010, telematics may well be incorporated into one of the major highways in the United States.If successful, by 2020, as the price of microchips drops to below a penny a piece, telematics could be adopted in thousands of miles of highways in the United States.This could prove to be an environmental boon as well, saving fuel, reducing traffic jams, decreasing air pollution, and serv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highway expansion.这种计算机化的公路的倡导者对其未来的应用充满希望。到2010年,远程信息技术很可能应用于美国的一条主要公路。如果成功的话,到2020年,当微芯片的价格降到一片一美分以下时,远程信息技术就会应用在美国成千上万英里的公路上。这对环保也会很有利,能节省燃油,减轻交通阻塞,减少空气污染,还可用作公路扩建的替代办法。
三、翻译:
1)英译汉:
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选择确定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如,在文章的第11段中 GPS is actually but part of a larger movement, called “telematics,” which will eventually attempt to put smart cars on smart highways.“but”不该理解为常见的转折意思,应理解为副词“只是”的意思。
如,在文章的第12段中,Cars will be bunched into groups of ten to twelve vehicles,only six feet
apart,traveling in unison,and controlled by computer.通过查阅可知,bunch 有名词、动词等不少意思,从词性、上下文来看,这里的意思应该翻译为“(使)成为一(组)”;
二、词类转译技巧
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词对译,只能将词类进行转译之后,方可使译文显得通顺、自然;对词类转译技巧的运用须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转译成动词。英语中的某些名词、介词、副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动词。
2、转译成名词。英语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换成汉语中的名词。
3、转译成形容词。英语中有些作表语或宾语的抽象名词,以及某些形容词派生的名词,往往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另外,当英语动词转译成汉语名词时,原来修饰该动词的副词也往往随之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4、转译成副词。英语中的某些名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副词。
三、汉译的增词技巧
英译汉时,按意义上、修辞上或句法上的需要加一些词,使译文更加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但是,增加的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却有其意的一些词,这是英译汉中常用的的技巧之一。增词技巧一般分作两种情况。
1、根据意义上或修辞上的需要
2、根据句法上的需要增补一此词汇。
如,在文章的第13段中,This could prove to be an environmental boon as well, saving fuel, reducing traffic jams, decreasing air pollution, and serv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highway expansion.通过查阅可知,“„„prove to be„„”实际是指“被证明是”,此处的翻译就用“能够、可以”代替的话,语言跟“符合”汉语。
四、正反、反正汉译技巧
正反、反正汉译技巧是指翻译时突破原文的形式,采用变换语气的办法处理词句,把肯定的译成否定的,把否定的译成肯定的。运用这种技巧可以使译文更加合乎汉语规范或修辞要求,且不失原意。
五、汉译的重复技巧
重复技巧是英译汉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翻译技巧。由于英译汉时往往需要重复原文中的某些词才能使译文表达明确具体;又由于英汉语言结构不同,重复的手段和作用也往往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
1、为了明确
2、为了强调
3、为了生动
六、倒译技巧
英汉词句组成和排列的顺序千差万别,因此英译汉时作些调整,颠倒一下顺序,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翻译技巧,这种翻译技巧共分五种类型。
1、复合句倒译技巧。复合句倒译可分为部分倒译和完全倒译两种技巧。
2、被动句倒译的技巧。被动句倒译时,有时可将被动句倒译成主动句,有时可将状语倒译成主语。
3、以否定型副词或条件副词开头的句子的部分倒译技巧。能引起这种倒译的副词有no ,never ,hardly ,no longer.in no way ,not until ,not even ,only 等。
4、带有介词短语句子的部分倒译技巧
2)汉译英: 1.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与意译 首先应当指出,直译不是死译,而指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结构,照字面意思翻译。意译也不是胡译、乱译,而是在不损害原文内容和精神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的需要,对原文作相应的调整。直译以严格意义上的忠实为宗旨,意译则更多考虑英语的特点,更强调译文的效果,不求形式对应,只求语言在深层次中的对应。总之,选择直译还是意译,应该根据文章具体需要而定,两种译法可以并用。
2.翻译的变通手段
1)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或机械地逐字照译,硬凑成英文,必须认真分析上下文,掌握词的确切含义,然后用适当的英文表达,必要时需要变换一些词,如“小记者”译成teenage reporter,“紧急报告”译成SOS,“深感忧虑”译成deeply concerned等,都是采用变通手段。
2)增词、减词。译文的增词、减词都是为了更确切、更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和精神。译文中添加一些原文没有的词句,表面上看似不忠实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增加的词句所表达的意思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隐含在原文中的。减词是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省略无关紧要的词语避
免拖泥带水。
三、文献参考:
1)《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总第144期中 申连云《形合与意合的语用意义及翻译策略》;
2)百度文库 3)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