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文化安全三网融合有关思想汇报
网络文化安全三网融合有关入党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近期我在上网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网络文化安全成为广大网民热烈讨论的问题,通过参与讨论,我对网络文化安全与管理问题产生了一定的思考,同时也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我读研以来对网络文化安全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感想和认识。
一,用信息时代的新思维对网络文化安全进行重构:在信息时代,既要通过各种媒介手段构筑伦理道德制高点,又要借助于包括民主法治建设在内的合力作用。顺应网络文化的主流化趋势,对网络文化安全的建设与管理,关键在于服务,在于直面问题,在于主动应对。这需要用信息时代的新思维对网络文化安全进行重构,切实由“以官为本”转为“以民为本”。据媒体报道,湖北省2011年掀起的“治庸问责”风暴,围绕“强化履责,优化作风,务实高效,开拓创新,庸下能上”主题,开展旨在提高工作效能、优化投资环境的整风运动,在网上网下深受好评。
二,凝聚社会力量激发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价值共振”:从网络社区、论坛等平台发表和聚拢来的信息与意见,代表了这些阶层的利益。只有对这些声音加以重视维护其合法利益,才能形成“价值共振”,形成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人民统一战线”。具体可通过成立相关的网络文化协会、网络社区等组织,在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同时,及时进行社会化服务和引导,并与相关部门沟通和联动,取信于网民、服务于网民,树立主管部门和组织的良好形象。
三,维护网络文化安全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新闻宣传活动中,新兴大众传媒工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网友通过微博等形式表达对党的深厚感情。这得力于主动运用网络新媒体“弘扬主旋律”,而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则在“提倡多样化”过程中让广大网民共享网络文化盛宴。这有利于构建全新的网络伦理道德,从而彰显出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标本意义。
四,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开展依法治网及其平衡度的把握:1.坚持依法治网。我国虽无专门的传播法,但宪法、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以及批准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中,与传播言行相关条款内在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传播法体系。与互联网有关的部门规定、办法、决定等,从1994年至今已有近20个,基本覆盖了网络文化传播的各个方面。2.把握好各阶层利益平衡的契合点。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段维曾经指出:“对版权的必要限制,无论是合理使用、法定许可还是强制许可,都应该尽可能地平衡作者、传播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这一“平衡原则”,对依法治网也有颇多启迪:过于高压有违网络的开放性与多元性特征,而过于放任则可能导致网络环境下的无政府主义。“三个代表”的落脚点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依法治网及其平衡度的把握,要以最终是否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为转移,而不是部门利益。
五,在“三网融合”条件下构筑网络安全技术的“万里长城”:2010年1月1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当前和今后,要在三网融合条件下,构筑网络安全的“万里长城”:一是可以设立网络安全研发基金;二是借鉴美国的反黑客部队经验,我国应组建网络安全技术的精英团队;三是相关部门及时立项,结合职能开发网络安全检测、监测软件;四是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前提下,开展对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
共产党员更有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由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反馈因素构成。从传播层面上观照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可以发现网络文化作为信息在传递、共享和互动过程中所遭受的种种风险。对网络文化安全建设,要敢于和善于在全球化背景下“磨剑”、“亮剑”。不过,网络本身作为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掌握在什么素养的人手中。丧失武德者会沦为打家劫舍之徒,而坚守武德者则会成为侠义之士。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更有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发挥党员在网络领域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大力倡导网络伦理、大力构建人文网络、大力推行依法治网,优化体制机制,才会使和谐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网络的美好图景变成鲜活的现实。
我结合自身经验以及自己对网络文化安全与管理问题的学习和研究,谈了以上一些肤浅的看法,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对网络文化安全与管理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我要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今后更多地钻研这方面的资料,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总之,要永葆党员的先进性,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取在信息时代为维护网络文化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如下文章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入党思想汇报
6月党员思想汇报:在群众中实现党员的价值
第二篇:实习报告-三网融合
王振豪 通信三班 20071201203
初识三网融合—2010年暑期实习报告
今年一月份,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沉寂了十多年的三网融合突然成为时下最热的名词之一。但我对于三网融合的含义尚不清楚,在这次实习中,关于三网融合的讲座使我增加了不少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更加清楚的认识了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了解了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和实现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收获。三网融合的基本含义
三网融合是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之间的相互融合,但并非是物理网络的三合一,而是网络业务的融合。从用户角度讲,三网融合的结果是:用户只使用一张接入网就可以实现目前三家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包括电视服务、电话和上网。无论我们选择使用哪一家运营商的网络接入,都可以满足各种服务需求。三网融合必定会引起各商家之间的竞争,不论是内容提供方面或者宽带接入,其竞争结果都是有益于民众的。总之,三网融合利国利民,是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必然归宿。
三网融合是网络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网融合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如果各种服务被集成到一条线路上面也可以完成,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有效。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同的企业可以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互联网不仅可以提供Internet服务,还可以提供电视服务,如目前流行的互联网电视。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服务,意味着更大的利润。因此无论从用户还是企业,都渴望三网融合,都是三网融合的受益者。
数字化以及光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三网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数字化使得任何业务和数据都可以转换成“0”、“1”比特,这样各种业务之间的差异性就可以被弱化,突破了传输介质的限制,没有了模拟与数字的差别。IP优化光网络是三网融合的一个理想平台,可以为各种网络服务提供高质量、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传输。统一的TCP/IP协议的普遍采用,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NGN/NGB/NGI
NGN: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是电信网发展的趋势,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构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NGI:下一代互联网。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泛指更快、更大、更安全、更方便的互联网,并没有具体的发展目标。最初是由美国克林顿政府支持开发的项目,目标是将连接速率提高至今天Internet速率的100倍到1000倍。突破网络瓶颈的限制,解决交换机、路由器和局域网络之间的兼容问题。中国自己的NGI项目称为CNGI(中国下一代互联网项目工程)。
NGN/NGB/NGI分别是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必将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三者并非独立的发展,而是相互借鉴,互补不足。NGN和NGB都能够承载“三网融合”的一部分业务需求。但实现真正的“三网融合”,两者还需互补。电信网络技术和广播网络技术虽然都能够提供高带宽的网络,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电信网络还需要融入更多广播网技术,广播网络也需要借鉴电信网经验,两者都不可能单独实现真正意义的三网融合。三网融合的业务模式IPTV/VOIP/宽带接入
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它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广播电视及下一代网络等基本技术于一体,通过有利于多业务增值的IP协议,提供包括视频节目在内的各种数字媒体交互型业务,实现宽带IP多媒体信息服务。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经典的数字电视。因为传统的和经典的数字电视都具有频分制、定时、单向广播等特点;尽管经典的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
从信息产业发展角度看,IPTV是三网融合的最大切入点。从NGN演进发展观点看,IPTV是其未来典型业务;传统电信业务持续下滑,视像类业务的IPTV新增值途径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谋求持续发展的很有吸引力的一种选择;仅依托互联网业务,由于其内容匮乏、获利欠佳,不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宽带网络优势切入,从而为发展IPTV业务提供了原始驱动力。借助NGN的新技术,实现语音、数据、视像三重播放服务,将电视节目服务与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收发、视频电话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网络游戏、在线音乐、娱乐、教育及商务等各种功能有机综合在一起,从而激发起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电信网业务运营商、广电网络业务提供商及设备制造商和内容集成商和/或内容提供商等的巨大兴趣与参与合作与竞争的动力。
VOIP: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就是将模拟声音讯号数字化,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数据网络上做实时传递。VoIP最大的优势是能广泛地采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提供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指基于宽带技术实现的电脑与电脑、电脑与电话、电话与电话之间的通话业务。因无须搭建专属网络,VOIP运营成本低,通话资费大大低于传统电话。随着三网融合逐渐成为现实,到时候电话、电视服务都将通过因特网接入来捆绑销售了,届时的VoIP将更为方便:直接打开电视实现视频通话也正在成为现实。由此看来,说三网融合是传统电话的“催命符”一点也不为过。
出于保护运营商语音业务收入的考虑,政府主管部门一直严禁WIFI和VOIP的发展。但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已经在全国部署WIFI热点,而民间的VOIP业务也是发展的如火如荼。
宽带接入:这个主要指广电的宽带接入业务。广电拥有丰富的接入段资源,对宽带接入这块大饼觊觎已久,但是国家限制其宽带业务,并没有给其分配互联网接入端口,于是广电企业就通过租用电信的端口资源,对自己的接入段资源进行双向改造,然后开展电信业务。由于其规模较小,并且电信仍可通过出租端口获得利益,就没有限制其发展。当然对广电企业来说,如果其发展规模对电信的宽带接入业务构成威胁的话,电信就会提高端口资源收费或对其限速或者直接不出租其端口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广电的宽带接入业务就处于尴尬的境地。
三网融合接入网EPON+EOC技术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因此,它综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低成本;高带宽;扩展性强,灵活快速的服务重组;与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方便的管理等等。
EoC:(Ethernet over Coax 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是指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原有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没有改变。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
目前广电网的接入技术主要有HFC+CMTS方式、FTTB+LAN、EPON+EOC等方式,其中EPON+EOC技术可以为广电三网融合NGB的发展提供接入网络的最佳技术。EPON+EOC可提供数据、视频、语音于一体的三种播放的综合承载,通过一张接入网提供过去多张网络的功能。该方案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当前广电网络的实际情况,在驻地网层面利用广电网已有的CABLE网络作为传输介质,节约了大量的综合布线成本和运维投资,兼具高性能和低成本。EPON+EOC技术满足广电数字电视的双向改造和国家三网融合的需要,将推动NGB产业在中国的深入发展,是面向广电运营商NGB网络接入层首选技术。国外成功经验
美国和英国都较早进行了三网融合,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是法律和政策开路。根据英美两国经验,其三网融合的进程,都是首先以法律的形式对监管内容、市场进入等方面进行规范后,开始快速推进的。英国:1991年,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电信政策——竞争和选择》,全国开放国内长途和本地电信业务,允许一些新的“公共电信运营商”进入市场。2003年新《通信法》出台,实现监管机构全面融合。美国:1996年《电信法》使美国进入业务全面融合的阶段。中国:2010年1月,国务院推出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三网融合,但是中国的《电信法》尚处于内部流程阶段,但是随着三网融合进展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也使中国的《电信法》尽快出台。
其次是监管机构的融合。监管机构的统一融合更方便制定有利于弱者的政策和法规,尽快优良竞争,快速推进三网融合进程;监管机构分开会使电信监管部门和广电监管部门为本部门利益而争论不止,出台的政策不利于公平竞争,延迟或拖慢三网融合的进程。
再者是限强扶弱。从国外运营商经验来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在融合的初期都采取限强扶弱的方式,充分考虑竞争弱势方广电企业的利益,等到广电和电信企业实力相当的时候,实现对称全面的开放。目前中国采取试点先行,探索运营模式、体制体系及监管政策。虽然是双向进入,但是中国政府肯定也会对广电扶持,在试点的选择和双向进入的程度,都会对广电有利。
中国三网融合之路
我们的实际情况是数据通信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规模不大,比起发达国家的多协议、多业务的包袱要小得多,因此,可以尽快转向以IP为基础的新体制,在光缆上采用IP优化光网络,建设宽带IP网,加速我国Internet网的发展,使之与我国传统的通信网长期并存,既节省开支又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依据总体方案,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有两个阶段。试点阶段(2010-2012年):
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阶段性进入为重点,制定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不断扩大试点广度和范围;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升级和改进。推广阶段(2013-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三网融合困难所在三网融合概念十年前就提出来了,但一直得不到施行,有很多的阻碍。今天虽然有来自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但是三网融合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想实现真正的三网融合,必须跨过技术、体制和法律三道门槛。
首先是技术方面,在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数字化、双向化、宽带化改造中,广电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除了资金之外,如何保证全IP环境下的电信级QoS将是个挑战。
其次是机制方面,按照总体方案要求,国家将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公司,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始整合,有7个省没有开始,要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有线电视公司,其中这个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另外不同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底层软件和加密系统不一样,组建全国公司在技术上有挑战。目前的双向进入是不对称的,在推进三网融合的时候,同时加快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建立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监管体制。目前广电和电信部门的改革不同步,在广电部门也没有完全实现台网分离,只有实现网络监管和内容监管的时候,才能综合到一个管制实体上。同时,三网融合还要求制订完善的广电和电信行业的管理法规,我国的立法是完全滞后的,《电信法》酝酿几十年了,但是非常难产。法律问题应该是对支撑三网融合的一个严重挑战
三网融合展望
中国的三网融合之路才刚刚起步,不管是利益层面还是技术都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国外三网融合也初见成效,三网融合未来是光明的。在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会议上以及明确了三网融合进程中的重点工作,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会更有激情进行技术创新。我们畅想未来的生活:三网融合应用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网融合进程完成后,人们的生活效率必定会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就是我对三网融合的认识,通过查阅资料我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很多专业术语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也不可避免的借鉴了一些专业人士的看法。这些内容虽然零散不成体系,但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识,依我现在的学术能力还不能深入讨论一些关键技术,只能是认识一些基本的概念。三网融合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我所了解的也只是皮毛,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自己对通信领域的了解还是很浅的,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必须扩充自己的视野,要对通信行业的热点问题进行关注,这次实习给了我一次很好的机会来认识通信领域,这次实习很有意义。
第三篇:三网融合分析
三网融合瓶颈分析
作者:张成泽 来源:华澜咨询 2009-08-05 17:25:16.0
【打印】 【发给朋友】【进入IT博客】 【Email咨询】三网融合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早在我国“九五”规划中就被提及。现如今12个年头过去了,三网融合仍然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在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关于“谁在阻碍三网融合”的提问,引起了业界对三网融合的高度关注。如何使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又一次的引发了大家的激烈讨论。在过去的12年间,电信运营商和广电总局也有过很多的合作,但是离最终的三网融合的程度还是有很大的距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在拖延着三网融合的脚步呢?面对如此情况,运营商和广电总局又应该做点什么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总结阐述。
一、电信运营商与广电的合作历程
三网融合简单的说就是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之间的融合,而互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与电信网自然地实现了融合,所以三网融合的关键就在于电信网与有线电视网之间的融合。而电信网与有线电视网虽没有实现彻底的融合,但是电信运营商与广电总局的合作却没有间断过。
中国移动和广电总局的合作
早在2004年,中国移动贵州分公司就已经与贵州省广播电视局开始合作,推出了“e视通”业务,而且在上海等地也有类似的合作。步入2009年,借助3G快速发展的态势,移动与广电总局的合作更是频繁,今年六月,移动成为了广电总局旗下“手机电视”(CMMB)唯一合作伙伴,从此移动的TD终端获准使用手机电视功能。五月份,深圳移动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展开合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不久前,新疆移动分别与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广电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展开合作,开展宽带、业务受理渠道、增值业务、集团信息化等服务。福建移动泉州分公司与泉州广电合作推出了“有线通”产品,并大力促销,等等。中国移动积极地与广电总局进行着广泛合作。
中国电信和广电总局的合作
2008年,中国电信通州分公司与市广电局展开合作,完成新媒体项目,融合电信网、电视网和新一代的互联网,从而让市民更方便的观看奥运会。同年,中国电信淮北分公司与该市广电局深入开展信息服务合作,开通了“淮北新闻在线”项目。2006年,中国电信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推出IPTV服务,等等。随着国内电信市场的发展,中国电信在与广电合作的过程中,寻找着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国联通和广电总局的合作
2005年,重庆联通与广电总局联手合作,为“宝视通”可视电话开通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业务。无锡联通和无锡广电集团合作,从而使得江苏省首家“数字无锡•手机电视”项目上市。2007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联通合作手机电视。中央电视台也分别与移动、联通合作手机电视。今年,上海新联通与南汇广电就双向网络改造建设和双向业务运营展开了合作,等等。随着3G市场的不断发展,联通与广电总局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谁能够最大程度的和广电合作,谁就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上占据优势。
二、三网融合瓶颈
既然电信运营商和广电总局一直都存在着合作,那为什么三网融合的脚步如此缓慢呢?主要原因是两个,一个是体制问题,一个是商业模式问题。
体制问题
在我国三网融合最大的障碍就在体制问题,即政策壁垒。首先非广电行业的企业无法申请到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电信企业只能与少数获得IPTV,手机视频牌照的企业合作,节目源的垄断阻碍了三网融合的发展;其次,广电企业也未开展电信业务,出现这些现象的深层次根源主要是体制和政策问题。而在2009年5月25日中央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提到“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对双向进入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却没有明确指明,不久前,有消息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等几部委即将联合出台三网融合最新文件,明确电信与广电实现双方有限制的开放,电信领域将在互联网接入层面向广电开放,广电则在内容播放层面向电信领域开放。但是在没有彻底解开电信与广电两大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的前提下,这项措施的执行效果,仍然是个未知数。
电信行业作为国有企业,早就进行了政企分离,并且完善的进行了内部改革;而广电总局还没有政企分离,其内部封闭的管理体制和分层区域垄断的市场结构,也导致了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不彻底,因此,三网融合的脚步缓慢。
商务模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赚钱是广电和电信企业的本能。如果有好的盈利模式,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都会在制度约束的夹缝中寻找合适的业务创新的商机。正如我们看到的,电信和广电企业在政策框架内不断寻求突破,探索合作的各种模式。例如以广电为主导的杭州模式,以电信为主导的广东模式以及河南模式,电信与文广、新华社等内容提供商合作的哈尔滨模式、江苏模式等等。但是,目前广电与电信的业务合作还仅仅限于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局部联合,远称不上产业融合。而三网融合迫切需要的就是一个可以让产业融合的商业模式。因此,没有恰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就成了制约三网融合的瓶颈。
三、三网融合建议
三网融合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技术、业务、法规等若干方面,这必定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融合过程,是一个三网各方的经济技术行为和市场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
尽快的出台政策,为电信运营商和广电总局的双向进入规定具体的范围和路径;规范市场,加强监管,消除三网融合过程中的壁垒和障碍;尽快出台《电信法》,把三网融合写入法律法规,规范我国的电信市场和广播电视市场;使监管机构向融合的监管机构过渡,把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对传统广电和电信业务的监管权划归这一监管机构,最终实现机构融合。
运营商
奥运期间互联网企业和广电的融合非常成功,这给运营商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模型。借鉴“互联网-广电”合作模式,加强创新,打造利益共享机制。
在内容方面,数据服务将成为运营商3G时代吸引客户的最重要内容,互联网的相关信息资源将是全业务运营成败的关键。因此运营商今后必须介入更广泛的增值业务服务领域。发展全业务,积极的进行服务的转型,在3G的推动下,积极的扩展业务,发展新的数据业务,细分市场,在与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的合作中,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对处于WAP市场领导地位的专
业SP而言,也应该加强与优秀传统媒体的内容合作,提高自身的内容质量。
在终端方面,运营商可以通过在产业链上的主导地位,引入新的外力,谋求更有利的态势,加大与终端制造商的合作,从终端入手加大贴近用户消费需求的力度,使终端在使用上更符合业务发展。
在资费方面,后向收费是考验运营商提供信息服务能力的关键,转型能力拼的就是打造后向收费的赢利模式。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公平开放的环境,调动产业链各方积极性,为价值链成员提供合理的共赢模式,是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电信运营商、广电总局和互联网企业共同考虑的问题。
广电总局
尽快的实现政企分开,实现行业管理和网络的独立;在经营环节上,引入市场化机制;在内容上,不要固守已有的制作模式,应运用灵活的市场机制,以多元化的产品为赢利模式,完成各角色的共同增值效应,以达到最佳的赢利组合。同时应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实现“制播分离”,即内容和传输分离,从而实现三网融合,推进行业的数字化与产业化进程。
四、英国经验
英国是三网融合最为彻底的国家,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经历了电信与广电的互不准入,不对称进入和对称进入的三个阶段。而我国也经历不允许电信和广电的互相进入的阶段,目前处在允许电信与广电互相进入的初始阶段。因此,英国三网融合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体制与政策
电信与广电监管机构完全融合英国2003年推出了新《通信法》,并依据该法成立新管制机构——OFCOM(电信管理局、无线电通信管理局、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局、播放标准委员会五个机构融合)全面负责电信、电视和无线电监管。OFCOM将原五大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了高度集成和横向组合,彻底打破了信息领域中存在的各种壁垒,使技术和业务得到进一步融合。从部门分类和部门职责中,基本看不出广电和电信分块管理的痕迹。
确立网络与技术中立原则
英国允许运营商自行选择相应的网络传播内容。欧盟监管框架指令认为,无需考虑传播内容的种类,而将“电子通信网”定义为“广播与电视网以及有线电视网、卫星网络、固定(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及互联网、移动地面网和电缆系统在内的电磁手段传输信号的其他资源”。基于这一要求,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都已经将其转化为国内法律。
业务上允许双向进入
英国立法明确规定准许传统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同时对电信业采取竞争开放监管办法,对广电业的准入相对严格一些。根据英国《2003年通信法》对于经营电信业务实行一般授权制,申请电信业务不需要许可证,而经营广播电视业务需要许可证。对融合性业务形态,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都可以经营。
启示
统一的监管机构和允许相互进入政策是三网融合的制度基础。信息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三网融合的基础,但是,英国
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制度和体制是推进三网融合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
宽带基础设施是三网融合的物理基础。三网融合是典型的双边市场,有线电视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围绕宽带用户而展开的激烈的平台竞争。英国家用带宽相对较窄已经成为制约IPTV发展的重要因素。1Mbit/s至2Mbit/s的带宽只能支持标准清晰度电视频道和同步宽带互联网连接,这种带宽不足以支持高清晰度电视等更高端的业务。
监管政策要考虑广电和电信的属性差异。三网融合确实改变了广电与电信相互隔离的外部关系,但双方各自独立的内在特性依然存在。一是广电具有鲜明的二元价值目标,即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二是英国对经营广电业务和经营电信业务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准入条件。
三网融合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机制是推进三网融合的基础。英国早已经在电信市场上实现了竞争,还对广电体制进行了改革,将广电公共管理和市场运作区分开来。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等多种形式提供网络融合业务,而无须在不熟悉的环境内开拓业务。
第四篇:三网融合期末考试复习介绍
一.三网融合的概念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相互渗透,相互兼容,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三网融合四个层面:
业务融合: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
网络融合:通过推进下一代宽带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两张物理网将逐渐走向同质化,实现互联互通,无缝覆盖。监管融合: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将有可能进一步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实现管理功能的融合,逐步实现监管融合。
终端融合:将电视,智能手机等融合的接收终端发展,以及以终端未载体的丰富的内容与服务提供。
二.为什么要推进三网融合,好处,动力,阻力,造成有些人利益冲突 好处:“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动力:“三网融合”后,民众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
机遇:这意味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概念,在中国正在变成一场多媒体通讯实践;也意味着通信信息领域将迎来一个闪耀的投资亮点,通讯设备商、电信运营商、有线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等将直接受益。对于全面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起到了一个引领、牵引需求、制造需求、提供发展空间的意义。挑战以及阻力:我国电信和广电分业监管所导致的体制障碍使得三网融合进展十分缓慢,监管体制问题已经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广电和电信作为长期独立发展起来的两个行业,在观念上、行为准则上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缺乏共同的技术语言,将需要很长的磨合沟通期。挑战是长期的,融合之路也将是漫长的。
三.国外三网融合政策以及技术上怎么做? 美国新法打开融合之闸门
通过法律的保障,初期的公司互相捆绑以补足自身的劣势,直至可以独立承担运营商的角色。
日本实现各种服务之融合
推动用户终端的融合。日本日益流行的信息家电就是传统家电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结合。
法国三网融合日趋成熟
价廉物美,消费者只要面对一家运营商,每个月一张发票就能搞定所有事情。看电视或打电话的同时可以从网上下载文件,而且运营商为消费者提供交叉服务,比如用电脑看电视,用电脑打电话,价格较之以前便宜许多。
四.国内的发展状况:
2001年3月15日 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2006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三网融合”:积极推进“三网融合”。电信业重组,3G业务的全面铺开。
2010年6月底,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正式公布,三网融合终于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目前,电信运营商与广电企业重心主要围绕资源整合、网络改造,以便提升网络承载与服务支撑能力。在这之后,业务发展才是电信与广电业三网融合的着落点。
五.三网融合关键技术: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
EOC(Ethernet over Coax 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
GPON是另一种光接入网技术,GPON的日趋成熟被称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EPON在国内的布局要领先于GPON,10GEPON在国内已经开始大规模建设。国内在光通信的PON核心芯片市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为此,加强PON自主芯片的开发应该说是必需的。
六.三网融合出路:
一是电信和广电有各自的规律和特性,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给电信、广电的监管带来了挑战,二者的融合将改变现有的监管体制;二是允许电信与广电部门互相进入,而不是人为设置壁垒,是国际主流做法;三是建立统一融合的监管机构,并采用统一的法律和政策既是发展趋势,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HFC(Hybrid Fiber Coax)光缆/同轴电缆混合
HFC网络是最先进的宽带接入技术之一,具有很大的多功能开发潜质和优势,是现在和将来最经济可行的接入网方案之一,HFC接入具有以下优势: 1.能提供窄带、宽带数字业务及模拟、数字视频业务 2.信息传输带宽宽、容量大、速度高
3.HFC接入方式提供了一条通向宽带数据通信的渐进之路。它除了具有经济、高带宽的优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适应发展趋势的接入方式,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市场的发展逐步将光纤推向用户,最终实现光纤到户(FTTH)。
EPON+EOC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就目前而言,阻碍各网络运营商业务拓展的最大障碍和技术壁垒就是接人网带宽的瓶颈难题,如何突破这一道槛,已经成为网络运营商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从目前的技术上讲,主要有3种比较可行的方式可以突破接人网带宽这一瓶颈,一是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二是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光纤到户(FTTH),三是高速无线接入。
三网融合广电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广电网络借此机会将能够实现全网整合,尽管广电的有线电视网络已经覆盖全国各级城市但是各个有线网络一直处于分散状态,无法向电信网络一样做到全程全网,完成整合后就可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量乃至开展基础电信业务并形成规模效应。
挑战 广电的技术力量薄弱同时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网融合电信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对提升电信网络水平推进城镇光纤到户 进一步推进电信行业双向发展转型带来了发展良机 为IPTV 手机电视 网络电视等业务的规模化带来了新的契机 为电信企业利用自身网络有点与广电优势互补合作共用提供发展空间 为电信网络开发新业务带来发展空间 也为自身能不断改善服务提供了动力
挑战广电网获得电信增值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的经营权对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广电处于喉结 政策目前对广电更有利
三网融合动力
政策引导是三网融合的驱动力引导 技术融合是网络融合的现实动力
业务创新是信息业务提供者的内在动力
市场需求对三网融合的迫切需求给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广电和电信在三网融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所采取的策略 三网融合阻力
利益纠葛是阻碍三网融合的主要因素 政策与法律因素
市场化程度差异影响三网融合的进程
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IPTV主要技术 视频压缩技术 组播技术 流媒体
网络电视机顶盒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DRM)
三种网络各自的优势:
广电的优势:节目的资源、制作、传输以及服务资费低廉;
电信的优势:网络覆盖面广,有长期积累的大型网络运营管理经验;
互联网的优势:开放性、灵活性、互动性、可点对点沟通、可提供个性化服务。融合存在问题:
电信与广电准入政策问题: 有线电视网由国家广电总局监管
互联网和固定电话网由信息产业部监管
广电的优势 政策优势:虽然基调是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但无论是从外国的经验还是从广电在国内的特殊地位来看,广电将一定会享有不对称管制所带来的优势,而且不排除某些时候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事情。
内容优势:广电在节目内容制作上有先天优势,即便以后广电制播分离,广电网络公司在节目内容获取上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网络接入优势:广电有深入千家万户的同轴电缆,在“最后一公里” 上将打破南电信、北联通的天然垄断。此外同轴电缆可承载的容量也远大于双绞线,在带宽上将给电信和联通较大压力。
广电的劣势
内部整合较困难。广电要想在组织结构上理顺关系,打破诸侯割据的局面,形成一个统一的集团,没有一定的时间和魄力不可能完成好。
市场和服务意识较差。广电系统长期处于垄断经营,没在市场上真刀真枪打过,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曝露在风雨中是十分脆弱的。
网络改造与建设需要较长时间和大量资金。广电网络是按单向广播设计的,要想改造成双向的数据网络,需要进行相应的网络改造。同时,广电网络十分分散,缺乏一张全国性的骨干网,甚至有些省市都没有一张完整的骨干网。而针对这些弱点进行的网络改造与建设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1、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也就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意义: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2、国 内 的 发 展
2001年3月15日 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2006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三网融合”:积极推进“三网融合”。电信业重组,3G业务的全面铺开。
2010年6月底,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正式公布,三网融合终于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目前,电信运营商与广电企业重心主要围绕资源整合、网络改造,以便提升网络承载与服务支撑能力。在这之后,业务发展才是电信与广电业三网融合的着落点。落后于全球先进水平。
3、国 外 的 发 展
(1)美国新法打开融合之闸门 通过法律的保障,初期的公司互相捆绑以补足自身的劣势,直至可以独立承担运营商的角色。
(2)日本实现各种服务之融合 推动用户终端的融合。日本日益流行的信息家电就是传统家电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结合。
(3)法国三网融合日趋成熟
价廉物美,消费者只要面对一家运营商,每个月一张发票就能搞定所有事情。看电视或打电话的同时可以从网上下载文件,而且运营商为消费者提供交叉服务,比如用电脑看电视,用电脑打电话,价格较之以前便宜许多。
4、机遇与挑战
这意味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概念,在中国正在变成一场多媒体通讯实践;也意味着通信信息领域将迎来一个闪耀的投资亮点,通讯设备商、电信运营商、有线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等将直接受益。(1)技 术:在网络技术和相关核心领域里面进行跨越式发展提供一次机会。(2)产业链: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信息通信业的产业链,软硬件商的巨大发展空间。
(3)新市场:终端的升级换代;产生万亿的规模的投资;激增的信息消费需求。(4)服 务:两个机遇点:信息流,物流;内容为王、体验为王的时代降临。对于全面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起到了一个引领、牵引需求、制造需求、提供发展空间的意义。在我国实现三网融合的实质,是在现有电信市场格局下再引入一个源自广电业的运营商,实现某种程度的差异化竞争,促进行业、监管、市场、技术、业务、网络、终端、支撑系统八个方面的融合和创新。
(5)监管体制:我国电信和广电分业监管所导致的体制障碍使得三网融合进展十分缓慢,监管体制问题已经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
(6)运营体制:广电系统政企合一和网台合一体制所导致的非市场化运营和竞争公平性问题,将严重制约三网融合的实质性进展
(7)法律保障:法律保障的缺失,使得三网融合能否顺利推进和深入发展成为不可预知的问题。
(8)技术:高昂的成本代价;网络和业务平台的容量和结构的扩展性挑战;组播能力的挑战。
广电和电信作为长期独立发展起来的两个行业,在观念上、行为准则上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缺乏共同的技术语言,将需要很长的磨合沟通期。挑战是长期的,融合之路也将是漫长的。发展趋势
5、三网融合发展历史 1997~ 1999年,史前期。
1997年时,周宏仁主任在《计算机世界》中为国内做了最早的“三网融合”全面论述。
2000~2008年,孕育期。2000年10月,“十五计划”明确提出,“抓紧发展和完善国家高速宽带传输网络,加快用户接入网建设,扩大利用互联网,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 2000年,中国电信完成了第一次分拆,形成“战国七雄”的时代:
2001年10月,中国电信再次南北分拆,网通集团成立,电信七雄变成 “5+1”的格局, 总体目标:
到2015年,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发展,新型信息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网络利用率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 阶段性目标(国5):
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6、目前采用的主流技术有两种:
(一)EPON+EOC技术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
EOC(Ethernet over Coax 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
(二)GPON(Gigabit PON)技术
GPON是另一种光接入网技术,GPON的日趋成熟被称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EPON在国内的布局要领先于GPON,10GEPON在国内已经开始大规模建设。国内在光通信的PON核心芯片市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为此,加强PON自主芯片的开发应该说是必需的。
其他的方法还有:ATM-PON或WDM-PON等
7、国内外监管体制现状分析
我国需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政府监管经验,认真研究三网融合带来的新机遇、新问题和新挑战,实现政府监管由三网分立到三网融合的转变。近年来,中国电信网的政府监管实现了政企分离,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有线电视网的监管落后于电信网,政企分离还没有完全实现,监管体系尚在调整之中;而互联网的监管虽然制定了若干办法,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面对三网融合的大势,政府监管面临着两个维度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尚未完成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政府监管的转变;二是缺乏从三网分立向三网融合的转变。目前有6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成立统一的监管机构。
国外的三网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网融合的难点在于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这两个行业从最初严格的禁入,到现在19个国家已经实现了两个行业的双向进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在联邦层面FCC是对商业广播电视、电信进行管理的独立联邦监管机构;在地方层面,州公益事业委员会(PUC)处理州内电信业务,州和地方政府对广播电视业务进行。
三网融合技术基础包括数字技术、大容量光纤通信技术、IP技术、软交换技术等。
(1)数字技术
数字化是三网融合之源,数字化使原本不同的媒介趋向一致——都变成了比特——“1”和“0”。计算能力、存储容量、压缩编码和传输技术的进步使得三网融合水到渠成。
(2)光纤通讯技术
骨干网的技术发展不会有多大差异,都是全光网:光交换、光传输。接入网会有差异:
在高入户带宽(100M)时代,电信主要向FTTH发展。电信至少占80%,广电20%。广电可以光纤到户,也可以光纤到楼+EoC到户,因为同轴带宽至少可以达到10Gbps,即使服务100户,户平均带宽都可以达到100M,实际带宽可以达到400M以上,而且成本低于FTTH。
最重要的是,同轴可以100%入户,但光纤入户对于每一个运营商而言却不可能达到100%。
FTTx系统由局端机房设备﹙OLT﹚、用户终端设备(ONT)、光配线网(ODN)三个部分组成。
ODN作为FTTx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OLT和ONU之间的光传输物理通道,通常由光纤光缆、光连接器、光分路器以及安装连接这些器件的配套设备组成。ODN包括五个部分:馈线段、光缆分配点、配线段、光缆接入点和入户段。从局端机房的ODF架到光缆分配点的馈线段,作为主干光缆,实现长距离覆盖;从光缆分配点到用户接入点的配线段,对馈线光缆的沿途用户区域进行光纤的就近分配;用户接入点到终端的入户段,实现光纤入户。(3)IP技术
IP技术满足了在多种物理介质与多样的应用需求之间建立简单而统一的映射需求,可以顺利地对多种业务数据、多种软硬件环境、多种通信协议进行集成、综合、统一,对网络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和管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络上实现互通。
软件换技术:通过软件变更可支持三大网络各种用户的多种业务
9、接入网关键技术方案
(1)HFC光缆/同轴电缆混合,IPv6互联网协议
HFC的优势:(1)能提供窄带、宽带数字业务及模拟、数字视频业务;(2)信息传输带宽宽、容量大、速度高;(3)它除了具有经济、高带宽的优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适应发展趋势的接入方式,可以逐步将光纤推向用户,最终实现光纤到户(FTTH)。
IPv6的IPSec技术为HFC的宽带传输提供了安全保障。认证:确定所接收的数据与所发送的数据一致,同时可以确定申请发送者的真实性。
数据完整:保证数据从原发地到目的地的传送过程中没有任何不可检测的数据丢失与改变。机密性:保证相应的接收者能获取发送的真正内容,而未被授权的接收者无法获知数据的真正内容。
HFC适用于广播业务,对于开发双向的交互式业务存在严重的缺陷:
(1)用户可用的带宽有限。总带宽宽-共享以后-每用户带宽有限。ADSL独享,一定条件下每用户带宽超HFC(2)HFC干线上会产生噪声累积(3)HFC属于模拟技术与数字化还不相适应(4)目前HFC不支持电信管理网(5)HFC的回传信道的干扰仍需要解决
IPSec通过3个基本要素来提供以上3种保护形式:分组头认证协议(AH)、封装安全有效净荷协议(ESP、)互联网密钥交换协议(IKM)。
分组头认证协议和封装安全有效净荷协议可以通过分开或组合使用来达到所希望的保护等级。为HFC开展宽带的传输业务提供了安全保障。
IP的QoS即是指IP的服务质量,也是指IP数据报文流通过网络时的性能指标。它有一套度量指标,包括服务可用性、延迟、丢包率和吞吐量等,其目的就是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2)EPON+EOC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从目前的技术上讲,主要有3种比较可行的方式可以突破接人网带宽这一瓶颈,一是高速数字用户线路(VDSL),二是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光纤到户(FTTH),三是高速无线接入。
PON的业务透明性较好,原则上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的信号。目前基于PON的实用技术主要有APON/BPON、GPON、EP0N/GEP0N等几种,而它们的主要差异与区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二层技术。
EPON主要特点在于二层采用以太网技术取代了以往的ATM技术,可以支持1.25 Gbps对称速率,将来更可以升级到10 Gbps,是非常适合IP业务开展的宽带接入技术。EPON系统使用单模光纤传送,实现双向数据传输。优点:,可以使技术维护和故障定位变得简单,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安装方便,节省干线光纤资源,提供较好的带宽控制能力、灵活的组网方式和良好的扩展升级能力,适应当前各大运营商“光进铜退”的策略趋势,在某种程度上能有效支持三网合一的业务需求,设计、旋工、维护相对简单,可靠性较高,因此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宽带接人技术。
10、IPTV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
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IPTV主要技术视频压缩技术、组播技术、流媒体、网络电视机顶盒、数字版权管理系统(DRM)面临的问题(1)缺乏内容集成牌照(2)内容分散引入(3)内容本地化和原创性弱。
2>组播技术传统的IP通信有两种方式:广播接收和点播接收。
3>.流媒体是指网络中使用流传输技术在Internet/Intranet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和其他多媒体文件。
流媒体技术则是指一种视频/音频传输、编解码技术,它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后放在流媒体服务器上,用户可以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需要将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个人电脑。流媒体的主要技术特征就是采用流式传输,即通过网络将流媒体内容传送到客户机。
4>.网络电视机顶盒功能:内置操作系统,可以通过红外线遥控来操作;对加密电视信号进行解密;将数字视音频信号进行解压缩;用户身份识别和付费;可以下载运行游戏和软件;对同一频道上的不同节目进行分离;可连接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等。
5>.数字版权管理系统(DRM)原理:使用技术手段,对数字产品在分发传输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使得数字产品只能被授权使用的人,按照授权的方式,在授权使用的期限内使用。
由于IPTV传播的数字节目具有无损的低成本复制、存储和再传播的特点,这就使得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成为保证内容提供商利益的关键所在,缺乏有效的数字版权保护将极大地阻碍IPTV的发展。IPTV解决方案包含:(1)内容系统(内容制作和内容分发)(2)业务系统(用户管理、终端管理、网络管理)(3)承载网络(路由器、交换机、BAS和DSLAM)()家庭网络4个组成部分,通过IP网络传送广播电视、点播电视和互动娱乐服务。IPTV有两种形式:
电信局的IPTV:小TV大IP,切入点网络电视 广播局的IPTV:小IP大TV,切入点是DTV。11.三种网络各自的优势
广电的优势:节目的资源、制作、传输以及服务资费低廉;
电信的优势:网络覆盖面广,有长期积累的大型网络运营管理经验;
互联网的优势:开放性、灵活性、互动性、可点对点沟通、可提供个性化服务。融合存在问题
(1)电信与广电准入政策问题:有线电视网由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互联网和固定电话网由信息产业部监管,IPTV产业许可权成焦点问题(2)IPTV运营模式选择问题:广电模式互联网模式电信模式。各有其优劣,取长补短,中国特色IPTV 三网融合的核心提供综合信息的业务融合。
12、广电的优势
(1)政策优势:虽然基调是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但无论是从外国的经验还是从广电在国内的特殊地位来看,广电将一定会享有不对称管制所带来的优势,而且不排除某些时候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事情。
(2)内容优势:广电在节目内容制作上有先天优势,即便以后广电制播分离,广电网络公司在节目内容获取上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3)网络接入优势:广电有深入千家万户的同轴电缆,在“最后一公里” 上将打破南电信、北联通的天然垄断。此外同轴电缆可承载的容量也远大于双绞线,在带宽上将给电信和联通较大压力。广电的劣势
(1)内部整合较困难。广电要想在组织结构上理顺关系,打破诸侯割据的局面,形成一个统一的集团,没有一定的时间和魄力不可能完成好。
(2)市场和服务意识较差。广电系统长期处于垄断经营,没在市场上真刀真枪打过,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曝露在风雨中是十分脆弱的。(3)网络改造与建设需要较长时间和大量资金。广电网络是按单向广播设计的,要想改造成双向的数据网络,需要进行相应的网络改造。同时,广电网络十分分散,缺乏一张全国性的骨干网,甚至有些省市都没有一张完整的骨干网。而针对这些弱点进行的网络改造与建设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13、三网融合对电信承载网的总体要求:
IP化:由于数据业务量急剧提升,其利润提升的水平明显低于数据业务量的增长,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投资,提高利润,承载网络IP化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宽带化:与运营商现有的语音以及宽带接入业务比较起来,三网融合带来的新业务对现有的承载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宽的需求量将迅速增加,视频业务会消耗比以往任何业务都要多的宽带资源。另一方面,对IP网络的电信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信级多业务承载。:
多接口处理能力:支持E1、FE/GE/10GE、STM-N等各类接口接入及处理能力。
灵活组网及扩展性:支持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之间的业务灵活互联及站点扩展。
多级QoS能力,区分不同业务优先级。④高效的业务配置及管理:具备更强的电信级管理、操作、维护及便利的网管能力,实现端到端业务配置及可视化管理,快速定位故障。
⑤丰富的保护方式:支持LSP/PW多层保护、BFD For VRRP、Pw Rendundancy及Pw Rendundancy 与VRRP结合等多种保护方式。⑥1588v2地面时间同步传送能力。⑦多播VPN能力等。三网融合承载网关键技术 IP网络技术:MPLS技术和IPV6。MPLS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分组交换和路由的 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转发和交换能力,且具有管理各种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机制。
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使用更小的路由表,增加了增加了增强的多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加入了自动配置的支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光传送网技术:分组传送网技术(PTN)和光传送网技术(OTN)、光网络新技术 PTN是新一代基于分组、面向连接的多业务统一传送技术,其关键技术包括伪线、面向连接的流量工程技术、同步、保护方式及OAM。不仅能较好承载电信级对以太网业务,具有标准化,高可靠性、灵活扩展性,严格的QOS和完善的QAM等五个基本属性。
OTN以传统SDH和波分布技术为基础,提供大颗粒业务的交叉调度,同时可以克服波分布网络组网能力较弱、缺乏子波长波业务调度能力等问题。
内容分发网技术:提高网络内容传输,节省骨干网络带宽的技术,其关键技术包括:内容分发、内容路由、内容存储和内容管理等。三网融合对业务网的总体要求:
业务控制融合:居于承载网和业务网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下一代新的核心网须支持全IP构架,为新业务提供灵活、开放的环境,满足低成本快速建网、快速部署业务的需求。业务应用融合:融合业务平台的可行性主要基于目前视音频编码技术的发展。不同终端视音频业务的主体主要是由于不同封装格式承载的流媒体内容;能力融合是指将电脑终端、手机终端、电视终端的视音频业务统一由一套业务平台提供服务,有利于业务间的优势互补和相关拓展。IP的多媒体子系统: IMS功能实体:
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是IMS框架中主要数据库,是一个逻辑实体,主要存放用户认证信息、签约用户的Profile、签约用户的动态信息、网络策略规划和设备标识寄存器信息。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负责对用户多媒体会话进行处理,实现了软交换控制功能。,并且根据各自不同的主要功能分为呼叫网关功能、路由选择功能和呼叫业务出发功能。策略决策功能(PDF):应用从 PDF 获得策略信息,在策略执行点。出口网关控制功能(BGCF):主要实现呼叫路由功能。
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F):执行SIP协议和ISUP协议之间的转换,维护呼叫状态。
媒体网关(MGW):负责互联PSTN承载通信和IP网络中的媒体流。媒体资源控制功能(MRFC):完成媒体流的控制和承载功能。媒体资源处理功能(MRFP):负责提供MRFC控制的多媒体资源,混合达到的媒体流,向MRFC通知到达的媒体流并处理媒体流,支持控制路径的DTMF.应用服务器(AS):提供业务属性,与会话共同控制通信流程,处理被触发的业务逻辑。
各个层面的功能:
应用层和业务能力层:AS、IM-SSF、MRFP 会话控制层:CSCF、BGCF、MGCF、MRFC 承载控制层:PDF 接入和互通层:SGW、IM-MGW 管理和公共功能层:HSS、CCF、DNS、ENUM Server、DHCP Server 技术特征:
借鉴因特网协议,强大的业务支撑业务支撑能力。采用分布式、开放的体系结构:良好的可扩展性。采用分层结构:便于网络演进和业务部署。与接入技术无关:提供优越的融合特性。
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ISC:第三方业务快速引入。
统一的用户数据管理:帮助运营商构建统一用户视图。归属网络控制:提供一致的用户通信体验。完善的QOS保证机制和安全机制。主要优势:
SIP 控制协议:是一个应用层的协议,可以建立、修改或者中止多媒体会话或者呼叫。
与接入无关:是核心控制层和接入侧无关,支持多种固定及移动接入方式,并同时支持多种固定或移动接入方式的融合。
归属地控制:IMS由归属网络提供业务的控制。
业务与控制的分离:IMS通过定义标准的基于ISC接口来实现业务层与控制层的完全分离。业务支撑力:
IMS可以支持的业务类别:通信类业务、消息类业务、多媒体类业务、电视类业务、互联网及办公应用等
新一代的多媒体业务: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同步性的业务。和互联网的结合:具有专用于开放第三方业务接口OSA和SCS使得业务的开放性更高,IMS可以将封闭的电信业务,通过业务开放环境开放给第三方、个人开发者以及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吸收互联网的创造力,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应用,提供给用户。
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策略:运营商在企业战略的牵引下,进行融合业务战略选择,主要影响因素有竞争资源比较优势、技术线路与网络建设路径、市场定位和客户需求变化等。不同运营商在客户资源、网络资源、运营资源、营销资源等方面各有千秋。其中移动运营商具有发展移动互联业务方面的优势;互联网运营商具有业务创新优势;广电运营商长期主导各类电视节目,具有内容方面的优势;固网运营商具有集团客户资源的优势以及在宽带方面的网络优势。融合业务总体发展策略(1)通过分阶段产品提供,实现产品快速导入,逐步提高用户感知;(2)提供差异化产品;(3)和产业上的应用商加强合作,实现合作产品与自营产品的组合,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面对三网融合,广电应坚持以下的基本技术思路:(1)是坚持以有线电视等广电网络为基础(2)是充分发挥广电网海量带宽优势(3)是必须坚持安全和可控可管。
第五篇:三网融合投资吸引力调查报告
三网融合从业务形态看主要是业务在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缝切换和融合,其融合的核心是视频内容在三屏之间无缝切换。
从广电看,由于掌握视频内容资源和播控平台及内容审核权,广电建立内容库及播控平台,通过改造后的有线网络达到电视屏幕(互动电视),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固网分发渠道进入电脑屏幕和电视屏(IpTV电视),通过移动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进入手机屏(移动终端),实现视频内容在三屏之间的融合。
由于电信运营商开展3G手机电视业务需要与内容集成播控平台进行对接,因此收入分成方除了电信运营商和内容商之外,新增了播控平台运营方,手机电视的利益格局得以重新划分。由于三家广电运营商3G手机电视播控平台的正式运营,利益分成模式基本清晰。
目前,有线网络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作为主要的三网融合的平台运营商,虽然一部分设备商(电视机厂商)也想切入到三网融合的平台运营,主要表现在互联网电视的推广上,由于广电总局并没有给电视机厂商颁发内容集成的牌照,电视机厂商进入互联网电视平台运营的通道基本上被堵死。但是部分视频网站由于获得广电的牌照,同时拥有一定的设备设计能力和平台建设运营的经验,成功的进入电信运营商的IpTV和3G手机视频平台的建设、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