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还把群众“当干粮”吗?
我们还把群众“当干粮”吗?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里,老党员郭百岁怪公社主任很多事情瞒着自己,挥着拐杖说:“过去刘邓首长都拿我当块干粮呢!”走出影院,这句话在笔者耳边挥之不去。
一块干粮,在今天可能真的不被人们瞧上眼,但在树叶被摘光,毛主席都不吃肉的日子里,是何等的珍贵。在革命战争年代,干粮断了,队伍就没法生存。人民群众就是这样的干粮,是共产党人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本、胜利之源。虽然电影里没有再现,但我们可以想到,当年刘邓大军看重群众、敬畏群众、想着群众、为了群众,在革命老区与群众血肉相连、患难与共,坐在群众的炕头,吃着群众的抻面,与群众拉着家常,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的情景。
正是有了这样的切身感受,邓小平同志才会充满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陈毅同志才会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毛泽东同志才会在天安门城楼振臂高呼:“人民万岁!”而人民也才会从心里歌唱:“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人民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你把群众当干粮,群众就会把你当太阳。”想想那时候,党群关系多么融洽。干部和群众面对面,喊一声“老哥哥”“老嫂子”,一个袋里抓炒面,一只碗里喝稀粥,两人掰开一个窝窝头。困难时期,群众勒紧裤带和党共渡难关,脚浮肿了,也不说自己“饿”!
今天,我们还能像刘邓大军那样把人民群众当干粮吗?还知道自己来自群众吗?还知道自己要为人民服务吗?我们能不能像周总理那样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吃饭问题、治病问题、识字问题?如果总想着自己,不仅郭百岁的拐杖会高高举起,二廷们也会站出来把你掀下台去。
如此,我们真的当以郭百岁之问为镜,好好正正衣冠。把人民群众当干粮,是一个观念问题。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过去革命是朋友,今天发展是主人”,离开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把人民群众当干粮,也是一个“立场问题”。任何时候都要站群众一边、帮群众说话、为群众解难,否则,有一天我们再遇到困难,人民群众就可能不会和我们“一起扛”。把人民群众当干粮,还是一个感情问题。领导只有坐在群众的门槛上,群众才不把你当“门外人”。如果“一切向钱看,围着老板转”,自然会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把人民群众当干粮,更是一个“方法问题”。虚心向群众问计,要有敢于改正自己决策失误的勇气。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群众。
第二篇:让群众当裁判
2001珠海市党政机关目标任务考核暨“万人评政府”结果春节前公布:在44个参加测评的单位中,两个单位被评为最差,两个单位被评为一般,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被评为优秀。“万人评政府”是珠海市委、市政府为提高珠海市机关效率、强化服务意识而对考核制度进行的改进和创新,从1999年开始实施,今年已是第三次。与其他考核区别最大的是,这两项考核拥有相当充分的群众基础。由此想起到前不久读到的类似的消息:海南省东方市建立了干部“百名监督人”制度,即全市每位副科级以上干部,都有百名由其上级、同事、下级、服务对象、纳税人、市民代表与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的社会监督群。监督人每年轮换调整,经常带证监督,可随时质询领导干部,定期听取被监督对象的述职报告,对其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量化评议,评议结果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孟德思鸠说过:“从事物的性质上说,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最大的权力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人民的力量不可抗拒。作为国家公务员,“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是最基本的党性要求和职业要求。与此相应的是,对公务员的评价、考核,群众感受最真切、最可信,也最有发言权。从这种意义上说,珠海市、东方市让群众当裁判,真正尊重群众公论,无疑是抓住了根本。相对于过去“干部考核由领导说了算”的传统做法,体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政府理念和“吏治”思路。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一再强调“群众标准”是衡量各项工作好坏的第一标准,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着有益的实践。但是,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领导标准”凌驾于“群众标准”之上。有的为官者,干工作、办事情,不看群众脸色行事,而看领导脸色行事;不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取向,而以领导满意不满意为取向。有的领导者考察政绩、评价干部,不是以群众公论为取舍,而是从个人的好恶出发,用亲我者、贬远我者。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众标准”往往成了“纸上谈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领导而轻群众”的局面呢?从表面上看,是某些为官者思想品德出了问题,不是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公共利益,而是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把权力异化为谋私的工具。但是,从深层次分析,其实揭示了我们的权力运行机制、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人民当家做主,掌握着国家权力,但是无力去规范、保证权力沿着自己的意志运行;面对权力的越轨和滥用,常常无可奈何。因此,要使“群众标准”名副其实,真正让群众当裁判,关键还得从完善机制入手,建立起由群众说了算的评价、考核、监督制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权力,使他们能够真正地规范权力的运行,左右官员们的命运。如此,谁还敢对“群众标准”置若罔闻
第三篇:当我们离开观后感
当我们离开观后感
《当我们离开》是前些日子看过的一部德国电影。尽管过去了很久,但女主悲惨而又短暂的一生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不得不写下此篇观后感,借以思考她的离开,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当我们离开》2010年上映,该片赢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一项大奖和六项提名。这是一部以一名土耳其女性为逃离丈夫家暴,争取人身自由为主题的影片。
影片的开头是我们的女主Umay独自一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医生在为她做引产手术。术后,她独自一人搭乘公交车回家。回到家后,她帮婆婆一起准备晚饭。吃饭时,儿子小澉在饭桌前说漏了嘴,被丈夫暴揍并关进屋子。Umay让丈夫别打孩子了,丈夫却将她推倒在地。Umay伤心地躺在床上,此时的丈夫没有关心、没有安慰。晚上,丈夫粗野地要和Umay makelove,Umay不从,但丈夫根本不在乎妻子的感受,依然发泄自己的性欲。丈夫完全没把Umay当做自己的妻子来看,她只是他的财产,抑或是发泄性欲的一个工具而已,全然不在乎妻子刚做完手术后的身体不适与难过。
我想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Umay终于下定决心逃离吧!
第二天,Umay回到娘家,到了第七天前后,母亲催她回去,父亲也催她回去,哥哥也希望她能回去,而Umay却说她要离婚,她要出去工作并独自抚养孩子。当Umay说自己再也不会回去了时,家人都睁大眼睛看着她。刚回来时,一家人的温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轮番相劝,最终因妹妹订亲受阻而被赶出家门。
Umay只得离开家来到政府收养所,而哥哥四处跟踪Umay,并向她的住处扔石头,让她无处栖身。在她离开收养所时,她把她最喜欢的一件衣服留给了收养所里另一位女伴,儿子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当我们离开时,总得留下点什么。
之后,她带着儿子寄居在朋友家里,在一家面包店打工,面包店里的一位男员工喜欢上了她,对她的儿子也非常好,两人准备租房子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命运对我们的女主却是如此的不公。
妹妹的未婚夫家得知Umay是从夫家逃回来的后,准备退掉妹妹这桩婚事。父亲低三下四地去求妹妹的未婚夫家,让他们一定要娶了妹妹。经过父亲的努力,妹妹终于可以结婚了。想到妹妹以前说希望自己能出现在妹妹的婚礼上,于是Umay准备了礼物带着儿子去了妹妹的婚礼现场。然而,现场的所有亲人都不让她和儿子小澉进去参加这场婚礼。
小姨不让参加婚礼,儿子很委屈。孩子不明白那么喜欢自己的小姨为什么不让自己参加她的婚礼。看到伤心的儿子,Umay再一次鼓起勇气来到婚礼现场,没想到却被自己的兄弟赶出婚礼现场,并一顿暴打。
Umay不明白小时候爸爸说过的“我们永远是一家人”的家,如今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接纳她。
爱她的弟弟在多次被邻居及旁人讽刺、侮辱后也站在了家人的一边,反对姐姐离婚、反对姐姐住在家里,哪怕住在同一座城市都不行。那个自己最疼爱的弟弟,最终也成了家人的帮凶。
Umay给父亲准备的礼物被父亲拒绝,约母亲见面,母亲劝说她改变主意,并说如果不改主意就不要再见面了。
父亲让Umay的丈夫来把孩子接走,被Umay发现,父亲亲自目睹了丈夫痛打女儿这一幕,这才没逼着Umay把孩子给丈夫。
尽管父亲看到女儿的不易,但是父亲仍不能容忍女儿带着孩子出现在自己的家人面前。父亲去找人买了枪,让Umay的兄弟把Umay杀了。
此时父亲病了,在医院住院,Umay去看望父亲,没想到看完父亲从医院出来的时候,在医院外面的大街上,遇到自己的哥哥来抢自己的孩子,刀误伤了孩子,孩子身上血流如注,在她抱着死去的孩子转头,以为自己最爱的弟弟是来帮自己的时,却被弟弟开枪打死。
Umay就这样死在了最亲的人手里。
本是同根生啊!为何要这般狠?
看完影片,让我不得不去思考,难道女儿、姐姐的幸福、性命还抵不过旁人的冷嘲热讽?难道亲情还抵不过面子?家族的名誉是什么?我们究竟看重什么?我们为什么而活?难道仅仅是因为Umay是个离婚并带着孩子的女人?
假期在家的时候,母亲和小姑聊天,聊到了有个村的一个女孩的悲惨境遇。
女孩因姊妹众多自小被一对夫妻抱养。这对夫妻有一个儿子,因头胎是个男孩,他们不能再要二胎,于是抱养了这个女孩。
儿子长到十七八岁,读书不成器,出外打工又不愿出力,父母让人给儿子说媒,谁家也不愿意把姑娘嫁给他。于是这儿子就对这抱来的妹妹动了歪心思。这对夫妻一看,那就让他俩成亲吧。婚后,女孩有了两个孩子。孩子三四岁的时候,这对夫妻和儿子相继死于非命。
这时有说媒的上门,女孩想带着两个孩子改嫁,但是这家儿子的叔叔不同意,说是不能让他侄子家断了香火。女孩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过着。谁来说媒,这个叔叔都不让,因为这个叔叔对这个女孩起了歹心。直到这个叔叔前几个月死了,女孩才得以改嫁。
我当时就在想,这女孩命也够苦。她为什么就不反抗呢?为什么就不带着孩子离开这个破地方呢?
看完这个影片,我深深体会到这个女孩的难处。她一个弱女子怎么反抗?她带着孩子往哪儿逃?逃离后靠什么生活?
她的亲生父母住在哪儿?是否同意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去同住?即使是父母同意,她的兄弟姐妹同意吗?如果不同意,她们娘仨将何去何从?
她意识到自己悲惨的命运了吗?在重男轻女思想依然存在的偏远山区,对于亲生的女儿有的都不让上学识字,更何况她这个抱来的!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女人再带上两个孩子能去哪儿?
在这儿最起码还有住处,叔叔虽禽兽不如,无道无德,但最起码孩子们能吃饱穿暖。这就是为母的不易。女孩只能用自己的苟且给孩子换来一个相对安稳的成长环境。
Umay如果忍气吞声地听从母亲和家人的劝告回到丈夫的身边,她也许会和她的母亲一样有几个孩子缠绕膝下;她也许会死在丈夫的暴力之下,然而不管怎样,他的儿子也许能长大成人。
但是Umay必定是读过书的人,她有她的思想,她不可能像她的母亲那样苟且一生。
Umay离开了,她说了当我们离开时,总得留下点什么。
她走了,用她的生命告诉我们,在中东、在非洲、在发达的民主国家、在落后的偏远山村,在世界的某个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女性解放、女性自由、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等女性问题依然突出。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女性来说,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前面的路依然很长。
第四篇:当我们海阔天空观后感
当我们海阔天空观后感1
之前并没有听说过所谓“高考档”,但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却无疑是今年的“高考档”的强片,不仅是在高考期间上映,而且特别适合参加完高考的学子们,以及陪读多年的家长们一起来观看,因为这里,有在中学时代所接触不到的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规划。毕竟,金榜题名之后,人生将进入到另一个快车道,《当我们海阔天空》俨然是驶向这个快车道的“技能”培训与“励志”动员。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抓住稍纵即逝的契机,将理想变为现实,谁都有可能成为受人瞩目的希望之星,成为下一个马云或是马化腾一样的人物。影片《当我们海阔天空》,就讲述了一个与互联网革命息息相关的故事,从年轻人的追求与努力到奋斗路上经历的曲折与坎坷,从失败后的自我否定和步履维艰到再次拼搏的不遗余力并全情投入,人生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坎坷,成功与失败并存,喜悦与痛苦交替,称得上是一部现实意味浓郁的“大学生奋斗指南”。
《当我们海阔天空》所讲述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根据真实的励志故事改编而来。三位境况和遭遇截然不同年轻人,相聚在大学的校园里,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并踏上了合伙开公司这条路。在经营的过程中,体会着经营者的心酸与成长的煎熬,而命运却总是与他们开玩笑,一次次的考验、一回回的磨难,都成为一道道迫在眉睫的难题……从而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林林总总,毫无保留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的切入点有些别出心裁,主人公既不是眼高手低的菜鸟,也不是历经风雨的成功人士,更不是独具慧眼的投资精英,而是初出茅庐、毫无经验的大学生。这样的人设不光接地气更是出人意料,面对着纷繁复杂的世界,瞬息万变的商业战场,大学生的成功之路究竟何去何从?是一马平川,还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受尽磨难,还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整个故事的走向颇有些不按常理出牌,在不落俗套的同时,也自始至终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整部影片,围绕着三位性格、特点完全不同的主人公来展开剧情。善于观察、头脑冷静的凌云,敢想敢拼、勇于创新的李想,以及仗义执言、踏实肯干的大旺,分属不同世界里的三个人就这样神奇的相遇了,以小见大的`想法不谋而合,也令他们毅然决然投身到经营的浪潮之中,组成了志同道合的团队。从三个人的头脑风暴到孵化公司的高度肯定,从产品的上线到成功拉来第一笔投资,共同经历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各个阶段。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奋斗与拼搏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如此。将看上去很美的理想转变为现实,所要经历的艰难困苦,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如同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一样,农产品的切入点不过是刚开始,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跑货源,和老乡面对面交流,对货物的品质更要严格把关,主动出击联系卖家,直到销路完全打开。而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也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之中,从量变迎来质变。
既然是直面大学生拼搏的故事,最离不开的就是校园,整部影片在有“全国最美校园”之称的厦门大学实景拍摄。人声鼎沸、学习氛围浓郁的教室,飘荡着欢呼与喝彩、挥洒着青春与汗水的运动场、以及人头攒动、动作整齐划一的操场,校园里一幕幕的场景与情节相得益彰,在领略剧情发展的同时,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了学生时代,带回到了记忆深处中魂牵梦绕的校园。
近两年,与企业竞争与成长相关的影视作品并不少,《创业时代》、《中国式合伙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透过不同的人和事,讲述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当我们海阔天空》也不例外。青涩稚嫩的面庞,坚毅果敢的性格,以及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新一代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不光给观众带来启示,也让我们由表及里,逐渐领略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代价。
当我们海阔天空观后感2
之前并没有听说过所谓“高考档”,但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却无疑是今年的“高考档”的强片,不仅是在高考期间上映,而且特别适合参加完高考的学子们,以及陪读多年的家长们一起来观看,因为这里,有在中学时代所接触不到的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规划。毕竟,金榜题名之后,人生将进入到另一个快车道,《当我们海阔天空》俨然是驶向这个快车道的“技能”培训与“励志”动员。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抓住稍纵即逝的契机,将理想变为现实,谁都有可能成为受人瞩目的希望之星,成为下一个马云或是马化腾一样的人物。影片《当我们海阔天空》,就讲述了一个与互联网革命息息相关的故事,从年轻人的追求与努力到奋斗路上经历的曲折与坎坷,从失败后的自我否定和步履维艰到再次拼搏的不遗余力并全情投入,人生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坎坷,成功与失败并存,喜悦与痛苦交替,称得上是一部现实意味浓郁的“大学生奋斗指南”。 《当我们海阔天空》所讲述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根据真实的励志故事改编而来。三位境况和遭遇截然不同年轻人,相聚在大学的校园里,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并踏上了合伙开公司这条路。在经营的过程中,体会着经营者的心酸与成长的煎熬,而命运却总是与他们开玩笑,一次次的 考验。一回回的磨难,都成为一道道迫在眉睫的难题……从而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林林总总,毫无保留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的`切入点有些别出心裁,主人公既不是眼高手低的菜鸟,也不是历经风雨的成功人士,更不是独具慧眼的投资精英,而是初出茅庐。毫无经验的大学生。这样的人设不光接地气更是出人意料,面对着纷繁复杂的世界,瞬息万变的商业战场,大学生的成功之路究竟何去何从?是一马平川,还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受尽磨难,还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整个故事的走向颇有些不按常理出牌,在不落俗套的同时,也自始至终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整部影片,围绕着三位性格。特点完全不同的主人公来展开剧情。善于观察。头脑冷静的凌云,敢想敢拼。勇于创新的李想,以及仗义执言。踏实肯干的大旺,分属不同世界里的三个人就这样神奇的相遇了,以小见大的想法不谋而合,也令他们毅然决然投身到经营的浪潮之中,组成了志同道合的团队。从三个人的头脑风暴到孵化公司的高度肯定,从产品的上线到成功拉来第一笔投资,共同经历了企业成长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各个阶段。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奋斗与拼搏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如此。将看上去很美的理想转变为现实,所要经历的艰难困苦,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如同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一样,农产品的切入点不过是刚开始,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跑货源,和老乡面对面交流,对货物的品质更要严格把关,主动出击联系卖家,直到销路完全打开。而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也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之中,从量变迎来质变。
既然是直面大学生拼搏的故事,最离不开的就是校园,整部影片在有“全国最美校园”之称的厦门大学实景拍摄。人声鼎沸。学习氛围浓郁的教室,飘荡着欢呼与喝彩。挥洒着青春与汗水的运动场。以及人头攒动。动作整齐划一的操场,校园里一幕幕的场景与情节相得益彰,在领略剧情发展的同时,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了学生时代,带回到了记忆深处中魂牵梦绕的校园。
近两年,与企业竞争与成长相关的影视作品并不少,《创业时代》。《中国式合伙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透过不同的人和事,讲述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当我们海阔天空》也不例外。青涩稚嫩的面庞,坚毅果敢的性格,以及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新一代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不光给观众带来启示,也让我们由表及里,逐渐领略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代价。
第五篇:当我们遇到鲁迅
当我们遇到鲁迅
高密市康成中学 于学军 2010年7月28日 06:19 张文胜于10-7-28 10:21推荐鲁迅的作品,经典,他忧愤深广的心情、深邃丰富的思想、勇敢艰辛的探索、幽默犀利的文笔,太精辟了。
邱法喜于10-7-28 11:15推荐当我们遇到鲁迅,想象丰富,启迪性强,令人叹服。
王岱于10-7-28 11:30推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绕不过的一个人物,鲁迅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如何读鲁迅,如何引导学生读鲁迅的确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当我们遇到鲁迅
夜深人静,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在观看了苏州十中袁佳、琼山华侨中学龙敏两位老师关于《祝福》的教学录像时迸发的感触,使我难以入睡。她们敢于在公开课上讲鲁迅,能够把《祝福》讲得非常成功,着实让我赞叹。赞叹他们高超的授课技巧,更赞叹她们不畏鲁迅的勇气。那么,当我们在课堂上遇到鲁迅的时候该怎么办?如何办?
鲁迅的作品,经典,他忧愤深广的心情、深邃丰富的思想、勇敢艰辛的探索、幽默犀利的文笔。我们几代人都在读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着《社戏》、读着《孔乙己》、”《阿Q正传》和《藤野先生》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步步走来,一点点长大,渐渐明理、明法。可当我们走上讲台,遇到鲁迅时都干了些什么?
‚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 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有人如是坦言。于是乎,浅尝辄止成了目前我们在教授鲁迅文章时最常见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教鲁迅的作品,都是概括一下作品的主题思想,然后再拿几个重点的句段找学生分析一下,再根据学生的赏析回扣一下主题就完了。除此之外感觉就没有什么可以教的了,甚至有的时候为了赶进度节省时间,重点先讲解某一个模块的文言文或者是诗歌单元,而对于想鲁迅这样的小说单元或者是散文、随笔一类的直接让学生读一读就算是学过了。长此以往,伤害不仅仅是孩子对鲁迅先生文章的阅读的兴趣,伤害的更是孩子那颗应该对周围的事物善恶美丑敏锐的鉴别能力。进而厌恶鲁迅,讨厌鲁迅。在当下中学生群不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吗?‚语文课堂中,要问我们怕什么?我的回答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学鲁迅。‛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郁达夫说:‚没有伟人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人出现而不珍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鲁是一位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文学巨匠,他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更为可贵的是,作为一个文人,他的一生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他来自中国,是一个炎黄子孙,是属于我们的英雄,这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可是,我们怎样对待我们的英雄,我们的文化巨匠呢?我们真的拥护了吗?我们真的珍稀了吗?或许真的没有。我们学习文章,我们给我们的孩子上语文课的目的,是什么?就像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那样‚自行做人‛、‚自行做文‛。我们守着这样好的精神财富而不用,这是否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鲁迅是大家,他的文章,不能说是全部,大多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不仅仅是仅局限于思想层面。单就其文章的美,值得学习之处,就有很多,含蓄美,是其中的美感之一,拿《祝福》鲁四老爷的描写为例来看。
一个封建卫道士。鲁四老爷好像与众不同,他对待祥林嫂虽不是彬彬有礼,却也是‚貌甚闲暇‛,少露狰狞,他按约定的数目给工钱,看不到露骨的剥削压迫,他不打她,不捆她,不卖她,也没用阎王地狱恐吓她,作品中,作者仅仅写了他的‚皱眉‛。祥林嫂死了第一个丈夫,来到鲁镇找工作,鲁四老爷只是‚皱了皱眉‛,这‚皱眉‛就表明了他看人的标准——讨厌寡妇;祥林嫂被婆婆抢走,鲁四老爷只说了两个词‚可恶,然而……‛,这‚可恶‛的言外之意,当然是别人抢走了他家的佣人,冒犯了他的尊严,而‚然而‛则表明了他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婆婆当然有主宰媳妇的权利;祥林嫂死了第二个丈夫,又一次来到鲁镇,鲁四老爷也只是皱眉,并暗暗告诫妻子,要慎用此人。对付祥林嫂,他是不必出面的,杀鸡焉用牛刀啊,然而,这两次皱眉和‚可恶,然而……‛,不可小觑,在这背后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内容,极尽含蓄之妙。然而如果有谁认为鲁四老爷,永远的持有温文尔雅、‚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的儒者气象,那就大错特错了,除夕之夜,当他得知祥林嫂死去消息时,一反儒雅常态,‚且走且高声的怒骂:‘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侯——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多么蛮横无理的人性啊,多么冷酷无情的阶级本性的大暴露啊,这些,在鲁迅文章中不应该注意吗?学生学习了以后难道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写作没有帮助?
或许,语文教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太厉害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一套高考试卷展开的,如高考考文学常识,教师就把文学常识梳理得很细;高考考字音字形,教师就在课上听写字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篇篇文质优美兼美的文章,就这样分解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往往不是文质兼美文章,而是枯燥的字词和一套一套所谓的解题方法。这样教语文,学生的成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但是,这种做法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以学生厌恶语文为代价的,好多学生在中学毕业后甚至上中学期间,一提到语文就恐惧,一上语文课就昏昏欲睡,不能不说跟当前好多语文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在讲授鲁迅文章时出现浅尝辄止的现象很多情况下或许是无奈之举吧。但我们绝对不能因为这而放松了我们对自身的严格要求。讲好鲁迅,当我们在遇到鲁迅的时候不敷衍,不浅尝辄止,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两个方面:
一是走进鲁迅,了解鲁迅、尊重鲁迅。否则,就可能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犯无知的错误,将课堂在轰轰闹闹中上到虚无。我的一位曾经教过我的语文老师,很久远了,只要是一讲到鲁迅,就会像大学教授一样滔滔不绝的大讲鲁迅的婚恋史,除此以外,毫无收获。据我所知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没有读过《鲁迅全集》的恐怕不在少数,因为读得少,对鲁迅的理解难免失之偏颇,浅读、偏读、误读的现象自然时有发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单的说,老师不会,学生怎么会呢?老师理解不懂,学生怎么又喜欢阅读和深入钻研阅读呢?正确理解和看待鲁迅及其作品在文化方面的地位呢?这样在语文课堂上,面对鲁迅,我们还能讲什么?
二是应对鲁迅的杰出历史贡献充满应有的崇敬之情;应充分发掘鲁迅作品蕴含的丰富情感因素。
我们当代人必须学习鲁迅、理解鲁迅,从鲁迅的伟大人格力量中不断吸取养料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学习鲁迅,重要的是学习一种力量,学习一种精神!鲁迅的‚立人‛精神,是鲁迅精神灵魂。‚横媚冷对千夫指‛的铮铮铁骨的精神,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坎坷的人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让我们有足够的热情对人民耿耿忠心,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众,有爱心、耐心去面对身边的弱势群体。鲁迅的很多东西已经构成了我们的文化源点,中学时期应该给学生打好精神底子。
啰里啰唆,赘言了一大篇,有不当之处,尚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