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群体、团队和组织
(1)组织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多层次岗位及其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定义包含的特点:
1、有明确的目标。
2、是实现特定目标的工具;
3、有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4.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
(2)团队(Team)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共同承担责任,达到共同的目标。
(3)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合体。
(4)团队与群体主要区别是:团队和群体经常容易被混为一谈,但它们之间有根本性的区别,汇总为六点:(1)在领导方面。作为群体应该有明确的领导人;团队可能就不一样,尤其团队发展到成熟阶段,成员共享决策权。(2)目标方面。群体的目标必须跟组织保持一致,但团队中除了这点之外,还可以产生自己的目标。(3)协作方面。协作性是群体和团队最根本的差异,群体的协作性可能是中等程度的,有时成员还有些消极,有些对立;但团队中是一种齐心协力的气氛。(4)责任方面。群体的领导者要负很大责任,而团队中除了领导者要负责之外,每一个团队的成员也要负责,甚至要一起相互作用,共同负责。(5)技能方面。群体成员的技能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的,而团队成员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把不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综合在一起,形成角色互补,从而达到整个团队的有效组合。(6)结果方面。群体的绩效是每一个个体的绩效相加之和,团队的结果或绩效是由大家共同合作完成的产品。
群体是简单的数字汇总,没有必然的、法定的联系,组织是有范围的,特定的,系统的,有目的的人为组合。组织可以是群体,群体不一定是组织。
群体可以有职能,但没有特定的职能。但组织中却有相同的目标和一定范畴内特定的职能。
群体的职能也是社会最基本的职能,而组织的职能则是单一的或一定范围内的职能。
第二篇:群体团队
一、群体与团队
在日常生活中,相同性格、爱好和追求的人常常会走到一起,形成一个群体,这是人们对群体现象直观的认识。对于群体的概念,由于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学者的表述也不尽相同。赫雷吉尔(O.Hellrigel)等人认为,群体是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互相交往沟通的一群人,其中每一个人都能与这一群人中的任何一个进行面对面的交往沟通,而非通过他人来进行间接交往沟通。史拉吉(A.D.Szilagyi)等人认为,群体是两个或更多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工作目标而形成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集合体。
有很多人就会把“群体”和“团队”这两个概念混淆,毕竟在日常理解里,团队包含着[1]群体所有的特征。而实际上,团队有着更深的含义。
卡特森伯奇(John R Katzenbach)和史密斯(Douglas Smith)从六个方面总结团队的内部行为:
1.尽量少的人数。一般为“两到二十五人”,便于充分交流和有效合作。
2.适当的技巧。包括三个方面的技巧:功能的/技术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和人事的技巧。
3.有意义的远景目标。共同远景可以激发团队的激情。
4.具体的近期目标。避免团队工作流于无实质效果的形式。
5.清楚的工作程序与方法。这是团队成员合作的程序、方法保证。
6.互相的责任感。每个人对团队任务的完成都负有责任,别人的成就(或成绩)与己密切相关。队员的责任感是确保团队内部行为的重要群体规范内容之一。
H.威廉斯(Hank Williancs)则从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需求共性两个方面来总结团队的内部行为特征:[3]
1.相互依赖的程度。有些团队的相互依赖程度比较高,每个人的工作都和其他成员的工作密切相关,因此要求大家协同工作。这样的团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否则,就是一般的群体(或团体或小组),这是从工作性质的角度进行判断的因子。
2.有多少共性。个人目标和其他人的目标。团体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如何,注定了团队合作的方式。共性程度高,团队才能有合作行为,才能成为一个团队。决定共性强弱的因素有三个:“组织价值观、工作性质、成员的动机与个性”。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团队”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不难看出,“团队”和“群体”之间[2]
还是有着实质的区别的。团队是具有核心能力的单元(简称“能力元”)。团队成员间的知识互相补充,通过知识联网共同构成核心能力所需的知识基础,并通过团队学习的方式提高团队知识容量及运用知识的水平,形成核心能力,从而使团队本身成为一个能力元。[4]
二、高效团队应具备的特征
1.团队必须具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而且团队成员相互信任。[5]
清晰的目标能有效激励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集体目标中。而另一方面,信任是相当脆弱的,只有先信任他人, 才能换来被他人的信任。
2.成员必须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成员具有良好的谈判艺术和技能。
高绩效团队成员必须是具备实现群体理想目标所必须的各项技术和管理能力,而且相互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品质。团队角色具有灵活、多变性,总在不断地进行更迭和调节,这就更需要团队成员具备充分的谈判技能。
3.成员的一致承诺,而且团队成员要经常进行良好的沟通。
高绩效的团队成员对团队应持有高度的忠诚和承诺,为了能使集体获得成功,有愿意去做任何事情的主动和积极性,这种忠诚和奉献就是一致的承诺。团队成员通过合理、有效、畅通的渠道交流信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
4.良好的内外环境,特别是管理层要进行恰当的领导。
团队应保持适量、有效的培训,一套易于理解、执行的用以评估员工和集体总体绩效的评估系统,以及一个起支持作用的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决策层应给团队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须的各种有效资源条件,向成员阐明变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鼓舞团队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自信心和自觉心,帮助团队成员充分地了解、挖掘自己的各项潜能。
三、如何建设高效能团队
1.配备好团队成员、加强团队成员的培训
配备成员要考虑工作经验,教育背景,个人特点,个人兴趣,当然还包括事业心、责任心等。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工作技能、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道德品质等。[6]
比尔·盖茨认为,聪明就是迅速的有创建的理解并深入研究复杂的问题。在公司成立初期,微软公司采用亲自面试应聘人员的方法。当时,比尔·盖茨、保罗·艾伦以及其他的高级技术人员对每一位候选人进行面试。而现在,微软公司每年为招聘人才大约走访50所美国大学。其中比较有趣的是,微软在对被面试者做出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求每一位面试者准备一份候选人的书面评估报告。由于许多人(包括高级经理们)会阅读这些报告,所以面试者常常感到来自同事间很强的压力,他们必须对每一位候选人做一次彻底的面试,并写出一份详细优质的书面报告。[7]
IBM公司的销售人员和系统工程师要接受为期12个月的初步培训,主要采用现场实习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分公司负责培训工作的中层干部将检查该公司学员的教学大纲,包括从公司中学员的素养,价值观念,信念原则到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学员们利用一定时间与市场营销人员一起访问用户,从实际工作中得到体会。
2.搞好对团队成员的激励
激励是调动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以摩托罗拉公司为例,在提供福利待遇、建立公平评估、尊重个人人格、实现开放沟通、提供发展机会等方面着手,激励员工尽心地为公司服务。
摩托罗拉制定薪资报酬时遵循“论功行赏”原则,员工有机会通过不断提高业绩水平及对公司的贡献而获得加薪,公司业绩报告表参照美国国家质量标准制定。员工根据报告表制定自己的目标。根据业绩报告表的情况,公司年底决定员工的薪水涨幅及晋升情况。此外,技术人员可以搞管理,管理人员也有做技术的。许多公司看重职业经理人的位置,因为拿钱多。在摩托罗拉,做技术和做管理完全可以拿一样多的工资。
3.进行有效的冲突管理
冲突可能发生在资源的分配、信息的使用、对决策的异议,或个人感觉他没得到尊重等,处理冲突的方法包括撤出、放弃、缓和、和解以及行使权力强行解决冲突。
4.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成功的团队管理要求团队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一个团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含有共同目标、目的和战略的使命,每个队员的任务都必须明确规定,项目经理要善于发现队员的需要并鼓励团队参与,通过创造相互理解的环境进行团队工作,在队员和项目经理之间灌输信任。
5.做好信息沟通
对于一个成功的团队来说,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受到高度激励和愿意奉献的工作人员想要而且需要了解情况。简单的说,有效的沟通意味着另一个人已经收到并理解了提供给他的信息。为了保证有效的沟通,提供信息的人必须从接受者那里得到反馈。如果沟通中遇到障碍,团队就不能发挥作用。错误信息或不完备的信息是团队建设的主要阻碍因素。有效的沟通保证每个人知道期望什么和期望什么时候做到。
迪特尼·包威斯公司,拥有12000余名员工,如果个人或机构一旦购买了迪特尼公司的股票,就有权知道完整的财务资料,并得到有关资料的定期报告。本公司的员工也有权知道并得到这些财务资料,和一些更详尽的管理资料。迪特尼公司的员工意见沟通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每月举行的员工协调会议,二是每年举办的主管汇报和员工大会。举个例子,在每月的协调会议之前,员工可事先将建议或怨言反映给参加会议的员工代表,代表们将在协调会议上把意见转让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同时将公司政策和计划讲解给代表们听,相互之间进行广泛的讨论。
6.提高凝聚力和提高团队士气
团队建设不仅是提高团队作为一个集体发挥作用的能力,还应提高成员个人做出贡献的能力,个人能力培养是团队能力培训的基础。一个高效能团队的决策者和成员之间会坦诚及时地沟通,愿意交流信息、想法和感情,承认每位成员都是团队成功的重要因素,每位成员所作的事情都会按预期标准完成,相互信赖、相互关心,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尊重不同意见的提出,从而建立对完成工程目标所具有的共同信心。
四、总结
盛田昭夫曾经以砖匠比拟美国的工厂,以石匠比拟日本的工厂。美国人事先架好结构,然后在根据结构的需要准备砖块,就好比工人们拥有不同的标准化技能,所以可以根据工作需求来聘用不同的工人。相反地日本人所准备的是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因此,石匠或管理者必须不断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建造建筑物。石块并无定型,但是他们仍然有形成各种形状的能力。
每个成功的团队的成功都不尽相同,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侧重点。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一定要注重团队共同目标和信任的建立,团队成员专业技能、管理水平、谈判艺术的提升,成员之间的沟通以及良好的内外环境的培养最重要的是管理决策层的自我提升,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定符合团队自身的计划,加强团队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成为一支真正具有高效能的实力团队。
参考书目:
[1]赵莉琴等《组织行为学理论与案例》,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55页
[2]John R Katzenbach etc.,(1993),The wisdom of team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H.威廉斯《团队管理》,中信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9页
[4]赵春明《基于团队的组织构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5]杨瑞军《浅谈如何打造高效团队》,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 09期
[6]赵晓东《谈项目管理中的高效团队建设》,陕西建筑,2008年 11期
[7]祈军等《21试机商学院MBA全球最新案例》,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月版,第820页
第三篇:从群体走向团队
文章标题:从群体走向团队
从群体走向团队
现在,“团队”这个词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可大家有没有认真思考过,到底是什么叫团队?是不是任何在一起工作的一群人,就可以称之为团队?还是你把这群人称为团队,他们就成为团队了?(说明:可复制这段做文章摘要,放标题下)
学过英文的人大概都知道,英文里有二个词,一个
叫“team(团队)”,一个叫“group(群体)”。这二个词是很不一样的,所谓群体,就是一群人的意思。但是团队,却不仅仅是这些。团队一定是群体,但群体却不一不定是团队。
从群体到团队
我以为,只有当一个群体,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并致力于实现一个共同的愿景或目标,并自动自发地对此共同承担责任的时候,这个群体才能称之为团队。
可见,组成团队的前提就是要有“共识”。在ABC,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受过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喜好,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着某些相同的特质,这些特质就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比如我们都是一群充满激情、并乐于工作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对待工作。如果我要求或强迫大家一定要怎样地努力工作,[本篇文章来源于好范文 wenmi114.com-网址为-www.xiexiebang.com-未经过xiexiebang.com站同意转载此文均为抄袭后果自负]跟大家大谈奉献精神,那么工作肯定是被动的,被动工作是不会令人感到快乐的,甚至还可能产生许多不满的情绪和抱怨。我们之所以能够积极主动地工作,因为我们不是在为某个人工作,而是在为自己工作,工作使我们变得充实、得到了快乐、得到了尊重、得到了成长、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共同的价值观让我们是能走到一起的前提,而致力于实现一个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才能让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自动自发地担负起团队共同的责任。
我常听有人说:“我的工作就是对老板负责”。如果你抱着这样的心态,你就始终只是一个打工者,更称不上是我们ABC团队中的一员。为什么这样说?我想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仅仅是为老板负责的话,那老板又是为了什么?难道老板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吗?这个问题我曾被人问过无数次,也思考过无数次了。当然是,可又不全是。当初创业的时候,我确实抱有这样的想法,但ABC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我算得上是小有成就,也早已有条件去享受人生了。可我告诉大家,现在我住的房子也就是一百三十平米的普通住宅。而且大家都看到,我也还和从前一样,几乎每天工作都在十个小时以上。请问一个人如果忙到连消费和享受的时间都没有,再多的钱对他而言又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呢?我之所以到现在还这样拼命工作,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在为我自己了,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责任。因为我要对信任ABC的客户负责,要对为ABC事业奋斗的每一位员工负责。这些责任汇聚在一起早已远远大过了对我自己。所以说我们都不仅仅是在为自己工作,实际上也是在为彼此工作,是在为我们共同奋斗的事业和理想工作!既然如此,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背负起对彼此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我们共同奋斗的事业的责任。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自动自发地来共同承担责任的时候,我们的工作才会有自主性。我们才不会说:“你又没有说,领导;你又没有讲,领导。”,才不会说:“这不是我的事,这不归我管。”之类互相推委工作和责任的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公司,是我们共同的事。
如果你想成为我们团队中的一员,成为一个ABC人,你就必须有种共识。如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人的思想观念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对于这一点,我的原则是多换思想少换人,但是不换思想就只能换人。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只有志同道合,我们才能走到一起。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一个真正高效的团队应该是既强调协作又张扬个性,能充分交流与信任的开放型团队。
我们每个人的优缺点都不尽相同,有些缺点在单兵作战时或许还能被人忍受,但很可能会成为团队合作时的障碍。公司里有很多任务或事情,都不是一个部门能完成的,更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通常都是将一个任务分解成几个项目,分派给几个部门共同完成。如果你能力很强,但总是固执己见,无法听取他人的意见,无法和他人达成一致,整个团队的工作就无法进展下去,而且长此以往很可能也没有人愿意跟你在一起工作了。
请记住,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个人的智慧永远也比不上一群人的智慧。如果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都能积极寻找其他成员的闪光点,学会取长补短;都能换位思考,“坦率地争吵”;都能保有一颗宽容心,并乐于为他人提供支持;那么,这个团队就能形成的民主、平等的工作氛围;团队的协作才会变得顺畅,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才会提高。
领
第四篇:群体环境的组织
群体环境的组织
当我们为做某个项目而去预备环境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和谐这个要素。蒙特梭利博士提到,世界上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存在的目的,世界上的各个元素都是彼此关联的,有秩序的组织能让我们运作得非常流畅,只有,有条理的心智,才能准备一个有条理的组织,平衡的状态,能够让我们有秩序感,能让我们在环境中开展平衡的运作,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刻板的,没有弹性的追随儿童并不是追随课程表,而是追随孩子的兴趣。所以我们每个成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们自己扮演的角色要与他人相和谐,我们可以用平衡的态度和视野去看待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成为这种和谐感的模范。
蒙特梭利环境的日常作息,包括日程安排、室内和室外环境中老师的设置、准备环境、团体活动,还有特色课程。5个部分每日的流程安排取决于环境对幼儿开放的时间。幼儿园的放学时间有的是15点,有的是16点,有的是17点,在新加坡有很明确的划分,下午3:30或者晚上7:30放学,首先我们自己要去适应学校的时间安排,我们来看日常作息的第一部分,日常安排目前有三种不同类型,半日至早上8点到中午12点,全日制早上8点到下午3点或下午4:00 12小时至早上7:30到晚上7:30,虽然这三种时间不同,但是每天的一些特定的时间是要有的。
例如蒙氏,环境中至少保证孩子每天三小时的盟誓工作时间。日常作息的第二部分,室内和室外环境中老师的设置,室内通常有1~2位老师,室外一位老师孩子他自己可以做选择,只要这个孩子做的是有目的的活动就可以了。只要孩子在环境中是专注的带有挑战性的,符合模特梭利的理念的都是可以的。日常作息的第三部分准备环境,我们一再强调的是当孩子进入环境时,这个环境一定是完备的,所以主教和助教老师要提前30分钟到一小时进入课室去预备环境,比如需要预备颜料打湿海绵,准备好食物制备的工作等,其他物品都是下班前预备环境的时候可以做的。我们接着看日常作息的第四部分团体活动,我们希望孩子每天都有一个集体进餐的机会,比如说半日班是在午餐前把孩子接走,这个孩子是没有办法和孩子们一起进餐的,我们就可以在午餐前设置点心餐,如果是全日制,我们就可以设置比较随意的形式,比如制备点心放在休息区,采用自助的形式,孩子可以随时取用。如果孩子参与到食物准备过程中的话,则这个时间可以看作是孩子的一个工作循环。
这个时间可以被记录,孩子每天三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我们来看日常作息的第五部分特色课程,通常上午的时间都是蒙特梭利的时间,很多学校会在下午安排一些外聘的艺术家或者专业的老师进行下午的特色课程的授课,这些上课时间不能计算在孩子的工作时间内,如果我们的老师有这方面的特长,就不需要外聘老师了,老师们就可以在下午的时间安排特色课程的授课。
观察时间,在我们的环境当中观察是每天要进行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在蒙特梭利的环境当中经常提到一个词就是合作,当孩子不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提供帮助,而是成为他的合作者。但如果我们没有对孩子进行很好的观察,我们可能就会很快的进行干预。合作是指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才提供相应的帮助,我们只有做到良好的观察,才能做到只给孩子很少的帮助,成为他的合作者。
要有观察的计划表,在我们的口袋里有笔和小笔记本,随时可以做观察记录,在教室通常会有三种方式进行观察,分别是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和自我观察。我们先来看直接观察,就直接观察而言,如果可以安排老师直接坐在那里观察是最好的,这个只有在班级比较平稳成熟的时候,才有可能安排其中的某一位老师坐下来直接观察,通常在开学之初是很难做到直接观察的,是否允许直接观察和时间的安排,通常是根据班级的情况而定。
首先一定要以孩子为重心,通常我们会根据班里的孩子进行分配,一位老师负责固定的几个孩子,每个孩子观察一周的时间,这样可以保证2~3周内,我们对班里所有的小朋友都有直接观察的机会。
我们在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底,新生基本都入学了,孩子基本稳定下来后就可以抽出时间来直接观察,尤其是IC环境中,孩子还太小,老师的事情比较多,则很难有太多直接观察的时间卡,萨环境则比较稳定,便于直接观察。
我们坐下来观察的时候,不仅观察孩子,还要观察环境中的某些区域是否有阻碍,或者孩子们对这个区域是否感兴趣,通常观察我们要对环境进行调整,所以在环境中通常准备一张观察椅,当孩子不需要帮助时,我们就可以坐在观察椅上,观察观察椅需要在固定的位置,让孩子知道去哪里能找到我们,这样可以在做观察记录的同时,兼顾到孩子观察和示范同等重要,示范的基础应该建立在观察之上。
间接观察,间接观察是我们在教室里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工作的同时观察周围的事物,比如在给孩子示范擦亮鞋子的工作,等到孩子专心工作时,这个时候通常我们可以同时抽空照顾一下周围的环境,看看其他的孩子,并将观察到的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自我观察,自我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有自省的过程,意识到自己哪些方面是需要调整的,比如在孩子不需要介入的时候,我们介入了,不需要干预的时候,我们去干预了,这些都需要通过自我观察来进行修正。
空间,我们要合理利用空间,将这些教具调整到最佳格局,直到满意为止。首先我们需要保证物品尺寸适合孩子,家具都在合适的位置。第二,在环境布置好之后,我们用孩子的视角看一遍,例如我们可以在环境里趴着环游一圈,看看我们所布置的环境是否适合孩子。第三,与水相关的工作应该放置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否则孩子在取水的过程中会将水洒得到处都是,导致地面湿滑会有安全隐患。第四,布置语言区域时,要把绘本书籍放在靠窗户边的位置,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线光线充足,更利于孩子进行阅读,看到书里面的细节。第五,我们还要设置一个储存空间,用来存放备用教具和预备材料,在预备环境的时候保证教室里面的自然光线充足。
环境中的人数比例是怎样的,环境空间的大小取决孩子的人数多少,但是不建议AI si环境用特别大的空间,在过大的空间里,孩子会到处跑,会有安全隐患,而且三岁前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环境中的人数越多就越容易混乱,不好管理。
另外有些盟员会把一间教室规划出两个区域,一个IC一个卡萨,好处是孩子上升咔嚓时更容易适应,缺点是作息不同会互相干扰,同时升学后可能对卡萨的教具工作没有新鲜感,卡萨环境中的师生比例是1:8,通常是一个主教两个助教,理想的卡萨班环境不要超过25~30个人,国内的规定差不多就30个人,3~4岁小班,4~5岁中班,5~6岁大班,所以是一个混龄班,理想状态是8:8:8,不能有太大偏差。
一般是早上进来下午回家,国外都是半天,IC环境中的师生比例是1:5,通常配一个主教1~2个助教老师,如果配置两个助教老师,通常是一个英文助教,一个中文助教,1个班级不超过14个孩子,IC班的人数不宜过多,needle环境中的师生比例是1:3,一个班级最多9个孩子需要固定照顾人,比如一个老师会固定照顾三个孩子,在middle环境中孩子尽量是混龄的状态,学校可以按比例筛选不同月龄的孩子进入到环境,如果不经过筛选,同一个阶段的孩子会特别多,容易出现相同的问题,起不到婚龄的意义,还有性别上也需要综合一下,不能太过单一。
环境中的水,在这个环境中一定要提供孩子可以使用的水源,同时这些水源最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比如说我们老师会在这个空间准备两个水桶,一个可以用来装可以第二次利用的水,例如漂洗过布的水,可以用来做浇花的工作,一个是倒脏水的,这个水源是可以独立使用的,让孩子可以自己开关水龙头,对孩子来说水和沙是有无限吸引力的。
对于他们来说水是很神奇的,它们会被雨水相关的事项或活动所吸引,孩子会去观察水的来源,比如水从哪里来?他们会思考倒入纱布里的水为什么会漏出来?所以孩子刚接触到水的时候,老师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去探索,不要限制孩子,要满足孩子,在孩子刚进入教室时就可以给他充分的机会,让他去进行探索。
当孩子对于水有了更多的经验和常识,他的兴趣会慢慢减弱,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其他的工作。如果我们阻止孩子玩水,反而会刺激孩子玩水的欲望,孩子对水的注意力和兴趣反而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老师要找到一个平衡的方式,当我们决定好如何让孩子使用班级里的水的时候,要和班级里其他老师达成共识,同时我们要经常去检查环境中的水源,比如水温是否安全,孩子洗手时会不会被烫到,一定不能用通过水龙头来控制水温的开关。教室里的脏水桶要经常检查,要确保脏水桶是有盖子的,作为谋士环境的老师,不要只想如何改变错误,而是需要更中立一点。既要照顾环境,又要让孩子去探索像水这么有趣的东西。
环境中的洗手间。在IC环境当中,洗手间的区域一般会设置在老师在其他区域也能看到或者听到的位置。小朋友的洗手间是敞开式的,便于老师照顾,也避免安全隐患。孩子能够在洗手间独立如厕,如厕后洗手,擦手,这能帮助孩子走向独立。通常孩子进入如厕训练后,主教老师会用大量的时间在洗手区域给孩子做如厕记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观察孩子如厕练习,同时也要注意严格培训助教,防止太多帮助介入和不适当的介入。
主教也需要教给助教一些专业的知识,还要与家长沟通。如果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怎么帮助孩子进行如厕训练,那么这个孩子走向独立的过程就会容易得多。
入口该如何设置,孩子进入教室的入口是非常重要的区域,也是孩子们和家长说再见的地方。班级或者学校的入口处是为了方便接送,也让家长知道这个是接送口需要在固定的时间接送,也要让家长意识到里面是孩子的环境,不是成人的,成人不能随意进入。同时我们不希望与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讨论孩子这一点,必须明确告知家长,并让家长知道其重要性和老师是如何运作的。老师通常在午休时间会和家长电话沟通,这些点最好在入学之初就和家长讲清楚,便于家长理解。入口处通常有一把椅子,便于家长和孩子坐在椅子上,家长和孩子告别,然后老师牵着孩子的手走进去,不要让家长一直站在门口,这样会干扰孩子的正常秩序,对孩子和老师都不是正面的行为,对于学校的实时监控也需要提前跟家长说清楚。
家长选择这个学校应该是相信和认同这个学校的理念,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这个学校和老师。就没有必要选择这个学校,避免自己太过焦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环境中的工作人员,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对自己的工作描述和职责非常了解,在这环境中的成人都要呈现出最好的状态给到孩子。老师们也不仅仅只做清单里的工作,我们是环境中的模范,我们要让环境中的成人互帮互助,让环境和谐融洽美好。
我们的共同目标是用爱与和平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同时我们有责任去帮助和培训助理老师,让他们对孩子独立的重要性有基本的理解,同时知道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孩子们独立,还要培养助理老师发展出观察的能力和技巧,以便更好的帮助孩子的发展。这对刚刚接触谋士教育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会很难理解,所以需要给他们持续的培训,还需要让助理老师理解蒙特梭利的基础理论知识,比如吸收性心智敏感期,我们一定要很好的吸收和内化此次课程,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将知识传递下去。
如何在环境中做记录,在环境中将孩子每天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是非常重要的。记录清楚孩子的喂养情况,孩子的动作、语言、如厕次数和时间,睡眠次数和时间长度等等。在模特租赁环境里面通常有几个规定的表格,一观察记录,对接下来给孩子做什么工作示范做出计划。二教具操作记录表,将给孩子示范过的工作记录下来,表格设置要清晰一目了然。三,语言状况记录表,记录下孩子会说哪些词语。四工作示范记录表,避免老师请假无法继续,有任何老师替代帮助时,他就可以参考这些表格,知道哪些工作即将需要示范给孩子,对于以上表格的格式,每个园所都会有统一的标准,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去制作。
在环境中的时间表和员工会议时间表,有家长日历和员工日历,我们会将一年中的重大事项标注出来,学校将其做成两份认定,一份是给家长的,一份是给员工的。日历上的基本信息有开学日期、放假日期、学期结束典礼、节日生日会、员工培训、专项学习等信息。
员工会议分为全体会议和班级会议,全体会议一般是园长组织安排,这节课主要讲班级会议,IC班的老师在孩子放学被让家长接回去后,召集老师开研讨会,开会要有大的框架,例如总结一下今天发生了什么,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在班级中,老师的默契度是怎样,班级里遇到了哪些问题,班级秩序的建立等等,老师们找出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并且需要统一处理方法。
比如一个新的班级,三个老师,可能每个人对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就要开会讨论,然后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式,确定在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时都统一用这种方式,从而建立起孩子们的秩序感,并且老师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关系,维护团体建设,很多时候主教和助力间容易形成上下级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额外找时间去平衡这种关系。
我们该如何给孩子示范逃生演习。我们有义务响应教育局对幼儿园下达的消防演习、地震演习、电梯逃生演习、陌生人演习等等安全教育课程,我们应用合适的方式将这些安全意识传递给孩子们。在做逃生演习之前,要先跟孩子们说接下来会有一个怎样的示范,会出现怎样的声音,要提前让孩子知道,以免造成惊吓恐慌。例如我们要给孩子做消防演习,这个时候要以团体讨论的方式将孩子们组织在一起,让孩子听消防警报的声音,当听到这个声音我们应该怎么做,都要一一以孩子的角度示范给到孩子,主要还是我们老师要了解这些逃生技巧,当发生意外时去保护好孩子和自己,特别是对needle班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当发生危险的时候,该如何安全又快速的将孩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于消防安全这一块的知识,值得我们大家课后去思考和补充。
急救培训,例如过敏状况、哮喘等症状紧急情况的培训等等。最理想的是环境中每位员工都接受过专业的急救培训。接下来了解员工发展,有关员工发展这一块是根据每个园所情况而定的,但是我们作为谋士老师,一定要有求知的欲望,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式,例如阅读大脑发育相关的书籍,儿童发展书籍以及儿童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参加周末式的进修课程或者参加研讨会,让自己的内在更加强大,见识更加广阔。
我们不要求自己在每一项领域都能很精通,但是当我们面对我们的孩子对某一个领域产生了兴趣时,我们要知道这个领域的方向在哪里,孩子们需要通过怎样的方式能够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家长会谈的内容。一年之中最少要和家长进行两次面谈,来讨论孩子的发展,做一份关于孩子的报告。会谈时通常是每个家长45分钟到一个小时,通常我们会先询问家长是否有什么关于孩子的情况需要说明的,同时在报告之前要说明所有报告的内容均基于日常观察记录之上,包括如厕、进餐、睡觉、特色课程、工作独立性、情感、语言、认知、动作、作品展示等等,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讨论孩子会议的内容,最终需要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也有可能家长没有时间过来,需要我们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和家长沟通,不管使用什么方式进行沟通,我们都需要将最后的交谈结果制作出一份访谈报告,以报告的方式呈现给家长。
社交工具和职业评估,我们先来看社交工具,作为老师对于公开公布的信息所产生的后期影响要有所预期,比如把孩子的一些照片公布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尊重他人,并不是孩子需要的,还有可能侵犯隐私权,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职业评估,一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评估,检查自己是否可以做得更好。二评估的方式请一个顾问来学校进行督导。
预算政策和流程相关的内容,首先是预算老师要有一定的理财能力,需要对每个教室做预算,对班级里的物品做出提前计划,有些需要替换,有些需要修补,这些就可以列为优先考虑的必要项目。
老师还要有节制力,以免过度消费,买性价比高的教具或产品。一般来说一些固定的教具一般是学校定的,但是个别零散的材料需要老师来定,或者班级有些坏掉的零件等也需要老师来购买更换。通常的做法是每个班级给一定的预算,需要班级老师做好合理的预算。
班级的班费一般根据学校的预算政策和当地的消费水平来定政策和流程,只要是指应急处理流程,对一个事情的运作都有政策和法规,学校确定流程后,必须确保老师们的处理方式统一。比如孩子呕吐后需要送到医务室隔离,给家长打电话,由家长接回家,全校的小孩发生类似的事情,都是用这样的处理流程和方式,确保每个孩子和家长得到的服务都是一样的,避免与家长的纠纷,不能够出现不同班级或者老师对待处理的方式不一样的情况,不然家长会有心理失衡的感觉。
第五篇:试题(群体与组织)
2.在重庆事件之前,李庄案就引发了司法界的地震,以至于一些原本以赚钱为目的的律师们,自发联合起来抗争权利。请查阅陈有西等为李庄辩护前后发表的多场演讲资料,试着解释这些律师空前团结的动因何在,群体行为理论可以解释么?
5.抚顺监狱-把魔鬼变成人
这是一个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的故事,却也是中国人表现宽容饶恕品格最好的一次,虽然参与其中的人们只是出于服从命令。观看这个视频,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有哪些当时没有想到的后果?谈谈你的感想。
15.官员考核方式改革
武汉电视问政带动了多地的电视问政,请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电视问政是否属于适度利用冲突原理提高组织绩效的模式?为什么。
16.聚焦医疗改革体制改革
医患关系是目前国内最让人揪心的关系,目前似乎无解。不久前颁布的后交费试点,也很快就被澄清不可能全面推开。试着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解释公立医院的组织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是否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要求,至少选择一家医院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