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监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监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受各种因素影响,人民法院对刑事被告人判处缓刑、管制、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决定暂于监外执行的监外执行案件在宣判、送达、交付执行等相关环节存在诸多不规范,容易产生执法不严及罪犯脱管、漏管等现象,从而影响到刑罚制度的正常实施。在此结合定远法院去年开展的监外执行罪犯,脱漏管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分析监外执行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情况
定远法院通过对2002年6月30日起至2008年7月止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监外执行、罪犯的法律文书进行全面清理、核对,查明此类罪犯444人,其中宣告缓刑的罪犯305人,被判处管制的罪犯37人;漏管罪犯49人占此类罪犯总数的1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判或作出决定时告知义务履行不够。
刑事法官在宣判或作出决定时,一般只向被告人宣布判决或决定内容,而对予以监外执行后被告人应遵守的判决内容之外的法定义务或必要的守法提醒义务往往忽略或一言带过,使一些被告人容易产生获释后不受任何约束的认识偏差以及不主动接受监管的行为偏差。
2、刑事法律文书送达交付执行不规范。
羁押机关往往将监外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作释放罪犯的依据,而未将执行文书向真正的执行机关流转。实践中,刑事审判部门对于向被告人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送达判决书的规定也执行不一,不同程序存在漏送、送错现象。
3、罪犯交付执行脱节
法律对监外执行罪犯如何交付执行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关于交付执行的具体程序就显得混乱,实践中按照的关规定:被判处管制、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均可以允许自行到派出所报到。但对如何确定哪些监外罪犯可以允许自行报到,缺乏具体的细则,事实上看守所的做法是接到人民法院的管制、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裁决即将罪犯释放,并告之其应当到住所地的派出所报到,但很多的监外罪犯一出看守所就不知去向。
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规定不明确。
首先是对刑事法官宣判时的告知义务缺乏统一规范性的指导意见。其次是对执行机关的规定不明确,如对适用缓刑罪犯的执行机关及配合部门,刑法与刑诉法的规定不一致;对判处缓刑、管制及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只笼统规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对决定暂于监外执行的,则规定由罪犯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上述规定导致执行机关(公安机关)及配合部门的确定存在是以罪犯户籍地还是以罪犯经常居住地为标准的争议,使法院在将罪犯交付执行时无所适从。
2、作为行刑主体的公安机关,其职责也不够明确。
《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保外就医罪犯,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日常性监督考察”。至于“日常性监督考察”的具体内容,则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
3、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何时生效未作明确规定。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何时生效的问题,在刑诉法中并未作明确的规定,只是在刑诉法第215条中规定了对于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监督机关及监督程序。但对于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是从批准之日起立即生效、执行,还是等过了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意见的法定期限以后再生效、执行未作明确规定。如果不能立即生效、执行,那么这个批准决定又有何意义?如果立即生效、执行,人民检察院在法定期限内又提出了“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正当的”书面意见,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狱管理局经“重新”,如果认为人民检察院的意见正确,就要把已经生效并正在执行的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收回,将罪犯重新收监。刚生效、执行不久又宣布作废,这样势必大大降低决定的严肃性。
四、对策和建议
1、完善交付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允许自行报到的监外罪犯的标准。对哪些缓刑犯罪,允许自行到所管辖的派出所报到,哪些缓刑犯应由交付司法机关负责押送,应当作出规定,至少应当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的。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将是否允许缓刑犯自行报到的决定权交给人民法院,由法院在判决的时候综合考虑罪犯缓刑考验期的长短、犯罪情节、悔罪表现。有无固定的住所、工作单位、是否在本地接受监督考察等情况在执行通知书上予以明确。看守所只根据法院的执行通知书予以执行,不决定是否允许缓刑犯自行报到,这样可以对看守所的交付执行起到很好的限制作用,防止看守所因为工作忙,人手不够等原因随意决定允许缓刑犯罪自行报到。
2、明确审判人员宣判时对被告人的告知义务及警示职责,以强化被告人在刑罚执行期间的自我约束意识。
3、建立文书送达责任追究制。从根本情况来看,导致文书送达不及时的原因还在于有关人员的认识态度问题,认识到此问题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的情况下,文书送达不及时的现象基本上能得到解决。笔者认为提高人员的思想认识是有效解决文书送达不及时的根本保障。只有有效的制
度制约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要明确未及时送达文书所要承担的责任。从法律和规范的执行力看,有惩罚措施为保障的制度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才具有执行的贯彻力和持久力,而单靠人员的主观自觉性执行的制度由于缺乏强制力必然沦为形式。因此尤其在现行检察监督权缺乏强制力的情况下,建立文书送达责任追究制度就更显得重要。确立文书送达责任追究制
度,首先明确文书送达的责任人,即为本案的办案人员,所以审判人员对书记员的送达、交付执行工作应把好事前审核关。
第二篇: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二、对策建议:
第三篇: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通过这几个月我的观察,发现在宿舍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不按时作息。上网、大扑克下棋、玩游戏机的现象屡屡发生,缺乏充足的睡眠保障,影响学生白天上课时的精力集中和学习效率
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乱泼脏水,多人共用一套餐具吃饭,乱用别人被褥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缺乏必要的约束激励机制。学生在宿舍里懒散成性,不愿打扫公共卫生;拉帮结派,欺负小同学;顺手牵羊,偷拿别人东西等等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比较严重。
种种问题的发生,败坏了校风、校纪,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加大了政教处、班主任的管理难度,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做法
热爱学生,做好服务。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到了日常宿舍管理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莫怪人心冷,将心来比心,当你把一颗火热的心捧给学生的时候,你才能获得他们的爱戴和尊敬。有同学生病了,捧上一杯热水;天冷了,提醒同学们夜里上厕所要穿好;大冷天学生在宿舍里洗头,提醒一句别感冒了;下雪了,亲自拿扫帚把积雪清扫干净;同学们遇到困难了,及时帮一吧。从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近了,宿舍管理员的工作也就好作了。
严格纪律,规范管理。从前,学生晚上偷偷溜出去上网吧的比较多,学校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新的岗位需要新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新情况,解决好新问题。工作间隙多看几篇管理方面的文章,多学习一些高中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态变化。
第四篇: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而忽略精神内涵。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有些企业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的标语口号,如“团结”“拼搏”等,企业文化、“口号化”,或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大方,设备摆放的流线优美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表层的精神。第二,充分利用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第三,提高企业文化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企业文化必须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和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第四,提升企业文化中的
公益思想。笔者在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美国哈佛大学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认为,企业文化由五个方面的要素组成:企业环境,这是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的因素;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构成的核心因素;英雄人物,他们将企业价值观人格化,为员工提供具体的楷模;礼节和仪式,即企业的日常惯例和常规,向员工们表明了所期望他们的行为模式;文化网络,即企业内部主要的“非正式”的联系手段,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人物传奇的“运载媒介”西方学者们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
气等内容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形式。对企业的价值与理念缺乏有效的认识的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不能形成文化长久推动力。第三,企业的建设脱离企业实际管理,不少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而与企业现实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相对偏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现实管理。第四,过于迷信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作用。如有企业家喜欢孔子、老子、荀子、曾国藩等思想来管理企业,直接简单应用于企业,出现种种不适当。应该讲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直接应用不妥,因为环境毕竟发生了很大变化,况且现在研究这方面的专家还较少,研究的成果多处于不成熟阶段。
第五篇: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生会存在的问题:
1.人员流失,我想任何一个社团都不能避免这个问题。然而为什么会有干事突然间就不出现了,突然间就不来开例会了呢? 2.部长团以及干事们积极性不够。部长们不够积极,干事们更提不起兴致。有些活动正部都不在场,只是叫几个干事来,久而久之,干事也会受其影响。
3.活动越来越形式,缺乏创新。为什么我们的活动不够吸引人?从策划到活动流程,甚至主持稿的编写,我们延续着上一届甚至上上届的“传统”,改一下时间,改一下地点,一个活动顺利地办完就够了吗?我个人觉得不是办活动很有成就感,而是这个活动能够引起参与者的共鸣,这个活动能座无缺席,现在的气氛很好,中间的过程很顺利,这才是值得骄傲的。
4.不够注意细节。有时候因为天气原因,挂都在室外的条幅歪了或者松开了。在办活动时到了现场才发现话筒有问题,粘好的旗子或气球掉下了;需要用到多媒体时,线轴没人管;播放的PPT中出现明显的错误;主持稿编写不够细心,有语句不通顺的地方;颁奖的时候出现问题,现场比较乱。
5.学生会事务繁杂,作为学校权利部门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常常因事务杂多而忙得焦头烂额,忽视了学生会原本应该重视的服务特色。/ 4 对策:
1.关于人员流失问题,虽然不能避免,但我们可以做到尽量减少。从主席团开始,正主席不应在工作中表现出与某些部长特别亲昵,尤其是自己曾经任职的部门。正部长也是如此,带干事的事情要留给副部去思考,而不是抢着把副部的事情干完。要把每个干事每个部长当成部长和主席来培养,而不是只培养与自己熟悉,与自己交好的干事或部长。做到对每个人都平等很难,与其让干事或者部长揣测自己的心思,不如放手让副部和副主席去思考如何带出优秀的部长和主席。例会的时候不要只是宣布事情,有的时候聊聊一周中发生的事情,或是让干事来谈谈自己最近在干些什么,适当地提一些作为学长学姐的意见。给予每个干事和每个部长同等的关注,让他们觉得在这个团体中,自己是重要的,虽然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可以去努力,让他们有斗志有希望地继续留在学生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2.刚上任时,大家兴致都很高涨,然而渐渐地当上部长的热情退去之后,我们要如何继续保持对社团态度的积极。干事与部长最大的不同是,干事更多的是需要去执行,而部长不单单要去执行,更需要去思考如何带好一个部门,如何与主席团沟通交流,如何与其他部门的部长相处好,如何处理好与副部的关系?很现实的一点是干事可以想走就走,部长却不行。责任心的作用在这时起得作用就非常大了,一个人的责任心是可以培养的,2 / 4 主席可以多与部长沟通,部长可以多与干事交流,减少抱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你是什么样,你的干事就是什么样,不要把工作中的烦恼带给他们,作为部长需要把社团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们,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关于活动的创新,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一味地传承活动,而忽略了同学们需要什么样的活动,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他们想要邀请一些什么人?其实要清楚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在招新的时候就可以问他们这个问题,或者在干事之间做一个民意小调查。掌握了这些之后,在策划活动时需要用心,而不是敷衍,真正地从同学的角度出发,问问自己如果是活动的参与者会想要看到些什么。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可以去尝试些新的想法。
4.细节决定成败。上面说的问题都是这一年中我所看到的,当然还有很多是我没能看到的。部长团差不多每周都有例会,每次办活动之前也有例会,我们可以在例会中提出活动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而不是等问题出现了再去解决。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工作内容,提前做好应急的准备。若出现问题,应立即去解决,而不是采取等的态度。就比如说线轴碰别人碰掉,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搬把凳子去把它接上。话筒电池没电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买电池。但很多东西是需要我们前期认真去检查的,PPT,主持稿,我们不是只看一遍,主席看一遍,老师看一遍就够的,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反应。/ 4
5.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思想。学生会的一切活动与服务都围绕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展开。我们应创新学生会工作方式,拓宽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学生会工作的宗旨是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服务广大学生,学生会干部的职责是尽最大努力来实现这一宗旨。学生会应结合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加强内部学习培训,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引领学生思想,从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多方面开展工作,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具体强有力的途径去服务同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