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3 21:1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

第一篇: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

【摘要】为有序推进鄂州市三网融合工作,2012年5月13日,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鄂州政办发〔2012〕40号文件印发关于《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和三网融合内容集成平台、综合业务平台和运营支撑平台等基础平台的搭建,实现城乡一体、有线无线相结合、宽带交互全覆盖的融合性网络,力争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综合业务用户达到1万户。全力推进光进铜退改造工程,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实现电信宽带T级出口,千兆到楼,百兆到户,光纤覆盖主城区和农村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宽带用户(含3G无线宽带)达30万户。开展基于融合性网络的移动业务,提升移动互联网运营的质量与效能,实现全市辖区内移动宽带网络覆盖达到100%,3G手机用户达到50万户。

此外,随着三网融合试点的逐步深入,鄂州市逐渐增加业务种类,呈现方式从电视屏逐渐扩展到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等,实现业务的多屏融合。即:由鄂广信息网络公司按有关规定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 电话业务。同时,由鄂州电信、鄂州移动和鄂州联通公司按有关规定开展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以及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网络格局。

详见: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

鄂州政办发〔2012〕40号

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三日

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

为有序推进我市三网融合工作,按照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和《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家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总体要求,按照“全域鄂州、城乡一体、三网融合”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鄂州的独有优势,创新发展,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

(二)基本原则

立足于改革创新,科学规划,统筹全局,突出重点,先行试点的原则,以服从国家利益、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优化信息服务市场,科学发展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和三网融合内容集成平台、综合业务平台和运营支撑平台等基础平台的搭建,实现城乡一体、有线无线相结合、宽带交互全覆盖的融合性网络,力争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综合业务用户达到1万户。全力推进光进铜退改造工程,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实现电信宽带T级出口,千兆到楼,百兆到户,光纤覆盖主城区和农村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宽带用户(含3G无线宽带)达30万户。开展基于融合性网络的移动业务,提升移动互联网运营的质量与效能,实现全市辖区内移动宽带网络覆盖达到100%,3G手机用户达到50万户。

三、工作任务

(一)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

按照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的要求,推动双向业务进入。在三网融合试点的起步阶段,三网融合主要以互动型的IPTV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和国内IP电话业务、为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与手机终端之间提供信号传输和技术保障业务为主。随着三网融合试点的逐步深入,逐渐增加业务种类,呈现方式从电视屏逐渐扩展到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等,实现业务的多屏融合。即:由鄂广信息网络公司按有关规定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 电话业务。同时,由鄂州电信、鄂州移动和鄂州联通公司按有关规定开展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以及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网络格局。

(二)探索研究三网全业务发展的模式和推进路线,推进技术更新改造

一是要推动IPTV业务的研发,提高IPTV的接入能力,为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用户端之间提供信号传输和技术保障。

利用现有IPTV平台,加载鄂州本地新闻及综合频道,扩大鄂州本地党和政府信息的传播渠道和覆盖面。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NGB)和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实现有线电视接入网入户广播下行带宽每秒2吉比特,窄播下行带宽每秒1吉比特,宽带接入能力超过每秒100兆比特。二是以光纤网为基础,以FTTB/H为目标,推进光进铜退和光纤到户工作,大力提高网络互联互通,力争全市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光纤全覆盖。三是为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与手机终端之间提供信号传输和技术保障,打造多方面多角度全覆盖音视频,探索多屏融合运营模式,带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三)加强网络建设改造和统筹规划

加快有线网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建设下一代广电网(NGB),统筹与基础电信企业网络对接的关键技术,加快电信网升级改造和光纤入户工程。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完成数据城域网改造和移动3G网络的升级,提高网络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互联网接入宽带标准。以FTTB/H为目标,以城区、乡镇为重点,统一规划,分布实施PON技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造。新建区原则上实现光纤到楼,优先采用FTTH方式,旧城区铜缆覆盖的区域大力推进光进铜退。区域改造可采用FTTH方式,重点实施低于4M速率的接入端口改造,提升城区FTTB端口比例。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现网宽带用户的提速改造工作,线路普遍具备4M以上接入带宽能力,支持高清视频业务的规模开展。

(四)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落实分业监管措施,改进和完善信息内容监管方式,建立较为完备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对三网融合信息系统安全实行分级管理,对新业务的开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指导。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推动建立由相关管理部门和广电部门实施监督的IPTV、手机电视监管平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分工明确的网络监管工作体制和试点业务安全评估制度,确保试点业务安全运行。

(五)整合资源,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由市政府工作部门牵头,会同市住建委、规划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制定通信网络设施基础建设工作方案,统筹规划、同步设计、联合建设、统一组织竣工验收和移交工程技术档案,避免重复建设,推动信息管网、基站、铁塔等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合作共赢,节约公共资源、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新的小区建设要预留配套设施资源(包括机房、管线、基站站址、分布系统、公共接入点等),为三网融合试点企业接入线路、设备和业务提供良好条件。

(六)建立新型产业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利用三网融合的有利契机,探索发展基于三网融合的信息化应用和社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推动广播电视、新媒体、通信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融合性终端产业,围绕网络升级改造、融合业务,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打造三网融合业务产业链,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打造电子商务运营平台、云计算应用平台,提供数据处理、信息服务等增值性业务,通过现有营销实体渠道和电子渠道进行推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2 年3月-6月)

按照国家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和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协办函〔2010〕3号)要求,建立健全适应三网融合发展需要的领导机构、监管机构、运行机构,制订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加快网络设施建设改造,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电信网络宽带化。

(二)推进阶段(2012 年7月-2013年6月)

有序推进广电、通信业务双向进入,逐步开展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通信企业开展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IPTV 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融合性业务。基本实现全市三网融合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三)深化完善阶段(2013年7 月-10月)

全面开展三网融合业务,不断创新业务形态、拓展服务领域,完成广电有线电视网络和通信网络提升扩容。实现符合三网融合要求的基础网、驻地网共建共享,通信、广电下一代业务网络相互融合、有序合作竞争;三网融合终端技术成熟,三网融合业务不断创新、初具规模,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业务多形态、产业大发展;三网融合监管体系健全,充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

(四)总结阶段(2013 年11月-12月)

全面总结试点阶段的各项工作,检查评估试点效果,总结实施经验,形成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提出下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具体实施方案。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三网融合协调机构,成立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关于“三网融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总体部署,根据省三网融合协调工作小组的要求,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推进办法,研究、解决我市推进三网融合重要问题,加强协调指导,进一步优化试点工作环境,加大支持力度,为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强化责任,加强督促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有序推进三网融合工作。

(二)加大对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制定出台有关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将三网融合涉及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优先列入发展项目,优先申报产学研、信息产业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符合高新技术生产条件的企业和服务技术先进型企业,积极落实国家支持三网融合的各项优惠政策。将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为三网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三)加强对通信和广电网络设施设备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动或者迁移通信、广电网络设施、设备,从事施工、生产、种植树木等活动,不得危及通信、广电网络设施的安全或者妨碍线路畅通,遇有特殊情况必须改动或者迁移的,必须征得该设施产权人同意,建立网络设施的安全保护措施,形成有效监管机制,确保公共信息和网络信息安全。

(四)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突出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广电和电信业务的融合,建立各方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网络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共享、业务规范发展、用户权益保护、网络文化安全等管理制度,建立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能保障三网融合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增加发展动力,增强企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加强舆论引导,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三网融合带来的益处,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需求,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篇:宁波市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即将出台

宁波市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即将出台

昨日,“智慧浙江”巡回宣讲首场科普报告会在甬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致辞,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鲁善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孝国,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参加报告会。

建设“智慧浙江”,是广泛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构筑一个物联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浙江。按照推进“智慧浙江”建设工作部署,省政协科教委、省经信委、省科协决定在全省范围内联合开展“智慧浙江”科普宣传系列活动,并在宁波举办“智慧浙江”巡回宣讲首场科普报告会。

据了解,我市是国内较早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系统部署的城市之一。目前,我市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人口、自然资源、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日趋完善。智慧物流、智慧城管等一大批应用体系快速推进,高新区、杭州湾新区等智慧产业基地加快发展。

市智慧办负责人在报告会上透露,我市已成为第二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试点方案即将出台。截至2011年底,我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90万户,城区社区已基本完成光纤改造,互联网出口带宽达600G;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其中新一代电子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软件业收入同比增长30%。

第三篇:有线电视三网融合试点总体技术方案和框架

有线电视网络三网融合试点 总体技术要求和框架

广电总局科技司 2010年8月6日

目 录 总体目标和技术路线..........................................4

1.1 总体目标..............................................4 1.2 总体技术路线..........................................4 2 业务要求...................................................4

2.1 广播电视类............................................5 2.2 互动电视类............................................5 2.3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网络服务业务........................6 2.4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6 2.5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6 2.6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多媒体通信业务......................6 2.7 媒体内容中心服务业务..................................6 3 总体技术要求和框架..........................................6

3.1 业务平台..............................................7 3.1.1 电视广播系统.......................................7 3.1.2 数字音频广播系统...................................8 3.1.3 互动电视系统.......................................8 3.1.4 数据广播系统.......................................9 3.1.5 信息服务系统.......................................9 3.1.6 EPG系统...........................................9 3.1.7 交易支付系统......................................10 3.1.8 宽带业务系统......................................10 3.1.9 媒体内容中心......................................11 3.1.10 多媒体通信系统...................................11 3.2 网络.................................................11 3.2.1 骨干网和城域网....................................12 3.2.2 接入网............................................13 3.3 终端.................................................13 3.3.1 有线电视双向机顶盒................................13 3.3.2 家庭智能终端......................................13 3.4 运维和运营支撑.......................................13 3.4.1 运维支撑系统......................................14 3.4.2 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14 3.4.3 客户服务系统......................................15 3.5 监管系统.............................................15 3.6 安全与防护...........................................15 3.6.1 有线电视网络运行安全..............................15 3.6.2 广播电视业务系统运行安全..........................15 3.6.3 有线电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15 3.7 广电宽带网互联互通...................................16 3.7.1 广电宽带网络交换中心..............................16 3.7.2 自治域号与IP地址.................................17 3.7.3 路由协议及策略....................................17

3.7.4 与广电宽带国干网的接入方式及接口..................17 3.7.5 服务质量(QoS)保障...............................17 3.8 广电话音网互联互通...................................17 3.8.1 本地互联互通......................................17 3.8.2 长途互联互通......................................18 3

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深圳、绵阳以及湖南长株潭地区等12个城市(地区)作为三网融合第一批试点,这标志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全面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要按照服从国家利益,服从人民利益,尊重科学规律的要求,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广电、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加快网络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创新业务形态,丰富服务内容,加快培育和建立合格的市场主体,加快和改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

在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期间,有线电视网络主要有以下任务:(1)加快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和整体转换;(2)创新服务业态,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3)按照试点方案开展电信业务;(4)提高业务运营支撑水平,增强服务能力;(5)实现网络互联互通;(6)保障有线电视网络安全;(7)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为了顺利开展有线电视网络三网融合试点业务,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要同步推进网络建设、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加快12个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小网变大网、标清变高清、看电视变用电视。

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三网融合试点任务,特制定本总体技术要求和框架。总体目标和技术路线 1.1 总体目标

在试点城市现有完成数字化、双向化改造的有线电视网络上,开展三网融合试点业务,结合行业应用实际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路线的特点,通过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建立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技术标准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推动广播电视网发展。1.2 总体技术路线

以光纤同轴混合网为基础,全面实施数字化和网络双向改造,推进光进铜退,逐步实现光纤到户,确保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以视频业务为核心,构建与网络智能适配的开放业务平台,承载广电融合新业务,实现平台开放、业务丰富的目标。

以确保信息安全、文化安全为目标,构建完备的安全管控体系,实现对网络、内容、业务和终端的全方位可管、可控。业务要求

各网络运营单位应大力开展和推进业务目录中的必选业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推荐业务和其它业务。开展的三网融合业务要按照广电和电信主管部门的要求,确保内容的安全可信、网络的可管可控可靠和用户行为的可追溯可管,确保业务顺利开展。

数字电视业务应通过广播式和融合互动式电视门户呈现。电视门户是向用户提供各种融合视频、音频、图像、文字和数据的多媒体服务的入口,为

用户提供节目导视、节目预定、节目搜索、节目推介等电子节目指南服务。

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必须开展的业务如下,可选择开展的业务详见业务附录。2.1 广播电视类

1.模拟电视广播业务

模拟电视广播业务是指基于广播传输方式向用户终端提供模拟电视信号的业务。

试点城市(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应向用户提供6套或以上模拟电视广播节目。

2.数字音频广播业务

数字音频广播业务是指基于广播传输方式向用户终端提供数字音频信号的业务。

建议试点城市(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转播中央和本地声音广播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数字音频广播服务。

3.基本数字电视广播业务

基本数字电视广播业务是指基于广播传输方式向用户终端提供基本标准清晰度或者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音频及视频信号的业务。

试点城市(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向用户提供的基本数字电视广播业务应有不低于60套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10套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频道节目。

4.付费数字电视广播业务

付费数字电视广播业务是指基于广播传输方式向用户终端提供按需付费的标准清晰度或者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音频及视频信号的业务。

试点城市(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应向用户提供的付费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电视频道合计不低于50套。2.2 互动电视类

1.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视频点播业务

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视频点播业务是指为用户实时播送用户所实时选取的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视频节目、并让用户对选播的视频节目具有快进、快退、暂停、播放等实时操作控制能力的业务。

视频点播节目内容库应不低于15万小时,可提供在线点播的视频节目内容应超过2万小时,其中高清晰度节目内容应不低于 1千小时。

2.频道回放和时移业务

频道回放业务是指向用户提供对播放完毕的频道节目进行点播收看的业务。时移业务是指向用户提供对当前播放的频道节目进行暂停、播放快退和快进等个性化观看服务的业务。

频道回放业务应向用户提供20套以上、播放完毕3天以上的频道节目回放服务;时移业务应涵盖的数字电视节目频道在20套以上。

3.电视信息服务业务

电视信息服务业务是指向用户提供通过电视浏览和查询针对电视制作的电视信息服务网站的业务。

电视信息服务应包括电视政务信息服务、电视城市信息服务、电视行业(企业)信息服务、电视社区信息服务和电视家庭信息服务等业务;应既提供信息浏览,也提供信息查询,如用户可查询家庭水电费、医疗社保等信息。

4.电视支付业务

电视支付业务是指用户通过交互电视进行在线或离线的缴费支付、购物支付、还款支付、账号查询等金融电子支付和结算业务。2.3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网络服务业务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网络服务业务是指建设并出租用于开展广播电视和通信业务的有线电视网络设施的业务,有线电视网络设施主要包括:光缆、电缆、光纤、同轴电缆、前端设备、节点设备、线路设备、发射天线、微波站、卫星地球站等物理资源,以及带宽(包括通道、电路)、波长等资源。2.4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是指利用接入服务器和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立业务节点,并利用各类网络设施将业务节点与互联网骨干网相连接,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将业务节点与用户终端相连接,为各类用户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服务。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主要有两种应用,一是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ICP)经营者等利用互联网从事信息内容提供、网上交易、在线应用等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服务;二是为普通上网用户等需要上网获得相关服务的用户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服务。2.5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数据传送业务是指利用IP技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将用户产生的IP数据包从源网络或主机向目标网络或主机传送的业务,包括采用TCP/IP协议,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为国际、国内用户定制互联网闭合用户群网络的服务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国内会议电视和图像服务业务。2.6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多媒体通信业务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多媒体通信业务指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包含图像、视频、文字、音频等多种信息的融合通信业务,并且用户对通信全过程有完备的交互控制能力。

多媒体通信业务包括多媒体交互话音业务、多媒体交互视频业务、多媒体多方通信业务、多媒体数据处理和交易业务、多媒体信息服务业务及IP电话业务等。2.7 媒体内容中心服务业务

媒体内容中心(Media Content Center,即MCC)是基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为集中式收集、存储、处理和发送媒体数据的设备提供运行维护的设施以及相关的服务体系。MCC服务业务是指有线电视运营商利用已有的广电宽带网络、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广电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MCC业务主要包括媒体内容发布、虚拟主机、电子商务、系统维护(如系统配置、数据备份、故障排除服务)、管理服务(如带宽 管理、流量分析、负载均衡、入侵检测、系统漏洞诊断)以及其他支撑、运行服务等。媒体内容发布是指电视台等内容提供商利用托管服务器,将自己的媒体内容或服务通过广电宽带网络发布并提供给用户。总体技术要求和框架

有线电视网络将通过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发展演进,构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业务体系,推进并实现三网融合。

有线电视网络三网融合试点总体技术框架应遵循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总体技术框架。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总体技术框架由网络技术体系、业务技术体系、运维和运营支撑技术体系、监管技术体系和安全防护技术体系等部分组成。

网络技术体系描述定义了网络技术架构、物理传输网络技术机制和功能要求、业务承载技术机制和网络功能要求、终端和家庭网等。

业务技术体系描述定义了业务平台技术架构、业务应用系统功能要求、业务承载技术机制等。

运维和运营支撑技术体系描述定义了网络和业务系统运行维护以及业务运营支撑的系统架构、功能要求和技术机制,是确保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高效、可靠地管理和运营相关网络和业务的重要技术基础。

监管技术体系描述定义了第三方监管的系统架构、功能要求和技术机制,它涵盖内容、业务、结算、网络、互联互通、终端、用户行为等全方位监管功能,是确保有线电视网安全、可管、可控地重要技术基础。

安全防护描述定义了网络和业务系统的运行要求、网络和业务平台的安全防护技术机制和措施,是确保有线电视网成为安全、可信、可管、可控的新型公共基础信息网络的重要技术基础。

试点城市广电网络应根据三网融合试点业务体系,按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总体技术框架,构建业务平台、网络、终端、运维和运营支撑系统、客服服务系统和监管系统等,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3.1 业务平台

业务平台是业务应用(能力)系统的集成平台、承载平台、业务应用系统与业务承载网智能适配平台。

业务平台应具有开放性,能够灵活方便地集成和承载支持三网融合创新业态的新兴业务应用系统;应支持业务系统间相互融合,可支撑基于各业务应用系统间融合的业务应用能力创新;应具有安全防护机制和措施,能够确保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

试点城市有线网络公司建立的业务平台应具有的基本业务应用系统及相关技术要求如下: 3.1.1 电视广播系统

电视广播系统是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模拟电视广播、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付费数字电视广播等业务的综合系统,是有线电视前端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将视音频信号源整合成业务,通过有线电视网络,以广播方式传送到用户接收终端。

电视广播系统的功能、接口以及传输网络应符合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GY/T221-2006《有线数字电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要求。

电视广播系统应具有冗余备份能力,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迅速恢复播出;系统的冗余可靠性应符合GY/T221-2006《有线数字电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要求。

新建的电视广播系统中的设备如信源编码器、复用器、QAM调制器等应能以IP方式互联。

为提高频谱利用率,对较少用户收看的电视频道可采用切换数字视频广播(Switched Digital Video)技术传输。

3.1.2 数字音频广播系统

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是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向用户提供数字音频业务的系统。

数字音频广播系统的功能、接口以及传输网络应符合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GY/T221-2006《有线数字电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要求。

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支持DRA、MPEG-1 layer2和layer3、MPEG4 AAC和AAC+、Dolby Digital等编码格式。3.1.3 互动电视系统

互动电视系统是视频点播、频道回放、时移电视、电视关联信息屏幕显示等业务的技术提供和支撑平台。它综合利用了单向广播和双向交互技术,可以使用户通过多种终端在任意时间观看节目。

互动电视系统应具有内容存储系统、媒资管理系统、媒体格式和编码转换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媒体内容注入系统、内容发布和分发系统及视频服务器等。

互动电视系统应具备至少支持15%用户同时点播的系统并发流支持能力;应支持实时媒体内容注入;应支持多种视频媒体内容格式、多种视频流播放技术,尽可能满足用户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观看节目的需求;应能根据网络通道资源情况智能选择数字媒体内容传输通道,如基于IPQAM技术的窄播通道和基于IP网络技术的宽带交互通道。互动电视系统的视频流服务器播出控制列表可支持不同源的内容播出,即播出内容可部分来自视频流服务器缓存,部分来源于中心存储系统。

在试点阶段,各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的互动电视系统应尽可能支持相同的媒体内容格式和元数据格式;应至少实现与一个以上其它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相应系统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系统间节目交换,可实现提供跨域视频点播节目服务。

系统应支持的存储和播出媒体内容文件格式要求如下:(1)MPEG-2编码和TS格式封装的标清和高清内容;(2)AVS编码和MPEG-2 TS格式封装的标清和高清内容;(3)H.264编码和MPEG-2 TS格式封装的标清和高清内容;(4)AVS编码和Fragmented MP4封装的标清和高清内容;(5)H.264编码和Fragmented MP4封装的标清和高清内容;(6)MPEG4编码和Fragmented MP4封装的标清和高清内容;(7)音频:DRA、Dolby Digital, AAC, MPEG-1 layer3;(8)图像及文件:JPEG,PNG和文本文件。

视频点播节目内容采用CBR方式编码,标准清晰度节目内容的MPEG2编码码率为3.75Mbps、高清晰度节目内容的H.264编码码率为8Mbps;标准清晰度内容采用其它编码方式时,编码码率应保证图像质量不低于标准清晰度节目内容MPEG2 3.75Mbps编码图像质量;高清晰度内容采用其它编码方式时,编码码率应保证图像质量不低于高清晰度节目内容H.264 8Mbps编码图像质量。

系统应支持的实时注入媒体内容文件格式要求如下:(1)实时MPEG-2编码和TS格式封装的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节目流;(2)实时AVS编码和MPEG-2 TS格式封装的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节目

流;

(3)实时H.264编码和MPEG-2 TS格式封装的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节目流;

(4)实时AVS编码和Fragmented MP4封装的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节目流;

(5)实时H.264编码和Fragmented MP4封装的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节目流;

(6)实时MPEG4编码和Fragmented MP4封装的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节目流;

在建设互动电视系统中,各试点城市广电网络公司应充分考虑如下原则:(1)系统架构的开放性。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和模块化的;

(2)系统部件的可互换性。各个模块化的功能部件可以由多个设备供应商提供,并且不同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可以共存于一个系统中;

(3)系统接口的标准性及技术成熟性。功能部件之间的接口尽量采用国家、国际产业化的工业标准。在设备选型上优先选用成熟、高可靠的产品和技术,注重实用性;

(4)系统可靠性。系统具备容错和负载均衡的能力。关键设备、路由、数据必须采取冗余备份措施;

(5)系统可升级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支持简单的系统部署和扩展,要保证在业务范围和网络规模上能够实现可预见的平滑升级;

(6)可运营性。系统应保证自愈能力,保证系统部件间的负载共享和均衡,满足瞬间的高业务流量需求,能够以有限的现场技术人员运营和维护大规模的系统。

3.1.4 数据广播系统

数据广播系统是基于数字电视广播信道提供各种数据信息业务的系统。它通常以轮播方式连续、滚动地播出各种编辑好的数据。

数据广播系统由数据广播业务源数据采集及管理子系统、数据广播封装子系统和数据广播发送子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数据广播系统应遵循GY/T 201-2004《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数据广播规范》的要求。3.1.5 信息服务系统

信息服务系统主要为政务、城市、社区、家庭、行业等方面提供信息化服务,实现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展现等,供用户进行信息的浏览和查询。

信息服务系统由信源采集系统、信息格式转换系统、信息内容审查系统、信息存储系统、信息检索系统、信息门户系统等组成。

信息服务系统中的文字信息存储应支持文本、HTML等格式、图片信息存储应支持BMP、JPEG、GIF等格式。

信息服务系统并发流支持能力必须至少能支持10%用户的同时查询。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间可实现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跨域使用。

信息服务系统应能通过宽带数据网络和数据广播系统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3.1.6 EPG系统

EPG系统是广播电视业务的入口和业务提供辅助系统。

EPG系统应具有组合广播类、互动类等不同形式业务的能力,可实现对

EPG文字、图片、栏目等所有界面元素、单个视频点播/回看节目的快捷链接,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内容及相关联内容的入口或门户服务。

EPG系统有广播式和交互式两种工作模式。广播式EPG系统将EPG数据打包后通过广播通道播发;交互式EPG系统以与终端交互方式通过双向交互通道为终端提供EPG数据。

EPG系统应同时支持广播方式和交互方式,当终端不能以交互方式通过双向交互通道获取EPG数据时,可以通过广播方式从广播通道获取EPG数据。

EPG系统应为全网所有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EPG服务;支持EPG换肤功能,可实现不同EPG版式灵活、动态的更新;支持基于用户终端能力属性的界面展现。

EPG服务应满足不同的业务终端展现,具备灵活的发布适配能力,对于主要的业务元素(如节目预告、广告链接、应用链接等)可抽取为独立配置的元素,并与不同的发布界面模板进行对接,实现在不同类型的终端间提供显示统一的业务展现界面。

EPG系统可以与节目信息系统、终端管理系统、相关业务系统、其他服务商的相关系统对接。3.1.7 交易支付系统

交易支付系统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用户金融数据传输的电子支付系统。

交易支付系统面向的用户涉及银行、企业、个人、政府,能够为用户提供购物、订单查询、订单支付、金融服务、缴费充值服务等功能。

交易支付系统关联的实体包括:用户终端、有线电视系统前端、银行系统、业务和商务提供商相关系统等。为保证交易的安全性,有线电视网络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设备、网络、数据库和商务交易的安全。

交易支付系统应支持电子商务B2C和B2B应用模式。

交易支付系统应支持与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结算系统对接。

3.1.8 宽带业务系统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业务系统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向用户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的系统。它通常由宽带业务接入系统、宽带业务服务系统和宽带业务管理系统组成。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宽带业务接入系统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PON+EoC接入技术的系统(以下简称PON+EoC宽带业务接入系统),另一种是基于DOCSIS接入技术的系统(以下简称DOCSIS宽带业务接入系统)。

宽带业务服务系统包括用于IP地址分配管理服务的DHCP服务器、用于用户认证、授权和计费服务的RADIUS服务器以及用于用户接入汇聚和带宽管理服务的ACR设备等。

宽带业务管理系统包括设备管理、业务管理和客户管理等模块和功能。PON+EoC宽带业务接入系统采用PON设备通过部署到小区或楼的光纤将宽带互联网数据流传送至小区或楼,采用EoC设备将宽带互联网数据流在同轴电缆上调制,并通过同轴电缆入户,实现用户宽带接入。

EoC设备的传输频段不占用已有的有线电视下行频道带内资源,可使用低频0-65MHz频带或高频870MHz-1500MHz频带。低频段EoC系统技术方案推荐采用Homeplug AV技术,高频段建议预留给自主创新的HINOC技术。

EoC设备具备动态分配上下行带宽能力、广播风暴抑制能力和QoS分级能力等,支持VLAN和组播过滤,具备安全管理机制,如可对用户信息加密传输、可控制终端对局端的访问、可阻止未经授权的终端设备接入、可禁止终端间的直接访问。

基于PON+EoC技术的宽带业务接入系统,应在光节点大小为50户左右的网络环境下稳定运行、满足各种相关应用要求;可在光节点大小为200-300户左右的网络环境下稳定运行、满足各种相关应用要求。

DOCSIS宽带业务接入系统采用CMTS设备通过光纤同轴电缆网络将宽带互联网数据流传送至用户端CM设备,实现用户宽带接入。

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DOCSIS宽带业务接入系统的CMTS和CM设备应符合DOCSIS2.0以上标准;为支持IP电话业务,CMTS应支持Packetcable2.0标准。

对于基于DOCSIS宽带业务接入系统的宽带业务系统,其宽带业务服务系统除DHCP服务器、RADIUS服务器等外,还应具有TFTP服务器、TOD(Time of Day)服务器等设备。应探索CMTS与ACR结合使用方案,以加强数据流汇聚、带宽管理和接入网至城域网间QoS保障。

系统应可在光节点大小为500户左右的网络环境稳定运行、满足各种相关应用要求。

3.1.9 媒体内容中心

媒体内容中心(Media Content Center,即MCC)是基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为集中式收集、存储、处理和发送媒体数据的设备提供运行维护的设施以及相关的服务体系。

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应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自有的媒体内容中心。媒体内容中心建设应以视频媒体内容为主,突出试点城市有线电视运营商以视频业务为核心的特点。

应在广电宽带骨干网的骨干节点和核心节点构建面向全国的广电媒体内容中心;有条件的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在构建自有媒体内容中心时,应既要考虑服务本地需求,也要兼顾服务和支撑其它试点城市需求;各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的媒体内容中心应通过广电宽带网络互联互通,构建内容分发和交换网络,使各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媒体内容中心的内容能互为补充和备份,进一步提高媒体内容中心内容的丰富程度和服务效率。

媒体内容中心必须具备机房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并提供安全保障措施。3.1.10 多媒体通信系统

多媒体通信系统是指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支撑或提供视频电话、IP电话、多媒体彩铃、视频会议、视频共享等业务的系统。

多媒体通信业务系统采用IMS技术,实现将业务与控制、控制与承载分离,支撑和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等通信业务。

多媒体通信系统由IMS业务系统、IMS核心网络系统和终端组成。IMS业务系统是重点完成IMS业务逻辑的提供、执行以及业务能力的抽象与开放,执行运维和网管功能;核心网络系统主要完成会话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业务触发等功能;终端具有硬终端和软终端两种形式。3.2 网络

有线电视网络由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国干网和省干网)组成。在

逻辑上,有线电视网络可分为两层,一是物理传输层,二是建立于物理传输层之上的业务承载层。有线电视网络的物理传输网和业务承载网分别对应于这两层。

在物理层,有线电视接入网络是由光纤、光分配设备、光节点设备、同轴电缆、同轴电缆信号放大器等构成,城域网和骨干网都由光纤和光传输设备构成。

应构建端到端的广播电视业务承载网络,传输和承载电视广播和互动电视等广播电视业务,即有线电视网络A平台或广播电视业务网;广播电视业务网应综合运用数字广播技术、基于IPQAM的窄播技术、SDH技术、IP技术和CDN技术;为确保安全,广播电视业务网(含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应与其它业务承载网通过频点、光波长和SDH通道等方式实现隔离。

应构建端到端的广电宽带业务承载网络,即有线电视网络B平台或广电宽带网;广电宽带网的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均应基于IP技术,并支持MPLS VPN等多种VPN组网方式;应探索采用业务感知技术,提高业务服务质量,增强业务安全。

应构建端到端的广电多媒体通信业务承载网,简称广电多媒体通信网。广电多媒体通信网的接入网可基于广电宽带网的接入网虚拟组网;广电多媒体通信网的城域网和骨干网可基于光波长和SDH通道、以MPLS VPN等方式组网,并实现与其它业务承载网的城域网和骨干网隔离。

广播电视业务网、广电宽带网和广电多媒体通信网的规划应考虑未来IPV6的应用。

至2010年底,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网络双向化覆盖率达到城区90%以上,全部区域的70%以上;到2012年,试点网络的接入带宽要实现广播下行超过2Gbps,窄播下行超过1Gbps,宽带接入能力超过100Mbps。3.2.1 骨干网和城域网

广电骨干网由国家干线网(国干网)和省级干线网(省干网)组成,其中国干网负责各省网间的连接,省干网负责省内各城域网的连接;城域网由连接有线电视前端、分中心的网络组成,负责城市或地区内各接入网的连接。

在物理层,城域网和骨干网应采用大容量密集波分光传输技术构建光传输网(OTN),建议采用基于3TNET技术的大容量、新一代智能T比特密集波分(DWDM)传输设备。国干网和核心城市之间的OTN容量设计为6.4T以上,单波长带宽40G;其它国干网节点间以及省干网的OTN设计容量为1.6T,单波长容量配置为10G。

根据业务对服务质量、安全等级、监管要求、网络性能、运维窗口等的不同需求,将三网融合试点业务分为几个大类,如广播电视业务、宽带互联网业务、多媒体通信业务和专网业务等,并按各类业务要求构建相应业务承载骨干网和城域网。承载的不同业务骨干网和城域网可构建在统一的底层物理光传输网上。

广播电视业务网的骨干网和城域网应综合运用SDH技术、IP技术和CDN技术等,建议广播电视业务网的IP骨干网和城域网采用基于3TNET技术的大容量、T比特级的核心路由器技术。为确保安全,广播电视业务网的骨干网和城域网应以光波长和SDH通道等方式与承载其它业务的相应网络隔离。

广电宽带网的骨干网和城域网应基于IP技术构建,建议采用基于3TNET技术的大容量、T比特级的核心路由器技术。广电宽带网的北京、上海等核心

节点应采用T比特级集群路由器构建,其它骨干节点可采用T比特级单机路由器系统构建。3.2.2 接入网

有线电视接入网络是连接有线电视网络用户和承载各种相关业务的网络。

在物理层,典型的有线电视接入网为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主要由光传输和同轴电缆射频传输两部分组成。其中,光传输部分是指分前端至光节点之间的光分配网,同轴电缆射频传输部分指的是光节点的电缆输出口至用户之间的采用同轴电缆的网络段。

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的接入网光节点大小应覆盖500户左右用户,建议覆盖200户以下用户。

广播电视业务网的接入网应采用模拟调制广播、QAM调制广播技术、基于IPQAM的窄播技术和宽带IP技术,并在原则上应与其它业务相应承载网通过频点方式隔离。

广电宽带网的接入网应基于IP技术构建,可主要采用的双向宽带接入技术有PON+EoC技术和DOCSIS技术。

多媒体通信业务网的接入网可基于宽带业务承载网虚拟组网,也基于独立频点通道组网。3.3 终端

三网融合终端形态可有多种,如有线电视双向机顶盒、电视机顶盒一体机、可视电话终端、多媒体通信终端、IP电话终端和智能终端等,可为用户提供基本广播电视业务、互动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多媒体通信业务、话音业务等多种业务。

针对三网融合业务的发展,终端应具备多种业务的支持能力,终端业务运行环境应逐步向通用、开放的业务运行环境发展,确保未来业务灵活方便的扩展和互联互通。

3.3.1 有线电视双向机顶盒

有线电视双向机顶盒性能、功能及接口要求应符合行业标准GY/T240-2009《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241-2009《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的要求。

有线电视双向机顶盒应支持统一、开放的软件运行环境,适应互动业务快速部署的发展需求,可支持单向广播、双向交互等各类型业务。3.3.2家庭智能终端

针对三网融合新业态的发展,家庭智能终端应在终端的规划、设计、部署中,充分考虑对家庭网络、家庭多媒体中心、家庭物联网等的支撑,并具备业务与网络安全保护措施。3.4 运维和运营支撑

运维支撑是指支撑网络运行和维护的相关工作,包括网络管理、设备管理、资源管理等。运营支撑是指支撑业务运营的相关工作,包括用户管理、业务管理、计费管理、营销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管理等。

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应构建运维支撑系统,可以对三网融合业务平台的所有业务应用系统、业务承载网和物理传输网络、相关网络设备和终端进行管理,为网络和业务平台的运行维护提供支撑。应构建统一的运维支撑系统,对所有业务系统和网络及相关设备提供统一、集中的管理和运行支

撑。

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应构建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可对开展的三网融合业务提供运营支撑和管理。构建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可对广播电视业务、广电宽带业务和广电多媒体通信业务等三网融合业务提供运营支撑。

运营支撑系统和运维支撑系统应要满足安全监管系统的监管要求。3.4.1 运维支撑系统

有线电视网络运维支撑系统应包括网络管理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二部分。

网络管理系统应包括告警管理、性能管理、电路管理、资源管理、报表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应能实时监视平台网络和设备运行情况,实时进行异态报警和记录,可对全网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和故障定位,对全网性能定期进行综合分析等。应根据监管部门要求提供相应监管数据接口。

资源管理系统应包括管道管理、管线管理、端口管理、机柜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可基于GIS技术对网络资源的进行清查入库,实现对网络资源的集约化、全面动态管理,为优化网络资源、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撑。建议建立一个全面、完整、准确、动态、及时的资源管理系统,实现网络全网全程“端到端”的业务调度和管理。3.4.2 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应面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具有用户订购信息管理、用户授权信息管理、产品管理、设备资源管理、综合营业、计费管理、帐务管理、订单管理、客户管理以及合作伙伴结算管理等功能。

典型的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由客户接入功能模块、业务支撑功能模块、公共模块、接口模块和基础技术功能模块组成。

客户接入模块能够支持多种类型操作人员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业务员和管理人员、合作伙伴操作人员以及客户(自助服务)等;可以支持多种接入渠道操作如门店营业厅、电视营业厅、网上营业厅、呼叫中心、代理商以及其他合作渠道等。

业务支撑功能模块一般应具有产品和营销策略管理、实现与保障处理、计费帐务处理等端到端运营支撑功能;具备客户管理、服务管理、设备资源管理、合作伙伴管理等对象管理功能。

公共模块是为系统其它所有模块提供公用的功能,应具有系统管理和统计报表等功能。

接口模块应具有的与业务交付平台类接口包括与数字电视CA系统、宽带接入认证平台、VoIP语音平台、交互业务平台、增值业务平台等的接口;与支付平台接口包括与电视支付、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充值平台等的接口。

基础技术功能模块为客户、业务、公共以及接口等功能模块提供基础技术平台,包括工作流引擎、业务规则引擎和企业服务总线等,使得系统具有扩展性和灵活性。

为方便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间的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互联互通,建议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接口满足如下要求:

(1)应符合开放系统互联标准和协议,方便系统间的互联;(2)应保证数据传送安全可靠,并且可以对交互的过程和状态进行监控,支持交互失败时的恢复;

(3)应具有多级别的安全控制机制,不允许直接连接互联网;两分属不

同运营商系统间的连接或两系统通过广域网的连接应使用有安全控制的网关设备或防火墙设备;

(4)应能平滑扩充,包括处理能力、处理节点、业务功能的扩充。3.4.3 客户服务系统

客户服务系统支撑向用户提供三网融合业务的服务,应包括客服呼叫中心、互联网在线服务门户、数字电视在线服务门户、电子派单系统等。

客服呼叫中心支持用户通过电话方式接入,可提供业务咨询、资费咨询、订购、投诉、消费查询等服务。呼叫中心应采用基于IP的呼叫中心架构,支持虚拟坐席、远程坐席等功能,最少具有85%呼叫接通率,并可根据需求扩容。

互联网在线服务门户和数字电视在线服务门户分别应支持用户通过计算机和电视机访问,实现业务查询、资费查询、在线订购、消费查询、业务投诉等。

电子派单系统可以支持针对用户的上门服务。3.5 监管系统

监管系统是涵盖内容、业务、网间结算、网络及系统运行、互联互通、终端行为等全方位监管功能的系统,以确保有线电视网络内容、业务、网络及系统运行等实时全程监管;对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与有线电视骨干网络之间、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与电信网络之间的信息安全、流量结算等进行监管;对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间及与其它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安全进行监管。

本地监管系统由本试点城市广电部门负责建设和管理,中央监管系统由总局负责建设和管理。3.6 安全与防护

有线电视网络安全与防护要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原则构建,使有线电视网成为安全、可信、可管、可控的新型公共基础信息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业务承载网要按业务分类组网,不同类业务承载网络要隔离,并按照不同的管理要求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可实现对特定区域、特定业务的控制;要采取防黑客攻击、防信息篡改、防节目插播、防网络瘫痪等技术措施,确保网络和业务平台运行安全。3.6.1 有线电视网络运行安全

有线电视网络配置及运维管理应满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光缆干线网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规定。3.6.2 广播电视业务系统运行安全

广播电视业务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应满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3.6.3 有线电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有线电视信息系统是由有线电视网络和业务平台两部分组成。

三网融合的有线电视信息系统在新建、改建、扩建时,要同步进行信息系统安全规划、设计和建设,应结合网络实际情况,参照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4856-2009《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0273-2006《信息

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构建纵深防御体系,将信息安全总体设计方案的设计原则和安全策略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建设项目中,实现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确保网络运行安全。

有线电视网络应以业务承载网的业务安全重要性为主导,结合物理传输网服务区域、责任主体等来确定信息安全等级。根据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服务安全需求和业务信息安全需求,三网融合的有线电视网络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自主定级,并按照相应等级的等级保护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3.7 广电宽带网互联互通

广电宽带网是承载广电宽带业务的网络。广电宽带业务目前是指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宽带互联网业务,包括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和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等。

广电宽带网应按照“大容量、扁平化” 原则、以各省广电宽带网和广电宽带国干网为自治域单位构建,各省广电宽带网和广电宽带国干网分别拥有公共自治域(AS)号。

广电宽带网互联互通是指广电宽带网与其它宽带网(电信、联通、移动、教育网、科技网等)的互联互通、各省广电宽带网和广电宽带国干网间的互联互通。在试点阶段,广电宽带网互联互通是指各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与其它宽带网的互联互通以及各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间的互联互通。

应根据网络拓扑结构、业务量、用户分布及各主要互联对象宽带网络的结构和出口情况设立广电宽带网核心节点,在核心节点设立广电宽带网交换中心,负责广电宽带网互联互通。

广电宽带网原则上应通过广电宽带网交换中心与国内其它宽带网互联互通。广电宽带网应力争建立与国际互联网的出口链路,通过广电宽带网交换中心,实现与国外宽带网互联互通。

各省广电宽带网原则上应通过广电宽带网交换中心实现互联互通,也可以基于广电骨干网以直接对等互联的方式实现互联互通;各省广电宽带网与广电宽带国干网的互联互通应通过广电宽带国干网的骨干节点和广电宽带网交换中心实现。

在试点阶段,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与国内其它宽带网的互联互通,原则上应利用广电宽带骨干网、通过广电宽带网交换中心实现;为迅速开展广电宽带业务,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可直接与国内其它宽带网互联互通;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已有公共自治域(AS)号,可继续使用其公共自治域号进行网间互联互通;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如没有公共自治域(AS)号,原则上应采用所属省广电宽带网的公共AS号进行网间互联互通,也可采用私有AS号互联互通;各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原则上应通过广电宽带骨干网互联互通,也可基于广电骨干网以直接对等互联方式互联互通。

各试点城市应为互联互通提供机房机位、光纤等基础设施。关于互通互联的有关技术要求建议如下: 3.7.1 广电宽带网络交换中心

广电宽带网交换中心负责广电宽带网的互联互通,应设置在广电宽带网络核心节点。

在试点阶段,广电宽带网交换中心设置在北京、上海等核心节点处,负责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与其它宽带网的互联互通以及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络

间的互联互通。

广电宽带网交换中心应采用专用的双路由设备负责与其它宽带网络互联互通,可以共用广电宽带网核心节点路由设备负责各省广电宽带网络间的互联互通。

3.7.2 自治域号与IP地址

各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与其它广电宽带网的互联互通,原则上应使用公有自治域(AS)号,也可根据需要使用私有AS号。私有AS号将由总局按层次和连续性原则统一规划分配。

原则上各试点城市应根据自身需要申请公有IPv4地址。广电宽带国干网可为每个试点城市预留1个B的IPv4地址,主要用于各试点城市的重要专线用户和业务服务器。3.7.3 路由协议及策略

各试点城市广电宽带网间互联互通应主要采用EBGP路由协议实现。原则上,广电宽带国干网只向各省广电宽带网通告全网路由和缺省路由。3.7.4 与广电宽带国干网的接入方式及接口

若试点城市为省会城市,目前广电国干网已覆盖,则可通过裸光纤直接接入。若试点城市为非省会城市,则可视试点城市地理位置及传输链路情况,可有两种接入方式,一是通过延伸骨干网至试点城市接入,二是通过传输链路与省会节点互联来接入。

接口应尽量采用万兆或万兆以上速率。3.7.5 服务质量(QoS)保障

建议根据互联互通业务需要,制定全网统一的QoS标记,试点城市广电宽带城域网与广电宽带骨干网各等级的QoS应一致。

广电宽带骨干网可以带宽预留保证为主,结合区分服务(DiffServ)等技术实现QoS保障。

广电宽带城域网可以DiffServ和802.1p等技术为主提供突发拥塞时的QoS保证。3.8 广电话音网互联互通

广电语音网是承载广电话音业务的网络,是广电多媒体通信业务承载网的一部分。广电话音业务目前是指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国内IP电话业务,包括本地IP电话业务和国内长途IP电话业务。

广电话音网由各省广电话音网和广电话音管理中心组成;省广电话音网由负责本省广电话音业务的会话控制的IMS核心网络系统和业务系统、省内各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络和各城市(地区)本地关口局组成,各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络负责广电话音业务的接入和承载;广电话音管理中心负责各省广电话音网络间的会话控制、网间结算和监管。

广电话音网络互联互通是指广电话音网与其它电信网的互联互通及各省广电话音网间的互联互通。在试点阶段,广电话音网互联互通是指各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与其它电信话音网的互联互通、各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间的互联互通。3.8.1 本地互联互通

在试点阶段,本地互联互通是指各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与同城市(地区)电信话音网的互联互通。

各试点城市(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应采用IMS技术,基于各自有线

电视接入网、城域网和骨干网,构建广电本地话音业务承载网,设立本地关口局,提供国内IP电话业务,实现和同城市(地区)电信话音网络(如电信、移动、联通等)的互联互通。

本地互联互通通过本地关口局进行。试点期间,本地关口局可由本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控制,也可由省IMS核心网络系统控制。3.8.2 长途互联互通

试点期间,长途互联互通是指各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间的互联互通和各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与其它试点城市(地区)电信话音网的互联互通。

应构建广电话音管理中心,负责各省广电话音网间的会话控制、网间结算和监管,实现长途互联互通。

在试点阶段,各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间的长途互联互通,应通过广电话音管理中心完成。

试点期间,各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与其它试点城市(地区)电信话音网的长途互联互通,可按“就远出网”方式实现或“就近出网”方式实现。

按照“就远出网”方式,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与其它试点城市(地区)电信话音网的长途互联互通,先根据广电话音管理中心调度,利用广电长途话音网,实现与被叫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本地关口局的互联互通,再通过被叫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本地关口局完成与被叫城市(地区)电信话音网的互联互通。

按照“就近出网”方式,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与其它试点城市(地区)电信话音网的长途互联互通,先通过主叫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本地关口局实现本地互联互通,再通过相应电信长途话音网实现与被叫试点城市电信话音网的互联互通。

试点之后,各试点城市(地区)广电话音网与其它试点城市(地区)电信话音网的长途互联互通,原则上应按照“就远出网”方式实现,也可按照“就近出网”方式实现。

广电总局统一规划广电话音网及广电多媒体通信码号和路由体系,统一分配广电多媒体通信号段,并负责建设试点城市间广电长途话音网和广电话音管理中心局;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应负责广电本地话音网和本地关口局的建设;多媒体通信IMS核心网络系统和业务系统可省或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负责建设。

第四篇:实习报告-三网融合

王振豪 通信三班 20071201203

初识三网融合—2010年暑期实习报告

今年一月份,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沉寂了十多年的三网融合突然成为时下最热的名词之一。但我对于三网融合的含义尚不清楚,在这次实习中,关于三网融合的讲座使我增加了不少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更加清楚的认识了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了解了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和实现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收获。三网融合的基本含义

三网融合是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之间的相互融合,但并非是物理网络的三合一,而是网络业务的融合。从用户角度讲,三网融合的结果是:用户只使用一张接入网就可以实现目前三家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包括电视服务、电话和上网。无论我们选择使用哪一家运营商的网络接入,都可以满足各种服务需求。三网融合必定会引起各商家之间的竞争,不论是内容提供方面或者宽带接入,其竞争结果都是有益于民众的。总之,三网融合利国利民,是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必然归宿。

三网融合是网络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网融合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如果各种服务被集成到一条线路上面也可以完成,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有效。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同的企业可以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丰富,互联网不仅可以提供Internet服务,还可以提供电视服务,如目前流行的互联网电视。对于企业而言,更多的服务,意味着更大的利润。因此无论从用户还是企业,都渴望三网融合,都是三网融合的受益者。

数字化以及光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三网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数字化使得任何业务和数据都可以转换成“0”、“1”比特,这样各种业务之间的差异性就可以被弱化,突破了传输介质的限制,没有了模拟与数字的差别。IP优化光网络是三网融合的一个理想平台,可以为各种网络服务提供高质量、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传输。统一的TCP/IP协议的普遍采用,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NGN/NGB/NGI

NGN: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能够提供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是电信网发展的趋势,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构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NGI:下一代互联网。它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泛指更快、更大、更安全、更方便的互联网,并没有具体的发展目标。最初是由美国克林顿政府支持开发的项目,目标是将连接速率提高至今天Internet速率的100倍到1000倍。突破网络瓶颈的限制,解决交换机、路由器和局域网络之间的兼容问题。中国自己的NGI项目称为CNGI(中国下一代互联网项目工程)。

NGN/NGB/NGI分别是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必将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三者并非独立的发展,而是相互借鉴,互补不足。NGN和NGB都能够承载“三网融合”的一部分业务需求。但实现真正的“三网融合”,两者还需互补。电信网络技术和广播网络技术虽然都能够提供高带宽的网络,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电信网络还需要融入更多广播网技术,广播网络也需要借鉴电信网经验,两者都不可能单独实现真正意义的三网融合。三网融合的业务模式IPTV/VOIP/宽带接入

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它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广播电视及下一代网络等基本技术于一体,通过有利于多业务增值的IP协议,提供包括视频节目在内的各种数字媒体交互型业务,实现宽带IP多媒体信息服务。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也不同于经典的数字电视。因为传统的和经典的数字电视都具有频分制、定时、单向广播等特点;尽管经典的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

从信息产业发展角度看,IPTV是三网融合的最大切入点。从NGN演进发展观点看,IPTV是其未来典型业务;传统电信业务持续下滑,视像类业务的IPTV新增值途径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谋求持续发展的很有吸引力的一种选择;仅依托互联网业务,由于其内容匮乏、获利欠佳,不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宽带网络优势切入,从而为发展IPTV业务提供了原始驱动力。借助NGN的新技术,实现语音、数据、视像三重播放服务,将电视节目服务与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收发、视频电话以及多种在线信息咨询、网络游戏、在线音乐、娱乐、教育及商务等各种功能有机综合在一起,从而激发起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电信网业务运营商、广电网络业务提供商及设备制造商和内容集成商和/或内容提供商等的巨大兴趣与参与合作与竞争的动力。

VOIP: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就是将模拟声音讯号数字化,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数据网络上做实时传递。VoIP最大的优势是能广泛地采用Internet和全球IP互连的环境,提供比传统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指基于宽带技术实现的电脑与电脑、电脑与电话、电话与电话之间的通话业务。因无须搭建专属网络,VOIP运营成本低,通话资费大大低于传统电话。随着三网融合逐渐成为现实,到时候电话、电视服务都将通过因特网接入来捆绑销售了,届时的VoIP将更为方便:直接打开电视实现视频通话也正在成为现实。由此看来,说三网融合是传统电话的“催命符”一点也不为过。

出于保护运营商语音业务收入的考虑,政府主管部门一直严禁WIFI和VOIP的发展。但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已经在全国部署WIFI热点,而民间的VOIP业务也是发展的如火如荼。

宽带接入:这个主要指广电的宽带接入业务。广电拥有丰富的接入段资源,对宽带接入这块大饼觊觎已久,但是国家限制其宽带业务,并没有给其分配互联网接入端口,于是广电企业就通过租用电信的端口资源,对自己的接入段资源进行双向改造,然后开展电信业务。由于其规模较小,并且电信仍可通过出租端口获得利益,就没有限制其发展。当然对广电企业来说,如果其发展规模对电信的宽带接入业务构成威胁的话,电信就会提高端口资源收费或对其限速或者直接不出租其端口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广电的宽带接入业务就处于尴尬的境地。

三网融合接入网EPON+EOC技术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因此,它综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低成本;高带宽;扩展性强,灵活快速的服务重组;与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方便的管理等等。

EoC:(Ethernet over Coax 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是指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原有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没有改变。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

目前广电网的接入技术主要有HFC+CMTS方式、FTTB+LAN、EPON+EOC等方式,其中EPON+EOC技术可以为广电三网融合NGB的发展提供接入网络的最佳技术。EPON+EOC可提供数据、视频、语音于一体的三种播放的综合承载,通过一张接入网提供过去多张网络的功能。该方案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当前广电网络的实际情况,在驻地网层面利用广电网已有的CABLE网络作为传输介质,节约了大量的综合布线成本和运维投资,兼具高性能和低成本。EPON+EOC技术满足广电数字电视的双向改造和国家三网融合的需要,将推动NGB产业在中国的深入发展,是面向广电运营商NGB网络接入层首选技术。国外成功经验

美国和英国都较早进行了三网融合,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是法律和政策开路。根据英美两国经验,其三网融合的进程,都是首先以法律的形式对监管内容、市场进入等方面进行规范后,开始快速推进的。英国:1991年,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电信政策——竞争和选择》,全国开放国内长途和本地电信业务,允许一些新的“公共电信运营商”进入市场。2003年新《通信法》出台,实现监管机构全面融合。美国:1996年《电信法》使美国进入业务全面融合的阶段。中国:2010年1月,国务院推出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三网融合,但是中国的《电信法》尚处于内部流程阶段,但是随着三网融合进展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也使中国的《电信法》尽快出台。

其次是监管机构的融合。监管机构的统一融合更方便制定有利于弱者的政策和法规,尽快优良竞争,快速推进三网融合进程;监管机构分开会使电信监管部门和广电监管部门为本部门利益而争论不止,出台的政策不利于公平竞争,延迟或拖慢三网融合的进程。

再者是限强扶弱。从国外运营商经验来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在融合的初期都采取限强扶弱的方式,充分考虑竞争弱势方广电企业的利益,等到广电和电信企业实力相当的时候,实现对称全面的开放。目前中国采取试点先行,探索运营模式、体制体系及监管政策。虽然是双向进入,但是中国政府肯定也会对广电扶持,在试点的选择和双向进入的程度,都会对广电有利。

中国三网融合之路

我们的实际情况是数据通信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规模不大,比起发达国家的多协议、多业务的包袱要小得多,因此,可以尽快转向以IP为基础的新体制,在光缆上采用IP优化光网络,建设宽带IP网,加速我国Internet网的发展,使之与我国传统的通信网长期并存,既节省开支又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依据总体方案,我国的三网融合进程有两个阶段。试点阶段(2010-2012年):

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阶段性进入为重点,制定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不断扩大试点广度和范围;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升级和改进。推广阶段(2013-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三网融合困难所在三网融合概念十年前就提出来了,但一直得不到施行,有很多的阻碍。今天虽然有来自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但是三网融合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想实现真正的三网融合,必须跨过技术、体制和法律三道门槛。

首先是技术方面,在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数字化、双向化、宽带化改造中,广电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除了资金之外,如何保证全IP环境下的电信级QoS将是个挑战。

其次是机制方面,按照总体方案要求,国家将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公司,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始整合,有7个省没有开始,要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有线电视公司,其中这个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另外不同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底层软件和加密系统不一样,组建全国公司在技术上有挑战。目前的双向进入是不对称的,在推进三网融合的时候,同时加快体制机制的改革,探索建立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监管体制。目前广电和电信部门的改革不同步,在广电部门也没有完全实现台网分离,只有实现网络监管和内容监管的时候,才能综合到一个管制实体上。同时,三网融合还要求制订完善的广电和电信行业的管理法规,我国的立法是完全滞后的,《电信法》酝酿几十年了,但是非常难产。法律问题应该是对支撑三网融合的一个严重挑战

三网融合展望

中国的三网融合之路才刚刚起步,不管是利益层面还是技术都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国外三网融合也初见成效,三网融合未来是光明的。在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会议上以及明确了三网融合进程中的重点工作,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会更有激情进行技术创新。我们畅想未来的生活:三网融合应用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网融合进程完成后,人们的生活效率必定会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就是我对三网融合的认识,通过查阅资料我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很多专业术语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也不可避免的借鉴了一些专业人士的看法。这些内容虽然零散不成体系,但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识,依我现在的学术能力还不能深入讨论一些关键技术,只能是认识一些基本的概念。三网融合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我所了解的也只是皮毛,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自己对通信领域的了解还是很浅的,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必须扩充自己的视野,要对通信行业的热点问题进行关注,这次实习给了我一次很好的机会来认识通信领域,这次实习很有意义。

第五篇:三网融合有线电视论文

1市场需求决定网络改造部署

从实践来看,双向改造部署一定要在业务发展1~2年前实施,其原因很简单,从市场需求看,业务发展时需要接入网能快速、灵活地接入用户。无论是电信还是广电,接入使用新业务的用户其地点是不确定的,办理业务的时间也是不确定的,为了让用户的接入需求及时得到满足,网络要能灵活、迅速地实现用户接入,必须把业务信号覆盖到网络的每个角落。这里说的完成全网双向改造,目的就是尽量缩短接入时间甚至随时随地实现接入。出于建设成本的考虑,网络改造首先要完成机房、物理光电缆网建设,达到业务可通可用即视为完成双向改造,接入用户时只需安装终端设备,这样用户接入才能真正灵活、迅速。在这方面,有线电视运营商要向电信运营商的FTTH发展策略学习,采取“广覆盖+薄覆盖”[1]的思路。“广覆盖”指接入网信号覆盖尽量广,延伸到网络的各个角落;“薄覆盖”指用户接入按需实施且较分散,信号覆盖在先,业务接入在后。“广覆盖+薄覆盖”的模式更能适应市场营销的需求。网络双向改造完成后,有线电视经营者可以集中全部资源、精力去发展业务、做客户服务。前面从市场的角度强调市场需求是内因,其外因主要有网络基础性能、市场营销能力、管理经营能力等,三网融合的重点是市场需求对网络的要求和影响,网络发展要由市场需求决定,网络的双向改造部署也要由市场需求决定,但只要有了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的双向改造部署就要走在前面。

2网络资源的配置与优化部署

从网络自身的管理经营看,网络改造也应该在整网规划、设计完成后,先于市场营销进行部署。网络改造、市场营销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对人、物、财、关系等资源做出配置、优化,这种资源配置涉及硬件与软件两方面。这两块资源的配置、优化时间不要完全同步,即刚启动网络改造不宜立即启动市场营销,较好的做法是网络改造在前市场营销在后。因为同步启动就使资源需求出现很大的增量,这种突发的资源需求增量对资源配置、优化要求很高,资金需求、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进度、人力资源工作、财务工作、后勤工作等都得跟上,网络公司在这方面的经验可能不足,容易出现网络改造与市场营销不协调、部门内耗加剧、初期市场营销无头绪、效果不好的不利境况,再有同步启动时双改工程进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营销实为“无米之炊”。资源配置与优化可以说是等同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以适应生产力的需要为目的,这是最能考验一个公司的综合实力与能力的课题。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三网融合的进程中要有节奏、有计划地量力而行,一步一步地前进,不能急于求成。可行的办法是网络改造部署要先行,而且是有谋划地先行,不能等市场需求倒追网络改造,这样网络改造的资源配置在先,市场营销资源配置在后,资源配置、优化冲突小而且时间充裕。在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中,如果有冲突或时间紧张,忙而无序的工作会让员工对公司的前景产生迷茫,影响员工的信心,产生消极心理,因此市场营销更要等待时机,在基本实现“广覆盖”的情况下再发力,资源的配置、优化主要是在资金应用、工程建设、市场营销、用户管理、人力资源系统等方面不断完善,不断学习。有人会问,网络双向改造先行,完成后没业务跑咋办?答案是业务是争取发展来的,不是等来的,在网络改造期间就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制定营销策略方针,组织人员培训等。有线电视网只有一条路,拥抱互联网、迎接三网融合,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经营网络,要去网络的“管道化”,成为“内容”加“服务”的运营商。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网络公司,看不清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想不透发展才是硬道理,还停留在过一天算一天的思想里,或者还认为等形势清楚点再改造网络,实在不应该,在当前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市场只会越来越小,市场不会等待更不会停留。

3反思

目前阶段的有线电视三网融合重在业务融合[2],业务的多样化能促使有线电视网从单一的电视网演变为支持多种业务的传输网,最终实现全业务宽带接入。目前的有线电视业务相比其他运营商的业务显得不够丰富,产品包装营销模式欠缺。业务融合是融合的高级阶段[3],而当前的业务捆绑营销往往是应对竞争使出的仓促手段,并不是真正的业务融合,只能算是融合的一种低级阶段,虽然可以解决有线电视宽带业务、VOD业务渗透率低或某些方面的短板,但不一定是长远之计。可持续的高层的业务融合一定是以完成低层的技术、网络等融合而形成无缝承载和接入为条件的,当前的业务捆绑营销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形势一发生变化就会一拍两散。有线电视“拥抱”互联网是指视频业务与互联网业务要融合发展而不是无序的价格竞争,这也是业务融合的重要方向和高级阶段。现阶段的业务捆绑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要找到合理的均衡点,合作双方在业务价值、收益、业务包装、宣传等方面要对等。有线电视运营商也要不断研究用户的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业务特点,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二是合作要优势互补,模糊的、不明确的业务合作不可取,优势互补才能产生盈利模式;三是研判市场竞争发展规律,加大合作双方的资源共享,实现资源互补,形成从资源到业务的融合之路。现在回头审视,四家运营商在资源共享、融合甚至整合方面不能有所突破,合作双方的业务无缝承载、接入局面尚未形成,网络建设领域重复投资现象依然严重,这是目前较为显著的共性问题,与三网融合的初衷相悖,融合需要破除体制坚冰,横向、纵向都需要整合。三网融合已走过了几个年头,有线电视网络作为新的运营商机遇与挑战并存。应该看到任何新事物都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这一阶段有线电视网应多采取“拿来主义”,多学习电信运营商的模式,特别是市场营销模式、商业模式,用互联网的思维看问题,走一条创新的融合之路。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有线电视运营商定会成功转型。

下载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鄂州市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全文)

    三网融合推广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并实质性开展工作。 (二)网络承载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

    三网融合分析[全文5篇]

    三网融合瓶颈分析 作者:张成泽 来源:华澜咨询 2009-08-05 17:25:16.0【打印】 【发给朋友】【进入IT博客】 【Email咨询】三网融合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早在我国“九五”规划中......

    鄂州市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范文大全

    鄂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州市公立医院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鄂州政办发〔2012〕47号 各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鄂......

    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小结5篇

    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小结 三网融合于2013年进入推广阶段,从2010年到2013年三网融合试点开展情况如何,是否完成《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既定的任务呢?2010年,国务院以五号文的形......

    【工作汇报】三网融合座谈会汇报材料

    淮安“三网融合”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汇报淮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涉及到一个地区信息化的整体战略、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及发展规划等很多工......

    三网融合期末考试复习介绍

    一.三网融合的概念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相互渗透,相互兼容,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投资吸引力调查报告

    三网融合从业务形态看主要是业务在电视屏、电脑屏和手机屏(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缝切换和融合,其融合的核心是视频内容在三屏之间无缝切换。从广电看,由于掌握视频内容资源和播控......

    三网融合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1.现状 “ 三网融合”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传输统一到TCP/IP协议上来即统一到互联网上来,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障碍了,原先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