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鸣凤之死
鸣凤之死
【根据巴金作品《家》改编】
演员表:冯乐山:齐继开、高老太爷:吴晨明、觉慧:苏业豪、觉新:田姜文、觉民:覃基立、陈姨太:陈瑞天、周氏:闫艺凡、旁白:马海娟、鸣凤:向文、婉儿:戴利源、丫头甲:刘沛、丫头乙:赵文陶、第一幕
(冯乐山、高老太爷、觉慧、觉新、陈姨太、周氏等陆续上场)
◆旁白:这天,高公馆来了位贵客——孔教会的头面人物冯乐山,高老太爷决定设宴款待◆ 高老太爷:难得我们冯老爷您来寒舍作客,赏脸留下吃顿晚饭吧?
冯乐山(笑):高老爷客气了。吃饭可以,赏脸我可当不起哟!
(此时高、冯、陈姨太已走至桌旁。高对冯作个“请”的姿势,冯也对高作“请”姿势,二人一同坐下,后面跟着的陈姨太、周氏等也相继入席,觉新坐在觉慧旁)
陈姨太(摇着扇子,对门外大声):鸣凤、婉儿!给老爷、冯爷上茶!
(鸣凤、婉儿上场,婉儿持茶盘,鸣凤将茶盘上的茶杯分端给高、冯)
(当鸣凤将茶端至冯老太爷面前时,冯站前,绕着鸣凤、婉儿用色咪咪的眼神打量一圈,同时鸣凤、婉儿二人神色慌张)
冯乐山(边打量鸣、婉二人,边用调侃语气说):啧啧啧,高老爷家中栽了不少奇花嘛!
(冯乐山坐回,对高老太爷一笑,接着说):可否赏冯某一朵呢?
(觉慧用力把筷子摔在桌上,一下子站起,鸣凤、婉儿作受惊状,急急退场)
高老太爷(愤怒):觉慧!兔崽子,反了你了!想干什么?
觉慧(一脸怒色,怒声还嘴):我想干什么?„„
(觉新迅速站起,用力拍了一下觉慧)
觉慧(怒气未消,转对觉新):大哥你„„
觉新(接着觉慧的话):也没什么,就是我们哥俩想敬一下爷爷您和冯老爷。
(转向觉慧说):对吗,觉慧?
(说完强举起觉慧的手,塞了个杯子,自己也举杯敬高、冯二人):祝爷爷和冯老爷健康长寿!
(觉新干了一杯,觉慧依然一脸怒色举杯未动,觉新看了看觉慧,摇摇头把他按回座位)
觉慧(坐下5秒左右又站起,对高老太爷说):我有点不舒服,失陪了。
(不等高老太爷同意,转头便走,退场)
高老太爷(怒):太„太不像话了!
(向冯乐山赔笑道):冯老爷您别和那兔崽子计较。
冯乐山(笑):没关系。倒是刚说的姨太太的事儿„„
高老太爷:那有何难?您喜欢哪个丫头,我派人给您送过去。
陈姨太:(摇着扇子对高老太爷说)我看刚才来的鸣凤、婉儿就不错。
(对冯乐山挤眼睛):对吗,冯爷?
冯乐山(面露喜色):全凭高老爷定夺。
◆旁白:觉慧提前离席,在走道上撞见鸣凤◆
觉慧:鸣凤!
鸣凤(惊讶):三少爷,你怎么出来了。
觉慧(怒):我看不惯姓冯的那副德行!出来透透气儿。
鸣凤(担心,低声):三少爷!你怎么能这样称呼冯老爷?
(左顾右盼后说):老爷和冯老爷都在里面,你这样跑出来„„老爷会生气的,你还是回去吧„„
觉慧(怒):我不想回去,姓冯的那副嘴脸我看着就恶心!他,他竟想要你做姨太!
鸣凤(紧张,自我安慰的语气):不会的,不会的,冯老爷都六十岁了,刚才只是说着玩的。觉慧(激动,双手握住鸣凤双臂):刚才那姓冯的是个什么德行,你没看到嘛?他会是说着玩的吗!
鸣凤(急,单手挡住觉慧的嘴):不,不会的。即使冯老爷不是说笑,老爷也是明事理的,他们不会那么狠心对我的。三少爷,别担心了。
觉慧(双手握起鸣凤的一只手,激动中带温柔):好,你别急,我不担心了,好吗,我只
要你知道,知道我的心。
鸣凤(嗔怪,羞,最后一句略带凄凉):三少爷,快别这么说,小心别人听见!我,我只
是个丫鬟,没那福分……
(鸣凤说着转过身去,退场。觉慧目送鸣凤直至看不见)
●背景后有人叫:三少爷,报馆的人来了!●
觉慧(猛然想起):好,我这就过去。
(觉慧快步退场)
第二幕
◆旁白:第二天晚上,两丫头在走道上低声交谈,鸣凤路过,恰听见“冯老爷”“姨太”等字眼,心中疑惑,便停下细听◆
丫头甲:你听说了吗?昨天冯老爷到咱府上来了,好像看上了咱府里的丫头,要挑一个去作姨太呢!
丫头乙(惊讶中带着懊恼和厌恶):真的?那姓冯的都六十岁了!不知咱们这些丫头中哪个要倒霉了
丫头甲(羡慕):说不定是享福呢?不用再端茶送水了,就像老太爷的陈姨太那样,还能天
天对我们呼来喝去。可这也轮不着咱俩呀,听说那姓冯的看上的是鸣凤和婉儿,要挑也是她俩中的一个!
丫头乙:不会吧!我看三少爷对鸣凤有点意思„„
丫头甲:真的?鸣凤这小蹄子还想攀高枝„
(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丫头乙(朝鸣凤所站处瞥一眼):鸣凤来了,鸣凤来了,不说了,不说了„„
(鸣凤听后吃了一惊,两丫头退场,鸣凤低下头,放慢脚步,神情忧虑,像是在想什么事情,走了几步,路遇跑来的婉儿)
鸣凤:婉儿?什么事这么急啊,看你,跑得气喘吁吁的。
婉儿(微微带喘):太太正找你呢,说有什么要紧事儿交代。
鸣凤(露出担心的神色,但随即又平静下来):好,我马上过去……
(婉儿退场,鸣凤作赶路状,走几步,来到周氏房门口)
(鸣凤小心翼翼地推门走进,周氏坐在椅子上)
鸣凤:太太,您有什么吩咐?
周氏(慢腾腾地):鸣凤,你在公馆里做了几年,也做够了。
(鸣凤露出不安的神色)
周氏(语速加快):今天老太爷吩咐,要送你到冯家去,给冯老爷做小。冯家后天来接人,明天起你不必做事了。你服侍我几年,我也没什么给你的,明儿叫人给你做两身衣服,预备点首饰„…
(鸣凤听着周氏的话,表情越来越悲伤,最后捂着嘴啜泣起来,她的啜泣打断了周氏)周氏(惊讶,后温和地问):鸣凤,怎么了?你哭什么。
鸣凤(跪下,抱着周氏的膝盖):太太!我不愿意去!我宁愿在公馆里做一辈子的丫头,服
侍太太,服侍小姐,服侍少爷……太太!我只求你不要送我出去,请你不要把我送出去,不要„„
周氏(温柔地抚摸鸣凤的头发,凄然一笑):我也知道你心里委屈,然而这是老太爷答应
了的,我一个妇道人家又能说什么呢……
(从椅子上站起,弯腰想拉鸣凤起来):其实到了冯家,只要安分守己,也会有好日子过,你不要怕。
(鸣凤不动,周氏叹口气,踱步到门前):你快起来,回屋去睡吧。
鸣凤(爬到周氏跟前,抱着周氏的腿,哀求着):太太!别把我送走……
(哽咽):您打我、骂我都可以,只是别把我送到冯家去……我怕,怕过那种日子……太太,可怜可怜我吧……太太,我不能去啊!
周氏(背对鸣凤凄然地摇摇头):我真的帮不了你。我们女人家,还是认了这个命吧。
(转头对鸣凤)起来,好好地去睡吧。
(鸣凤用衫子的底襟角揩了眼泪,未说一句话,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周氏的屋子)第三幕
◆旁白:鸣凤仿佛失了魂魄,漫无目的地在夜色中游荡,恍惚中来到觉慧屋前◆
鸣凤(自言自语):啊,三少爷房里的灯还是亮的……至少我该向他道个别……又或许他能帮我?
(觉慧在灯光下写文章,鸣凤走进房间)
鸣凤(胆怯而温柔):三少爷。
觉慧(抬头,惊讶):鸣凤,是你?什么事?
鸣凤:三少爷,我想看看你„
觉慧(指着桌上一叠稿纸,无奈地笑了笑):你看我忙得跟蚂蚁一样,再过两天,等我把
这些事做完,我再好好陪你说说话,好吗?
(看看表):啊,都两点了,明天早上还有课„„
鸣凤(声音凄楚):三少爷,我想和你说句话„„
觉慧(关心):鸣凤,你受了什么委屈吗?
(走到鸣凤面前,牵起她的双手):现在我忙着写稿,实在没时间。你忍耐一下,过两天我一定帮你。
(笑了笑,用哄人的语气):好啦,让我安静地把事儿做完好吗?
(外面响起了口哨声)
觉慧:快去,二哥来了。
(鸣凤留恋地看了觉慧几眼,转身出门,边走边用衣袖揩眼泪,退场。觉民走进房间)觉民:刚才鸣凤来过吗?
觉慧:嗯。
觉民:她一点也不像丫头,又聪明又漂亮,还认得字,可惜得很„„唉!
觉慧(放下笔,惊讶):你说什么?可惜什么?
觉民:你不知道?鸣凤要嫁人了,爷爷把她送给冯乐山了!
觉慧:(意外、愤怒)爷爷,爷爷竟也会同意这事!冯乐山!一个六十岁的老头!觉民:我真替鸣凤可惜,她今年才十七岁!
觉慧:(马上站起来,大声)不行!
(觉慧愤怒地跑出去,退场)
第四幕
◆旁白:鸣凤径直走进花园,摸索着走到湖畔,她似乎已预见到自己的结局◆
(背景音乐响起,鸣凤木然地立在湖边,泪水缓缓流下)
鸣凤内心独白:我不曾伤害任何人,我同别人一样,有聪明的心,有血肉的身体,为什么他
们单单要蹂躏我,伤害我,我可曾做错什么吗!为什么这个世界要这样对我!
●远处隐约传来觉慧的声音:“鸣凤——”●
鸣凤(鸣凤缓缓地走向前,忽然又止住了,喃喃地念着):三少爷,三少爷„„ ●觉慧的呼唤停了●
(鸣凤紧紧地按住胸膛,脸上浮现凄凉的微笑,眼里有泪珠,鸣凤再向前一步)鸣凤:(温柔而凄楚)三少爷,觉慧。
(鸣凤纵身往湖里跳)
●音效“扑通”●
第五幕
◆旁白:第二天,高老太爷得知鸣凤投湖,便决定由婉儿代替鸣凤成为送给冯乐山的礼物。◆
◆顿一顿◆◆觉慧得到鸣凤死讯,来到湖畔,看风景依旧,怎奈伊人已逝◆
觉慧(手拿宣传单,悲愤):我写这些就是为了冲破那压迫我们千年的帝制,可,可我连自
家的家制都
奈何不得!鸣凤,(散飞手中的传单,声音骤然提高):我对不起你啊!
(哽咽):你怎么这么傻啊!
(苦笑):鸣凤,你知道吗,婉儿代替你出嫁了。可这能挽回你的生命吗?不过平添一个悲剧罢了!哈哈„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结局吗?呵„鸣凤,只怪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情绪爆发)鸣凤…鸣凤!鸣凤!
第二篇:《鸣凤之死》教学设计090515
《鸣凤之死》(巴金)教学设计
朱寅生
一、教学目标
1、梳理节选部分内容信息,概述情节。
2、紧扣课文的语言,评述鸣凤悲剧产生的原因。
二、教学设计
(一)预习设计
1、在两节课内阅读课文《鸣凤之死》,并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内容可就文中的相关的情节、语言、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或主题等方面,要求感悟必须紧扣文中的语句,不可泛泛空谈。
2、课外预习作业
1)书面简介“鸣凤之死”的主要情节。(选派小组代表准备课堂发言。)2)阅读巴金小说《家》,或《家》第26章(教师提供材料)。要求: ①能简述小说中一个令你印象较深的故事。(建议用书面文字)
②根据对《家》的全篇阅读感受和教师的建议,对自己的初始读后感进行修改、补充或润色。
3)假如你是鸣凤之死的辩护律师,你应该从哪些方面起诉?请草拟一份起诉书。也可以不用起诉书的形式,但要列出你的观点和证据。提示:
①作为律师,起诉要有理由据,证据可结合课文中语言内容信息,还可以根据小说节选部分前后的信息(课外的内容)分析。
②被起诉对象可以是周老太爷、冯乐山、周太太、佣人、觉慧或其它。被同时起诉的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③辩护律师可以有一人或多人担当。辩护的理由可以从法律层面,也可以是道德层面,只要你认为是不应该的发生的,都可以找出来作为理由申诉。其他同学可以根据被起诉对象,担任被起诉人的辩护律师。
④不参加辩护的同学,担任书记员。
(二)课堂学习设计
1、导入: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导入课文学习。
2、概述:小组代表上台概述“鸣凤之死”的主要情节。教师抽查部分同学。
3、口头简述巴金《家》中一个令你印象较深的故事。(课文节选内容之外,学生自主简述,控制在2~3位同学内。)
4、依据自己的读后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5、对鸣凤之死的起诉与审判。
6、讨论: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假如我是鸣凤„„
凤凰涅槃前的悲歌
——读巴金《鸣凤之死》
朱寅生
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 一个美丽的神话
鸣凤之死,死于封建的强权,死于世人的冷漠,死于一段苍白的爱情。
一堵高厚的墙
鸣凤之死,是死在没有公平健全的法律社会里。鸣凤没有婚姻自由,没有选择的资格,也没有选择的权利。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好抗争的。这就注定了这是一段“有缘无份”的爱情,注定了是一个“有始无终”的爱情悲剧。
鸣凤的死是必然的。即使没有冯乐山,还会有马乐山,张乐山。。。即使没有高公馆,还会有王公馆,李公馆。。他们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代表,一个缩影。在这样的世界,鸣凤似乎是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的。鸣凤深知,他们之间有一堵很高很厚的墙。即使不被送人,也很难成为周家的媳妇,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只能是高家的一个女佣,一个使唤的丫头,在一定的时候只是一件送人的礼物而已。即使爱她的三少爷也会无力伸出援助之手的。唯一选择的只有放弃。将她那纯洁的爱留在且只能留在晶莹清澈的湖水里。
在这样一个强权社会里,鸣凤哀求过,努力过,抗争过,希望做一个像有钱人家的少女一样幸福的女子,生活充满着欢笑和自由,能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她把这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对觉慧的爱情上。面对强权,鸣凤的企求希望并不高,如果有爱情,鸣凤也是愿意顺从这个强权社会的,“她想不顾一切地跑进房里,跪在他的面前,向他哭诉她的痛苦,并且哀求他把她从不幸的遭遇中拯救出来。她愿意永远做他的奴隶,爱他,服侍他”。然而鸣凤是生在一个没有话语权的世界里。高老太爷的话是谁也不能改变的,说是初一,就不可等到十五。面对强权,周太太很无奈,三少爷也无能为力,鸣凤就更是连申诉的机会和话语都被剥夺了。虽然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但在现实面前,鸣凤只能几声温柔的、凄惨的“三少爷”等寥寥数语。只有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三少爷,觉慧。”鸣凤终于喊出了平等,然而这样的一声“觉慧”来得是多么的凄切、悲凉和无奈!
一个弱女子是无力改变现实的。鸣凤临死前“她完全明白了”。这里的“完全明白”是鸣凤对现实世界的觉悟,也是对黑暗世界的彻底绝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鸣凤最终以生命向这个令人窒息的世界发出了最后的控诉。
一段苍白的爱
细读鸣凤之死,我们可以发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在没有婚姻自由的强权世界里,鸣凤就没有出路了吗?鸣凤就非死不可了吗?我们不得不拷问:作为鸣凤深情眷恋的人,觉慧在做什么?他在想什么?
爱是要相互付出的。作为鸣凤心爱的人,“然而他究竟给了她什么呢?他一 点也没有给。帮助,同情,怜悯,他一点也没有给。他甚至不肯听她的哀诉就把她遣走了”。鸣凤对觉慧一往情深,而觉慧虽然也爱鸣凤,但他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工作。一再说自己很忙,等再过两天,忙完工作再说,而没有倾听鸣凤最后的求助。这样的爱是不平等的,不公平的。如果这时觉慧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地倾听鸣凤哀求,悲剧也可能不会发生。
在鸣凤离开后,觉慧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中。“去,他必须到她那里去,去为他自己赎罪 ”。他去的目的更多的是为自己,为自己赎罪,是为自己浅薄的灵魂寻找一种慰藉!而并没有在行动上拿出十分的勇气和力量去拯救鸣凤。此时的觉慧虽然在寻觅中被树枝碰得头破血流,但最终还是绝望的走回来了。
爱情面前,觉慧是迟钝的,是无力的,也是有罪的。在鸣凤找他之前,他已经听过冯乐山要娶鸣凤这样的消息了。“我怎么早不晓得?。。。哦,我明明听见过这样的消息,怎么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这样的话语让人痛心,而此时,作为当事人觉慧已经明白,今天——三十日,是他的恋人鸣凤生死抉择的一天。“明天!”“嫁”!“做姨太太!”“冯乐山!”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美丽善良聪明的17岁少女正在思考抉择的问题。在高府的深宅大院里,觉慧于情于理也不该在此时是绝望地走回来!这样的放弃使爱情苍白,这样的放弃亵渎了鸣凤对他的一片真情!
“她坐在地上。耳边仿佛有人接连地叫”“鸣凤”(此处与前文有照应),“她知道这是他的声音,便止住了泪注意地听。周围是那样的静,一切人间的声音都死灭了。她静静地倾听着,她希望再听到同样的叫声,可是许久,许久,都没有一点儿动静。可以设想,如果这时,觉慧他坚定地继续找下去,悲剧也可能不会发生。觉慧没有坚持喊下去,找下去。鸣凤再也没有听到同样的叫声。
这不是女孩子一点儿的矜持,也不是一场爱情的考验,这是鸣凤对生命的最后一次是等待。然而等待的结果是无奈!是绝望!鸣凤完全明白:即使觉慧,挽救了今天,也挽救不了明天,也更加坚信,“他们之间永远有一堵墙”“他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觉慧潜意识根深蒂固)也许放弃也是一种爱。
觉慧对鸣凤的爱情,这是一种勇气,但缺少一定的执着精神,缺少坚定的信念和行动。相比而言,这样的爱是不公平的。这样的爱让鸣凤感到心痛,失望,无奈,凄凉!这样的爱是苍白的!一段苍白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无果的爱情。
一张张无情的脸
因为冷漠,所以孤独。
“我的生存就是这样地孤寂吗?” 这是鸣凤最后的哀怨。一个在高家经过了八年的忠心苦役之后的她,换来的报酬却是去做一个60岁老头子的姨太太。面对着鸣凤跪下来苦苦哀求,“我才只做了八年。。我宁愿在公馆里做一辈子的丫头。。我宁愿受冻挨饿。。太太,请你发点慈悲,可怜可怜我吧。。。”然而,在强大的封建家长的权势威慑下,周太太最终还是缩回了援助之手,虽有些许同情,但周太太母性的温情随着鸣凤的哀求的哭声的消止而戛然而止。很快又把这个少女的事情忘在脑后了。
周氏似乎是无奈的,在强大的封建家长的权势威慑下,只是老太爷的一个没有表情的传声筒而已,“他说怎么办就要怎么办,我做媳妇的怎敢违抗?。。。无论如何你初一一定要去的。。。”在这样家庭,周氏只能是维护封建家长权势的一个帮手,别无可能。“你不要怕,好心人终有好报的。。”这样的安慰只能让鸣凤绝望。如果说周太太的无情是出于无奈,那么和鸣凤身份处境相当的周围的人呢?遗憾的是,当她周围的人知道鸣凤的境遇后,竟没激起众人的一点点同情和关心。一张张无情的脸在嘲骂,在讥笑。她的故事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姨太太”、“小老婆”、“小”,这些字眼好像到处都有人在讲,那个肥胖的张嫂还鄙夷地说:“呸,年纪轻轻就给死老头做小。再有多少钱我才不干嘞!” 到处她都能听见这一类的嘲骂的语句,而没有一丝的同情、安慰、帮助。
祥林嫂在临死前到处诉说她的苦痛,希望能有人听她的倾诉。可换来的却是嘲笑,讽刺,挖苦,就连从不杀生的柳妈也用迷信来吓唬她。可怜的鸣凤又何尝不是呢?况且她还没有诉说!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还活着,她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应该离开这个世界?” “我的生存就是这样地孤寂吗?”这是鸣凤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控诉!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同情她,来安慰她,虽然她很留恋这个世界,留恋小鸟在树枝上唱歌,留恋朝日的阳光染黄树梢,流恋水面上散布着无数的明珠。她爱生活,她爱一切。但这个世界并不留恋她。生活之每一扇门都关住了她,人们单单要蹂躏她,伤害她,置她于死地。她感受不到温和,感受不到同情,甚至一声怜悯的叹息!只有晶莹清澈的湖水才是她寄身之所。
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女子,她的生命就像一根草一样,经受着无尽的风吹雨打。最终很孤寂地消失了,消失得是那么的无声,消失得是那么平静,消失得是那么凄凉。
一曲抗争的挽歌
在鸣凤短暂的生命里,没有欢笑,没有享乐,只有一段甜蜜与酸楚交织的爱情。但就是这样的不公平的爱,激励着鸣凤一次次的抗争。
鸣凤是个温柔而刚烈的女性。虽然知道他们两个人的中间横着一堵不能推到的墙,虽然知道彼此身份的不同,虽然知道老太爷、太太们以及公馆里所有的人全隔在他们两个人的中间。然而她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不甘心不情愿走向毁灭。她还想好好地活下去。她要抓住任何的希望。
在别无选择下,虽然有点忧虑,有点徘徊,但她还是勇敢地去找觉慧,要说明变故,希望他能拯救他。然而得到的只是一个冲动的吻,一个连觉慧自己也说不出是为了什么的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浅薄的初吻激起了她对生活的眷恋和对爱情的幻想。
“她并不愿怨他,她反而更加爱她,而且她相信这时候他依旧像从前那样地爱她”。然而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伸出呼救之手,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就在最后的绝望中,她还希望再听到同样的叫声,可是许久,许久,都没有一点儿动静。她期待的那只手,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凤凰非良桐而不栖。“分离,永久的分离,这种情形比死别还要难堪。她觉得这样的生活是不值得留恋的了”。
一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在一个漫漫的黑夜里,永远地凋谢了。一片衷心,一片无奈,一片凄凉,荡漾在静夜的空气中,又马上沉没在平静的湖水里。
这是一个温柔而刚烈的女子。这是一只孤寂无助的凤凰在涅槃前的悲歌。
2009年5月15日
第三篇:鸣凤中学安全教育月活动总结范文
鸣凤中学安全教育月活动总结 一年来,我校结合上级文件精神,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现将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使“安全月”工作稳步推进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队伍。成立了由校长徐秀军任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形成层层安全管理网络,其次,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使安全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易操作。实行领导安全值日检查制。值日领导对每天的安全工作负总责,领导小组成员依表值日。针对我校学生比较多,寄宿制的特点,安全隐患大的状况,安排专人进行管理。
2、以校为本,讲求实效,制定完善的宣传教育内容。活动开展初期,我们组织以领导小组为核心的宣传小组,针对我校的实际,制定我校的安全宣传教育内容。
(1)警示教育:认真宣传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正面教育师生自觉遵守《规定》和《规范》,同时以外地发生的安全事故为借鉴,反复宣传教育。
(2)自我保护:在学生中进行如何自救,如何应对走失,被拐骗等安全防范的教育。
(3)疾病预防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生不到外面的摊点上购买零食、饮料等,防止病从口入,毒从口入。加强慢性非传染病和疫病的宣传教育。
(4)活动安全:加强课外活动及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
(5)行路安全:注意来回路上,强化交通法规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1、开展“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主题教育。要求学生将学到的安全常识与家长共享。印发《关于安全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2、学校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营造氛围,利用校内广播、黑板报(各班更新板报内容:安全教育、预防疾病)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全体师生自觉地投入到“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中来。
3、认真抓好“五个一”活动,即:一次动员:利用周一升国旗仪式,由校长徐秀军代表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并对“安全教育月”活动进行动员。一期宣传:各班级在“活动月”内布置一期安全教育宣传板报。一次班会:各班级在“活动月”内布置各班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一次演练:在“活动月”内组织开展一次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培养广大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一封信:为加强家校沟通,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月”开展“致家长的一封信”活动(可以在暑假通知书中体现),把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告知家长。
4、针对当地季节特点,围绕汛期安全,及早做好了隐患排查治理和防范工作,重点加强对校舍和易受雷电、地震、地质等影响而引发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治,防止因高温、倒塌、溺水、雷电等事故发生的防范工作。
5、加强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管理,严格校外人员进出校园登记制度和一日领导、教师值班制度,积极预防校内师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和师生安全。
6、以校、班黑板报和晨间谈话为主要形式,对手口足病、禽流感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预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广大师生了解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特征和正确的预防方法,提高防病意识和能力。一旦发病,及时就医。
三、强化安全管理,加强进行安全检查,使安全工作百无一漏
第一、对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各班班主任对本班级的责任区进行一次检查,特别是用电、宿舍安全。由领导小组成员对学校围墙、大门、厕所、楼房、外面用电线路、教学安全等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
第二、是加强了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保证不让一例食品事故发生。学校教育学生不到外面的摊点上购买零食、饮料等,防止病从口入,毒从口入。随时查看学生的体质和有无传染疾病的发生。
第三、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学科渗透等途径,加强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触电、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活动。
第四、利用常规管理通报这一手段,对学校内外出现的各种安全责任事故进行通报整改,警示每一个责任人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学校的每一个安全指令地落实。
四、加强校内外联系,健全管理网络,使学校安全工作社会化。为了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安全学习,我校充分利用法制校长作报告和家长委员会参与等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对安全工作的宣传与管理。
总而言之,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正是因为我校能从实际出发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有关安全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才形成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和学生教育工作有章可循,以章办事的良好局面。今后,我校将进一步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水平。
曲阜市尼山中学
2013年7月3日
第四篇:浅谈祥林嫂之死
浅析祥林嫂之死因及《祝福》的深邃意蕴
【内容提要】:关于祥林嫂之死因,主流观点一致认为是以鲁四老爷代表的政权,柳妈、四婶那些人代表的神权,祥林嫂初婚的婆婆、贺老大代表的夫权族权,即政权、神权、夫权、族权所谓“四大绳索”压迫致死。也有人将小说叙述者“我”补充为不是凶手的“凶手”,甚至鲁镇风俗习惯也成为是“凶犯”之一。我们认为上述因素的确也导致祥林嫂之死,但都只是外在的因素,真正导致祥林嫂之死的直接因素是其主观上认为活着对她已无意义,或者说选择死亡比活着更有意义,死亡是她主动选择行为,换言之她死于自杀。这种处理更见出鲁迅创作与众不同,意蕴更为深刻。
【关键词】: 《祝福》 祥林嫂死因 自杀 思想意蕴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是鲁迅作品的极具代表意义的名篇之一,被广泛收入各种选本和大中学校的教材,广为传布。对于祥林嫂之死因众口一词,曰“四大绳索”,即政权、神权、夫权、族权的压迫致死。这四大绳索又分别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形象化代理。鲁四老爷代表政权;柳妈、四婶那些人代表着神权;祥林嫂初婚的婆婆代表着夫权;贺老大则代表着族权,四者相互作用把祥林嫂推向死亡之地。“四大绳索”之说源于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3),毛说:“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毛虽未就祥林嫂之死发表高论,但在20世纪下半期那个特殊的时代,毛的任何话语都是绝对真理,“四大绳索”说成为《祝福》解读的既定版本,甚至可以说官方版本。中国大陆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几乎都按此说给他的学生们讲着鲁迅的《祝福》。改革开放后,鲁迅研究者们对鲁迅思想及其创作进行了深度挖掘和重新阐释,“叙述者”“我”于是也加入到“凶手”之列,成为不是凶手的“凶手”。我们的主流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主客观因素,甚至主观因素有时更为重要。祥林嫂之死正是如此。“四大绳索”也好,“我”也罢,充其量只是祥林嫂之死的外在因素,只有揭示出祥林嫂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心理状况及其行为动机,才能解开祥林嫂死亡之秘。我个人倾向认为祥林嫂死于因活着绝望而自杀,下面将逐一分析。
一、所谓政权:鲁四老爷之于祥林嫂之死
《祝福》中对鲁四老爷的外貌没有进行细致描述,但提到他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一见到“我”就寒暄起来,说“我胖了”,然后就“大骂新党和康有为”。对鲁四老爷的书房描写却较为细腻且颇具意味:
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段十分细致的描写标明了鲁四老爷的的身份,爱好以及立场。书房里的两本书
都是宋代理学的入门书,一幅对联也是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文章。但是似乎陈抟老祖的“寿”字在这儿有些不合时宜,陈抟老祖是科举不中而去做道士的,好象和书房的气氛格格不入。这恰恰真实刻画了传统知识分子儒道互补人格。他在鲁镇并不担任什么政府职务,并不染指政权,充其量只是一个小镇乡绅,政权上谈不上压迫祥林嫂。
那么在家里呢?会不会剥削压迫祥林嫂?我们且看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小说文本是怎样描写的:“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四叔因为她是一个寡妇而不悦地“皱了皱眉”,四婶看她是个能做活的人便留下了她,说好每月工钱五百文,事情果然如四婶所料,出生山里的祥林嫂“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一般论者喜欢提到鲁四老爷给祥林嫂所付的工价太少,才五百文,工作太累太杂,食物方面虽没细说,大抵也不会太好。我们无法知道那个时期家庭女佣的月工资水平,但我们不妨做个推论:祥林嫂月工钱五百文,一年就六千文。祥林嫂被婆婆嫁给贺老六得财礼八十千,为小叔子娶媳妇花财礼五十千,相当于祥林嫂在鲁家做8到12年工的收入。据一些媒体的报道,当下家政工在小市镇年薪6到8千人民币,乡村买卖妻子价目也在5万左右,彩礼在不发达乡村也在3到6万元人民币之间,上述数据比较结果相差也并不大。就鲁四老爷和祥林嫂而言,双方雇佣关系有中介人卫老婆子作证,说好的价目,且祥林嫂新年刚过就被婆家派人抢回,鲁家照实结算工钱,无一文克扣,和今日的农民工得不到工钱,用种种奇招讨薪的资讯相比,鲁家也无懈可击。最为重要的是祥林嫂在鲁家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之后,“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从中可见无论身体还是精神上,祥林嫂在鲁家应该比她在婆家过的更好。鲁四老爷观念守旧却表里如一,并没有乡愿气息,对祥林嫂也没有丝毫淫邪行为。四婶在祥林嫂走后,因雇佣的女工和祥林嫂差的太远而时常自言自语的说着“她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既有希望她能再来的意思,也有牵挂,当得知她交了“母亲也胖,儿子也胖”的“好运”(文中多次提到“胖”,传统社会认为“胖”就是身心愉悦的体现,故有四叔一见到“我”就说“我胖了”,祥林嫂到鲁家也“胖”了之说)之后也不在提起。
然后过了大约四年,再次丧父丧子的祥林嫂又在卫老婆子的引领下来到了鲁家,三十来岁的祥林嫂是这个样子:“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二次来到鲁家祥林嫂不变的是穿着,青黄的脸色和低眉顺眼,变的是精神没有以前好,眼角残留着泪痕。待卫老婆子话音一落,接着便说起她那伤心地阿毛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文本中“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这段文字反复多次出现,而且用的字词变化很少,从中不难发现祥林嫂对两任丈夫的伤故,固然心里有悲伤但那不是她自己的错,阿毛不同,她深深责备自己由于粗心,由于傻才导致儿子的被狼吃掉,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打击,于是她逢人便诉说。通过倾诉来排解积淀在心中的那种负罪感,直到每一个人听过这个故事,且厌烦之后,她只有在心里默默忍受这个不幸和负罪,直到伤心处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四婶听得“眼圈有些红了”,本来开始四婶还有些“踌躇”,这下想了想便同意了。其中也有人性的同情因素,四叔的态度如初次“皱过眉”,后也不大反对,但在暗地里告诫四婶,祥林嫂“虽可怜”,但是“伤风败俗”,帮忙可以,凡祭祀不得让她沾手。而鲁家最少人最需要帮手的恰恰是祭祀,祥林嫂不能沾手,就得再雇帮手,祥林嫂则反而闲了。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不论四叔还是四婶对祥林嫂多少还是颇有人情味的,并非冷酷无情、赶尽杀绝。
至于后来打发她走人,我们今天也能够理解。鲁家雇工做事,而祥林嫂再次丧父丧子之痛使她已不如前,“她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在和柳妈讨论过“捐门槛”可以赎罪之后,一度“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然后坦然去参与冬至祭祖,却遭到四婶的阻挡。四婶也没有说过于伤她的话语,只不过说:“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似乎和柳妈对捐门槛“赎罪”持不同看法,或许是四叔的告诫,因为祭祖在传统社会是极为神圣的,自然不可马虎,凡事小心为妙,所以四婶也就不得不让祥林嫂住手。这件事情给祥林嫂非常大的变化,“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祥林嫂到这个地步,作为雇佣方鲁家自然有所不满,四婶有时当着祥林嫂的面都说;“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想让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这个方案似乎没有立即实行。最终什么时候实行小说也没有交代。即便放在现在语境下审视,鲁家对祥林嫂之死应该说没有多少责任可言,相反倒是做得很人性化。
二、所谓夫权族权:祥林嫂的婆婆和贺老大与祥林嫂之死
祥林嫂第一次嫁的是祥林,故而人们叫她祥林嫂,若要考证其姓和名就有难度,这在传统中国社会是极其正常的形态。姓名作为一个人的指称符码,只有在社会交往中具有必要性,这个符码才被使用,传统社会的妇女活动区域,婚前在娘家,婚后在婆家,接触的都是左邻右舍这些同一村落的社会成员和一些往来的亲戚,姓名并没有现代社会这样的重要作用,所以,婚前大多按其在家庭中的出生位次,婚后嫁人则随夫社群的习俗来指称。由中人卫老婆子系其娘家邻居来推测,大概姓卫。至于名压根儿不会有的,她与祥林的婚姻也值得注意。在年龄上她和她婆婆相差得不远,而大她丈夫祥林竟有十岁。这种女大男小的婚姻在中国传统社会颇为常见,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这类叙事文本。沈从文的《萧萧》,李宽定《良家妇女》都是这种情形,只不过其中的丈夫年纪更为小。《萧萧》中丈夫需要抱在怀里,《良家妇女》中结婚时丈夫还是个六七岁孩子,这和《走西口》中丹丹的情形相似。一般而言,这种情形女子家中多贫困、而男方家中缺乏劳动力人手或孩子需要照顾,婚姻在传统社会不以个人情感为基础是通例,更多地考虑功利性为正常。“三从四德”是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基本规范,也被其中每一个成员都奉为圭臬。官方树立的榜样物化为一座座巍峨的遍布于民间的牌坊和见诸于官修卷帙浩繁的烈女传,影响着指引着祥林嫂们。
由此不难理解祥林嫂在祥林死后宁愿守寡在婆家一起过日子,而不愿改嫁他人,如果她婆婆允许她这样做的话。当然前提是,家庭各方面条件都允许她守寡做节妇,这对其家庭也是极为光荣的一件事。如果祥林嫂早生几十年,说不定会得到政府的表彰,建一座牌坊立在她的村口。问题是祥林还有一个弟弟未成婚,其家境也不富裕,眼前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时下的中国乡村也正是如此!)精明能干的婆婆自然想到一个完美无缺的方案:把大儿子的寡媳再嫁出去为次子换笔聘礼,可谓两全其美。这于情于理都不为过,大媳妇二十六、七岁还年轻,又没有孩子,法律也不反对寡妇改嫁。祥林嫂偏偏不这样认为,她立志做一名节妇,这样婆媳之间便有了冲突,而且无法调节。冲突双方在力量上自然不能达到平衡,处于不利地位的祥林嫂没有屈服,竟然义无反顾从夫家“逃”出来,逃到鲁镇来为鲁四老爷作女佣,以此来维持生存。就地域选择而言,她不可能回到娘家去,也不可能“逃”到别的村子里去,只有城市才能为她提供一种工作(生存)的机会。但这与今日乡村女性因情感困惑逃到城市“打工”有极大的不同,祥林嫂所处的时代社会开放程度还远没有到今天这个地步,因此我们不难推断祥林嫂做出这个决断是何等的难能可贵,这不仅仅是勇气的问题,还说明传统道德观念在祥林嫂那里不只是某些人口中的一种标榜,而是真诚的皈依和信仰。在被婆家人找到藏身之处,抓回去“嫁”给贺家坳的贺老六的途中,祥林嫂的表现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据卫老婆子叙述,“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在嫁给贺老六婚礼仪式过程中,祥林嫂的拼死不成,关进洞房之后三天没有起床,这三天对祥林嫂无疑是漫长的,内心自我进行着生与死激烈的搏斗。三天里她没有再次选择自杀,不是她怕死,头撞香案即想一死了之,而是“死亡”对她来说已经毫无意义,关进洞房前的“死”是崇高的,节烈的,关进洞房后的“死”就不再有崇高,不被人所认同。传统文化吊诡的正在这里,门内门外截然相异。人性的本能让她活了下来,这也许为人所诟病为“苟活”,大约此时她心中传统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起了作用,对此女人没有更多的选择。
贺家坳在山里,山里男子找妻子不易,贺老六的情况我们在文本中没有找到多少信息。诚朴肯做自然是山民之本,中国农民的婚姻是务实地过日子,没有什么浪漫情调,贺老六和祥林嫂自然也是一起“过日子”的婚姻.(其实在今天大多数中国家庭都如此)。我们不难推想:两个诚朴、勤劳男女组建的家庭在有了孩子(何况还是儿子!)之后那就是幸福家庭了,对好不容易找到(确切的说是买到)妻子的贺老六而言是这样,对经历丧夫之痛被逼改嫁的祥林嫂来说也是这样。一个典型中国女人在有了一个勤劳又对她很好的男人和一个大胖儿子之后她还需要什么呢?这些就是她的幸福,她的“好运气”,别人这么认为,她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可以断言,这时的祥林嫂是幸福的。现实的幸福消抵了寡妇再嫁的罪恶感,也不再折磨她的心灵,直到丧子后再次到鲁镇作佣工,下雪冬天和柳妈在灶前回忆这一段故事的谈话中祥林嫂脸上瞬间展现的笑影揭示了存在于她的内心深处的这种幸福。
在小说中,不论祥林还是贺老六对祥林嫂都没有行使什么夫权的证据。然而,祥林嫂实在命运多舛,先是丈夫伤寒而亡,不久儿子被狼叼食。似乎所有的不幸都随她而来,虽然这些不幸事件也是常见的,可偏偏却发生在祥林嫂身上,也不是作家的有意编排,祥林嫂故事有现实原型(参见周作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祥林嫂和她的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这种不幸不归于偶然而归咎于命运之神,其背后的深层推理则深植于中国民间社会命理学说的相生相克理论,即认为祥林嫂命相太硬,既克夫又克子,故而先后有两任丈夫和儿子死亡。既然是天命如此,平常人又能奈何。
在贺老六和她的儿子相继死后,祥林嫂就孑然一人在贺家坳。乡土中国惯例(习惯法)是不保护妇女财产权利的,因为妇女本身就是男人的所属财产。再次守寡的祥林嫂对她在贺家坳所居住的房屋,所耕作的土地是没有财产所有权的。在贺老六父子相继亡故后,贺老六大哥便来“收屋”,也就是收回贺家的产业,在家法制乡土中国这也是惯例,“从来如此”的,所以祥林嫂那个时代的乡村中国这样做合情合理,无可厚非。即使对祥林嫂而言是有些不近人情,但传统乡土中国社会对妇女的权利的漠视就是这样子,历史地看问题就该这样。所以贺老大所行使的族权对祥林嫂固然有伤害,仍然不是祥林嫂之死的直接原因。和祥林嫂的婆婆一样不能为祥林嫂之死承担直接责任。
三、“我”与祥林嫂之死
“我”在文本中是个叙述者。祥林嫂的故事由“我”来叙述给文本读者,但“我”并不是鲁迅自身,“我”作为故事中一个次要人物存在,除了叙事功能外,与故事的主人公祥林嫂也产生短暂的直接交流。这种叙事角度给人以直接感和真实感,但也不便于直击到人物的心灵世界,我们上面对祥林嫂内心世界的剖析不是直接源于文本叙述,而是心理分析。正因为“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报告者,又是其中人物,所以,有的论者发现“我”也参与了对祥林嫂的围杀,成为不是凶手的“凶手”。虽然说这种论调也能说得过去,但我认为“我”的关键意义并不在此,而在于叙事功能,即能使这个故事更为真实可信,因为在祥林嫂身上承载着太多的不幸,为避免让读者喟叹故事太过戏剧性和巧合而冲淡故事的震撼效果。“我”对祥林嫂之死所起的作用仅仅在于在祥林嫂她熟悉的鲁镇世界人们都无法解决她的疑惑时,就想到“我”这个在鲁镇人们眼里的“异类”(从“我”和鲁四老爷一见面寒暄之后,鲁四老爷便大骂新党,“我”的反映是“这并非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要康有为”中我们解读出,“我”不同于鲁镇其他人的见解)。对话这段文字如下:
我就站住,预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
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
这段对话怕是祥林嫂最后言语,祥林嫂“阿毛”的故事在人们厌倦之后,已经不多和镇上的人说话,她等“我”回来已经很久了,这从“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眼神和“极秘密似的切切”神态可以看出。自从四婶和柳妈对于“捐门槛”的不同态度,让她不知该信谁,于是疑惑就缠绕着她,所以等“我”这个在她眼里既“识字”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的人回来。她的问题相互关联:“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有无地狱?”这两个都是“有的”,那么第三个是“死掉的家人能否见面?”这几个相关问题对“我”来说很突然,“我”自己向来不介意死后有无灵魂,本着为她着想,不愿她苦恼,按鲁镇人信仰鬼神的习惯都做了肯定回答。毕竟是违心的回答,所以并不爽快,显得“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心里很不“安逸”,怕这个回答给她带来危险,怕出意外。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我”对祥林嫂的命运多舛是深为同情的,这也是“我”和鲁镇人们的不同所在。在心里“我”担心我的回答导致祥林嫂的意外并且为此深感“该负若干的责任”。而事实上和“我”担心预感到的一样,得到“我”相关问题的肯定回答后,很快,祥林嫂便死去了,死在鲁镇人们的“祝福”声中。对祥林嫂之死,“我”“ 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本想从四叔那里再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考虑到临近“祝福”祭祀,四叔的忌讳颇多,“我”又不懂隐语只得作罢。在“雪花瑟瑟的冬夜”,先前所见所闻的祥林嫂的半生事迹的断片在“我”脑海浮现开来。
“我”作为一个在鲁镇人们看来是“异类”的知识分子对祥林嫂的遭遇还是颇为同情的,对她的死也是颇有内疚感的。上面已经论证过。“我”试着从她所处的文化语境——鲁镇多数人信仰观念来回答她的问题。我们试想,如果按“我”自己的方式真实地回答那又会怎样呢?这并不是说“我”就是“凶手”,我只是回答了她所关心、所疑惑的问题,她得到了她认为确切的答案,然后作出了她自己的生死选择。
四、祥林嫂死于生之绝望
对祥林嫂的死因,鲁镇人的代表性看法是“穷死的”。这从小说文本中有明确的答案,“我”似乎也意识到“我”的回答可能导致某种意外后果。作为叙述者也是小说人物,当然是次要人物的“我”,虽然不能等同于作者鲁迅,但我们从中可以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当我们把这篇小说与作者的思想相结合考察时。现在一般都认为鲁迅的早期思想是改造国民性为主体的,据鲁迅留学日本时的朋友许寿棠先生回忆,认为中国国民性缺乏“诚”和“爱”,改良之策“首在立人”,“立人”之重点在于张扬个性,这需要精神启蒙。“我”这类知识分子自然充当的是启蒙者角色,而祥林嫂们就是被启蒙的对象,(当然启蒙者自己也有种种问题,我们暂不讨论),整个《呐喊》《彷徨》人物形象也集中在知识分子和农民两个人群,对农民群关注重点也是精神层面所受的残害,而非物质层面的剥削压迫。祥林嫂之死正是如此,与其婆家(祥林家、贺老六家),东家鲁四老爷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与鲁镇其他人像柳妈也是如此。祥林嫂再次来鲁镇人们虽然因其寡妇再嫁而有时歧视,但也没有什么过激言行,小说中这样写道:“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祥林嫂不理会这些,因为她自己心里明白,她因丧夫首次来鲁镇时,是那时人们观念中值得肯定的人物,尤其是深知她改嫁过程中异乎寻常的“嚎”“骂”“喉咙全哑”,三个男人“使劲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之“刚烈”可见一斑,颇得人们称道。而再次来却是寡妇改嫁,且再次丧夫又丧子。在这种情形下,“失节”、“克夫克子”、“命硬”这些在当时通行的观念,人们自然就用在祥林嫂头上,这种观念和看法藏在人们的心里,虽然对她心存歧视,表面上也还是假心假意,客客气气。这种做派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传统一大特色,由来如此,每一个中国人都对此了然于心,操练纯熟。
祥林嫂自然明白这些,她也不可能有超越鲁镇一般人的见解,她和他们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她明白她的所为有人所不耻之处,但她没有办法,她是“刚烈”的,她拼死反抗,但没有成功,所以前功尽弃,事已如此。对人们心里的歧视她只好不理会,也没有办法解释和别的办法。而儿子被狼所吃才真正让她有不可饶恕的罪恶感,作为母亲她感到她严重失职,两任丈夫的伤亡令她悲伤,但可以归咎于天命,而儿子的死则由于她的“傻”,没有料到春天狼也会来村子找吃的,这是让她耿耿于怀的,所以,她逢人便说“我真傻,真的”。这件事在她心里造成的精神创伤之巨,我们可以推想得出:一个两度丧夫的不幸女人,唯一的儿子却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自己的“傻”而葬身狼腹,这个打击,这个悲痛是何等之重!几乎摧毁了她生存的价值和目的。家人的相继亡故,影响到她对“生”的思考,对亲人死亡的理解和态度,也影响到她对“生”的价值和态度。这些我们今天看来的“意外事件”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她的答案自然是自己命太硬,克夫克子,而这背后就免不了因果轮回的解释,此生的一切,乃前世之果,又是来世之因。这样她活着的价值已经不在此生,而为来世做准备。在“捐门槛”事件中,四婶和柳妈的不同看法,让她颇为疑惑。她的知识背景无法解决这个疑惑,所以要等“我”这个既“识字,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的人来帮她解决疑惑,这个等待对她而言是艰难的,沦为乞丐的祥林嫂此时“头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的“活”已是纯原始生命的延续,活着的唯一意义是弄明白人死后会怎样,亲人能否见面。换言之,如果人死之后亲人能见面,她倒想快去见他们,尤其是她儿子阿毛;如果不能,那么她也许还撑着,因为这可以赎她的罪。所以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祥林嫂便放心地死去了。“死”是她自主的能动的选择,和别人没有直接关联。
说祥林嫂之“死”是自主自愿的选择,是出于对“生”的意义的彻悟,并不消解《祝福》意义和价值,恰恰相反,这更证明鲁迅创作的深刻,他超出一般人的肤浅理解,直击问题要害:十九世纪下半期以来,传统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中西方国力的巨大悬殊,有识之士开始思考拯救之策。从师夷之技的洋务运动到体制改良的百日维新,从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到袁世凯复辟。经历欧风美雨洗刷的一些率先觉醒的知识分子,才在西方文化的参照下,重新审视传统的文化体系,发出思想启蒙的呐喊。而鲁迅早在留学日本时就开始思考国民性问题,认为中国国民性必须改造,否则招牌虽换,货色依旧,口号虽新,骨子不变,当务之急,“首在立人”。只有国民得以解放其精神,张扬其个性,才是正道。这远比政治经济角度的解放来得重要。即使今日,和祥林嫂那个时代相比,我们在物质上已远远超越,但精神领域仍然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鲁迅先生之前瞻和深刻就在于此。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孙郁 黄乔生 主编 《回望鲁迅系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周作人著《鲁迅小说里面的人物·<彷徨>衍义一文 》 P63-73(2)、许寿棠著 马会芹 编 《挚友的怀念》—许寿棠忆鲁迅 P118-121(3)、高远东《〈祝福〉:儒道释吃人的寓言》P335-343(4)、毛泽东谈鲁迅 《红色光环下的鲁迅》 P59
2.乌丙安著《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P138
3.陈方竞著《鲁迅与浙东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P178
4.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版 P119
第五篇:李清照之死
李清照之死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一剪梅》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当作于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的秋天。“花自飘零水自流”这一句,实在是条极不吉祥的预言,像埃及金字塔里那条法老的诅咒,“谁要触动了我,谁就不得好死”那样,其应验之灵之准,使得她的一生,那任由沉浮的际遇,那难以自主的命运,果然脱不开“花自飘零”四字谶语。
李清照作此词时,正芳龄二十,是与赵明诚婚后的第三年。花样年华,新婚燕尔,应该是女人最好的岁月、然而,正是从这首词开始,被流水不知带往何方的飘零命运,也就开始了。这位才女,其命运不济的一生,其不知所终的结局,既是一个女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文人的悲剧,更准确地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无辜女诗人的悲剧。
故事得从1100年(元符三年)说起,这年正月,哲宗驾崩,赵佶嗣位,是为徽宗。这位在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昏君,一上台,便倒行逆施起来。
1102年(崇宁元年)夏5月,司马光、文彦博、苏轼等人,被藉为“元祐奸党”。
7月,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宋史》),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顺藤摸瓜,在劫难逃。7月乙酉,定案“元祐奸党”17人,李格非名列第五,罢官。
9月,宋徽宗御书奸党人名,凡百有二十,刻石京师端礼门,以示儆尤,李格非名列其中,充军广西象郡。
1103年(崇宁二年)4月,毁司马光、吕公著等绘像,及三苏、秦、黄等人文集。
9月,令天下监司长吏厅各立“元祐奸党碑”。党人碑刻309人,李格非名列第26。
1104年(崇宁三年)诏御书所书写之奸党,不得在汴梁居住,凡亲属,无论亲疏,遣返原籍。
1106年(崇宁五年)春正月,慧星出西方,太白昼见,沼求直言,方有毁碑之举。
1108年(大观二年)春正月壬子朔,宋徽宗大赦天下,党禁至此稍弛。(据上海古籍出版社令李清照集笺注》)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有过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得杀净臣,不得杀读书种子。刻石铭碑,藏于禁中,是否如此,未见正史,不敢断言。但赵姓皇帝对待知识分子,在历朝历代中,尚属礼遇,大体而言,刻薄是有的,残暴还说不上。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做官,做到部长级,国务委员级,副总理级的高层职务,也就只有宋朝的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和苏轼等人达到如此官位。他们出入宫禁,位列中枢,掌握机要,筹谋决策,真正受到帝王重用,那才真叫当官,绝不是当摆设,充玩意儿,起花瓶作用的闲差虚位。有职有权,有威有势,足够让今天已做官的,想做官的作家,或者诗人,艳羡不已。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非等闲人物,以礼部员外郎,拜提点京东刑狱、作为河南、山东一带的 “司法厅长”,“警察总监”,官也做得不算小的。所以,平心而论,混账如赵佶者,尽管修理文人,不遗余力,通过“党人案”,大搞宋朝的政治运动,倒没有开过杀戒,没有砍人脑袋,总算不违祖宗规矩。不过,他先打“元祐奸党”,后打“元符奸党”,雷厉风行,严惩不贷,斗争从严,处理也从严.充军发配,妻离子散,打得大河上下,京师内外,杀气腾腾,鬼哭狼嚎,也是蛮恐怖的。
北宋白神宗变法以来,到徽宗的“双打”,知识分子就不停地被“翻烧饼”,烙了这面再烙那面,烤焦这边,再烤那边,今天把这拨打下去,明天把那拨抬上来,后天,给打下来的这拨昭:写,再后天,又将抬上来的那拨打下去。这过程,正是李格非所受到免官、下放、复职、再谪的政治遭遇。他在哲宗朝元祐年间,因蜀党被起用,到了徽宗朝崇宁年间洛党抬头,又遭被打下去的噩运。
可是,“元祐党人”都是正直的知识分子,都是有才气的文人,而对立面“元符党人”,几乎无一不是小人。知识分子的本性,土可杀而不可辱,辱比杀更能挫折识文断字之辈。宋徽宗这种铭刻在石板上的“元佑奸党碑”,可以算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比西方的耻辱柱,不知早了多少年?当代历次政治运动中,出现过的大字报、戴高帽、批斗会、“喷气式”,追本溯源,都是借鉴宋徽宗的这一手。
现在已经找不到李格非到广西以后的情况资料,但他女儿却因为是奸党的亲属,在开封的日子,不怎么好过。第一,她不能不挂念谪放远方的老爹;第二,她不能不犯愁自己要被遣送的命运。株连一说,虽然出自秦朝,但是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无不奉为圭臬。宋朝,不可能有“可以教育好子女”的“给出路”政策,但不可能没有以蔡京为首的“双打办公室”,以高俅领衔的“清查奸党工作组”。在中国,只要一搞运动,整人者,层出不穷,告密者,纷纷出笼,检举者,望风捕影,打小报告者,如影随形,立刻就是小人辈出,奸佞纷呈,恶狗满村,爬虫遍地的兴旺景象。一个诗词写得如此出色,人品生得如此出众的女诗人,能逃脱得掉这么多“业余警察”的眼睛吗? 我真为当代那些受到无微不至呵护的美女作家额手称庆,她们幸亏没有生在宋朝,而托福生在有如此众多好色之徒的中国当今文坛,才有这份好运气的。
幸好,李清照的先生赵明诚很爱她,是她在那不堪屈辱的日子里,惟一的精神支柱。这位在大学“读研”或者“考博”的丈夫,既没有跟她真离婚或假离婚以划清界限,也没有立时三刻大义灭亲把她扫地出门,而是四处求情,辗转托人,送礼请客,以求宽容,挨一天算一天,尽量拖延着不走。
实际上,赵明诚完全可以求他的父亲赵挺之,这位官至尚书左丞除中书侍郎,相当于副首相的高级干部,只消说一句话,谁敢拿他的儿媳怎样。然而,此人很不是东西,“炙手可热心可寒”,就是李清照对这位长辈的评价。
赵挺之不会为“双打分子”的子女李清照缓颊的,一方面是亲不亲,路线分;另一方面便是一种阴暗心理了。此人几乎诌不出几句像点样子的诗词,很生闷气,这和当年江青死整20世纪30年代文化人一样,对他的儿媳,有妒火中烧的文人情结啊!
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外部因素,李清照相当不是滋味,才有这首前景渺茫,后果难料的《一剪梅》。明人王世贞评说此词:“可谓憔悴支离矣”(《弁州山人词评》)。这四字评语,可谓大奇。只有笛中人,过来人,才能作此等语。因为其父王仔,藏有《清明上河图》,严东楼想要,王仔不敢不给,但又舍不得,只好搞了一份赝品送去。谁知被人揭发,由此忤怒严嵩,便找了别的藉口,将他关进大牢。王世贞营救无计,眼看其父瘦毙狱中。这种相类似的感受,从时代背景这个大的角度,来忖度李清照写作时的心态,是说到了点子上的。
李清照崛起于北宋词林,实在是个异数。
她有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直言无讳的批评文章,开头处先讲述了一个故事。
“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名姓,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日:‘表弟愿与座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日:‘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阙,众皆泣下,罗拜,日:‘此李八郎也。’”(《词论》)这位突兀而来的李八郎,凌空出世,满座拜服的精彩表演,其实也是她震惊京师征服文坛的写照。
当这位小女子由家乡山东济南来到开封的时候,词坛好比那曲江进士宴,无人把她放在眼下。斯其时也,柳永、宋祁、晏殊、欧阳修、苏轼、张子野、晏几道、秦观、黄庭坚„„词藻纷出,华章迭起,一阙歌罢,满城传写。凡歌场舞榭,盛会宴集,三瓦两舍,游乐醵聚,啸歌唱赋,非苏即柳,不是“大江东去”,就是“晓风残月”,莺莺燕燕为之一展歌喉,弦索笛管为之喧闹嘈杂,词坛光彩悉为须眉夺去,文学风流尽在男性世界。
这位新人不能不煞费踌躇了,性别歧视是不容置疑的,更主要的,来晚了的她,发现这桌文学的盛宴,已没有她的一席之地。文学,有时比政治还势利,比经济还现实,错失时机,淹蹇一生,满腹才情,萤草同腐,完全是有可能的。得先机者,善哄抬者,抢风头者,敢弄潮者,比较不那么要脸的硬充数者,往往倒得到便宜。因此,一旦别人捷足先登,后来者就只有站着看热闹的份儿。况且,在文坛上,蹲着茅坑不拉屎的家伙,尤其不识相,哪怕连个屁也放不出来了,决不提溜起裤子,甘心给别人让位的。所以,必如李八郎那般,穿云裂石,金声玉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举点中众人的死穴,目瞪口呆,哑口无言,才会被人承认。
李清照本可以打出美女作家的招牌,在文坛那张桌子上,挤进去一张椅子。我揣度她会觉得那很下作,因为她说过的:“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富贵”是物质,在李清照笔下的这个“富贵”,却是百分之百的精神。以色相在文坛讨一口饭吃,那是巴尔扎克所嗤笑的外省小家碧玉才干得出来的肮脏勾当,这位大家闺秀肯定不屑为之的。
尽管有关她的生平记载,缺乏细节描写,更无绘声绘色之笔墨,但从她这篇藐视一切,睥睨名家的《词论》推断,可以想象得出她的自信。本小姐不写也则罢了,既要写,必定以惊世骇俗之气,不主故常之变,初写黄庭之美,出神入化之境,让开封城大吃一惊。
果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飞鸿掠影,石破天惊,“当时文土莫不击节赞赏”(明人蒋一葵《尧山堂外记》)。
阮阅《诗话总龟》后集《丽人门》云:“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言甚新。”
陈郁《藏一话腴》甲集云:“李易安工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 之句,天下称之。”
黄升《花庵词选》云:“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念奴娇·萧条庭院》)‘宠柳娇花’之句,亦甚奇俊,前此未有能道之者,”
据研究者言,同时代人对于李清照的评述,大都近乎苛刻。对其生平,尤多訾议。但从以上宋人评价,可以想象当时的汴梁城里,这位新出炉的诗人,肯定是一个最热门、最流行的话题、如曹植《洛神赋》所写:“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那样令人感到新鲜,感到好奇。她的端丽形象,恐怕是北宋灭亡前,那末世文坛的最后一抹亮色。
《一剪梅》中,远走之苦,恋念之深,绮丽的离情,委婉的别绪,无可傍依的忧愁,无计排遣的惆怅,字字句句,无不使人共鸣。全词无一字政治,但政治的阴霾,笼罩全词。这还不过是她飘零一生的序曲,嗣后,靖康之国灭,南渡之家亡,逃生之艰难,孤奔之无助,更是无穷无尽的与政治扭结在一起的悲剧。甚至直到最后,死在哪年?死在哪里?也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尽管,她很不幸,但她留给文学史的不多的词,很少的诗,极少的文章,无一不精彩,无一不出色。甚至断简残篇,只言片字,也流露着她的睿智。在中国文学的天空里,李清照堪称是女性文人中最为熠熠发光的星。
“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
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
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明人杨慎《词品》)。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张端义《贵耳集》极推崇其元宵《永遇乐》、《声声慢》,以为闺阁中有此文笔,殆为闲气,良非虚美。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也”(清人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一个作家,一个诗人,能给后人留下充分的话语余地,说好也罢,说坏也罢,能够有话好说,那就不简单,可谓不虚此一生。作品问世,不是马上呜呼哀哉,不是转眼烟飞焰灭,而是说上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像李清照这样,才是所谓真正的不朽。至于时下我等厕身之文坛,耳闻目睹,恭逢其盛的“不朽”,无论个人吹出来的,还是哥们儿、姐们儿捧出来的,无论怎样厚颜无耻,大言不惭,至多,只能说是一种乐此不疲的文学手淫而已。
李清照的这首很政治化而无任何政治蛛丝马迹的《一剪梅》,长期以来,是被看作一首闺情诗,一首思妇词,被人吟哦传诵。在最早的版本上,甚至还有编辑多情加上的题注。“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甚至还有更艳丽的演义,那块锦帕,也就是李清照手迹的此诗真本,到了元代,还被画家倪云林所收藏云云。如果真是这样罗曼蒂克的话,那倒是适合拍好莱坞爱情电影的上好素材。
其实,这是面对政治迫害的恋恋不舍之歌,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那是很痛苦的诀别。不能抗命的无法逃脱,难以名状的凄凉情绪,无可奈何的强迫分手,心碎郁闷的长远相思,就绝非泛泛的离情别绪所能涵括,而是更深层次的悲恨怨愤。要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归花,水归水,各走各的路,倒相安无事的。可是,落花无意,流水有情,“双打办”也好,“清奸肃党办公室”也好,频频敲开她家的大门,不断关切她何时启程。于是,“远游”的,只能是她。告别汴梁,沿河而下,回到原籍齐州章丘,也就是山东济南,饮她飘零人生的第一杯苦酒。
与此同时,北宋当局的腐败政权,也开始江河直下地向灭亡走去。宋徽宗在位25年,宠用奸宄小人,残害忠臣良将,搜刮民脂民膏,大肆挥霍浪费,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逼境,只知贡币求和,以得苟且安生。在中国,人人都能当皇帝,人人都想当皇帝,但不是人人都能干好皇帝这差使的。宋徽宗赵佶,其实应该当一名画家,一名诗人,一名风流公子,与李师师谈恋爱,也许是此中当行的风头人物。治理国家,经营政府,内政外交,国防军事,他就是一个地道白痴了。
到了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实在干不下去了,赵佶退位了。李清照也就跟着大倒其霉,虽说是个人的命运,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无关宏旨,但随着异族侵略者的金戈铁马,步步南下,一个弱女子,也不能不与家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如果说“花自飘零”的话,在她40岁以前,犹是在薄风细浪中回转,那么40岁以后,便跌落到一劫不复的深渊,永无平稳之日了。
李清照先受到其父,后受到其夫之父,两起截然相反的政治**牵连,也曾饱受冷遇,尝尽白眼,也曾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不知哪一天又有什么祸事光临?但她终究不是直接当事人,花虽飘零,还只是萍踪浪迹,波回岸阻,中流荡漾,无所凭依罢了。尽管“红藕香残玉簟秋”有点凄冷,尽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有点孤独,然而,她与赵明诚,那两相爱恋着的小环境,还是温馨的;共同之好,积20年之久的金石收藏,那意气相投的小气候,还是很融洽的。那些年月里,有过痛苦,也有过欢乐,有过挫折,也有过成功,有过碰壁,也有过收获,有过阴风冷雨,也有过鸟语花香。
接下来的1126年,赵佶的儿子赵桓继位,是为靖康。第二年,金兵破汴梁,北宋政权便画了句号。这年,李清照43岁。
“靖康丙午岁,侯(即其夫赵明诚)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已有矣。”(《金石录后序》)
残酷的战争,迫使他们不得不过起浪迹天涯的逃亡生活。胡骑南下,狼烟四起,烽火鸣镝,遍野而来。那看不到头的黑暗,擦不干净的泪水,永无休止的行色匆匆,没完没了的赶路颠簸,便一直伴随着这位“花自飘零”的诗人。
疾风险浪,波涛翻滚,云涌雾障,天晦日暗,可想而知,飘零在水里的花瓣,会有什么结果了。
现在,很难想象900年前,一为书生,一为弱女的这对夫妇,将至少有两三个集装箱的文物,上千件的金石、图画、书籍、珍玩等物,为了不落入侵略者手里,追随着败亡的逃跑政府,如何由山东青州的老家启程,一路晓行夜宿,餐风饮露,舟载车运,人驮马拉,辗转千里,运往江南的? 他们总是追不上逃得比他们还要快的南宋高宗皇帝赵构,他们追到江南,高宗到了杭州,他们迫到浙江,高宗又逃往海上;中国知识分子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尽管意识到最后那一无所有的结果,然而,面对这些辛苦收集的文化瑰宝,不保护到最后一刻,不敢轻言放弃,无论如何,也将竭尽全力保全,不使其失散湮没。
可他们的苦难之旅,有谁能来分担一些呢?无能的政府不管,无耻的官僚不管,投降主义者看你的笑话,认贼作父者下你的毒手,然而,这也阻挡不住他们,铁了心跟随着奉为正朔的流亡朝廷,往南逃奔。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独有的苦恋情结了,可死也不敢将收藏品丢失、放弃、转手的这对夫妇,一定要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尽到绵薄之力,你可能嘲笑他们太愚,太腐,但你不能不尊敬他们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要没有这样一份忠忱之心,竭诚之意,哪有51300年来中国文化的辉煌?
到了钦宗靖康二年,也就是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他们的全部积累,不但成为他们夫妇的负担,甚至成为她不幸一生的灾难。
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地,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期明年再具舟载之。
次年(建炎二年),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存放在故土的遗物,悉被胡骑付之一炬,千辛万苦随身运来的,又不得不再次割爱。当这些穷半生之力,倾全部家产,费无数心血,已是他们生命一部分的金石藏品,无论多么珍惜,也只有忍痛抛弃,那真是难舍难分。当时,还要面临着丈夫赴任,只剩下她茕孑一人,远走他乡,孤灯残烛,凄凉驿路,“时犹有书两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他长物称是。”独自照管着这一大摊子家当,她肩上所承担的分量,也实在是太重了。
而她更想不到的沉重打击,接踵而至,丈夫这一去,竟成死别。
(明诚)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抱负,与身俱存亡,勿误。”
遂驰马去,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痞。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念侯素性急,奈何病痞?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苓药,疟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六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至今读来,那段惆怅,那份追思,犹令人怦然心动。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文人,为这个民族,为这块土地,可以有所作为,可以施展抱负的领域,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然而,中国文人,无不以薪火相传为己任,无不以兴灭继绝为己责,总是要为弘扬文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庶不致辜负一生。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节衣缩食,好古博雅,典当质押,搜罗金石,本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大敌当前,危机四起,殚思竭虑,奔走跋涉,以求保全文物于万一,这在他人眼中,更是愚不可及的书呆子行为。到了最后,她的藏晶,失散,丢弃,遗落,败损,加之被窃,被盗,强借,勒索,“何得之艰难失之易也”,“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爱惜如护头目”,连诗人自己也忍不住嘲笑自己,“何愚也邪!”
经过这场生命途程中,最漫长,也是最艰辛的奔波以后,又是一系列的麻烦,不幸,官司,谣诼,包围着她,使她在精神的夺力下,消耗尽她的全部创作能量。她本来应该写得更多,然而,她只能抱憾。
最不能得到宽容的,是太出众的才华;最不能得到理解的,是太超常的智慧;最不能得到支持的,是太完美的成功。所以,凡才华,智慧,无一不是在重重阻断下难产而出;凡成功,凡完美,无一不遭遇到嫉妒和排斥。她付出了一生,她得到了文学史上的辉煌,然而,她在这个小人结群,豺狼当道,精英受害,君子蒙难的时代里,除了“花自飘零水自流”之外,简直别无生计。
身心疲惫的她,神劳力绌的她,既生错了时代,又生错了地方,也就只有凋落沉没,无声无息,不知所终,无影无踪。
李清照(1084-1156?)卒年不见载籍,故而具体死亡日期和地点,湮没无闻。一个曾经美丽过,而且始终在文学史上留下美丽诗词的诗人,大才未展,大志未尽的退出,其飘然而逝杳然而去的形象,其落寞之中悄然淡去的身影,给人留下更多的遐思冥想。
再回过头去品味她那首《乌江》诗: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无论她怎么样死,如何的死,她那双诗人的眼睛,是不肯闭上的。
若是假以时日,给她一个充分施展的机会,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女性,也不至于只留下一本薄薄的《漱玉集》给后世了。
然而,悔则何益?“花自飘零水自流”,对于文人无奈的命运,也只能是无聊的空叹罢了。
摘自:《传记文学》2004年11期 作者:李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