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一、建设高效服务流程
1、明确工作职责,理顺科室分工,整合科室职能。坚持一项工作由一个职能科室负责。
2、优化办事流程,明确服务标准,科学划分不同环节的工作任务、标准、职责,量化到人头,作为工作人员进行规范
化服务的执行标准和群众进行监督、评议的依据。
二、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
1、建立重大决策调研制度,区社领导作出重大决策前,必须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科学性、可行性研究论证。
2、实行决策民主化、公开化,对事关园区发展、改制和与工作人员利益相关的决策,应通过请教专家、法律顾问咨询,员工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
3、建立决策责任制,对因违反决策程序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三、建设便民服务机制
1、强化园区机关服务理念,树立机关及机关员工的责任心、爱民情、扶农意、效能感、亲和力。
2、热情服务、廉洁奉公。对来办事或要求解决问题的下属企业、员工,要公开、明确办事程序、时限、制度,要热情服务、礼貌接待,随到随办,速接、速决,要杜绝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四、加强机关监督机制
1、加强机关内部的监察、审计,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追究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对不依照法定权限、程序,损害国家、群众利益的决策、办事行为,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向企业、群众公布办事投诉举报电话,使服务对象投诉有门。
五、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1、建立有服务对象参与的绩效考核机制。扩大民主评议,开展民意测评,让企业、群众全程参与机关科室及人员的绩效考核。
2、制定职位职责说明实施意见,明确各科室、各岗位的职位关系、职责范围、承担责任、服务标准。
3、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将各科室各岗位职能业绩、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投诉处理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管理和考核,奖优罚劣,奖惩逗硬。
六、建设高素质机关员工队伍
加强对机关员工培训,切实提高员工思想及业务素质,经常对机关员工开展理想、信念、宗旨、廉政教育,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机关员工的政治鉴别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领导决策能力,更好地担负起服务企业、服务人民的任务,实现区委区政府奋斗目标,打造优秀园区。
七、作风建设措施
(一)抓好学习动员。各单位要召开好动员大会,把全体
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上来,集中时间进行专题学习,学习习近平年来全国、全省、全市涌现出来的一些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事迹,选择一些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学习中要组织好讨论,通过思想交锋,达到统一认识、拓展思路、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抓好“三用心”活动。要结合作风整顿,广泛开展以“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觉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进一步增强执行力,把心思用在谋发展、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办实事、抓落实上,把工作体现在顺民意、解民忧、促和谐的行动中。
(三)抓好整改提高。针对查找出来的主要问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逐个研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限期进行整改。对群众意见较大、问题突出的要进行专项整改。整改方案要向群众公布,整改效果要让群众满意。
(四)抓好群众评议。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不仅要组织评价、党内认可,更要群众评价、社会认同。活动结束时,局机关和各直属事业单位要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与成效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对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到位、整顿建设活动走过场、群众满意度低的,要通报批评并责成“补课”。
第二篇:机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是党风政风以及行风的综合反映,抓住了机关的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机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抓住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机关”的根本点。为切实摸清我区机关作风建设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近日,我区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全区机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整改建议。
一、机关作风整体状况
机关作风历来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机关作风建设既是一个老话题,同时又是一个具有丰富研究内涵的新课题。近年来,通过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我区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工作更加规范,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为积极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我区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整顿,要求领导干部及党员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通过发放园区企业征求意见表、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剖析本单位作风建设状况,梳理当前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要求各部门从严管理容易产生问题的重点环节、部位,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行政;要求干部职工把优化环境、加快园区经济发展摆在首要位臵,杜绝空谈扯皮、拈轻怕重、敷衍塞责等作风,真抓实干,推动园区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我区机关作风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上仍然存在着不平衡,在工作作风和干部作风上有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在下去调研时,往往局限在听汇报,了解真实情况少。有的调研没有深入,来去匆匆,走马观花,发现不了问题。有的调研广度和深度不够,以点带面,信息失真,调而不研,得出的结论不符合实际。有些同志在部署工作时习惯于开会,开过了工作就算完成,没有花精力深入基层,也没有精力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摸不准真实情况,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对策,甚至带着框框搞调查,缺少实际效果。
(二)有时对上级负责与对下级负责一致性方面把握得不够好,上级重视的就认真办,上级没有部署的事,特别是对一些基层和职工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处理的不够及时。
(三)对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往往就事论事,而对引起群众上访的“源头”问题研究和解决的不够。
(四)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着形式主义,抓工作落实力度不够,有的工作虽然部署了,但抓落实、抓深入、抓拓展不够。
(五)安排、部署工作,想的不深,做的不细。浮在上头多,深入实际少;常常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少。有的好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不去扎扎实实解决问题。
三、形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作风建设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制度落实不到位。一方面,对干部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管理不到位。有的制度只是唱在嘴上、贴在墙上,但贯彻落实、检查督促少,流于形式,赏罚不分明、奖惩不兑现,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少干还比多干好,激发不起干部的积极性,导致工作时出勤不出力,办事效率低;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原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已逐步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没有及时得到修订和完善。
(二)监督管理不到位。一是作风建设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对干部的评价要求比较原则,评价标准难以掌握,奖赏、惩戒不到位。二是部门职责不够明确,责任不够落实,措施不够到位,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导致面上作风建设监督管理不到位。三是受思想观念、整体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群众监督的渠道不宽,领域不广。
四、改进作风的意见建议
机关作风的好坏、办事效率的高低,对内关系到凝聚力,对外关系到吸引力,对上关系到注意力,对下关系到号召力;好的作风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好的作风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好的作风凝集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基层、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高效的服务,这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责任所在,也是改善软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干部服务意识。大力发扬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认真开展“三比一看”活动,确保真抓实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饱满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抓贯彻落实上,迎难而上,为民办实事。
(二)强化“马上就办”的服务理念。对群众反映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行“马上办”;对园区建设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迎难而上“主动办”;对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或带有普遍性问题,深入实际“上门办”;对一些条件暂不具备,但对园区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创新思维“变通办”;对一些涉及面较广、政策性较强的问题,不遮不掩“公开办”。
(三)提高服务效率。重点围绕项目建设、功能拓展、企业入驻和征地拆迁安臵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优化部门联动统筹解决机制,全方位满足入园企业建设需求,全过程协助签约项目办理入园手续,全力跟进意向项目的信息收集和跟踪落实,提高了园区工作效能。
(四)确保服务细化到位。建立每月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机制,充分了解企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一对一”对接服务机制,指定专人与企业对接,保持24小时信息通畅;建立园企联动共建机制,主动上门帮扶入园企业发展。
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强化组织领导,齐抓共管,敢于动真碰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确保取得实效、长效。
第三篇:机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精神,及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解决侨联工作中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的问题,有效克服为侨服务手段弱、载体少、方式旧的困境,近段时间以来,市侨联先后深入到全市各区、街办、侨资企业及市直单位侨眷多的教育、卫生等部门,广泛听取意见,采取构建联系和服务侨界群众的六大机制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切实转变作风,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上突出表现在“五多五少”:一是开会多,研究问题少。经常通过开会安排工作、布置任务,至于工作完成怎样就没有了下文;二是文件多,抓落实少。解决问题靠发文,抓工作落实也是依靠发文。结果造成了文来文往,干部疲于应付,基层也是忙于应付;三是布置多,检查考核奖惩少。工作都布置了,甚至布置很详细,但检查督办少,对完成情况考核奖惩少,造成工作完不完成一个样、完成好坏一个样。四是浮在面上多,深入实际少。工作浮在面上,人也浮在面上,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少,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多、了解不深,往往造成工作与实际脱节;五是说教多,解决问题少。做侨界群众工作往往是说教多、形式多,帮助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少,不仅效果差,有时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对抗情绪。
2.作风上主要体现在“三个不够”: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表现在,坐机关多、到基层少,上班就是一杯茶、一份报纸、一张网、一部电话,很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往往出现工作与实际脱节;调研时看“门面”、“窗口”、“盆景”多,看“后院”、“角落”少,调查研究往往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深入一线面对面倾听归侨侨眷和侨资企业职工意见和建议少。二是联系侨界群众、服务侨界群众不够。表现在:有时电话联系多,面对面联系和亲力亲为少。与归侨侨眷联系,习惯于坐办公室、打电话、发短信、微信,而不愿深入一线面对面沟通、面对面交流。在生活和感受上与侨界群众缺乏交集,无法做到与侨界群众同甘共苦,无法对民生疾苦感同深受。深入基层与侨界群众见面处于目的性、针对性的多,真正与侨界群众交流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少,对侨界群众的疾苦了解不够;服务侨胞缺乏手段、缺乏平台、缺乏真情,思路不宽、方式不多。三是进取精神和担当意识不够,存在享乐主义倾向。表现在:有的工作激情缺乏,存在求稳怕乱、怕冒风险,安于现状的思想;有的习惯于常规性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想新问题;有的工作怕担风险,不敢担责,见事就避、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有的注重享受、耽于逸乐,不愿受舟车之劳、爬山涉水之苦,因而不能深入田间地头、厂房农院,疏于联系群众,害怕解决实际问题。
3.方式上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一是开展活动多,解决实际问题少。往往以开展活动代替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代替为侨界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工作娱乐性、趣味性多,直接交流少。工作注重娱乐性、趣味性,追求吸引群众眼球,缺少直接交流、缺少面对面沟通,侨界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难什么、急什么依旧不清楚,与侨界群众感情上依旧隔层纱、隔堵墙;三是工作按部就班多,开拓创新少,运用老办法多,新办法少,就事论事的多,探求规律性、前瞻性少;四是工作命令式、简单化、粗暴型、生硬式多,平等式、沟通式、服务型、亲和型的少;五是工作任务重、要求高、侨胞期盼多,但工作平台少,服务侨胞手段弱、载体少,有时往往是有心无力,想为侨界群众办些事,却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针对机关和干部中存在的上述种种机关化、脱离群众的弊端,去年以来,市侨联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先后建立联系和服务侨界群众六大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搭建为侨服务平台,提高为侨服务水平,努力克服“机关病”,增强侨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1.建立特困归侨侨眷帮扶机制,为侨排忧解难。
少数归侨侨眷存在着生活、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为切实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市侨联决定建立特困归侨侨眷帮扶机制。一方面,力所能及地筹集资金帮助解决这些侨胞的困难。去年以来共筹资8万元,走访慰问特困归侨侨眷20户,资助侨界优秀贫困学生5名;另一方面,多方协调、多方呼吁、多方争取解决少数困难侨胞就业、就医、上学等困难。共帮助4名困难侨眷解决子女就业、医保、社保等问题,深受侨胞好评。这项机制的建立,既帮助解决了少数特困侨界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又增强了侨联组织和干部的服务意识以及与侨界群众的感情。
2.建立侨资企业跟踪服务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市侨联规定每年每名侨联干部要联系2至3家侨资企业,每月至少要上门服务一次。要把侨资企业生产经营、用工、用地、资金、销售、安全生产、治安等情况了解清楚;他们急什么、难什么、盼什么都要一一知晓,帮其排忧解难,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真正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让他们投资放心、生活安心、心理舒心。去年以来xxxx侨联先后23次深入到引进的侨资企业xxxx日月星工业城所在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帮助其协调解决项目规划、土地修编、政府采购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先后16次深入到侨资企业武汉东国际建材博览城,帮助协调其扩展项目业态、延伸产业链,并协助其成功引进投资6000万元的集娱乐、歌舞、餐饮、会议等于一体的综合大剧院—王朝大剧院。
3.建立归侨侨眷联系服务机制,知侨爱侨护侨。
多年来,侨联工作存在着行政化、机关化,干部存在着贵族化、官僚化等脱离侨界群众的现象,干部整天坐在机关里,长期与归侨侨眷联系少,侨界群众急什么、盼什么、难什么等都不是很清楚,存在着与侨界群众工作沾不上边、交往说不上话、生活帮不上忙等窘境,与侨界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淡薄。针对这些问题,市侨联从建立归侨侨眷联系服务机制入手,规定每个机关干部一年内要联系5个以上归侨侨眷,每月要走访1至2次,主动与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所急、所想、所需,做到知侨、爱侨、护侨,将侨联建成侨胞之家,侨联干部建成侨胞之友。去年以来,市侨联机关4名干部共联系30余名归侨侨眷,走访慰问xxxx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帮扶侨胞40户100余人(次)。
4.建立海外人才联系服务机制,增进亲情,扩大影响。
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远离故乡,思乡心切,希望能经常了解到家乡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希望及时了解到家人生产生活方面的情况。为此,市侨联决定建立海外人才联系服务机制,每年3至4次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节假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寄发宣传品等方式同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加强联系,送去问候与祝福,介绍家乡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宣传家乡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优良环境,传递亲人生产生活方面的信息,让他们及时了解乡情,体会亲情,增进对家乡与亲人的感情。去年以来共向海外寄发贺信、贺卡及各种宣传资料1000多份,接待来市参观考察、探亲访友的华侨华人、海外侨团30余人(次),同海外侨胞感情不断加深、海内外联谊面不断扩大。去年8至11月,市侨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外侨局,在全市广泛开展海外人才暨侨情普查登记工作;今年9月,市侨联又联合市委统战部、市人社局、就业局在全市广泛开展归侨侨眷就业、创业调查工作,采取召开调查工作会议、下发文件、电话联系,并组织50余人的调查工作专班进村组、进社区、进市直单位调查等形式认真完成普查登记工作,初步建立起海外人才信息库,为加强同海外人才的联系,增进亲情,建立了资料库,提供了方便。
5.建立乡友会联系机制,扩大乡情。
xxxx在省外工作的人不少,其中不乏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有建树的人物,为将他们组织起来,为xxxx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侨联先后在上海、杭州、厦门、昆明、重庆、南京等城市成功人士中组建了xxxx乡友会,以扩大xxxx侨的触角,延伸侨务工作的链条。近年来,乡友会成员不仅在各自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xxxx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如何有效发挥xxxx乡友会的作用,加强同乡友会的联系,市侨联决定建立乡友会联系机制,为进一步加强联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建设搭建平台。规定每年召开2次全国各地乡友会会长、秘书长座谈会、联谊会,每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节假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宣传推介xxxx,吸引他们回乡投资兴业。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召开了3次各地乡友会会长、秘书长工作座谈会、联谊会,先后接待厦门、杭州、上海等地乡友会考察团80余人(次),激发他们回乡创业的工作热情,并成功引进乡友会成员回xxxx投资过亿元项目1个。
6、建立海归人才创业创新帮扶机制,服务中心工作
新时期,xxxx赴海外留学人员越来越多。随着祖国现代化事业的迅猛发展,一些人学业有成或事业有成后,纷纷回国创业。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回家乡创业创新,在xxxx“一改两化”与“作贡献、打头阵”的伟大实战中建功立业,市侨联决定建立海归人才创业创新帮扶机制,大力开展海归人才回国回xxxx创业创新服务工作,建立一批新侨创业示范基地、新侨企业服务联系点,并从项目、资金、土地、证照、用工以及家属子女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帮助和服务,让他们回xxxx创业创新放心、安心、舒心。近年来,我会先后帮助海归人员省侨联副主席陈义红到红莲湖新区创办华侨光电城;留学日本筑波大学的生命产业博士后吕志红,回家乡华容创办湖北源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留学英国的硕士沈腾回xxxx创办湖北林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市侨联在克服和防止侨联组织、侨联干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现象,保持侨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增强了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六大机制的建立,有效克服了侨联干部中存在的行政化、官僚化现象,增强了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使侨联干部真正明白侨联组织不是行政机关,而是团结服务侨界群众的群众性组织,其宗旨就是服务侨界群众,真正明白“我是谁、为了谁”的道理。
二是密切了与侨界群众的关系。侨联组织本身是群众性组织,工作重心就是团结、联系、服务侨界群众,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六大机制的建立,正是回归侨联组织的本性,实现侨联组织的目的,发扬侨联组织密切联系侨界群众的光荣传统,有效克服了侨联组织和干部脱离侨界群众的弊端,使侨联组织和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进侨界群众中,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做群众之所需,赢得了侨界群众的欢迎。
三是转变了作风。六大机制的建立,市侨联和干部作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先进性不断展现,出现了“五少五多”的现象:坐机关的少了,下基层的多了;坐在办公室里稿指挥、关起门来抓创新、依靠文件抓落实的少了,深入一线抓工作、走进田间地头、工厂农院问冷暖谋对策的多了;怕苦怕累、贪图安逸的少了,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多了;作风漂浮、急功近利的少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多了;疏远群众、害怕群众的少了,亲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多了。
四是创新了工作方式、方法。六大机制的建立,为新时期克服侨联组织服务侨界群众手段弱、载体少、方式旧的弊端,探索了新的途径;为把工作重心放在最广大普通侨界群众身上,克服“机关病”、脱离群众现象,建好侨胞之家、当好侨胞之友找到了新的载体;为密切联系侨界群众、服务侨界群众搭建了新的平台。
三、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克服和防止侨联组织、侨联干部中存在的机关化、贵族化、行政化、娱乐化的弊端,进一步增强侨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加以解决。
1.干部要转变观念
侨联干部普遍存在的机关化、脱离群众的问题,源头在于“总开关”出了问题,在于一些人思想观念扭曲,官本位意识严重。一些人误认为,侨联组织是行政机关,侨联干部是行政干部。思想观念停留在行政管理那一套理念上。因此,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学习,正本清源,坚决克服头脑中固有的行政化、机关化、官僚化意识,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打牢宗旨观、群众观、法治观,使广大干部从灵魂深处意识到要全心全意服务侨界群众、依法维护侨界群众的合法权益。
2.组织要转变作风
侨联组织是群众组织,生命线就是服务侨界群众,生命力也在于服务侨界群众。因此,侨联组织要克服机关化、脱离群众的现象,关键是要转变作风,防止出现“机关化”倾向,克服“机关化”作风。当前,要大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之风;大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大兴勇于创新、敢于担责之风;大兴亲近群众、服务群众之风。
3.工作要转变方式
要克服机关化、脱离群众的倾向,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侨联工作要转变方式。当前工作方式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工作重心要由重机关转到重基层,由重少数“精英”到重广大侨界群众;二是工作时间与精力要由整天坐办公室到多深入基层、多深入侨界群众;三是工作手段要由说教式、命令式、单一式到交流式、平等式、互动式;四是工作载体要由活动式、娱乐式,到亲情式、服务式的转变。
4.治本要依靠机制
克服机关化、脱离群众的弊端,根本的是要建立一套完备的长效机制。机制更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根本性。一是要建立学习机制,着力提高干部素质,打牢思想基础;二是要建立调查研究机制,着力摸实情、听真情、掌新情,使侨联工作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侨界群众;三是要建立干部实绩考核奖惩机制,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凭实绩论优劣、凭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四是建立联系侨胞机制,及时了解侨界群众所思、所盼、所难,同侨胞交朋友;五是建立服务侨胞机制,急侨界群众之所急、想侨界群众之所想、帮侨界群众之所需,切实维护侨界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机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机关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专题调研工作通知》的要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单位自查等形式,我们组对所负责单位的机关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由于我市历来重视机关作风建设,各单位也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保证了我市各级机关作风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不断进步。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各级机关干部能够自觉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逐步破除了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求稳怕乱、不思进取等思想痼疾,纠正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错误行为,统一了思想、严明了纪律。在学风建设上,各级机关干部自觉加强学习的风气更 加浓厚,政策理论水平、业务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创新意识逐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能力不断提高。
(二)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思想认识上,各级机关干部的群众意识普遍增强,牢固树立了职权来自与由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理念;在发展思路上,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工作方法上,工作程序不断精简,服务态度不断改善;在工作纪律上,目前全市机关中迟到早退、空岗串岗、玩扑克下象棋等现象明显减少,形成了“抓好作风纪律,促进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机关及机关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不断提升,群众工作开展的阻力越来越小。
(三)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机关在解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荣辱不分、情趣不高,铺张浪费、贪图享受,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问题,务求在清正廉洁自律上取得明显的成效。各级机关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严守为政之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勤俭办事,秉公用权。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讲操守、重品 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各种行业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发生率不断降低。认真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措施,将节约增效贯穿于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和社会运行成本,遏制了奢侈浪费的不正之风。
(四)执政能力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完善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每个班子成员的作用,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健全了干部监督体系,坚持领导干部函询、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和廉政警示教育等制度,强化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各级机关领导班子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把握大局、统领各方,善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增强,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能力不断增强。
(五)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中存在的办事拖拉、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和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明显减少。机关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程序进一步 简化,服务方式不断改进,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各级岗位目标责任制更加明确,全市形成了环环相扣、责任明确的执行责任体系。
二、基本经验做法
各单位在抓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各有特色,主要的经验做法有:
(一)抓统一思想,增强对机关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绝大多数单位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机关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促工作效率提高,以工作业绩检验作风建设成效。如市建委为确保“三满意”机关创建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考上抓,各成员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市财政局坚持把机关作风建设、系统文明创建工作、机关党建工作同财政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推进“三项建设”激发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热情,促进业务工作开展。
(二)抓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制度建设上,最突出的是各单位普遍建立了固定的学习制度,坚持做到每周一次集体学习,定期进行小 组学习,使学习成为了一种常态,一种习惯。另外,许多单位还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有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将本单位有关机关作风建设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如淄博日报社制定了《关于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推进活动的意见》,并在社内局域网上发布;市新闻出版局针对改进学风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分别制定了《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07年党组中心组和在职干部理论学习的安排意见》;市招商局建立完善了《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等多项制度规定,在机关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
(三)抓载体建设,丰富机关作风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各单位根据新阶段、新形势下机关作风建设的需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市供销社坚持每年开展一次集中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组织机关全体同志以书面形式提合理化建议,围绕机关建设、系统工作等提出建议50余条,经党委研究后,逐条向机关全体同志反馈,沟通了思想,改进了作风;市交通局从年初开始,在局机关开展了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活动,着力倡导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市教育局通过邀请专家教授作 有关作风建设的专题报告、到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开展作风教育,激发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临淄区围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演讲比赛、报告会、主题征文活动等,形式多样,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抓考核监督,不断提高机关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多数单位都把加强作风建设的考核监督,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果的重要内容,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助推器。如临淄区在学风建设上,不仅靠制度保障学习,还通过测验考试督促学习,规定每年由单位党组织组织不少于两次的测验考试,以保证学习取得实效;市广播电视总台(局)对工作人员表现出来的不良作风,由总台(局)领导给与诫勉教育,经诫勉教育仍不改的,予以告诫,并将诫勉教育和告诫纪录在案,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招商局组织人员对各科室的政务公开、政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对检查、抽查结果进行通报,年终对勤政廉政、实绩突出的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奖励,对表现不好的给予通报批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问卷反映上来的情况看,目前各单位在机关作风建设上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机关干部学习需要进一步深入。在回答调查问卷“您认为机关领导干部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这道题目时,有近1/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爱学习,理论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学习兴趣不浓,不愿学、不善学,专业素质不高、理性思维不强、联系实际不够;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全体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甚至部分单位的集体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实际效果不大;学习的深入性、系统性、专业性,以及学习的力度,与新一届市委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学习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等实用知识的水平,与指导、服务、协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群众观念还有待提升。同样是在回答调查问卷“您认为机关领导干部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这道题目时,有近超过1/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群众观念淡薄”。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不能很好地按照党的工作原则办事,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作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时,不能主动听取群众意见,领导干部拍拍脑袋决定的现 象仍然存在;不能理性看待群众反映问题,推卸责任,甚至将群众看成是“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三)社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某些工作程序仍比较繁琐,该除去的程序没有除去,该简化的程序没有简化;办事效率不高,比较拖拉,不能做到能办的马上办,能今天办的决不拖到明天(在回答“您认为机关办事效率不高的表现”这一问题时,有60%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办事拖拉”);服务态度不够好,比较生硬,甚至摆架子或以某种理由将有正当要求的群众拒之门外。
(四)机关作风建设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主要表现在:各单位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的形式雷同,千篇一律,没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突出单位特色;作风建设促进工作作用没有很好发挥,个别机关作风建设脱离工作实际,没有针对性,单纯为了作风建设而搞作风建设,并不是围绕解决实际问题。
存在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一是部分机关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缺失,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群众观念差。二是一些人员久居机关,犯了严重的“身份麻痹症”和“动力缺乏症”,对工作缺乏热情,对事业缺乏激情,对群众缺乏感情,既没有危机感,更没有先进性。三是职责不明,疏于 监督。有利的事项互相争揽,无利的事项互相推诿,多头管理,基层群众无所适从。四是奖罚不公,管理不严。缺乏明确有效的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和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可操作性的监督程序,造成行政行为的随意性大,同时,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影响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机关人员的政治素质。一是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教育,增强机关人员的执政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二是开展群众观念教育,使机关人员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机关公务人员的主人,从而增强他们的群众意识。三是开展创新理念教育,选送机关干部到各级党校和高等院校进修培训,组织机关干部到发展快的地方学习发展观念,拓宽工作思路,促进机关人员解放思想,激发创业激情,增强服务发展、谋划发展的自觉性。
(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关作风的制度建设。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机关作风建设,实际上是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而管理工作是一项 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制定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做到经常抓,抓经常,形成制度,注意养成,始终保持良好的机关形象。一是要建立机关作风规范。各区县、部门都要根据自身实际,着眼于解决当前机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工作,制定各自的机关作风建设规范,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完善。二是要建立作风建设互评制度。机关内部人员之间、机关与机关之间要建立经常性的相互评价制度,便于及时发现机关或个人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正。三是要建立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制度。制定一套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作风建设考评办法,切实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并把对机关单位、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单位、个人的考核成绩。
(三)要狠抓制度落实,有效规范机关人员的公务行为。一是要定期对各单位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使“不作为”现象难于藏身。二是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渎职、失职者进行责任追究,对违反效能建设有关规定的要严肃给予告诫,严明机关工作纪律,维护机关形象。三是落实投诉查办制度,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让所有机关工作人员都感 受到一种强大的工作压力,时刻保持高度负责、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四是落实政务公开制度,重点围绕土地、工程招标、规划审批、行政执法、行政审批、收费、处罚等问题,突出对人权、事权、财权、物权的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一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拥护不拥护作为工作决策的主要依据。二是切实帮助群众解实际困难。从基层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从群众要求最强烈的事情做起,高标准找差距,高标准定位,自我剖析,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三是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解决群众困难,坚决杜绝“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发生。要继续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群众的每一项正当要求都能够得到及时、合理、妥善的解决。
(五)要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树立服务新理念,创新管理新方式,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形成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重点是把“认真专业务实”的要求作为提高机关效能的突破口、主抓手。要全方位、系统化、持之以恒地开展“认真专业务实”教育,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带动机关工作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友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机关作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
根据乡局级后备干部培训安排,市委党校于五月份组织开展了机关作风作风建设情况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分析,对机关作风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据调查,我市政治生态好,风清气正,有一大批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干事业的干部队伍;工作效率、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机关效能、工作作风逐步好转;工作机制、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但与市委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些问题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一、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省“长吉一体化”战略和九台市“三城并进,二三产业并举”建设目标的推进,九台市由过去纯农业市转变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干部的观念、知识、能力等方面没能做到与时俱进,存在明显的不适应状况。
1、思想守旧,服务意识不强。一些干部缺乏创新发展意识和工作热情,习惯以传统思维想问题、办事情,不能主动按科学发展的要求谋划工作,解决问题;对政策研究不透,工作缺乏前瞻性,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有些干部缺乏群众观念,服务意识淡薄,一些职能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存在特权思想和官僚主义现象。
2、工作责任心,事业心不强。有的干部精神状态不佳,进取心不强,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满足现状,得过且过,干劲不足;有的工作标准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干工作的标准停留在完成任务上,停留在应付考核上,停留在不受领导批评上,争先进位意识不强;有的缺乏攻坚克难的魄力,工作中有畏难情绪,遇到问题不敢抓,不主动积极作为,不寻创新方法,习惯请示报告,怕担责任,工作久拖不决,满足于当“太平官”。
3、素质能力不高。一些干部忙于事务,不注重学习,习惯于凭经验做事;不求上进,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节,造成认识和解决问题上的偏差;对学习心浮气躁,思想消极,对从事的业务一知半解;在管理实践中,有的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透,对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到位,政策把握的能力不够,驾驭全局的能力欠缺,突出表现在解决复杂问题水平低。更有甚者,有些干部固守传统工作模式和做法,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能力弱化。
4、执行力不强。执行力就是把想干的事情办成的能力。有些干部不按制度办事,对集体决议不认真执行,自行其是;抓落实意识不强,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有的以检查评比代替工作等;有的部门、个人利益至上,对味的就执行,不对味的就不执行,存在中梗阻、落实难问题;有的不深入实际,虚报浮夸,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5、自律不够,他律不严。组织纪律松懈,我行我素,上班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一些制度定的很严,但执行起来很松,如工作日午餐禁酒的规定形同虚设,干部“走读”现象依然存在;少数干部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出现了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现象。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的经常性、制度化和规范化不够,甚至是缺失。
二、对策与建议
要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必须改进机关作风。只有把作风搞正,我市经济社会才能实现跨越发展。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抓教育,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在抓好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的同时,开展正反面典型教育;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增强全市干部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要在全市开展机关效能、作风大讨论活动,不但讨论如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效能,而且要深入查找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影响发展的作风问题查摆到位,把影响发展作风问题的危害性分析到位,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强作风建设的认识,形成作风效能建设基层看机关、干部看领导、领导看全局的局面;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作风查摆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大力宣传效率高、作风硬、服务好的单位和个人,并开展明查暗访,对突出问题及时曝光,通过宣传和舆论监督,推动作风的转变;开展座谈讨论、调研、考察培训、专题讲座、现身说法、知识测试、业务比赛等多种学习方式,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
2、抓队伍,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是推进作风转变的关键。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作风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选用作风好的人,就树立了一个形象具体的标杆,能够引导干部明确努力的方向,有利于防止用人的不正之风,从而带动政风、行风的根本好转。在实际工作中,要制定科学严密、系统完整的用人标准和考核指标体系。把作风纳入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全面深入地考察发现干部,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干部,准确无误地使用干部,做到重用干事的,调整误事的,撤掉出事的。要将作风建设纳入机关部门工作考核内容,与政风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每年对机关作风建设进行一次总结表彰。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3、抓管理,促进机关工作运转协调。切实解决“文山会海”现象。两办要做好会议的协调安排工作,避免出现同一时间要求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不同会议的情况;改进文风、会风应从市委、市政府做起,提倡“多会合一”、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求实效,腾出时间让干部干事创业;
要严格控制文件篇幅和发文数量,少发文、发短文。加大机关管理力度,狠抓工作落实。要对实改非干部的管理拿出一个意见,应根据干部特点调动积极性,充实到合适的岗位上,为经济建设服务。以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失职追究制等具体制度的落实为支撑,定职责、定目标、定任务,确保“办事提速增效、服务争先创优”目标的实现。要把有行政执法权、项目审批权、资金支配权和有服务窗口的部门作为机关作风整治的重点,严格落实轮岗交流、竞争上岗、述职述廉等制度,努力解决在审批、执法、收费等服务环节上的不良风气。
4、抓考评,切实推进机关作风根本转变。研究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细则,建立由服务对象、社会机构、人大、政协等多方参与的评议、评价制度;评价结果要及时通报,作为问责的依据;要象市里一样,每年开展一次群众评项目、企业评部门、社会评窗口、万人评科长四项活动;实行机关作风建设考核制度,把作风建设纳入目标考核范围,对政绩优异、作风良好、群众公认的干部,要提拔重用,对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及时给予组织处理,形成正确的评价机制,促进机关作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5、抓监督,确保机关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建立完善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抓好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等网络建设;政府部门应向社
会公开政府、部门和官员的职责、权限,要实行机关工作全过程监督,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出现偏失,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对权力运行和干部作风等方面的制约;加强对机关作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效能办对作风建设的监督作用,加大督查和落实的力度,要严格要求,严明纪律,勇于顶真碰硬,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