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5.19管理学基础网上实时讨论材料
2012年5月19日19:30-21:00管理学基础网上实时讨论材料。
1、要求各教学点本课程同学必须参加,否则没有平时成绩。
2、每个同学在本课程BBS的发帖字数至少必须达到200字。
3、每个同学在本课程BBS的发帖时标题后要注明是哪个教学点的,例如XXX(姓名)参加讨论(直属班),再例如XXX(姓名)参加讨论(白下电大)
4、各教学点本课程辅导教师必须参加,各自负责对本教学点班级同学的网上讨论进行简单评价和统计核对参加人员。
成都某三星级酒店。为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该酒店高薪聘请了高层管理人员任职。如总经理10000元/月,餐饮总监月薪8000元/月,厨师长6000元/月,就连部门经理也在4000元/月左右。这样高的待遇,在成都同类型的酒店屈指可数。
一次,厨师长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向总经理提出申请招聘一名洗碗工,经总经理同意后录用了,后老板得知此事,直接免掉这名洗碗工。再如厨房临时水果不够用,也必须请老板签字批准才可。久而久之,管理人员形成一种习惯,凡事少过问,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主动意识。唯一值得肯定的是,这个老板工作得很累,很辛苦。三个月以后,职业经理人们发现跟着这样的老板做不出任何成绩,许多好的方案和管理计划,都得不到实施,甚至职权范围内的,也无法施展拳脚,面对被老板架空的职能,职业经理人们纷纷弃高薪而去,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当初,他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的目的和动机就是利用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帮忙打理酒店。最后,钱也花了,人也得罪了,酒店的管理还是老样子,凡事“亲历亲为”,采购、经营、后勤一团乱麻。
讨论问题:请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分析该酒店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二篇:《管理学基础》实时指导1
《管理学基础》实时辅导
(一)——课程学习指南
一、课程简介 • 课程定位
– 《管理学基础》是为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电子商务以及物流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科课程 – 专业基础课 – 5学分。
• 主要研究内容
– 本课程以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作为主要内容,比较详尽地论述了管理学的原理和管理思想,并结合现代企业实际介绍了管理的一般方法。
• 课程特点
–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本课程还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加强学生对各种管理问题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 《管理学——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冰 张静 傅四保 杨旭
电子工业出版社
说明:对于教材内容的取舍:
删去:第二篇 决策、第七篇
创新、第八篇
信息化
参考书目:
1、《管理学》第九版
作者: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孙健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第三版
作者:周三多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网上主要学习资源
1、课程首页介绍
教学大纲:了解各章节知识点分布以及教学要求。
学习指南:进入日常学习之前的学习指导,了解教学安排、学习资源的种类、学习建议以及学习评价。
课程学习:各章知识点的详细讲解。按照知识点逐章进行学习,通过各章练习题与复习思考题巩固知识,完成2次阶段作业。
课程精讲:主要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的讲解以及部分练习题的讲解。 阶段作业:2次阶段作业,要求考前网上提交。 通知通告:发布通知。
讨论空间:疑难解答——解答学生提出的关于课程学习方面的问题。 实时授课:
参考资源:——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授课文档
——实时授课随堂录制的课件 ——考前复习题等
2、网上主要学习资源
1.课程学习指南
2.课程学习3.课程精讲
4.互联网实时授课(同期录制为课件)(2次)
我们将在固定的时间利用网络进行课程学习指导,学生应以实名进行登录,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解答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为方便同学学习,网络实时辅导答疑都安排在周末和晚上,请同学们积极参与。为满足不能实时收看网络辅导答疑课的同学们的要求,我们会将实时授课的内容同时录制下来放在网上,同学们可以下载学习。
网络实时授课时间安排见本课程主页。5.期末复习题
四、学习建议
1.认真阅读课程学习指南。
2.进行每一章的学习时,最好先阅读教学大纲和单元学习要求,以便掌握教学要求。
3.通过观看课程学习,掌握知识点,掌握进行案例分析的要点,注意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4.通过观看课程精讲,掌握重点知识点,并通过习题讲解,强化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认真完成阶段作业,并在考前按时提交。
6.结合所学内容,做好课后复习思考题(综合练习题)。
7.根据第二次实时授课的复习指导,认真完成考前复习题,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8.充分利用网上“讨论空间”,在此可以和其他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同时对于课程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与老师进行讨论,以实现非实时交互和答疑。
五、考核方式
《管理学基础》课程总成绩由两部分学习成绩组成,具体包括:(1)期末考试成绩(60%)(闭卷考试。(2)阶段作业成绩(40%)。
阶段作业要求在考前完成,二次阶段作业均为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每次阶段作业各占总评成绩的20%。阶段作业可以重复做,每次作业重做间隔不少于10分钟,系统自动评判和记忆成绩并取最高成绩记入总评成绩。
阶段作业内容安排:阶段作业一:总论篇、计划篇
阶段作业二:组织篇、领导篇、控制篇
六、教学要求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人际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成功与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高度归纳和综观全局的能力) 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第二章 管理学演进与研究方法
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理想行政管理理论 新古典管理理论:霍桑实验的结论、X-Y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权变理论,了解其他现代管理理论流派
第三章 管理道德与文化 管理道德的内容 组织文化的内涵 第四章 计划工作概述(教材第六章) 计划工作的概念
计划的种类:按形式分为、按职能分为、按计划期限分为 计划工作的程序
计划工作方法:滚动式计划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计划工作原理:限定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改变航道原理
第五章 目标与目标管理(教材第七章) 目标的概念 目标管理
第六章 战略管理(教材第八章) 企业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战略管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九个步骤
战略分析工具:PEST分析、波特模型、SWOT分析 战略原则
第七章 组织工作概述(教材第九章) 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的目的 组织工作职能的内容
第八章 组织结构的设计(教材第十章) 组织结构的类型 部门的划分
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划分 扁平结构与直式结构
职权的划分: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授权
集权与分权 组织结构设计的成果
第九章 组织的变革(教材第十一章) 组织规模与组织生命周期 引起组织变革的环境因素
第十章 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员工招聘
绩效管理
第十一章 领导工作概述(教材第十三章) 领导的含义与作用 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风格理论:专制型、民主式、放任式 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模型、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第十二章 激励(教材第十四章) 激励的概念
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第十三章 沟通(教材第十五章) 沟通的概念与基本过程 常见的沟通方式及特点 正式沟通网络
第十四章 控制工作概述 控制工作的概念
控制工作的过程
控制方法的类型:反馈控制、现场控制、前馈控制
第十五章 控制方法 预算控制方法 程序控制方法
第十六章 企业经营管理审核与控制 企业经营与管理控制
经营管理审核
第三篇:国民经济核算非实时网上讨论
外行人士往往把财务和会计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其实,两者是由着显著差别的。作为两个并列的经济范畴,财务与会计在性质、地位、范围与运动规律上是有明显的区别。
1.财务与会计在性质上的差别::财务的性质是本金投入收益活动,会计的性质是价值信息系统。
2.财务与会计在地位上的差别::财务是实体,会计是附体。在经济组织内部,财务处于主导地位,生产、技术、营销、劳动等项管理都要围绕利润最大化和本金扩张的财务目标去进行;会计处于基础性地位,通过提供财务信息为财务管理和其他各项管理服务。
3.财务与会计在涉及范围上的差别:财务活动的范围涵盖本金投入与收益的全过程,包括筹资、投资、耗资、收入、分配等经济内容;会计的范围涵盖信息系统的全过成,包括会计信息的输入、储存、转换、输出、控制、反馈等内容。
4.财务与会计在运动规律上的差别:财务活动的规律性表现为本金运动与基金运动相结合、本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相结合、本金运动内部的综合平衡、本金运动的连续性与并存性等;会计活动的规律性表现为会计信息运动与财务实体运动、财务信息运动内部的协调平衡、信息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等。
由于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范畴,所以在理论研究上自成体系,可以形成两门不同的经济学科。
会计对财务的依附性
会计是依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多方面的价值管理而存在,不构成某项独立性管理。会计核算依附于价值管理而存在。从国民经济大范围考察,价值管理又可分为财务管理、财政管理、金融管理、保险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会计也就按这些实体性管理的不同区分为财务会计(这是从性质看,不同于管理会计对称的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银行会计、保险会计、社会保障会计等。会计所依附的实体的多样性,实证了会计作为价值信息系统的本质属性.
在经济组织本金投入收益活动中,会计只能依附于财务管理而存在,不能形成独立的“会计管理”。财务的本质是本金投入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财务管理是组织本金投入收益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为进行财务管理,必须随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必须依靠会计提供全面、系统、连续的价值信息(一般称为会计信息)。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全面、系统、连续、及时地提供,财务的定量分析难以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营运、考核等都无法进行,这反映了会计对财务管理的制约性;另一方面,如果会计离开了财务管理这一实体性管理,它的信息就没有来源,服务就失去对象,会计也不能存在。财务与会计的关系是实体与附体的关系,所以在管理工作上,我们仍然主张财务管理包括会计,在财务管理的组织、预测、决策、计划、营运、反映、控制、分析、监督、考核等环节中,会计属于反映、控制、分析、监督环节。我们的结论是:作为范畴而言,财务与会计是并列的;作为工作而言,财务管理工作包括了会计工作。财务管理包括着对财务范畴与会计范畴的运用。
由于财务管理包括会计,故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财务与会计机构几乎都合而为一,一般是设置财务副总经理统一领导与管理财务部门。由于会计是财务管理中的反映、控制、分析、监督环节,有相对独立的内容,所以一般在财务部门内分设财务部与会计部两个分支机构进行工作。其中财务部负责财务组织、预测、决策、计划、营运、考核;会计部负责反映、控制、分析、监督。财务部与会计部既分工、又合作,共同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本金扩张的财务目标而奋斗。
第四篇:营销《管理学基础》网上教学辅导
营销07级《管理学基础》网上教学辅导
班级:营销07级
课程: 《管理学基础》 任课老师:李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A.利用—命令 B.温和—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10.管理的核心是()A.决策 B.领导
C.激励 D.处理好人际关系
11.管理或者管理活动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B.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
C.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致认可的目标
D.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一致认可的目标
12.“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1+1>2”的效果”指的是系统的()。
A.控制性
B.目的性
C.体性
D.开放性 1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C.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D.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14.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高的企业环境状态属于()。
A.简单动态
D.简单稳定
C.复杂稳定
D.复杂动态
15.在计划工作的程序中,估量机会所处的阶段是
()。
A.在计划工作开始之后
B.在计划工作开始之前
C.在制定目标之后
D.在方案评价之后
16.某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应该按照计划时间完成施工任务,但在制订施工进度
计划时却要考虑到出现雨季不能进行露天作业的情况,因而对完成任务时间的估计
要留有余地,这遵循的是
()。
A.改变航道原理
B.灵活性原理
C.许诺原理
D.限定因素原理
17.随着电冰箱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各冰箱厂家在改进产品设计,增加产品
功能、改善售后服务等方面绞尽脑汁,不断推陈出新。这种竞争战略是
()。
A.集中化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分散化战略
D.总成本领先战略
18.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方法是
()。
A.回归分析法
B.移动算术平均法
C.指数滑动平均法
D.直观法
19.德尔菲法属于
()。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联立模型法
C.直观型预测法
D.周期变动分析法
20.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的
管理层次属于
()。
A.作业管理层
B.运行管理层
C.战术计划层
D.战略规划层
21.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职能职权介于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之间
B.直线职权介于职能职权与参谋职权之间
C.参谋职权介于直线职权与职能职权之间
D.三种职权相互独立,没有联系
22.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倘若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
凡的组织”。这句话强调的人员配备原理是()。
A.不断培养原理
D.公开竞争原理
C.用人之长原理
D.权责利一致原理
23.企业中车间主任应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是
()。
A.管理能力
B.技术能力
C.安全能力
D.会计能力
24.最早采用质量改进团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是
()。
A.美国企业
B.日本企业
C.德国企业
D.英国企业
25.团队类型中,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日常运作的员工群体属于
()。
A. 过程改进团队
D.工作团队
C.自我管理团队
D.其他团队
26.下述沟通形式中,属于非正式沟通形式的是
()。
A.链式沟通
B.环式沟通
C.轮式沟通
D.集群连琐
27.预算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的预算是
()。
A.可变预算
B.零基预算
C.生产预算
D.管理费用预算
28.在管理控制中,主管人员对即将出现的偏差有所察觉并及时采取某些纠正措施所进
行的有效控制是
()。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间接控制
D.直接控制
29.企业内的仓储管理属于()。
A.价值管理系统
B.财务管理系统
C.物流管理系统
D.供应链管理系统
30.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
()。
A.高级管理
B.部门经理
C.专业人员
D.监控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扁平结构的优点是()A.易于横向协调 B.管理费用低
C.缩短了上下级之间的距离 D.信息纵向流通快
E.严密监督下级
2.下列属于运用前馈控制的是()A.企业根据现有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
B.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
C.根据虫情预报,农业公司做好农药储备
D.汽车驾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车速,提前踩加速器
E.瞄准靶心射击
3.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有()A.挑选总经理 B.决定利润分配 C.制定预算
D.决定公司目标 E.执行日常决策 4.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A.科学性 B.艺术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E.实践性 5.最常用的综合控制方法是()A.收支预算 B.投资回收率 C.损益控制
D.总预算 E.企业自我审核
三、名词解释题 1.管理 2.保健因素 3.反馈控制 4.命令一致原理 5.商议式的管理方法 6.管理道德 7.职位设计 8.公开竞争原理 9.团队
10.例外情况原理
四、简答题
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2.简述决策的程序。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4.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5.目标管理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6.简述“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质及管理思想。
7.试论述组织工作的内容。
8.结合实际论述领导者应具备的用人艺术。
五、论述题
1.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六、案例分析题
1.北斗公司刘总经理在一次职业培训中学习到很多目标管理的内容。他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及其预期的收益印象非常深刻。因此,他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这种管理方法。首先他需要为公司的各部门制定工作目标。刘总认为:由于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因此应该由他本人为他们确定较高目标。确定了目标之后,他就把目标下发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如期完成,并口头说明在计划完成后要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考核和奖惩。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层经理在收到任务书的第二天,就集体上书表示无法接受这些目标,致使目标管理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刘总感到很困惑。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目标管理实施的过程,分析刘总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他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目标管理? 注:如有疑问请及时与任课老师联系。
第五篇:管理学基础
管理: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本质:放大所管理系统的功效和产生新的功效,目的:设法提高被管理单位功效和产生新的功效目的:设法提高被管理单位功效的放大倍率和创新能力,基本特征(明确的目标,人,系统性结构):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或社会现象:○1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等活动○2有一致认可的目标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了一定目标而进行的协作活动3.管理有其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三个层次(上中基层).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从管理的根本意义上看,一是组织劳动;二是指挥、监督劳动2.组织劳动体现其自然属性:随社会分工和协作的产生而产生,组织共同劳动的本身的要求3.指挥、监督体现其社会属性4.管理的二重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的基本观点5.二重性的意义:明确管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大胆地、批判地吸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管理的对象“六要素”:人、财、物、信息、时间和业务技术,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1.科学性:原则性,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2.艺术性:没有固定模式,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管理的手段:具备的条件,包括应该采取的措施,以及提供的有效力量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具体表现为机构、法及政策、人和信息, 管理者:旨在组织中负责管理、决策,解决管理问题,从事管理过程的实现,而且对组织内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盒创新等的有关人员,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从广义上讲,领导者也是管理者,领导者是高层管理者中最具权威的管理者,从具体工作内容讲,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在组织中建立良好程序;领导者的作用在于引导组织不断地创新与改革,管理者要有领导者有序的改革,领导者则需要有管理的多方配合,两者的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是保证一个组织取得良好绩效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管理环境:指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3.现在管理理论阶段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1.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贡献生产管理的实践中,运作科学的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1提倡在○3谋求最高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4初步建立了管理科学的知识体○2促使劳资双方的互相合作,实现人们的心理平衡系,使科学管理的知识、方法和制度构成了一个整体,并促使全社会去认识、理解和使用它2.泰罗科学管理的不足3○1重视工作、忽视人性;重视物质,忽视精神重视局部的高效益,忽视整体的经营管理,总之,科学管理理论○2重视规章制度,护士相互的沟通与创新是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的开端;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雏形;是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管理过程理论(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对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平价1.贡献○1首先它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3所提出的许多管理原○2一般性管理理论的提出为社会各种组织的管理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则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是普遍适用且行之有效的1法只考察了组织内在因素,○4法所倡导的管理教育活动促进了管理○专业的形成2.不足○没考察组织同周围环境的关系,缺乏具体性○2组织与管理的论述中有不充分、不科学之处○3法提出的管理原则过于僵硬○4法的组织管理理论主要从静止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的设计,没有从动态发展角度研究组织的运动和发展。人际关系理论之父--梅奥,霍桑试验-西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标志(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大规模访谈试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男工试验)人际关系理论主要内容:1.工人“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霍桑效应:人在实验中的表现与平时不一样;官职越大,工人越敬畏。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系统:由事物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必须具备的条件:要素、联系、结构、功能和环境,特征:目的性、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和最优性。整分合原理把管理过程分三步骤:整体把握(前提)、科学分解(关键)、组织综合(保证).开发有效的反馈技能:1强调具体行为2使反馈不对人3使反馈指向目标4把握反馈的良机:接受者的行为与获得该行为的反馈相隔时间非常短时,反馈最有意义,5确保理解:反馈应清楚、完整,使接受者能全面准确地理解,6使消极反馈指向接受者可控制的行为,决策:管理人员针对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可行方案,并从中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制定决策的基本步骤:识别决策问题—确认决策标准—为决策标准分配权重—开发备选方案—分析备选方案—选择备选方案—实施备选方案,决策树法:画图顺序为从左到右,计算顺序为由右到左,方块为决策结点,圆形为状态结点,三角为结果结点,SWOT分析:又称态势分析法,S—strength(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会),T—threat(威胁),其中S、W为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头脑风暴法四原则:勿评优劣、大胆创新、越多越好、集思广益,滚动计划法的特点:分段编制,近细远粗、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的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目标管理:MBO,一种将组织目标转换为各个部门乃至个人岗位目标并以此为行动指南和考核标准的管理方法,MBO不是用目标来控制,而是用它们来激励下属,原则:1期望原则:反映每一个人的目标/期望2参与原则:激励手段3SMART原则(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测量;achievable:可实现;relevant:相关联的;time bound:时间期限)
组织:指人们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分工和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结构、职能以及由此而决定的成员间的关系,对个人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但无法规范组织成员在活动中的所有联系,非正式组织人们在正式组织所安排的共同工作和在相互接触中,必然会以感情/性格/爱好相投为基础形成若干人群,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正式组织以成本和效率为标准,靠理性原则维持;非正式组织以感情和融洽关系为标准,靠感情因素来维持,非正式组织的优缺点:优:满足职工需要;产生和加强合作精神;对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工作情况非常重视;非正式组织能主动适用环境,组织结构包括三个核心内容:即组织结构的复杂性、规范性和集权与分权性,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任务目标原则:目标至上,因职设岗、因岗设人,当组织目标任务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机构及人员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和变革—组织变革,2分工协作原则:分工要合理,协作要明确,3统一指挥原则:等级链不能中断、不能多头领导、防止越级,4管理跨度原则:有效的管理跨度与合理的管理层次相结合,5职权与职责对应原则:责、权、利相对等,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因职而异、因事而异,7稳定性与适应性原则8精简高效原则,授权的要求:1依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授权2授权要适度、明确、具体3授权过程中必须使下级权、责、利相当4实行最终职责绝对性原则5不能越级授权6上级必须坚持有效监控原则7授权的撤回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及价值观。层次:1物质层:最直观的表现2制度层:它是组织文化的中介层3精神层:精神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部分。要素:核心是组织价值观;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管理方式是以柔性管理为主;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狭义的权力指职务权力,也称职务影响力,即原本意义的权力的概念。广义的权力包括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的统一就是权威。职务权力(职务影响力)+个人权力(个人影响力)=权威(影响力)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基本假设:第一,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需要便取而代之,因此,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要。第二,大多数人的需要体系是复杂的,在任何时刻都有许多需要在影响个人的行为。第三,一般情况下,必须先满足较低层次需要才能进入到满足上一层次需要。第四,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途径,要比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途径多。2基本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奖酬制度制定必须遵循的原则:较高的效价;报酬与绩效挂钩;多数人认为有意义的奖励形式;及时将一介结果(组织结果)转化为二阶结果(个人利益);充分体现公正性、透明性、职工参与性;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
沟通:思想、信息等的传递和理解,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沟通过程中的障碍:1发送者的过滤:操纵信息,使信息显得对按收者更加有利。如向上汇报的都是上司爱听的东西。与组织结构的层级和组织文化有关。2接受者的选择:接受者不知不觉会选择自己期望的信息,如爱听自己喜欢听的话。3情绪影响(辩护性)4语言的含义5非语言提示:协调一致则可抢话,否则冲突。
克服沟通障碍:1运用反馈:语言的、非语言的2简化语言3积极倾听:专注、移情、接受、对完整性负责任的意愿4控制情绪:不要质问、而要提问5注意非语言提示。
控制:按既定计划、标准和方法对工作进行对照检查,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控制工作的基本步骤:1。确定控制标准2。衡量工作成效3。分析衡量结果4。采取管理行动 控制工作的类型:1。根据纠正措施的作用环节可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2。三者的特点:前馈控制:控制的中心问题是防止企业所使用的资源在数量与质量上可能产生的偏差,基本形式是合理配置资源。现场控制:控制的中心问题是执行计划的实际状况与计划目标之间的偏差,基本形式是管理人员的指导、监督和测量、评价。反馈控制:控制的中心问题是执行计划的最终结果与计划目标的偏差,基本形式是通过对最终结果的分析,汲取经验教训,调整与改进下一阶段的资源配置与过程指导、监督。三种控制的主要区别信息为馈~,现○1馈入信息不同:前~是以系统的输入信息为馈入信息,反~是以系统的输出~是以系统计划执行信息为馈~○2目的不同:前~是对系统的输入控制,反~是对系统的输出控制,现~是对系统的作业控制。
采用行政方法管理的原则:1。尊重客观规律2。行政管理方法的使用不宜过多3。区分在不同类型组织中行政管理方法的不同地位和作用4。运用行政管理方法时要伴之以其他的管理方法:调动积极性,防止官僚主义5。运用行政管理方法要注意提高行政领导者的自身素质:人治而不是法治。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经济管理方法管理的特点:权益性、多样性、适时性。
柔性/刚性管理方法的区别:柔性管理方法的基本原则:内在重于外在、直接重于间接、心理重于物理、个性重于群体、身教重于言教、务实重于务虚。刚性(A),柔性(B):1。A以规章制度为中心;B以人为中心。2。A以组织权威(制度、职权)为基础(命令、监督、控制);B以认知内化(价值观、文化)基础(激励、教育、协调、互补)。3。A职位影响力,外在驱动力;B非职位影响力,内在驱动性。4。A经济人;B社会人、自我实现人。5。A追求低层次需求、创造性要求低、衡量标准易量化;B追求高层次需求、创造性要求高、衡量标准不易量化。本质:是依据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运用柔性管理方法的原则,对管理对象施加的软控制。特征:模糊性、非线性、感应性、塑造性和滞后性。基本原则:内在重于外在,直接重于间接,心理重于物理,个体重于群体,身教重于言教,务实重于务虚。
管理循环即PDCA循环—“戴明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管理循环过程:1。计划阶段:找问题;找原因;确定目标;计划决策2。实施阶段:实施3。检查阶段:检查4。处理阶段:巩固成果;处理遗留问题管理循环的特点:1。大循环套小循环,大小循环相互促进2。PDCA循环必须按程序办事,也就是说要按照前面所介绍的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运转,其先后顺序不能随便颠倒3。螺旋上升的循环,每循环一次都会使管理工作提高一步。这种螺旋式的逐步提高,使管理工作不断前进。
质量:指产品、作业或服务能够满足规定要求或人们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按照质量的可观察性或评价的难易程度分为搜寻质量;体验质量;信誉质量(卫生服务属于第三类,它的质量大部分属于信誉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内涵: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标准化;系统化。PEST分析法: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背景的时候,常通过这四个因素来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激励: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利用组织各种内外环境中的要素,使被管理者能够产生为实现组织目标作出努力的一种内在积极性,这一过程称为激励。激励理论内容:1.内容型: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2.过程型: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归因理论;3.强化型:强化理论,挫折理论;4.综合型: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式,迪尔综合激励模型。激励的作用(1)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3)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协调的原则:目标一致原则,效率原则,责任明确原则,加强沟通原则。反馈不良的表现:①信息来源少:民主不健全,言路堵塞—发扬民主;②感受器少:缺少反馈制度(如登记,汇报);③信息传递损失大(信息过滤和选择性知觉),且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强;④没有高效的信息分析系统(收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储存等);⑤决断权,权力过于集中。如何开发有效的反馈技能:①强调具体的行为,使反馈不对人,反馈面向目标;②把我反馈的良机:接受者的行为与获得该行为的反馈相隔时间非常短时,反馈最有意义;③确保理解:反馈应清楚,完整,使接受者能确切的理解;④使消极反馈指向接受者可控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