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群众路线新路子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把“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首次写入报告,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总书记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这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指明
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xxxx地处鲁苏两省三市九个县市区结合部,是山东南大门,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其中xxxx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辖15处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42个行政村居,72万人,是一个典型的湖区县、边区县,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去年以来,新一届县委立足县情实际,确立了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滨湖新城奋斗目标,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一年干出三年活”,努力实现经济加速崛起、城乡三年巨变、群众幸福满意,把xxxx打造成为济宁和周边地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活力最强的县。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全县人民的同心同力、不懈奋斗。我们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发展惠民,把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开展“进百姓门吃百姓饭知百姓事帮百姓忙”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塌下身子倾听民声,撂下架子为民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巩固发展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群众意识。
只有心中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才能真心实意地服务群众。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干部作风转变,抓群众路线教育,不断提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一是以思想转变提升服务群众意识。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坚持既放远眼光、推动发展,更放低眼光、贴近群众,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深入查找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认真加以整改。开展了“全面持续学沭阳”活动,重点学习他们帮办服务群众的经验,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帮办代理服务机制,实现了“群众办事、干部跑腿”、零距离解决群众疑难问题。二是以教育学习提升服务群众意识。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春节上班第二天就组织县级班子成员和部门正职160余人赴临沂接受群众路线和廉政勤政教育;专门设立干部学习日,70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雷打不动周日晚集体进课堂学习。三是以转变作风提升服务群众意识。分层次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部门中层干部、农村基层干部作风整顿,在政法和教育卫生系统开展了“转正树”主题教育;制定了领导干部“十条禁令”、中层干部“六条禁令”、政法干警“十项纪律规定”、教育卫生系统两个“八项规定”、村干部“八个严禁”,在各个层面定制度立规矩正操守强风纪;开展了“不做闲人不喝闲酒不说闲话”主题教育,狠刹无所事事、闲话生非、吃喝浪费之风;开展了“反奢侈之风反脱离群众反特权思想”三反主题教育;坚持转文风改会风、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取消会议主席台,改革会议组织形式,群众坐中间,干部坐两边,充分体现了真正尊重群众,真诚关爱群众;全县观摩等大型活动一律吃大包子、喝白开水,树立了清新节俭的良好形象;近二百名领导干部徒步30多公里历时十小时上街观摩卫生捡拾垃圾整理市容,将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定为全民义务“劳动日”,让广大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密切干群关系。
二、开展“四百”主题活动,完善服务群众举措。
创新开展了“进百姓门吃百姓饭知百姓事帮百姓忙”联系农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机关干部走进农村,了解基层,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形成了成熟稳定的推进机制,打造了为民服务的金字招牌,主要做法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一是解决联系面窄的问题,实现进村入户全覆盖。按照均衡实力、强弱搭配、科学结对的原则,由县级班子成员、县直部门班子成员、下派第一书记和县乡机关在职人员等4545人,分别联系全县542个行政村、15万农户、71.6万人,在基层驻下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形成了人人都有联系户、户户都有联系人、人人都去联系户、户户都找联系人的干群互动良好局面。二是解决深不进去的问题,实现干部群众紧密接触。“进百姓门”开通“直通车”。广大干部充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进村入户,同联系农户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到田间地头听民生、接地气。农户在周末、节假日看到干部已经成为常态。“吃百姓饭”摆开“亲民饭桌”。广大干部自备饭菜到联系户家中,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员干部与群众鱼水交融的真挚感情。“知百姓事”做到“三知四清”。切实了解联系户的基本状况,知家庭成员、知生活状况、知生产情况,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家庭困难、清楚就业情况、清楚诉求愿望,实现了情况在一线掌握,感情在一线融洽,形象在一线树立
第二篇:探索群众路线新路子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把“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首次写入报告,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总书记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这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xxxx地处鲁苏两省三市九个县市区结合部,是山东南大门,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其中xxxx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辖15处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42个行政村居,72万人,是一个典型的湖区县、边区县,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去年以来,新一届县委立足县情实际,确立了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名县滨湖新城奋斗目标,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一年干出三年活”,努力实现经济加速崛起、城乡三年巨变、群众幸福满意,把xxxx打造成为济宁和周边地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活力最强的县。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全县人民的同心同力、不懈奋斗。我们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发展惠民,把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开展“进百姓门吃百姓饭知百姓事帮百姓忙”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塌下身子倾听民声,撂下架子为民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巩固发展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群众意识。
只有心中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才能真心实意地服务群众。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干部作风转变,抓群众路线教育,不断提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一是以思想转变提升服务群众意识。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坚持既放远眼光、推动发展,更放低眼光、贴近群众,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深入查找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认真加以整改。开展了“全面持续学沭阳”活动,重点学习他们帮办服务群众的经验,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帮办代理服务机制,实现了“群众办事、干部跑腿”、零距离解决群众疑难问题。二是以教育学习提升服务群众意识。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春节上班第二天就组织县级班子成员和部门正职160余人赴临沂接受群众路线和廉政勤政教育;专门设立干部学习日,70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雷打不动周日晚集体进课堂学习。三是以转变作风提升服务群众意识。分层次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部门中层干部、农村基层干部作风整顿,在政法和教育卫生系统开展了“转正树”主题教育;制定了领导干部“十条禁令”、中层干部“六条禁令”、政法干警“十项纪律规定”、教育卫生系统两个“八项规定”、村干部“八个严禁”,在各个层面定制度立规矩正操守强风纪;开展了“不做闲人不喝闲酒不说闲话”主题教育,狠刹无所事事、闲话生非、吃喝浪费之风;开展了“反奢侈之风反脱离群众反特权思想”三反主题教育;坚持转文风改会风、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取消会议主席台,改革会议组织形式,群众坐中间,干部坐两边,充分体现了真正尊重群众,真诚关爱群众;全县观摩等大型活动一律吃大包子、喝白开水,树立了清新节俭的良好形象;近二百名领导干部徒步30多公里历时十小时上街观摩卫生捡拾垃圾整理市容,将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定为全民义务“劳动日”,让广大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密切干群关系。
二、开展“四百”主题活动,完善服务群众举措。
创新开展了“进百姓门吃百姓饭知百姓事帮百姓忙”联系农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机关干部走进农村,了解基层,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形成了成熟稳定的推进机制,打造了为民服务的金字招牌,主要做法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一是解决联系面窄的问题,实现进村入户全覆盖。按照均衡实力、强弱搭配、科学结对的原则,由县级班子成员、县直部门班子成员、下派第一书记和县乡机关在职人员等4545人,分别联系全县542个行政村、15万农户、71.6万人,在基层驻下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形成了人人都有联系户、户户都有联系人、人人都去联系户、户户都找联系人的干群互动良好局面。二是解决深不进去的问题,实现干部群众紧密接触。“进百姓门”开通“直通车”。广大干部充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进村入户,同联系农户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到田间地头听民生、接地气。农户在周末、节假日看到干部已经成为常态。“吃百姓饭”摆开“亲民饭桌”。广大干部自备饭菜到联系户家中,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员干部与群众鱼水交融的真挚感情。“知百姓事”做到“三知四清”。切实了解联系户的基本状况,知家庭成员、知生活状况、知生产情况,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家庭困难、清楚就业情况、清楚诉求愿望,实现了情况在一线掌握,感情在一线融洽,形象在一线树立。“帮百姓忙”建立帮扶机制。广大干部充分发挥专长,积极为联系户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三是解决不办实事的问题,实现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实行联系干部“首问负责制”,只要群众问到的事情,能够答复解决的及时答复解决,不能答复解决的向上反映并跟踪帮办。每位干部都建立了《民情档案》和《帮扶工作台账》,做到件件事都有台账、件件事都记挂在心。目前共接到反映问题4316条,全部记录在案并及时给予回复或帮办处理。建立xxxx县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完善干部联系农户数据库,开展半年民意调查,认真梳理收集的问题。推行“整改承诺”等措施,落实责任、分类施策、限期办结,回应群众期盼,解决群众问题,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四是解决不能持久的问题,实现督查考核的制度化。为推动“四百”活动深入开展,出台了《意见》、《实施方案》和《纪律规定》,采取不定期抽查、实地督导、电话访查等多种形式加强督导检查。
三、改善民本民生,增强服务群众成效。
紧密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
一是知民之所愿。知民愿方能解民忧,解民忧方能聚民力。聘任761名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民意代表,每名民意代表确定10至20户群众作为经常性联系户;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求在5到10个工作日内反馈或联系相关单位解决,畅通群众意愿反映渠道。围绕群众现实需要,向农村选派党政宣传员、医疗卫生保健员、农业科技推广员、创业致富辅导员、特困群体救助员、社会维稳治安员、乡风文明指导员等“七大员”,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便民服务。针对湖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建设了“水上群众之家”、“水上法庭”、“水上警务室”、“水上接访船”等,架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县委带头拆掉了大门和围墙,让机关融入社会,让干部融入群众。
二是解民之所难。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资金向一线投入,资源向一线倾斜,人员向一线配备,让群众真正得实惠、享幸福。积极推进“城乡教师互动交流”活动;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大力构建家校联系新机制,努力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积极创新“为农渔湖民选配家庭医生”服务模式,1300多名医疗卫生人员成为渔湖民的家庭保健医生,共为32万人进行了无偿义诊,为27万人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大力完善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互动机制,选配医疗专家到乡镇医院坐诊,组织全科医生到村定期巡诊,用好“医疗大篷车”,实行专家联系重点病人制度,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乡村道路建设和村村通航工程,优化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连续召开五次打黑恶除霸痞专项斗争推进大会,不断深化政法系统“转作风正风纪树形象”主题教育,以铁手腕硬措施牢牢掌控社会稳定大局。
三是帮民之所需。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每年列支2800万元用于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村均运转经费达到5万元,为村干部服务群众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举办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课堂暨首届村集体经济发展论坛,对全县村干部进行实用技能培训轮训,增强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每年列支3000万元扶持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保增收,农民创富能力显著增强。大力发展湖区特色产业,推进农业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10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5亿元、增长21%,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增长3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97元、增长19%。在全市2012年综合考核中,全县群众安全感名列第一;群众满意度较上提升四个位次,名列第二;县市区内部测评位居第一。
第三篇:探索新路子 作出新贡献
探索新路子 作出新贡献
——政协第十届广州市委员会工作总结
2003年3月十届政协一次会议召开至今的四年,在中共广州市委领导下,市政协常委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工作创新和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各个方面的工作更有特色和活力,完成了十届政协提出的主要任务,为推动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全面履行职能,为促进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有新建树
十届政协选择关系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带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作为履行职能的主要课题,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最迫切解决,人民群众特别关心和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一)政治协商更加有效。
每年一次的全体委员会议,就每个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执行情况及本发展计划的报告、市财政预算上执行情况及本预算草案的报告、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进行协商讨论。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还分别对关系我市经济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认真协商,提出意见和建议,从政治上对广州市的全局工作提供了具有广泛民主基础的支持。十届三、四次全会分别对我市制定“十一五”规划和市委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进行协商议政,许多委员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我们组织五个专门委员会就非典型肺炎对广州的影响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提出《关于非典型肺炎对广州的影响及对策的建议案》,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办公厅专门转发,要求有关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等有关部门都充分肯定了“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常委会专题议政和《关于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案》对于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民主监督更加有力。
通过政协提案、委员视察、民主评议、反映社情民意、大会发言等多种形式,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四年来,参加市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共提出提案2204件,上报信息1103条,收集并整理上报社情民意专刊173期,编发《政协简报》100期,提交大会发言123份。这不仅有利于党政领导机关掌握实情、制定政策、改进工作,更起到了民主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就促进民族关系协调、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和《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在我市的执行情况,新白云国际机场、地铁、大学城及周边交通网络等重大工程建设,南沙开发和发展物流业、河水截污工程和污水处理、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了70多次委员视察,形成视察报告77篇,对一些行政部门、司法机关的作风建设情况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较好地发挥了人民政协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对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督作用。《关于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建议》的提案被市政府采纳,从2005年起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措施,使农民减轻负担和增加收入。市有关部门参考《建立我市突发事件应对系统,加强政府应急能力》提案的思路,建立了我市应急反应机制。市政府吸收了《关于加大对珠江水污染防治力度,保证广州供水安全的建议》等一组两件提案好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完善了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工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和收费制度、节约用水制度,建立了防治珠江水污染协调机制,健全了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预警机制等,使防治珠江水污染、保证广州供水安全有了制度、机制的保障。建设200万亩生态公益林系统工程连续8年的跟踪视察,对改善广州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参政议政更加有为。
先后举行常委会议25次、主席会议64次,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广州市委每年召开的全会精神,并就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加大禁毒工作力度、推进我市农村中心镇建设、我市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广州湿地保护与建设、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建设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组织了46次专题调研,开展了14次专题议政,形成了60多篇专题调研报告和专项建议,为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关于放手发展我市民营经济的若干建议的建议案》得到市分管领导和省、市委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同志在《关于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案》上批示:“市政协常委会建议案,既有针对性,又有建设性。请市委农办等有关部门认真研处,将其中的建议和对策采纳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部署和工作中去”。张广宁市长对市政协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建议案》作了批示,要求有关单位具体研究建议案中提出的5点建议和在修编《2006—2010年广州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改善和整治实施建议》中充分采纳,并亲自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审议经修编过的“实施建议”,在全面征求各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意见后审定实施,其中一些建议已吸纳到市的“十一五” 规划。我们还十分重视提案的交办和督办工作,先后组织了17次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的现场视察,召开了18次督办座谈会,强化了提案的办理成效,充分发挥了提案作为参政议政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力的载体作用。
(四)团结联谊工作更加活跃。
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新年茶话会、纪念黄花岗起义、迎国庆贺中秋委员活动日之外,利用各种传统节假日和历史活动、历史伟大人物的纪念日举办主题活动,如先后举办了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活动,凝聚人心,加强团结。密切与港澳台的联系与交流,由市政协主席、分管副主席带队前往香港、澳门拜访港澳委员、港澳重要社团,通报和介绍广州情况;邀请和接待港澳台侨各界人士来访,组织港澳委员考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项目和投资环境;关心、反映并协助在穗港澳台侨企业解决生产或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引介港澳台侨胞捐助公益和扶贫助学。重视拓展对外交往,组织了20多批考察团组出国考察,接待了越南祖国统一阵线代表团、法国市长友好访问团、美国华盛顿学生代表团等16个外国代表团,促进了广州与一些友好城市实质性的友好、合作关系,还与有关单位合办了“欧中(广州)经贸合作论坛”,加强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五)理论学习与理论研究、宣传、文史资料工作更加扎实。
以建设学习型政协为目标,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中心组学习会、常委会议学习会和专题学习会或专题讲座,认真学习新修订的政协章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通过组织参观、考察、交流,以及举办研讨会、培训班、编发学习资料等各种形式,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和人民政协理论学习。发挥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的作用,组织开展了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强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构建人民政协和谐运行机制、推动人民政协工作创新等理论研讨活动,共收到专家、委员和政协工作者的论文400多篇,加强了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立足于扩大政协的社会影响,加强了政协宣传工作。以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刊播市政协各方面工作的新闻稿件3550篇,制作专题电视节目“政协之声”52 期,编发会刊《广州政协》24期。重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编辑出版了《1992·邓小平南方之行》、《南华烽火》、《广州老字号》等书和《广州文史》5辑,对市政协几十年来库存的900多万字史料进行全面清理、精选和编辑。
二、充分发挥优势,为构建和谐广州服务有新作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届政协根据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独特优势,为构建和谐广州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一)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
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原则,积极促进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坚持把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作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特点和优势的重要形式,作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切实贯彻民主协商、求同存异的原则,充分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座谈会、每年由市政协党组书记带队走访一次民主党派机关,研究并帮助解决各民主党派在参加政协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办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提案,把民主党派的提案作为重点督办提案,抓好落实;积极与各民主党派联合开展专题调查,充分发挥他们在政协中的作用。
(二)关注社会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和谐。
围绕教育、卫生、就业、收入分配等关系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组织了农村义务教育和民办学校、农村卫生工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学校体育工作等专题视察。提出了《抓住机遇,统筹兼顾,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增加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迅速提高我市处理突发传染病能力的建议》、《推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促进我市农村医疗事业发展》、《建立合作医疗机制,解决农民看病难》等建议案和提案。开展了妥善处理征地拆迁遗留问题、解决困难公有企业参保难问题、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解决残疾人与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权益问题、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问题、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等专题调研,提出了许多很有针对性的对策,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关于促进我市现存的重点寺观教堂保护、规划、建设的建议》,促成重点寺观教堂的保护工作纳入市政建设总体规划,部分已进入实施阶段,促进了我市宗教关系的和谐。2005年第二季度开展专题调研和第16次常委会专题议政形成的《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建议案》,市委办公厅转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研处,市维稳及综治委认为“建议案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思路和举措”,“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拟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制定我市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条例,推动调处调解工作的法制化。2006年第二季度开展专题调研和第23次常委会专题议政形成的《关于推进我市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建议案》,既充分肯定了我市建设平安和谐社区取得的成绩,实事求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又客观具体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和措施。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批示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建议案”中提出的5个方面、19条建议涉及的35个问题,有的已采纳,有的已按建议改进。根据此专题调研、专题议政材料精编的《建设和谐社区,促进社会建设》,被全国政协十届十五次常委会议选作“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会13篇专题发言中地方政协唯一的一篇在大会上发言,并刊登在《人民政协报》和《中国政协》杂志。此外,“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建设平安和谐社区”两次专题研讨活动,130多篇研讨文稿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对策和建议,对人民政协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有统一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和思路的作用。
(三)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利用抗击“非典”的英雄人物和英雄行为,倡导并支持兴建抗击“非典”英模叶欣、陈洪光的塑像、兴建抗击“非典”纪念碑,举办抗击“非典”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专题研讨会、抗击“非典”文艺晚会等活动,广泛宣传抗“非”精神和广州人精神,使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接受了一场生动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抓住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利时机,举办“八荣八耻”专题讲座,开展培训,加强对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引导大家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发挥人民政协在推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专长,先后举办各类诗书画雅集、书画展、摄影作品展、藏印展、设计作品展20多个,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赋予新的时代风采,加强文化交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四)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尽心竭力为民办实事、送温暖。
“非典”疫情发生期间,一方面广泛组织各界人士捐款捐药捐物,帮助各地疫区稳定民心,另一方面深入动员医卫界的政协委员,坚守抗击“非典”第一线,支援全国各地的抗“非”工作,发挥中坚作用,其中有6名委员被评为市的抗“非”模范。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为市政协的帮扶点和我市从化、增城等贫困农村引介、捐赠的帮扶项目和资金达1470多万元;大力支持16位政协委员发起的“每一个政协委员都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地办一件以上的好事、实事”的倡议,从支持倡议者首先带头、鼓励有影响的委员作表率、发动全体委员积极参与三个方面引导、推动这项活动,苏志刚副主席任董事长的长隆集团就捐资200万元作为资助从化市扶困、助学、敬老资金;组织医卫界委员多次到帮扶点开展医疗咨询义诊活动,诊治患者2500多人次;为把“十百千万”工程落到实处,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带领市政协机关的同志多次深入帮扶点,与镇村干部群众共商发展大计,并且具体研究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资金,市政协机关和干部筹资、捐资117.5万元以及捐赠了一批电脑、书籍和文体设施,为帮扶点建桥修路,解决饮水困难等实际问题。引介港澳委员、港澳台侨同胞捐资1.8亿多元,主要是为广州的贫困农村和教育事业等捐资860多万元,为对口帮扶的广西百色、西藏林芝地区捐资4500多万元,为帮扶全国各地特困大学生捐资1400多万元,为广东和全国各地的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资1.2亿多元,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彭磷基先生就捐资5000多万元,市政协常委黄铁城先生、冯志强先生分别捐资3000多万元和2000多万元;港澳委员的爱心义举,得到了国务院、全国政协领导的好评,全国“扶贫状元”、曾任十届政协主席的陈开枝同志为此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制度和载体,工作创新有新成效
积极推进政协工作的完善和创新,提高了政协工作水平。
(一)坚持党对政协工作领导体制。
始终把服从、接受、依靠市委的领导作为做好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坚决贯彻市委的意图、执行市委的决定。每年年底向市委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请示新一年的工作;每次常委会议的议题,提前向市委报告、请示;主动请市委、市政府为政协履行职能点题、定题,确保政协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会议认真讨论、研究市政协工作计划、重要例会、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向主席会议或常委会议提出建议,确保市委的重要决策和部署在政协的贯彻落实。
(二)健全多党合作机制。
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和支持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参与政协工作;主动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建立广泛联系,大力支持他们利用政协这一政治舞台参政议政,以学习、培训为纽带主动把联系面延伸到各民主党派各级领导和干部,以会议、活动为平台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成员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共事;坚持落实组建政协的方针为合作共事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增加协商环节和人员扩大合作共事的层面,建立互动机制提高合作共事水平,促进了政协组织中各党派之间的团结合作。
(三)加强履行职能“三化”建设。
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推动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坚持与时俱进,结合广州实际,制定、修订了《广州市政协信访工作规则(试行)》等25项规章制度;新修订的政协章程颁布和全国政协新订和修订了8项工作制度之后,我们分别修订了《政协广州市委员会全体会议工作规则》、《政协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政协广州市委员会主席会议工作规则》、《政协广州市委员会秘书长会议工作规则》、《政协广州市委员会专门委员会通则》、《政协广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政协广州市委员会委员视察工作条例》、《政协广州市委员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我市政协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工作的内容、形式、程序以及具体的要求或规定。
(四)丰富工作载体。
主要体现在履行职能的新探索: 一是推进政治协商新实践。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列席的范围,邀请市民参加政协网上论坛并评点政协的建议和意见等,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积极构建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协商会、政协党组座谈会、专门委员会会议、秘书长会议、政协各组成单位和各界代表人士座谈会等各个层面、各种协商形式并举的新格局。二是落实民主监督新举措。一方面充分运用并不断完善提案、建议案、视察、举报、反映社情民意、特约监督等已有的民主监督形式,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与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民主监督形式,把“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列为重要工作,组织委员开展无陪同视察,对某些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的作风建设进行民主评议,邀请市纪检监察部门和公安部门分别在政协常委会通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与社会治安工作情况,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三是拓展参政议政新领域。创新选题方法,探索构建邀请市委、市政府出题,专门委员会报题,政协委员议题,主席会议和市各民主党派领导共同定题的选题机制;创新调研组织,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作用,由一个专门委员会独立承担,或由一个专门委员会牵头、若干专门委员会参与,或由办公厅与若干个专门委员会联合,参加政协的民主党派与区、县级市政协配合等办法,开展专题调研或联合调研,充分发挥政协的人才与智力优势和整体效能,提高调研质量和水平,同时,主动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联合调研,如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与市科技局联合开展《广州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及对策研究》专题调研,把落实政协提案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所形成的课题报告,通过了专家的评审验收和荣获科技进步奖,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好评;创新议政形式,把专题学习会、专题研讨会、专题视察,专题调研和专题议政结合起来,提高议政实效,建设平安和谐社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个专题议政就是这样组织和开展的,效果好、影响大,是比较突出和成功的。四是广开反映民意新渠道。重视发挥委员在反映民意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建立了政协信息特邀委员队伍,在委员中开展了每年至少提出一条有质量的建议、反映一条有价值的民意信息的活动;重视发挥各民主党派、团体、界别的作用,在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各区、县级市政协及机关聘任了信息员,健全了具有界别特色的民意信息网络;推进信息化建设,重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开设网上“委员信箱”、“民意信箱”,扩大了信息来源。十分重视发挥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作用,形成了政协领导重视支持、政协信访部门承办转办、各专门委员会协办、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的“大信访”工作格局,拓宽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和服务人民群众的途径。
四、加强自身建设,履职能力有新提高
人民政协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十届政协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履行职能重要保证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
(一)着眼于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协主席会议的集体领导作用,重点加强政协党组和领导班子建设。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组明确提出了:“主动自觉接受市委的领导,进一步坚持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改进工作,进一步发挥党组统揽政协工作全局、协调各方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继承和发扬党的统一战线和政协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搞好合作共事;切实加强党组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组的领导能力;加大党组对机关建设的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机关服务水平”等5项要求,制定了《广州市政协党组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加强整改的意见》,修订了《中共广州市政协党组会议工作规则》。主席会议也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州市政协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提出了20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措施。党组和主席会议成员注意加强学习,维护团结,发扬民主,勤政实干,清正廉洁,严于律己,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增强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着眼于提高委员素质和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政协委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报告会,组织委员集中学习,加强培训,另一方面通过赠阅《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杂志、《广州政协》会刊、《学习参考资料》,鼓励委员自学,引导、推动广大委员加强政治理论、人民政协理论以及时事形势和各种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充分调动委员履行职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和实行了主席约访、走访委员制度,密切政协领导与政协委员之间的联系,调动广大委员参与政协工作的自觉性;制定和实行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协委员参加政协会议活动组织工作的意见(修订稿)》,突出抓好会风,为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提供保障;开展了委员个人总结工作以及评选政协委员活动积极分子和评选优秀提案、承办提案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优秀论文、优秀文史资料图书与文史工作积极分子、宣传和信息工作积极分子活动,激励委员争先创优,更好发挥主体作用。
(三)着眼于强化服务功能和保障作用,大力加强机关建设。
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理想、责任、能力、形象’党员教育活动”、“‘走在前面’的排头兵实践活动”和设立市政协机关党组,加强政协机关党组织建设,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机关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增强了服务意识,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积极改善机关办公条件,实事求是地解决机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调动了机关及干部的积极性,强化了机关的服务、保障作用。
十届政协还加强与区、县级市政协的联系,采取联合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视察和督办提案的形式加强合作,促进了我市各级政协整体效能的发挥;加强了对区、县级市政协具体工作的指导,在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时,指导、帮助越秀区、荔湾区与萝岗区、南沙区分别完成了政协组织的调整或组建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十届政协的实践,使我们对做好政协工作有六点深刻体会:一是加强领导,多党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是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的性质决定的,又是政协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既是政协工作的首要关键,又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力量源泉。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中共广州市委对人民政协的领导,不断完善我市政协工作多党合作机制,确保我市政协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二是以人为本,履职为民。坚持为民宗旨,是人民政协以人为本固有属性的具体体现和履行政协职能的内在要求。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政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深怀爱民之心,多办利民之事;发扬人民政协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了解民心、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帮解民困,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三是把握主题,汇集力量。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这不仅是人民政协的本质特征和优良传统,更是人民政协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把握好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并且把加强团结和发展民主贯穿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有利于增强政协在全市人民群众中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这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协调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汇集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巩固和发展团结民主、和谐安定的政治局面,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事业作贡献。四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开展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提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提建议,都要把促进广州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为广州发展大局服务,这既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任务,又是政协工作促进党政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举措;不仅是衡量政协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更是政协工作有所作为的集中体现。五是彰显特色,发挥优势。人民政协由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组成,具有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等优势。彰显政协界别的显著特色和充分发挥政协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不仅可使政协工作更好体现广泛的包容性和代表性,旗帜鲜明地代表和充分表达各个界别、各社会阶层群体的政治主张与利益诉求,并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融合起来;更好体现党派合作性,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从组织上保障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利用政协这政治舞台行使其职责和权利,进一步发挥他们在政协的作用;而且可以更好体现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六是不断创新,注重实效。政协工作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实话、重实干、办实事,提高政协工作的实效。政协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开拓发展,人民政协才能永葆生机活力。为此,要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对人民政协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领域,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不断拓展政协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这六点深刻体会,既是十届政协工作的重要成果,又是把握政协工作规律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原因和成功经验,今后要继续坚持、发扬和不断丰富、提高,推动我市政协工作的新发展。
十届政协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是历届政协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更是中共广州市委的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单位、各界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十届政协及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单位和各位政协委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十届政协工作,与中共广州市委和形势的要求、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如何进一步搞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促进党政科学民主决策,如何正确有效实行民主监督,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如何抓准重点和关键,提高参政议政的实效,如何把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转化为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强大力量,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切实解决、不断提高。
这次会议结束以后,市政协将要换届,有些委员要继续留任,有些委员将不再留任。希望无论留任的还是不留任的,都要保持满腔热情,继续为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贡献力量,继续关心支持我市政协事业的发展。今年是实施“十一”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是全面构建和谐广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迎接2010年“亚运会”的启动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在中共广州市委的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开拓,勇于实践,为完成中共广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为推进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和和谐广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群众路线调研报告
群众路线调研报告: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清风王 戴普幸
按照中央、省委会议部署,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也按照局委的要求在公司内组织深入职工群众中开展此次活动。通过在基层职工内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个别访谈、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活动,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意见。通过传达中央会议精神的同时还在基层采取了边学边查边改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查摆问题,并成功达到此次教育实践的要求;现将此次调研有关成果报告如下:
一、目前公司的整体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局会议精神,以李素丽、徐虎、杨善洲等精神为镜鉴,发扬遵循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结合实际,明确传达上级的4 个突出问题10个方面作为边学、边查、边改的整改内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与勘察公司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相融合。按照 ‚教育实践活动自始至终要有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的要求标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带头示范作用,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边学边查边整边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1- 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笔者更加明白了勘察公司现在的状况及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同时意识到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尽早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干事创业的工作局面。在此次调研中查找到了工作中许多问题与不足:
第一,在生产管理上,整体资源运行效率低下 ;
第二,生产经营上,广大职工群众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即思想工作上,民生问题突出:抱怨声音明显,收入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经营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等等;
第三,人才发展战略上,人才流失严重,后备人才严重不足,断层现象尤为突出;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上,社会福利制度不完善,整体福利制度出现停滞不前现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经过多年重组与整改的建设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固有发展模式,传统思想已经根深底固,很难接收到现代管理的新思维、新思路、新模式;当公司在发展的同时与新形势的发展管理不适应时,应有的问题就随知突显出现、越演越明显,从而就出现上述的发展问题。上述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人才的认识不足,总认为有了一定的数量便可达到一定的质量,尽管人才年年都有引进,但分布不均,重点不明,作用不大;第二,人才的新老接替跟不上,老的人才在本职岗位上已经属于发挥余热了,工作已经没有了激情,不能为企业带来更新的理念,新的人才无法得到重用,久而久之造成脱节,非但没有形成阶梯反而形成断层,企业的管理缺
-2-
少活力和激情,死气沉沉;第三,缺乏长久思考,由于没有切合企业现状满足企业长远的规划,因而,当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尤其是要求企业内人才满足并适应这种变化时,更显得人才的不均及配臵的不合理;第四,竞争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很多企业内部人才的合理流动尚未真正有序运转,一方面存了一定的数量,另一方面却又难以达到质量上的要求,造成人才作用难以发挥安于现状。
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才问题没有处理好,为什么会是人才的问题?原因在于真正的人才的福利没有得到满足,当这部分人才中出现更好的待遇时,就会出现人才流失;一但人才流失问题的出现,就会带来整个经营发展战略一大损失;真正的人才流失后,留下的人才整个工作效率就会下降;随之形成群体效仿原理的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人才流失现象呢?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人才流失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利润分配不合理、福利待遇制度落后、薪酬分配不公等等的出现,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导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实现公司更大、更高、更强的发展,人才战略在以后的工作中尤为重要。现就介绍一下成功人才发展的理论与实例:
二、人才发展的理论观念
(一)人才的发展历史概况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朝高攀龙《答袁节寰中丞》:‚今天下难联者人心,难得者人才,难鼓者士气,得老公祖(袁可立)一点真精神不难矣。‛具体到企业中,人才的概念是这样: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3- 或专门技能,能够胜任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
企业的人才总量包括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经营人才指企业的单位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是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技能岗位工作,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或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
怎样给人才下一个定义呢?传统上我们把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之人称为人才,而现代竞争社会对人才有了新的认识与界定,是否拥有职业素质成了人才的一个基本标志。
‚投资是一项经营人才的业务‛。这句话说明商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留住并善用人才,才能在商业竞争中获胜。这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要求,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重要法码之一。
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人才,人才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尽管对人才有新的定义,但是,从目前我国统计口径来说,所谓人才还是具有中专(职高)学历1及以上或具有初级职称及以上的工作人员。
1、人中之才
人中之才,即人才,有谋事之才、谋略之才、将帅之才、栋梁之才。一国人才的众寡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存亡。一代又一代的人中之才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里不辱使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孙子〃《计篇》中阐述到:战争是严酷的,治国是艰辛的。虽然军事和治国的战略都从属于政治、从属于自然及社会和物质
-4-
基础,然而导演战争、治国安邦的都是人才;而人中之才在社会发展的战略结构中伴演了至关重要而能动的因素。时至今日,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并将竞争引向广泛、多元、高、精、深的方向发展。
人才是人,人是有需要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等级,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和发展。‚人才‛是有着较强能力和较高自我意识的一群人。他们在前三项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强烈地要求被尊重和充分的自我价值实现。他们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他们极欲看到自己最大能力相称的工作。可惜‚人才‛的这一优秀意识经常会受到打击和压制,被冠以‚出风头‛、‚好表现‛、‚争权夺利‛的帽子。最终,人才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其能量。而社会、国家、企业也失去了许多发展的良机乃至产生危害。战国时代,赵国有名将廉颇,秦国不敢犯其疆界。几年后廉颇因故告老,秦兵闻息来犯。赵王使人来问廉颇‚廉颇老亦,尚能饭否?‛廉颇虽老但一心向国,当着来使连吃三大碗饭;但使者害怕廉颇出山损及其集团利益,遂回赵王廉颇已老。赵王正疑虑老臣廉颇再次出山是否会拥兵自重,乐得意不用廉颇;不久赵国亡。雄心和抱负,是自古英雄的共同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动力,执政者须善待之。如当下的国营企业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导致职工精神萎靡、不思上进,人才变愚才。若企业领导者不施予环境刺激而任其自生自灭,则所有人都趋向于‚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企业将不再拥有真正的人才。
再者,人才是人,人有天生的自我保护行为。对社会择业而言,总的趋势是自由化。‚鸟择良木而栖,士择良主而仕‛,有能力的人总是自然地向那些工作报酬优厚、更尊重人才,更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5- 的单位流动,以保证自己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而对于企业来讲,若企业中已开始有一个真正的人才外流,而又没有新生力量及时补充时,就已预示这一企业的用人制度存在不合理、不先进的地方。而其它方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随之而来。人才流动是正常的行为,而人才流失不是正常的现象。人才流失是企业无可弥补的损失。人才流动的互动行为表现在:企业家总期望优秀人才的不断流动以带来创新的思维,而高瞻远瞩的人才总流动到优秀企业家的麾下。
2、人尽其才
正如前面所说,人才是一种资源,不能合理的使用人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如何合理的使用人才,是古代帝王将相终其一生探索的文章,更是当今企业在争夺市场、争创效益过程中最经常思考的问题。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就第一次提出用人要‚任其所长‛的理论。他在《形势解》中说:‚明主之官物色,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成功无不立。‛而孙子进一步阐述道:‚(译文)高明的领导者,他的注意力放在‘任势’上,而不苛求部属,因而他就能选到适当的人才,利用有利的形势。‛所以,每一个领导者不可以求十全十美的人才,倘若用人之长补人之短,则身旁多有人才;而若求短舍长,天下尽是可弃之庸才。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捷发展,现存的一些人才选用制度又再次落于时代之后。事业、企业最常见的状况是论资排辈、脑体倒挂、能上不能下。在这种固步自封的‚金字塔‛形的用人体制下,无论人才的数量、质量,还是人才观念更新的步伐都遭受到严重的压制;人才选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何谓人才,这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自身就没有明确地衡
-6-
量标准,政府有关部门的定义是:取得中等专业学历的人(如此看来,我们泱泱大国岂不是人才济济?)。企业可能是受此影响,用一些简单和显现的标识作为判断人才的标准,于是人才与学历、职称、就职经验、是否海归等同起来。受此牵引,那些还没有达标的人才,没学历的补学历,有学历的补出国,有工作的忙跳槽,如同群马奔腾,直到把伯乐们看得眼花缭乱。
对于企业来讲,人才是那些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具有职业素养和较高工作技能,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专家认为人才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的人,企业的功利性决定了人才必须是那些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而学历、职称、经验等与一个人的价值创造没有直接的联系。
3、人才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焦点在科技、技术,关键在人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直接演变成企业间的竞争,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跨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谁拥有掌握了丰富的人才资源,谁就等于掌握了至胜的法宝,谁便可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理论上来讲,人们不得不承认人的因素在企业的重要性,人的因素对任何一个企业的实力、活力、生命力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大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势、充分发挥和挖掘人才、发挥好人才作用。这样,企业方可兴旺、才有竞争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正如古人云: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由此可见,企业合理使用人才是何等的重要。在我国历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的用人艺术。如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礼贤下士‛,-7- ‚三顾茅庐‛的求才风格;‚伯乐识千里马‛的识贤之举;外借‚诸葛‛,内用‚周朗‛的寻才之道;‚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不疑‛、‚识才于未显之时‛的用人胆略等;这些艺术用于企业合理使用人才无疑有至深的现实意义。其重要性有:
第一,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人才是发展经济有关政策的倡导制定者、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核心技术的引进创造者,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这些人就是发展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发展经济的第一资源和基础性资源。为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坚持人才开发,努力满足当前我县经济发展最急迫的人才需求,统筹考虑本单位经济长远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第二,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市场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支撑。但只有人才的支撑才是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弥补其他因素的不足。远到国际上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新加坡,近到国内的浙江温州、义乌,这些国家和地区既不是原料产地,也不靠近大的销售市场,它们的经济成功靠的就是有一批敢闯敢干、敢于吃苦、敢于冒险的人才。因此,在发展本单位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把人才的支撑放在首要位臵来考虑。
第四,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保障。现在人才的区域化、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发达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对高技术和高级管理人员纷纷放宽政策限制,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社会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特别是近年来,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发展经济就要求我们取得人才竞争的主动权,以此来保障本单位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进一
-8-
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与政策优势。
4、如何合理使用人才
跨国公司开掘人才资源宝藏的成功秘诀在于就是形成人才资源争夺最新理念:一方面‚无偏见‛理念,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企业家韦尔奇洞察秋毫,以独创的企业精神争夺全球化人才,开展全球化经营。另一方面‚非平衡‛理念,传统的人才管理理念认为,寻求‚平衡‛是企业组织与制度的基本任务。然而,研究跨国公司的争夺人才实践,发现他们在不断打破平衡,以‚非平衡‛理念指导企业组织与制度创新,建立企业人才任用、奖励和股权激励机制,以更加有效地争夺人才。
以色列著名企业家凯奇说:‚一次高学历教育并不能决定人的才能一生,需要不断地提高人的知识和能力;即企业人才观
企业人才观。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不善言谈,很多人认为他是个‚书呆子‛难有大的作为,然而华罗庚同志正是透过他这‚书呆子‛气,看到了他的潜心研究的精神,把他调到数学研究所,使陈景润攀上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用人之长,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作为领导要使人才合理得到使用应该一要消除用人所长的障碍,领导者大都希望人才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可是有的时候领导者本人却会成为用人之所长的障碍,如家长式专制、领导心地狭隘、自身水准不高等。二要冲破传统习惯势力的阻挠,如果人才在某一方面冒尖,有了突出成就,各种非议就会接踵而来,‚枪打出头鸟‛还有势力,因此不能妒贤嫉能,要为人才潜力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三要充分认识了解到人才的长处,这样,你才会把他放在最合适的地方,这样才能达到用人之所长之效,以利人才真正得以合理的使用。-9-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形成正确的人才用人观
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作为领导班子成员要形成正确的用人价值观,注重对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对重要问题的出现时,要及时用本单位的人才去解决社会普遍存在问题。用人才观的理念来解决问题,发展经济,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能力。
(二)在人才储备机制上,要注重人才引进机制的投入力度 在人才储备上,关键在于新老交替的培养与轮换制度的形成,注重对真正的有才能的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形成很好的培养机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对人才的所长进行明确的把握,注重对人才的全方位的培养,人中之才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更加注重全才的储备工作。在有条件的时机时,注重对人才的引岗培养,创新煅炼的引进机制。
(三)对相关社会保障机制,要加大投入建设力度
一个企业发展的强弱,关键在于一个企业的人才数量的多少,你储备了多少资源;是否已为企业发挥其能力,贡献了全部;人才的多少,最重要的看企业有没有建立起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是否为企业发展的人才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是否已经为人才解决的后顾之忧。只有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形成,才能为人才留下奠定基础,才能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人才的需求,就是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做为后盾,才有谈的下去的理由;因此,社会保障机制,尤为重要。
(四)完善福利机制的建设步伐,完善薪酬制度的发展战略 永远要记住,薪和酬就象硬币的两面,必须同时存在,同时考虑。薪和酬,亦可以称之为经济性因素和非经济性因素,所包含的内容可
-10-
以用下图来做说明:
企业要完善好薪酬管理,需要注重岗位评价、薪酬定位和绩效考核三个方面。
1、确定薪酬战略
做好薪酬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要有符合公司整体战略的薪酬战略,通过薪酬战略可以将公司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联系起来,让所有薪酬工作政策都有依归。企业只能有了明确的薪酬战略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薪酬在稳定核心人才和激励员工绩效表现上的作用。
2、明确薪酬定位
第一,薪酬水平。薪酬水平是企业薪酬体系市场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影响着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激励和保留,因此薪酬水平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薪酬结构。薪酬结构不仅直接关系员工的薪酬分配,而且还关乎薪酬激励,都是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面。-11- 3、执行绩效考核
合理的绩效考核总是能将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薪酬进行直接关联,这让企业的薪酬管理更加容易。
第一,考核内容的制定。在绩效考核的时候,关于考核方式、考核指标、考核周期等具体的考核内容要做好。
第二,确保薪酬和绩效关联。很多企业也非常重视绩效考核的执行,但是效果非常不好,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将绩效和薪酬关联起来。
第三,工资范围要大。绩效考核的一个主要作用就在于通过绩效薪酬对员工进行激励,所以对于企业的工资范围要在科学的情况下尽量拉开差距,这更能体现激励的效果。
薪酬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薪酬是组织对员工的贡献包括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等所做出的各种回报。
关注个人绩效,按绩分配。区别同一职位上的胜任者、合格者和不合格者,将这些差异在薪酬制度中加以体现。确保员工的薪酬与其绩效一致,也就是与其单个生产周期的劳动边际效益等值。研究表明,同一职位的不同员工之间的绩效可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而且在越是需要高层次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岗位上,这种差别就越明显。
显然,一个内部公平的薪酬制度必须关注员工是否真正创造了价值,创造了多少价值。有多少有效付出就会获得多少回报,这样的薪酬制度才是公平的。
4、薪酬管理的目的
薪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的同时,充分激励、发挥员工的能力,实现企业战略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另一
-12-
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将促进企业发展,为薪酬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5、薪酬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西门子全球总部人事副总裁高斯说‚我们西门子这么大的公司能凝聚在一起,它的凝聚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金钱,一是人力管理。‛对企业而言,薪酬是企业的运营成本,成本不能超出员工的创造价值,否则企业就会亏损。企业如何进行薪酬管理,反应了决策者的价值观,如能长期积淀,还会形成特定的企业文化。由此可见,薪酬管理不仅是企业得以吸引优秀劳动力和人才的首要因素,也是企业育人、激人、留人的成败。对人才来说,薪酬管理不能固守原由的薪酬制度,要留住真正的人才要敢于破除落后的体制,敢于走市场化的人才定价机制;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总之,‚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孙中山)‛、‚只有有天才的人才能发现天才的幼芽,发展这些幼芽,并善意地给予他们以必要的援助。(圣西门)‛、‚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梁佩兰)‛这些大师留下的真言告诉我们:人才的重要性与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只有会珍惜、合理利用人才,才能使我们的目标达成。一个企业只有会储备人才的资本,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只有在经济发展中抓住问题主要方面,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瓶颈,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建设美丽勘察梦。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四日
-13-
第五篇:群众路线调研报告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性质的体现,也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干部作风、汇聚群众智慧力量的现实需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十八大做出的重要部署。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市委相关要求,我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意见征集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进行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
我镇紧紧围绕 “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深入细致的调研,摸清当前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最需要、最迫切的困难问题;摸清群众对当前党风、政风以及社会风气最不满意的问题;摸清对党员领导干部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是什么;摸清干部和乡村在贯彻群众路线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具体表现,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我镇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群众路线贯 1
穿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做决策以群众意见为依据、谋发展以群众需求为根本、评政绩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
二、调研工作中群众所反映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1、生产路问题
近年来,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万寿菊、烤烟、三
七、蔬菜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群众收入重要来源。但通地生产路一直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问题,一方面是缺乏管理,道路标准低、窄;另一方面是大部分是土路,不利大型农业机械耕作和车辆进出,特别是雨季,道路泥泞不堪,影响群众耕作、成熟蔬菜及时销售,成为农业生产瓶颈。大部分群众反映说:这些年我们出村路、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建好了,能否把生产路再统一建设,解决农业生产最后一公里的制约问题。
2、灌溉和排水问题
近几年,鸣鹫镇持续干旱,去冬今春,一直未得到有效降雨,原本保障脆弱的灌溉问题凸显出来,全镇63个自然村都存在灌溉困难及部分自然村存在饮水困难。由于干旱导致农作物不能及时耕种,即使已耕种的农作物因严重缺水而不能良好生长,部分自然村过去浇地靠群众自建的小水窖解决,今年由于天旱大部分水窖蓄水不足,灌溉困难。杨柳河也因长时间干旱,导致流量减小,严重影响河道下游农田灌溉,暴露出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薄弱环节。同时,每年杨柳河雨季时水位升高,因排水设施不健全,加上原有设施老化,损毁殆尽,造成排水不畅,往往积涝成灾,严重
2影响下游自然村农田生产。群众对此意见大,这些都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统筹解决。
(二)公共服务方面问题
1、安全饮水问题
近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我镇基本解决安全饮水问
题,但仍有极少数自然村管道老化,锈蚀严重,水源供水不足等问题,导致不能正常供水,影响正常生活秩序。
2、扶贫攻坚和低保等社会救助问题
目前,导致群众生活困难、返贫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因病致
贫。许多家庭因大病或长期慢性病,陷入困难之中;二是因学致贫。这个是阶段性的问题,一些家庭因供养两个大学生或高中生,高企的学习费用使家庭贫困;三是因老年、痴呆、精神疾病、生产生活能力低下而导致贫困;四是因灾祸导致贫困。自然灾害打击或交通、其他偶然事故导致贫困;五是因生产单一,技术不足导致贫困。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我们对口帮扶,因户施策,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对近年来实施的新农合、新农保,群众比较满意。对社会救助,特别是医疗救助,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是:一是大病、重型病症救助标准低,而大病是农村致贫重要原因;二是慢性病报销不够规范、比例也低;三是农村卫生院设备简陋,技术培训、指导力度不够。
(三)社会风气、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
1、干部服务群众意识有待提高。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最根本的政治路线。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镇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干部群众观点、群众意识日益淡薄,和群众感情疏远。工作中习惯当传声筒,电话指挥,和群众面对面交谈,倾听群众心声的少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只批评上级和下级,不开展自我批评。为数不少的干部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清,认为本次活动是只针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于己无关,没有把它当成一次提高党性修养,改变和提高工作作风的契机。
2、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需要改变。上级部门安排工作下达任务,不调研,不切合各个乡镇实际,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工程不能列为重点工作得到解决,事权和支出责任不匹配,只下任务不拨资金。工作制度制定不能切合实际,层层加压,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学习形式内容机械单一,学习成果汇报程式化,很多学习活动往往流于形式。
3、学习需加强,做群众工作能力待提高。目前乡镇年轻干部、公务员,许多都是从校门到机关门的“两门”干部,工作热情高,但基层工作经验不足,需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上再锻炼、再提高。
三、今后的打算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最主要的目标是落实务
实、清廉、为民的服务宗旨,重点和关键点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4营造和谐的镇情村情上。针对我镇的实际情况,对今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些建议和打算:
(一)坚持多措并举,提高村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一是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综合素质,强化村级干部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二是通过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在基层一线包村蹲点、联系包抓乡村重点工作等实践锻炼活动,努力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团结凝聚人心的作用,使每项决策、思路和办法,能够通过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落到实处、发挥效应。四是强化群众工作考核。要将群众工作纳入相应的责任考核当
中,通过考核来强化干部的工作责任,激励干部提高工作水平。
(二)切实转变作风,增进干群关系
一要坚持察实情。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真实了解村情民意,捕捉社会信息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和倾向性问题。二要善于解民意。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善于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通过说服解释、耐心疏导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三要坚持抓关键。大力发展特色优势高效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做好道路建设、渠道衬砌、人饮病改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用实实在在的利民惠民实事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三)完善制度体系,拓展干群沟通渠道
认真执行干部民情日记、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下访等制度,要通过民主恳谈会、记民情日记、住村等多种形式联系群众,沟通思想,增进感情。要充分发挥农村“两代表一委员”在联系群众、听取和反应群众意见方面的作用,形成定期向他们通报情况和听取意见制度。要重视网络、微信、微博等新渠道、增强政府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功能,使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更直接、更及时、更广泛。
(四)强化教育引导,提高村干部党性修养
一要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送出去学与请进来教、远程教育引和人才实训基地练等办法,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二要通过组织学习新《党章》、重温党的誓词、到党性教育基地学习等
(五)以突出整改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围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
饰、不护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源头化解矛盾、对症下药,逐一解决:一是对群众反映的安全饮水、生产路建设、扶贫、低保等问题,凡在本镇范围内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二是凡当下不能解决,协调相关部门,分步实施。总之,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取信于民的根本
(六)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加快鸣鹫镇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门路,门路多不多,关键看干部。在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拓宽群众的致富思路,加大对农村致 6
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引导干部带头闯富路,在资金、土地等政策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要有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和胸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项目,争取来的项目要实施好;大力发展“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做大经济蛋糕,为实现富民强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