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经贸系本科答辩安排终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2010级本科论文答辩安排
答辩时间:2014-6-11 下午2:30 ;科南301、302、30
41.老师17人(老洪和周双红没带);学生52人。
2.学生每人准备5-7分钟PPT,主要介绍:论文结构、自己的工作量体现在哪些章节、主要结论(成果);不必讲:选题背景、文献综述、致谢。
所有学生必须全程参加答辩,迟到者放本组最后答,未假早退者进入第二轮。
3.老师提问总共不超过三个。争取5:30结束。
每位老师都要给学生打分(据论文及答辩综合给一个分),最后根据平均分排序。每组3个最低分的周四下午集中评议出5-6人第二次答辩。
老师的交叉评阅按照各组内排名顺序,如冯与王璨交叉。由于老师单数,傅沂评林莎的,林莎评郑传均的,郑传均评傅沂的。
6月12日(周四)下午老师到系办公室集体评阅。
第一组 冯正强(组长)王璨;田晖 王咏梅;钟美瑞 祝平衡(秘书)
科南301;学生17人
1余家兆 2薛琛 3张克娟;4刘菲 5花仲萱 6杨梦玲;7付筱雅 8陈鹏飞;9张中秋
10翁哲晟11龚菁;12杨炜凯 13吴美典子 14陈巧云;15祁萨那 16朱博涯 17刘兴宇
第二组 袁乐平(组长)尹华;王宗润 黎翠梅; 张灿 李康祥(秘书)
科南302;学生17人(由于人数不均,把老冯的蒋然坼分到此组)
1黄雪 2陈星晔 3龚云飞;4蒋然;5吴文强 6唐吕颖妮 7黄仲仁;8许斌 9王子豪
10王欣桐 11谢翘如 12李科文 13黄群 14李楠;15孙旭东 16郭丽华 17黎楚娟
第三组 刘振彪(组长)冷俊峰; 傅沂 林莎; 郑传均(秘书)
科南304;学生18人
1张帅 2叶梦琪;3文志鹏 4毛顺平5于雅丽;6杨靖慧 7訾鹏 8王涛;9王青友
10刘赋斌 11李玲 12谢征宇 13魏凌博 14全易宁 15薛健16孙飞17梁建婷18龚威锋1
第二篇: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安排
关于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安排的
通 知
各院(系):
2010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即将开始,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规定,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做好后几周的工作,现就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答辩组织和要求
1.坚持教研室、院(系)、学校三级答辩制度,严格答辩程序,各级答辩均应有完整的答辩记录。各院(系)和专业教研室应按要求成立两级答辩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聘请校内基础课教师及校外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答辩工作。请各院(系)将本部门的答辩委员会组成情况及答辩安排,于6月1日(14周星期二)前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并在答辩前张榜公布。
2.各院(系)应在6月8 —10日(15周周二—周四)完成教研室、院(系)级答辩。根据《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订)》(郑轻院[2006]88号)第二十条的规定,已注册学生方可参加答辩。
毕业生必须参加专业教研室组织的公开答辩,确有客观原因,可在答辩前一周申请缓答辩。缓答辩学生的答辩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参加院(系)级答辩的学生应覆盖各有关专业,人数应不少于毕业生人数的8%,院(系)级公开答辩应集中进行,答辩场所应有利于师生观摩。
在院(系)级答辩的基础上,各院(系)原则上按不超过毕业生人数的1%推荐学生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答辩人数分配见附件14)。
3.请各院(系)务必于6月11日(15周星期五)11:00前将“推荐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汇总表”、“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一览表”、“毕业设计(论文)缓答辩和不及格学生汇总表”、“毕业设计(论文)暂缓答辩申请表”签字盖章后,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4.学校于6月12日(15周星期六)上午组织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对指导教师、学生颁发证书。
5.各专业教研室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的过程中,应及时组织指导教师进行有关文档的汇总和整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意见书”(附件6)、“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评阅人用)”(附件7)、
第三篇:本科毕业设计答辩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来自电气1001班的**,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ARM的生物发酵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写作期间,**老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我非常感谢他一直以来的精心指导,同时也要感谢学院的各位老师的教导以及对我们的关怀和帮助。今天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你们也辛苦了。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论文。
我的课题的设计要求是在学习单片机的基础上,以ARM嵌入式系统为硬件平台,并结合以太网通信方式,设计能够实现对多台发酵罐进行实时在线监控的发酵过程网络控制系统。针对这个要求,我查找了与嵌入式以太网通信、生物发酵以及发酵控制、ARM体系等有关的文献和书籍,并且选定了以太网通信以及多台发酵罐控制作为论文的重点。
最终定稿后,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前两章有关微生物发酵以及基于ARM的以太网通信方式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整个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的部分。硬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上位机PC,第二个是下位机ARM,最后是被控对象发酵罐。上位机PC主要用来监听连接ARM,并对发酵罐的参数进行设定、显示以及校准,基于Linux操作系统。下位机ARM则负责采集数据、将数据发送给上位机,接收到上位机PC的控制数据之后最终控制发酵罐的运行参数。并且当以太网通讯链路无法连通时进入脱机工作状态。我选用的ARM微处理器的型号是S3C2410A,其中外围接口设备除了存储模块、电源模块、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之外,最关键的便是以太网模块。由于S3C2410A内部并没有以太网控制模块,因此需要与之匹配的控制芯片。选定的以太网接口模块为CS8900A。下位机的操作系统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经过交叉编译器编译之后通过MiniTools将定制过后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载到ARM中。
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包括上位机PC和下位机ARM的软件设计。
上位机的软件设计主要是整体的设计以及线程处理模块。由于要控制多台发酵罐,因此,必须要能够多任务处理,由于相比较进程而言线程是轻量级的,因此选择了多线程的方式。上位机软件开始运行之后,监听来自下位机的通讯连接请求,当监听到有连接请求时,便创建线程,然后调用线程处理程序。由线程处理程序完成数据的接收、处理、显示和发送。
下位机则主要是针对硬件的控制。包括S3C2410的初始化、定时器的初始化以及数据的采集以及输出。下位机除了能够通过接收上位机PC的控制数据从而将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酵罐之外,如果通讯链路无法连通,在一定时间之内,将自动进入到脱机运行模式。这样可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系统的整个通讯过程是基于UNIX的socket编程,采用的是TCP/IP协议。
这个智能控制系统的创新点便是以太网通信以及能控制多台发酵罐。以太网通信相比较其他的通信方式而言更加安全、快捷、方便。而工业通信方式逐渐发展为使用以太网通信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多台发酵罐的控制则主要依靠多线程编程而实现。线程具有轻量级的优势,并且程序的逻辑和控制方式都比较简单。
以上便是我的论文的全部内容,其中不足的地方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如果有问题回答不出来:抱歉这个问题我没有注意到,可以请老师解释/解答一下吗
第四篇:关于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的通知
绵 阳 师 范 学 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教字[ 2014 ] 12 号
关于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的通知
为了达到通过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对写作能力进行一定的锻炼。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对2014届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进行了部署,具体内容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一、答辩形式
(1)学生制作规范的开题幻灯片(.ppt),包括以下内容:研究背景、立题依据、实验方法与结果、实验结论(也可加入讨论)、致谢;
(2)每个学生答辩时间15分钟,学生6~10分钟陈述,3分钟提问,2~4分钟答辩组成员对论文进行评价。
二、时间安排
(1)2014年4月20日前完成初稿;
(2)2014年4月25日前完成二稿;
(3)2014年4月30日完成定稿及论文评阅;
(4)2014年5月5~10日论文第一轮答辩;
(5)2014年5月10~12日论文第二轮答辩;
(6)2014年5月12~18日根据答辩意见修改论文定稿并交学院存档。
三、第二次答辩安排
按照教务处的要求,2014年5月14日前要完成所有的答辩工作,对第一次答辩未通过的学生学院组织教师第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必须于2014年5月14日之前完成,第二次未通过者,后果自负。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4-4-1
第五篇:本科答辩PPT要求
本科答辩用PPT要求
一、答辩时每个学员必须准备答辩用PPT,时间为5—10分钟;
二、PPT请用2003版的powerpoint,不能用2007版的。
三、PPT页数不宜过多,容量不能太大,一般要求不大于2M.;如果有图片,请先用工具压缩图片,再使用。PPT中不要使用超级链接、动画等效果。
四、内容要求:
第一页:基本页(论文题目、年级、专业、学号,指导教师)第二页:答辩目录(不是论文目录,是答辩需要阐述的内容目录)
第三页开始:开始你答辩内容,和以上目录是对应的。建议答辩内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简要阐述撰写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二是论文的总体设计与研究流程;也就是论文的主要框架结构和内容。
此部分重点阐述,尤其是论文的核心问题和解决措施部分重点阐述;而且建议管理类的尽量用逻辑框架图阐述,理工类的尽量用设计图纸阐述; 三是论文的研究结论和研究结果; 四是论文的研究不足与创新;
五是致谢,感谢指导老师,感谢答辩老师。
五、注意事项
1、管理类专业(如交通运输、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答辩多使用文字、逻辑框架图表和案例进行阐述;
2、理工类专业(自动化、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答辩时,如果论文题目是设计类的,答辩时在文字阐述基础上请添加设计主要图纸进行答辩。
3、PPT内容一定要能体现论文核心观点和内容,尤其是能体现本人在论文撰写工作中所做工作,本人观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