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人大干部做好信访工作“七注意”
乡镇人大干部做好信访工作“七注意”
乡镇人大信访工作包含内容广泛,法律政策性强,为此乡镇人大干部在信访工作中除了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知识水平外,工作中还要做到“七注意”。
一是注意态度热情。群众来访一般常带有怨气,情绪往往比较激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大干部一定要注意热情接待,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张凳子让座、一杯开水解渴、一句话暖人心”,给来访群众一个宾至如归的感觉,以缓和群众情绪,为做好群众息诉息访工作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
二是注意耐心倾听。群众来访至少要倾诉自己的不幸或是种种不合理遭遇,少则半小时,多则数小时,这时人大干部一定要耐心倾听并注意做好记录,待来访者叙述完后再针对关键性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不仅可增强来访者与干部之间的信任感,而且也为找准信访问题症结奠定了基础。
三是注意政策引导。来访群众多是走了无数单位,找过无数领导,始终不息访的人。让群众满意而又最终息诉息访,是人大信访工作的最重要问题,在详细了解来访者诉求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注意政策引导,针对群众来访事由,依法地进行开导,这样群众更易接受。四是注意认真记录。对每件来信来访情况一定要记明信访人、联系方式、住址、信访时间、案由及诉求等,与此同时记录好领导批示,交办及处理情况,以便随时查阅。
五是注意出谋支招。在详细了解案由后,对属于职权范围外的案例,要向来访者提供合理合法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六是注意相互沟通。要注意加强与相关部门、信访者之间的沟通,不要一转了之,对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通过函电等形式要求有关单位依法按政策抓紧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定要随时把握处理的进展情况,及时主动向群众解释清楚,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以有效杜绝群众多级信访、过激信访情况发生。七是注意个人素质的培养。人大干部应注意加强责任意识,自身形象,政策水平等方面素质培养,要带着真挚的感情接待来访者,对来访者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来访群众的事常放在心头,有始有终,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要在群众中树立较好形象,提高威信,做到亲民爱民,处处为群众着想,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到信守诺言,言出必行。要有较高的法律素养,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准确运用法律帮助群众维权,或者运用法律教育,说服、开导群众,达到息诉息访的目的
第二篇:人大做好信访工作
县人大“三度”做好信访工作
县人大常委会把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通过受理来信来访,督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同时,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将来信来访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确定为常委会监督重点,努力从源头上控减信访数量。通过“三度”工作步骤,扎实做好信访工作。一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3件(次),办理省、市人大转办交办的信访案件11件(次),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强化领导力度。人大作为监督“一府两院”的重要窗口,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将信访工作列入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常委会主任会议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经常研究落实措施,力求处理好每件信访案件,牢牢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加大领导督办信访案件力度,实行集体研究、分工负责、领导亲自督办案件制度。常委会各主任按照各自分工,对批办件进行催办、落实,切实提高信访案件的办理速度和质量。
二是创新工作制度。县人大常委会根据信访工作的特点,创新信访受理制度、归口办理信访制度、分级办理信访制度、督办和检查信访制度以及与公检法信访协调制度,使人大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人大常委会领导信访接待方式,根据信访内容,按照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工作分工,分别对口办理,提高信访办结率。
三是拓宽渠道宽度。县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遍及全县各行各业,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工作中,以代表工作推动信访
工作的开展,把信访工作与人大代表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积极搭建代表活动平台,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通过组织代表调查、走访联系选民等活动,及时把“民声”收集上来,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
第三篇:对如何做好乡镇人大信访工作的思考
对乡镇人大如何做好信访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大,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而来,各方利益的诉求日益上升。诸如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强劲扩张,失地农民的人数逐年增加;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土地流转,造成对农民利益的损害;乡镇企业的劳资矛盾,拖欠薪金的现象;大交通建设征地拆迁,填土挖坑补偿不足的问题;环境污染,群众要求企业和政府加大治污力度,等等,因而产生了改革与发展、发展与稳定不协调的现象,引发了部分群众信访、上访,甚至个别的越访和集访。对于上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作为乡镇人大应如何做好群众的信访和上访工作,这是摆在乡镇人大面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思考,认为乡镇人大在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好“三个关”、实现好“四个转变”。
所谓把握好“三个关”,即政策关、利益关、程序关。乡镇人大在处理信访过程中,政策是前提,群众的利益是核心,处理的程序是原则。只有把握好“三关”,才能真正解决好群众的信访问题,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要把握好“政策关”。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有位伟人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可见政策的重要性。乡镇人大的信访工作,它不像市(县)以上人大常委会有专门机构接待和专职办理人员,而都是由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或人大秘 书兼做的。但涉及群众的信访件,都已在党政信访部门处理过的信访事项,大多数是涉法涉诉类和重大疑难信访件,这些方面的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的。一方面细心听取上访人的反映意见,要有足够的耐心。另一方面具备化解矛盾的本领,要有足够的政策、法律依据来说服当事人。如转交党政、司法部门处理时,也有相应的出处和依据,实现与办理部门的对接,从而达到息访的目的。
其次,要把握好群众的“利益关”。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乡镇人大,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时处处、事事件件为群众着想,多换位思考,只要符合党的政策、符合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符合法律法规的,应尽量向群众利益方面靠。在处理过程中,不计较群众的态度,不以个人的好恶,不受左右、上下的干扰,做到在政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碗水端平,公正处事,合理解决,人宁事息。事后,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使人大的信访工作成为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作为广泛听取民声、吸收民意的一种必要的渠道。同时,为乡镇人大参与重大事项决策,作出相应决定和决议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再次,要把握好“程序关”。乡镇人大的信访工作,它同党政部门的信访工作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的的地方。所谓相同,依据的政策、法律法规、处理信访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所谓不同,一是处理的方式不同。党政信访工作可以直接处理信访件或直接 交某一部门去办理,对上访人接待后,也可以直接解答处理。而人大信访工作对信访件的处理不是直接处理,而是转交相关党政部门来处理,对来访人员提出的上访问题,只能充分听取上访者的陈述、诉求,做好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解释工作,引导当事人到相关的部门去解决,而不是人大直接来处理。二是履行的职责不同。党政信访工作是要直接解决群众信访和上访涉及的问题,而人大的信访工作是通过接访后交办、督办的途径来解决群众的信访和上访问题。因此,建立健全乡镇人大信访工作机制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办理人大信访工作的实践中,笔者认为要结合省、市人大对信访工作的要求,乡镇人大应制定相关的来信来访接待制度、领导阅批重要信访件制度、信访件交办督办制度、信访办结报告制度、信访反馈回访制度等,并对信访的受理范围以及工作规程要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坚持做到“用权不越权、到位不越位、督办不包办”,使人大信访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乡镇人大信访工作在把握好“三个关”的同时,必须实现好“四个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把人大的信访工作做实、做到位。
一是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对接”。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分别受理、综合分析、统一交办、定期反馈、严格督察”的信访工作指导原则和“四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要求,积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路、新办法,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各方利益纷争,着力提高乡镇人大信访工作的实效,为构建 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对此,要努力克服思想认识不到位、接访工作不落实、交接渠道不畅通、解决问题不彻底的现象。要充分认识乡镇人大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社会进步和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才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作为乡镇人大,应树立大局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确立信访为民的理念,主动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好每件事、每个人的利益,真正体现人大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
二是变“坐堂接访”为“主动下访”。乡镇人大工作者处于最基层,离人民群众的距离最近。如果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搞接访,会严重脱离群众,也不利于了解实情,容易出现偏听偏信,主观臆断,影响信访件处理的质量,给乡镇人大的形象带来负面效应。据于这样的考虑,乡镇人大的信访工作必须关口前移。一要组织全面排查。每年组织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1-2次,集中听取选民代表的意见,然后汇总梳理,归类分析,把关系发展全局、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和谐稳定的,要集中时间,倾注精力,把问题、意见、建议向党政部门移交,以便作出处理,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二要采取个别走访。对个别村或单位出现信访问题较多并重复信访的,走下去调查了解,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听取干部和群众的意见,然后反馈给党政有关部门处理。
三是变“一转了之”为“主动督办”。乡镇人大是权力机关,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信访工作的有关规定,一般不直接 处理具体的信访问题,主要通过转办、交办和督办等形式监督政府相关部门解决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因此,在处理来信来访的的时效上可能会出现拖延,在办理的过程中有时缺乏透明度,影响公信率。为此,人大必须主动督办与跟踪督办,改变目前这种“一转了之”的状况,进一步提高人大办理信访件的速度和质量,从而遏制信访人的重复上访或越级上访的现象,确保信访件解决在基层。
四是变“配角”为“主角”。在日常来信来访的处理中,乡镇人大往往起到一个中转站的作用,只负责信访件的转交、交办、督办,或者做做群众的解释工作,而具体的处理由党政有关部门来负责。从职能上来看,人大的信访工作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从人大信访工作的要求来讲,要达到四个100%的目标,往往职能与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两者相统一,笔者认为应该转换角色意识,在不改变职能的情况下,应视信访的实际情况而定,必要时由“配角”转为“主角”,由“后台”走向“前台”。为此,一要建立好信访工作的网络机制。要在上下人大、人大与同级政府、人大与人大代表之间建立联系网络,形成上下、左右联动的信访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二要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党委、政府的信访部门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互相通报信访动态,分析近期的信访形势,协调解决信访事项,不断增强信访工作的实效。三是建立信访工作定期点评制度。对信访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信访工作不重视、办理拖拉、作风浮夸、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给予批评教育。如情节严重,造成后果的,建议给予必要的党纪政纪处分。只有这样,乡镇人大的信访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以笔者之见,乡镇人大在处理信访事项中,只有牢牢把握住“三个关”,实现好“四个转变”,才能突出人大信访工作的职能作用,彰显人大信访工作的有为,展示乡镇人大的形象。
近年来,滕州市北辛街道始终把人大信访工作作为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途径来抓,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探索和改进信访办理办法,有效解决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28件,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切实维护了信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信访渠道畅通到位。该街道积极畅通信访渠道,采取设立信访专线电话、信访电子信箱等措施,健全完善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信访报送网络,引导群众更多地用书信、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表达诉求,确保民意及时上达,从过去被动的单纯的接待来访来信,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收集归纳、综合分析信访信息,对重大信访事项和疑难信访问题,实行科级人大领导约访、包案调处,力争矛盾不上交,问题早处理。
矛盾纠纷化解到位。除人大代表轮班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外,该街道还充分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要求各人大代表选区每月设代表接待日,由人大代表定人、定时、定点接待群众来访,代表们在接访过程中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注意收集和排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着重抓好化解工作,对一些涉及面较大和疑难问题,反馈给街道党委、办事处,限期处理完毕,努力把社会矛盾化解在事发地和萌芽状态之中。
案件办理督促到位。把信访案件的督办同人大的监督结合起 来,对群众来访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典型案件进行归纳,采取“仔细选择案件,明确承办责任,限定办理期限”的办法,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调查,督促有关部门解决,提高信访工作整体效率,并坚持做到重点信访案件督导及时,把信访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及时化解和解决矛盾。对重复上访、多次信访问题以及“大、难、拖”的重点案件,通过个案监督的方式,强化督办,深查严纠,切实提高处访力度,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并坚持事后回访,了解他们对事情处理结果的满意度,从源头上做好重信重访工作。
疑团解释疏导到位。在接访工作中,要求接访人员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开水解渴、一句知心话语相谈”,满腔热情地倾听来访群众的申诉和请求,认真作好来访记录,使信访人从接访人的热情诚恳接待中感到温暖、亲切,从而增强他们对人大信访工作的信赖感,无形中为化解矛盾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同时,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向信访者宣传有关政策、规定,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增强了疏导说服、化解矛盾的效果,赢得了信访人的理解。
基层人大信访工作“三要”
监督法将人民来信来访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人大常委会确定监督内容的重要途径,是监督法对人大信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开展好人大信访工作,不仅要认真接访、依法处访,更要加强对信访信息综合分析、专项分析以及对突出、倾向性问题的重点分析。下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认为基层人大信访工作要做好“三要”。
一是要由面及点。作为基层人大工作机构,接处信访所涉的事项纷繁复杂,实际情况不一,信访人诉求各异,因此要善于对大量的信访事项进行鉴别、分类、分析、综合,从中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与情况,即由面及点。首先是对信息的鉴别,信访者提供的信息往往夸大对其有利的一面,回避隐瞒对其不利的另一面。因而核实信访信息尤为重要,要调查了解相关的事实,结合各方面的资料,将信访人提供的信息“去伪存真”,还原事实本相,转变为真实可信的信访信息。其次是对信息的提炼,把握普遍性与典型性,对多个个案信访反映的零散信息“弃粗取精”,撷取共性问题症结,提炼出适合人大开展监督的信访信息要点。二是要见微知著。“风起于青萍之末”,有的问题虽然信访量不大,但却带有普遍性、典型性,还有的信访反映的虽是个别现象、偶发事件,但“管窥蠡测”从中可推断出某一类或某一层次的问题。此两类信访件需要信访工作人员结合当前的社会动态,通过适当的社会调查,追根溯源、条分缕析,提出有关意见建议,形成令人信服的信访信息,引起“一府两院”重视,从而起到对有关问题“防患于未燃”的作用。
三是要择机而发。信访信息除了为常委会确定监督议题、代表小组活动选题提供参考外,还要根据常委会的议题内容、代表小组活动内容,择机编发相关的信访信息,其做法不仅能使信访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地利用,同时也能通过常委会的审议、代表小组的视察评议推动信访问题和事项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人大信访工作要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健全信访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地通报重大问题、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的信访信息,及时督促协调解决,促进社会大局的稳定和谐。
第四篇:如何做好乡镇信访工作
如何做好乡镇信访工作
乡镇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最基层的信访工作,是乡镇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通过乡镇信访渠道直接反映上来;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通过乡镇信访渠道协调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做好乡镇信访工作,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村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要求;对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分配格局日见雏形,乡镇信访工作也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信访总量由少向多转变;二是信访内容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以前的信访大多谋求解决涉及个体利益问题,而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则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土地权属纠纷、村务公开、村干部违法违纪、水电移民、社会治安、民政优抚、环境污染等涉及群体切身利益的新问题,解决难度较大;三是信访主体由个体向群体转变,“单”访越来越少,“群”访越来越多,上访主体多元化、联合化、组织化倾向明显。上访人员往往利用集体名义,有组织、有目的地上访,使要解决处理的问题更趋复杂化,群体性上访的急剧增加,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无疑是基层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乡镇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认为信访工作管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主要表现在缺乏政治敏感性和“信访问题无小事”的意识不强,片面认为信访工作不是乡镇中心工作,不容易出政绩,群众反映的问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成不了大气候,无妨工作大局,对出现的问题反映不敏感,处理起来拖拖拉拉,“紧病慢大夫”,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难,群众不信任,使问题扩大化、复杂化,或因工作疏漏、留下隐患而形成新的问题,造成重信、重访和越级访。
第二个误区,认为群众反映问题是“找麻烦”、“闹事”。主要表现在缺乏换位思考、宗旨观念不强、工作作风差,强“堵”硬“压”,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存在厌烦、抱怨情绪,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视为“找麻烦”、“闹事”,不耐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苦楚,不平心静气地与他们沟通,冷“眼”冷“语”,不疏不导,轻则不理不睬,敷衍塞责,重则出言不逊,厉声训斥。对所发生的集体访、越级访,不是主动从自身工作中查找原因而是牢骚满腹,强调客观理由,推卸责任。结果误了群众的事,凉了群众的心,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第三个误区,处理信访工作“就事论事”。主要表现在不能多方面辩证剖析问题、缺乏拓展思路的能力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工作中凭经验、凭主观臆断或因私而偏,对信访个案只重表象,不看实质,看不透问题的根本结症,弄不清问题的相互关联,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处理起来常常是就丁抓丁,就卯抓卯,“糊涂僧判断糊涂案”,结果治标不治本。
第四个误区,信访工作习惯于搞“一阵风”。主要表现在缺乏长效性保障措施,头脑中“搞好稳定才能求得发展”这根弦没有时刻绷紧,平时不注重基础性工作,而是习惯于搞阶段性突击,一遇到敏感问题就仓促上阵,搞集中整治。
三、如何做好乡镇信访工作
(一)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有大局观念
这里所说的大局就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就是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县领导也常说,抓发展必须抓稳定,抓稳定必须抓信访。信访工作说到底是一项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通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做好乡镇信访工作一定要有大局观念,要切实把乡镇信访工作放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去认识,放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去落实;要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信访工作,做到补台不拆台,多做化解的工作,多做和风细雨的工作;同时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防止出现局部的闹事,维护农村稳定大局。
(二)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畅通信访渠道
畅通信访渠道,是加强乡镇信访工作,维护好农村群众的合法利益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社情民意,从根本上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有一位专家指出:信访是公民参政议政的特殊通道,也是弱势群体维权的有效法宝;信访是民怨的释放通道、民情的反馈渠道、民声的传声筒、民意的“用脚投票”的表达机制。通过信访向有关国家机关及领导反映问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神圣权利。阻挠、压制、剥夺公民的上访权就是违宪违法。有的同志把“上访”视为 “闹事”,把上访者视为“刁民”,视为“不稳定因素”,对群众上访往往进行阻挠、压制。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实际上,惟有切实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妥善地解决上访中反映的问题,才能提升社会秩序的“稳定系数”,才是善待公民上访权的明智之举。因此做好乡镇信访工作,一定要确保信访渠道畅通,要让农村群众有说话的地方,决不能为了降低信访总量而对群众上访采取“推、堵、哄”,决不允许采取非法手段阻止群众正常的信访活动。
(三)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有“五心”
一是要有信心。要站在检验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高度,顾全大局,着眼长远,迎难而上,解疑释惑,信心满怀的做好信访工作。
二是要有诚心。对待上访群众、对待工作要用真心、讲诚信。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识做好信访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是自己份内的事。要摒弃官僚主义,杜绝推诿扯皮,真心实意、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用真情与群众交流,拿真心与群众沟通,出真力为群众办事。三是要有耐心。信访工作繁琐复杂,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放下架子,晓之以法理,动之以真情,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群众为正当利益合法诉求的,要认真按法律程序办理;群众因为不清楚政策法规而上访的,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心服口服,使怀着怨气而来的来访群众满意而归。
四是要细心。群众利益无小事,不管群众诉求的正当利益是大是小,都要不厌其烦,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认真了解情况,耐心做好说服工作,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五是要有恒心。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新的情况、新的的问题,一个时期的信访工作做好了,新的信访问题又来了。因此要持之以恒,树立长期奋战的思想,把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关爱百姓的德政工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用诚心、爱心和热心温暖上访群众的“寒心”。
(四)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讲政策和法律
乡镇信访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处理信访问题一定要讲政策、讲法律。
1、要坚持按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处理信访问题。政策、法律、法规是党和政府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在信访工作中,要想尽一切办法,调查、核对、搜集各种证据,辨别真伪,剔除虚假部分,然后根据核查后的事实,按照政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正确处理信访问题。
2、坚持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政策是原则性与灵活性完美结合的有机体。政策的原则性反映了事物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政策的灵活性反映了事物的特殊性和多变性。信访问题是社会客观矛盾的反映。信访反映的问题量大面广,情况千差万别,异常复杂,既有普遍性问题,也有特殊性问题。普遍性问题一般都有政策依据,而特殊性问题则往往没有可供遵循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特殊性的信访问题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加大依法信访力度,逐步把乡镇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信访是群众的权利,党和政府的信访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但是,在当前群众信访中也出现一些无序现象和异常上访,有的比较激烈,甚至发生拦截车辆、冲击党政机关大门等,干扰了政府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的重视。要认真抓好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的宣传,引导群众以法信访,反对违法违规上访,阻止异常上访。对群众信访有理有序的,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有理无序的要先变无序为有序,然后认真加以解决;对无理无序的,要依法进行处理。还有一些信访,是应该通过司法渠道解决的,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走法律途径解决。
(五)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有方法
乡镇信访工作,大量的是群众性的工作,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讲究方法。
1、突出重点。乡镇信访事件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要认真进行梳理,分类排队,分清主次、轻重缓急,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对那些事关经济发展、事关一方平安、事关大局的重大信访案件,譬如农村土地征用,水利建设,社会治安、村与村之间的纠分等引发的大规模群众信访问题,一定要及时向主要领导报告,尽快形成专题材料,并向上级信访部门报告。现在我们基层有些信访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访事项中,存在怕向领导汇报、怕协调工作的现象,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信访问题的解决。
2、分类指导。掌握政策,分类指导,是处理信访案件的关键。在实践中,有的要把话讲“死”,要让那些政策不允许的或无理纠缠的上访者死心;有的要把话讲“圆”,对那些可能是因决策不当、决策失误或干部工作简单粗暴、违法乱纪引发的矛盾,要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双方着想,理解上访群众的苦衷,热情接待,耐心细心地倾听他们的陈述,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该解决的、能解决的、必须解决;有的要把话讲“活”,对那些邻里之间、村与村之间,因水、电、路、土地、山林等引发的纠纷,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辩证地、两点论地向双方做好解释,把话讲活,指出他们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反之,会有什么好处,等等,使双方心平气和,愿意坐下来解决问题。
3、注重调解。信访案件,大量反映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必须坚持调解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事最好。所以,乡镇信访工作一定要及时协调,做好防范和疏导工作,而不是单纯地去堵。
(六)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健全制度
有健全的各项制度,是做好乡镇信访工作的重要保证。凡做不好信访工作的地方大多没有制度,无章可循。要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理事。针对制度建设这一方面,我县在年初出台了《关于建立信访长效机制实施意见》,结合乡镇信访工作的实际,乡镇也必须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上下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
1、坚持乡镇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建立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是各级领导身体力行联系群众,切实倾听群众意见、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途径。
2、坚持乡镇信访办公会议制度。要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或信访办公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了解面上情况,把握信访量的增减态势,掌握热点问题,协调处理重大信访、疑难信访,突发性信访。信访工作的制度建设还有很多,如推行群众逐级上访制度、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度等等。但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管用。
(七)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乡镇信访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要加大乡镇信访工作“一把手”工程的落实力度,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为做好乡镇信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当前能否做好乡镇信访工作,减少集体上访,关键取决于乡镇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只有“一把手”重视信访工作,才能带动整个班子主动抓好信访工作,使信访工作真正成为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敢于正视矛盾,敢于到群众意见多、矛盾集中的地方去面对面听取意见,做好工作,靠前指挥对重大的涉及全局的集体上访问题的处置。对一些重点信访案件和集体上访,领导干部要实行包案处理,明确责任,限期解决。
第五篇:如何做好乡镇信访工作
如何做好乡镇信访工作
作者:佚名
收集:文秘家园
阅览:17
更新:2007-8-26 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作者
文章标题:如何做好乡镇信访工作
如何做好乡镇信访工作
乡镇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最基层的信访工作,是乡镇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通过乡镇信访渠道直接反映上来;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通过乡镇信访渠道协调化解,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做好乡镇信访工作,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村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要求;对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分配格局日见雏形,乡镇信访工作也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信访总量由少向多转变;二是信访内容由分散向集中转变,以前的信访大多谋求解决涉及个体利益问题,而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则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土地权属纠纷、村务公开、村干部违法违纪、水电移民、社会治安、民政优抚、环境污染等涉及群体切身利益的新问题,解决难度较大;三是信访主体由个体向群体转变,“单”访越来越少,“群”访越来越多,上访主体多元化、联合化、组织化倾向明显。上访人员往往利用集体名义,有组织、有目的地上访,使要解决处理的问题更趋复杂化,群体性上访的急剧增加,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无疑是基层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乡镇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认为信访工作管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主要表现在缺乏政治敏感性和“信访问题无小事”的意识不强,片面认为信访工作不是乡镇中心工作,不容易出政绩,群众反映的问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成不了大气候,无妨工作大局,对出现的问题反映不敏感,处理起来拖拖拉拉,“紧病慢大夫”,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难,群众不信任,使问题扩大化、复杂化,或因工作疏漏、留下隐患而形成新的问题,造成重信、重访和越级访。
第二个误区,认为群众反映问题是“找麻烦”、“闹事”。主要表现在缺乏换位思考、宗旨观念不强、工作作风差,强“堵”硬“压”,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存在厌烦、抱怨情绪,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视为“找麻烦”、“闹事”,不耐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苦楚,不平心静气地与他们沟通,冷“眼”冷“语”,不疏不导,轻则不理不睬,敷衍塞责,重则出言不逊,厉声训斥。对所发生的集体访、越级访,不是主动从自身工作中查找原因而是牢骚满腹,强调客观理由,推卸责任。结果误了群众的事,凉了群众的心,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第三个误区,处理信访工作“就事论事”。主要表现在不能多方面辩证剖析问题、缺乏拓展思路的能力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工作中凭经验、凭主观臆断或因私而偏,对信访个案只重表象,不看实质,看不透问题的根本结症,弄不清问题的相互关联,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处理起来常常是就丁抓丁,就卯抓卯,“糊涂僧判断糊涂案”,结果治标不治本。
第四个误区,信访工作习惯于搞“一阵风”。主要表现在缺乏长效性保障措施,头脑中“搞好稳定才能求得发展”这根弦没有时刻绷紧,平时不注重基础性工作,而是习惯于搞阶段性突击,一遇到敏感问题就仓促上阵,搞集中整治。
三、如何做好乡镇信访工作
(一)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有大局观念
这里所说的大局就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就是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县领导也常说,抓发展必须抓稳定,抓稳定必须抓信访。信访工作说到底是一项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通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做好乡镇信访工作一定要有大局观念,要切实把乡镇信访工作放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去认识,放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去落实;要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信访工作,做到补台不拆台,多做化解的工作,多做和风细雨的工作;同时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防止出现局部的闹事,维护农村稳定大局。
(二)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畅通信访渠道
畅通信访渠道,是加强乡镇信访工作,维护好农村群众的合法利益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社情民意,从根本上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有一位专家指出:信访是公民参政议政的特殊通道,也是弱势群体维权的有效法宝;信访是民怨的释放通道、民情的反馈渠道、民声的传声筒、民意的“用脚投票”的表达机制。通过信访向有关国家机关及领导反映问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神圣权利。阻挠、压制、剥夺公民的上访权就是违宪违法。有的同志把“上访”视为 “闹事”,把上访者视为“刁民”,视为“不稳定因素”,对群众上访往往进行阻挠、压制。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实际上,惟有切实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妥善地解决上访中反映的问题,才能提升社会秩序的“稳定系数”,才是善待公民上访权的明智之举。因此做好乡镇信访工作,一定要确保信访渠道畅通,要让农村群众有说话的地方,决不能为了降低信访总量而对群众上访采取“推、堵、哄”,决不允许采取非法手段阻止群众正常的信访活动。
(三)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有“五心”
一是要有信心。要站在检验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高度,顾全大局,着眼长远,迎难而上,解疑释惑,信心满怀的做好信访工作。
二是要有诚心。对待上访群众、对待工作要用真心、讲诚信。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识做好信访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是自己份内的事。要摒弃官僚主义,杜绝推诿扯皮,真心实意、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用真情与群众交流,拿真心与群众沟通,出真力为群众办事。
三是要有耐心。信访工作繁琐复杂,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放下架子,晓之以法理,动之以真情,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群众为正当利益合法诉求的,要认真按法律程序办理;群众因为不清楚政策法规而上访的,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心服口服,使怀着怨气而来的来访群众满意而归。
四是要细心。群众利益无小事,不管群众诉求的正当利益是大是小,都要不厌其烦,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认真了解情况,耐心做好说服工作,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五是要有恒心。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新的情况、新的的问题,一个时期的信访工作做好了,新的信访问题又来了。因此要持之以恒,树立长期奋战的思想,把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关爱百姓的德政工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用诚心、爱心和热心温暖上访群众的“寒心”。
(四)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讲政策和法律
乡镇信访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处理信访问题一定要讲政策、讲法律。
1、要坚持按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处理信访问题。政策、法律、法规是党和政府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在信访工作中,要想尽一切办法,调查、核对、搜集各种证据,辨别真伪,剔除虚假部分,然后根据核查后的事实,按照政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正确处理信访问题。
2、坚持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政策是原则性与灵活性完美结合的有机体。政策的原则性反映了事物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政策的灵活性反映了事物的特殊性和多变性。信访问题是社会客观矛盾的反映。信访反映的问题量大面广,情况千差万别,异常复杂,既有普遍性问题,也有特殊性问题。普遍性问题一般都有政策依据,而特殊性问题则往往没有可供遵循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特殊性的信访问题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加大依法信访力度,逐步把乡镇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信访是群众的权利,党和政府的信访大门始终是敞开的。但是,在当前群众信访中也出现一些无序现象和异常上访,有的比较激烈,甚至发生拦截车辆、冲击党政机关大门等,干扰了政府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的重视。要认真抓好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的宣传,引导群众以法信访,反对违法违规上访,阻止异常上访。对群众信访有理有序的,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有理无序的要先变无序为有序,然后认真加以解决;对无理无序的,要依法进行处理。还有一些信访,是应该通过司法渠道解决的,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走法律途径解决。
(五)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有方法
乡镇信访工作,大量的是群众性的工作,是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讲究方法。
1、突出重点。乡镇信访事件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要认真进行梳理,分类排队,分清主次、轻重缓急,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对那些事关经济发展、事关一方平安、事关大局的重大信访案件,譬如农村土地征用,水利建设,社会治安、村与村之间的纠分等引发的大规模群众信访问题,一定要及时向主要领导报告,尽快形成专题材料,并向上级信访部门报告。现在我们基层有些信访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访事项中,存在怕向领导汇报、怕协调工作的现象,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信访问题的解决。
2、分类指导。掌握政策,分类指导,是处理信访案件的关键。在实践中,有的要把话讲“死”,要让那些政策不允许的或无理纠缠的上访者死心;有的要把话讲“圆”,对那些可能是因决策不当、决策失误或干部工作简单粗暴、违法乱纪引发的矛盾,要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双方着想,理解上访群众的苦衷,热情接待,耐心细心地倾听他们的陈述,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该解决的、能解决的、必须解决;有的要把话讲“活”,对那些邻里之间、村与村之间,因水、电、路、土地、山林等引发的纠纷,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辩证地、两点论地向双方做好解释,把话讲活,指出他们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反之,会有什么好处,等等,使双方心平气和,愿意坐下来解决问题。
3、注重调解。信访案件,大量反映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必须坚持调解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事最好。所以,乡镇信访工作一定要及时协调,做好防范和疏导工作,而不是单纯地去堵。
(六)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健全制度
有健全的各项制度,是做好乡镇信访工作的重要保证。凡做不好信访工作的地方大多没有制度,无章可循。要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理事。针对制度建设这一方面,我县在年初出台了《关于建立信访长效机制实施意见》,结合乡镇信访工作的实际,乡镇也必须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上下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
1、坚持乡镇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建立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是各级领导身体力行联系群众,切实倾听群众意见、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途径。
2、坚持乡镇信访办公会议制度。要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或信访办公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会议,了解面上情况,把握信访量的增减态势,掌握热点问题,协调处理重大信访、疑难信访,突发性信访。信访工作的制度建设还有很多,如推行群众逐级上访制度、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度等等。但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管用。
(七)做好乡镇信访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乡镇信访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要加大乡镇信访工作“一把手”工程的落实力度,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为做好乡镇信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当前能否做好乡镇信访工作,减少集体上访,关键取决于乡镇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只有“一把手”重视信访工作,才能带动整个班子主动抓好信访工作,使信访工作真正成为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敢于正视矛盾,敢于到群众意见多、矛盾集中的地方去面对面听取意见,做好工作,靠前指挥对重大的涉及全局的集体上访问题的处置。对一些重点信访案件和集体上访,领导干部要实行包案处理,明确责任,限期解决。浅谈怎样搞好乡镇秘书工作
原作者: 写作网
添加时间: 2007-06-06 人气: 4
------------------本文章共2614字,分2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selected>1>2
怎样做好秘书工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本人对此实在也没有什么高见,只是不惴浅陋,在闲暇之余就如何做好秘书工作谈点体会。找材料到.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新形势下,乡镇秘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找准位置,拓宽思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一)超前规划,被动中求主动。
秘书工作的从属性决定了它的被动性,但被动性不等于被动应付,作为乡镇秘书,一方面要努力树立参谋助手意识,想领导这之所想,谋领导之所谋,切实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另外,要自觉围绕领导意图,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找准上级精神与本镇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换位超前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参谋服务更加准确。
(二)正确定位,工作到位不越位
秘书工作是联系上下,沟通各方的桥梁,也是各方面矛盾的汇集点,如果找不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就会导致失职或越位,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意义和价值,找准自己的角色,每项工作每件事情都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同时,秘书工作的性质是服务,不是决策,要力求找准服务领导的对接点,找准参谋与尽职尽责的融合点,把握适度原则,力争使工作到位不越位。
(三)协调关系,实现同心成合力
综合协调职能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协调的方式与方法。根据对上,对下,对内,对外的不同对象,把握好协调艺术,以提高协调的实效。要及时化解,疏导工作中的矛盾,形成工作合力。要讲政治,顾大局,多沟通,常联系,勤思考,把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方法的灵活性统一起来,把握全局的能力,在协调中实现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四)勤奋敬业,做到无私奉献
让而不争,勤而不怨,尽心政务是秘书的本份,秘书熬夜守更,伤神累心是家常便饭,平时应高标准,严要求,早来一点,晚走一步,多干一点,干好一点,工作不推三挡四,拈轻怕重,但凡定下来的事就要立说立行,说到做到,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特别是接人待物,办文办会,处理公务。要精益求精,慎重周详,抓纲举目,不出纰漏,要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新形势下,乡镇秘书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讲究政治。
乡镇秘书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深刻理解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秘书不讲政治是不合格的,判断一个秘书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政治表现,一个秘书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不能糊涂,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见风使舵,左右摇摆,随随便便发表议论,做秘书要打牢基础,端正根本,“本立而道生。”要通过党性锻炼,来加强自身修养,坚定政治信念,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关键时刻能审时度势,看清方向,把握住自己,这是做秘书必备的首要素质。
(二)刻苦学习,努力提高文字水平。
秘书一般不要求有倚马万言的才气,但应该有相当扎实和文字功底。秘书最忌讳不学无术,有才能才有可能。在学习上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抓紧时间,刻苦钻研,蓄势待发。学习要珍分惜秒,知难而进,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最好多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学以致用。
(三)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乡镇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实施,乡镇工作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秘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学会调研,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为政之道务于多闻,做秘书应具备较强的调研能力,这是做好秘书室的基本功,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才能察实情,求真知,出良策,把握全局。调研结束后对所掌握的材料应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加工。调研报告的起草要挈领振裘,言之有物,文当其时,要及时准备理出新鲜经验或解决问题的建议,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三、新形势下,乡镇秘书要抓好服务工作,树立小事不小,大事更大的观点
我们要树立办公室的工作无小事,小事不小,大事更大的观点,真心做到为群众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而要树立起这个观点,做好党政办公室的工作,就要从五句三字经着手。
(一)要“想得到”
党政办公室工作无小事,是对办公室性质特别、职能重要而言,当我们面对大量繁杂的事务,立足于抓大事,是明智的,但是对于一些小事也不能不顾及,要想得到,抓了西爪也要想到抓芝麻,什么都不能遗漏,对办公室工作讲,小事办好了就是小事,小事办不好就会影响全局,贻误工作,就是大事。
(二)要“做得细”
机关工作无小事,办公室工作更是无小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细心,细致,要从细小的事抓起。对任何一件经办的工作,都要严谨细致,来不得半点敷衍和虚假,在每个时期,面对每一件大小事情,都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坚持认真再认真,细致再细致的原则。
(三)要“抓得实”
每一句话,每一个电话,每一件小事都要据实情,讲实话,创实效,不能够图虚名,舍小而求大,要树立实事求是干工作的念头,实事求是反映大小情况,包括听取基层意见,听取群众看法,向领导反映情况等,都要全面真实,无论工作的大还是小,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做表面文章。
(四)要“抓得准”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要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头脑里必须有一张清晰规则的运行图,即便是小事情,对哪个该为,哪个不该为,哪个是重点,哪个是次要,都应一清二楚,不能乱为,就要知重知轻,避免力量均衡使用。不乱为,就是要知上知下,吃透了上情,办事才有方向,才有主心骨;摸透了下情,办事才有的放矢,才会迎刃而解,不乱为,就要知规知矩,不管事情再多才多再杂再细,采用什么方法解决,都不能忘了规矩,该请示的要请示,该拍板的要拍板,该反馈的不截留。
(五)要“巧用功”
举轻若重,对有些看似小事的经常性工作要用笨功夫去抓苗头,建章立制,写在本子上,贴在墙上,记要心上,抓在手上,形成规矩;用巧功夫去抓,举一反三,抓一项,带动几项,用韧功夫去抓苗头,确定专人,盯死不放,直到办完办妥为止,用细功夫去抓,按部就班,严细缜密不出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