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式下检察院做好群众工作坚持法律监督性
检察机关作为由各级人大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职权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深入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切实把强化法律监督与做好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全力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为保障“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坚持人民检
察为人民,就必须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群众工作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
要着力增强对群众的感情。深入开展全体检察人员群众观念再教育,引导检察干警全面审视我们对群众的感情究竟有多深,群众在我们心中的位置究竟有多重,我们为群众办的实事究竟有多少,群众不满意、不了解、不理解我们的问题究竟是哪些,进一步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办案中关爱群众。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检察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进一步完善检察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引导大家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和群众观,坚持把做好群众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认真听民声、察民意,自觉根据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
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就必须着力强化检察职能,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检察机关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关切的公共安全、公平正义、权益保障等问题,进一步突出法律监督重点,加大法律监督工作力度,以全面履职的行动和成效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宽严相济,着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依法严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多发高发犯罪的分析,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积极开展综合整治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这些犯罪的发生。同时,要坚持区别对待,对一些轻微犯罪人员,依法实行轻缓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增加社会和谐因素。要坚持惩防并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腐败问题。根据中央、省委的部署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更加积极主动抓好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坚决惩治工程建设、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职务犯罪,为促进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同时,进一步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入开展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专项预防,抓好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综合分析、年度报告和检察建议工作,加强对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廉政警示教育,帮助筑牢思想防线,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真正把江苏建设成为职务犯罪最少发生的地区之一。要坚持监督与配合并重,着力维护司法公正。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执法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力度,有效监督纠正有案不立、以罚代刑、违法立案、枉法裁判、侵犯当事人人身权利等问题,维护司法公正。同时,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分析研究,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适时提出建议,促进建章立制,提升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就必须积极创新执法理念和工作机制,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要进一步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新理念。在执法办案中坚持以平等、客观、审慎、谦和的态度对待案件当事人,坚决纠正简单执法、粗暴办案等问题,善于融“法理情”于一体,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权,并关注案件背后可能受到影响的家庭及社会关系,使案件当事人不仅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也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温暖。要进一步创新完善执法办案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对进入检察环节符合条件的案件,坚持依法办案与调解优先相结合,积极开展轻微刑事案件和解、民事申诉案件和解、涉检信访和解工作,促进案件当事人以平和的方式化解纠纷,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建立完善青少年犯罪案件专门办理机制,实行专门办理、分案起诉、回访帮教,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品行调查、初犯偶犯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制度,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进一步总结推广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机制,依法保障外来人员平等适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促进外来涉罪人员更好地回归社会。
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就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作风,增强做群众工作的实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检察机关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更好地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更加注重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切实改变一些地方和干警怕群众上访、想尽办法堵住群众上访的观念和做法,着力在“疏导”上下功夫,进一步畅通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认真倾听群众诉求,促进理顺群众情绪,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更加注重释法说理。坚持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善于用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调查取证、用
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释法说理、用群众信服满意的结果答复当事人;特别是对涉及当事人利益的处理决定,认真向当事人阐明事实法律依据和检察机关决定理由,努力让双方当事人都能服判息诉,使执法办案的过程成为疏导群众情绪、提升群众对检察工作满意度的过程。要更加注重深入群众开展检察工作。近两年来,我们在一些社情较为复杂、司法诉求较为集中的乡镇设立派驻
检察室、检察工作站,定期不定期巡回开展检察工作,对基层一线执法活动就地开展法律监督,对群众的投诉来访直接受理,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促进了基层的和谐稳定。要更加注重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坚决纠正以监督者自居,对群众冷言冷言、态度蛮横,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漠不关心等行为,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亲民、便民、护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就必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要深入推进“阳光检务”。经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定期开展检察开放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普通群众走进检察机关,了解检察机关的工作职责、办案流程、执法要求和队伍建设管理等情况,增加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加大向全社会公开宣传、介绍检察工作的力度,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检察工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支持、监督检察工作。要积极主动地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对职务犯罪案件查办中拟不起诉案件等“七类情形”全部纳入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实行刚性监督。建立检察工作群众评议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家咨询委员及普通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的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和集中评议,切实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深入性。完善对群众投诉及时受理、查究、反馈等制度,对群众举报检察人员存在以权谋私、违法办案、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认真开展调查核实,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切实维护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群众工作是一篇大文章,也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全省检察机关将始终坚持法律监督属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把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作为履行检察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体现,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努力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第二篇:如何做好新形式下的群众工作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论断,充分说明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各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工作特点、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作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如何在新形式下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街道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
到以“创新务实”的甘州精神全力打造繁荣甘州、活力甘州、诚信甘州、平安甘州、和谐甘州“五区”建设的工作中来,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是要关注民生,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做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大事来抓。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摆脱繁杂的事物性工作。走出办公室深入居民群众,认真了解居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关注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加以分析研究,扑下身子办实事,尽心竭力解民忧。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建立社情民意工作台帐和民情日志,随时记录居民需求,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具体问题,以人性化的方式,为居民在思想上解惑,情绪上解闷,生活上解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办实事、解难题感染群众、教育群众。
二是要处理好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关系。要解决好群众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首先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居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求什么,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有亲民之心、爱民之举、富民之策、安民之道。要时刻树立“群众之需无小事”的思想,把解决群众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其次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思想问题,借助解决实际的同时,达到强化思想教育,这样既能密切干群关系,又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三是要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制度约束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思想教育但思想教育也不是万能的,还要有政策和制度的导向,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导向,融入政策、制度、法律的硬性规定之中,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积极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克服随意性、片面性和局限性。还要讲究春风细雨、感情容通的方法,把思想理念、道德情操、感情融化渗透到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约束相辅相成,刚柔相济,虚实结合。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和社会性。
四是要坚持疏导方针,平等待人,以情而疏。所谓疏导,就是针对出现的问题,解开症结疏通引导。疏通和引导,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辩证法的统一。疏和导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工作方法,运用疏导的方法来解决在新时期人的思想问题和工作矛盾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主要表现在物质利益观念、成才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的增强。遇事善于思考,不轻信,不盲从;愿意得到信任和尊重,不愿意受人冷落和怀疑;愿意接受与人为善、和风细雨的帮助和教育,厌烦那种简单粗暴、家长式的作风,因而思想政治工作单靠行政命令很难奏效,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坚持疏导方针,以诚相见,耐心说服,因势利导,才能将人们多元化、复杂化的思想观念引导到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创新的轨道上来。
坚持疏导方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必须在五字上下功夫:一是要突出一个“理”字。遇事要对群众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二是要讲究一个“诚”字。诚心诚意为群众着想,做到以诚待人。三是要清除一个“偏”字。要消除对某些群众的偏见,做到尊重每一个群众的人格,反对歧视行为。四是坚持一个“公”字。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做到政策、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防止打击报复,保护亲朋行为。五是要注重一个“情”字。满腔热情地为每一个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到以情服人,以情动人。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最充分最广泛地调动群众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五是要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乐于接受的文体活动,吸引居民群众参与,让他们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参与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六是要注重培养典型,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及时发现、培养、宣传典型,用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来带动干部群众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养成高尚的道德追求,弘扬社会正气,倡导主流精神,努力形成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崇高精神催人奋进和社会氛围,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目前处于矛盾凸现期的新形式下,要做好居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确
第三篇:坚持群众路线 做好群众工作
坚持群众路线 做好群众工作
王善童
摘要:
历史反复证明,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继续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工作路线,真情对待群众,真心深入群众,真诚沟通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衡量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脚踏实地的抓落实,在执政条件下,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不断加强学习、实现创新,努力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关键词: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群众工作
正文: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路线。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众路线,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立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反复证明,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法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正确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重要观点。多次强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这是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工作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坚持群众路线,应坚持的原则。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
1、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苏联、东欧一些大党、老党丢掉政权一个极为重要原因就是在发展中脱离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更加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躬身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实在在的业绩,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一,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真情对待群众。党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是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党员干部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始终心系群众,对群众付诸一片真情。坚持以情感化,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视群众为“家人”,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对待群众,要真心实意,不能虚情假意,切忌流于形式,力戒变成“做秀”,群众在领导心中分量有多重,领导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替百姓负责、为人民谋利,就一定能够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第二,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真心深入群众。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指出,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我们要始终牢记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经常走近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党员干部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和群众多走动、多交往,零距离接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把群众的智慧、想法、疑惑、顾虑了解上来,真正做到知民情、晓民意,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参与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领导在一线指导、矛盾在一线排查、纠纷在一线化解、作风在一线转变、效果在一线体现”。
第三,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真诚沟通群众。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为了保护我们的党员,不惜流血牺牲,而我们现在有的干部,却不愿与群众交流,害怕与群众对话。“交通工具发达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却疏远了;通信工具先进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沟通却困难了”。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所以,我们要放下架子,与群众为友,以群众为师,满怀对群众的深情厚意,与群众做以心换心的交流沟通。要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感知体谅群众,以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把党的方针政策输入群众心里,把群众该得的实惠还给群众。
2、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我们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把人民利益看成高于一切的党,才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面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方法指导我们的实践,真正让群众认识并体会到,无论是改革也好、发展也好、稳定也好,目的是为了群众、关键是依靠群众、成果由群众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持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情和创造活力。
第一,一切为了群众,就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当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有些干部不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专以领导满意为标准,不以为群众谋福利为目的,专以自己升官发财为目的,个别干部搞不清该“为谁说话”、“为谁服务”,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影响到了群众工作的效果。今年月20日至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意见时说:“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温总理的一席话,虽然朴实直白,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一种对人民群众最深厚的感情、一种感恩的心态,一种务实的作风,一种善听民意的博大胸怀。为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观点树立了楷模。当然,我们还要坚持依法办事,对群众在个别问题上出现的认识偏差,要着力予以引导,对群众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要求,要着力予以妥善纠正,对群众中出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要着力予以规范。这不仅不是违背群众观点,相反,这才是真正正确地坚持群众路线。
第二,一切为了群众,就要努力抓好落实。一切为了群众不能只用脑子想、用嘴说,还要动手去做,关键是要抓住“谋利”这个主要环节,真抓实干,使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我们一定要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既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又要为群众办小事、解难事,努力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从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事情抓起,以实事聚民心,不搭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在工作安排上,不仅想到、说到,还要抓到、做到,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检查督促、一抓到底。能办的马上办,不能办的,要尽快给予合理的答复。
第三,一切为了群众,就要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力。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第一要义。经济是基础,只有做大“蛋糕”,才可能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推动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诸方面的全面建设,从而使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得到实现和发展,这是获取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的最重要基石。物质资料丰富了,很多利益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一直奉行的工作方法,是我们党在长期对敌斗争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带领群众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实现伟大胜利的基础保证。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依靠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奋斗。新时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当前以及今后,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仍然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任。
第一,一切依靠群众,就要虚心地学习群众。人民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小看群众的聪明才智,不可低估群众的创造能力,要先当群众的学生,后当群众的先生。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时候,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主动同群众商量,认真总结群众经验、努力集中群众智慧,经常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研究转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再到群众中宣传推进,这样循环往复,使我们的工作决策更正确、工作方法更生动、工作方式更丰富。
第二,一切依靠群众,就要有效地组织群众。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反复告诉我们,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一切工作将一事无成。我们任何时候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都不能“自导自演”。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满足群众利益要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用看得见的利益吸引群众;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良好的形象、过硬的作风和实在的人品带动群众;要借助群众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用身边的典型引导群众;要因地制宜,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用明明白白的好政策和科学的领导艺术号召和激励群众。
第三,一切依靠群众,就要积极地引导群众。要坚持用红色文化教育和引导群众,牢牢占领群众的思想阵地,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觉悟,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把党的主张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获得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要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给群众,特别要注意讲真话,讲实话,坚决不能让一些半真半假,甚至是完全虚假的信息蒙蔽群众,造成完全可以避免的社会矛盾。党员干部要从群众路线中汲取宝贵的政治营养,努力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本领,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解不开的思想疙瘩,责无旁贷地宣传到位、解释清楚、梳理明白。
第四,一切依靠群众,就要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群众监督,是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要健全信访制度,加强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建设。领导干部要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尤其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科学发展的、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对其措施的落实、问题的整改、效果的好坏,群众最有发言权、评判权。让群众在更大的空间监督和评判活动的成效,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做好群众工作,应努力做好的几个方面。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有了新的时代特点。针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我们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应不断创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加强学习,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上下功夫。
理论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增强本领,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开阔胸襟、提高修养。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一,要勤于学习。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要以日常的工作忙为借口忽视了学习。一定要放弃不必要的应酬,克服不良的嗜好,坚持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努力获取群众工作的间接经验;坚持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努力获取执政为民的直接经验;同时还要坚持向自己学习,善于思考和自省,结合实际总结自己在服务群众、执政为民和自身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深刻领悟做好群众工作的真谛。
第二,要善于学习。世界各类知识浩如烟海,纷繁复杂。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有重点地学,有针对性地学,有选择性地学。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选择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首先是选择“三基本”“七当代”的主要内容,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其次是选择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吸取得民心、顺民意、察民情、办民事的历史经验。其三是选择党的方针政策和本专业本部门的有关的业务知识进行学习,借以提高我们的执行力和业务能力。其四是选择信息科技知识进行学习,不断提高应用和应对网络环境的能力,练就“点击鼠标”的过硬本领,提高网上宣传、网上服务、网上应对的能力,提高有效利用和应对媒体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第三,要灵活运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要把学到的内容融会贯通,转化为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的自觉性,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指导我们群众工作的实践,不断提高为民办事的工作水平,加强为民说事的表达能力,提升为民执政的职业道德,培养为民服务的良好修养。
2、创新机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才能确保党的群众工作机制高效运行。第一,建立完善的宣传教育机制。要着力以积极正面的内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强对干部群众的政策法规、形势任务教育,帮助群众提高思想觉悟和文化道德水平。既要继承以往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和学习制度,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进行宣传教育,用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注重对典型事件,先进人物的挖掘深入,宣传广度,在党员中选树标杆,在群众中树立典型,实现以典型事迹教育人,以先进人物引导人。要通过不同形式经常保持与群众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增进了解,取得群众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建立联系群众的考评机制。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要将密切联系群众真正落到实处,就要着力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考评机制,对党员干部帮扶群众、联系群众的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将群众考核成绩纳入党员干部考核范围,把联系群众的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内容,由群众任考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情况好坏,由群众说了算。
第三,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决策的问题是群众最敏感的问题。对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普遍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深入听取群众意见。要把整体与部分、少数与多数、当前与长远有机统一起来,尤其要特别注重基层一线群众的具体利益,使我们的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
3、拓宽渠道,在改进群众工作方法上下功夫。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面对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新形势,群众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努力改革创新工作方法。第一,要创新沟通群众的工作方法。只有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经常与群众沟通,才能获取工作信息、增进干群情谊。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会议沟通、谈心沟通、电话沟通的沟通效果往往不明显。网络沟通逐渐成为一种先进便捷的交流方式,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公务热线,电子信箱、短信平台、BBS、博客和QQ群等多种网络的形式,与群众沟通和交流,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经常听取反映基层情况和群众建议,让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
第二,要创新舆论宣传的工作方法。要做好群众工作,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创建声、像、字、图、表、画、网络为一体,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工作格局,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舆论宣传,使人民群众深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舆论宣传让群众知晓本单位工作的发展变化,使群众增进对本单位各项改革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了解本单位本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了解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的密切关系,激发广大群众的工作热情。
第三,要创新处理应急事件的工作方法。对待群众工作,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要敢于负责,勇于面对。主要负责人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尽快平息事态。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要求,对群众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努力化解,尽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以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对待群众,化解冲突,解决问题。逐步把处理群体性事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靠科学的体制和机制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这个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要我们始终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真正的动力”的观点,始终坚持“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个核心内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根本的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更加朝气蓬勃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资料:
《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第四篇:坚持群众路线 做好群众工作[范文]
坚持群众路线 做好群众工作
——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些体会
(九保阿昌族乡党委书记 陈绍攀 2009年7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根本目的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诚然,在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今天,做好群众工作是基础。爱群众——对群众要有深爱之情。
对群众的态度如何,不仅是感情问题,更是宗旨问题。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爱群众就是要对老百姓有一种心心相印的感情。要带着感情,想着问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反之,如果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意,抱着敷衍和应付的态度去“联系”群众,就很难体会到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很难了解到群众的所想与所盼,实际上也就与群众“联”不起来。带着感情与想着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心中装着群众,就会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与群众要求和期待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而与群众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地推动工作开
1展和事业发展;
——爱群众要爱在实处。发展经济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治本之策。这是我们党多年的群众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当前,广大农民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干部能为群众致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群众就离不开干部。反之,干部就成了群众的累赘和负担,无形中就会拉开与群众的距离。我们对群众的爱,要体现在切实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引导支持、保护和服务群众上来,干群关系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善,这已是当前基层亟待解决、刻不容缓的大事。与此同时,必须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待群众——对群众要有善待之举。
一枝一叶,一点一滴,关乎于民,关乎于情。对人民群众重感情,就要把落脚点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身边事、手头事、眼前事体现出来。
——待群众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人格平等、相互尊重,是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领导干部和群众只是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别。放下“官架子”,随和一些、亲切一些,多一些交流探讨、少一些指示命令,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威风八面、盛气凌人,群众就会敬而远之甚至惟恐避之不及,密切联系群众也就无从谈起。领导干部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还需要在放下架子的同时迈开步子,真正走到群众中去。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在宾馆饭店“搞调查研究”、透过车窗玻璃“了解民情”,即使到了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现场,也是走马观花、来
去匆匆,这样自然无法了解群众,也无法被群众所了解;
——待群众要肯说真话,愿听实话。“与新社会阶层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年轻人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这是少数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时遇到的尴尬。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领导干部不了解群众的要求、不熟悉群众的话语方式,只好讲一些空洞无物的官话、套话或言不由衷、令人生厌的假话。领导干部要与群众对得上话,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讲有针对性、对群众口味的真话,同时还要有愿听实话尤其是带刺的实话的心胸。如果领导干部开诚布公、虚怀若谷,群众自然愿“掏心窝子”、讲实话;如果领导干部只愿听“报喜”、不愿听“报忧”,就很难交到知心的群众朋友,很难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联系群众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待群众要公正处事,表里如一。干部自身的作风、形象是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环节。要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我们:一是改进工作作风,教育干部坚持全心会意为人民服务,反对脱离群众,不干实事;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反对虚假浮夸;坚持艰苦创业,反对奢侈浪费;坚持遇事同群众商量,反对强迫命令;坚持办事公道;反对以权谋私;坚持把完成上级任务和维护农民利益统一起来,反对不顾大局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二是提高各级干部的服务水平。主要是提高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思想教育手段解决各种纠纷的能力和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三是我们要在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诚
恳接受群众的批评,不断加强和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正确行使好手中权力,始终要用群众满不满意这面镜子对照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垂率在先,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用人格的力量影响他人。
怕群众——对群众要有敬畏之心。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群众是我们执政的“木之本”、“水之源”。我们必须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谨慎总是好一些”。小平同志所说的“怕”,就是“慎众”意识,其实质是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臵,谨慎对待人民群众,真正履行好岗位职责,当好人民公仆。
——怕群众就是要不忘人民,服务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当干部,到底是恭恭敬敬当公仆,还是作威作福当 “老爷”?干工作到底是为人民干的,还是给领导看的?手中的权力到底是人民赋予的,还是上头某个“恩人”赏赐的?吃的饭、住的房、穿的衣、坐的车到底是人民给的,还是天上掉下来的?有些干部搞颠倒了这些关系,以“精英”自诩,以“上智”自居,视百姓为“下愚”,视百姓为粪土,说话口气很大,但说的多是空话、大话、假话;办事“魄力”很大,但办的多是虚事、“面子事”、劳民伤财的事。对百姓所需、所急、所难之事,他们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哄则哄,能骗则骗,就是不下真功夫。久而久之,小事拖成大事,好办的事拖成难办的事,矛盾激化,酿成事端,他们又把自己应负的责任上推下卸,或怨上头政策不力,或怨下头“不明真相群众”闹事。他们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是不把老百姓搁在眼里的干部,凡是不顺民心、不合民意的干部,早晚要被百姓所抛弃。百姓是天,百姓是地,没有老百姓,干部什么都不是。
——怕群众就是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人民群众。这种“慎众”意识,是对党和人民深厚感情的表现。权为民赋,责重山岳。因为爱,所以怕;爱之愈深,怕之愈切,怕失去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怕听不到群众的声音,怕群众远离自己、怀疑自己、应付自己、瞒骗自己、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怕辜负了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有了这样的敬畏之心,就会对群众倾注满腔热爱之情,就会尊重群众、信任群众、依靠基层,注意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还群众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干事创业中展现作为。同时主动接受基层群众的民主评议与监督,真正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追求”,把群众的批评当作“第一红线”,也才能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此外,在群众工作中,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正面教育和引导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面。新时期的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脱贫致富奔小康已成为人民群从的意识主流,但也有一部分群众情绪偏激,思想僵化,观念落后,给我们干部的正常工作设臵了许多障碍。其主要原因是正面引导、教育太少,甚至根本没有。有的群众
对党的现行政策不了解,合理负担和乱摊派、乱集资的界限分不清,又没有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于是就无事生非、胡搅蛮缠。因此,加强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一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二要了解和掌握党的政策;三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家致富,不在无聊琐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加强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保障。基层民主建设的重点是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一是要健全村民委员会(社区)直接选举制度,让人民群众选举自己满意、信任的人管理村(社区)务、力戒由上级指定、委派等违反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行为;二是要广泛推行村(社区)民议事制度。特别是村里的重大事项,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经过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决定,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三是要实行村(社区)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四是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使我们能依法行政,广大群众能够知法守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应尽义务,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对那些严重违法事件要公开处理,以昭民心,以正法威,以正党风,从根本上赢得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依赖。
第五篇:如何做好新时期下群众工作
如何做好新时期下群众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笔者认为,做好群众工作关键是把握着力点,在提升党员干部及群众素质、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一、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
群众工作依赖于有效的机制和模式,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基础。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增强党员干部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使其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刻理解群众工作的实质。要采取有力措施,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党员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把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善于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动员组织群众的能力、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的能力等。
二、解决实际问题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带着感情解决群众问题,站到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二是用群众的方法解决群众问题,融洽干群关系,推动工作顺利开展。三是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工作中身体力行,尽心尽力,以免在做群众工作时半途而废或者仅仅流于形式。
三、创新机制是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
实践证明,只有构建长效机制,才能促进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一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利益冲突无疑是最根本的因素。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应不断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群众对干部政绩的考核评价机制。党员干部有无政绩、工作干得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政绩评价的内容和考核方法的制定,要坚持以群众为参与主体、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