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工作室送课下乡学习心得
化学工作室送课下乡学习心得
新安中学赵志玲
11月26日我参加了在高寨初中举行的化学送教下乡活动,朱广平老师和苗翠竹老师分别作了一节课,讲的是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后杜股长组织了所有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
在这次活动中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朱老师的心智图设计使我意识到不仅复习课可以使用,新授课照样可以使用,只要设计精妙,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是教学设计的新颖,苗翠竹老师教学设计流畅,学生自学过后,让学生以纸条的形式反应自学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更容易克服心理障碍,全面反应问题。在推导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循序渐进,学生容易理解,自己得出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评课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杜股长进行了指点性评语,告诫老师要抱着鉴赏学习的心态进行交流,使每位老师都有所收获。
总之,我觉得每次活动中只要有一点收获,就是不虚此行。
第二篇: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
赵主任:部分字打不出来。一些人名不知道。先发过去啦。
砌好语文课堂的每一块砖
-------教研培训中心小学语文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为深入开展市教育局提出的“四深入四服务”活动,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兄弟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满足基层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需求,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由教研培训中心小学语文工作室的教师组成的送课下乡活动在邘邰中心学校举行,来自各个中心小学的6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新学期刚刚组建的教研培训中心小学语文工作室共有14名成员,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全体成员认真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基层之需;通过看课评课——深入了解师资队伍现状;通过送教下乡——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互动研讨与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经过大家开动脑筋,精心筹划,踏实工作,真诚服务,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工作受到基层学校的好评和欢迎。
习作学习的本质,就是为儿童的言语交往创设情境,搭建平台。《语文课程标准》对3—6年级学生写作方面的要求是从“习作”的角度提出的,“习作”既有别于低年级的
“写话”,也有别于“作文”。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在写作时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相信三年级的老师都有同感。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点:一是打不开思路,没的写;二是说得好却写不出来;三是有的写却无从下笔。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学生写作的激情,培养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一小的肖春红老师就选择了三年级的第七单元内容,在原书的基础上对写作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我爱写童话》为题做了一节指导课。以孩子们喜欢的《老虎开会》为话题,创设问题质疑、动物申诉的情境,激发孩子们表达的兴趣,最后孩子们以小动物的身份动手写童话,整堂课学生学得主动、认真。厘清童话故事的概念,怎样根据动物、植物的特点,塑造童话故事的人物,怎样写童话故事才能生动有趣,听课教师对这堂课怎样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陈亚娟老师设计的《学写人物对话》,教学环节清晰,步步深入,老师巧妙地以孩子们刚刚学过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为例,引导孩子们抓住人物动作、表情写好对话,从语言实践中让孩子们知道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符号也不同,让孩子感受到人物对话分段写的好处,在此基础上的听话训练、人物对话片段扩写显得水到渠成,学生的小练笔形式多样,表达准确,令人赞叹。正如陈亚娟老师在教后反思中谈到的“习作教学忌一口吃个大胖子,就
像砌墙的砖,得一块一块得垒,语文教学中也应该一个点一个点地突破,突破的点多了就成了面,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逐步提高啦。”
如果说前两位教师的习作课是拨动孩子心灵之弦的音符,弹奏着灵性和动感,那么一小靳琳老师的一节写字指导课则充满着师生欣赏、沉静的美感,看似简单、无足轻重的写字练习,在老师在引导下,写字教学“先观察后动笔,胸中了然,下手清楚”的理念得以实现,安静的教室,宁静的心态,孩子们写出了洁净亮丽的字。
在接下来的教研会上,来自西万、紫陵、东乡、等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和执教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邘邰学校郭文亮校长做了热情洋溢的点评,教育局安全科科长 也对此次活动作了积极的评价,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教研员韩乐意老师鼓励老师们在教学中,找到自己的教育专长,充分利用网络、教育专著通过不断学习、多渠道拓宽功夫在课外,努力多加压。最后大家形成共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送课下乡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更加开阔。听课教师纷纷表示将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努力从作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不断学习带领孩子们行走在教育的百花园
以更饱满的信心行走在课改之路上。
第三篇:化学学科送课下乡简报(本站推荐)
2013—2014学第一学期化学学科送课下乡总结
平乐中学
为了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新课程教学理念能更好更快的渗
透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大脑,使农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2013年 月 日,邛崃市教培中心组织邛崃一中化学教研组开展送课下乡——到平乐中学的教研活动。
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活动由教培中心组织、化学教研员带队,邛崃一中一位化学教师李华林,带《氧化还原反应》课到平乐中学(献课)。课后,与我校的教师们进行了学科
交流活动。此次活动顺利取得圆满成功。
二、活动特点
1、课前讲课老师精心准备,用课件、小卡片等丰富的教学手段,给平乐中学的师生带去了精彩的一节课。三位老师课堂教学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都不同
程度的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探索,新授课的教学模式: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注重知识的生成,让预设和生成共同演绎课堂的精彩。教师点拨简洁明了,引导到位。课后,参加本次活动的听课老师与授课教师一起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互动,认为讲课教师在教材处理、课堂驾驭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因而收益匪浅。最后,教研员作了总结发言。
2、活动效果明显。通过这次送课下乡活动,切实起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实效:
一是送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二是送去了科学的教学经验。三是送去了恰当的教
学方法。这次活动通过展示直观的观摩课,给教师们以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课后的交流、讨论,更有助于教师对这些观念和方法的内化,帮助教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总之,这次送课下乡活动热烈、生动、高效,非常有意义,但时间是很短暂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所有的问题。因此,今后要加强城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联系,真正达到送教下乡“送去一堂课,带动一个面”的目的。
第四篇:名师工作室送课下乡 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体会
3月12日上午,终于盼来了“许慧琴名师工作室”到我校的送课活动。天赐良机,恰逢那天上午没课,省去了调课的烦恼,可以一门心思去听课。我一口气听了三位老师的课,并有幸聆听了洛阳市外国语学校许慧琴副校长的精彩点评,感觉获益颇多。下面就简谈一下我感受最深的几点。
一、组织教学成功
三位老师的课在我们这儿上,可谓人地两生。刚开始学生缺乏认同感,配合不畅。提问不举手,上课也有点死气沉沉,但老师特聪明,多鼓励赞扬,少批评训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成为学习与互动的主体。那位数学老师给人印象极为深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图像——抛物线的特点,竟用双手配合身体边演示边解说,特形象,既让学生理解了图像的特点,也拉进了师生心里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千万别小看组织教学,有些时候,它也能影响一节课的成败。能灵活熟练运用此能力,绝非一时一日之功。须勤学、勤实践、勤总结。
二、适时总结学习方法
平时我在授课时,虽也注意总结学习方法,但大多数时都忽略了。今天的三位老师都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到位。怎样读书,怎样模仿,怎样举一反三,先引导,后归纳,且注重过程。尤其是教授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的那个李东军老师,在复习完本
课基本内容后,把重点放在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分析上,步步为营,学练结合,并总计学习方法,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效果足以证明了此点。
三、点评时,许老师的三句话“有信心,要刻苦,要坚持”,耐人寻味,令我如醍醐灌顶般彻悟。她的话虽实在,却蕴含着很深的道理,道出了名师成长过程中的艰难和收获成功后的喜悦。所举实例,皆身边人身边事,普普通通,极具效仿力。举例时,不假思索,如同信手拈来。听其言,应下定决心,反思自己,更应发奋努力,争做一名合格教师。
第五篇:送课下乡
送课下乡心得体会
2012年12月19号,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到汉沽一中送课下乡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课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一、课堂的感受
来到汉沽一中,那整洁的校园,首先给我的印象是这所学校很规范,其次校园非常整洁,感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
进入课堂,我更感觉到了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我讲的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这节课非常枯燥,但上课期间,我感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很让我从心里感动。我上课很投入。课讲的也很顺,问题探讨的页很到位,算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使我更进一步感受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只有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相互的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才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二、说课的感受
上完课数学组的所有老师就留下来,讨论这节课,老师们的发言,让我感到老师们听课非常认真,把我的课堂的细节听的非常仔细,分析的也非常到位。感到真的是在探讨教学,我从他们的分析中页感悟到很多。
“送课下乡”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只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我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
送课下乡,并不是把一节所谓的“示范课”送下去,而是城市教师与乡镇教师的一种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带去的是可能是我们对教育教学一种理解和认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