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治理须加强顶层设计

时间:2019-05-14 22:0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空间治理须加强顶层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空间治理须加强顶层设计》。

第一篇:网络空间治理须加强顶层设计

网络空间治理须加强顶层设计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当前,像“棱镜门”这样的事件为世界各国敲响了网络安全的警钟。面对严峻形势,各国都开始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审视与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维护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这也显示出,以国家意志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网络空间是大国博弈的无形战场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国博弈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网络空间战成为一种有效的常规战被许多国家采用。近年来,网络空间在西方大国的扩张与布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网络空间的权力版图上,呈现“三个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如果按照“三个世界”理论来描述,在网络空间方面可以分为三类国家:一是网络霸权国家。美国依靠互联网域名管理及技术上的优势,成为网络空间唯一的超级霸权国家。二是网络独立国家。如德、英、法、日、韩等国。这些国家尽管受到网络霸权国家的影响,但已经具备网络国防意识,或制定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和规划,或正筹备建立独立的国内网。如德国在2013年10月提出建立“零监控”的国内通讯网;伊朗政府在被“震网”病毒攻击后,宣布建立国域网。三是网络空间租客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受制于发展现状及网络信息技术瓶颈,在网络空间上受制于网络霸权国家。

在网络空间的竞争形态上,呈现“立体打击,不战而胜”的特征。一是一些国家建立了跨部门的网络军事战略体系。军事网络化、网络军事化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大国国防战略与军事部署的重要方针。美国把“网络中心战”列为其战略核心能力,成立了网络司令部,组建了陆、海、空三军网络部队。二是网络战与舆论战、心理战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打击态势。美国通过推特等社交网络,抢占信息和舆论制高点。三是军事打击与外交斡旋相配合、官方引导与民间参与相结合,形成多维度、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如美国通过网络外交手段配合军事打击,组建了“网络外交研究小组”“全球互联网自由工作组”“网络议题协调办公室”等机构,鼓励并资助民间团体广泛与他国开展合作,通过网络宣扬美国对外政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等,以输出所谓的网络自由与民主来侵蚀他国的主权,对他国进行和平演变,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可见,当前网络空间的大国博弈呈现更加丰富的内涵,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日益复杂,国际权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空间不仅对传统国际关系带来新的挑战,也给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领域带来更多更新的问题。这些都给我国的网络空间治理带来新的考验。网络国家意志的形成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前提

早期的网络空间以个人意志为主,倡导自由、平等、协作、共享。后来,随着互联网商业的崛起,个人意志在浩瀚的网络空间中逐渐被湮没,企业意志和商业目的成为网络空间的主导力量。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国家竞技与国家利益的战场,因此以国家意志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网络空间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必须以国家意志来加强顶层设计。目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超出物理范畴,渗透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工业化融入信息化、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发展的图景,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前所未

有地交融在一起。交通、电力、科研、金融、教育、商务、社会保障、公共治安以及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等都越来越依赖网络。网络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整个社会体系的神经中枢。然而,网络化、信息化的程度越高,安全问题也就越突出,安全保障与防御也就越重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也就越必要。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增加,信息庞杂、泥沙俱下的网络空间成为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的发酵池,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以国家意志对网络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系统治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体现国家意志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认同。目前,世界主要国家普遍强化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国家意志,建立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挂帅的相关机构,推进网络治理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努力占据网络信息发展的制高点。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颁布网络空间的国家安全战略,仅美国就颁布了40多份与网络信息安全有关的文件。美国设立了“网络办公室”,颁布了“国家安全战略”和“网络空间国际战略”。2014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美国“网络安全框架”。此外,英国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成立了网络安全办公室和网络安全运行中心。法国成立了“国家信息系统安全办公室”。德国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可见,以国家意志来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正在成为各国的国家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网络空间已成为培育新的国家比较优势的重要领域。

我国在网络空间治理上与西方大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以国家意志来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先天不足,对一些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在关键芯片、核心软件和部件上严重依赖进口,特别是涉及网络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软硬件可控能力较弱。从根本上讲,我国还没有绝对自主的互联网,我国互联网只是接入了美国主导的因特网体系。二是大而不强的问题明显。我国目前拥有6亿网民,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建设网络强国之路还很漫长。我国已经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网络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网络空间治理缺乏国家布局和顶层设计,存在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权责不

一、协调不畅、效率不高等弊端。因此,我国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优化顶层设计,统筹发展和安全等诸多问题,形成综合治理的格局。

网络治理顶层设计的六大问题

建设网络强国,既需要网络空间治理的新理念,也需要过硬的技术,更需要有效的体制机制。我们要改变各自为政、散兵游勇式的发展模式,发挥政治优势与制度优势,以国家意志对网络空间治理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当前,尤其应从六个方面进行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

自主创新。从国家层面对核心技术、关键产品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攻关,制定跨部门参与、跨行业协作的研发机制和推进路线;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网络信息产品的研发,分阶段在关键领域完成国产网络信息设备的迁移替换工作;加紧对物联网、云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尖端领域进行自主开发和应用,在这些新的领域形成后发优势。着眼于推进自主创新,整体规划我国网络信息人才的培养,形成学业、职业、产业三位一体的培育体系,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保证。

科学管理。坚持技术、法制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用科学管理来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应从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解决好网络空间跨部门、跨领域发展带来的管理瓶

颈问题,在预防、监控、日常管理、危机应对等环节建立起国家层面“跨域融合”的网络空间管理体系。

防建结合。我国网络空间治理要做到安全与发展相促进、防御与建设相结合,把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以信息化建设来构建一个可靠、自主的网络安全环境,以可靠的网络安全环境为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在网络安全上,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信任体系、危机处理体系建设;在网络信息化建设上,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用网络信息化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

依法治网。通过立法提升网络空间的治理能力,对网络社会管理、网络信息安全进行统一的立法规划,尽快制定网络安全法。网络立法要保护公民正当表达意愿的权利、捍卫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建立网络空间个人信息保护法;建立网络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形成良好的网络空间法制生态。

融入国际。加强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是国际社会的必然选择和努力方向。我国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既要反对网络军备竞赛、网络战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主动权,制定适应国际规则的网络空间治理战略,切实维护我国的网络主权。

全民动员。加强公民网络素养培养,提升公民网络公德与网络参与能力,增强公民网络空间的自律意识、安全意识和主权意识。发挥全民网络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全民能够有序、有效地参与到网络空间治理过程中,形成网络空间的全民凝聚力与战斗力。

新闻宣传要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规律要求。真实包括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两个方面。个体上的真实、局部上的真实,构成了微观真实;整体上的真实、全局上的真实,构成了宏观真实。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鲜明的特色和优良的传统。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新闻宣传中有悖新闻真实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污染了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坚持新闻宣传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下大力气纠正这一问题。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命,也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品质。新闻的求真、求实,实际上就是对传播内容的实事求是,自然包含了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要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学的学科要求和新闻传播的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工作实践,科学、准确、全面、完整地认识和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坚持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同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水平、提升学识素养、增强辨别能力、培养高尚人格,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纪律严明,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精湛的业务能力,在具体新闻实践中实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不懈努力。

壮大主流声音,积极追求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在微观层面,新闻媒体对每个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其基本事实和细节都是真实准确的,与客观事实完全相符,就实现了新闻的微观真实。但新闻报道不仅要做到微观真实,还要做到宏观真实,实现二者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新闻真实。我们的社会不管有多么复杂多样,但积极、正面的事物仍是当代的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终究是支流。新闻宣传不但要在微观上做到报道的每件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在宏观上也要注重正面新闻和负面新闻的比例与现实社会状况要大体相当。只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让正面声音占据主导、成为主流,把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才能真实反映社会的本质和全貌,才不至于让老百姓对社会有误读、对形势有误判,才能凝聚进步的力量。

强化突发、热点事件报道,始终贯穿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实践证明,对突发事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出现猜测性、谣传性、无序性报道,很有可能演变成舆论事件甚至群体事件。因此,遇到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应该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但是,有时尽管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是准确无误的,但也可能只是突发事件的微观真实,而不是宏观真实。宏观真实要在微观真实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整体面貌和本质特征,避免误解误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带着眼睛、耳朵和头脑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边看边听边思考,既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全面报道,还要善于从事件本质和社会总体层面上讲清楚事情的真相,讲清楚党委和政府采取的积极措施,讲清楚事件得以解决的有利条件,稳定社会预期。报道热点问题时,除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更应让人们看到主流、接近本质、感受到光明面。

把握新闻媒体报道平衡性,切实做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有机统一。微观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一种具体性要求,宏观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整体性要求。对新闻媒体来说,在新闻报道中要做到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结合,使两者协调统一,达到有机平衡。一方面,事实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有完整的结构和自身的逻辑,每一个消息来源提供的事实仅仅是事实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环节事实的报道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不一定符合整个事实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结果。所以,要在事实的整个系统中去认识和把握事实要素的特征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过程性报道与结果性报道、环节性报道与整体性报道的平衡。另一方面,一家媒体的一篇新闻报道或许难以做到宏观真实,但一家媒体涉及一个时期的报道、一个重大问题的系列报道、一个专题的整体性报道就要做到宏观真实。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媒体的负责人对刊发的新闻报道进行宏观把握,运用宏观思维,树立全局观念,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地去反映,尽可能全面、准确、深刻地把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整体面貌呈现给广大受众。

加强网络时代的公众注意力管理

公众注意力是公众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的意愿和诉求。善于把握和引导公众注意力,有利于达成治理者与公众诉求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的集散地,对公众注意力有着很大影响。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网络时代的公众注意力管理,及时评估公众注意力集中在哪些方面,积极引导公众关注需要关注的信息,设法限制和防止不良信息的入侵和干扰,从而使党和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人类进化到今天,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并未从根本上突破注意力瓶颈,但需要关注的信息种类、数量却在不断增长,公众注意力出现短期化、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同时,随着

网络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社交媒体的普及,原本方向不同、力量分散的公众注意力比较容易被集中和放大,进而形成舆论压力。再加上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深水区,多元诉求不断涌现、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变革逐步推进,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公众注意力更容易通过网络交叉感染而形成集体行为,导致突发性事件甚至社会冲突。这些都改变着原有的舆论传播格局,对公众注意力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加强网络时代的公众注意力管理,尤其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大力加强话语权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对话和交流不断增多。当前,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这种对话和交流就更加频繁了。一些西方国家把互联网作为输出其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在网上不断制造议题,吸引公众注意力,争夺话语权,使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应对这种挑战,需要大力加强话语权建设。应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通过加强话语权建设,吸引公众注意力,进而消解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

积极回应公众诉求。在网络时代,公众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聚焦于网络平台特别是各种移动社交网络平台。被广泛关注的各种网络热点问题体现了公众注意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意愿和诉求。当公众注意力因网络传播被吸引到某个事件上时,如果相关部门不能通过高效、透明的网络渠道进行及时回应和公正处理,那么政府的权威性、公正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面对网民的各种诉求,相关部门不能消极回避,而是要积极回应,正确引导公众注意力,从而使党和政府的政策获得公众的最大认同和支持。

努力创新网络传播方式。当前,通过网上酝酿、发酵,公众注意力很容易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从而考验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面对网络传播成为信息传播重要渠道的新形势,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在应对网上舆论压力时通常是初期迟钝冷漠、中期手忙脚乱、后期息事宁人。这种消极应对方式显然不利于党和政府声音的传播,不利于对公众注意力进行有效掌控和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网络传播,努力创新网络传播方式,变消极应战为主动出击,尤其是面对纷乱复杂的虚假信息和谣言要及时发出真实、冷静、理性的声音,有效引导公众注意力和社会舆论。应善于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及时识别网上信息热度,分析公众注意力变化,分辨噪声、杂音,为加强公众注意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善于整合网络监管部门,统一领导、多管齐下、快速反应,最大程度减少负面信息,防患于未然,从而消除公众焦虑、保障社会和谐。

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构建

人际信任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与事业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诚信品质、合作精神、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影响。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构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尤为重要。

培养诚信意识是构建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前提。古今中外,诚信都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品质。古人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诚信原则是人们在交往中首先需要重视的原则,真诚的品质与交往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特殊地位。当前,纷繁复杂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其中不乏虚假、错误、负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影响着

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和相互信任。由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一些人对网络信息缺乏正确的辨识和判断能力,网上各种消极甚至是有害信息都会严重妨碍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因此,要将培养诚信意识作为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前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出发,以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组织教学活动,深入探索网络时代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努力提高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尤其是诚信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要深刻认识自身的责任,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传播先进事迹来引导大学生进行模仿性学习。

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是构建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基础。网络时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大大拓宽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深度与广度。但是,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间接性,人们面对的往往是冷冰冰的电脑屏幕,以至在面对面的交往与沟通中反而越来越无所适从。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还在形成发展中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影响尤为明显。如今,微信、微博、QQ等网络社交工具已成为大学生与他人交流的主要手段,冰冷的文字代替了眼神的交汇,键盘的敲击声淹没了情感的流露,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理解等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限制。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导致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构建缺乏良好的基础,进而导致其人际信任的程度较低。因此,构建大学生人际信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是重要基础。高校应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交往的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培养诚信、尊重、团结等基本的人际交往品质,明确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标准,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此外,还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应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让大学生在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建立健全网络监督和管理机制是构建大学生人际信任的保障。心理学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会出现一种“睡眠者效应”,即对虚假信息的接受程度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一旦不良信息对人们的人际信任产生了影响,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本加厉。因此,建立健全网络监督和管理机制,净化网络环境,是网络时代构建大学生人际信任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是相关部门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依据法律法规建立长效的网络监督和管理机制,严格过滤虚假、有害信息,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对发布虚假、有害信息的网站或个人,严格追究其责任。二是大学生自身应正确运用互联网这一工具。面对网络上各种真假难辨、来源各异的信息,大学生要主动提高判断能力,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明辨是非,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鉴别与思考。同时,大学生在互联网上交往时,要本着诚信的原则,自觉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做到诚实守信,不侮辱、诽谤他人,不传播虚假信息。

第二篇:智慧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

2011.7

第一章 概述

**位于中国省的中部,**市政府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坚持走“创新引领特色发展、重点支撑、赶超跨越”之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初步形成了机电、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和风电、光伏、创新孵化产业链,成功打造了国家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与自然优势,历史人文与科技环境、农业、工业及服务的发展基础、自主创新与产业融合的动力等,但为了体现出**在长株潭城市群里独特的地位与作用、需要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需要引入新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高新技术和人类文明成果,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加快**城市的在中部的崛起。

要把**城市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智慧城市,需要同有国际化背景的公司合作,这不仅能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行,而且其成功的经验,能够节约大量的财力和时间,多快好省建设成为全国示范作用的智慧城市。

戴尔在国内外有众多行业顶尖的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在城市管理、政策咨询、能源管理、交通管理、城市应急事件处理、环保低碳事业、污水处理、信息化咨询与建设、信息安全等方面提供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戴尔深信,多厂商合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而一个有能力的协调、组织者承上启下、统筹全局,将是催化这一模式成功实现的关键。戴尔在智慧**建设上具有强有力的协调和组织能力,希望能把全球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教训引入智慧**的设计、建设之中。

第二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及原则

1、**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三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以及近期城市化和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瓶颈问题。**市政府

抓住长株潭城市群被列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和两化融合实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提出将**作为湖南省“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电子感应芯片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布局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产品生成,形成智慧城市相关的新产业群发展任务。将在全国率先建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更透彻感悟、全方位联通、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城市。

**市政府希望在城市的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上突破,建成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智慧互联**,让**的城市建设整体水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交通、健康保障、物流、商业、能源与用电、大城管、安居服务、文化服务、制造等方面进行全面智慧化建设,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示范性城市;实现基于资源实时状态的优化配置,有效提升资源产出效率;提高城市资源在区域间和运营机构间的利用广度,促使城市资源向公众和企业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增进资源的利用深度,实时监控资源使用效率,建立资源使用的补偿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建立更为优化和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实现城市信息的高效传递和智能响应,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物联和有效整合,大幅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形成智慧生态城市圈,**智慧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城市运营、公共服务等十一项智慧应用体系领域将开展试点,1.1智慧政府应用体系

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城市应急快捷化,城乡规划可视化,市政管理精细化的建设目标。1.2智慧产业应用体系

利用智慧的信息化技术推动**市的生产力,提升**市在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区位优势,优化经济体系和经济增长方式,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1.3智慧医疗应用体系

建立以患者为本的智慧医疗体系,利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落实“新医改”政策,在医疗服务整个环节里实施协同和整合,从而建立高效透明、惠民可及的医疗体系。1.4智慧交通体系

在主要交通节点实施交通流控制,电视监控和交通诱导,均衡全市交通流,建设交通信息互动发布平台,向社会提供实时交通流量信息和出行建议,为市场提供点到点服务,优化交通状况。1.5智慧教育应用体系

在文化、教育等领域充分运用宽带、无线、海量存储等技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电子娱乐、数字图书馆等发展,提升**文化品牌。1.6

智慧环境应用体系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运用到无人维护、条件恶劣生产环境监测中,重点推进水资源、地下管网监测和森林生态安全监测试点示范。1.7

智慧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贯彻惠民政策,合成行业应用,提供智慧的现代服务。1.8

智慧城市管理应用体系

推进数字城建,数字城管,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机构。1.9

智慧旅游应用体系

以建设智慧旅游体系为契机,开发**地理“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1.10 智慧能源应用体系

以“清洁能源”体系带动能源开发利用的高效,环保,从而使**实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1.11 智慧园区体系

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提升园区管理服务能力,增强园区软实力,2、**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2.1 “伟人故乡,红色圣地”

**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著名军事家彭德怀、黄公略陈赓、谭政的故乡,也是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的故乡。在智慧城市设计与建设中要以“伟人故里,将军之乡”为智慧城市灵魂。旅游、交通、建筑、文化宣传、公共设施等都要围绕着这一“红色灵魂”而展开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电子技术,力争把**建设成具有“伟人故里”人文内蕴的智慧城市。2.2 “青山绿水、生态宜居”

**市绿色山水资源非常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6%,森林蓄积量达到664万立方米。**境内河流有涟水、涓水,人工河韶山灌区总干渠、南北干渠等,还有水府庙水库。在智慧城市设计与建设中要以“山头以绿留之,低处以水蓄之”的尊重自然山水原则和“多留原生植被、逐步补植提升、改造现有水体、改善气候环境”的人工适度干预办法,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在**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道路规划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房地产开发建设中要树立保护绿色生态,水质资源为前提,将**打造成青山绿水,生态宜居的城市。2.3 “信息透明、全民参与”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全民参与,智慧城市的设计与建设关系到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政府要利用媒体工具加强**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宣传,让市民了解到市政府领导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并自由参与表达观点,鼓励市民参与进来,一起对自己的政府进行负责,群策群力的建设好**智慧城市。

政府应当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利用智慧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让市长和普通市民连接在一起,市民可以在线看到当前各项公共事务的处理状态,了解问题点在哪里,出谋划策;市长可以通过智慧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看到下属是怎样处理问题,问题处理的程度及困难所在知道政府在忙于什么项目。市长通过信息化平台还可以看到市民有什么想法,可在第一时间与市民进行沟通。

2.4 “低碳环保、持续发展”

由政府引导**企业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低碳技术、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的重点领域转移。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产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之中,融入“两型社会”建设和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佳统一的原则,加快**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2.5 “平安**、协同合作”

智慧**城市管理要求对整个**市进行全方位、实时化的管理,建立智慧治安监控体系、智慧灾难预警体系、智慧应急体系、智慧安全生产重点领域防控体系、智慧疫情预警体系、智慧安保等系统的信息化。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及智能化。建立起高效、廉洁的**市政府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坚持严管、严治、严罚,严肃查处城市建设管理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打造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同时,也通过深入推进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加强城市管理网络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在城管、执法、公安、建设、交通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调动各区、街道、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社区群众共同管理城市的积极性。

第三章 **智慧城市建设重点

“人文**、生态**、宜居**、宜商**”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科学设计、逐步实施,抓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市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各种关系,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时应当立足**特点,发挥**特长,形成**特色。以以下建设重点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大力加强**物联网的建设,利用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推进传感器全面部署,扩大包括RFID感知、位置感知、视频感知网络方面、环境感知网络等感知监控网络覆盖范围。

支持网络运营商建设3G、DTMB、CMMB作为“无线**”主体网络,全面实现无线互联网在**室外全覆盖和室内深度覆盖;推动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统筹规划和管理三网信息网络资源,以超算中心为基础,建设统一的城市级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通过高速网络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云计算服务,方便实现硬件资源统一部署与维护;

建立全面覆盖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标准统一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和集中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管理平台,预防和管理信息安全风险,提供实时全面保障

2、智慧电子政务

3、发展新低碳环保经济

3.1 树立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由政府引导**企业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低碳技术、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的重点领域转移。把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产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之中,融入“两型社会”建设和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佳统一的原则,加快**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是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有效途径,未来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减少国民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强度,实现低碳发展;其次,调整能源结构。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必须加快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为主向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结构转变,加快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结构转变,通过化石能源内部和外部结构调整,有效减缓碳排放增长速度,促使我国能源结构向低碳能源方向发展;

再次,调整技术结构。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应大力发展节能技术、无碳和低碳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捉与埋存技术,建立绿色科技支撑体系,尤其要加快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相关技术,争取克服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大幅度降低成本;最后,大力提高能效。提高能效被认为是煤炭、天然气、核能和再生燃料之外的第五种发电“燃料”,更高的能效意味着可以减少2/3的温室气体排放。3.2 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

培育全民低碳意识,创新低碳消费文化。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生产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消耗,流通环节降低碳资源的污染,消费环节降低对碳资源的依赖,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消费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加快低碳经济立法,依法推进低碳经济。以法律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行。

加大低碳投入力度,推进低碳快速发展。要通过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信贷担保等手段,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有必要从减排角度对财经政策进行整合,探索设定“碳预算”,根据“碳预算”排放目标安排相关财政预算,并尽快开征“碳税”。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努力谋取竞争优势。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差距。

4、打造生态环保城市

4.1 进行水环境保护

进行污水处理厂与配套管网的建设,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制定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格监测主要河流水质及主要湖泊综合污染指数。4.2 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保持工业烟尘、粉尘排放量、去除率符合国家生态城市标准。提高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及城市气化率。增强天然气的使用率。在中心城区实现了禁止三轮摩托车。提高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日均排放值。4.3 控制噪声污染

严格治理工业噪声,严格监管服务业、施工、交通等类噪声污染,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始终保持在56分贝以下。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符合标准 4.4 提高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能力

建造无害卫生填埋场,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造危险废物无害化焚烧

场,实行中心城区医疗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降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4.5 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与生态保护

编制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规划,进行示范项目建设。杜绝了无序开发建设现象,良好保持远城区湖泊、河流总体水质。4.6 进行绿色生态建设

加大城区绿化覆盖率,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推进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建设绿色通道;加强退耕还林及封山育林,加强重点防护林工程、长防林的建设,草地保护工作;

4.7 加强低碳建筑的发展

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4.8 建立生态示范基地

建立优质粮、油、林、果、茶特色产品绿色农业区;建立优质无公害蔬菜产业区。建设多功能生态农业区、特种水产品养殖区、“区、特、优”高效农业园及水产生态科技园。4.9 建设生态旅游带

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和沉湖、自然景观。加强对珍稀动物及珍稀植物的保护:对些珍稀动植物进行研究,并划定有自然保护区。

4.10 进行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在**水源地区安装摄像机、COD水质传感器、氨氮水质传感器、烟气分析仪、数据采集传输仪、流量计、设施运行记录仪、采集传输仪等传感监控设备。监控中心通过监控网络进行远程水源的监控分析,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趋势预测和超标报警。通过对废水的污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数据进行有效性审核,并把采集到的合法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对污水招标排放的监测点自动报警,并通过网络或短信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5、智慧医疗

利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高效透明、惠民可及的智慧医疗体系,重点建设医疗急救系统、远程挂号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电子健康档案、数字化图文体检诊断查询系统、数字远程医疗系统等智慧医疗系统,逐步实现卫生政务电子化、医院服务网络化、公共卫生管理数字化、卫生医疗信息服务一体化,提高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水平。通过“智慧医疗”的建设,争取5年内**市民人人享有“电子病历”,避免重复诊断,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构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智慧医疗体系。

6、新农村布局规划与实施

建设具有**特色的“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农村。远城区逐步实施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生产生活服务和社会事务向新型社区集中。以主城为中心,以发展轴线为骨架,向外围依次形成新城建设发展圈、农业生产圈、生态维育圈三个圈层。6.1 新城建设发展圈

最临近主城区,是未来**城市化主要推进地区,是远城区产业、人口主要集聚区,将建成设施完善的城市型社区,农业产业以科技、观光和体验农业为主。

6.2农业产业发展圈

是主要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地域,将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

6.3 生态维育圈

是需要永久性禁止或限制开发的地区,是**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区,主要由风景区、湿地保护区、生态绿楔和生态绿环构成。在这个圈内,所有开发建设必须经过严格审批避免区域性的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向此延伸,逐步减少人口规模。

7、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7.1 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

运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管理对象进行万米单元网格城市部件、事件等数字化管理。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细化管理行为,打破城市管理条块分割,形成包括巡查、上报、处理、监督、考核等一整套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7.2 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城市的管理关键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处理,在城市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加快加强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三网融合技术,将整个**市各部门信息平台进行整合与资源共享,通过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整个城市进行综合管理。

7.3 建立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

引入电子政务建设的主流技术,建设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作为城市管理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基础,同时也将成为今后各业务应用系统开发的共享资源,并且支持通过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的标准接口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整合。同时在总管处现有GIS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一套城管局内部统一、共享的GIS系统,不仅用于城市管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也向各业务室开放接口,供其在业务系统建设中调用。

7.4 建设统一的监控平台

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各种监控数据,建设城市管理局统一的监控平台,满足城市管理各项业务的监控需要。先期的建设主要考虑现有资源的整合,后期随着各业务处室的业务系统的建设,应考虑逐步的拓展自有视频监控的布点。配合各业务管理应用系统的建设,从资源共享的角度统筹考虑,逐步拓展监控手段与监控点的设置,信号统一接入到监控平台,共享给需要的业务处室使用,同时在指挥平台中开展统一的指挥调度。7.5 建设统一的指挥平台

在GIS系统和监控平台的基础上,建设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平台,业务上先针对城市防汛和扫雪指挥两部分,功能上应包含信息采集、资源管理、预案管理、会商决策、事件处理、信息发布、结果追踪等。要求满足城市管理局在指挥、决策方面的需要,并支持市局有关处室、区县城管局及其他部门登陆系统参与会商或接受指令。

7.6 建设统一的考核平台

在原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最新定制的千分制考核办法,建设统一的考核平台,用于在整个“大城管“体系中对各处室、各区县进行考核。该平台由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负责建设,技术上应符合统一应用支撑平台的要求,使用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并根据全局监控、指挥、管理上的需求,提供移动监控数据、考核数据等信息。

8、智慧城市一卡通系统

“城市一卡通”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支付手段的日益成熟而提出的新概念。它是将城市公用事业各个行业统一起来,采用一致的付费方式。

“城市一卡通”具有多卡合一、一卡多用的功能优势,能够促进金融、交通、通信等行业的融合发展。打破行业壁垒,形成新的商业生态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以IC卡作为信息的载体和接口,通过向市民发行用于城市生活的IC卡,建立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便民利民,“城市一卡通”具有刺激消费并实现市民4A生活,可及时、准确、完整地采集分析各行业数据,便于及时掌握市场经营动态。将市民的生活信息和消费信息,通过使用IC卡进行数字化记录,反映到城市的相关的信息系统中,为城市信息的综合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与分析。有了这些信息,辅以其他手段,如:查询、统计,间接测算、决策分析等,为城市中的个人消费、企业经营提供了多方面有力的分析基础和指导依据,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一卡通的行业应用

 公共交通收费:公交、地铁、轻轨、轮渡、出租等收费;  公用事业收费:水、电、气、有线电视、电信收费;

 金融应用:圈存、消费、取现、圈提;  旅游消费:代替门票、旅游积分;  医疗:治疗收费;

 社保:五险管理、医保待遇、养老待遇;  加油、加气:油气收费、税控管理。

9、智慧交通

9.1车载交通信息系统

为车辆使用者提供线路上的有用信息,通过过往车辆的速度及位置来收集、分析及预测旅行时间,通过各种平台获得不断更新的交通信息,如交通管理中心、互联网、车载设备及个人手持设备等,这个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9.1.1出行信息系统

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话、电视、广播及接收终端提供交通全程信息服务,将各种交通形式的旅行计划与订票信息相结合,利用公交时刻表及道路历史信息资料为每位出行者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方案,用户可以从中选择最适宜的计划安排,通过互联互通的网络,出行者可以随时根据时刻表订票,可以通过主干线上的摄像机实时查询到道路交通实际运行情况。9.1.2 可变信息系统

在各交通要道旁安装电子信息显示牌提供交通诱导信息,如交通状况、停车、公共交通及环境等,一般在主要干道上每隔15公里就安装一处可变的电子信息屏,一旦发生交通堵塞,道路监控信息系统可以在10秒内将堵塞信息发布在电子信息牌上,提示来往的车辆减速或改道。9.2道路管理及控制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包括道路控制管理中心平台、交通信号自适应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及交通巡逻车信息系统。9.2.1 道路控制管理中心平台

在GIS平台的基础上,综合集成指挥调度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警车卫星定位系统、道路监控系统、122接警处及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具有道路监控、道路

信息采集及处理、指挥调度、控制管理等功能。9.2.2 交通信号自适应系统

是一种对交通信号网进行实时协调控制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交通流量优化信号灯的控制,在公交优先的情况下,对延迟的公交车提供绿灯,使其快速通过,然后调度垂直线路的绿灯时间,使其恢复原来的状态。9.2.3 电子收费系统

以车辆地位系统为基础,利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和车辆与收费站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进行车辆自动识别和有关收费数据的交换,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收费数据处理,实现不停车全自动电子收费。9.2.4 交通巡逻车信息系统

此系统应用于在道路上进行巡逻的交通稽查车辆,通过巡逻车的摄像头可以发现道路上不符合交通安全法规的车辆,及时进行稽查核对,消除安全隐患,保证人民的财产安全。9.3道路监控系统

在交通路口安装摄像机,采集城市道路口的实时交通流量、速度、通畅度等视频信号,监控活动在交通路口周围一定范围的车辆,通过对其拍摄的车辆与其他道路交通信息对比,及对车辆及其他车牌信息的自动识别与处理,实现对交通违章车辆、肇事车辆及嫌疑车辆的查控与处置,遏制并打击违规违法活动,消除各种隐患。

9.4 自动车牌识别系统 9.5 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9.6 智慧公交调度系统

10、智慧工业园

**市有国家级工业园,有高新工业园,德国工业园,九华工业园,台湾工业园等7家工业园,在机械装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电器、等重点制造行 13

业,信息化辅助设计和制造等方面具有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实力。**市政府提出进一步提升园区内部的政务管理能力,增强园区在推动企业创新上的服务能力;通过综合主题园区和虚拟园区的的优良创新环境,为企业做宣传推广,消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并提供更高层次的管理决策支撑。最终让园区和企业实现共赢要求与构思。

按照**市政府对高新科技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新兴服务需求,戴尔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市“智慧产业园区”。10.1 虚拟园区

虚拟园区以一张园区地图为展现基础,这一地图首先可以为虚拟园区用户展现整个园区的全貌,并且将园区管委会、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园区中各个企业的主题信息及相关负责人员的信息巧妙嵌入其中。为了增强在虚拟园区查询信息的便捷性,所有信息都将以Web2.0的形式体现出来,所有用户都拥有一个统一的入口。用户可以在这张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地图上,非常直观的通过导航完成各种操作。虚拟园区提供了多种灵活、直观的技术及业务的功能。在业务上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政务公开  公众服务  企业服务  招商服务 10.2 主题园区

主题园区将把园区内部政府、园区内企业以及园区外专家和主题参与者、乃至园区企业客户等各种角色组成一个创新社区,为他们共同营造一个统一的创新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上,所有创新参与者可以完成从创新整理、孵化、测试的整个流程。主题园区创新平台将由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构建,并作为开放式服务提供给园区内外的各个企业、行业协会、地区政府所使用。这种开放式的做法将使主题园区创新平台能够汇集来自各方的专业意见,从而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新产品、新创意、新服务的一个重要源泉。10.3 政务联动云

政务联动云的目标是要彻底打破科技园区中原有的OA系统孤岛,为园区内的社会公众、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而政务联动云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各个流程环节之间彻底打通,让各类业务数据在各个部门之间顺次流动起来,真正让园区各部门实现有机、高效的协调工作。

政务联动云提供了如下的基本服务:  政务联动门户  园区政务服务平台  政务联动办公平台  政务知识互助  团队协作管理  政务联动内容库  政务应急联动服务  即时通讯、Web会议 10.4 企业管理云

企业管理云是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构建,专门为开发区中的众多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企业工具和服务的一个业务平台。由开发区管委会出资出力,在内部管理的经验基础上,提供一个模板化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管理型应用工具,例如信息通讯、流程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企业数据分析、文档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等。因为园区管理方的特殊地位,企业用户无需担心这一管理公共平台的安全性。在具体应用上,企业通过可以自主选择其适用的应用种类。同时,因为用户数量为数众多,园区管理方构建这一平台的成本可以由大幅摊低,同时作为园区特色服务之一吸引到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10.5 新能源产业体系

新能源产业是**重点打造的四大战略性产业之一,也是国家、省、市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新能源发展方面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充分发挥**目前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形成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形成上下游配套完善、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产业集群;运用各种智慧技术、先进设备和新工艺,强化能源利用管理,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优化能源消

费结构,实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推进智慧电能建设,加快智慧技术在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用电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加快推进以超高压电网为基础骨干网架的电网建设,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推行各类可再生新能源统一入网管理和分布式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形成更可控、更高效、更安全的运营管理模式。创新智慧型能源消费方式,逐步建立环保、节约、高效的能源利用模式。

11、智慧物流

**市提出打造出几个上百亿元的物流园区,将现代物流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将重点推进九华现代工业物流园、荷塘现代综合物流园、**西商贸物流园和易俗河物流园等物流园区建设,戴尔公司根据当前**市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但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现状,提出打造智慧物流体系。通过宽带网络、呼叫中心、GSM/WCDMA无线通讯网络等媒介,通过电脑终端浏览器、智能手机、定制车载终端,实现物流信息的最大共享,在网络覆盖下随时随地实现物流企业各项工作的移动化;对物流中的各个环节,实现实时的监控。从根本上降低物流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11.1 重点功能-物流信息共享

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可以实时获得货物信息和车辆信息,并通过综合查询,自动匹配,智能推送等方式,使得零散物流信息得到有效整合利用。同时客户端软件本身还是一个广告推送、企业展示的平台。11.2 重点功能-智能调度

实时定位:用鼠标点击地图上的任何一辆车(图标),都会显示出当前所指车辆的详细信息如车牌号、行驶速度、方向、有无异常、具体所在位置等车辆行驶实时信息让您一目了然。

轨迹回放:可回放车辆的行驶历史轨迹,包括行驶路线、行驶速度、行驶时间在地图上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11.3 重点功能-安全保障

紧急报警:当司机遇到紧急情况,按下车载终端上的报警按钮,监控中心会第一

时间了解到该车辆状态信息,并可以启用摄像功能或监听功能了解当前情况,采取相应设施保障司机及车辆的安全。11.4 重点功能-远程支持

呼叫中心:对不熟悉互联网或不方便使用宽带的客户提供人工服务、自动服务及留言服务,通过语音接入方式,为客户提供信息发布和咨询,客户关怀以及客户投诉等功能。更为重要的是,为司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救援支持。通过车载终端的一键呼叫功能,保障人身和车辆财产安全。

远程诊断:可以借助与车辆定位系统的链接,获取车辆个电子部件和传感器上报的工况信息,无线传输到维修机构(如修理厂和4S店),进行远程的车况检测、故障定位、维护建议、检修指导,保证车辆安全行驶。11.5 扩展应用—贵重物品的全球跟踪

在贵重物品的运输中,客户往往希望实时的监控到自己的物品,当前在什么位置。可以为客户的贵重品安装GPS定位系统,通过网络将当前的坐标信息及时的反馈到平台上,客户在登陆平台后就可24小时监控物品当前的位置。通过物流企业的流程管理既可知道物品处于流程的哪一个环节。这样可以满足部分客户对货物安全问题的要求。11.6 扩展应用—路径优化

可通过线路优化、配送管理等功能根据每日订单生成配送计划。通过这个规划过程使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配送车本大大降低。11.7 扩展应用—运输监测

可通过将货舱内温度、湿度检测设备,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设备接入联通网络,通过短信,数据、视频等方式将货仓内的情况间隔反馈。并远程设置相关设备的参数,达到远程管理的效果。既节省了人力检测的成本,同时保证了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

12、智慧旅游

将旅游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红色旅游信

息化建设的资源投放力度。加大对具有应用实效的旅游新技术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开展“智慧旅游”创建工程,对各类旅游信息化的新应用、新服务、新模式开展试点示范。

12.1 建立智慧旅游示范工程

针对**市景区各级旅游目的地开展以智慧旅游为主题的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与评选示范。示范重点包括:

 以云计算等技术平台为核心,实现旅游信息化资源的集约建设、按需服务。聚合IT资源与存储、计算能力,形成区域范围内的虚拟资源池,结合供应链、企业资源管理、在线营销、在线预订等专业化服务系统,为旅游企业提供基于网络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和按需使用的应用服务,有效降低中小型旅游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经营活动的资源和技术壁垒,提升旅游信息化应用的研发与服务效率;

 以基于高可信网络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为基础,以旅游一卡通、智能移动设备为服务终端节点,支撑跨行业、跨部门、跨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实现旅游资源网上营销、旅游产品代理分销、电子支付与认证、资讯导游服务提供和投诉建议受理反馈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结合物联网、3G和虚拟现实技术,为游客提供虚拟旅游、位置服务、智能导览等现代科技旅游服务体验,带动娱乐、交通运输、房地产、文化体育等行业发展,推动旅游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12.2 积极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优化旅游电子商务环境

以激发企业利用信息化进行综合创新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为目标,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引导在线预订与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为手段,提高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深入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

支持旅游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在线预定服务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经营,全面提高管理效率、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鼓励专业性技术服务企业通过专业化人才和集约化平台为传统旅游企业提供网络业务外包和技术服务外包。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旅游企业信息化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模式,为各类旅游企业提供从IT资源服务到IT应用服

务的按需使用能力。针对各类旅游市场主体的业务特征,依据旅游企业信息化体系结构,从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标准(含信息的应用规范)和用户规范等方面,研究和制订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并纳入景区、酒店宾馆、旅行社的评星评级体系。 鼓励线上与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

加大对旅游在线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引导在线服务企业发挥互联网技术平台的优势,在线上为游客提供旅游资讯、多产品、个性化地组合和预订服务,在线下以信息共享带动地面旅游服务资源的整合与业务协同,促进线上和线下资源的充分结合,构建覆盖旅行前、旅行中和旅行后的服务价值链,为旅游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传统旅游企业和在线服务企业整合各自的优势服务资源,以合作、合资等形式,形成“线上预订”与“线下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快“走出去”步伐,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 建立健全旅游电子商务交易规范和技术标准

健全电子认证体系,整合现有资源,完善电子认证基础设施,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制定旅游电子合同规范,建立旅游产品安全电子合同系统,明确数字签名、电子商务凭证等的法律法规,保障旅游电子商务产品交易市场公平性、安全性,建立电子合同在线公证平台,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增强旅游电子商务系统与金融系统的对接,推动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在旅游市场的应用;逐步建立电子合同、网上产品与旅游服务信息的监测体系。 加快旅游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及部门间协调与联合,建立以企业属地管理为基础,全国数据统一、分级授权管理的旅游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旅游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旅游信用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和交换;发展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建立科学、合理、权威的旅游企业信用评估标准,实现客观、公正的旅游企业诚信评估,并逐步实现信用级别与旅游企业等级评定直接挂钩,引导市场消费选择。

第三篇:基于顶层设计理念

基于顶层设计理念,中南财经大学对自身的发展进行了战略思考:

(一)目标与定位

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列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明确了学校在新时期的办学方向——致力“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相关文章下的精英教育”,并将发展目标锁定在“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提出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由“教学 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战略设想。

从发展目标的定位来看,与国内其他高校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分度,鲜明地体现学校的特色。如与理工类院校相比,发展目标的区分度在于人文社会科学大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相比,区分度在于以经、法、管为主干学科;与单科类或多科类热门文章[10]高校相比,区分度在于我们致力于发展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大人文”学科。

(二)战略与设计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学校确立了“选择性优秀、关联型互动、协调式发展”的战略,并在学科发展、办学规模、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

在学科发展方面,进行了“金字塔”型的顶层设计。在“金字塔”的顶层,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法、管学科,目标是学科实力居全国前10位(管理学前20位);在基础及中间层,重点发展与经、法、管具有较强学科关联性,且能够对其形成强力支撑的文、史、哲、理、工学科。同时,沿着“金字塔”的横向与纵向,积极发展有较强社会需求的边缘与交叉学科,不仅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而且使其成为促进学科协调发展的“粘合剂”,构建和谐的“学科生态系统”。

在办学规模上,与构建“精英教育”和“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适应,人才培养的数量稳定在2.85万人左右,其中,本科生2万人左右,研究生8000人左右,留学生500人左右。目前,学校本科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预期值,发展重点是以质量工程建设为依托,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与留学生尚未达到预期值,发展重点是数量与质量并重。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基于瞄准高端人才市场需求的考量,学校一方面通过开展“融通式”教育,来引导学生形成特色化的知识结构,提升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则强调对学生实行“应用型”和“学术型”的分类培养。当然,在二者的权重上,本科生应侧重于“应用型”,可占到七至八成左右;研究生在侧重学术型的同时,也应考虑均衡发展,在硕士层面可考虑“学术型”与专业硕士各占五成,博士则主要培养“学术型”,也可以考虑为大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少量“应用型”的财务总监、法律事务总监等。

(三)控制与执行

顶层设计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高效的战略控制。根据体会和经验,控制与执行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度的固化。在通过自上而下确立顶层目标后,还要进行自下而上的广泛论证和完善,使之真正成为全校上下的价值共识,并通过修订大学章程、制定发展规划等方式,将这些顶层目标固化下来,不因领导人的更换而改变。二是分层的设计。即高校内部的各院系、各职能部门围绕核心目标,进行递归式的子系统、孙系统的顶层设计,使全校上下的发展目标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的体系,真正形成战略协同效应与发展合力机制。三是执行力保障。这是顶层设计最困难、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从当前来看,最有效的手段是采取以强调权责清晰和自我控制的目标管理方式,并把目标考核同发展规划的战略评审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应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与执行力高度相关的相关配套改革,尤其是以全员聘任制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真正做到以人力资源的良性竞争、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支撑和巩固顶层设计的执行机制。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22期)

原文链接:

[相关评论][打印文章]

“顶层设计”与德育经验材料2009-12-15 21:58:47|分类: 教育随想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晚上看了最新一期《人民教育》刊登的一篇文章《学校发展需要“顶层设计”,不时地会联想起下午看的十六所学校为德育工作会交上来的典型经验材料。似乎觉得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少的相通之处。

在《人民教育》上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目前学校发展中常见的问题与弊端:核心理念不清、终极目标不明、学校各系统缺乏整合、学校发展规划与设计缺乏主体认同、理念表述千篇一律或晦涩难懂。试想一下,我们目前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中不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吗?

一些学校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等这样一些口号列在文件中,张贴在墙上,似乎看上去很重视文化的建设。可是,却缺乏一个统领全校并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体认的“核心理念”。文章中说,学校核心理念不宜多头表达,可将“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等归并合一为核心理念。美国哈佛大学校训就一个词:真理。这同时也是他的教育思想。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同时也是他的核心理念。即使分开表述,也要保持这些表述与核心理念的内在统一。在各校写的典型德育材料中,其中有一些学校就缺乏最“核心”的思想在里面,只是一味地叙述所开展的活动,这一方面可能有些学校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另一方面就可能因为学校缺乏这个核心理念,导致不知道该如何以核心理念为“核心”去阐述自己的所作所为。

还有一些材料看上去很“美”,可所写的一些东西却与我们平时了解到的这所学校所具备的“亮点”、“典型”不吻合,是因为学校的“亮点”不“亮”了呢?还是作者不知道如何去总结提升呢?这就波及到了读到的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的问题:学校各系统的整合与主体认同。

应该说,学校“德育”这一层是学校的子系统,子系统出了问题应该向上溯源,追溯到学校的“顶层设计”,即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有了明确而精当的核心目标和顶层目标,二级系统就要“根据顶层理念和顶层目标设计分别形成适应各自的职能的理念和目标。”“二级系统的理念和目标不仅要与顶层相一致,而且要结合各自的职能将顶层理念和目标进一步细化,形成可操作性的计划、步骤、措施和方法,借此构建学校的部门特色。”

我们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学校在德育方面所开展的活动应该是“最下位”的内容。如果学校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核心理念与目标”,你就要围绕这些来组织材料。如果还没有呢,是不是需要从中进行提炼,作为学校思考、制定这些“理念”和“目标”的素材呢?

总之,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这样做了,还要能够清楚明白地给表达出来。

第四篇: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范文)

顶层设计总体规划

2012-12-18

改革是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3年主要任务包括“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其中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从更长远目标着眼

“顶层设计”本是系统工程学概念,用在改革中,具有“总体性、前瞻性、长远性、具体性”等含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陈耀表示,我国经过阶段性发展,到当前阶段,在改革方面中央越来越强调要有前瞻性的规划。过去是走一步看一步,现在要总体设计,对改革推进更理性化一些,能够从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去着眼。要明确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哪些要改,哪些要坚持。

“‘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的提法,振奋人心。这说明今后的改革不会局限于具体事项,而是强调顶层设计;不会零敲碎打,而有通盘考虑;不仅是号召,更会有具体的实施重点和步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

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表示,在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上,以前中央说的不多,这也说明了新的领导集体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后,面临系列调整,未来要平稳发展,必须依赖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进一步改革。为此,改革是经济平稳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的需要。

应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

顶层设计应如何进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巨大而复杂的精巧的系统。不是简单地提出目标,甚至简单地说一个口号,就能够把它到底应该做什么弄清楚的,是要做许多研究的工作,才能够把各方面改革的方案设计出来,把他们之间的配套关系确定下来,然后根据这个施工图进行施工。那么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环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完善竞争性的市场体制。环绕这个中心对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有经济、市场监管、社会保障体系还有我们会议纲要提出来的,政府职能等等的方面,都要做出一个改革的方案设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撰文指出,顶层设计应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他认为,顶层设计要解决几大问题:土地制度改革、经济结构问题、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城镇化、资源价格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机制建设、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等。

第五篇:中国网络空间治理的三大要点

我国现有7亿网民、423万家网站,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努力实现网络强国的“中国梦”。伴随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攻击、网络恐怖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侵犯个人隐私、窃取个人信息、诈骗网民钱财等违法犯罪行为层出不穷,网上黄赌毒、网络谣言等屡见不鲜,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是法外之地,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清朗网络空间,要牢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

构建网络生态需要人人参与

互联网是人类的新家园,已成为国家全力捍卫的“第五空间”。网络强则国强,一个清朗、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网络空间,是公众所需。

近年来,我国依靠广大网民、发动社会力量,连续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有效遏制网上违法违规行为,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前,网络生态治理任务依然复杂艰巨,人民群众对打击网络有害信息和不法行为的呼声非常强烈,清朗网络空间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主动回应社会和公众关切,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深入整治网络顽疾,驱散网络“雾霾”,修复网络生态,关系重大。

发生在前不久的两个案例无疑给公众和网络媒体上了生动一课。百度长期因竞价排名而众议鼎沸,近期又因“魏则西事件”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被查出患有“滑膜肉瘤”罕见病的大学生魏则西,辗转多家医院,病情仍不见好转,后通过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在花光东凑西借的20多万元后,不幸离世。就在今年1月初,百度曾因“卖吧”事件而成众矢之的。本是病友们自助平台的贴吧,被百度卖掉,病友痛失交流平台,甚至上当受骗。

再如,任志强通过新浪和腾讯微博账号持续公开发布违法信息,违反“九不准”“七条底线”,影响极其恶劣。经网民举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今年2月底责令新浪、腾讯等网站依法依规关闭任志强微博账号。

此类事件不一而足,成为一股股负能量,恣意侵害威胁着国家、社会和个人。因此,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让这个精神家园清新爽朗,人人都应是参与者,都应当战士斗士,而不应做看客绅士。

充分认识人民主体地位内涵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见行动、出实招、求实效。具体而言,就是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网络治理为人民。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网络生态治理的最高位置,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依法管网治网,陆续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先后开展一系列网络治理行动,规范网络有序运行在法治轨道上。2015年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依法整治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护苗2015”“打击网上暴恐有害信息工作”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滴滴打车”被刷单、王健林“被署名”等网络侵权的打击力度,有效捍卫了公众、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震慑了不法分子。

坚持网络治理靠人民。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决定了互联网管理在依法规范、道德约束的同时,要紧紧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经过广泛宣介、动员、引导,公众参与网络治理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网络义务监督员。如首都互联网协会组建的“妈妈评审团”,在为青少年安全上网“保驾护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在浙江、广东、河北等地,公众也踊跃参与到网络空间“大扫除”的活动中来。

坚持网络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清朗网络空间,最终要落脚在让人民共享治理成果。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总书记明确提出“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让网络治理成果普惠人民,也是题中应有之意。目前,在线教育、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开放大学蓬勃发展,互联网医疗、数字健康客户端方兴未艾„„净化、清朗后的互联网正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便捷化、精准化和个性化。

全面建构共治共享崭新格局

实现“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目标,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需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动性、捍卫人民网上权益,形成网络空间治理同心圆。为此,要做到“五个注重”。

注重制度完善。本立而道生,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强化制度建设是一项根本性任务。只有以科学的制度为根本遵循,形成依法治网、有效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才能避免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我国立足国情,充分总结近年来网络安全工作经验,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加快互联网领域立法进程。《网络安全法(草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向社会征求意见程序。

注重体系建设。我国互联网起步虽晚,但起点高,过去22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治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但长期以来行政监管投入的精力过多,有些方面重视程度、投入力量不够,需要好好补课。今后,要从顶层设计和整体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加强网络治理体系建设,使网络有害信息治理有法可依。

注重奖惩并举。奖励和惩罚是网络治理激励手段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一方面,对于公众举报的网络有害信息,符合条件的要给予相应奖励。对于积极受理公众举报、自觉处置有害信息的网站,要予以表彰。另一方面,对于消极对待公众举报、不能自觉承担信息“把关人”“守门员”责任的网站,要严格依法惩处,并加大曝光谴责力度。

注重宣介引导。尽管近年来网络举报知晓度、认知度有了较大提升,公众举报网上有害信息的积极性有了一定提高,但与国家和人民的期待、与我国网络发展水平、与有害信息总量相比,网络举报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层次和水平。各地、各网站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宣传形式,加强网络举报品牌包装,吸引公众广泛参与网络有害信息打击、治理工作,同时有效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注重提升媒介素养。虽然我国是网络大国,但网民媒介素养整体水平不高,掌握的网络举报知识有限。各地要从教育入手,从自身做起,吸引全社会参与,培养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四有”中国好网民。

综上所述,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煽动对立等网络戾气,实现网络空间风清气正,将网络空间建成崇德向善、温暖人心的精神家园,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汇聚网络空间共治共享合力。

下载网络空间治理须加强顶层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空间治理须加强顶层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智库建设现状和须解决的顶层设计问题

    新型智库建设现状和须解决的顶层设计问题 编者按:不久前,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的文件,全力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各级智库机构......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探讨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探讨 0 前言 我国很多地区目前都在进行着智慧城市的实践,然而,现有的所谓智慧城市,都只是在城市内建设的某些智慧应用,如智慧教育、智能交通等,或者只在市内实......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在智慧城市建设阶段,信息化顶层设计正蔚然成风 智慧北京:2012年,北京市分政府主导领域、市场主导领域,从市级、部门、区(县)三个层面,分18个方 面,全面推进“智慧北京”顶层设计。......

    如何使“顶层设计”获得成功?

    如何使“顶层设计”获得成功? 文|仇保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回顾我国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历程,基本上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总结基层成功经验并逐步推广的发展史。......

    深入研究和推进改革顶层设计

    夏斌:深入研究和推进改革顶层设计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年06月25日07:43 人民网-人民日报 夏 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引起了社会各......

    “顶层设计”讲师团报告会学习心得

    “顶层设计”讲师团报告会学习心得 2011年4月9日,太阳公公露出了难得的笑脸,明媚的阳光倾洒在龙一小六楼会议室里,使人顿觉心情舒畅,神清气爽。龙一小教育集团的所有教职工聚集......

    学校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

    学校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 《光明日报》撰文:“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交审查的‘......

    顶层设计与群众路线(5篇)

    顶层设计与群众路线 (2012-07-08 07:53:28)[编辑][删除] 有一种设计叫做顶层设计,就是在“砖家”“叫兽”们的阴谋叫嚣下制定设计的改革方案,根本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