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羽绒服装业是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起步于年,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下,发展成为有大小加工企业100余家,加工点近500个,从业人员近5000人,年羽绒服产量1500余万件,产值2亿元以上,税收200万元左右的强大产业,形成了以羽绒服装生产销售为主,印染、绣花、辅料生产等配套完善的产业链,产品遍销全国各地,是转变单一的青石开采加工经济结构的优先发展产业。
一、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镇羽绒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存在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较小。我镇羽绒服装生产企业虽然有100余家,但达到一般纳税人规模的只有紫云服饰等2家,工人最多的也只有260人左右,其它为个体工商户,工人大多在30人左右,少的只有五六个人。
二是产品档次较低。我镇羽绒服装产品以背心为主,面对中低档市场,出厂价格每件15元左右。虽然大多都注册了商标,但没有一个有影响的品牌,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不高。
三是生产方式落后。我镇羽绒服装行业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厂房、仓库设在家中,几台机器、几个工人就是一个工厂。规模较大的也由于厂房和工人等问题,采取分散设点的方式进行生产,加工点遍及全镇及周边乡镇和县区,安全隐患大,不利于先进工艺的实施和企业的管理,以至于在境内甚至无法找到一家有一定规模、较为正规的羽绒服装厂。
四是扩大生产困难重重。由于我镇羽绒企业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没有可用于进行质押的固定资产,无法获取贷款,企业很难做大。同时由于受场地、职工宿舍硬件设施等制约,也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五是行业管理松散。我镇羽绒企业户数多、规模小,缺乏统一的行业协调管理,没有技术研发、原料采购、市场营销等行业服务组织,各自为政,相互竞争,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六是财政贡献率不高。我镇羽绒行业年产值2亿元以上,但财政贡献率却很低。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采取分散设点的生产方式,有的加工点在外乡外县,税务部门无法掌握真实的生产销售情况,很难做到应收尽收。另一方面由于沿海等地区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给予较大优惠政策,许多产品进超市需增值税发票的企业都在外另设公司,导致大量税源外流。
二、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1、产业链条完整,成本优势明显。我镇有羽绒服装生产企业100余家,绒毛加工、印染、绣花、辅料生产、包装等配套企业30多家,布料、羽绒等主要原材料也有固定的供应商,产业链条完整,生产成本竞争优势明显。
2、销售网络健全,市场空间广阔。我镇羽绒背心遍销全国各地,在各大中城市都有直销点和代理商,与500余家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加上每年秋冬季节遍及各地的企业直销短期门店和摊点,市场网络健全,销售方式灵活,若不断推出新产品,适时拓展国际市场,市场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3、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后劲增强。我镇羽绒服装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工人和经营管理销售专业人才,创造了“公司+农户”的灵活经营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随着我镇青石行业扶大抑小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必将使大量资本转向羽绒行业,为羽绒服装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4、宏观环境优化,发展时机成熟。我镇距羽绒名城共青不足10公里,苏共大桥的建成通车为我镇利用共青的羽绒服装产业资源、承接产业发展、融入共青经济开放区和湖生态经济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大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为我镇羽绒服装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支持。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编制及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启动,用地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得到解决,加上3.5万伏变电站、万吨自来水厂等项目的投入使用,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加快发展的条件充分,时机较为成熟。
三、加快发展的建议要求
为解决制约我镇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工业园区化”的思路,经过广泛调查论证,建设羽绒工业小区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镇拟在境内红星村星共公路边规划建设500亩的羽绒工业小区,第一期征用土地200亩,完成“三通一平”,将分散于各地的羽绒加工点集中到园区,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知名羽绒企业入园,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升级。目前,我镇已完成羽绒工业小区建设的前期调查摸底、选址规划等工作,为加快建设步伐,特请县政府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安排用地指标200亩。羽绒工业区拟选址于红星村境内的山地,规划面积500亩,第一期200亩。我镇已向县国土部门提出了用地申请,应在这次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预留建设用地,并将周边农田退出基本农田保护区,预留发展空间。同时要尽快开展用地报批工作。
2、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园区道路建设资金立项支持,协调供电、电信等部门架线入园,同时从资金方面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
3、为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协调金融部门为园区企业建设发展提供2000万元以上贷款,做好企业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质押贷款的协调工作,为入园企业安排500万元以上返乡创业等贴息贷款。
4、给予入园企业优惠政策支持。按照县工业园和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从用地、用电、税收等方面给予入园企业支持,特别是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从羽绒等原材料进项抵扣方面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入园,支持企业做强做大。
第二篇:加快绵安北产业带建设调查报告与加快羽绒服装产业发展报告范文
加快绵安北产业带建设调查报告
——安县加快绵安北产业带建设的调查报告
安县新县城地处全市绵安北产业带的腹心区域,一边是高速发展的高新区,一边是日新月异的**新县城。安县县委、县政府把灾后重建作为最大的发展机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路径,在“规划项目产业投资”方面集中力量,握紧拳头,通过规划落实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产业,通过产业带动了投资,在“两面夹击”中完成了“聚变”,打造出一方发展热土。
一、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发展
1、思路决定出路。
安县县委、县政府牢牢抓住灾后重建这一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机遇,按照市委“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路径和“一核四带”、市县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布局,把灾后重建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集中力量抓好新县城建设、打造特色工业园区、打造灾后特色新农村作为绵安北产业带建设的三件大事,着眼长远,坚持规划引领,走活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盘大棋。
2、用规划统领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面:以县城为中心,规划建设了**大道、辽安路两条主干线,有效破解了制约安县腹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构建了震后安县新的交通体系,使新县城作为安县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突出。
在县城建设规划方面:以打造“科技城”后花园和城市功能接纳
区为目标,在原来县城建设的总体规划基础上,聘请**省规划设计专家,对县城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完善,按照“以河为轴、两岸开发”的理念,形成了“九曲花荄”的规划方案。将新县城打造成一朵盛开的郁金香,突出宜居、宜商、宜工特色。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旧城改造规划,充分考虑县城发展建设与产业、与民生相结合,合理划分四大功能区,调整了功能布局,使中心城区的集聚功能、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规划方面:按照绵安北产业带建设的总体部署,全面启动**省安县工业园建设,园区规划近期为8平方公里,远期为15平方公里,重点推进华晨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和银河科技园建设,在**大道沿线打造新型工业化亮点,同时将界牌镇、花荄镇、黄土镇在**大道沿线区域均纳入工业园建设规划,使之一面与高新区对接,一面与**的“**工业园” 对接,形成新的“工业走廊”,构建多元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在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规划方面:以省级绵**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将灾后重建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及各类农业项目资金集中打捆投放,在**大道、辽安路等公路沿线规划打造1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比如安县花荄镇柏杨村是全省有闻名的蛋鸡养殖基地,早在地震发生初期,县委、县政府就将柏杨村作为灾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打造,利用柏杨村的荒山荒坡,在山上集中建设规模化的蛋鸡养殖基地,山下平坦开阔地带修建规格高、配套齐、价格低的农民新区。
在县城人居环境规划方面:以实施“水韵生态家园”项目为重
点,对县城安昌河堤防进行水环境治理,同时规划了湿地公园、“三纵两横”道路网络、水韵风情一条街,整体提升县城风貌和品位,增加商气和人气。
二、坚持项目带动,产业资金聚集
安县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认真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突破年”,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集中资金、整合项目”,在统筹兼顾全县的基础上,集中把66个项目、近60亿元资金和产业安排到绵安北产业带,正在形成统筹发展的“聚变”。
——投资4.1亿元**30公里辽安路,投资2亿元改扩建设**大道。——投资3亿元完善安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5亿元建设华晨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工业园,投资12亿元建设银河高科技产业园;投资5亿元加快好医生药业等重大工业项目。
——投资6.1亿元建设省级“绵**农村建设示范片” 并打造10个新农村示范点;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10.28万亩现代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区。
——投资4342万元对县城进行旧城改造,并对市政管网、绿化、路灯和城区垃圾处理厂进行改造升级;投资2.6亿元**和加固7所学校和教育附属设施;投资2.6亿元**、改扩建5所医院;投资1.1亿元**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投资3600万元**2所福利机构;吸纳民间资金近2.5亿元,对“水韵生态家园”项目进行滚动开发。
安县通过以上大项目的实施,将快速推进绵安北产业带的建设步伐,拓展发展空间,正在成为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和农业产业化的热土。
三、坚持统筹兼顾,打基础利长远
安县把“科学重建**县,奋力推进新跨越”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在加快绵安北产业带建设中,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最大的机遇,立足三年重建数十年跨越,抓规划,抓项目、抓产业、抓投资,在发展中破解矛盾,在发展中改善民生,沉下身子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1、在机遇中破解资金难题
在灾后重建中,安县将的**对口援建资金、国家灾后重建资金、特殊党费和社会援建资金合理安排,把资金用在解决民生、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的节点工程上,全县城乡焕然一新,有效推进了灾后美好新家园建设。面对县城迁建靠县本级财力支撑,无力投入开发建设所需巨额资金的巨大困难,安县借鉴省内外成功的经验,在“水韵生态家园”项目开发中,由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采取公司融资、公司开发、市场运作的方式,融资2.5亿元对县城安昌河堤防及水环境治理工程、湿地公园、“三纵两横”道路网络、水韵风情一条街的进行了滚动综合开发,整个“水韵生态家园”不仅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眼球”,所需的基础建设资金全部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得到解决,整个项目将吸引社会资金20多亿元。在此基础上,安县按照城县城发展总体规划,对安昌河沿岸荒、河滩土地进行整理,将生地整理为熟地,建立 “土地银行”。今年2月5日,安县拍卖县城的15宗499亩土地,吸引了**、**、**等省内外190多家企业参与竞拍,成交价7.58亿元,平均出让价达到152万元/亩,最高地块亩均达212.23万元,接近了**市区的水平。安县还储备了600多亩土地,准备建设水韵风情一条街,预计还可吸引社会资金20多亿元参与县城的开发建设。近年安县县城常住人口迅速增长,震后由3万人增加到近6万人,商气、商机、人气日益兴旺。
2、在发展中改善民生
安县通过生态韵家园项目的实施,使县城滨水地过去的“烂河堤、烂河滩、乱环境”逐步变为集公园、广场、亲水河道、景观建筑和特色步行街为一体“县城生活乐园”,将构建 “一水一堤一街一园”的景观格局,提升了安县的发展空间和人居休闲环境,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盘活了土地资源,实现了政府、商家和群众利益的三赢。安县通过滨河带的开发,取得了较高的土地收益。但安县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步提高了绵安北产业带内征地拆迁较多的花荄、界牌镇、黄土镇全征全迁户征地拆迁补偿标准,采取统建安置相和货币安置为主的方式,使征地拆迁群众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增加了群众收入,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效化解了征地拆迁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各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安县还拿出1800余万元实施原食品公司破产和职工安置,使长达11年涉及210余人的群访得到彻底解决;安县还拿出600余万元,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此文发表于XX年4月中共**市委政策研究室《**改革与发展》杂志)加快羽绒服装产业发展报告
羽绒服装业是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起步于年,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下,发展成为有大小加工企业100余家,加工点近500个,从业人员近5000人,年羽绒服产量1500余万件,产值2亿元以上,税收200万元左右的强大产业,形成了以羽绒服装生产销售为主,印染、绣花、辅料生产等配套完善的产业链,产品遍销全国各地,是转变单一的青石开采加工经济结构的优先发展产业。
一、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镇羽绒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存在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较小。我镇羽绒服装生产企业虽然有100余家,但达到一般纳税人规模的只有紫云服饰等2家,工人最多的也只有260人左右,其它为个体工商户,工人大多在30人左右,少的只有五六个人。
二是产品档次较低。我镇羽绒服装产品以背心为主,面对中低档市场,出厂价格每件15元左右。虽然大多都注册了商标,但没有一个有影响的品牌,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不高。
三是生产方式落后。我镇羽绒服装行业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厂房、仓库设在家中,几台机器、几个工人就是一个工厂。规模较大的也由于厂房和工人等问题,采取分散设点的方式进行生产,加工点遍及全镇及周边乡镇和县区,安全隐患大,不利于先进工艺的实施和企业的管理,以至于在境内甚至无法找到一家有一定规模、较为正规的羽绒服装厂。
四是扩大生产困难重重。由于我镇羽绒企业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没有可用于进行质押的固定资产,无法获取贷款,企业很难做大。同时由于受场地、职工宿舍硬件设施等制约,也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五是行业管理松散。我镇羽绒企业户数多、规模小,缺乏统一的行业协调管理,没有技术研发、原料采购、市场营销等行业服务组织,各自为 政,相互竞争,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六是财政贡献率不高。我镇羽绒行业年产值2亿元以上,但财政贡献率却很低。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采取分散设点的生产方式,有的加工点在外乡外县,税务部门无法掌握真实的生产销售情况,很难做到应收尽收。另一方面由于沿海等地区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给予较大优惠政策,许多产品进超市需增值税发票的企业都在外另设公司,导致大量税源外流。
二、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1、产业链条完整,成本优势明显。我镇有羽绒服装生产企业100余家,绒毛加工、印染、绣花、辅料生产、包装等配套企业30多家,布料、羽绒等主要原材料也有固定的供应商,产业链条完整,生产成本竞争优势明显。
2、销售网络健全,市场空间广阔。我镇羽绒背心遍销全国各地,在各大中城市都有直销点和代理商,与500余家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加上每年秋冬季节遍及各地的企业直销短期门店和摊点,市场网络健全,销售方式灵活,若不断推出新产品,适时拓展国际市场,市场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3、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后劲增强。我镇羽绒服装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工人和经营管理销售专业人才,创造了“公司+农户”的灵活经营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随着我镇青石行业扶大抑小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必将使大量资本转向羽绒行业,为羽绒服装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4、宏观环境优化,发展时机成熟。我镇距羽绒名城共青不足10公里,苏共大桥的建成通车为我镇利用共青的羽绒服装产业资源、承接产业发展、融入共青经济开放区和湖生态经济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大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为我镇羽绒服装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支持。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编制及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启动,用地等制约发展的问题 得到解决,加上3.5万伏变电站、万吨自来水厂等项目的投入使用,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加快发展的条件充分,时机较为成熟。
三、加快发展的建议要求
为解决制约我镇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工业园区化”的思路,经过广泛调查论证,建设羽绒工业小区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镇拟在境内红星村星共公路边规划建设500亩的羽绒工业小区,第一期征用土地200亩,完成“三通一平”,将分散于各地的羽绒加工点集中到园区,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知名羽绒企业入园,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升级。目前,我镇已完成羽绒工业小区建设的前期调查摸底、选址规划等工作,为加快建设步伐,特请县政府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安排用地指标200亩。羽绒工业区拟选址于红星村境内的山地,规划面积500亩,第一期200亩。我镇已向县国土部门提出了用地申请,应在这次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预留建设用地,并将周边农田退出基本农田保护区,预留发展空间。同时要尽快开展用地报批工作。
2、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园区道路建设资金立项支持,协调供电、电信等部门架线入园,同时从资金方面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
3、为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协调金融部门为园区企业建设发展提供20**万元以上贷款,做好企业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质押贷款的协调工作,为入园企业安排500万元以上返乡创业等贴息贷款。
4、给予入园企业优惠政策支持。按照县工业园和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从用地、用电、税收等方面给予入园企业支持,特别是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从羽绒等原材料进项抵扣方面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入园,支持企业做强做大。
第三篇:加强榕台农业合作自查报告与加快羽绒服装产业发展报告
加强榕台农业合作自查报告
一、总体情况
(一)组织参加海峡论坛成果丰硕
以“海峡论坛”为平台,本着展示福州“双新双创”发展成就、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并通过考察交流,促进两岸创业创新团队合作共赢的理念,紧紧围绕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两岸“双新双创”发展的主题,邀请淞富峰茶业(台湾)、山霖峰茗茶、旭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乐农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台企代表以及原南投市代表会主席许天送等10位台湾嘉宾和福建省云中部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福清碧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的大陆嘉宾参加了 对接交流,引进台湾新的业主从事休闲农业。结合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开发,引进台湾休闲农业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因地制宜,依托沿海、山区和平原地理特色,沿海休闲农业旅游区,在福清、长乐、连江、罗源等沿海县(市)打造生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在在榕台商示范带动下,我市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呈现出如晋安快乐园艺、闽侯朝阳农场、福清琳鹏观光休闲农园、福清闽鳟等休闲农业精品园。在 感受茉莉花茶文创的文化、创意、休闲体验。指导台创园开展“台湾青年创业农民中华农耕文化福建行”活动,邀请了13名台湾对接企业代表、台湾农业专家、台湾创业青年(含首来族4人)赴实地参访交流,促进两岸农业交流深入开展。支持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申报台湾高校学生农业教学实践基地,吸引更多台湾从事农业的个体商户和台湾青年前来创业、就业,寻求合作。
二、问题清单
一是台海局势不稳定的影响。受台湾方面现行政策影响,严重制约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加之台湾经济持续疲软,导致台商来榕投资弱化。
二是合作项目总体规模偏小、领域偏窄、效益偏低。目前福州的台商农业投资项目多为零散的台湾企业和个人,主要是为了利用福州相对低廉的农业要素资源价格,种养台湾优良农业品种,导致大型台资农业项目少,台资名牌企业、拳头产品不多。
三是政策协调机制不够科学。在种源引进通关方面国家政策尚未放开,存在许多制约瓶颈。榕台农业合作项目经营中存在着征地租地难的问题,土地政策不够灵活,台企和农户的合作缺乏完善的合约制度,对榕台农业合作项目的发展壮大造成不利影响。
三、建议清单
1、高度重视,扎实做好《福州市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的相关任务。我局收到文件后,局领导高度重视,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由分管领导召集相关处室站所开会部署,逐一将任务分解到位,确保政策落地执行。
2、扩大产业对接,深化榕台合作。以《福州市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为指导,通过台商的成功创业,鼓励更多台商开展投资合作,逐步拓展合作领域和层次。无论台商实力大小,一视同仁、服务到位,吸引更多台商投资兴业。以海峡论坛、“5﹒18”、“6﹒18”等展会平台为契机,加强榕台农业在食用菌、休闲农业等方面的项目对接,深化榕台农业合作机制,通过宣传政策、沟通交流和现场解决台商问题,凝聚共识,密切关系。加快羽绒服装产业发展报告
羽绒服装业是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起步于年,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下,发展成为有大小加工企业100余家,加工点近500个,从业人员近5000人,年羽绒服产量1500余万件,产值2亿元以上,税收200万元左右的强大产业,形成了以羽绒服装生产销售为主,印染、绣花、辅料生产等配套完善的产业链,产品遍销全国各地,是转变单一的青石开采加工经济结构的优先发展产业。
一、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镇羽绒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存在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较小。我镇羽绒服装生产企业虽然有100余家,但达到一般纳税人规模的只有紫云服饰等2家,工人最多的也只有260人左右,其它为个体工商户,工人大多在30人左右,少的只有五六个人。
二是产品档次较低。我镇羽绒服装产品以背心为主,面对中低档市场,出厂价格每件15元左右。虽然大多都注册了商标,但没有一个有影响的品牌,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不高。
三是生产方式落后。我镇羽绒服装行业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厂房、仓库设在家中,几台机器、几个工人就是一个工厂。规模较大的也由于厂房和工人等问题,采取分散设点的方式进行生产,加工点遍及全镇及周边乡镇和县区,安全隐患大,不利于先进工艺的实施和企业的管理,以至于在境内甚至无法找到一家有一定规模、较为正规的羽绒服装厂。
四是扩大生产困难重重。由于我镇羽绒企业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没有可用于进行质押的固定资产,无法获取贷款,企业很难做大。同时由于受场地、职工宿舍硬件设施等制约,也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五是行业管理松散。我镇羽绒企业户数多、规模小,缺乏统一的行业协调管理,没有技术研发、原料采购、市场营销等行业服务组织,各自为 政,相互竞争,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六是财政贡献率不高。我镇羽绒行业年产值2亿元以上,但财政贡献率却很低。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采取分散设点的生产方式,有的加工点在外乡外县,税务部门无法掌握真实的生产销售情况,很难做到应收尽收。另一方面由于沿海等地区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给予较大优惠政策,许多产品进超市需增值税发票的企业都在外另设公司,导致大量税源外流。
二、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1、产业链条完整,成本优势明显。我镇有羽绒服装生产企业100余家,绒毛加工、印染、绣花、辅料生产、包装等配套企业30多家,布料、羽绒等主要原材料也有固定的供应商,产业链条完整,生产成本竞争优势明显。
2、销售网络健全,市场空间广阔。我镇羽绒背心遍销全国各地,在各大中城市都有直销点和代理商,与500余家大型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加上每年秋冬季节遍及各地的企业直销短期门店和摊点,市场网络健全,销售方式灵活,若不断推出新产品,适时拓展国际市场,市场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3、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后劲增强。我镇羽绒服装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工人和经营管理销售专业人才,创造了“公司+农户”的灵活经营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随着我镇青石行业扶大抑小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必将使大量资本转向羽绒行业,为羽绒服装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4、宏观环境优化,发展时机成熟。我镇距羽绒名城共青不足10公里,苏共大桥的建成通车为我镇利用共青的羽绒服装产业资源、承接产业发展、融入共青经济开放区和湖生态经济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大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为我镇羽绒服装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支持。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编制及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启动,用地等制约发展的问题 得到解决,加上3.5万伏变电站、万吨自来水厂等项目的投入使用,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加快发展的条件充分,时机较为成熟。
三、加快发展的建议要求
为解决制约我镇羽绒服装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工业园区化”的思路,经过广泛调查论证,建设羽绒工业小区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镇拟在境内红星村星共公路边规划建设500亩的羽绒工业小区,第一期征用土地200亩,完成“三通一平”,将分散于各地的羽绒加工点集中到园区,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知名羽绒企业入园,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升级。目前,我镇已完成羽绒工业小区建设的前期调查摸底、选址规划等工作,为加快建设步伐,特请县政府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安排用地指标200亩。羽绒工业区拟选址于红星村境内的山地,规划面积500亩,第一期200亩。我镇已向县国土部门提出了用地申请,应在这次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预留建设用地,并将周边农田退出基本农田保护区,预留发展空间。同时要尽快开展用地报批工作。
2、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园区道路建设资金立项支持,协调供电、电信等部门架线入园,同时从资金方面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
3、为企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协调金融部门为园区企业建设发展提供20**万元以上贷款,做好企业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质押贷款的协调工作,为入园企业安排500万元以上返乡创业等贴息贷款。
4、给予入园企业优惠政策支持。按照县工业园和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从用地、用电、税收等方面给予入园企业支持,特别是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从羽绒等原材料进项抵扣方面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入园,支持企业做强做大。
第四篇:加快纺织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项目立县、工业强县”主战略,把发展纺织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纺织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县的主导支柱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极。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纺织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纺织产业基地,是提升××县工业化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发展现
状
2003年,××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把握国内纺织产业重心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有利时机,及时确立把纺织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的战略决策。几年来,纺织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总体上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快。五年内先后引进了天顺纺织、恒昌纺织、金源纺织、三邦实业、宏丰制衣、宝源彩纺等纺织服装企业,总数达12家,占地面积1100多亩,总投资达15亿元。
二是产业规模大。全县已形成75万锭纺纱规模,占全省纺纱规模的1/3,年织布可达800万米,年产针织服装可达630万件(套),初步形成了“纺纱纺线→织布→制衣”的纺织产业链。企业95%的设备达到了国内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县被省经贸委授予“江西省纺织产业基地”称号,今年8月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称号。
三是经济效益好。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纺织产业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平均达产达标率接近80%。上半年,园区纺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13.2%,占园区工业销售收入的27%;实现税收3200万元,同比增长111.3%,占园区税收的27%。
四是就业人数多。目前,纺织企业直接吸纳了6500多名劳动力就业,占园区就业总人数的23%。以天顺纺织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的供销一体模式,发展农村家庭纺织100多户,引进织机近600台,每年可帮助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增收和全民创业。
××县纺织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够优。纺织产业以纺纱为主,织布、服装加工占的比重较小,不到总产值的15%。纺织企业的原料供应、产品销售“两头”在外,企业只进行来料加工。此种经营模式不仅利润率低,而且抗风险能力差。二是科技含量不够高。现有纺织企业的研发能力普遍较弱,核心技术大多是从外部引入或者与外部联合开发。企业产品主要为化纤纱、纯棉纱,加工模式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所占比重小,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智能化转杯纺、紧密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在该县纺织行业中所占比重明显偏小。三是产业规模不够大。目前,纺织基地化纤产能仅12万吨,与外地产业基地相比,差距明显。比如浙江萧山区汇集的纺织企业达2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近500家,2007年的化纤产能达404.7万吨。
二、发展机遇
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对外贸依存度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影响比较明显,但从总的发展趋势看,纺织产业发展正在逐渐好转,再次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1、国内国际的需求潜力是最长远的机遇。从国内来看,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需市场,13亿人口的纺织服装品消费绝大部分靠国内的纺织产业来供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纺织服装品的需求还将不断增长。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年均纤维消费量从2000年的7.5公斤增加到目前的15公斤左右,但与发达国家人均年均纤维消费量30—40公斤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内需市场也存在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特殊材料等领域的产业用纺织品需求量迅速增长,预计未来三年将每年增长80—100万吨。这些意味着纺织产业发展还有很大有空间和潜力。从国外来看,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在国际纺织行业中具有产业链完整、配套能力强、专业分工明确、劳动力成本低等较强竞争优势,在全球纺织贸易市场占有1/3左右的份额。
2、国家对纺织工业的重视是最直接的机遇。在今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纺织工业被定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纺织工业的极端重要性,国家将会对对纺织工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为纺织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营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3、现有纺织产业的布局调整是最有利的机遇。目前,全国已形成广东西樵、浙江萧山、福建长乐等有规模的纺织产业集群110多
个,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五省的纺织产业集群就占总数的90%以上。受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沿海发达地区纺织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国家鼓励东南沿海地区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产业和产品,推动和引导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鼓励中西部地区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江西在承接纺织产业梯度转移中有着突出的优势,如毗邻东南沿海省份的区域位置、诸多的优惠政策及较低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对全省四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的××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4、××纺织产业取得的发展成就是最现实的机遇。××纺织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在园区平台、交通区位、产业聚集、生产成本上具备了加快发展的优势。平台方面,纺织工业园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环境优美,规划中的××纺织印染集控区目前已顺利通过省环保局的环评审批;交通方面,××距离省会南昌仅50公里,距港口城市九江168公里,南昌与邻近省会城市和主要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相连,并可实现铁海联运,交通十分便利,已经开工建设的昌奉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杭南长铁路、九长铁路将使××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产业聚集方面,集中了以金源为龙头的纺纱企业4家,以三邦为龙头的纺线企业2家,以及宏丰制衣等针织服装加工企业4家,纺织产业已初具规模。依托现有的聚集效应,可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对上、下游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生产成本方面,纺织企业对用电和用工的要求较高,用电、用工成本分别在生产成本中占40%和20%左右的比重,××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而且执行的工业用电价格为全省最低,对纺织企业具有较大吸引力。此外,××有较为充足、稳定、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能较好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三、思考对策
1、着力延伸纺织产业链条。按照“做大中间,做深两头”的思路,壮大纺纱生产规模,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上游产业要着力引进原料生产企业,下游产业要着力引进织布、印染、服装加工企业。一是突出产业特色。重点抓好原料、织造、印染三大基础项目,原料项目重点发展涤纶短纤和再生涤纶短纤生产项目,力争引进年产20—30万吨涤纶短纤维生产线,满足××纺织原材料需求;织造项目以配套本地原材料产品为主,发挥技术装备优势,提升织造能力和水平,重点生产高、中档服装面料;印染项目尽快启动纺织印染集控区的建设,抓好印染、水洗、整理企业的合理布局,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为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创造有利条件。二是狠抓产业招商。抓住国内纺织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开展产业招商,重点瞄准国内纺织产业原料生产、织造、印染、服装加工行业的百强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纺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同步发展,增强产业链的紧密度和稳定性。三是搞好政府引导。立足长远发展,注重培植纺织器材生产、物流仓储外包、印染污水处理等关联配套产业,并引导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根据××纺织产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配套产业的种类和规模,有针对性地鼓励本地私营企业和外来企业的发展,做到“及早规划、政府引导、逐步形成、滚动发展”。
2、大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一是鼓励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积极向上争取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造资金,鼓励较大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不断增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棉纺织行业重点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接头纱、无梭布、精梳纱)比重为主的技术改造;印染后整理重点加强针对新型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交织产品的印染后整理技术研究;化纤行业重点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差别化纤维及复合型纤维,注重开发引进竹碳纤维、原竹纤维等新型纺织材料。二是加强纺织人才培养引进。积极争取建立纺织技术学校,设立纺织行业技术研发中心,为纺织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根据企业需求,抓好纺织一线生产工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制订优惠政策和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千方百计吸引外地纺织行业生产、管理、设计、营销等各类人才到××就业发展。三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坚持培育地方品牌和引进知名品牌并举,提高品牌贡献率。大力鼓励支持本地纺织服装企业申报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加大对优势企业、优势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同时着力引进知名品牌企业或促进本地企业与外地知名企业的合作。
3、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空间。一是建好产业基地平台。紧跟全国纺织产业发展趋势,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做好纺织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高标准谋划产业布局,着力推进万亩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依据产业链分步建设原料区块、织造区块、印染区块,着力完善各个区块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为实现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打好基础。提高产业基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落后企业的引进。二是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加快昌奉高速、天然气管网、园区11万伏变电站、3万吨印染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承载空间。三是优化政府配套服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转变服务理念,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环节,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满意的服务;充分发挥纺织基地办公室、纺织产业协调办公室两个专职机构的作用,在项目配置、公共服务、市场监管、信息收集、融资服务、员工培训招聘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大力推进民生工程进园区,完善园区职工公寓、学校、医院、超市、银行等生活配套设施,落实好外来务工和进城务工者享有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的政策,增强园区吸引力。
第五篇:大兴安岭地区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调查报告
大兴安岭地区加快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调查报告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资源以及政策优势,更快更好地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强省?带着这个问题,省绿办、中心调研组,深入到大兴安岭地区的一些县(局)、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不仅比较全面掌握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情况,而且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相对全省而言,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起步较晚。直到1999年底,全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仅有2家,绿标产品3个,销售收入5340万元。200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后,大兴安岭地委和行署切实把绿色食品产业上升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开发,实现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2005年,全区绿色(有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89亿元,产量12.6万吨,分别比1999年增长815.7%和745.6%。一是原料基地层次不断提高。根据全区生态环境优势和资源特点,积极发展各类有机食品基地。目前,全区省级以上的绿色食品基地已发展到20万亩,其中,按照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种植的大豆9.1万亩,占45.5%。同时,有机山特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全区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正迅速由种植业基地向养殖业、山特产品基地延伸,由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向有机食品基地方向发展。二是产品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开发新产品,已形成北奇神茶、松果粉、有机农产品、精淀粉、野生浆果、野生珍菌、野生山花、野生山菜、鹿产品、蜂产品、保健酒、饮料共12大系列358个品种,并涵盖了绿色农产品、山特产品、畜禽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多个领域。三是优势特色产业异军突起。2005年,全区黑木耳养植小区发展到106个,规模达到1.1亿袋,产量达到3500吨,销售收入达到1.4亿元,分别比1999年350%、260%和600%。同时,野生浆果等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2005年野生浆果采集量近1万吨、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分别比1999年增长500%和520%。鹿存栏1.7万头,比1999年增长750%。四是“绿色加工航母”初步形成规模。坚持用大农业观点开发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用产业化模式推进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打造绿色(有机)食品加工航母。目前,全区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4家,比1999年增加62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2家,其中,北奇神集团辖企业22家,资产达到4.2亿元,年产值近5亿元。在64家绿色(有机)加工企业中,从事种植业加工的4家、养殖业6家、食用菌28家、野生浆果16家及其它企业10家,呈现出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的势头。2005年,全区绿色(有机)食品加工量6.6万吨,比1999年增长450%。五是“兴安”品牌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全区共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已达109个,其中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101个,不仅居全省前列,在全国地市级也处于领先的位置。同时,3户企业、4种产品获得国家“QS”认证。在取得标志使用权的产品中,有2个获得省级著名商标,有6个获得省级名牌产品,大兴安岭绿色(有机)食品品牌正逐步叫响国内外市场。六是综合效益越来越突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壮大,吸纳了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林场下岗职工,成为林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一条重要途径。2005年,全区直接从事绿色食品工作的人员达到8000人,间接安置富余人员40000人,拉动农民和林场职工纯收入达到1200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34元,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坚持把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面临日益严重的“林危”现实,大兴安岭地区地委、行署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发挥优势,不断调整和深化治危兴林,重振林区的新思路。他们认为,尽管森林工业面临挑战,但也充满难得的机遇。开发建设时间晚,生产区域远离城市和工矿,生态环境资源破坏程度轻,水、土和大气都维持较好的自然水平,全区大部分地域仍处于良好的自然原始生态,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块全境无污染的净土,是最敢叫响绿色食品的地方。
在吃透区情的基础上,他们以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食品基地为目标,确立了“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新型林区”的发展战略。为了保证这项战略的有效实施,一是坚持领导抓抓领导。全区层层成立了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任组长,吸收相关部门参加。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绿色食品产业开发情况的汇报,切实解决绿色食品产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几年来,地委和行署始终都把这一工作作为重点,由各级领导挂帅,组成专门班子,实施专题推进。二是坚持有人干有人管。成立了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办公室,列入政府序列,配备得力的班子,配强工作人员。县区局也大都设置了专门办事机构,并做到了“三有”,即有专门编制、有办公经费、有办公地点,为推进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纳入总体发展规划。根据大兴安岭的现实基础和潜在优势,各县区局在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都把绿色(有机)食品发展作为重点统筹考虑,制定了本地区绿色食品的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重点发展。
2、坚持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一是坚持区域化发展。按照资源、环境和地域特点,他们把全区划分为4大板块基地,即沿江区,以种植绿色麦、豆、薯、瓜菜为主,适度发展绿色畜禽业、冷水珍贵水产业和山产品采集业;内陆区,重点发展黑木耳、猴头等食用菌栽培和山野果、山野菜采集及绿色畜禽业;交通沿线区,重点发展马铃薯、优质麦豆、矿泉水、食用菌、山野菜、野生浆果生产加工基地和特色果菜生产基地;岭南农业综合开发区,重点建设薯、豆、麦、杂粮、绿色畜禽等绿色食品原料和种子繁育生产基地。二是坚持特色化开发。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开发具有大兴安岭特色的绿色(有机)食品产品,已初步形成了黑木耳、野生浆果、松果粉、鹿业、保健品、野生浆果饮料饮品、有机饲料等生产基地。一些基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省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比如,黑木耳,全区20万袋以上的规模养植小区发展到120个,1.2亿袋,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0.42万吨,销售收入1.6亿元。三是坚持机制化经营。强化契约联结,通过契约经营形式,不断调整利益联结关系,实现多赢,生产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订单达到了95%以上;突出服务联结,大多数企业通过“包技术”、“包贷款”、“包部分生产资料”等服务手段,强化与基地的利益联结。在此基础上,富林科技开发公司、绿源峰业有限公司、兴安有机食品公司等企业开始积极探索资产联结、资本联结等方式,努力实现产业化经营的新跨跃。
3、坚持用高标准和先进机制打造绿色(有机)食品加工“航母”。一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通过引资、改制和政策吸引等各项措施,促进了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目前,全区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民营企业已发展到48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5家、内外资联营企业7家、本地民间投资企业36家,这些企业起点高、机制活,已成为拉动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大力整合产品品牌。围绕北奇神等强势品牌,积极整合同类产业产品,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共有22家企业、160种产品使用北奇神著名商标,北奇神集团总资产已达到4.2亿元,年产值近5亿元,成为在省内外市场有一定影响的“绿色航母”,品牌资产、商标资产不断得到利用和发挥。三是大力开发新产品。紧紧围绕国内、国际市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开发,推进粗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单一产品向系列化产品转变。目前,在已开发的12大系列358个品种中,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占30%以上。富林山野珍品科技开发公司和兴安有机食品公司与哈尔滨、大连的科研单位、大学建立长期协作关系,每年至少开发1—2个新产品,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已占到总产品的50%以上。
4、坚持以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为目标建立现代营销网络。一是立足本地,积极培育区内市场。充分发挥各区县原产地优势,在全区建立了13个木耳、浆果、山野菜等绿色(有机)食品集散地,年销售近2万吨、近3亿元。去年,行署投资100多万元,在加格达奇区的繁华地段兴建了绿色食品展销中心,承担全区绿色(有机)食品的展示、宣传和销售功能。目前。绿色食品展销中心已接待大规模中外领导、客商团组75个,人数达到3200人次,现场直接销售达230万元,同时,通过现场接洽,带动企业签订合同30项,金额达1200万元。二是眼睛向外,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近年来,地委、行署以及地区绿办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组织全区绿色(有机)食品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展会平台推介企业,宣传产品。先后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销活动28次,合同履约额达到2.4亿元。今年哈洽会,他们组成了71人参加的展销团,参展
产品达10大系列238种产品,签订合同协议32项,签约金额近2亿元。三是依靠企业,建立现代化的销售网络。几年来,他们注意集中发挥大兴安岭珍贵、稀奇绿色(有机)食品的优势,通过进入超市经营,建立窗口市场等形式,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富林山野珍品科技开发公司以大中城市超市为核心,通过委托、代理、合作等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3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销售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2005年,全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省外销售额2.2亿元,比1999年增长9倍。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已销售到28个省、市、区(包括台湾省),远销欧、美、日和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5、坚持用得力的政策措施支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几年来,大兴安岭地区注意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不断出台新政策,全力保证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去年,地委、行署专门下发了《大兴安岭地区关于发展特色产业的扶持和奖励办法》。规定: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经绿色食品办公室认定后,单个产品地区补贴认证费50%;系列产品中每个产品补贴1万元;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获得国家QS认证的,地区给予一次性补贴5万元。对具有带动作用的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种植规模在5000亩以上),就地加工和形成规模的企业,经绿办认证后,每亩地区补贴10元。对建立年加工黑木耳100吨以上的企业,经绿办认证后,购买加工设备用款的20%,由受益地政府给予投资;对专项投资建立黑木耳销售集散地的企业,年销售量1000吨、税金100万元以上的,地区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的20%给予投资。对加工野生浆果2000吨、缴纳税金50万元以上的企业,对形成加工能力的基础设施投资,经绿办认证后,地区一次性投资20%。
三、几点思考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取得显著成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重要保证。几年来,大兴安岭地委和行署始终把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来抓,作为治危兴林、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来抓,切实纳入领导的日程,做到了真抓真管真干。
启示之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重要前提。几年来,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发展有机食品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确立了打造有机食品产业强区的奋斗目标,从而找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最佳切入点,促进了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利用的最大化,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统一。
启示之三,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是重要手段。他们注意抓主要矛盾,攻重点,破难点,紧紧围绕增加总量,提高层次;打造航母,叫响品牌;开拓市场、强化监管;提高效益、确保质量这四大产业发展关键点,不断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集中力量,搞好突破,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协调发展。启示之四,充分调动好两个积极性是关键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为本,把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增加农民收入上,增加企业效益上,促进社会发展上,积极运用政策等作用调动企业和农民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积极性,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引导企业和农民通过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加快致富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林区。
启示之五,建立一支得力的队伍是坚实基础。区和县(区)有专门的办事机构,乡镇一级有人专门的抓,确保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在全区每个层面,每个角落都有人管,有人干。
同时,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的精神,凡是确定下来的事情,都坚持逐件、逐项地落实、落靠,以实效、实绩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