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目录绪论:地球上的生物和生物圈;生态学形成与发展; 2 生物与环境: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生态因子作用分析;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因子、土壤因子)3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生物钟与种群的概念;种群的动态;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调节;种群生活史:生活史概述;繁殖成效;繁殖格局;繁殖策略;性选择; 5 种内与种间关系:种内关系;钟间关系; 6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的结构;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生物群落的动态:群落变化类型;群落演替类型;演替顶级学说;群落演替与功能过程;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两种不同的演替观; 8 生物群落的分类:生物群落的分类;生物系统的一般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生态效率;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10 生物系统的能量流动与信息流:生态系统的能量与能量环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初级生产和高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的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信息流动; 1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放射性核素循环;生物地化循环与人体健康; 12 陆地生态系统:概述;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 14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中的一般概念和理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1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荒漠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
第二篇:环境生态学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条件。过去的一个世纪,人们在创造了高速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那么多沙漠、荒山、断流的河流和污染的城市,使那么多生物从我们的身边消失,甚至从地球上永久的灭绝了。一个世纪的环境变迁竟如此之大以致在临近世纪更替之际提出了人类能否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迄今的探索研究表明,在浩瀚的宇宙中,能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只有地球,也就是说,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因而保护地球环境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惟一途径。
有鉴于此,在建设项目和其他一切开发地球资源,改变地球环境的活动中,进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不仅是重要的,必要的,而且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翻两番,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同时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人类自身的长远生存与发展。有鉴于此,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环境影响评价,其目的是为了科学地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便采取措施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基本概念
(一)环境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环境评价一般分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运用一定的指标和评价方法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发展趋势预测,主要为环境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服务。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人类进行某项开发建设活动之前,对该项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并提出减少不利影响或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其目的主要是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为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环境保护要求和建议,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同时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方针,保证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促进清洁生产和有利于环境和生态的先进技术和工艺的推广,制定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促进科学决策和管理以改善环境,同时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改善提供借鉴。
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二)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评价一般也可以分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要考虑生态系统属性信息,是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某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劣,作为环境现状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标准,或为环境规划和环境建设提供基本依据。例如:野生生物种群状况、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栖息地适应性与重要性评价等,都属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还可以用于资源评价中。生态环境评价一般包括资源评价在内。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供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例如,分析某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环境服务功能,分析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评价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和评价污染的生态后果,以及某种开发建设行为的生态后果,都属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保制度。一般来说,环境影响评价包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内,但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污染影响评价为主,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不全,深度不够,与实际需要进行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尚有较大差距,而且二者在诸多方面是不同的。
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原则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生态环境和开发建设活动特点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提出对受影响生态环境行使有效保护的途径和措施。在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时,下列基本原则应予以遵循:
将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一体考虑,注意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基础;
讲求科学性,根据生态学和生态保护基本原理,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途径、性质、强度和可能的后果,寻求有效地保护、恢复、补偿、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
突出针对性,即针对具体的开发建设活动、具体受影响的生态环境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分析与评价;
坚持政策性,以国家的资源环境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为基本出发点,以法规为准绳,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
坚持协调性,注意可行性,即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布局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企业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区域与项目、生态系统与生态因子内在关系等。协调的目的是提高评价的有有效性,提高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技术
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程序,并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标准、等级和评价方法等,须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和生态环境条件作具体的分析和确定。
(一)评价指导思想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知道下进行。为此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识别影响;应体现整体意识,即从生态系统整体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体考查问题,寻求对策;应具有超前意识,即不仅注意当期问题,当前需求,亦应考虑长远问题、长远需求;应以动态的发展的观念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原则,并特别强调其针对性原则。由于生态系统显著的地域性特点,相同的开发建设项目绝不会有完全相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以实地调查为主要依据,评价结论应符合建设地的环境特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应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建设,讲求实效。
(二)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建设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的范围和间接影响的所及范围。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式确定评价范围的重要参考因素。所确定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所有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并能够充分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阐明其特征。应能包含所有可能受影响的敏感保护目标,并能反应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如自然灾害的源头及危害范围。按照环评工作程序,评价范围可分为生态调查范围、现状评价范围、影响分析与评价范围等。按照受影响因子的性质,可有植被、动物及其生境、土壤、地面水、地下水等不同因子相应的调查与评价范围。此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受到技术可达性和所能获得资料的限定。行政区界也是重要的限定因子,须考虑。实际工作中,一般按照规范要求执行。
(三)评价标准
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污染指控为宗旨,主要评价的对象是大气,水,土壤等人类的物化环境,可以用一组物化指标表征其环境质量。这就是评价标准,其评价标准有两类: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以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作为项目可行与否的基本度量。这是一种纯质量型评价。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的标准体系不仅复杂,而且因地而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
(1)能反应生态环境的优劣,特别是能够衡量生态环境功能的变化;
(2)能反应生态环境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尽可能定量化;
(3)能用于规制开发商建设活动的行为方式,即具有可操作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来源
国家已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国家已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标准指行业发布的环境评价规范、规定、设计要求等;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以及其规划的保护要求;地方政府颁布的标准和规划区目标;河流水系保护要求或规划功能;特别地域的保护要求等。
(四)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环境影响识别时设计环评工作和编制环评大纲中的重要步骤,这是将开发建设活动的作用和环境的反应结合起来坐综合分析的第一步,目的是明确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影响涉及的主要敏感环境目标,从而初步筛选出评价工作重点内容。
影响识别时一种定性的和宏观的生态影响分析、生态影响认识过程。依据生态保护原理、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和粗略的相关分析可进行影响识别。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包括影响(作用)因素识别码,即识别作用主体;影响对象识别,即识别作用受体;以及影响效应识别,即识别影响作用的性质、程度等。
(五)评价等级
参照世行要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可分为三级:一级为需深入全面的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问题复杂,保护要求严格,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或行动计划;二级为一般评价与重点因子评价相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严格,须针对重点问题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和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三级为重点因子评价或一般性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清楚,影响明显,保护要求一般,须按规定完成绿化指标和其他保护与恢复措施。
(六)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环境调查时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系统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细致周详的生态环境现场调查时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生态环境调查也应尽可能了解历史变迁过程。
一般陆地生态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调查(类型、组成、重要生境等)、自然资源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和敏感保护目标调查等几个方面。
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水土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调查也十分重要,因为它涉及到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资源调查也应本着质合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七)生态分析与评价重点的确定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迄今人类对她的认识还很肤浅,认真进行生态分析,以及全面深入地认识系统的特点就成为环评中一项贯彻始终的工作。生态分析室在生态调查已获得相当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综合研究过程。分析的目的是深入认识生态系统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征,明确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认识评价区域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和各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区域资源优势,以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等等,从而为进一步的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八)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将生态环境调查和生态分析得到的重要信息进行量化,定量或比较精细地描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与深度依据实际问题和管理要求决定。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系统质量、状态和功能的评价、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自然资源赋予和利用状况评价,敏感保护目标状况评价等。其中,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和功能的评价是现状评价的重点。
由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层次性特点,决定着生态系统的评价也具有层次性,一般可按照两个层次进行评价:一是生态系统层次上的整体质量评价;二是生态因子层次上的因子状况评价。两个层次上的评价都是由若干指标来表征的,在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评中,一般对可控制因子要做较详细的评价,以便采取保护或恢复性措施;对人力难以控制的因子,如气候因子,一般只作为生态系统存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看待,只作生态分析和生态影响分析,不作为评价的对象。
(九)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影响预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同时又是最薄弱的部分。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常常可能是用模糊地语言而不是由精确地数值表达的,用于预测的方法也常常是特例而非普遍适用的规律,许多方法都是参杂着人的主观认识在内,而且所谓生态环境影响可能常常是风险性质的,并不一定会确切的发生。因此,在理想状态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根据的假说,而且是可以通过管理和此后的实验验证的假说。
(十)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对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其可否为环境所接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亦可称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是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进行评估(亦称评价),以确定所发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可否为生态或社会所接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人类对生态影响的主观认识与判断。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
(1)评估影响(性质、程度)的显著性,以决定行止;
(2)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性,以决定保护的优先性;
(3)评估价值的得失,以决定得失与取舍。
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是,主要从生态学、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方面着眼,一般依据的评估基准是:
(1)科学意义基准,主要是生态学意义的基准;
(2)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基准;
(3)社会文化价值与经济资源价值基准;
(4)法律基准,包括环境、资源保护法规;
(5)其他基准与技术规范。
(十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头戏”,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最精彩的部分,编制生态环保措施须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1)体现法规的严肃性
(2)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3)具有一定超前性
(4)提高针对性和注重实效
(5)体现“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
(6)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
(7)实施功能补偿
(8)强化保护重点
(十二)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三点:认识生态背景,验证假说和味采取补救措施或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要点
(1)明确监测工作范围
(2)考虑监测方案的可行性
(3)注意“指示器”生物的选择
(4)与其他监测活动向匹配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1)遗传多样性监测指标
(2)物种监测指标
(3)生态系统(或生境)监测指标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
《环境分析与评价》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导论》
《环境保护ABC》
《环境与人类》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
《环境生态保护学》
第三篇: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学院:万方科技学院
专业班级:地质
学号:
姓名:王课 程 论 文11升-1班0926206031化 成
第四篇: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的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
3.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5.生态监测: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干扰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监测与评价环境质量的一套方法和技术体系,是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指示生物法:是利用指示生物来监测环境状况的一种方法。
7.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8.食物链:是指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9.群落演替:生物群落常随环境因素或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一个群落自身所经历的发育,即群落由发育初期,成熟期和衰老期的变化。同时在一定的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成另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
10.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是若干类型系统的组合,其数据的空间尺度要比生态系统大,主要是气候、地形、群落与生态系统、土壤物理特征、生态系统类型的空间分布等。
11.生态系统服务: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有形的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12.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环境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13.生态力:是指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即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
14.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二,填空题
1.五大圈层是什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
2.信息传递包括哪四种——物理信息及其传递、化学信息及其传递、行为信息及其传递、营养信息及其传递。
3.指示生物法有哪四种——
(1)现场比较评比法 适用于植物或运动性很小的生物;
(2)栽培或饲养比较试验法 适用于动、植物;
(3)人工熏气法 动、植物均适用;
(4)浸蘸法。
4.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哪三类——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地理分布。
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公平性原则,合理需求原则,和谐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6.种群密度的四个参数——出生率、死亡率、牵出率、迁入率。
7.生态因子作用包括哪五个方面——光、温度、水、大气、土壤。
三,简答题
1.生态监测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样本容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
(2)要定期,定点连续观测。
(3)综合分析。
(4)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城市热岛效应是什么?
答: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3.光的生态作用是什么?
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光强与植物。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
(2)光强与动物。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植物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反射投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不同的。
(2)可见光对动物的生殖,体色变化,迁徙,羽毛更换,生长和发育都有影响。
(3)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1)植物的光周期。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形成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2)动物的光周期。日照长短和变化是许多动物进行迁徙、生殖、换毛等生命活动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4.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定义: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是指代内和代际机会选择的公平性。
(2)合理需求原则。这就要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来满足,立足于人的合理需求而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前提,发展和需求要以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3)和谐性原则。人类必须与自然共同协调才能持续生存和共同繁荣。
(4)持续性原则。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器生存率的能力。
5.干扰生态学的意义是什么?
答:(1)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
(2)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
(3)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6.生态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答:定义: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工艺生产系统。
作用:(1)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7.酸雨的定义和危害
答:定义:是指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
危害:(1).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它能使湖泊河流酸化,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
(2)使土壤酸性化,破坏土壤,同时本酸化会导致有毒金属(汞和铝等)从土壤和沉积物中释放出来,影响树木的生长,危害农作物。
(3)破坏城市建筑物、机器、桥梁;腐蚀名胜古迹及雕塑。
(4)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8.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以及国际社会控制变暖的行动是什么?
答:措施;(1)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2)加大在科技和公众教育领域投资,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3)发展电动汽车,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4)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创造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5)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6)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6)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暖。
国际控制变暖的行动:(1)1988年联合国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负责分析和报告关于全球变暖的科研成果。
(2)1992年,世界各国首脑参加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在峰会上,154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但它并没有为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
(3)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到2012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比1990年减少约5%。包括美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4)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5)2007年12月15日下午,经过持续十多天的马拉松式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通过名为“巴厘路线图”的决议。“巴厘岛路线图”规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达成一份新协议。新协议将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2012年到期后生效。
(6)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5次缔约方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四,问答题
顶级群落各种学说不同点在哪?
答:顶级群落:随着群落演替的进展,最后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阶段,称之为顶级群落。演替顶级学说理论包括单元顶级轮、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学说。
单元顶级论:美国生态学家 Clements 认为,在同一气候,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多么不同,最终都能形成一个与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演替顶级,包括气候顶级和各类前顶级。
多元顶级论:多元顶级理论由英国生态学家 Tansley 提出。该学说认为,某一气候区域的物理环境远不是同一的,因此在该气候区域内的不同生境中就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顶级群落。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在一个共同的气候顶级终点。
顶级-格局学假说说:Whittaker 认为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不断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级群落,如气候顶级,土壤顶级,地形顶级,火烧顶级等,不是截然呈离散状态的而是连续的,因而形成连续的顶级类型,构成一个顶级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
各种学说的不同点:(1)单元顶级论认为,只有气候因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其他的因素都是第二位的,但可以阻止群落像气候顶级发展;多元顶级论则认为,除气候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可以决定顶级的形成。(2)单元顶级理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气候顶级;而多元顶级理论不认为所有群落都会趋于一个顶级。(3)顶级-格局论是多元顶级论的变形,与多元顶级论不同的是,多元顶级论认为的顶级群落的形成是离散状态的;而顶级-格局论认为顶级群落的形成是连续的。
1.生物入侵的定义和途径有哪些?
答: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总体来看,生物入侵的渠道包括以下三种:
(1)自然入侵
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
(2)无意引进
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
(3)有意引进
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
2.生态系统基本原理包括哪些?
答:(1)系统开放原理。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可持续性系统都必须是开放的系统,都必须有外熵流的输入,否则系统会走向无序,直至崩溃。
(2)相生相克原理。自然界中的各类生物间,生物与其生存环境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原理。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过程和特征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有序发展。而物质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多级和反复利用的。
(4)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原理。任何系统对外界的干扰耐受都是有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系统就会受到破坏甚至崩溃,即系统反馈调节功能丧失。
(5)生态位原理。生态系统中的任何物种,都对其生存环境有特定的要求,同时又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他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规律的。
(6)等级系统原理。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的等级系统,系统中的每一层都是由不同的亚系统或整体元组成,每一级组成单元相对于低层次表现出整体特性,而对上一层次则表现出从属性或受制约性。
4.生态监测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1)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2)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
(3)具有多功能性。
(4)监测灵敏度高
缺点:(1)监测反应时间长。不能像理化监测仪器那样迅速作出反应,从而可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获得监测结果,也不能像仪器那样能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它通常反映的只是各监测点的相对污染或变化水平。
(2)外界各种因子容易影响生态监测结果和生物监测性能。
(3)生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状况等都制约着外干扰的作用。
(4)指示生物同一受害症状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增加了对监测结果判别的困难。
5.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有哪些?
答: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
内涵包括:(1)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
(2)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于维护
(3)调节气候
(4)减缓灾害
(5)维持土壤功能
(6)传粉播种
(7)控制有害生物
(8)净化环境
(9)感官,心理和精神调节
(10)美学和文化创作的源泉
第五篇:环境生态学课程设计
常州市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分析报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道路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常州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提出保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常州市;生态环境现状;对策
正文如下:
常州地处江苏南部,位居长江直男,太湖之滨,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全市面积4385km^2,常住人口357万。常州市环境优美,是著名的鱼米之乡,2008年获“国家园林城市”光荣称号。常州地区经济发达,化工、纺织、冶金、制造等传统行业具备相当规模,在经济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再催进国民经济飞跃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威胁,给居民生存存环境带来带来挑战。总体来说,常州生态环境偏好,且达到一定的建设水平,但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资,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常州市环境现状
1.1 环境空气状况
常年影响常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环境污染类型从煤烟型演变为煤烟型和光化学氧化型复合污染。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三项主要污染指标的年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持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均有所下降。
通过开展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煤烟型污染、工业废气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和农作物秸秆禁烧等措施和行动,2010年常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好转,市区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为334天,与上年持平,占全年天数的91.51%。
1.2 水环境质量状况
长江常州段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区主要河流为长江、京杭运河及其支流,监测表明水质总体较好,且较上年有所改善。市区24条主要河流的41个监测断面中,3个断面符合二类水体要求,5个断面符合三类水体要求,23个断面符合四类水体要求,有7个断面符合五类水体要求。
常州环保对饮用水源进行实施保护,并积极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市区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1.3 声环境质量状况
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到国家二类标
准。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4分贝,较上年有所下降。功能区噪声状况总体良好,主要噪声源依次为生活、交通、工业、施工噪声和其它噪声,交通噪声的影响有所下降。
继续实施中心城区限行黄色标志车辆,继续巩固“限摩”成果,交通噪音得到进一步控制,继续强化对固定噪声源、建筑施工噪音和生活噪音的管理。
1.4 生态环境状况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优化配置生态资源;单位土地面积增加产出,减少排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护基本农田、林地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退化环境的生态修复、修复及重建等生态建设工作。
2010年,常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69.78,属于良好等级。与2008年相比,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个别地区略有好转。但生物多样性较低、植被覆盖质量不高、土地利用强度大,建设与环境的矛盾仍较突出。
1.5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状况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进一步拓宽固废处置途径,积极扶持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危险废物处置率继续保持100%。
二、常州市环境问题分析
2.1.产业结构必须大力调整
据研究,“十二五”期间,我市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由于重化工业特征仍然明显、单位国土面积污染负荷较大的特殊市情并未改变,因此,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仍然突出。一是第二产业结构偏重,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行业仍占较大比重。据统计,我市规模工业重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70.3%上升到2010年的78.8%,其中,冶金行业占规模工业总量比重由15.77%上升到19.98%;建材行业由3.09%上升到3.59%。冶金、化工、纺织、建材四个行业占规模工业经济总量33%,但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0%。我市化工、印染行业占规模工业经济总量21%,但废水排放占规模工业废水排放总量80%。二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较低。201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为40.6%,但仍低于长三角16个城市的平均值44.7%,而且服务业增长速度在苏南城市中较低。三是稳增长促发展的压力非常大。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不少,稳增长促发展的压力非常大。由于“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态势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扭转,在保持全市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的同时,随之产生的问题是能耗和污染排放较快上升,对环境的压力增大。
2.2.生态环境质量仍需大力改善
虽然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但是,解决历史积累的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需稳固,目前的环境现状还不能满足市民对环境改善的新期盼。一是饮用水源安全保护不容松懈。我市区域供水对长江水源地的依存度超过90%,由于气候变化和上游开发引起来
水水质下降与水量减少,以及保护区范围内污染源搬迁尚未完成,再加上过往船舶流量增加等,影响饮用水源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二是人均水资源不足,水环境容量小。我市目前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67.0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降至1522立方米/年,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在1700立方米/年的国际缺水警戒线以下,水环境容量小,进一步提升水质的难度大。目前,全市黑臭河道和小流域整治的任务还很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尚不稳定,治太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少数河道时有黑臭现象。三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很难较快转变,机动车保有量在迅速攀升,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灰霾等新的大气污染危害日益凸现,加上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缺乏新风廊道,使城市群与大城市特有的大气污染问题可能逐步显现。目前,全市灰霾天气时有发生,局部区域仍时有恶臭,机动车尾气污染日显突出。四是其他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很重。由于高铁噪声等问题,局部区域噪声污染影响群众居住环境。城区小餐饮、小作坊油烟、噪声扰民现象仍然较多。全市重金属、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等其他污染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的污染隐患不容忽视。五是全市生态系统承受重压。全市生态结构从农业为主向城市—农业复合生态结构迅速转变,湿地面积锐减,湿地系统功能退化,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增加。六是市民对环境改善的要求更为提高。生态财富是群众最渴望拥有的一种财富。尤其是我市国家生态市建设通过国家验收之后,群众对我市生态环境提出的要求更高。客观上,我市环境质量改善的速度还不能满足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新期盼。
2.3.节能减排面临的压力更重
一是保持节能减排成果的难度很大。由于利益驱动和投资冲动,保证节能减排设施正常运行的难度很大。少数污染企业及个人为攫取经济利益千方百计违法排污、乱上项目,手段日趋隐蔽,给我市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改善环境质量带来了很大困难。二是新增排污量压降难度较大。由于我市单位GDP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排污基数仍然超过环境容量,新增排污量压降难度较大。三是进一步减排的空间更小。由于我市“十一五”期间减排任务完成情况较好,大量重点减排工程已经完成,使进一步减排的空间更小。四是上级下达的任务更重。国家和省对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并且增加了氨氮、氮氧化物2个新的减排考核因子,这两项因子的减排技术难度大、运行成本高,还涉及到农业和机动车污染减排工作,目前还缺乏有效手段,又面临着畜禽养殖总量迅速增加和机动车淘汰量急剧减少的考验。
三、控制与改善对策
3.1.科学规划计划,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加快完成专家评审和人大审议批准工作,颁布市及有关辖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市及辖市(区)政府及时出台实施方案,完善各项实施计划,适时全面启动全市生态文明市建设工作。
3.2.狠抓污染减排,大力促进绿色增长。一是建设低碳城市。推进武进国家级低碳示范区、溧阳省级低碳经济示范市建设,建成一批低碳生态示范项目。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大力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在省内率先建成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园区。二是加快产业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传统产业不断提升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尤其要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借力谋发展的区域环保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并推广一批节能减排降耗重大技术,广泛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3.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3.3.1.推进太湖水污染防治,提升水环境质量。一是保障饮用水安全。建立健全饮水安全应急机制,推进备用水源地和取水口扩能建设,加快区域联合供水,深入推进饮用水源地整治。二是统筹抓好太湖应急防控和长效治理。综合采取控源截污、调水引流、清淤捞藻、小流域整治等措施,促进包括入太湖河道在内的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重点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建和配套管网完善工程,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和管理水平,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和回用。
3.3.2.实施蓝天工程,改善空气质量。按市《“蓝天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深化“禁燃区”建设,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强化餐饮油烟整治,强化牛塘等重点区域废气整治,推进亚邦化学等企业的搬迁,推进机动车和秸秆污染防治。
3.4.建立综合协调和保障机制,提升环境管理能力。一是构建全社会大环保工作机制。完善实施并运用好环保月度点评制等行政手段,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经济手段,公益诉讼等法律手段,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和宣教能力建设,加快建设环保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数字环保”,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的能力,加大全市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三是健全环境问题排查化解长效机制。按照有关评分细则和考核办法,强化环境信访办理责任追究、目标考核和督办力度,确保工作责任、措施和落实“三个到位”,逐步化解历史遗留的信访难题,努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网格找差、网络找差和信访找差等方式,发动全社会力量,常态化地主动查找环境问题。每月召开专题信访分析督办会议,形成常态化的找差、分析和督办机制。
3.5.加大环境宣教力度,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绿色创建系列活动,努力提升市民生态文明素质。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倡导鼓励绿色消费、低碳建筑、绿色出行和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南京晨报
http:///Articlenews.asp?id=6661
2.常州年鉴2011
3.常州人大网
http:///news/changweihuihuiyi/huibaobaogao/2011/1101/2277.shtml注:文中部分数据来自常州环境监测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page/index.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