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和方法
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和方法
――论毛泽东干部思想的现实意义之七
杨连旭
(2006年4月)
世人皆知,毛泽东有着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方法。
毛泽东之所以取得了惊天动地的成功,还在于他把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方法也传授给了他的干部。
高尚的道德品质固然是干部所必备的首要条件,但作为干部还必须同时具备领导才干。所以,毛泽东格外重视领导艺术的教育培养。
(一)第一、科学文化知识是提高领导艺术的基础,毛泽东十分关注。早在1933年,毛泽东就指出:
“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26页)
对于干部的文化学习,他更是常抓不懈,并强调:
“我们党中央现在着重要求工农干部学习文化,因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以学。“(《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18页)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第二、政策能力和策略水平是领导才干的主要标志,也是毛泽东教育干部的主题。
毛泽东提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的论断。他强调:
“中国共产党是在复杂的环境中工作,每个党员,特别是干部,必须锻炼自己成为懂得马克思主义策略的战士,片面地简单地看问题是无法使革命胜利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793、938页)
所以,他不但强化政策和策略的教育,而且突出培养掌握政策和策略实行领导的方式方法。
第三、方式方法是领导艺术的主体内容,更是毛泽东培养干部的主体内容。
1933年8月,毛泽东就指出:“没有正确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要迅速地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随后,他以过河与桥和船的关系为例,强调: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23、139页)
那么方法从何而来呢?只能从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中来。
毛泽东指出:
“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导向。”(《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01页)
(二)以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基础,毛泽东还向干部传授了主要的领导方法。
第一是,关心群众生活法。
他说:“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37页)
第二是,调查研究法。
他指出:“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要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两脚,到你工作范围的各部各地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10页)
第三是,出主意用干部法。
第四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法。
他强调:“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仅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就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97页)
第五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法。
对此,他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总结出:
首先,是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
其次,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最后,对于任何工作任务的向下传达,上级领导机关及其个别部门都应当通过有关该项工作的下级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使他们负起责任来,达到分工而又统一的目的。
第五是,确定中心工作法。
他指出:“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01页)
第七是,群众需要和自愿法。
他提出: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意愿出发。既使是群众在客观上果真有了某种改革的需
要,但主观上却还不愿意改革的情况下,也必须耐心等待,直到经过工作,多数群众自愿改革后,才去实行改革。
“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13页)
第八是,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40页)
这些领导方法不仅是具体适用的,而且是简单易行的,关键是我们的干部是否愿意用、是否乐意行。用的是否得体、行的是否得当,这是能力水平问题;否愿意用、是否乐意行,这是政治思想问题。
个人主义至上的干部,他们就不关心群众生活、只爱护自己利益,只为自己利益而调查、不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研究,专门出坏主意、用坏干部,工作只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走过场,只要领导不要群众、甚至还要压制群众,工作没有中心、只是投机取巧赶时髦,不问青红皂白、不顾群众意愿、只是强迫命令。
只有具有革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干部,才会按毛泽东的教导去做!
(三)从革命到执政、由夺权到掌权,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残酷的战争环境和革命党的社会地位,不仅是理想主义主导,而且客观条件也压迫着干部,只有自觉地为人民服务才能生存、只有自觉地以德才兼备为标准选任干部才能发展。
可是在取得了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后,不仅失去了生存的压力,而且理想主义也会淡化,为人民服务和任人唯贤的自觉性就会弱化,世俗主义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人性弱点就会外溢。这样,就可能导致干部队伍的蜕化变质。
对此,毛泽东早有考虑,主张既练内功又借外力。早在延安时期,他不仅强调要以李自成为戒,而且指出了“让人民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的民主方法。
所以,在掌权后他,一方面发出“发扬光荣传统,更去更大光荣”和“五七指示”,要求干部参加劳动、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另方面坚持持续不断的阶段性群众运动、清理干部队伍。练内功和借外力,这是毛泽东建设优质高效干部队伍的两大法宝。
令人扼腕惋惜的是,毛泽东没能来得及总结经验教训,将他的民主方法进行系统化定型。
这就需要后来者继续努力!
对于干部,毛泽东不只是言传,更注重身教,他伟大的人格和光辉的实践就连他的敌人也是由衷地钦佩的,他永远是领导者的伟大典范!
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按照毛泽东的教导去做,像毛泽东那样工作、生活和学习,我们就能获得最广泛最坚决地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必定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如邓小平所言,万古长青。
第二篇:浅谈毛泽东领导艺术
浅谈毛泽东领导艺术
毛泽东思想体系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其领带艺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加上课下的阅读之后,我感觉,毛泽东的领导艺术的科学内容是多方面的,学习好、领会好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对于加强我们自身能力修养,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毛泽东的领导艺术,我认为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首先,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中国国情。这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基石。善于调查研究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重要领导艺术。毛泽东一生注重调查研究,科学的调查研究,是他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1929年至1930年上半年间,党内存在着“左”倾思想和“左”倾政策。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这种情况,在江西寻乌进行了20天的调查,并总结调查研究的经验,从哲学高度进行理论概括,写下了《调查工作》。当时,这篇文章由闽西特委翻印,在红四军中和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广为传播。革命队伍中,都知道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后来,由于作战频繁,很多资料难以保存,这篇重要文章也在反“围剿”中失传了。直到1957年,福建省上杭县农民赖茂基,把自己珍藏了27年的油印小册子《调查工作》,作为革命文物贡献出来。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异常高兴,说就像失散了多年的“孩子”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1964年6月,《调查工作》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公开发表,毛泽东为它改了一个名字叫《反对本本主义》。可以说,坚持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精华所在。
其次,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兼顾全局,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核心。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总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矛盾。确定何者为主要矛盾,不能依主观想象,不能凭个人所好,而是依据对客观现实的科学分析得来的。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关键在哪里?毛泽东同志及其战友科学地分析东北战场敌军的情况:四十八万敌军分别固守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大城市里,正处于顽抗逃跑的犹豫状态中。如果先打长春,就会把沈阳、北宁线上的敌人放跑,增加解放全中国的困难;如果先攻取锦州,就切断了东北与关内的联系,造成“关门打狗”的形势,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创造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先打锦州是辽沈战役的关键。战局的发展完全证实了先打锦州是牵住了辽沈战役的“牛鼻子”,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宏伟的气魄和卓越的指挥艺术,主要矛盾了然于胸,每一步都服务于重点或全局的战略。
然后,善于科学决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关键。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决策,毛泽东的决策艺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植根于中国革命这片沃土之中。
到农村去设“大本营”,建立革命根据地,由此,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得以确立;长征路上,四渡赤水,智调滇军,转危为安,跳出重围;透过抗日烽火,把握客观规律,预测到持久抗战的三阶段,中国一定能取得胜利;一身系天下安危,毅然赴重庆谈判,针锋相对,坚决同蒋介石的独裁内战行径作斗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中原大地,适时发动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战。
毛泽东在其领导的决策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和灵活性相结合。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因时而异,因地而宜,灵活机动。重庆谈判,就充分地表现出毛泽东这一特色。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抢占人民抗日胜利的果实,继续维持其国民党***的局面。1945年8月14日至23日,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直接举行谈判。党中央、毛泽东早就洞察蒋介石及玩弄的“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最后决定由周恩来副主席陪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由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卖国的方针,造成整个谈判期间处于
一种边谈边打、打打停停的状态。要打破谈判的僵局,促成国共谈判达成协议,就必须在谈判中把原则与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为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诚意,毛泽东认为,可以在不损害人民基本利益的原则下作一些让步,以最大努力争取和平民主。于是,中共和谈代表提出,国共双方军队整编的比例由5:1改为中共军队仅占全国军队的1/7,并决定将广东、浙江等八个省区的人民军队撤往苏北、皖北等地。经过反复的谈判,蒋介石被迫同意在《国共双方会谈纪要》上签字。
再者,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知人善任,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保证。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可以概括为:疏通引导、注重说理、善意批评、坚持民主、以情动人、用先进事迹感染人、用通俗生动语言谈心对话、领导做表率、制度建设等。在选任干部方面,毛泽东具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和知人善任的领导艺术。他认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注意、用干部这两件事。领导者必须善于识别和使用干部,善于爱护和培养干部。毛泽东借鉴古代用人之道,提出德才兼备的标准和任人唯贤的政策。
在知人善任方面,选用罗荣桓便是一个例证。1930年春,毛泽东为安排红四军政委一职颇伤脑筋,他需要为23岁的军长林彪选择一个合适的搭档。林彪打仗灵活,但个性强,不愿听别人批评,平时沉默寡言,别人很难同他共事。经过毛泽东的慎重考虑,终于选中了罗荣桓。罗荣桓是个老实人,在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发现了他许多可贵的素质:凡是要求战士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打仗时冲锋在前,退却时掩护在后;行军时为病号扛枪,宿营时下班查铺。罗荣桓走马上任,开展了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的政治工作,使全军指战员始终保持非常旺盛的战斗情绪。性格褊狭的林彪也感到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了,于是,军长和政委相安无事。毛泽东发现的这位人才,成了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匠,是军队政治干部中唯一获得元帅军衔的人。毛泽东在坚持德才兼备和任人唯贤的同时,坚决反对任人唯亲。他对秘书说:“我们共产党的章法,决不能像蒋介石他们一样搞裙带关系,一个人当了官,沾亲带故的人都可以升官发财。如果那样下去,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和蒋介石一样早晚要下台。”他还对秘书说:“凡是要求到北京来看我的,现在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凡是要求我给安排什么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
还有,善于做群众工作,一切为了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灵魂。在江西瑞金沙洲坝,至今还传颂着毛主席打井的故事,井台上竖着一块纪念碑,上刻着两行醒目的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毛泽东在1934年所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的问题,从土地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的问题,都应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总有些人把关系到群众具体利益的事情,看成是“小事”,认为它琐碎,不值得为它花工夫。毛泽东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群众,想群众之所想,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从而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他是代表他们利益的,进而拥护革命,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毛泽东是最善于向群众学习的,他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在人民中间,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我们要有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下决心向他们学习。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精兵简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口号的提出与落实,都是听取群众意见并依靠群众来实施的具体例证。
最后,善于绘制中国革命的独特图样,能动的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魅力。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动用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图样领导艺术。在他几十年的领导生涯里,善于集中党和人民的智慧,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大小图样。他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依图施工,改换了中国的日月,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博大精深,我们要不断的去学习其精髓,结合自身实际,以求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和实现社会价值的双重目标。
第三篇:毛泽东的领导艺术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纸
毛泽东的领导艺术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的领导艺术的科学内容是多方面的,学习好、领会好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对于加强干部能力修养,指导、推进我们的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第一,善于调查研究,正确地认识中国国情,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基石。善于调查研究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重要领导艺术。毛泽东一生注重调查研究,科学的调查研究,是他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第二,善于把握主要矛盾,抓住中心环节,兼顾全局,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核心。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总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矛盾。确定何者为主要矛盾,不能依主观想象,不能凭个人所好,而是依据对客观现实的科学分析得来的。
第三,善于科学决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关键。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决策,毛泽东的决策艺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植根于中国革命这片沃土之中。他高瞻远瞩,思维敏捷,灵活机动,因地制宜,在中国现代历史舞台上,导演了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威武雄壮的活剧:
第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知人善任,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保证。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可以概括为:疏通引导、注重说理、善意批评、坚持民主、以情动人、用先进事迹感染人、用通俗生动语言谈心对话、领导做表率、制度建设等。
第五,善于做群众工作,一切为了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灵魂。在江西瑞金沙洲坝,至今还传颂着毛主席打井的故事,井台上竖着一块纪念碑,上刻着两行醒目的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第六,善于绘制中国革命的独特图样,能动的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魅力。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动用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图样领导艺术。在他几十年的领导生涯里,善于集中党和人民的智慧,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大小图样。他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依图施工,改换了中国的日月,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第四篇:毛泽东领导艺术 读后感
《毛泽东领导艺术》读后感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的领导艺术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出于对毛泽东的景仰,前不久,我悉心拜读了《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一书。总体感觉,毛泽东的领导艺术的科学内容是多方面的,学习好、领会好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对于加强领导干部能力修养,指导、推进自身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书中领导艺术,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总结:
第一,善于调查研究,实地了解工作中涉及的基本情况。善于调查研究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基础。毛泽东一生注重调查研究,在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中,科学的调查研究,是他审时度势,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是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1929年至1930年上半年间,党内存在着“左”倾思想和“左”倾政策。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这种情况,在江西寻乌进行了20天的调查,并总结调查研究的经验,从哲学高度进行理论概括,写下了《调查工作》。当时,这篇文章由闽西特委翻印,在红四军中和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广为传播。1964年6月,《调查工作》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公开发表,毛泽东为它改了一个名字叫《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多年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概括,从思想理论上阐明了调查研究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批判了当时红军队伍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不求甚解,墨守成规,迷信“本本”,而不愿到群众中去作实际调查研究的错误倾向。可以说,坚持调查研究,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领导艺术精华。
第二,善于把握主要矛盾,抓住中心环节,兼顾全局,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核心。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总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矛盾。确定何者为主要矛盾,不能依主观想象、凭个人所好,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确立主要矛盾,是依据对客观现实的分析得来的。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关键在哪里?毛泽东同志及其战友科学地分析东北战场敌军的情况:四十八万敌军分别固守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大城市里,正处于顽抗逃跑的犹豫状态中。如果先打长春,就会把沈阳、北宁线上的敌人放跑,增加解放全中国的困难;如果先攻取锦州,就切断了东北与关内的联系,造成“关门打狗”的形势,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创造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先打锦州是辽沈战役的关键。战局的发展完全证实了先打锦州是牵住了辽沈战役的“牛鼻子”。辽沈战役先打锦州这一以纲带目的生动事例,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宏伟的气魄和卓越的指挥艺术,主要矛盾了然于胸,每一步都服务于重点或全局的战略。指挥战争如此,领导做工作亦是如此。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要求之一,就是要抓重点。毛泽东通过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把主要矛盾的原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便形成了抓重点、中心工作与一般工作相结合的领导艺术。抓重点的方法,运用在认识事物上,就是分清主流与支流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要弄清哪个方面代表事物的本质,哪个方面则是非本质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处理工作终遇到的具体情况。
第三,善于科学决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关键。领导者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决策,毛泽东的决策艺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植根于中国革命这片沃土之中。他高瞻远瞩,思维敏捷,灵活机动,因进制宜,在中国现代历史舞台上,导演了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威武雄壮的活剧:农村包围城市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长征路上,四渡赤水,透过抗日烽火,把握客观规律,预测到持久抗战的三阶段;身系天下安危,赴重庆谈判,针锋相对,坚决同蒋介石的独裁政治作斗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中原大地,适时发动三大战役,加快建立新中国的步伐。毛泽东在其领导的决策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和灵活性相结合。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因时而异,因地而宜,灵活机动,以更好地坚持原则性。重庆谈判,就充分地表现出毛泽东这一特色。抗面对蒋介石及美国玩弄的“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最后决定由周恩来副主席陪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以高超的斗争艺术,指挥若定,以谈对谈,以打对打。由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卖国的方针,造成整个谈判期间处于一种边谈边打、打打停停的状态。要打破谈判的僵局,促成国共谈判达成协议,就必须在谈判中把原则与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为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诚意,毛泽东认为,可以在不损害人民基本利益的原则下作一些让步,以最大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经过反复的谈判,蒋介石被迫同意在《国共双方会谈纪要》上签字。重庆谈判所以能达到一定的目的,除了毛泽东那种“身系天下之安危”的大无畏精神之外,还在于他“独具慧眼”,善于掌握形势,抓住有利的时机,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在实施决策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领导艺术。实际工作中面对的情况往往十分复杂,更需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处理复杂情况,顺利开展工作。
第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知人善任,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保证。在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中,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善于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是毛泽东领导工作中的一项主要方法,也是引导干部和群众为实现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而奋斗的根本保证。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可以概括为:疏通引导、注重说理、善意批评、坚持民主、以情动人、用先进事迹感染人、用通俗生动语言谈心对话、领导做表率、制度建设等。在选任干部方面,毛泽东具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和知人善任的领导艺术。他认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这两件事。领导者必须善于识别和使用干部,善于爱护和培养干部。毛泽东借鉴古代用人之道,提出德才兼备的标准和任人唯贤的政策。在抗战时期,根据斗争任务的需要,果断地组织干部和建立领导核心;坚持“五湖四海”,团结广大干部;善于运用辨证的观点识别人才,并能用人所长;具有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护人才,以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磨练人才的独特风格。在知人善任方面,选用罗荣桓便是一个例证。1930年春,毛泽东为安排红四军政委一职颇伤脑筋,他需要为23岁的军长林彪选择一个合适的搭档。林彪打仗灵活,但个性强,很古怪,不愿听别人批评,平时一付沉默寡言的样子,别人很难同他共事。经过毛泽东的慎重考虑,终于选中了貌不惊人的罗荣桓。罗荣桓是个老实人,在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发现了他许多可贵的素质:凡是要求战士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打仗时冲锋在前,退却时掩护在后;行军时为病号扛枪,宿营时下班查铺。罗荣桓走马上任,开展了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的政治工作,使全军指战员始终保持了非常旺盛的战斗情绪,同时把军事训练、后勤工作抓得井井有条。性格偏狭的林彪也感到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了,于是,军长和政委相安无事。毛泽东从罗荣桓的朴实中,发现了他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不移,在非原则问题上的容人之量。正是毛泽东的知人善任,早就了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匠。毛泽东在坚持德才兼备和任人唯贤的同时,坚决反对任人唯亲。他对秘书说:“我们共产党的章法,决不能象蒋介石他们一样搞裙带关系,一个人当了官,沾亲带故的人都可以升官发财。如果那样下去,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和蒋介石一样早晚要下台。”他还对秘书说:“凡是要求到北京来看我的,现在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凡是要求我给安排什么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所以说善做思想工作、知人善任才能刑场以领导为核心的团队凝聚力,使团队面对工作井然有序、面对复杂情况从容不迫。
第五,善于做群众工作,一切为了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灵魂。一切工作走群众路线,是领导者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处理领导与群众关系的根本原则。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最崇高的使命,他关心群众疾苦,经常细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心系人民,时时、处处和群众打成一片,为人民群众兴利除弊。在江西瑞金沙洲坝,至今还传颂着毛主席打井的故事,井台上竖着一块纪念碑,上刻着两行醒目的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毛泽东在1934年所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的问题,从土地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的问题,都应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总有些人把关系到群众具体利益的事情,看成是“小事”,认为它琐碎,不值得为它花工夫。毛泽东正是高人一筹,他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群众,想群众之所想,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从而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他是代表他们利益的,进而拥护革命,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毛泽东是人民群众的领袖,可他从不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结合于群众之中,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办实事。毛泽东是最善于向群众学习的,他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在人民中间,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我们要有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下决心向他们学习。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简要地归结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精兵简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口号的提出与落实,都是听取群众意见并依靠群众来实施的具体例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向群众学习是正确开展工作的精华所在,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坚持工作开展依靠群众,工作目的为了群众,工作过程学习群众,这样不但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干群关系。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领导生涯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始终坚持这五个方面,最终成为一代伟人。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更应该牢记这五个方面,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提升,进而造福一方百姓,成就一番事业。
第五篇:跟随毛泽东学习领导艺术
跟随毛泽东学习领导艺术
伟人毛泽东,值得今日国人认真学习。他注重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群众、方式灵活多变、放手使用人才、思路超前独特......一代伟人毛泽东,令人敬佩啊!
-----诸葛道熹
张学道:毛泽东的领导艺术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前不久,笔者悉心拜读了《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一书。总体感觉,毛泽东的领导艺术的科学内容是多方面的,学习好、领会好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对于加强干部能力修养,指导、推进我们的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毛泽东的领导艺术,笔者认为,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善于调查研究,正确地认识中国国情,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基石。善于调查研究是领导者获得成功的重要领导艺术。毛泽东一生注重调查研究,科学的调查研究,是他审时度势、多谋善断、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诸葛道熹:调查了解才能把握真实情况。
1929年至1930年上半年间,党内存在着“左”倾思想和“左”倾政策。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这种情况,在江西寻乌进行了20天的调查,并总结调查研究的经验,从哲学高度进行理论概括,写下了《调查工作》。当时,这篇文章由闽西特委翻印,在红四军中和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广为传播。革命队伍中,无论是干部,还是士兵,都知道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后来,由于作战频繁,很多资料难以保存,这篇重要文章也在反“围剿”中失传了。直到1957年,福建省上杭县农民赖茂基,把自己珍藏了27年的油印小册子《调查工作》,作为革命文物贡献出来。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异常高兴,说就象失散了多年的“孩子”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1964年6月,《调查工作》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公开发表,毛泽东为它改了一个名字叫《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多年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概括,从思想理论上阐明了调查研究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批判了当时红军队伍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不求甚解,墨守成规,迷信“本本”,而不愿到群众中去作实际调查研究的错误倾向。可以说,坚持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精华所在。
第二,善于把握主要矛盾,抓住中心环节,兼顾全局,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核心。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总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矛盾。确定何者为主要矛盾,不能依主观想象,不能凭个人所好,而是依据对客观现实的科学分析得来的。诸葛道熹:抓住关键点,就是抓住灵魂。
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关键在哪里?毛泽东同志及其战友科学地分析东北战场敌军的情况:四十八万敌军分别固守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大城市里,正处于顽抗逃跑的犹豫状态中。如果先打长春,就会把沈阳、北宁线上的敌人放跑,增加解放全中国的困难;如果先攻取锦州,就切断了东北与关内的联系,造成“关门打狗”的形势,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创造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先打锦州是辽沈战役的关键。战局的发展完全证实了先打锦州是牵住了辽沈战役的“牛鼻子”,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宏伟的气魄和卓越的指挥艺术,主要矛盾了然于胸,每一步都服务于重点或全局的战略。
第三,善于科学决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关键。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决策,毛泽东的决策艺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植根于中国革命这片沃土之中。他高瞻远瞩,思维敏捷,灵活机动,因地制宜,在中国现代历史舞台上,导演了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威武雄壮的活剧:到农村去设“大本营”,建立革命根据地,由此,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得以确立;长征路上,四渡赤水,智调滇军,转危为安,跳出重围;透过抗日烽火,把握客观规律,预测到持久抗战的三阶段,中国一定能取得胜利;一身系天下安危,毅然赴重庆谈判,针锋相对,坚决同蒋介石的独裁内战行径作斗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中原大地,适时发动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战。
毛泽东在其领导的决策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和灵活性相结合。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因时而异,因地而宜,灵活机动。诸葛道熹:激动灵活,随机应变,是毛泽东的大智慧。
第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知人善任,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保证。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可以概括为:疏通引导、注重说理、善意批评、坚持民主、以情动人、用先进事迹感染人、用通俗生动语言谈心对话、领导做表率、制度建设等。在选任干部方面,毛泽东具有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和知人善任的领导艺术。他认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注意、用干部这两件事。领导者必须善于识别和使用干部,善于爱护和培养干部。毛泽东借鉴古代用人之道,提出德才兼备的标准和任人唯贤的政策。他善于根据斗争任务的需要,果断地组织干部和建立领导核心;坚持“五湖四海”,团结广大干部;善于运用辨证的观点识别人才,并能用人所长;具有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护人才,以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磨练人才的独特风格。
在知人善任方面,选用罗荣桓便是一个例证。1930年春,毛泽东为安排红四军政委一职颇伤脑筋,他需要为23岁的军长林彪选择一个合适的搭档。林彪打仗灵活,但个性强,不愿听别人批评,平时沉默寡言,别人很难同他共事。经过毛泽东的慎重考虑,终于选中了罗荣桓。罗荣桓是个老实人,在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毛泽东发现了他许多可贵的素质:凡是要求战士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打仗时冲锋在前,退却时掩护在后;行军时为病号扛枪,宿营时下班查铺。罗荣桓走马上任,开展了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的政治工作,使全军指战员始终保持非常旺盛的战斗情绪。性格褊狭的林彪也感到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了,于是,军长和政委相安无事。毛泽东发现的这位人才,成了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匠,是军队政治干部中唯一获得元帅军衔的人。诸葛道熹: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第五,善于做群众工作,一切为了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灵魂。在江西瑞金沙洲坝,至今还传颂着毛主席打井的故事,井台上竖着一块纪念碑,上刻着两行醒目的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毛泽东在1934年所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的问题,从土地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的问题,都应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总有些人把关系到群众具体利益的事情,看成是“小事”,认为它琐碎,不值得为它花工夫。毛泽东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群众,想群众之所想,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从而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他是代表他们利益的,进而拥护革命,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毛泽东是最善于向群众学习的,他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在人民中间,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我们要有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下决心向他们学习。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精兵简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口号的提出与落实,都是听取群众意见并依靠群众来实施的具体例证。诸葛道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有大智慧。
第六,善于绘制中国革命的独特图样,能动的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魅力。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动用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图样领导艺术。在他几十年的领导生涯里,善于集中党和人民的智慧,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大小图样。他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依图施工,改换了中国的日月,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毛泽东的图样领导艺术,是特指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战略、战术、计划和方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图样,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毛泽东在绘制它的过程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这个总图样规定了革命的目标、任务、动力、手段、道路、步骤、前途等根本内容。《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是这个总图样的成熟或定型产品,中国革命的实践已证明,它是毛泽东图样领导成功的妙笔。在中国革命的分图样中,最为精美的恐怕要算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为抗日战争绘制的图样了。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前途、流程和形态作了极为精彩的描绘:战争具有持久性,最后是胜利属于中国;持久战将展开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内线与外线战争、包围与反包围战争等。《论持久战》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幅绝妙的抗日战争图样,指导这个战争走向了胜利,把图样化作了成功的实践。诸葛道熹:毛主席总是通过一流的思路引导众人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