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6课换个眼光看老师
第6课换个眼光看老师 姓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使命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兴趣爱好、气质修养等都会潜移墨化地影响学生。
3、为什么说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闻道在先,学有专攻,且受过专门训练,受社会委托,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教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把学生逐步引入知识的宝库、思想的殿堂。教师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无私地、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为了上好课,教师要进行认真的思考、设计;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担当学生的长辈、朋友,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心理健康顾问以及模范公民等多种角色。所以说,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4.(1)回味老师给我们的关爱,模仿上面的例子,说说老师还像什么。
(1)老师像春雨,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撒在我们的心里。老师像园丁,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一棵懂得知识的大树。老师像一把金钥匙,把无知的我们领进知识的宝库。老师像我们的妈妈,天天陪伴在我们身边,教给我们一些丰富多彩的知识。
(2)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老师工作的认识。
教师具有忠于职守、甘为人梯、不辞辛苦、无私奉献等精神,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传授做人的道理,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用灵魂、人格、感情来教育学生。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而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个崇高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才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一代的成长,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5.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教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教师工作对国家人才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一代的成长,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影响和制约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
6.怎样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知师、信师、爱师、敬师,才能建立起爱生尊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们就能与老师心相印、情相容,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7、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或面对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我们应怎么办?
答:我们不仅要经得起老师的表扬,还要能承受得住老师的批评。表扬与批评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表扬好比加油站,受到表扬不要头脑发热,要找出差距,继续努力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受到批评不要耿耿于怀,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让表扬与批评成为我们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增进感情和不断进步的动力;让表扬与批评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8.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度过,就免不了与老师交往,对中学生来说,应该怎样与老师交往呢?把老师当师长、当家长、当朋友,抉个眼光看老师。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勘学好问,虚心求教。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意见,主动与老师沟通。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
9.(1)在课堂上大叫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你认为小强该怎么办?
(1)在课堂上大叫的做法不正确。因为这种做法影响课堂秩序,影响同学们的学习,也是对老师劳动的不尊重。(2)小强要冷静下来,不要在课堂上与老师争辩。下课后,向老师说明情况。在上课时,要自觉维护课堂纪律。
10.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至少写出3个)孔子,陶行知、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请写出古今中外优秀师生的交往的一个范例
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之间的交往。
11.为什么说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理解、支持和尊敬教师?
教师承载了国家、社会以及千千万万家庭太多的希望和责任,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因此,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理解、支持和尊敬教师。
12.你认为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怎样才能构建这样的师生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教育观念里,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尊严,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师生双方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合作,构建起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13.结合实际说明我国党和政府是怎样尊师重教的。
(1)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曲教师节。(2)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第十条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3)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中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14.你对尊敬老师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打算?(1)尊重老师的教学劳动。(2)应当听从老师的教导。(3)注重对老师的礼貌。(4)以好的成绩报答老师;多想想老师的困难和苦衷„„
第7课行为与后果 姓名
1.列举几个生括中作为的例子。答: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学生认真学习,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列举几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答:警察接警不出;医生见死不救;老板招用童工
3.选择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试着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答:如闯红灯:后果是交通混乱,堵塞,造成伤亡事故
4.请谈谈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答: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5.案例一:某小学一(5)班上语文课时,某老师要求学生根据文字写出汉语拼音,有很多学生因普通话不好写不出来,老师遂要求全班30多名学生跪下。
案例二:今年3月19日上午,某中学教师刘丽娜上课时,要求从前排左边的学生开始,依次伸出手来,她手持削铅笔的刀子在学生的手心上划,全班42名学生中仅有1人逃脱厄运。
(1)请分析上述两位老师的行为。答:两位老师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行为
(2)两位老师的行为可能会特来什么后果?
答:带来的后果可能是老师被开除;要对学生及家长郑重赔礼道歉;被刑事拘留
6.2005年9月,一位年过半百的母亲满面愁容地进了网吧,走到他儿子跟前。儿子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刺激的网络游戏画面,嘴里不停地喊着:打死
他!打死他!,对于母亲的到来毫无察觉。母亲见状,“扑通”一声跪倒在儿子面前:“儿子,妈妈求你了,咱们上课去吧,妈妈都找你一个星期了„„”说完嚎啕大哭,那哭声撕心裂肺,令人痛心疾首。这个儿子如果长期沉溺其中,会有什么后果?
答:容易造成冷漠、无情和自私的性格,产生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成长,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家庭幸福
8.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审视自己如何对待应尽的责任。(举三例加以说明)
答:子女孝敬父母;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朋友之间忠诚、互助、互谅等
9.公民不积极承担责任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答: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得不到人们的信任,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_的利益
10.阅读教材P80某大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分析该大学生的行为及后果,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
答:是违法行为。后果:熊严重受伤。责任:道德上,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法律上,受到法律制裁。
1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也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任何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12.放寒假了,八年级学生刘家军乘车回家。当时正是乘车的高峰时间,车站站满了排队候车的乘客。汽车到站后,刘家军不但不排队,硬要往车上挤,还把一位抱小孩的妇女撞倒在地。售票员批评他,他不但不接受,反而态度蛮横地殴打售票员。你认为他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
答:他的行为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影响,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指责以及法律的惩罚
13.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祭拜靖国神社。日本在修改教科书的过程中篡改历史,将侵华责任全部推到中国人民头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2005年4月16 日,上海市部分学生和群众在市内部分路段举行涉日游行示威活动,极少数混迹其中的不法分子趁机扔石块、打砸店铺。这些打砸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损害了城市形象,对此,广大市民纷纷表示愤慨和谴责。
(1)试分析上述行为。
答:部分群众和学生的为是爱国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任何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所以部分不法分子趁机扔石块、打砸店铺的为是违法行为
(2)谈谈由上述行为产生的后果及责任。
答:这些打砸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城市形象。在道德上要受到广大市民的谴责,法律上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法律制裁和经自赔偿责任。
14.他是“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最年轻的获奖者。12年前,洪战辉的父亲患了间歇性精神病,从外面捡回个刚出生100多天的妹妹。一年后,因为痛苦和绝望,妈妈离家出走,那时的洪战辉只有13岁。一边抚养年幼的妹妹、照顾患病的父亲,一边打零工维持生活和自己的学业,3年高中他断断续续读了6年。2003年,这只蜗牛终于走进大学校园,洪战辉用单薄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结合教材,从洪战辉的事迹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答:洪战辉是一个勇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他关爱家人、他人,关心会,甘于承担重任,面对困难,接受挑战,具有乐观口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他用己的实际行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光增彩
15.我们如何在行为前进行预见与选择?答:如考虑行为条件是否成熟;与周围环境是否合拍;行为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是否矛盾或冲突;有员不可测因素的存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无应急措施
16.在行为过程中,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要重视行为剥程中的及时调整,要不断检查自身的行为,了解事态发展的动向,及时发现行为的偏差,必要时改变甚至停止自己的行为,促使行为结果向预定的目标发展
17.对自己行为负责最集中的体现是什么?答: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
19.一个人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能控制我们行为的方向,我们在做出行为前应作充分的预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整;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
20.一位老太太被自行车撞倒,受了伤,站不起来,坐在马路边。路人虽围观如堵,却无一个予以帮助。这时九年级(1)班的李华、何洁、蔡霞同学见义勇为,把受伤的老太太一步一步扶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开了处方,但孩子们付不起几十元的治疗费,只好到街上灵些药膏、绷带。他们当着“白衣天使”的面,胡乱地裹扎住伤口,再把受伤的老太太送回家。请你分析材料中人物的行为。
答:李华、何洁、蔡霞同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他们的行为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符,应受到人们的赞赏,值得人们学习。而医生们的行为不符合职业道德,会受到人们的谴责。
第二篇:换个眼光看中国教育
换个眼光看中国教育
添加时间:[2014-2-26]来源:[人民日报]
姜泓冰
这两天,由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率领的代表团正在上海访问。代表团成员,大多是英国的数学专家和中小学校长。他们的下一站是武汉,访问内容与上海相似——指定几所学校,进课堂听课、观察,和老师、学生及教育专家交流,想用他们的眼睛找出中国教育的成功之道。
没错,是“中国教育的成功之道”。用特鲁斯女士的话说,他们是来中国取经的——“希望能把中国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中国人的文化理念带回去,改革英国教育”。接下来,南非的基础教育代表团即将抵达。据说,从去年9月以来,到上海联系考察的各国教育代表团及参加教育峰会的邀请,就有几十个。
这一切,都缘起于上海在经合组织PISA测试中取得的出色成绩:2009年首次参加阅读能力测试,便拔得头筹;2012年再次参与数学能力测试,优势显著。
很多国人并未认真阅读过有关PISA的新闻,一见标题便迅速得出“中国教育就会应试”的结论。事实上,PISA更多的是一套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用来考查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15岁青少年,是否掌握了今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其指标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参加测试的学生由专家严格按人群比例等标准抽取,并非“选优”,也无从准备。上海参加2012年测试的学生中,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指数最低的1/4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
一个发展中国家竟然能够打造出既高水平又有很高均衡度的基础教育,这让西方国家的教育界睁大了眼睛。《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2013年10月随着美国教育界人士访问上海,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成了他眼中破解中国经济社会瞩目成就的“上海的秘密”。比如,中国学校注重教师培训、教研组集体备课交流,家长更多参与孩子学习过程,营造重视教育、尊重老师的文化,等等。
对于中国教育,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抱怨与批评,却很少意识到,支撑中国崛起奇迹的,其实正是中国教育培养起的一代代人才。中国教育不该仅仅是各路精英们一味吐槽和鄙弃的对象,它更需要的是认真研究与面向未来的积极建设。面对世界,即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不应该拾人牙慧,一味只见他人之长,还必须懂得和珍重自家山上这块“玉”。
当世界发现了中国教育而纷至沓来,不必骄傲,只是可以提醒我们,换一种眼光,再来看中国教育。也许,惟有当我们自己站起来,平心静气,以平等态度看自己、看西方,才会促成东西方、传统与现代教育的更好融合——那将会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第三篇:第6课 换个眼光看老师 教案
第6课 换个眼光看老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正确地评价教师对我们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理论与自身生活相结合过程中进行探究交流,明确教师角色的重要性,要学会尊敬教师、爱戴教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增进与老师的情感,尊敬教师、理解教师,认识到教师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教师,最主要的在于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2)尊敬我们的老师。
三、教学难点:
(1)了解教师,最主要的在于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2)理解我们的老师。
四、教学活动:
(一)导入:
1、你知道“老师”这一称谓的由来吗?
中国古代称教书者为“师”,并把“师”作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春秋时的《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上供众人朝拜。可见“师”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
后来,“师”的称谓演化为“教师”、“老师”。
2、“师”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字呢?(1)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
(2)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就是“敬辞”。
因此,“老师”的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我们的老师: 请同学阅读课本P63-65页,思考:怎样去了解老师?(1)教师的作用: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最直接、最集中的人类文明传递是在 之间进行的。
②你认为小明该怎么办?
3、尊敬我们的老师:
阅读课本P71-74页的内容,思考;(1)为什么要尊敬我们的老师?
(2)新型的师生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①在新的教育观念里,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的关系。
②在、、、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师生双方互相、、,构建起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3)你认为尊敬老师就要:
①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 ②对老师要有礼貌; ③以好的成绩报答老师; ④多想想老师的困难和苦衷;
⑤ ; ⑥ ; ⑦。(4)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尊重教师 ①我国的教师节是 ;
②教师权益的法律保障有: 和
(三)板书设计:
第四篇:换个角度看信访
换个角度看信访
——三起典型信访案例分析及农村信访工作的思考
沙河市十里亭镇党委书记 蒋九芳
信访工作无小事。发现、研究、探索新形势下乡镇信访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是乡镇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从2000年初任党政正职至今已十多个年头,期间处理过许多信访案件,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感觉经历越多,思考越多。特别是近几年,常常跳出工作看工作,换个角度想事情,认识更深刻一些。有三起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案例一:许庄煤矿采煤造成水涧村土地塌陷、房屋裂纹 案由:2009年国庆节前夕,十里亭镇水涧村包村干部汇报:水涧村出现部分土地塌陷、房屋裂纹、水渠漏水等情况,村民疑为许庄煤矿采煤所致,议论纷纷、情绪不稳,矛盾极易激化。
镇党委对这一情况高度重视,研究认为,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矛盾隐患多,群体性事件频发,而水涧村所暴露出的问题,情况复杂、涉及人员多,正是一个矛盾爆发点,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事态扩大。为此,果断采取了八个步骤。
第一步,全面掌握情况,加强损害监测。立刻安排人员对房屋、水渠进行初步检测、丈量、拍照,并在裂缝上贴白 纸标签以观测记录变化情况。
第二步,勇敢担当,控制事态,紧紧攥住稳定和处理的主动权。镇党委政府立即行动,邀请群众代表座谈,公开承诺:由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全面负责,保证给大家满意的说法,所有问题都冲镇政府说;安排专人对村民居住现状进行两天一次的测量、拍照,跟每户群众见面,谈心。
第三步,妥善安臵受损群众,及时修补损坏房屋。镇村积极与矿方磋商、谈判的同时,镇千方百计先期垫付资金,对全村裂缝房屋烫顶修补,对3户房屋损坏最严重的群众由镇政府出资就近租房,安臵,保证群众安全度汛、过冬。
第四步,着手干部准备,选派得力工作班子。把镇里群众工作经验丰富,既熟悉村中情况,工作能力又很强的副乡级干部安排分包水涧村;鉴于原双委班子弱、散情况,进行了果断调整,把在邢台市工作的一名本村籍党员征召回村任支部书记。
第五步,立足彻底解决问题,谈判达成一次性整体搬迁解决方案。经过艰苦交涉,认定村庄塌陷裂纹确系许庄煤矿设计失误,巷道误入护村煤柱造成。最后双方确定由煤矿出资3100万元,由村双委组织将原村庄一次性搬迁。
第六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履行民主程序。从启动筹建水涧新村,就严格按照群众事情群众论事的原则,认真履行程序,尊重民意,环环相扣,步步扎实,实施了三轮签字。这三次民主程序都有档案并录音录像。第七步,开拓视野,转变观念,对村民进行有效教育引导。组织全体村民到新城、栾卸、上关等村观摩参观,使群众开拓了视野,把这次事故当做改变整体面貌的机遇,变坏事为好事,变激愤为激动,变掺合为参与。
第八步,科学规划,稳步实施。把水涧村列入新居建设试点,目前新民居工程已开工建设。
对这起案件,我们以超前的预见性规划思路,以扎实的工作推进实施,以担当的勇气解决问题,步步为营,各项工作同步进行,将可能出现的严重群体性事件化解在了萌芽。
案例二:高店村民违法临建侵占道路致使大面积小麦无法收割
案由:2011年6月17日上午8时,高店村37名村民代表到镇政府反映,该村王某与路某因建房发生纠纷,致使村里公共道路被侵占,50多户村民270亩小麦因收割机不能进地而影响收割,而据气象预报近两天有雨,因此要求政府尽快出面解决。
我们分析:天气不等人,耽误了麦收,就有可能因小事、因个体矛盾而上升为群体性事件。镇党委认为,此类问题就事论事行不通,耽误农时后果严重,必须跳出矛盾困局,抓住主要矛盾,从而带动问题的解决。
1、稳定群众情绪。镇党委向来访村民代表承诺中午以前解决问题,下午正式开机收麦。在镇政府会议室备上瓜子、茶水,安顿来访村民坐等解决,使群众情绪很快稳定下来。
2、巧妙化解难题。安排两辆车立即分头把矛盾双方当事人王某与路某接到镇政府。当时双方均认为自己有理,正欲借群众收麦找政府作为一个筹码,让政府迫使对方让步,实现个人目的,所以都是全家出动,气势汹汹。我们以迫在眉睫的麦收工作为重、以大部分群众利益为重,决定避开矛盾锋芒,直接把双方拉到会议室,变矛盾双方“背对背”,为矛盾三方“面对面”,当面锣对面鼓,现场解决。为了不犯众怒,双方承认因为自己影响了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先把路让开,然后双方再坐下来协商住宅问题,这样以第三方的主要矛盾压制双方的次要矛盾,加速了问题的解决。
3、乘势而上,以快制胜。为避免双方变卦,当即形成了书面调解协议,并且同步录音录像。安排由镇主管副镇长牵头,群众工作站、国土资源所、城管分局、派出所等单位组成工作小组,中午带领双方当事人和来访群众一起赶到现场拆除了两家的违章建筑。此案从发生到解决,仅用了4个小时。
案例三:成功化解上访老户缠访
案由:上访老户荣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因意外事故受伤而长期缠访、闹访,沙河市委、市政府各届主要领导曾多次接待并妥善处理,荣某本人多次赠送锦旗表示息诉罢访。但不久就反悔,还总结出许多缠闹“诀窍”,结交很多“上访朋友”组团上访,令各级相关部门非常无奈。
我们分析:荣某的长期缠访闹访,既有企图谋取好处的 一面,又有娱乐、消遣心态,更有“玩疯”、“跑野”后闷不住的原因。在对待荣某的问题上,曾采取严防死守办法,但荣某经常“捉迷藏”,防不严、守不住;曾拘留劳教,但出来后变本加厉;曾安排其到外地参观旅游,回来后依然如故。各种办法用尽,效果甚微。深入分析研究后,我们得出结论:与其堵,不如疏;与其被动接访花大钱,不如平时主动救济、照顾花小钱;与其防范控制,不如换个角度,取其所长,充分利用。
我们经过深入走访,改变了处理方式:一是主动谈心,沟通友谊,联络感情,拉近距离;二是针对家庭困难状况经常性地进行慰问、救济,使其感到政府的温暖;三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其孙子和孙女办理户口,帮助其外甥女转学就读;四是对其大胆信任,在敏感时期主动将其派出去帮助了解稳定动态,劝返非访人员,最终将其培养成为活跃在稳定战线的一名积极分子。
上述三个信访稳定案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在包括这三个案例在内的稳定工作过程中,自己亲身经历并主导问题的化解,实践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疏堵并举等多种工作方法,在思想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乡镇一级农村信访稳定工作引发了一些理性思考。总的体会是:必须从就信访稳定抓信访稳定中跳出来,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追求方法技巧创新中跳出来,回到原则和基础工作上找出路。具体的体会有以下六条: 第一,一定要始终坚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指导支持下工作,按上级要求和原则办事,这是做好乡镇信访稳定工作的前提。原则和规定不是冠冕堂皇的“官样文章”,而常常是化解信访矛盾的“金钥匙”。我们常常将前人经过无数实践经验归纳提炼的原则和规定因为轻慢而抛之脑后,而经过挫折后蓦然发现原来许多好的做法其实此前都有成熟的总结和概括,都是上级要求和原则规定我们去做的。如果细心体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往往都可以按图索骥,找到出路和破解的办法。十多年的乡镇工作,越干这种感觉越清晰,越干越自觉地向原则和有些人所谓的“官话”、“套话”靠拢。按上级要求和原则办事,还体现在处理信访稳定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与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汇报、沟通,如南高问题、葛泉矿问题、水涧村问题等都是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圆满解决的。当然,这种寻求上级支持不是向上推卸责任,而是提请领导调动我们没有能力调动的力量,在关键时点上助力。乡镇作为化解矛盾的主体地位始终是不能摆脱的。
第二,一定要“作养”一支团结协作、战斗力强、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这是做好乡镇信访稳定工作的保障。现在乡镇干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老乡镇”、“老棒子骨”越来越少,大学生越来越多。多了些理论水平、文化基础,少了些“地气”、“土腥味”,信息沟通能力、群众交流能力明显下降,干部实践和实战能力培养成为一个大问题。为此,我们特别重点干部队伍的“作养”,这是在干部和基层组织 建设上最大的体会。“作”是指作为,“养”是指养成,即要通过不断作为、有意作为、长期作为,在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中把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养成一种自觉行动。怎样培养?我们归纳为八个字,即调整、规范、教育、管理。调整,包括调整工作,调整职务,处理好用与让,上与下的关系,让干部在最适宜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心情舒畅地发挥作用;规范,即健全机制,人人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努力地去干事干成事;教育,包括科学工作方法的培训、辅导,也包括言传身教;管理,即日常的严格要求和激励鞭策,通过管理树立导向,倡导风尚。
第三,一定要建立并坚持一套有效化解、调处矛盾的体系,这是做好乡镇信访稳定工作的关键。从矛盾到信访的演化有一个必然的过程和基本规律:矛盾——纠纷——冲突(群体冲突)——信访(群体访)——越级访(越级群访)。从矛盾的性质上看,一般是这几类:个人和集体,个人和个人,群众和干部,群众和政府。把握发生规律和矛盾性质,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处臵措施。我们2009年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级四层矛盾纠纷调处机制”;2010年把这一机制凝练为农村“大管事”机制,有效化解农村矛盾,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011年,进一步将两级四层机制和“大管事”机制以及综合治理的其他措施整合为群众工作,村村建立群众工作室,镇建立群众工作站,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配套运行机制,有效促进了矛盾纠 纷的调处化解。这样,连续三年三个台阶,紧紧盯住信访链条的初始阶段做工作,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四,一定要建立以信任和感恩为依托的区域社会心态,这是做好乡镇信访稳定工作的基石。信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感恩是心灵安宁的基石。感恩和信任说到底是一个买账不买账的问题,同样是征收新农保,有些地方群众看成政府的恩惠德政,感恩不尽,有的地方村民则冷淡漠然,村里补贴一大部分,仍然不积极、不配合,这固然有宣传不到位、群众不理解的问题,同样也是缺乏感恩之心的集体病态心理。高店村相对于十里亭镇政府所在地来说距离沙河市更近,交通更为便捷,但是高店群众有问题宁可租车跑远路且忍受修路施工颠簸到十里亭镇政府反映问题而不直接去沙河市越级上访,就是因为我们通过妥善处理村民的日常矛盾纠纷而建立起来广泛的信任基础。重塑区域感恩和信任心理,最有效的路径就是注意实现关键人的比较利益,在普惠的同时照顾好个体。治本的措施是强化以感恩、信任为内涵的载体设置。我们每年开展了孝子孝媳评选活动,开展“你为单位做贡献,政府为你尽孝心”活动,开展“每年办成一件事”活动,树立良好风尚,引导大家看到自己的幸福,真正理解大家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懂得感恩,知恩图报,从而从对立转向理解、担当和承受。
第五,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柔性行政,这是实现信访稳定的有效形式。“有限权力,无限责任”,“只有否决,没 有借口”,“欲为无权、不为失职”,“违法超生难处理,违章建筑难拆除”……这是宏观体制下乡镇面临的困局,我们改变不了,也不可能改变,抱怨、牢骚、解气、解恨,但不能帮我们解困,山不能走过来,我便走过去;不能改变对方,就要改变自己;不能改变形势,我就要适应形势。这就需要改变行为方式,由刚性转为柔性,当然最高境界是刚柔相济。柔性行政说到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行政管理的人性化。群众上访事件的出现和发生,虽然有一小部分属无理取闹,或者是被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蛊惑操纵,但大多数上访群众反映问题和其所反映问题多数内容是正当意愿和合理诉求,还是要回到信访部门提出的工作原则:有理推定,换位思考,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同情和理解,不能偏执地一味戴有色眼镜看待信访问题。柔性行政,我个人体会是:一要能“受气”,面对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首先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倾听,行为理性,说话审慎,尽量缓和群众情绪,千万不能激化矛盾。二要肯“吃亏”,吃亏不能违背原则、违反政策,而是要站在上访群众、弱势群体的角度,有条件地适当让步。三要善“迂回”,有些问题不能硬碰硬撞南墙,要换个角度想事情,换个方案做工作,把最终的结果放在妥善解决问题上。四要巧“借力”,善于借助于一切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和载体,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化解不利矛盾。
第六,一定要勇于和善于对边缘行为进行打击,这是实 现信访稳定的重要手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可见“和谐”是目标和结果,而不是路径和措施。实现和谐社会不仅不能靠“妥协”,而恰恰离不开高效的法制和严格的规范。经过广泛而长期的对比分析发现,一个地方稳定与否,缠访、闹访人员的多少,与区位无关,与穷富无关,与集体有无实力无关,与福利好坏无关。剔除掉工作因素、化解因素,与之关系最紧密的是控制力和打击力。现实中有这样一类人,对行政调解不服,对法院判决不服,对思想工作不服,明明理屈词穷,却又对法蔑视、对情冷淡、对理排斥。常说“你能把我咋样?”大错误不犯,小毛病不断,游走在法律红线边缘。其实就是达不到个人欲望动辄以“天安门见”相威胁,或者无故滋事,干扰秩序,觉得缠访、闹访无成本,甚至常常获得好处。以至于一步步“成长”为农村稳定工作最烫手的“山芋”。面对这样的人必须抓住要害,予以适度打击,树立正确的信访导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依法处臵,严格防止走入“个人违法违规——乡镇粗放行政——个人违法对抗——乡镇违法施政——个人以法维权——乡镇被动买单”的怪圈。我们既不能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或放任个别人违法违纪,又要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依法办事。
结语:全国3.7万个乡镇面临的环境是一样的,党委书记境遇是一样的,工作压力是一样的,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稳定问题具有普遍的个体差异,一件事如何处理,一个问题如何解决,没有一定之规,任何事都没有现成药方,都不可能拿来套用。重要的在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只要做到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灵活运用,就能在解决疑难问题上有所突破,从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五篇:换个角度看失败
换个角度看失败
失败乃兵家常事,人人都会有过失败的经历。但在某些情况之下,失败和成功是画上等号的。这个意义不仅仅在于“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因为他们的意义更加深厚——换个角度看失败,失败便是成功。
若是在以前,我绝对不承认这个道理是对的,因为以前那个倔强的我,认为: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不能找借口,更不能把它转化为成功。但是,爱迪生的例子使我恍然大悟。爱迪生,家喻户晓的一位美国大发明家。虽然他只上过几年小学,但是他从小就迷上了发明创造。从而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生活中巨大的帮助。1877年开始,爱迪生决心发明一种安全而长寿的电灯,他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灯丝材料,都未成功,一次次的试验失败,并没有使他气馁。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做了1600多次的试验之后,他成功了。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成功发明灯泡,使他走上科学殿堂。有人曾问过爱迪生:“你发明电灯,经历了1600次的失败,怎么能坚持不断试下去的。”爱迪生却自豪地说:“这1600多次的试验,不是失败,而是证明了1600多种方案行不通,这也是一种成功,没有这些,最后是发明不出电灯的。”仔细想想,这还真说到点子上了!爱迪生不是在失败,而是在一点点成功中走向巨大成就!他的另位思考,真令人拍案叫绝。
虽然你失败了,但如果是你经过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努力过后失败了,那么,可以说,你成功了。因为你已经认识到要奋发向上了,因为你已经认识到要走好每一步脚印而不是走捷径了。
摔倒了,就擦干眼泪爬起来,胜利曙光在前方等着你。摔倒了,你不是失败,而是成功了,你知道摔倒要爬起而不是坐在地上痛哭。那么,当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障碍时,你会吸取教训。与此同时,胜利在前方等着你。爬起者,也许会名垂千古;痛哭者,却极有可能将来一文不值。
正如爱迪生的“换个角度看失败”一样,在生活中,我们都能把一切眼中的失败转化为成功——不要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失败,觉得自己很没用,比起富人差以千里。但是如果你换位思考一下,你是成功的。因为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服可穿、有屋篷遮蔽、有地方睡觉,那么,比起世界上75%的人来说,你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