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寡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22:5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孤寡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孤寡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孤寡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实践地点:灌云实践时间:2013年2月4日

县伊山镇敬老院

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至理名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和温暖,既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小组开展这一实践活动,是为了通过调查孤寡老人集中赡养情况发现问题并发现解决办法,同时呼吁更多人帮助和关注这一弱势群体,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关键词:孤寡老人、弱势群体、关心、救助、和谐社会

正文:

一、根据我们去伊山镇敬老院调查我们了解到:

1.伊山镇敬老院的基础设施。敬老院座落于郊区,被绿树环绕,环境优美且气候宜人,非常适合老年人居住。通过政府扶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伊山镇敬老院已初具规模。刚走进敬老院,我们就看到了一排排白墙红瓦的小楼,在小楼下,老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或玩乐。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敬老院一共有几百间宿舍,并且每间宿舍里都配有卫生间,生活质量非常好。

2.敬老院中老人的基本状况。灌云一直盛行这样一句话:“七十岁是孩童,八十岁是少年,九十岁才算刚刚成年”。所以这些老人都很念家,这里住的老人好多都在这里住了十几年的了。经过与老人家聊天我们了解到许多老人住敬老院是因为家中无人照顾,而儿女又不放心年迈的独自在家,所以把他们送到敬老院。一个姓薛的奶奶说:“要不是儿女不在身边,而我又经常生病,家中无人照顾,即便敬老院生活再好,我也不会来”。由此可见,老年人在生活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二、虽然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越来越多,老年人在生活中还是存在很大问题

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整个社会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各个城市和农村带来了不少问题,这点在农村老年人的保障问题上尤为突出,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更是对老年人群生活的重大挑战。

1.青壮年流出及家庭养老模式的改变

在农村老年人的心中,身体健康、儿女孝顺是幸福生活的最主要基础,但是,由

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掏空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老人不但要守屋帯孩,还要管理庄稼。因此,一部分老年人便抱着自食其力是最大福气的观念。

事实上,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结构非常单一脆弱。农村老人们大多自己没有很

多积蓄,老人们要求不高,只求儿女孝顺,衣食有所着落。农村养老的一般形式

是由子女们分担父母的物质生活来源,但是,大量青壮年流出农村之后,这种传

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开始难以为继。

2.老人权威的降低和家庭养老模式的困境

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之所以长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传统伦理观念的支持,二是传统农业社会中老人在家庭中一般具有决定权威。但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社会的转型,传统农业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老年人支配大家庭财物的权

力丧失,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威也随之降低。

其次,农村青年在流入城市后容易受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在我国农村社

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有意识要放弃对家庭

老人需要承担的赡养责任。这些现象显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陷入困境。

3.农村老人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

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自2007年启动以来,现今的参合率已超过90%,农村老人小

病在村卫生室看,大病则在镇或县卫生室看,医疗费可按比例报销。但是,这些

钱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老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加之卫生院收费名目繁多,看病

报销后的费用还是很大。我曾经就看过一个老人身体里起了一个囊肿但没有钱,每天只能挂着消炎水。

由于老人在年轻时高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老人都患有慢性疾病,一

般情况下他们只是在病发非常严重时到村卫生院打小针或打点滴做缓解治疗。病

情潜伏期和慢性发作期基本不做治疗,甚至有时候因病痛不能进食,也只能强忍

住。因为这些小的医疗费一般要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承担,有了大病,则由子女承

担。但是;由于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了大病而不能接受治疗的事例也比比

皆是。

因此,基于我国现行农村医疗水平依然普遍较低的状况,导致许多老年人的医疗

还得不到基本保障,所以需要我国继续逐步完善起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三、关爱老人,家庭、国家、社会应该做些什么

1.国家法律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所以,对家庭来说,只进行经济、物质上的供养是远远不够的。“常回家看看”是人人挂在嘴边的话,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现在的年青人外出念书的念书打工的打工,无暇顾及家中老人的生活,我建议,每个有老年人的家庭必须保证老年人能得到照顾,最好能和老人一起生活。老年人就像小孩子,对老人要有耐心,特别是在老人回忆往事的时候,不要求你每一句都认真听,但你必须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因为有些连你自己都不记得的事,他们却帮你记着,他们值得你尊重。

2.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骤然进入老龄化社会,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保障系统方才建立,不可能一下子就接纳和解决几亿老人的生活服务、护理及赡养工作。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需要将社会养老措施和家庭养老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要保证社会养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不断提高,又要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巩固并发展农村家庭养老的有益方面,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而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因此要继续弘扬敬老爱老的社会荣辱观,努力给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晚年。

与此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发挥农民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社区群众组织的积极性,例如老年协会可以对老年保障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3.对于国家,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非常必要。邓小平曾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农村老年人的保障问题本质上还是发展问题。而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所以我国的老年人保障问题将会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会更大。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将是我国解决老年人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就是“三农”问题,增加农村和农民的收入,加的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财力,从基础上更好的完善农村社会转型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钥匙,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虽然我们有时候感觉老人家们知识陈

旧、思维方式过于正统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们心灵最后的最坚定的依托,我们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返璞归真,依然会感觉到老人家们传承的是至理名言。这是我们民族的魂,经由老人们,再经由我们,一代代传承。

所以,我们政府关爱老人,社会关爱老人,家庭成员关爱老人,是绝对正确的,应该的。关爱老人,就是敬重老人,尊敬老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就是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关爱,就是自立自强为老人创造更好的頤享天年的环境,就要对老人放手,使他们有高兴的生活方式,就要常回家看看。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

百度百科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大学生孤寡老人生活社会实践报告》

第二篇: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

大城小爱

——关于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偌大一个城市,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殊不知,关爱越来越少,尤其是对那些孤寡老人。为此,本小组本着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的态度,步入调查工作,希望通过我们此次的调查能为孤寡老人带来更多的关爱。

二、关键词:孤寡老人;福利院;社会保障;农村发展

三、正文:

(一)背景解析: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关心和救助农村孤寡老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与温暖,既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指责,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现状分析:为了准确了解目前我们周围孤寡老人的生活情况,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来到本地的一家福利院,对院里的孤寡老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通过本次访问,我们主要了解到一下一些信息:

院长:敬老院共有房间36间,住了18间

老人的零用钱 每月30元吃饭、穿衣、看病归院里负担(村、镇、县三级负担)老人活动场所 每层有一间电视间

逢年过节 领导探望、发放礼品

老人在院里寿终,由院里火化,交给其仅剩的兄弟姐妹

具体采访对象:

1、沈其法现住10774岁老党员

这位沈伯伯是2004年入住的,在西塘桥镇敬老院已经待了8年多了。除了对于院里食堂大锅饭的饭菜不太满意之外,他对于敬老院里的生活还是挺满意的,毕竟住在院里受到了国家的帮助。他认为自己住在外面没有子女比在院里苦多了。现在住在院里,姐姐时来探望,生活也挺不错的。只是院里住的大多人都是神志不清或无法沟通,沈伯伯有时难免寂寞。看看电视,觉得无聊,想打打牌,又凑不到一桌,出去院里去茶室坐坐,又懒怠。这样想来,有时确实孤单。因此,那天对于我们的到访,沈伯伯显然十分开心,话也特别多,毕竟,能找到聊天的对象也是很难得的。沈伯伯是需要关怀的。

2、徐元林现住30874岁

很巧的,这位徐伯伯也是74岁。只是,他是2006年进院里的,今年是进院里的第五年。他家里没有什么亲戚,但有一些侄子。他进院里是因为家里的两间平房拆迁,赔款不多,赔款之后又懒怠造新房。这位徐伯伯虽然说他文化程度低,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但话很多,生活态度很积极。我们去时,他在自己房间吃饭,烟酒都有,可见他的生活过的不错。他每月除了有30元之外,村里还发给他70元养老费。他对院里的照顾一直很满意,认为敬老院对他够好的了。交谈期间,他一直提到他侄子的儿子,对他都很好。可见,徐伯伯物质

上不错。至于精神上,他总说找不到聊天的人,院里的人大都不和他聊得来,只有附近一个书店里的老伯伯和他兴趣相投。虽说他表面上看起来话多,很开心的样子,但我们猜想,平时的日子里,他还是孤独的。徐伯伯依然需要关怀。

和徐伯伯的谈话中,我们发觉他还是非常乐观的。他没有对生活的抱怨,拥有的,只是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告别他之后,我们下楼去食堂转转。

3、姜金发寄住83岁

在这,我们遇到一位名叫姜金发的老爷爷,他住进来有两三年了。他今年83岁了,脸上也已经刻满了岁月的年轮。和他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子女都还在,只是因为拆迁的缘故,他被暂寄住在这。当我们问起在这是否孤独时,老人摇了摇头。但从他的那份眼神中,我分明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我们把买来的水果给了他,然后道别,留下的,或许只是一份悲凉„„

(三)存在的问题: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各个城市及农村带来了不少问题,这点在农村老年人的保障问题上尤其突出,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更是对老年人群的生活提出了重大挑战。

1、青壮年的流出与家庭养老模式的改变

在农村老年人的心目中,身体健康、儿女孝顺是幸福生活的最主要基础。但是,由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流动的人口掏空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农村的传统养老模式在无奈中被倒置,老人们不但要守屋带孩,还要管理庄稼,因此,相当一部分老人便抱着自食其力是最大福气的观念。

事实上,农村老龄人的社会保障结构非常单一脆弱。农村的老人们大多自己没有很大的积蓄,老人们的要求都不太高,只求儿女孝顺,衣食有所着落。农村养老的一般形式是由子女们分担父母的物质生活来源,但是,大量青壮年流出农村之后,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开始难以为继。

2、老人权威的降低与家庭养老模式的困境

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范式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传统伦理观念的支持,二是传统农业社会中老人在家庭中一般具有决定权威。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的转型,传统农业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老年人作为支配大家庭财物的传统权力丧失,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也随之降低。

其次,农村青年人流入城市后更容易受到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在我国农村公共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有意识要放弃对家庭老人需要承担的赡养责任。这些现象显示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身陷困境。

3、农村老人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

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自从2007年启动以来,现今的参合率已经超过90%,村庄老人小病则在村卫生室看,大病则在镇卫生院或县、州医院住院治疗,医药费可以按规定比例报销。但是,这些钱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老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再加之镇卫生院收费名目繁多,去那儿看病报销后比村卫生室还贵。可以说,农村老人的医疗保障水平仍然普遍较低。由于高年龄和青年时高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老人都患有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他们只是在病情发作非常严重的时候才到村卫生室打小针或吊点滴做缓解治疗。病情潜伏期与慢性发作期基本都不做治疗,甚至有时候因病疼痛不能进食,也只是强忍着,因为这些小的医疗费一般要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承担。有了大病,则需要子女负担。但是,由于经济

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有了大病而不能接受治疗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因此,基于我国现行农村医疗水平仍然普遍较低的状况,导致许多老年人的医疗还得不到基本保障,所以需要我国继续逐步完善起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4、乡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外,农村的老人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他一般不会下棋和打太极拳,当然也不能像一些城里老年人那样打门球、逛公园。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一起闲聊,或是在人数充足的情况下铺开麻将桌,围着搓麻将。而原本养老院,或是村里的一些公共娱乐设施也都年久失修,大多已生锈,无法供老人们展开活动。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子女外出打工的情况下,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得不到排解。因此,老人们一般希望在娱乐活动中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但是主要的问题是农村老年人苦于没有人组织和缺乏基本的活动场地。

(四)对策及建议:虽然我国农村社会历来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渐缩小,老龄人在家庭中的权威逐渐下降,他们的自我保障能力也相对弱化。还有就是青年人伦理观下降,这些种种变化对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都构成了直接而强烈的冲击。因此,完善传统的家庭养模式,建构新的完善的老年人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之后的迫切要求。

1、农村发展是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

发展农村社会是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措施。邓小平曾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既然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那么发展引出的问题往往需要在继续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可以这么讲,我国农村老龄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本质还是发展问题。我国的老年保障问题将会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正因如此,发展农村经济将是我国妥善处理农村老龄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基于我国的现状,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村和农民的收入,加大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财力,从基础上更好地完善农村社会转型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2、通过社区服务巩固并发展传统家庭养老范式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骤然进人老龄化社会,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保障系统方才建立,不可能一下子就接纳和解决几亿老人的生活服务、护理及至赡养问题。

为此,家庭养老助老的职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改变。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需要将社会养老措施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要保证社会养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不断得到提高,又要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巩固并发展传统家庭养老的有益方面,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而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因此我们要继续弘扬爱老敬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给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晚年。

与此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社区群众组织的积极性,例如老年协会可以对老年保障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3、强化国家在农村社会老年人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正如文中反复提到的那样,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老龄人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以家庭的模式来完成。但是,在农村老龄化严重的当下,养老的负担相对大多城市居民而言已经过于沉重。如果农村还是单纯地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还在不断透支敬老养老优良传统资源,只会使如今农村出现的不愿意赡养老人的问题更加普遍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商业保险及慈善救助迄今极少进入农村社会,政府也仅仅在新农合、低保等方面有形式含义大于实质功能的作为。而随着农业生产向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转变,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4、探索多范式的乡村社会老年人社会保障途径

另外,还需要拓宽乡村老龄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来源,发挥社会主义市场配置的作用,国家和政府也可以用公共服务、税收等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来鼓励和引导社会上一些企业加大对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投人。这可以包括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托老所,以及老年病医院等。现实中我国这些保障老龄人生活福利的设施确实太少。据我们调查了解,我们镇唯一的一家福利院还是敬老院与社会福利院的“联合体”。

因此,在我国现行政府财政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规划养老问题也不失为一种救急之策。但是,与住房、教育、医疗等诸多民生领域一样,如果把养老当成一项产业来规划,政府的责任该如何定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定位失衡,最终的结果既影响了市场效率,又损害了社会公平,因此需要慎重考虑。

参考文献: 胡伟《论老年社会保障与孝文化》

《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论文》

第三篇:孤寡老人调查报告

关于淄博市马尚镇农村孤寡老人生活现状调查

——以淄博市马尚镇地区为例

一、导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至理名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和温暖,既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小组开展这一实践活动,是为了通过调查孤寡老人集中赡养情况发现问题并发现解决办法,同时呼吁更多人帮助和关注这一弱势群体,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背景

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各个城市及农村带来了不少问题,这点在农村老年人的保障问题上尤其突出,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更是对老年人群的生活提出了重大挑战。

1、青壮年的流出与家庭养老模式的改变

在农村老年人的心目中,身体健康、儿女孝顺是幸福生活的最主要基础。但是,由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流动的人口掏空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农村的传统养老模式在无奈中被倒置,老人们不但要守屋带孩,还要管理庄稼,因此,相当一部分老人便抱着自食其力是最大福气的观念。

事实上,农村老龄人的社会保障结构非常单一脆弱。农村的老人们大多自己没有很大的积蓄,老人们的要求都不太高,只求儿女孝顺,衣食有所着落。农村养老的一般形式是由子女们分担父母的物质生活来源,但是,大量青壮年流出农村之后,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开始难以为继。

2、老人权威的降低与家庭养老模式的困境

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范式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传统伦理观念的支持,二是传统农业社会中老人在家庭中一般具有决定权威。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的转型,传统农业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老年人作为支配大家庭财物的传统权力丧失,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也随之降低。

其次,农村青年人流入城市后更容易受到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在我国农村公共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有意识要放弃对家庭老人需要承担的赡养责任。这些现象显示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身陷困境。

3、农村老人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

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自从2007年启动以来,现今的参合率已经超过90%,村庄老人小病则在村卫生室看,大病则在镇卫生院或县、州医院住院治疗,医药费可以按规定比例报销。但是,这些钱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老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再加之镇卫生院收费名目繁多,去那儿看病报销后比村卫生室还贵。可以说,农村老人的医疗保障水平仍然普遍较低。

由于高年龄和青年时高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老人都患有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他们只是在病情发作非常严重的时候才到村卫生室打小针或吊点滴做缓解治疗。病情潜伏期与慢性发作期基本都不做治疗,甚至有时候因病疼痛不能进食,也只是强忍着,因为这些小的医疗费一般要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承担。有了大病,则需要子女负担。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有了大病而不能接受治疗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因此,基于我国现行农村医疗水平仍然普遍较低的状况,导致许多老年人的医疗还得不到基本保障,所以需

要我国继续逐步完善起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4、乡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外,农村的老人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他一般不会下棋和打太极拳,当然也不能像一些城里老年人那样打门球、逛公园。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一起闲聊,或是在人数充足的情况下铺开麻将桌,围着搓麻将。而原本养老院,或是村里的一些公共娱乐设施也都年久失修,大多已生锈,无法供老人们展开活动。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子女外出打工的情况下,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得不到排解。因此,老人们一般希望在娱乐活动中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但是主要的问题是农村老年人苦于没有人组织和缺乏基本的活动场地。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虽然我国农村社会历来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渐缩小,老龄人在家庭中的权威逐渐下降,他们的自我保障能力也相对弱化。还有就是青年人伦理观下降,这些种种变化对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都构成了直接而强烈的冲击。因此,完善传统的家庭养模式,建构新的完善的老年人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之后的迫切要求。

1、农村发展是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

发展农村社会是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措施。邓小平曾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既然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那么发展引出的问题往往需要在继续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可以这么讲,我国农村老龄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本质还是发展问题。我国的老年保障问题将会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正因如此,发展农村经济将是我国妥善处理农村老龄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基于我国的现状,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村和农民的收入,加大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财力,从基础上更好地完善农村社会转型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2、通过社区服务巩固并发展传统家庭养老范式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骤然进人老龄化社会,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保障系统方才建立,不可能一下子就接纳和解决几亿老人的生活服务、护理及至赡养问题。

为此,家庭养老助老的职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改变。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需要将社会养老措施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要保证社会养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不断得到提高,又要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巩固并发展传统家庭养老的有益方面,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而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因此我们要继续弘扬爱老敬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给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晚年。

与此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社区群众组织的积极性,例如老年协会可以对老年保障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3、强化国家在农村社会老年人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正如文中反复提到的那样,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老龄人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以家庭的模式来完成。但是,在农村老龄化严重的当下,养老的负担相对大多城市居民而言已经过于沉重。如果农村还是单纯地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还在不断透支敬老养老优良传统资源,只会使如今农村出现的不愿意赡养老人的问题更加普遍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商业保险及慈善救助迄今极少进入农村社会,政府也仅仅在新农合、低保等方面有形式含义大于实质功能的作为。而随着农业生产向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转变,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4、探索多范式的乡村社会老年人社会保障途径

另外,还需要拓宽乡村老龄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来源,发挥社会主义市场配置的作用,国家和政府也可以用公共服务、税收等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来鼓励和引导社会上一些企业加大对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投人。这可以包括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托老所,以及老年病医院等。现实中我国这些保障老龄人生活福利的设施确实太少。据我们调查了解,我们镇唯一的一家福利院还是敬老院与社会福利院的“联合体”。

因此,在我国现行政府财政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规划养老问题也不失为一种救急之策。但是,与住房、教育、医疗等诸多民生领域一样,如果把养老当成一项产业来规划,政府的责任该如何定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定位失衡,最终的结果既影响了市场效率,又损害了社会公平,因此需要慎重考虑。

三、文献回顾及建议方法

文献回顾

孤寡老人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众多学者对孤寡老人的概念界定、人口状况、生活状况、保护与救助措施都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关于“孤寡老人”概念的界定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力的人

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

农村孤寡老人起床时间大多集中在6点到8点之间,有少部分老人会早起去锻炼身体(走到某个地方然后再走回来)。睡觉时间大多集中在9点到10点之间,7点到8点之间。年龄大的老人,没有电视或是电视不能看的孤寡老人,睡得较早,集中于7点到8点之间。60到70岁之间的年龄较小的睡觉大多集中于9点到10点之间。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孤寡老人,睡觉的时间很早,起床时间较早。这无不与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苦闷有关。

身体好的农村孤寡老人所占的比例不大。这部分老人一般具有劳动力,可以下地干活。一半以上的农村孤寡老人或多或少总会有些身体问题。其中,长期病,腿疼,眼花,耳聋,牙齿不好是农村孤寡老人中最普遍的身体问题。也有一部分的农村孤寡老人患有大的疾病,例如脑梗塞,半身不遂等。农村孤寡老人一旦患有疾病,劳动力丧失,生活自理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关于孤寡老人的救助政策与建议研究

1.国家层面

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完善保障农村孤寡老人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保障农村孤寡老人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孤寡老人的补助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孤寡老人的医疗保障体系制度。适当的时候,以国家财政为基础,省市县各级财政为辅,在中心乡镇,建立起中心敬老院,把全镇全乡的生活条件较差同时身体较差的孤寡老人纳入到敬老院中,用财政补贴养老院的运营成本。或者,把生活条件较差的农村孤寡老人集中起来,给予他们好的房子,给予必要的补助,让这些农村孤寡老人尽量自己生活,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生活不孤单,这也会使得社会能更好的关怀农村。同时,也要丰富农村的娱乐文化生活,要继续发展“电影进村”的活动,也要形成“戏曲进村”的活动。

长期来看,农村发展是解决农村孤寡老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归根结底,农村孤寡老人老人的社会保障还是农村发展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如何保障农村孤寡老人就是如何解决农村经济

发展的问题。所以,在国家层面上,仍然需要做好“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三农”工作是一件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对全县农村融资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要完善惠农融资政策体系,在金融信贷等方面出台的优惠政策,及时研究出台县贷款贴息、担保业发展、金融信贷、激活民间资本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各级财政用于农业事业单位的经费要加大投入。也可由政府组织实施,论证、推荐、储备更多更好的农业项目供银行和担保机构筛选,向金融机构推荐生产经营好、发展潜力大、贷款风险小的优质企业和农业生产大户,以项目带动信贷资金投入。各级农业(林业、水利)技术推广机构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实行技物结合,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领域延伸。通过政府的统筹安排,实现科技兴农。

农村是社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我们也鼓励社会资本的注入,社会资本的注入同样具有巨大能量,可试行建立政府、行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的投资基金,如成立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将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贷款担保、直接投资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涌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放大政策性支农资金的投资效应。要积极鼓励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企业集团面向市场,不断发展从而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生产。要逐步形成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各种民办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等组织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通过公司或龙头企业的系列化服务,把农户生产与市场连接起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紧密结合。这是我国农业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三农”的有效途径。

2.社会层面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养老、爱老”本是中国传统美德,全力关爱身边的孤寡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依托大中专院校,社会各界公益组织社团,形成对农村孤寡老人“一对一”的帮扶的策略,建立健全社会关怀农村孤寡老人的长效机制。

逢年过节,对农村孤寡老人进行捐助;或是平时,可以到农村孤寡老人家里坐下聊天,倾听他们的声音,排解他们的苦闷。

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为敬老院和散居的孤寡老人提供各类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到关心帮助孤老的行动之中。

3.媒体层面

媒体要大力宣传关于孝的中华传统美德,批判那些抛弃老人的事情,教育警示人们尊重和关怀孤寡老人。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一些具体的事例,或正面或反面。

同时,也要展现农村孤寡老人的生活现状,号召人们 关怀农村里的孤寡老人们。通过宣传,吸引更多的社会目光关注孤寡老人,鼓励和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关注孤寡老人,切实有效的改善孤寡老人生存环境,提高孤寡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体会到“夕阳无限好”的美好展望。同时,让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树立和培养“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这种意识,让所有人充分理解孤寡老年人的感受,更加积极的投入关爱孤寡老年人的行动当中,教育年轻一代养成“关爱老人、尊敬老人、扶助老人”的习惯,弘扬和传承“敬老、养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有力推动社会养老机制的完善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个人层面

个人要孝,对父母长辈要好好尽自己的孝。同时,也要用自己有限关怀农村孤寡老人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引导大家如何去帮助,关怀农村孤寡老人。遇到自己的身边有农村孤寡老人,主动去询问有什么困难,尽量去帮助他们。如果自己的能力有限,积极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公益组织去帮助他们。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关心孤寡老人的志愿活动或者募捐活动。

四、资料收集及调查方法

1、采取的是效标抽样方法。效标抽样是指事先为抽样设定一个标准或一些基本条件,然后选择所有符合这个标准或这些条件的个案进行研究。

2、资料收集地区:主要集中于淄博市马尚镇的孤寡老人

五、时间安排

-----2013年10月5日~2013年10月7日:文献回顾

-----2013年10月8日~2013年10月15日:个案访谈的抽取与介入

-----2013年10月16日~2013年10月20日:深入访谈与参与观察

-----2013年10月21日~2013年10月23日:资料的整理与初稿的完成-----2013年10月24日:文章的修改与定稿

参考文献:

《论老年社会保障与孝文化》胡伟1991年

《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论文》胡伟1991年

百度文库

第四篇: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生活状况调查报告3篇

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报告

xx社区老龄人口较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动家庭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面临

困难问题怎样解决?xx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区青年汇同xx大学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活动工作人员5人,活动志愿者3人,被访老年50余人。

本次调查数据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

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

二、老年人的思念:因为思念不能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

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

三、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

因为出行的不便也导致了许多生活必备物品不能及时填补。

针对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者我们应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宣传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帮助老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围。

关于大学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是学子们梦想的地方,更是大学生创造永恒青春的地方,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大学生活观进,进而不同人也就成就不同的大学生活,往往成功的人拥有着很令人激励的大学生活观,他们在大学期间往往过着积极的生活,而不是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样,他们的大学生活步步都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目标,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不活在毫无意义的生活怪圈中,我们现在对我校大学生活进行调查,目的是进一步掌握大部分人得生活现状,进而对他们的生活进行指导,也进一步的审视自己的大学生活,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合理更加的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因此,了解大学生的生活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为大学生活的生活提供一个很好的对比借鉴。

对象及工具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一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本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工具

本研究一不记名问卷的性吃就同学们在生活学_人际交往等方面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做了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

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同学们的生活现状,调查的是出了14个问题。

调查结果

我们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发放了100份调查文件,98%回收,其中大一40份大二60份。

从整体上看,本专业的学生的生活普遍不太合理,有些甚至有些使人惊奇,他们的大学生活没有很好的安排,导致了自己对大学生活不太看好,针对现在的大学生的生活将近40%的同学对自己的生活不太看好,但他们有不想去改正,30%的同学有着不太合理的生活,但这些人中有着较好的毅力,他们也渐渐的认识到自己生活的不合理,他们也渐渐的学着去改正。30%的同学有着不叫不错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才比较合理,而且他们也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生活,进而更适应自己,他们觉着生活充满阳光。

据统计显示,几乎97%的同学都找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有着共同的生活目标,共同的生活_惯,共同的人格魅力等,一起学_生活,共同奋斗。当然,也不乏3%的独行侠,这些人得心里比较内向,不原与人交往与接触,对大学产生反感。调查中30%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师生关系良好,10%的同学出现抵触心理,60%的人觉得师生关系更融洽,认为大学老师比较难沟通,有代沟。

在学_方面,70%的人都比较勤奋的学_,争取奖学金和出国深造的机会等,为自己的理想奋斗,20%人以过科为目的,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追求,10%的人不学_,此部分一般期末突击,作弊现象比较严重,与有94%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经历了一个适应期,对于学校的不公平,50%的人选择了发牢骚,多选择同学之间讨论,22%的人选择了无所谓,20%人据理力争,不敢不公平的事情,努力争取自己的利益。

在大二学生中,70%认为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包括生活_惯、为人处世,心理素质以及自控能力等,学到了自己想要学_的知识,并增加了社会实践能力。他们在大学期间目标较为明确,并有着自己的理想,生活充实;8%的学生觉得自己虚度了大学生活,网吧、恋爱成了他们大学的主要生活。12%的人兼顾爱情与学业,也不乏系中佼佼者;还有10%的人表示不清楚。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自_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自_、上网、玩游戏、社团活动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形式。由于大学学_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大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两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大学生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大学生在分配其他时间(占所有的32%)具有个体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个体兴趣决定的。个体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强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视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这也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

从统计数据看,使用电脑时间过少,仍然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苦恼。尽管各个学校都有微机房和电子阅览室,但由于南昌航空大学教学资源免费开放力度不足和学生经济支付能力的限制,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特别是经济困难家庭的同学,再加上南昌航空大学大一学生寝室没有联网,因此大一学生得不到充裕的上机操作和实践、练_机会。这与信息化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有着较高要求的现实存在较大落差,希望主管部门与学校能高度重视这种现象,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现状。

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己发起、管理、策划、运行的组织。它的精彩之处就是它更接近我们,更懂得我们的需要;虽然也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但它毕竟是我们自己做的,我们更能理解它的意义。社团活动能够锻炼同学们处理事情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素质,为尽快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加入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融入象牙塔的选择,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场所,这就是越来越多大学生青睐社团的原因。

建议

学校当然是学_的地方,这要求各高校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_环境,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是一所高校必须达到的要求。当然学_的软硬件设施都要能满足大学生学_的需要,学校在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要放在首位。好的学风形成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这要求学校要从思想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努力学_。

大学生趋向于认为课余时间应由个人去安排,无须学校去管。大学生希望课余活动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对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各高校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号召教师在课堂上,在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从主客观双方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课余时间中存在着学校、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性与学生主观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大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加以引导,而且大学生也热切要求能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上的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能有效地胜任各项工作打下基础。大学生这些主观需求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是合理的、必然的,所以学校对此应予以重视。即使学校现阶段的客观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但我们必须作出行动,作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选择,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善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学生的多重需求。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它不仅仅是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各种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ⅰ、以社团为基地展开:各社团开展与之有关的各项活动,他的优点是选择性好,因为他的自主性强。

ⅱ、以院(系)为单位开展各种知识竞赛与娱乐活动。它的优点是大众化,没个人只要感兴趣就可以参加。

ⅲ、以班级或是寝室为单位展开。这类活动具有灵活性,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条件少。这类活动可以促进同学间增进了解、发展友谊。

关于县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解xx县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状况,国家统计局铜鼓调查队于近期开展了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状况专题调研,在全县随机抽取10户低收入家庭(城镇4户,农村6户)进行入户调查,通过进村(居)委会了解、整体观察、与居民面对面座谈交流等方式,剖析低收入居民家庭收支、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当前的实际困难、获得政府救助以及有何诉求等情况,旨在如实反映低收入居民的实际情况,呼吁政府及社会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扶持救助水平,提出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低收入家庭基本情况

1.人口和劳动力情况。被调查的10户样本户主平均年龄52.5岁,最大的75岁,最小38岁;总人口39人,户均3.9人,60岁以上人口9人,在校学生12人;劳动年龄内人口16人,其中因病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3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人,临时或无固定就业人口12人,户均仅1.2人。

2.居住情况。10

户样本户户均住房面积97.2平方米,人均24.9平方米,其中城镇户均61.5平方米,农村户均121平方米,;从房屋来源看,自有住房8户(其中1户为兄弟赠送),租赁、安置公房各1户;从建筑年代看,上世纪70年代以前建筑的老房屋4户,8090年代建筑的5户,近年建筑的1户;从结构看,土坯房

3户,砖瓦结构4户,砖混结构3户。

3.经营土地情况。4户城镇居民无承包耕地和山地面积;6户农村居民承包耕地25亩,户均4.17亩,实际经营耕地的只有3户共13亩,其他因无劳动力转包他人耕作;6户经营山地81亩,户均13.5亩。

二、家庭贫困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低收入家庭困难因素主要是因病或伤残以及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下岗失业或无稳定就业,导致无收入来源,此外就是因病因突发事故致贫。从

10户样本户情况分析,因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3人,其中2人是户主;因意外事故受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人,其中5人为户主;家庭人口中患有重大疾病的3人,年老且无子女赡养的老年户1户2人。

城镇低收入居民中,由企业改制下岗职工6人,下岗职工年龄都在50岁左右,再就业比较困难,基本都是从事临时性的务工,有的因工伤或意外事故导致身体伤残,不能从事重的体力劳动,无固定就业,报酬水平都偏低,支出压力大,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显得十分困难。

农村低收入家庭中,主要致贫因素有,一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突发事件导致病残而丧失劳动能力,失去了家庭经营或务工的主力而致贫,二是家庭人口患重大疾病,长期负担高昂的费用而致贫,三是年迈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子女赡养的老人,此外也存在有发生灾害性事故致贫的情况。

三、家庭经营和收支情况

1.家庭经营情况。城镇低收入家庭没有承包耕地、山地,也未从事任何的二三产业经营,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则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务工,一种是受雇于个体户,获取每月8001000元不等的报酬,另一种是自由择业,在自发劳务市场从事劳务性服务,如三轮车、建筑小工、临时雇工等,获得不固定的劳务报酬,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农村低收入家庭中,没有经营非农产业,或多或少有些农业经营,低收入家庭由于缺少劳动力,即使有承包耕地也无法耕种,也仅有一部分是自家经营,但主要还是靠雇工,投入高,收益就小,其他农户则进行转包,收取每亩100斤稻谷的租金;山地面积资源不足,经营效益低;农村家庭都自行生产一些蔬菜,或饲养少量的家禽,以满足生活需要,以此来减轻生活压力。

第五篇:孤寡老人的调查报告

孤寡老人的调查报告

孤寡老人的调查报告1

一、导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至理名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和温暖,既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小组开展这一实践活动,是为了通过调查孤寡老人集中赡养情况发现问题并发现解决办法,同时呼吁更多人帮助和关注这一弱势群体,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背景

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各个城市及农村带来了不少问题,这点在农村老年人的保障问题上尤其突出,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更是对老年人群的生活提出了重大挑战。

1、青壮年的流出与家庭养老模式的改变

在农村老年人的心目中,身体健康、儿女孝顺是幸福生活的最主要基础。但是,由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流动的人口掏空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农村的传统养老模式在无奈中被倒置,老人们不但要守屋带孩,还要管理庄稼,因此,相当一部分老人便抱着自食其力是最大福气的观念。

事实上,农村老龄人的社会保障结构非常单一脆弱。农村的老人们大多自己没有很大的积蓄,老人们的要求都不太高,只求儿女孝顺,衣食有所着落。农村养老的一般形式是由子女们分担父母的物质生活来源,但是,大量青壮年流出农村之后,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开始难以为继。

2、老人权威的降低与家庭养老模式的困境

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范式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传统伦理观念的支持,二是传统农业社会中老人在家庭中一般具有决定权威。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的转型,传统农业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老年人作为支配大家庭财物的传统权力丧失,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也随之降低。

其次,农村青年人流入城市后更容易受到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在我国农村公共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有意识要放弃对家庭老人需要承担的赡养责任。这些现象显示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身陷困境。

3、农村老人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

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自从20xx年启动以来,现今的参合率已经超过90%,村庄老人小病则在村卫生室看,大病则在镇卫生院或县、州医院住院治疗,医药费可以按规定比例报销。但是,这些钱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老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再加之镇卫生院收费名目繁多,去那儿看病报销后比村卫生室还贵。可以说,农村老人的医疗保障水平仍然普遍较低。

由于高年龄和青年时高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老人都患有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他们只是在病情发作非常严重的时候才到村卫生室打小针或吊点滴做缓解治疗。病情潜伏期与慢性发作期基本都不做治疗,甚至有时候因病疼痛不能进食,也只是强忍着,因为这些小的医疗费一般要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承担。有了大病,则需要子女负担。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有了大病而不能接受治疗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因此,基于我国现行农村医疗水平仍然普遍较低的状况,导致许多老年人的医疗还得不到基本保障,所以需

要我国继续逐步完善起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4、乡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外,农村的老人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他一般不会下棋和打太极拳,当然也不能像一些城里老年人那样打门球、逛公园。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一起闲聊,或是在人数充足的情况下铺开麻将桌,围着搓麻将。而原本养老院,或是村里的一些公共娱乐设施也都年久失修,大多已生锈,无法供老人们展开活动。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子女外出打工的情况下,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得不到排解。因此,老人们一般希望在娱乐活动中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但是主要的问题是农村老年人苦于没有人组织和缺乏基本的活动场地。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虽然我国农村社会历来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渐缩小,老龄人在家庭中的权威逐渐下降,他们的自我保障能力也相对弱化。还有就是青年人伦理观下降,这些种种变化对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都构成了直接而强烈的冲击。因此,完善传统的家庭养模式,建构新的完善的老年人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之后的迫切要求。

1、农村发展是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

发展农村社会是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措施。邓小平曾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既然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那么发展引出的问题往往需要在继续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可以这么讲,我国农村老龄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本质还是发展问题。我国的老年保障问题将会遇到比发达国家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正因如此,发展农村经济将是我国妥善处理农村老龄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基于我国的现状,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村和农民的收入,加大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财力,从基础上更好地完善农村社会转型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2、通过社区服务巩固并发展传统家庭养老范式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骤然进人老龄化社会,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保障系统方才建立,不可能一下子就接纳和解决几亿老人的生活服务、护理及至赡养问题。

为此,家庭养老助老的职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改变。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需要将社会养老措施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要保证社会养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不断得到提高,又要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巩固并发展传统家庭养老的有益方面,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而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因此我们要继续弘扬爱老敬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给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晚年。

与此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社区群众组织的积极性,例如老年协会可以对老年保障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3、强化国家在农村社会老年人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正如文中反复提到的那样,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老龄人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以家庭的模式来完成。但是,在农村老龄化严重的当下,养老的负担相对大多城市居民而言已经过于沉重。如果农村还是单纯地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还在不断透支敬老养老优良传统资源,只会使如今农村出现的不愿意赡养老人的问题更加普遍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商业保险及慈善救助迄今极少进入农村社会,政府也仅仅在新农合、低保等方面有形式含义大于实质功能的作为。而随着农业生产向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转变,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4、探索多范式的乡村社会老年人社会保障途径

另外,还需要拓宽乡村老龄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来源,发挥社会主义市场配置的作用,国家和政府也可以用公共服务、税收等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来鼓励和引导社会上一些企业加大对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投人。这可以包括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托老所,以及老年病医院等。现实中我国这些保障老龄人生活福利的设施确实太少。据我们调查了解,我们镇唯一的一家福利院还是敬老院与社会福利院的“联合体”。

因此,在我国现行政府的财政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规划养老问题也不失为一种救急之策。但是,与住房、教育、医疗等诸多民生领域一样,如果把养老当成一项产业来规划,政府的责任该如何定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定位失衡,最终的结果既影响了市场效率,又损害了社会公平,因此需要慎重考虑。

三、文献回顾及建议方法

文献回顾

孤寡老人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众多学者对孤寡老人的概念界定、人口状况、生活状况、保护与救助措施都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关于“孤寡老人”概念的界定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力的人

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

农村孤寡老人起床时间大多集中在6点到8点之间,有少部分老人会早起去锻炼身体(走到某个地方然后再走回来)。睡觉时间大多集中在9点到10点之间,7点到8点之间。年龄大的老人,没有电视或是电视不能看的孤寡老人,睡得较早,集中于7点到8点之间。60到70岁之间的年龄较小的睡觉大多集中于9点到10点之间。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孤寡老人,睡觉的时间很早,起床时间较早。这无不与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苦闷有关。

身体好的农村孤寡老人所占的比例不大。这部分老人一般具有劳动力,可以下地干活。一半以上的农村孤寡老人或多或少总会有些身体问题。其中,长期病,,腿疼,眼花,耳聋,牙齿不好是农村孤寡老人中最普遍的身体问题。也有一部分的农村孤寡老人患有大的疾病,例如脑梗塞,半身不遂等。农村孤寡老人一旦患有疾病,劳动力丧失,生活自理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关于孤寡老人的救助政策与建议研究

1.国家层面

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完善保障农村孤寡老人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保障农村孤寡老人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孤寡老人的补助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孤寡老人的医疗保障体系制度。适当的时候,以国家财政为基础,省市县各级财政为辅,在中心乡镇,建立起中心敬老院,把全镇全乡的生活条件较差同时身体较差的孤寡老人纳入到敬老院中,用财政补贴养老院的运营成本。或者,把生活条件较差的农村孤寡老人集中起来,给予他们好的房子,给予必要的补助,让这些农村孤寡老人尽量自己生活,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生活不孤单,这也会使得社会能更好的关怀农村。同时,也要丰富农村的娱乐文化生活,要继续发展“电影进村”的活动,也要形成“戏曲进村”的活动。

长期来看,农村发展是解决农村孤寡老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归根结底,农村孤寡老人老人的社会保障还是农村发展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如何保障农村孤寡老人就是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所以,在国家层面上,仍然需要做好“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三农”工作是一件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对全县农村融资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要完善惠农融资政策体系,在金融信贷等方面出台的优惠政策,及时研究出台县贷款贴息、担保业发展、金融信贷、激活民间资本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各级财政用于农业事业单位的经费要加大投入。也可由政府组织实施,论证、推荐、储备更多更好的农业项目供银行和担保机构筛选,向金融机构推荐生产经营好、发展潜力大、贷款风险小的优质企业和农业生产大户,以项目带动信贷资金投入。各级农业(林业、水利)技术推广机构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实行技物结合,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领域延伸。通过政府的统筹安排,实现科技兴农。

农村是社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我们也鼓励社会资本的注入,社会资本的注入同样具有巨大能量,可试行建立政府、行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的投资基金,如成立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将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贷款担保、直接投资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涌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放大政策性支农资金的投资效应。要积极鼓励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企业集团面向市场,不断发展从而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生产。要逐步形成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各种民办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等组织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通过公司或龙头企业的系列化服务,把农户生产与市场连接起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紧密结合。这是我国农业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三农”的有效途径。

2.社会层面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养老、爱老”本是中国传统美德,全力关爱身边的孤寡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依托大中专院校,社会各界公益组织社团,形成对农村孤寡老人“一对一”的帮扶的策略,建立健全社会关怀农村孤寡老人的长效机制。

逢年过节,对农村孤寡老人进行捐助;或是平时,可以到农村孤寡老人家里坐下聊天,倾听他们的声音,排解他们的苦闷。

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为敬老院和散居的孤寡老人提供各类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到关心帮助孤老的行动之中。

3.媒体层面

媒体要大力宣传关于孝的中华传统美德,批判那些抛弃老人的事情,教育警示人们尊重和关怀孤寡老人。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一些具体的事例,或正面或反面。

同时,也要展现农村孤寡老人的生活现状,号召人们关怀农村里的孤寡老人们。通过宣传,吸引更多的社会目光关注孤寡老人,鼓励和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关注孤寡老人,切实有效的改善孤寡老人生存环境,提高孤寡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体会到“夕阳无限好”的美好展望。同时,让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树立和培养“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这种意识,让所有人充分理解孤寡老年人的感受,更加积极的投入关爱孤寡老年人的行动当中,教育年轻一代养成“关爱老人、尊敬老人、扶助老人”的习惯,弘扬和传承“敬老、养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有力推动社会养老机制的完善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个人层面

个人要孝,对父母长辈要好好尽自己的孝。同时,也要用自己有限关怀农村孤寡老人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引导大家如何去帮助,关怀农村孤寡老人。遇到自己的身边有农村孤寡老人,主动去询问有什么困难,尽量去帮助他们。如果自己的能力有限,积极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公益组织去帮助他们。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关心孤寡老人的志愿活动或者募捐活动。

四、资料收集及调查方法

1、采取的是效标抽样方法。效标抽样是指事先为抽样设定一个标准或一些基本条件,然后选择所有符合这个标准或这些条件的个案进行研究。

2、资料收集地区:主要集中于淄博市马尚镇的孤寡老人

五、时间安排

20xx年10月5日~20xx年10月7日:文献回顾

20xx年10月8日~20xx年10月15日:个案访谈的抽取与介入

20xx年10月16日~20xx年10月20日:深入访谈与参与观察

20xx年10月21日~20xx年10月23日:资料的整理与初稿的完成

20xx年10月24日:文章的修改与定稿

孤寡老人的调查报告2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尤其是近几年许多农村人进城务工,以及老人的保守,人们对孝文化的意识的淡薄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孤寡老人逐渐增多。他们收入微薄,忍受病痛的折磨,有的甚至还要下地种地。由于农村的文化建设十分的匮乏,他们每天只能晒太阳,三五个拉家常(这或许就是他们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了),但更多时候是在用睡觉来打发自己的生命。曾经为了我们及这个社会辛辛苦苦地付出一辈子的农村老人,却要在晚年承受这般痛苦,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基于这样一个现状,我做了一个关于山西省农村孤寡老人的社会调查。本调查通过深入的访谈式的了解与调查,试图展现农村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生活现状,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出一定的解决办法。旨在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的孤寡老人,切实地帮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关心和救助农村孤寡老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与温暖,

本次调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偶遇抽样方式,对奇村,嘉禾,蔚野,柴家庄,屯庄,刘家庄进行了实地的实地调查采访,了解他们的最基本的生活情况。调查实地调查采访的对象为农村孤寡老人。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力的人。本次调查数据分析采用的工具为SPSS数据分析。

在实地调查采访当发现中,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基本为家庭养老,子女多在自己的身边。农村孤寡老人较少。同时,有一部分老人对社会调查高度敏感,不愿意过多透露自己的情况。

正文论述

本次调查涉及到的是农村孤寡老人(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力的人)。下面将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农村孤寡老人。

一基本情况

从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来看,农村孤寡老人的男女性别比各占一半,但有一个现象比较明显。男性孤寡老人一般为一直未娶的单身男性,即为光棍,据调查了解,基本上是由于年轻时,家里贫穷,娶不起媳妇造成的。女性孤寡老人为子女不在身边或老伴早已去世的女性构成。

下图为农村孤寡老人的的教育程度说明。7%的农村孤寡老人为中学教育程度。36%的农村孤寡老人未受过文化教育。36%的农村孤寡老人上过民校,且通过民校的学习,学会了读写汉字。21%的农村孤寡老人上过民校,但不读写汉字。年龄越大的农村孤寡老人,接受的文化教育越少。女性普遍比男性接受的文化教育要低,这与社会的传统观念的分不开的。

农村孤寡老人的年龄分布如下:

从上表来看,农村孤寡老人主要集中在70岁到90岁之间,60岁到70岁之间次之,90岁以上很少。

上图为子女情况,近一半的农村孤寡老人为没有子女,即为单身,全部为男性孤寡老人。有一成的孤寡老人的子女一个或多个已经去世。其余剩下的当中,这些老人均为子女不在自己的身边。

二生活情况

生活作息时间:早晨起床时间

晚上休息时间

从生活作息时间表上可以看到,农村孤寡老人起床时间大多集中在6点到8点之间,有少部分老人会早起去锻炼身体(走到某个地方然后再走回来)。睡觉时间大多集中在9点到10点之间,7点到8点之间。年龄大的老人,没有电视或是电视不能看的孤寡老人,睡得较早,集中于7点到8点之间。60到70岁之间的年龄较小的睡觉大多集中于9点到10点之间。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孤寡老人,睡觉的时间很早,起床时间较早。这无不与他们内心的孤独寂寞,苦闷有关。

做饭吃饭情况:

注:困难为做饭困难

从表中可以看出多数人会做饭吃饭次数为3次,饭吃饭次数为2次以及做饭困难的较少。在实际接触中,他们他们的饭菜也颇为简单:馒头,咸菜,挂面,饼子等。

孤寡老人的调查报告3

活动主题: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活动时间:寒假期间

活动地点: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袁家铺村

活动内容:通过调查孤寡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的人帮助弱者。

调查方法: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

实践人员:赵彩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给予一定的帮助,l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曾辛辛苦苦拉扯大五六个孩子,用尽自己一生的力量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老伴,直到他的离去。但面对老伴的离去,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忌自己的父母。但对于身居农村的孤寡老人,他们有的儿女在身边或离自己很近,当然也有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却仍然得不到他们的呵护,甚至他(她)的儿女们希望他(她)早日去逝。可见,孤寡老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有的人还认为,她(他)的丈夫(妻子)的灵魂会将他(她)杀死。当然这只是迷信。世界上根本就没鬼,却仍然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中,他(她)们总是承受着别人和自己意识的折磨。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孤寡老人的生活,以减少他(她)们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

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因而我们应该多帮助这些老人。我们很多大学生一到大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但每次活动明额有限,我们很难得到一次历练的机会,我们何不放开视野观望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做好事处处可以做,何必只等着上面吩咐任务,只要我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们历练的机会很多,就像谈到孤寡老人,他(她)们如果可以得到你的帮助,他(她)会多么的感动。

(正文)

1月20日我到外婆家了解了她的一些生活情况,当时正是中午,她说这里有鱼,你自己切好自己喜欢怎样吃就怎样煮,她就去洗米了,接着就在电饭煲上煮饭了,我在一边用煤气在锅里煮鱼时,却发现电饭煲上的閘我外婆忘按了,我就帮着按了一下,过了一会,电饭煲好像停了,却无意看到我外婆家里也安上了电表。我想我舅舅,舅妈怎么会这样对待我外婆这样一个孤寡老人。以前,我们过来时,他们可是很好的,如今却……后来我外婆就在灶上煮饭,我就负责在煤气灶上炒菜。过了好长时间我们才吃上饭,边吃饭时外婆告诉我:“你隔几天来一次,帮我做顿饭我动不了,自己一个人也不想煮饭,一直都是一天吃一两顿,我立刻就答应了,想到自己这次有好长的假期。吃完饭后,我问她:“你的被单要洗麽?”她说:“不用你洗,我知道你妈妈身体不好,不可以像以前一样指望着她来洗了,你家里也有好多事需要你做,我就自己洗了,但叫你大舅叫了半天他都不动,我就自己去清了,清了半天都没清干净,后来累了就坐在门口,过了一会,看到有人往这边走,就喊他帮我清了。被单被套就不用你洗了,你只要隔几天来给我做顿饭吃,我就会很高兴的。”

我坐了好长时间才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外公去逝后,我外婆一个人一直坚持到现在,什么事都是她一个人做,现在她都八十多岁了,以前还有我妈妈帮忙,现在我妈妈身体不好也无力帮她了,而我舅舅他们虽离她很近,但却都不管她。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晚上,由于气温很低,有的家里吃完年夜饭就去睡觉了,有的在看电视,我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爸爸,但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我爸爸打开窗户一看才知道我细爷爷家的老房子着火了,隔壁住着我八爷爷。之后,村里每一户男丁都拿着桶去救火了,可怜的八爷爷(一个人)把家里的东西搬到外面。后来消防队赶来之后,火才渐渐灭了,也拯救了八爷爷,让这个好心的爷爷(老中医)存活了下来,火灭了之后他又要把家里的东西往里搬,如果说,没有村里人的帮助,这位孤寡老人早已葬身火海,并且会殃及其他邻里。之后得知是烟火引致这次火灾,所以,我希望我们农村有机会也能像城里那样严禁烟火,以避免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三婆中年丧夫,后来又找了一个丈夫,但却好景不长几年之后这位丈夫又离她而去,使她极度害怕,甚至不敢在家里住,就希望在儿女们家里住几天,开始这样的想法实现了,但是时间一长儿女们都不愿意让她在自己家里住。其实,在常人看来,世间根本就没有鬼。所以,根本就没必要害怕,但我三婆不敢一个人在家里住,就叫了另一位老奶奶与她一起住,之后这位老奶奶感冒了,她就说我三婆家里有鬼,以至于我三婆更加害怕,但她却不得不住下。

(结尾)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孤寡老人真的需要儿女们的呵护与关心,我写这次报告也是希望的人可以关心自己的父母与身边的老人,当老人受到重视时她(他)们就不会承受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社会上许许多多的老人,他(她)们各自承受着不同的压力,痛苦以及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无不值得我们伸出援手。而据我所知,只有福利院的孤寡老人才真正得到我们年志愿者协会的帮助,可见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大弊端。

然而,不管什么事,都有它的对立面存在。有的孤寡老人却过着幸福的生活比如:我七爷爷,他虽然也是老伴早已离去,但他的儿女却又送钱又送物,并且每年到儿子家过春节。为什么同样是孤寡老人却有着不同的生活呢?因为他们儿女的经济差异和文化差异,可见儿女,子孙们的生活状况对老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有影响,因此,我希望我们作为新青年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命运,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同时也是为我们的父母和儿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我们一起努力吧!尽全力去奋斗,以避免今后怨天尤人。

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时间,让我们的生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总之,孤寡老人的生活条件不仅需要社会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儿女,子孙们的帮助。那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让辛苦的老一辈人们能够更好地安享晚年。

孤寡老人的调查报告4

活动时间:

寒假期间

活动地点: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袁家铺村

活动内容:

通过调查孤寡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

调查方法:

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

实践人员: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给予一定的帮助,l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曾辛辛苦苦拉扯大五六个孩子,用尽自己一生的力量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老伴,直到他的离去。但面对老伴的离去,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忌自己的父母。但对于身居农村的孤寡老人,他们有的儿女在身边或离自己很近,当然也有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却仍然得不到他们的呵护,甚至他(她)的儿女们希望他(她)早日去逝。可见,孤寡老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有的人还认为,她(他)的丈夫(妻子)的灵魂会将他(她)杀死。当然这只是迷信。世界上根本就没鬼,却仍然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中,他(她)们总是承受着别人和自己意识的折磨。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孤寡老人的生活,以减少他(她)们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

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因而我们应该多帮助这些老人。我们很多大学生一到大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但每次活动明额有限,我们很难得到一次历练的机会,我们何不放开视野观望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做好事处处可以做,何必只等着上面吩咐任务,只要我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们历练的机会很多,就像谈到孤寡老人,他(她)们如果可以得到你的帮助,他(她)会多么的感动。

(正文)1月20日我到外婆家了解了她的一些生活情况,当时正是中午,她说这里有鱼,你自己切好自己喜欢怎样吃就怎样煮,她就去洗米了,接着就在电饭煲上煮饭了,我在一边用煤气在锅里煮鱼时,却发现电饭煲上的閘我外婆忘按了,我就帮着按了一下,过了一会,电饭煲好像停了,却无意看到我外婆家里也安上了电表。我想我舅舅,舅妈怎么会这样对待我外婆这样一个孤寡老人。以前,我们过来时,他们可是很好的,如今却……后来我外婆就在灶上煮饭,我就负责在煤气灶上炒菜。过了好长时间我们才吃上饭,边吃饭时外婆告诉我:“你隔几天来一次,帮我做顿饭我动不了,自己一个人也不想煮饭,一直都是一天吃一两顿,我立刻就答应了,想到自己这次有好长的假期。吃完饭后,我问她:“你的被单要洗麽?”她说:“不用你洗,我知道你妈妈身体不好,不可以像以前一样指望着她来洗了,你家里也有好多事需要你做,我就自己洗了,但叫你大舅叫了半天他都不动,我就自己去清了,清了半天都没清干净,后来累了就坐在门口,过了一会,看到有人往这边走,就喊他帮我清了。被单被套就不用你洗了,你只要隔几天来给我做顿饭吃,我就会很高兴的。”我坐了好长时间才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外公去逝后,我外婆一个人一直坚持到现在,什么事都是她一个人做,现在她都八十多岁了,以前还有我妈妈帮忙,现在我妈妈身体不好也无力帮她了,而我舅舅他们虽离她很近,但却都不管她。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晚上,由于气温很低,有的家里吃完年夜饭就去睡觉了,有的在看电视,我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爸爸,但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我爸爸打开窗户一看才知道我细爷爷家的老房子着火了,隔壁住着我八爷爷。之后,村里每一户男丁都拿着桶去救火了,可怜的八爷爷(一个人)把家里的东西搬到外面。后来消防队赶来之后,火才渐渐灭了,也拯救了八爷爷,让这个好心的爷爷(老中医)存活了下来,火灭了之后他又要把家里的东西往里搬,如果说,没有村里人的帮助,这位孤寡老人早已葬身火海,并且会殃及其他邻里。之后得知是烟火引致这次火灾,所以,我希望我们农村有机会也能像城里那样严禁烟火,以避免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三婆中年丧夫,后来又找了一个丈夫,但却好景不长几年之后这位丈夫又离她而去,使她极度害怕,甚至不敢在家里住,就希望在儿女们家里住几天,开始这样的想法实现了,但是时间一长儿女们都不愿意让她在自己家里住。其实,在常人看来,世间根本就没有鬼。所以,根本就没必要害怕,但我三婆不敢一个人在家里住,就叫了另一位老奶奶与她一起住,之后这位老奶奶感冒了,她就说我三婆家里有鬼,以至于我三婆更加害怕,但她却不得不住下。

(结尾)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孤寡老人真的需要儿女们的呵护与关心,我写这次报告也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关心自己的父母与身边的老人,当老人受到重视时她(他)们就不会承受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社会上许许多多的老人,他(她)们各自承受着不同的压力,痛苦以及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无不值得我们伸出援手。而据我所知,只有福利院的孤寡老人才真正得到我们年志愿者协会的帮助,可见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大弊端。

然而,不管什么事,都有它的对立面存在。有的孤寡老人却过着幸福的生活比如:我七爷爷,他虽然也是老伴早已离去,但他的儿女却又送钱又送物,并且每年到儿子家过春节。为什么同样是孤寡老人却有着不同的生活呢?因为他们儿女的经济差异和文化差异,可见儿女,子孙们的生活状况对老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有影响,因此,我希望我们作为新青年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命运,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同时也是为我们的父母和儿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我们一起努力吧!尽全力去奋斗,以避免今后怨天尤人。

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时间,让我们的生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总之,孤寡老人的生活条件不仅需要社会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儿女,子孙们的帮助。那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让辛苦的老一辈人们能够更好地安享晚年。

孤寡老人的调查报告5

调查目的: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以自身的志愿活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调查过程:2月11日上午,我和弟弟一起前往社区老年服务中心,看望生活在这里的空巢老人。目的就是让老人们感受青少年对老人的关爱之情,同时,也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来到服务中心之后,我们给5位老嗲嗲、老阿婆送上了自己利用假期时间制作的几件小手工艺品,老人们接过小工艺品,乐得咧开没有几颗牙的嘴对我们大笑,连夸我们心灵手巧。很快,我们就和老人们攀谈起来,当我们得知他们中大部分常年没有亲人陪伴时,我们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忧伤。好可伶啊!子女们为了生计要在外谋生,常年在外,很少回家看望老人,有的甚至连过年都不能回家看看,所以,越到节日,他们就越感到孤独。

为了让老人们开心起来,我们为老人们唱了几首欢快的歌曲,老人们的一下子就高兴起来了,有一位老嗲嗲还和弟弟一起唱起了红星照我去战斗,唱完后高兴地说,自己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2月12日。有了昨天的熟悉了解,我们几个小志愿者很快帮老年服务中心做起了家务活,上午我们帮老人们洗衣服、整理晾晒被褥,帮助服务中心打扫环境卫生。气温虽然很低,但我们几个人干得热火朝天,小弟一脸弄得跟小花猫一样,惹得老爷爷、老奶奶哈哈大笑。中午,我和姐姐还下厨房秀出了自己最拿手的西红柿炒鸡蛋。看到爷爷、奶奶们幸福的笑,我们真的开心。

调查感受:这些老人大多是平日里缺少了家人的陪伴,孤独寂寞,我们需要多关心、帮助他们。对他们,有时仅仅只需要看一眼,说几句家常,他们就开心极了。

以后,我们还要常常去看望他们,不吝啬一个微笑、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声甜甜的呼唤,这都是对他们莫大的慰藉。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老人都有美好的明天。

下载关于孤寡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孤寡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活动主题: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活动时间:寒假期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通过调查孤寡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调查方法: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实践人员:关......

    关于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开学已有一段时间了,我们都经历过了高三,踏入了憧憬已久的大学,而现在的我们,各有各的想法,对学校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想对学校说的,或者有什么建议等......

    农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农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

    困难职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XX县困难职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按照这一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县总工会分别深入到各基层工会、XX镇政府、XX县阳光劳动服务公司等单位对困难职工情况和农民......

    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人:****** 指导老师:****** 时间:2010年8月20日 地点:******* 一、调查情况介绍 民工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大学生,我对这个问题......

    农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农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从古到今,农民都是占国家人数比例最多的。可以说在古代整个国家就是由农民来支撑的,失去了农民的支持无疑会失去国家的政权,所以古代才会有重农抑商的出......

    农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赵集村农民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提要:现在虽然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业、农村、农民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阜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上述问题尤为严重,土地荒废,农民工等......

    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前言:在我国,一般“农民工”泛指无某地长住户口而在该地从事各种活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自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