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护理、老年心理等专业化服务的迫切需求,必须加快老年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天津、湖南、山东、安徽等近20个省市的30余所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培养的人才仅有千余人,人才供应远远满足不了老龄事业的发展需求。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且以年均近千万的速度“跑步前进”。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2050年达到4.37亿,占总人口30%以上,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龄老人和需要护理型老人逐年增加。北京市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人就有约24.4万人,老年人口预计2015年将达到340万人,未来5年将有47万老人需要护理型照顾,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以年均100万的速度增长,养老人才稀缺难求。
根据测算,我国现在共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人数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这直接影响中国养老服务质量和养老机构的发展。现阶段养老院的岗位主要缺两类人才,一类是基础护理类人才,另一类就是高端管理类人才。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呈逐年上升态势。毕业生可胜任各级政府老年工作管理部门、相关科研机构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各项研发与管理工作;还可胜任各级各类养老机构、养老社区管理服务、老年人管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测评部门、老年服务中介组织、老年工作培训基地、各类老年康复保健机构咨询服务与管理等工作。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还可创立小型养老院,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
统计信息(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12年12月30日)
1.该专业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350-400人。
2.该专业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男13%,女87%。
3.该专业2012年全国高考招生文理科比例:文科69%,理科31%。
4.该专业近两年全国就业率区间:2010年(85%-90%),2011年(90%-95%)。
第二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调查报告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调查报告
————专业发展
一、调查小组人员:四川文理学院管理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组长——孟银
杜佳、孟银、曾惠、秦怡
二、调查范围:四川省达州市相关机构
三、调查方法:
1、上网收集我国及世界老龄化现状;
2、走访附近的福利院;
3、电话访问达州市周边县、镇的福利院的管理制度和从业人员工作状况;
4、电话访问我校本专业毕业并从事专业职务的师兄、师姐;
5、调查访问达州市区老人现状生活状况以及对社会养老的看法;
6、问卷调查我校大学生和外校大学生(网络)对我国老龄化、老年人以及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看法。
四、专业介绍:
老年服务与管理是培养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技能。
五、就业面向: 就目前老龄产业的发展,各级老龄委、老年福利机构、社区、非政府组织等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部门。
六、专业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改委、民政部等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显示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9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上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显著提高,因此,必须依靠社会,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我国老年服务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养老资源匮乏,2007年9月21日,全国老龄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我国现有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8097个,床位153.5万张,养老机构床位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仅为0.84%,与发达国家养老床位数为老年人口总数的3%~5%相比,床位欠缺720万,人员缺少180万。而据民政部门统计,有3250万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七、专业前景:
老年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已成为我国紧缺人才,全国目前只有少数几所院校开办相关专业,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掌握老年生活护理、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康复保健与疾病照护的高级老年护理人才、老年健康咨询指导人才、老龄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已经成为老年服务业人才需求的热点,培养合格的老年服务业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老年服务和管理设施改善,人才需求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为适应和满足老年事业的发展,我国必须加大力度培养老年服务专业人才。以下为目前我国专业人员发展优势: 1.按职业要求、职业资格、职业标准进行教育和培训;
2.专门技术培训占总课时的40%以上,有利于对实用技术的掌握,实训教学设施建设分门别类、专业化强、设施先进; 3.教学方法灵活,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效果好; 4.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养老护理员中级职业资格证。
八、政府支持:
今年两会多位代表委员提出我国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并且建议,在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应加大对老龄化因素的考量,统筹设计,未雨绸缪。代表除了提出我国老龄化的严重趋势,专业人员和技术缺口外,还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夏涛委员说:“很多人在争论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从全局看,更堪忧的是养老保险覆盖面偏窄,保障水平不高。我国老人70%在农村,广大农民养老水平还很低。做好全民养老是更艰巨的任务。” “在某种程度上,很多老人被现代化丢下了,农村老年人面临的‘现代化困局’尤为明显。”全国人大代表潘雪红说,电脑不敢开,网络不会用,短信不会发,取款机不敢使„„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本慢生活节奏的老年群体日益被边缘化。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我国老龄化发展减少了阻力,同时也为老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九、专业人员现状:
老年服务与管理是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从体制、课程、专业人员、就业方面都不成熟,也不成系统,所以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学习和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去探索去完善。同时也表明了,老管这条路不仅仅需要国家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还需要在职和在读的专业人员的努力开发,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1、在我校毕业的师兄师姐在从事我专业职务的比例来看,逐年有增加的趋势。从她(他)们从业的方向来看,他们一般在福利机构、康疗院、老年保健业,老年产品等行业工作,另外也有人涉及开发社区养老这些方面。因为在校时他们是学习不光服务,更有管理,我院开展专业课程比较广泛,各个领域都有涉及,但并不是每个领域都很精通,他们基本是选择在某一个领域深究。在大学里他们也积极的培养了自己综合的能力,所以目前出去工作的师兄师姐们都是从事与老年管理相关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个行业范围也没有规范,所以他们负责的工作也比较广泛,除了负责院方的一般工作外(包括宣传、服务、策划、老人日常活动、与家属沟通和整理老人资料),他们还负责开发和完善相关机构的制度,比如从我专业毕业的一名师兄在成都市工作,他发现老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但当时该院缺乏对老年人心理方面的部门,因此他向院方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该院经考虑接纳了他的意见并成立了心理疗养部并交与其负责。另外,师兄师姐他们针对目前护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的情况,他们经常策划和组织为工作机构培训护理人员。
2、通过调查和以前在各福利机构的实习经验我们发现:目前在老年机构的护理人员普遍素质不够高,不管是从专业素质或道德素质方面来讲(无贬义),她们的水平都比较低。她们一般是30到50岁的中年妇女组成,她们普遍的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压力才选择这个“又苦、又累、又脏”的职业,她们对这样行业并没有基本的、正确的认识,比如说她们对的疾病认知水平不高,并不是很了解该怎样对这些老人进行专业护理,只是觉得这是苦活,更别说让她们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当然院方也做过专业的护理培训,但是由于年龄和文化水平有限,只能对其进行最基本的护理培训(劳力方面),没什么技术和专业可言,因此效果甚微。上诉情况将的是市级福利院福利院的状况,福利院在选人的时候至少还是选择有一点知识水平的人,或者曾从事过类似职业并有经验的人员。但是对于县镇的福利机构的护理员,一般都是在周边地区的农村妇女,她们对于干“粗话”可能没有太大的异议,但是对于专业知识会比较难以接受,因此护理工作开展就更加困难,同样也为老人的健康带来了隐患。
虽说,专业已得到重视,但是,由于此为新兴专业,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专业发展还是就业方向都没有的到规范和具体化,专业发展现状欠佳,对人才的吸引力都较小。
十、调查结果:
(一)福利机构:目前四川地区的福利机构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小组人员在4月2日对达州周边地区的福利院进行了电话访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老龄化现象,并且在采取相关措施,因此在达州周边县镇地区都开始成立福利院,但不管是从设施或管理方面都有待完善。硬件方面有些也不及市区的福利院,但我们针对当地发展状况分析,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其次,要考虑老人的承受能力(入住老人不光是“三无”老人,还包括自费老人),这些方面的限制都为老龄化的进步增加了阻力。另外,人员方面包括以下机构方面:
1.一般大学生都不愿意从市区“发放”到县镇地区工作,不管从待遇或工作环境都没法太吸引人;
2.乡镇福利机构的管理人员都是从乡镇干部中选拔的,管理人员的年纪都在四十五岁左右及以上;
3.护理人员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不过普遍不高; 4.福利机构入住对象大部分为五保户,少部分是代养老人; 5.各乡镇福利机构也有较高的服务好老人的意识,但是护理人员这种意识却不高;
6.各机构的制度都是根据政府制定的制度加以修改运用的,很少结合地方特色,管理人员也缺乏创新意识;
7.各机构有意识注意护理人员的培训,但一般培训的次数较少且质量不高;
小组观点:国家政府方面,首先应加大对乡镇福利机构的硬件设施的投资,并追踪落实,不搞形式主义。其次应当授权各乡镇福利机关自主创新经营,结合地方特色,完善地方养老机构。各乡镇机关首先还应该适当的调整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管理人员的结构层次应该是35至45岁之间,最多不应该超过50岁,也可以适当培养中途辍学的知识分子向专业人员方面发展;其次,应该加大老年养老方面的宣传,孝文化不应该被人遗忘,将家庭养老和国家养老相结合,让老年人更好的安享晚年,这需要改变有些人们现有的关于赡养老人方面的无关自己的想法,补回缺失的孝文化刻不容缓;最后,福利机构还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从而更好的给老年人提供温馨的养老生活,要让护理人员认识到为今天的老人服好务就是为他们明天的安享晚年奠基基础。
4月3日,我小组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其中包括对市区老人进行访谈和对达州河市福利院走访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老人对社会福利里入住的老人持同情心理,他们普遍认为,和儿子媳妇住在一起很幸福;同时他们认为去福利院的老人不是没人管就是和儿子媳妇关系处理的不好而逼不得已去福利院的。另外,他们认为在福利院住的不自在,不管是出行、饮食等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显得很不方便。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养儿防老”这种传统的养老观念(家庭养老)比较严重。然而在河市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养老观念更加不入人心,我们在问路过程中,只有10%的人知道河市福利院的地址,由此可见,政府的宣传还不到位。由于河市福利院才建成,还没开放,也没有相关的负责人,我们只观察到了福利院的建筑风格和大致结构。整个福利院建在镇边缘,四周环境较好,可是就目前状况来看,交通极为不方便;另外福利的内部结构比较人性化,居住条件好,也有娱乐场地,但是项目略显单调;根据该福利院的规模来看,小组人员进行计算得知,该院最多容纳100户老人。小组观点:
1.政府对社会养老这方面已经较为关注,但是关注的力度还不够,宣传力度也不够;
2.政府应加大对老年养老机构的修建力度,不仅要考虑城区老人,也要关注城区周边的无力修建福利院的乡镇的乡镇老人; 3.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应该更为人性化,宜空气清晰,交通较为便利; 4.去福利院的交通应当比较便利,方便老人出行,老年的房间设置宜简洁,方便老人行走;
5.老年人的娱乐活动方式宜遵循简单多样化的原则;
(二)大学生问卷调查
十一、分析——招生不理想的原因:
(一)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并且近几年也暴露出来不少问题,目前来看,国家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媒介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本专业,更不要说要求更多人从事这个专业。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在百度、谷歌、搜狗等大型搜索引擎网站都很难找到与我国老年化得相关资料,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宣传媒介的网络媒体和社会媒体也很少关注和我国老龄化,更别说做出相关报道和大力的宣传。并且在社会中也很少有人关注社会老龄化,仿佛自己还未老就事不关己,等自己老那一天再说吧,因此在口头信息传播这一方面也很缺乏。从我们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我们在校大学生,很少有人了解老年服务与管理这个专业,听到第一反应就是惊讶,第二反应是不可理解,因此我们在做调查问卷之前,在问卷前首先介绍了我们专业。由此可以看出,学院对此新兴专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
(二)传统思想
1.在中国,老人大部分都有老人落叶归根思想,他们心里一直认定的是传统的养老方式,认为“养儿防老”,自己呆在自己家里,和儿女呆在一起才是最符合常理的养老方式,就算关系不好也不愿意去。另外他们认为,到福利院、养老院等地方不是没有儿女就是被儿女抛弃了,是一种耻辱,他们不愿意去承受。
2.中国的孝文化一直都被社会和人民所推崇,中国是一个传统思想比较重的国家。不光是老人认为儿子不让自己在身边养老是不孝,很多中年人都认为,把父母送去福利院是一件很不孝的事,在加上中国人面子思想严重,很多人为了不受人唾弃都不愿意承认社会养老的事实。
3.社会认同家庭养老。如今大部分人都认为社会养老不如家庭养老,但社会养老又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那么在这种人们的意识和社会形态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必将会向社会发展趋势妥协。可目前的状况是,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错误,他们一致认为家庭养老是随符合价值理念的方式。所以目前的状况是要改变人们的思想是件非常漫长的事。
(三)认识不正确
① 在老人看来,福利院就是一起旧社会的大锅饭,很难照顾个人,并且觉得福利院的设施条件非常不好,饮食不好。这实际上,老人只是在他们的意识形态里为老人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或许他们年轻的时候看到的福利院存在这种情况。但是现在,他们对福利院的制度和管理都不了解,就这样盲目的相信自己的错觉。作为我们服务的主要群体,他们这样的看法为老年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必将他们的思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然而大部分子女还是尊重老人,不会强迫老人住进福利院。
② 在一般从事其他工作的大众来说,如果说是从事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苦、脏、累”,他们认为只有没有那些没有文化水平的人会去从事此类“苦力活”,他们都认为自己难以承受。而且目前我国从事这方面的护工待遇不高,她们和护士的差别是极大的,而且她们工作量和工作性质确实和护士很很大差距,不公平的待遇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另外,老人身体状况比较脆弱,还是需要具有一定相关知识的人员,否则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冒这个险。③ 大学生有很多同学知道但是不太了解这个专业或这个专业的相关行业,然而他们对其也不抱支持态度,他们认为,此专业前景很大,但是路途会很艰苦,会花费很多时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有同学表示“这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新的事物必定会需要‘革命烈士’的鲜血铺路,然而我们却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走这条漫长而遥遥无期的路”,有人表明前景和前途是两码事。大学生都是比较有素养,对老人等弱势群体都抱有同情态度,他们愿意在空闲的时候做义工为老人服务,或是在路途中遇到乞讨的老人会伸出援手,但是,他们不愿意长期从事与老人相关的工作,因为现在的生存压力很大,此类行业工资过低以致很多人无法维持基本生活,而且部分同学还有这个行业就是“服侍老人起居”的错误观念,综上所述,更多的大学生表示不想冒这个险。
④ 对于中小学,更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根本不懂得老龄化是什么,更不要说有意识去关注。如果等到他们到我们这样的年龄,才认识到我国老年化原来都这样严重了,如果我们早一点了解就好了。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也只有徒其伤悲,苦恼为什么这么多人不认识状。(四)福利院门槛高
据调查和查找资料发现,在我国公办的福利院(有编制的),在一个市区一般只有一个。在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要进入这样的福利一般需要“膀子硬”,“关系户”先进,“你自己找的和关系送进去的,不一样,有关系的,比你轻松,比你挣的多,而你就只能干活”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这样提高门槛更是打击了其自信心。对于一个在学校里就承受了较多的社会、身边环境的压力的本专业大学生,出来工作还要面对如此不公的待遇,还不如转行算了,这样又为国家流失了一批本来就很少的专业人员。另外,对于这种公办福利院,一般要排着队才能进去,能进去的不是有钱的就是有关系的。由此可见,不是说大众对福利机构失去信心,对这样的公办福利院他们还是抱有希望的,他们还是愿意相信,国办的不管从设施还是人员素质都会有所区别于其他私营的。
(五)形式主义严重
虽然我国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了,国家和政府也开始重视,福利机构和社会大众也开始有了意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和机构而言,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都过于形式化,只图场面,只讲形式,只顾完成指标,不在乎有没有为老人和社会牟利。就像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一样,以前为了看GDP增长,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现在出现问题都难以遏制,这难道不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吗?这样只能使更多的热血青年失去信心,抱着满腔的热血想为老年事业做贡献,却被形式主义所掩埋,最后只有转行,期待形式好的时候在从事本专业。
(六)发展现状欠佳
2009年入学时全国只有4所高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且都是专科,其中两个一专两个二专,其中,只有我院是本科院校。目前在我国经过两年时间有20所高校开展了此类专业,由此可见,虽然有所发展,但发展是相当缓慢的。从我院的的发展情况来看,从成立此类专业来看,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员甚微,几乎不到10%的比例,而且历年招生情况都不理想,而且出现断流现象(招生情况欠佳),可见形势是相当的严峻啊。
(七)从业人员少,而且工资很低
“我们管理整个楼层的老人,晚上要起来好几次查看老人情况,白天要打扫,还要注意看有没有老人外出太久,一个楼层两个人换班,每个月只有几百的工资,不过还好我们看护的老人都还基本能自理”,“我们一般就是护理不能自理的老人,白天黑夜都会给他们吃喝拉撒的护理,我们的工资很低,几百块,我们可以多护理几个老人那样工资会高点”,“我告诉你,你住在养老院,就得二十四小时工作,你说工资高?前三个月二百,以后就四百,(有的也许能稍高一些)不签和同,没有任何保险。当你值班后才有半天休息。你说工作轻松?瞎说,早上五点半起来打水送水,然后打饭,送饭,打扫卫生等等,一直到晚饭结束晚上六点半左右才能休息一会,要是晚上有事你都得去干,不管多晚......”调查中,有人这样描述专业人员现状,虽然,我相信此人的说法有一些偏激,但我们也不可否认这样的事实可能存在,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报道,都会对此失去信心,因为这样的待遇确实让人有些望而生畏。
十二、解决方案:
1.通过社会媒体大力宣传:网络、新闻、会议、社会宣传、机构宣传、开展专业活动。另外还可以利用好社工、义工这块的资源,她们涉及面积广,可以大范围的辐射,对宣传有很大促进作用。政府不仅要重视宣传,更要加大专业力度;
2.从小学教育抓起,从小树立意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不管是小朋友、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我们都不能忽略。人大代表提出:“传统看待老年人的观点应当被颠覆:老年人不只是被赡养者,他们还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造者。”我们必须让更多的人改变这种传统的思想,让正确的思想深入人心; 1.国家大力支持不仅要包括国办福利院的发展,更要鼓励和支持私营福利院的发展,同时帮助其不断规范化,并且要通过各界力量支持开办养老机构,发展社会力量;
3.降低各类福利院的门槛,不管是入住的老人还是从业人员都要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提高从业人员待遇,让更多的人劳有所值,鼓励其积极性,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同时,这样也为高校扩大招生开辟了道路。
十三、针对达州提出解决方案
(一)现状(资料显示):达州市现已建成老年公寓5个,敬老院148个。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从2002年起,达州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9%以上,到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0.13%,至2020年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5.2%左右,总量超过103万人。目前,我市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90%左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仍是与子女或亲属一起共同生活。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老人丧偶率上升、家庭空巢化增多,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数增加,老年人对社会照料服务的需求将日益大增。我市现有农村和城市低保独生子女户236866户,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家庭888户,随着这部分独生子女父母(以及无子女的夫妇)逐步进入老年社会,在年老需要人照顾时,如果子女因为就业或是其他原因不能与父母住在一起,必然依靠老年公共服务体系给予救助。现阶段,我市基层老年服务网络薄弱,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老龄工作资源严重不足,大力发展社区、农村老年公寓(或敬老院)显得迫在眉睫。
(二)小组建议
1、针对上述资料供小于求的的情况来看,但又要在不违背人们意识形态的情况下,达州市应大力发展社区养老,不脱离家庭养老的情况下在社区周边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让老人既不离家也可享受服务;
2、针对达州市周边县镇还有很多农村老人,农村老人家庭养老思想更为严重,建议在镇周边建立福利院,从城到乡慢慢辐射到农村老人,从而发展乡村养老院,那样老人也不至于离家太远,也可以养老,并且可以使更多老人受益。河市做为一个镇在城区和周边乡镇建立了福利院是很值得鼓励的;
3、加强老年福利机构与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多开展建立社会志愿者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服务活动;
4、为达州市福利机关培训更多的老人护理人员和管理的专业人员;
5、加大宣传:根据达州地方特色宣传养老新思想思想,宣传福利院的结构设施的建立;
7、建立“只租不卖”养老机构,据资料显示:天津市成立了类似的养老机构,不过根据达州地区的情况,我们这个“只租不卖”和其大不相同,我们应旨在利用这种机构改变人们的传统思想,有人对养老机构有所畏惧,这种养老机构你就像租房子一样,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能够给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和饮食服务等,是集中式的居家养老、社会化养老的创新模式使老人不出门即可就医。你可以先试着住一个月,你满意就可以继续租,不满意可以走人,解除了老人和子女的后顾之忧。
十四、小组人员希望专业发展:
扩大宣传范围、对象:老年人,中老年人,青年人
分析:1,老人是专业人员主要的服务对象,老人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代——孝文化理解
2,中老年人一般为家中之主,他们的观点影响着老年人和青少年的行为。我们的工作,必须要靠这一代承上启下的人配合。另外他们一般掌握家庭的财政大权,他们小至影响家庭老人养老,大到可以影响社会养老(投资)。
3,青少年是最有潜力的一代,要让他们明白我国老龄化的严重性,以便为以后老龄化发展奠定基础,另外,老龄社会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然而我国现在最缺专业人才,因此青少年的正确认识可以为以后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对专业人员发现的想法:
1、我们作为专业的开发者,我们的思想对后来人员有极大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努力完善自身,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为其起好带头作用;
2、努力参加实践,丰厚专业材料,为专业以后招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大宣传,可以用行动感染身边的人,我们的优秀可以成为宣传的题材,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等其他方式进行宣传;
3、人大代表指出“老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现在有些社区把老人组织起来,让比较健康的照顾比较不便的老年人。政府、社区可以建立促进老人发挥作用的平台和联动机制。” 小组希望,专业人员以后能开发与老人“再从业”的相关行业,来提高老人的价值,让老人,老有所得。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执笔人:孟银 2011.4.10
第三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习报告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习报告
2015年学期末,我在老年公寓完成了为期两周的实习工作,回顾这两周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多。从最初进入老年公寓的不知所措,到现在对工作的游刃有余,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也发现了许多自身的不足之处。领导的悉心指导,同仁的援手相助,以及同伴的相互鼓励,这些都让我难以忘怀。接下来是我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的总结。
一、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不能偏向任何一方。由于对本专业的不够理解,上课缺乏激情与兴趣,总是走神或着做别的事情,导致我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理论知识一旦匮乏,所谓的社会工作便会很难进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的开展都要求社工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次实习,使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导向,实践虽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没有理论,何谈检验呢?当今社会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也会时刻检验你的专业知识,所以从这次实习之后,我一定要深刻反思,认真听课,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了解需求,具体分析。社工工作的开展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区工作,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的主体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年龄,性格,生活背景„„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开展个案或者是团体工作时就要把握好每个群体的基本特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以便于小组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然各个团体工作开展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方法也是相通的,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相互融通,做到举一反三。
三、“不会,不懂”不重要,“认真,耐心,勇于学”是关键。刚开始进入老年公寓对于各项工作都抱有了极大的热情,认为所有事情都能凭自己的能力搞定。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准备小组工作的时候,各种问题全都显露出来。专业知识的匮乏、与同伴意见的不合,极度缺失的参考对象等等,这些问题让我在实习期间十分懊恼,突然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也不懂。但别人似乎也不能帮助自己什么,一时间觉得工作将不能进行下去。但是同伴的鼓励,自我的暗示又让自己重拾了希望。相信自己,认真学习,耐心完成,工作就一定可以圆满成功。也许效果不是最好,但一定要准备的最足。
在老年公寓实习期间,我们一共开展了两次小组活动。一次开放性小组,一次封闭性小组。下面是我们的小组介绍以及我对小组工作的总结评估。
小组介绍及总结:第一次主题为“我们一起来happy”,针对的是老年公寓中半自理区的老人,组员人数不限,活动内容主要是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达到娱乐目的,愉悦老人的身心。由于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体质,我们将时间限制在了45~60分钟之内。这次小组活动总体效果不错,在老人群体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响,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但是,这次活动却没能完全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老人们完全是被动的参加小组活动的。对于小组的活动内容也只是应付性的做做样子,没能真正融到小组活动中去,这就是我们事先没能做好宣传工作的缘故。除此之外,对于不能融入小组的组员,我们也没能通过专业的方法将其带入,这说明我们的实践经验还是十分不足的。希望今后可以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参加实践,真正的做好社工,开展高质量的小组活动。
第二次主题为“我们年轻了„”,针对的是颐源居自理区的老人,组员人数为6人,活动内容包括游戏和分享性交流,通过游戏营造气氛,进而进入主题。交流的内容是老人们以前的种种经历,难忘的,开心的„以及老人们现在的期望。这次小组是由我来开的,自我感觉不是很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我们提前就预约了老人,所以对于组员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在小游戏环节我控制的还是比较好的,老人们也融进了游戏,每个老人都笑得很开心。在进入交流环节的时候,由于准备不足,在一开始就失控了,组员很活跃,场面不能控制。在分享过程中,语言技巧掌握不足,导致场面失控。但也不能完全说它是不好,最起码现场气氛是好的,老人们愿意分享,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在今天重演了。这对我们以后小组工作的开展也是很有益的。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提前预约组员,让其自己参加,这样的小组更加容易开展。其次,一定要注意说话技巧,既不让组员尴尬,也达到控制场面的目的。第三,封闭性小组的开展一定要将时间订立好,不能太短,也不能完全失控,开展的时间过长,一般控制在2小时内。最后,游戏不能太简单,太幼稚,要让老人喜欢并愿意参加。
以上就是我这次实习的工作总结。在山西省老年公寓的这次实
习,给我以后的学习生活留下了一笔可贵的财富。希望在今后的道路中还能有这样的实习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丰满自己。
第四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作总结1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作总结
--------张
艳
时间匆匆而过,开学已经一月了。一月以来,心里真是感触很深。通过这一月多的工作、学习和锻炼,可以说使自己的思想认识从很大程度上有了一个飞跃,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与学校各位领导的正确领导、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是分不开。在此我向大家对我的关心、对我工作上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想谈谈一月多来的感受,同时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剖析,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帮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缺点和不足,提高工作水平,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一、本月思想收获:我觉得做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必须要有责任心。
刚接受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这项工作的时候,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照顾,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我自己,主要是觉得自身工作经验不足,来干这样一个工作性质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工作,怕自己干不好。但是,从我内心来说,我还是充满了信心,我所在的综合组在全校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声誉,是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团体,所以我想既然组织上安排我来这里工作,首先我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这是做好学校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稳定完成各项任务的首要前提。有压力才有动力,才有紧迫感。所以我想我既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就必须要对学校领导负责、对学生负责。一个月的工作实践证明,综合组的全体老师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尤其是学校领导班子的成员更是对我的工作给于了多方面的大力协助和支持,这一切都让我非常感动。
二、本月主要工作。
2月7日------2月10日。
1、准备开学工作。
2、制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长期)。新生思想稳定工作。2月13日------2月17 日。
1、外出考察。教务处李主任带领我、魏静、马光远一行四人到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银杏老人中心、西安汽车科技学院、西安市未央区老人护养、陕西银行学校、陕西工运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我和陕西银杏老人院、西安市未央区老人护养中心、陕西工运学校的各位行业专家,就老年服务于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开设、教师资源共享、中级护理员资格证考试、学生学历升高、联办等事宜进行了商讨,初步达成口头协议,西安市未央区老人护养中心护工部王琴部长愿意来我校就护理专业学生转型,做动员讲座;陕西工运学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系鲍丽萍主任,愿意成为我校的客座教师,负责学生中级护理员资格证考试事宜;陕西银杏老人院的陈佩娜院长希望我们现在就把学生送去实习,她们急需懂护理专业,又懂得老年人心理、有一定组织才能、善于和老年人沟通的护理工作者。
2、总结考察情况,就此次考察的各种情况向校级领导一一作了汇报。2月20日----2月24日。
1、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和张宝善同志到彬县敬老院进行考察调研,与何伟院长进行了商讨,初步拟定09护理专业转型培训课程内容。
2、在学校杨校长的安排下,我们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实训设备的型号、单价、数量、总金额做了详细的计划,并绘制老服专业室平面图。
3、同时我们对改革发展示范校的项目建设方案做了详细的阅读、研究分析、找出不足进行修改。2月27日-----3月2日
1、修改完善改革发展示范校的项目建设方案以及任务书,并做了详细的修改说明。2、09级护理专业学生回校报到,修改完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短期人才培训实施方案》,就学生报到要求、班主任工作安排、教室安排、培训时间、培训教师、培训目的、培训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3、德育课。就赴台学习的所见所闻,尤其是传统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讲述,使学生明白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4、日常工作。检查督促学生打扫卫生,参加新校区行政会议,组织护理专业学生早操等。
三、工作反思:
一个月以来,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工作方法不得力,没有技巧,经常是工作起来没有头绪,往往事半功倍,今后要加强工作方法技巧锻炼,及时请教各位领导,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价值理念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价值理念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的专业核心能力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技能。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是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老年学概论、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政策、老年福利机构经营管理、老年病学、老年护理与老年保健、社会调查、课程实训、寒暑假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是一个综合研究老年群体及其它附属机构的专业。
老年服务与管理这个名词具有两种意义:一个是老年服务,另一个是老年管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老年服务与老年管理同时存在,二者具有联系;
老年服务包括供养和生活料理服务、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教育服务、社会参与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及其它方面的服务。
供养和生活料理服务:一是街道、社区提供长期性和临时性养老(托老)场所,如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老人日托站、老人食堂等;二是成立老人家庭服务中心,上门帮助料理生活;三是资助老年人活动辅助器材;四是进行适当的康复医疗知识教育和咨询,使家庭更好的了解老年人的问题和需求;五是在社会服务业中,增设老年人生活服务点,如老人商店、专柜等,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方便;六是紧急救助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
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社区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中心,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并建立80岁以上寿星老人健康档案向老年人提供常见病的护理和治疗。
教育服务:开办各类老年学校、老年大学,为老年人再学习、再教育提供机会和便利条件。
社会参与服务:为老年人晚年继续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条件,如加强老年人和青少年以及社会的联系,为关心教育下一代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在公共场所、桥梁、道路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中,要有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服务设施;组织老年人成立老年人技术服务部、科学技术咨询服务部、老年人协会,义务协助和参加街道居委会工作等。
文体娱乐服务:兴办各种文体娱乐设施,组织老年人成立各类协会、研究会,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如建立老年人活动室、活动中心,成立老年书画社、旅游服务部、戏社等。
其它方面的服务:如开办老年婚姻介绍所,帮助老年人再婚和重建军爱听,并在就医、乘车、旅游等方面提供优先照顾老人服务。
老年管理主要包括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心理管理,更主要的是对老年机构的管理。众所周知的的老年机构有托老所、养老院、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护老(养)院、敬老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所等。本专业主要培养怎样管理老年机构,让老年人的在机构中得到更好的待遇的人才。这些针对老年人所开设的机构的服务宗旨是安排、照料、护理好老人,让老年人满意、子女亲属放心,为政府和社会分忧。绝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老人的安危、冷暖和利益,这样的机构将会招致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政府的制裁。我们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就是要践行监督养老机构的服务宗旨和理念。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与老年人息息相关,与老年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面临衰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有人所不可能避免的,是所有人所逃脱不掉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老年这个过程走向生命的终点,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怎样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可靠,过得无忧无虑是每个老人所向往的。这个专业是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所产生的专业,它主要的目标是解决老年人在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包括横向的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也包括纵向的与历史未来的联系。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另一方面事物又存在着相对独立性,即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相区别而相对独立地存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相对独立存在是互为前提的。
事物的存在是普遍联系的,老年产业的产生是和老年人的社会发展分不开的,老年人的吃穿住行都是本专业所要研究的范畴,怎样让老年人吃不犯愁,什么都能吃什么都咬的动,什么样的衣服适合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穿,老年家庭的房屋布局、家具摆放、安全措施,老年人代步工具,怎样让行动不便的老人能简单行走……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普遍存在老年群体当中,这些问题也都是普遍困扰老年人生活的,本专业所要帮老年人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
联系的多样性:从大的方面说,联系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
在生活中,每个老人所遇到的问题虽然不尽相同但又千差万别,对待每个问题不能统一解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老人都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习惯,对待不同的老年人要用不同的方法。事物都是多样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所要向学生们传授的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有的就是在对待老年人诸多问题是的解决方法。老年人行动不便是困扰老年人出行的主要问题,如果单一的说所有出行不便的老年人都配备轮椅出行,那有的老年人可能由于身体疾病不能长时间坐着,只能趴着或卧着,那对于坐轮椅出行就是不可取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所谓矛盾,在辩证法中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恩格斯认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毛泽东更强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换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事物就是矛盾,世界就是矛盾的集合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的发展。
在所有发生的问题上所有的问题都是矛盾的,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由于不能适应行动不便,耳聋耳背等诸多老年特征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或忧郁的消极情绪。在和老年人相处过程中由于这些老年特征所给老年人带来的困扰会使老年人厌恶生活厌恶社会,造成心理问题。但这是老年人不可避免的,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所有的老年人都不想具有这些老年特征。这就存在着矛盾,如果老年人没有出现老年特征那老年人就不会产生厌恶生活厌恶社会的低迷情绪,但这是不可改变的,除非随着老年人的消亡而消失,但同时也会出现在新的老年人身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各种方法深入老年人内心了解老年人所产生的矛盾,尽量减少老年人与矛盾的接触,从而通过其他方法化解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状态组成的,状态是过程中的状态;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有生必有灭,无灭必无生;旧事物灭亡的同时,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
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个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个“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波浪式前进、循环往复式上升的过程,而一个个有限的过程就组成了无限发展的世界,换言之,世界也可以被看作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的集合体。
老年人是一群迎着夕阳生活的特殊群体,也是社会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虽然不再为社会创造价值,但也不能被社会所抛弃。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所需要的是怎样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何为老年人价值? 所谓老年人的价值是指处于人生暮年的老年人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或者说是老年人所具有的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对于老年人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首先,与一般人一样,老年人的价值也是由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所构成。老年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老年个体对社会或主体人的需要的满足;老年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或客体人对作为价值主体的老年人的个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其次,从时间的纬度看,老年人既有现实价值,也有历史价值。老年人在年轻时为社会尽到了应有的责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是他们的历史价值之所在;同时,他们在进入老年期后仍然可以一定程度的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他们的现实价值之所在。
首先,老年人具有重要的物质(经济)价值。
从经济学的视角考察,老年人价值的存在是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记载和利用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依靠生产和生活经验,所以,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年人便作为“智者”而倍受社会的尊崇。作为知识和智慧的载体,老年人的才能、经验、高尚的品德和优良作风都是传世之宝。及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中的作用更为突出。这一变化,也同时会带来如下影响: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劳动因素被淡化,从而使老年人与年轻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受年龄和体力上的差异的影响程度减轻;而另一方面,则像过去一样,老年人作为生产经验、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创造者和记录者,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将会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足以表现出老年人价值的经济学意义。经济价值不但体现在物质性的劳动中,也体现在精神性的劳动中。
另外,老年人的相互照料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老年人之间的相互照顾是比较普遍的情况。那么,提供照料的老年人的作用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或者说是一种间接的社会价值。
其次,老年人除了具有经济价值(物质价值)外还具有精神价值。
精神价值是老年人的主要价值。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当中,整个社会愈来愈强调各生产要素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但这并不是说老年人的社会价值首先体现为经济价值。老年人由于生理方面的变化,其直接的经济价值已呈下降趋势,但精神价值依然存在,甚至有所提高。
第一,老年人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道德维护力量。首先,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老年人身上凝结了由“历史”而产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对社会发展和下一代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或影响作用。其次,老年人的精神道德力量也不可小觑。道德是维护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老年人群体经历了生活的考验和磨练,绝大多数人在道德规范方面更臻于成熟,在对调整人际关系方面运用的更加娴熟,更多地表现出谦和、忍让。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价值是体现在老年人价值之上的,也是并存于老年人价值之间的。怎样体现老年人价值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自身价值的考验,只有更好的体现老年人价值,通过服务与管理,增加老年人的价值,使老年人在社会中不被抛弃,能老有所用,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学,才是体现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最核心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