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和《七律 长征》听课断想

时间:2019-05-14 23:1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和《七律 长征》听课断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跨越百年的美丽》和《七律 长征》听课断想》。

第一篇:《跨越百年的美丽》和《七律 长征》听课断想

《跨越百年的美丽》和《七律 长征》听课断想

深圳南山华侨城小学周晓燕

今日,我校和阳光小学组织了一次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我校胡葵老师执教了六年级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阳光小学也奉献了一堂五年级的课《七律长征》。

课后,各个学校的老师分别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点评。发言者似乎都是提前指定好了的,所以大家的发言结构惊人的相似。一律都是对这两堂课的溢美之辞,最后不痛不痒地说点遗憾之处。这种点评方式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也就不以为然。拿着麦克风当着兄弟学校的这么多老师和领导说话,自然要有点分寸,如果口无遮拦胡乱侃一通,不但得罪了人,也伤了老师和领导们的面子。

南山教研室的郑主任终究是个性情中人,在夸赞两位老师的课以及教师的素养之后,突然激动起来。原来,郑主任的语文教学观特别强调课堂上学生的读书,对于这两堂课上学生的朗诵情况,似乎遗憾得痛心疾首起来。末了,又觉得自己话说重了些,于是又恢复他一惯谦虚、低调、谨慎的作风,说纯属自己的观点,也许不对云云„„

坐在台下的我不禁暗叹:郑主任实乃一个标准的好好人!!

想起以前我在湖北工作时,上完一节公开课,自己就像被斗地主一般挨全体听课老师的“批斗”。有时候,还把实况录象拿出来,一段一段地播放,让自己看看自己哪些小动作不该有,哪些废话不该说。老师们也个个毫不留情,把我的伤口一层层地翻开来检查、治疗。那个时候,眼泪啊,哗啦啦地流了又流。总结起来,那就是——痛,并收获着!!

我甚至想,如果我没有来深圳,一直在老家的学校经受这样的“批斗”,我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不是比现在更加成熟和完善呢?

当然,深圳毕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其所拥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是老家的学校望尘莫及的。这个城市里的老师也是个性张扬、魅力十足的。在这样一个地方,再加上自己临聘老师的身份,感觉自己就像一只灰麻雀,只敢躲在暗处悄悄地关注、欣赏周围亮丽的风景,从不敢站在阳光照耀的枝头高声鸣叫几声。

但是,自己毕竟是个教书的人,听了人家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不说几句似乎

会被领导误认为“不积极”,也辜负了执教老师的一番心血。因此,就在这文字间叫唤几句,倘若不中听,权且把我当作是只黑乌鸦而非灰麻雀罢了。

1、公开课能不能连续上两节课或者三节课?

这里的两节课或三节课,是指该课文所要求的是两课时还是三课时而言的。我们听到的公开课,往往都是第二课时。究竟第一课时是怎么安排的,我们无从得知。只好根据第二课时授课的情况,推测:这个知识点老师是不是在第一课时解决啦?还有些内容是不是要安排在第三课时完成啊?

如今天的《七律长征》,我几乎无法得知,学生是不是在第一课时就已经理解了“逶迤”、“等闲” 等词语?是不是就已经了解了七律是古诗的一种形式?是不是还安排了一个课时指导学生的背诵,以及讲解夸张、总分总的表现手法啊?

如果这个老师没有落实语文教学的字、词、句,没有落实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背、练,那么这节课是不是追求形式胜过追求内容呢?《七律 长征》毕竟是一节语文课,既不是历史课,也不是政治课,语文这门学科原本具备的学科特点必须在语文课堂上展现出来。

如果一节公开课留给听课老师太多的疑惑、太多的不理解是不客观的。在不理解的基础上,谁又敢妄谈自己的想法,点评他人的课堂呢?如果不点评,思维上不碰撞,那教研教研的“研”字又何以体现呢?

因此,我想,公开课能不能不止上一节课,如果能让大家从头听到尾,是不是更能体现课堂的实在和质效呢?

2、公开课能不能先听授课老师的备课思路,再听老师的评课?

在任何事情上,我一贯主张: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

在教学评课上,我也是这样认为。授课老师授课完毕,我们都只听到其中的一部分,根本不了解老师的备课思路。在这样的基础上,你的发言是不是太武断、是不是揣摩的成分太多、是不是个人本位主义的观点太强?

如今天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胡葵老师在没有阐述其备课思路之前,我不禁担心他究竟要如何完成后面的教学?如何来诠释“美丽”的内涵?如何要安排这样一个写作的训练?可是后来,当他在办公室里解读了自己的备课思路之后,我发现,这样的思路实在是太妙了。内涵深刻,观点独特,方式方法是独辟

蹊径。这样的备课思路何止是备课,完全是对文本的一次彻底地解读。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实施这一备课思路。这样一来,我们探讨的问题就清晰地呈现为体现实施的手法此类设计性的东西了。

因此,如果先听一听授课老师的备课思路,再畅谈我们对实际授课的直观感受和理性思考,我们教研的对象不是更加客观、更有针对性了吗?

3、公开课的机会是不是要更多地留给年轻教师?

一个学校想办成一所优秀的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校里百分之百的教师,或者只是百分之八十的教师,在业务上都是一把好手,这个学校的教学何愁任何质量标准的抽测和检查?

一个业务优秀的教师是需要给机会培养的。就好象大多数学生一样,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教育的。试问:真正自学成材的学生又有几个呢?同样的道理,真正自我鞭策、自我提高的教师又有几个呢?

我以为,给年轻教师上公开课的机会,就相当于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帮助教育。在帮助教育的过程中,这个对象或许是痛苦的、或许是有怨言的、可是当他收获丰硕成熟的果实时,他定会感谢那段帮助和教育。

不可否认,胡葵老师可称得上我校大师级的人物。但是,光有他一个还不够啊,他毕竟是四字出头的人物了,但是三字出头的人物呢?二字出头的人物呢?一个学校如果在教学上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是不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因此,我以为,把公开课的机会多留给年轻的教师,尤其是那些刚刚参加工作三年五年的老师。他们有激情、有拼劲,也有时间去探索和追求。试想:每年分进我校的年轻教师如果是三个的话,十年就是三十个,这三十个老师人人都经过“痛,并收获着”的锻炼的话,他们在十年之后全都是独挡一面的好手,二十年之后,就有六十个优秀的老师,三十年之后,则有九十个业务过硬的能人„„如此以来,一所学校拥有了如此骄人的教师队伍,在任何教学质量的较量中是不是都能所向披靡!

写下以上文字,我暗思自己是不是太过于理想化。不过好在前面有言在先,如果不中听。权且当作黑乌鸦叫唤几声罢了。嘿嘿!千万不要用砖拍我,如果拍成脑震荡的话,今后胡话可就更多了!

第二篇:《七律 长征》听课反思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它是毛泽东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

一、精彩回放,走进长征。

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二、以读代讲,感知长征。

特别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文本对话,深入长征。

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足见红军的顽强和乐观。在学习课文时,把诗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跃性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通过想象加以充实,加以补充,使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如为了更好地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中“暖”和“寒”在句中的意思,就及时地补充了长征途中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视频。这样学生轻而易举知道了既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从中体会到了红军的神勇无比。

四、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把这一课真正上成读书课,通过反复情感朗读,读出诗的意境,读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对于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实际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我遇到很多困惑问题,时常感到苦恼异常。当拿到《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时,里面的一条条建议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它就像与我面对面一样,针对我在教学中遇到的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读完此书有一种让我茅塞顿开的感觉。

为什么同时的教学,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环境,有的学生可以轻轻松松的把知识完美的掌握了,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是因为我没有好好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而备课,没有周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在我的教学中都各有所获。原来就因为我这种欠缺考虑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使有些学生无法学有所获。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建议给了我很大的感悟。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我真的经常都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一昼夜确实也只有24小时,而我们每天一来到就给满满的工作给包围了,每天总是备课、上课、训练、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条宝贵的建议,迫切想要往下寻求答案。

他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而且我们读书不能只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看看一些优秀的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的营养,这样数量就逐渐转化为质量。是什么促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读书阅读呢?爱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许多教师都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内容与学生紧紧相连。正是这样的情感,让他们在24小时中做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事情,让24小时孕育了无数新的想法,也出现了许多奇迹。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他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之所以有差距,问题出在态度上,抱怨时间不够的老师们往往只是一位在抱怨,却并没有真正抓紧时间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同时也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只是人品时间溜走,而并没有好好的储存这是时间里面的能量。对于那些经常读书积累只是能量的老师来说,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

读到这些建议,突然很懊恼自己的消极,一直抱怨工作太忙,时间太少,而忽略了读书,忽略了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这一简单的道理。曾经雄心壮志的想过,要完善自己,但是现实的工作却成了我颓废最好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在闲暇之余读读手边的书,为什么不能在没有课的时候多去听听同行们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闲的时候写写一天的教学反思,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积累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但是经常我就在哪里想着这些事情,而时间真如流水一样溜走了。

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我不时地反思自己,提醒自己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主动地去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

第三篇:《七律.长征》,听课反思

《七律.长征》听课反思

——烟台送课下乡活动

《七律.长征》一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写就的,诗中描绘了红军战士跋山涉水,顽强战斗的长征过程,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虽然仅仅只有56个字,但却浓缩了红军长征的千难万险。课文背后,所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然而,学生不了解长征,也就不了解诗意。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理解诗意、领悟诗所要表达的情意应该是本课的重难点。本节课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跨越式高年级语文课。教学构思精巧,思路清晰,蕴含丰富。具体体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1、本课的教学以“情”为主线,在不同形式地朗读中充分体现“积淀、感悟、创新”的现代语文教学思想。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为纽带,以“读”为载体,通过教师的“会读诗、解诗意、悟诗情”的教学方法,抓住“难”这一主线,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进而促使学生表达出自己心目中的情、意,使得教师、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

2、张老师所用的课件简单而不失实效,除了在一些教学环节必须使用电教设备外,整节课没有过分地依赖课件,这一点对农村小学来说,很有指导意义,张老师的语言平和简单,但在问题的设计上,肯定是下了一定的功夫,在指导朗读方面,张老师采用了“谈感受、说心情、范读”的方式,逐句朗读感悟,最具特色的是张老师采用了打拍子朗读的方法,激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又把感情的起伏,语气的变化用拍子表现出来,很直观,这对于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这种方法值得我们今后借鉴。在理解词语方面,张老师运用了结合实际的方法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虽然这两种方法极其平常,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张老师的问题设计适应了儿童的特点,也体现了学生逐步理解词义的过程。

3、课前“信息——感知”、课中“诗文——感悟——再升华”,构成了一个“知情意行”完整统一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学生通过信息的运用更好的理解了课文,拓展了学习空间。

回顾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就是节奏表的出现既不适时,也不适当,因为学生的感情已经在体会和探讨中激发出来了,节奏表却限制了他们的表达,使学生将诗句读顿了,硬了,牵滞了学生的感情,很遗憾。点拨诗歌的风格还应该在深入一些,这样就可使学生感悟的层次性更高。重视朗读语调的指导,学生读得会更出色。

第四篇:听课断想

从听《认识三角形》单元的推门课所想到的曹松峰

近期,我们教研室集中两周的时间,组织部分学校的业务校长和教研员,到市直初中开展听评推门课活动。其间,我听了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二单元的8节课,大多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内容。整体印象是,授课教师大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新课程的理念,把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融会到对学情的把握之中,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培养能力,升华智慧,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凸显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肤浅、对教材研究的缺失,特别是少数教师还在“穿新鞋走老路”,重复着课改之初所犯的一些低级性错误。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这些现象很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改再出发”。

【片断1】

师: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三角形中的一些重要线段,请大家打开教材143页,找到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齐声朗诵三遍。

生(齐读):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

师:我们接着学习三角形的中线,请大家看教材第143页,把三角形中线的定义齐声朗诵三遍。

生(齐读):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它们是三角形中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线段。请大家再一次齐声朗诵它们的定义,一定要把它记下来,背熟了„„

【评析】

在课后的座谈中,教研员提出了对上述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同看法,作课的教师反问道:“难道实施了新课程,就不要求学生熟记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吗?”

这里,问题的关键不是数学概念是否需要记忆,而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忆、理解、掌握,进而灵活运用的问题。毫无疑问,数学概念在数学学科的知识架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基础的基础,不可须臾离开。正如有的专家所谈,数学就是在“玩”概念。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包括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等,学生应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以便于在应用中做到“死去活来”。新课程淡化了对一些数学概念的记忆背诵。我们反对像背诵古文名篇一样对数学概念的死记硬背,或是把它们作为一堆生死僵硬、毫无生命的东西强加在学生的头上。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引领学生通过折一折、议一议的思考、操作、交流活动,达到在活动中加强记忆、加深理解,进而灵活运用的目的。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学生在对概念的探索、质疑、体验和应用的一系列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概念的认知,使其成为自身数学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探求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至少可以增强记忆的准确性和牢固性,避免学得快、忘得快的现象发生。常常见到一些初中生在最后阶段的数学综合复习中,仍然对于统计学标准差公式中的(xi-x)是否应带上指数2拿不准。究其原因,是没有认识标准差的意义以及非负数在防止正偏差和负偏差相互抵消中的作用。不难相信,在体认了公式的探求构造过程之后,上述现象发生的概率将会大大减小。

【片断2】

师:对于不同的三角形,我们可以分别做出它的三条角平分线。

(教师示范,用量角器度量已知角的度数,画出它的角平分线。)

师: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做法去做。至于用三角形纸片折出三角形的平分线,留给大家作为课后练习。

„„

【评析】

我们认为该教师的做法有点偷工减料。为什么要把同学们的思维限定在“仿照老师的做法去做”的范围内,是否有语言和行为霸权的嫌疑?放手让同学们动脑去想、动手去试,探索做法的多样化,岂不更好?另外,让同学们动手“做一做” “折一折”,是课堂上的规定动作,将其留作课后作业让学生做,学生做不做?做得怎么样?有什么检测措施?不落实,不检测,等于不布置。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教师把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动手活动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情,心甘情愿地越俎代庖,干了不少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事情。在当今的课堂上,重结果轻过程,重讲授轻活动的现象仍然依稀可见,应该下大力气扭转才是。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价值何在?这是不少一线教师的困惑和疑问。学生通过参与独立思考、观察操作和互动交流等活动,可以实现对知识的加工、升值,养成多角度、深层次理解问题的自觉,提升对具体方法进行高度概括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毋庸讳言,“过程”之所以与结果同等重要,就在于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价值观、处世风格等个性品质是在过程中形成的。当你以适当的速度跑完两三千米后,可能也不觉得得到了什么,但如果你经常这样运动,就会发现自己更有活力了,免疫力提高了,这就是过程的价值。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任何事情,离开了过程就将一无所成。正如体力运动可以健身一样,脑力劳动可以益智、怡情、正心、诚意,可以使我们感受先进文化的浸润、浸淫、浸染。

【片断3】

师:请大家按照教材143页的要求,每人准备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一个,用折纸的办法得到这三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

(学生开始按照教师的要求忙活起来。由于在学生活动前,教师缺乏指向性十分明确的要求,缺乏积极有效的指导,不少学生操作不得要领,活动的实际效果并不好。)

【评析】

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指导的效度。换言之,学生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向非常明确的指导下的活动,其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对知识的体认,绝不是漫无目的的瞎折腾一番。那么,就本次的学生活动而言,教师应该给于哪些引导呢?应该说,课本上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是最简洁、最规范、最凝练的语言,并且其中蕴涵着活动的操作要领。不是吗?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首先,找到“对边中点”。将一个顶点的对边的两个端点对折重合,折痕就是它的中点。接着,折过顶点与这一折痕的折线,所成的线段就是该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十分简单明了,完全是程序化的知识。但我们的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搞明白,定义中蕴涵着学生活动的方法和步骤!我们在钻研教材中悟出来了吗?不得而知。如果悟出来了,那又为什么没有引导学生去感悟呢?

【片断4】

师:请大家按照课本第143页“做一做”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学生活动5分钟以后。)

师:现在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你们交流的结果。

小组1:我所画的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小组2:我所折的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由于发言代表折的三角形纸片很小,距离较远的同学不容易看清楚,有的无可奈何地在那里摆弄自己的小纸片,展示并没有达到请大家共同参与之目的。)

【评析】

不难看出,该教学片断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由于作课教师对同学们的课前预习、准备缺乏具体明确的要求,在我听课的第一个班中,坐在最后一排的四个同学中没有一人带三角板、量角器等学具。第二个班中,坐在我旁边的左右两个同学只有一个人带了直尺。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课本的边缘画三角形的边,在画角平分线的过程中,只能按照老师的建议“大致画一下就行了”,感悟不到角平分线概念的真谛,对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三者的区别也不甚明晰。还有的同学徒手画了三角形,然后就在那里描来描去,没有再往前走一步。课前,教师没能准备尺寸合适的三角形硬纸片一类的教具,指靠学生拿很小的三角形纸片演示,使得演示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我们仍应尽力发挥传统教具的优势。还应特别指出的是,教师上每节课都要有备而来,有充分准备而来,绝对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这是我们对高效优质的课堂最基本的、一以贯之的要求。

再就是,本节课的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的“做一做”,重在学生自我思考,动手操作,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操作之前,给以适度的引导,学生是完全可以独立完成的。有效的小组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操作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活动解决单打独斗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探究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深度,接近同学们的“最近发展区”。本次交流后的小组发言中,同学们自然流露出的“我所画”“我所折”等话语,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如此的合作交流有必要吗?有效吗?(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基础教研室)

第五篇:跨越百年美丽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教案背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夫人,了解她的事迹和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象居里夫人这样为科学献身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教学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材分析:《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教学方法: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感情朗读法”学习本课。学生运用问、读、划、写、议等方法,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同时总结出本课学法:“三读” 法。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进入情境:

同学们,美丽无处不在,请说说你对美丽的理解。

师:是啊,美丽有千般姿态,万种风情,可是,花儿会凋谢,美丽的容颜也会衰老,到底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呢?

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齐读课题)。

这节课,让我们带上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美的心灵,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品悟这跨越百年的美丽。

二、检查预习,展示定标

预习了课文,同学们一定有了很多收获,请你们来展示吧!如:居里夫人的资料,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文后的体会等或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师:是啊,居里夫人的美丽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三、细读研讨,感悟美丽。

多媒体出示:默读课文思考: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课文的哪些方面?请用喜欢的符号划出有关的句子,并在文中空白处作批注。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交流预设:

1、走近居里夫人,体会形象美

学生读句子谈体会,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让我们把居里夫人的美丽读出来。

师:美丽的容颜是最容易衰老的,可是,居里夫人的美丽却跨越了百年,这跨越百年的美丽又表现在哪里呢?

2、感受坚定执着之美

生: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让我(们)感受最深。,(多媒体出示)“为了提炼纯净的镭,……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从这段话里可以知道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提炼镭的工具只是“一口大锅”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事研究工作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生:我从“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我从“终日”“ 烟熏火燎”也能体会到这项工作很艰苦,很枯燥。

生:是啊,咱们在家做饭有时用柴火,就很呛人,我就受不了,居里夫人却“终日”在“ 烟熏火燎”中搅拌沉重的矿渣,这么苦,这么累的工作能坚持下去,真的很了不起。

生:我来补充,“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这说明他们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还常常有被烧伤的危险。

生:我来补充,当时不仅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而且实验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这里有句话,“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可能”的意思就是也许能从这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出镭,也许还提炼不出。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很好!从“可能”这个词语中我们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居里夫人的工作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他们的心血全都白费了。从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

生:我感受到的是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她明明知道研究有可能失败,但她决不放弃。我想他们即使失败,也会继续努力,一直到实验成功的。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遍,把我们的这些感受读出来吧。

师:让我们到居里夫人的的实验室看一看。(放录像)学生谈感受

师:对于居里夫人的坚定执着的精神还有谁来谈谈?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一句,“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从这句话中的几个数字我体会到虽然工作环境这样艰苦,可居里夫人仍然坚持不懈,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才从成吨的废渣中提炼出0.1克镭,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她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著的追求太令人佩服了!我认为这种精神是美丽的。

那么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呢? 生:我觉得在读三个数字时应该读出漫长而艰辛的感觉。

生:我觉得“终于”这个词要读出一种成功的喜悦。

师:是呀,如此艰苦的条件,如此艰难的实验,可是他们想要得到的是希望有美丽颜色的镭。他们得到了吗?读——

(生齐读:“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师:从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居里夫人为了发现和提炼镭所付出的艰辛。我们深深地为居里夫人那种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精神所感动,这种信念和精神无疑是美丽的。正如书上所说的,“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居里夫人的坚定执着之美。总结一下,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学生交流。多媒体出示: 学法指导:

感悟人物:一读,针对问题,勾画要点。

二读,抓住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感悟或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感悟。

三读,把自己的感悟融入到朗读中。

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运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

生:我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生: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到,“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生:我觉得虽然居里夫人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但是居里夫人用自己的美丽和健康换来了科学实验的巨大成功,换来了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生:我也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精神打动。我觉得这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正是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居里夫人取得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成功。这种美丽比外表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师:说得好!她把外在的美丽变成了什么呢?一起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师:还有体现她献身精神的地方吗?

生:从第5自然段的这一句也能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献身精神。“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读到这里,我就在想,做实验的时候,射线该是多么强烈呀!她知道射线对健康有害,可她还是坚持工作,我觉得居里夫人真正做到了为科学献身。

师:还有谁能从其他角度谈谈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呢?

生: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她的“视名利如粪土”上。

师: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她的这种美丽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生默读5、6自然段。)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我们知道居里夫人的每一项荣誉都是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她却视名利如粪土,一心只想着科学研究,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她不看重名誉就是一种美丽。

生:我从课文最后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中也可以知道她在名利面前很平静,在荣誉面前不骄傲,“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师: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让我们怀着对居里夫人的敬意把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一遍。

(生齐读第5、6自然段。)

四、回归整体,升华美丽

师: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们对“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吗?请联系实际写一写。

五、巩固学法,拓展美丽

让我们运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阅读拓展的两个小故事,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多媒体出示)

六、布置作业,延伸美丽

课后阅读《居里夫人传》进一步感受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反思:《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充分品读的基础上,围绕“美丽”画句子、写感受,从多个方面逐步深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美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的发言几乎都抓住了所有的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谈出理解,谈出感受,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同时我有意识的带领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受还原到朗读之中。实现了读中思、读中感、读中悟,悟中读。同时还总结出了本课感悟人物的“三读”学习法,并在拓展和作业中让学生巩固学法。

下载《跨越百年的美丽》和《七律 长征》听课断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跨越百年的美丽》和《七律 长征》听课断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跨越百年的美丽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材简介】 本文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这篇文章主要歌颂了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高尚精神,以及她获得巨大荣誉之后的淡泊......

    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 读完《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后,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漫长悠远的人生道路上,为什么居里夫人愿意抛弃自己的美丽,选择做一个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一 图片导入 1 出示玛丽·居里的图片,问:初次见面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她是谁? 2 谁想向我们介绍她?指名介绍,师再做简单的介......

    跨越百年的美丽

    1、同学今天我们来学习梁衡先生的一篇散文,齐读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2、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再次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写了谁?写了他的几件事?根据汇报进行梳......

    跨越百年的美丽

    三里湾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课文 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

    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标分析 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

    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何为美?漂亮的容貌是美;优雅的气质是美;超凡脱俗的谈吐是美;妩媚的姿色也是美。而什么才是永恒的美呢?有一个小妇人,视与生俱来的美貌于不顾,一心为科学事......

    跨越百年的美丽(本站推荐)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案 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型: 新授 审核:_________时间:_________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