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孩子不坏有感
观《孩子不坏》有感
《孩子不坏》是新加坡的一部电影,故事围绕着三个成绩中等的学生,伟杰和弟弟阿宝以及伟杰最好的朋友健仁,这三个受到轻视的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困扰。阿宝年少天真,父母的赞美对他而言就是世界的全部,不管所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而就读工艺学校的伟杰喜爱用他擅於发明机械的才能,来戏弄老师和同学们;因为母亲的忽视而误入歧途的健仁陷入了庞大的负债中,为了偿还债务,他未寻求母亲的帮助,反而替高利贷集团跑腿做事。为此伟杰和健仁想出了发明「收债机器」 的点子,让收债机器代替他们去喷漆讨债。见识过「收债机器」的威力,却不知道不良集团的首脑Boss Ma其实还打算用升级后的机器来走私毒品。眼看着学生踏上歧途,老师CK决定挺身帮助自己的学生。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懂得许多。电影中的孩子小宝,由于母亲的“严刑逼供”,不得不承认自己并没有做过的事。而健仁和伟杰,在工艺学校读书,由于受到歧视和缺乏家庭温暖,使得他们感到自卑,使他们自暴自弃。他们其实很聪明,很有天赋,却由于一系列的原因而没有发挥出来,甚至误入歧途。他们虽然离经叛道、乖戾叛逆,但是他们内心一样渴望父母与老师的爱,渴望得到关心,渴望被关注。他们被认为是“坏”学生。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因为老师的引导与鼓励,再加上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重新获得了向前的动力。因为遇到一位永不言弃、充满正能量的老师,终于走上正途,重新获得了家庭的爱与社会的尊重。
这部电影对将来将要作为一名老师的我有很大的启发。最为一名老师,不应该以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成绩并不是一个学生的全部。对待学生老师应该一视同仁,要努力发现每一个差生身上的优点,发掘并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学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只是看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宝石,不要因为忙碌而忽略他们,不要因为大人的价值观而伤害他们。他们只是一群需要关心与关注的孩子而已,用爱浇灌才能茁壮成长。
第二篇:看小孩不坏有感
那天看了电影《小孩不坏》感慨很深,感觉上没有完全坏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是呀,家长教育问题已经变成社会人人都关注的大问题。我一直以来,都很相信这句话——世上没有天生坏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看了这个剧后,我似乎增进了对此看法的肯定。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的父母,有些坏习惯都是从家长身上逐步学来的,小一点的孩子没有认知能力,就是觉得家长做得就一定是对的。有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误打误撞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但大人们还是很不以为然。老是说,大人和孩子是对立的,大人的毛病不好改,但不能保证这样孩子们不会学习、模仿,一来二去,影响最多的也要数身边的孩子。
作为家长,只知道一味的让孩子学、学、学,而不去寻求方法,最终孩子会因此厌恶学习、反感学习。这不是说,这个孩子本身就不想好好学,有的时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促成了孩子这种抵触的情绪,导致他们厌学。所以说,家长在责罚孩子的同时,是不是也应想想自身的问题,孩子不一定都错,家长也不一定全对 看《小孩不坏》有感
《小孩不坏》
记得在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
我们时常在鼓励和称赞下
跌倒了又爬起来
当时有多幸福
自己都不知道
也不知什么时侯
称赞和鼓励的话
在我们渐渐长大后
也慢慢变了
门也慢慢关了
多鼓励人家
多称赞人家
真的那么难吗
其实大人和小孩都需要获得人家的称赞
可是为什么我们在称赞别人在一点上总是那么吝啬呢
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
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
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
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
而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
赏识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而这股推动力的发生
是因为你简单的几个字
几句话
或是
你的一个动作
一个表情„„
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
或许你自己都不知道
看了电影《小孩不坏》,深深地被小主人公的这段话语所打动。没有为人父母时还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现在既是孩子,又是孩子的母亲,终于能够体会孩子和母亲的各种心情,更重要的是,当我面对他们时总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以往种种的不甘和不敢统统都闪到了一边。
还是一句老话,“理解万岁!!”
90后的我们并不坏。有人说我们肆无忌惮,我们成群结党…不错这确实在我们这一代体现得更加的近似疯狂…但是我们并不坏,我们想表达的只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表达我们心中无处排解的苦闷… 电影《小孩不坏》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希望;
每个人都要有梦想,因为梦想就象心中的太阳,让世界都绽放光芒.
梦想就是生命的方向,引导我们勇敢
探索前方.
还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在鼓励各称赞下,跌倒了又站起来,当时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称赞和鼓励的话,在我们长大后,慢慢变了,变得那么的陌生...那么的遥远....多鼓励人家,多称赞人家,多看人家的优点,真的那么难吗?
其实大人和小孩都需要获得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可是为什么我们在称赞或鼓励别人的时候,总是那么的吝啬呢?
在每个小孩里面,都有一个好孩子与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 有句话说得好: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资源.
生活中所发生的很多奇迹,让我们了解到原来赏识也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而这股推动力的发生,是因为你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或者是你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这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只要把优点发挥出来,你就是最棒的。
你为什么把苹果丢掉?”
“因为烂了。”
“烂的,把它切掉,它还是一个好苹果。你把它丢掉就没有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小孩身上有一朵缺点和坏毛病,我们就把他拉到坏孩子的黑名单里,完全放弃对他的教育,那他就有可能真的变成一个坏孩子了。如何地拯救一只烂苹果,或者如何地防止一只腐烂,这是我们这些将来的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应该好好地思索的问题。
《新三字经》的口诀背得很熟,它里面的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没有哪一个小孩与生俱来就是一个坏孩子,他们降落人间的时候都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小天使。可是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的白天使逐渐地染上了污泥,堕落成为黑天使。从家庭教育来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小孩的身上无处不是父母雕琢过的痕迹。成才脾气暴躁,喜欢打架,讲粗话,这些都是有原因的。成才的父亲从小被祖父打骂,没有人关心他,所以他根本不懂得怎样去爱一个人,他对成才的教育信奉着“棍棒惩罚”这一方法。孩子不听话,考试不及格,劈头盖脑的就是一顿痛打。从家庭教育来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小孩的身上无处不是父母雕琢过的痕迹。成才脾气暴躁,喜欢打架,讲粗话,这些都是有原因的。成才的父亲从小被祖父打骂,没有人关心他,所以他根本不懂得怎样去爱一个人,他对成才的教育信奉着“棍棒惩罚”这一方法。孩子不听话,考试不及格,劈头盖脑的就是一顿痛打。才在这一刻正真的成才了。
《小孩不坏2》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触很深,我想起小时候,自己也常常被大人们误会,受到责罚。电影里面的很多镜头在我的记忆里都是那么的熟悉。不过,幸亏这一路走来,我始终是走在阳光大道上,尽管我身体里面的坏孩子也尝试着钻出来,可我都没有跌进曲折的羊肠小道。我常想,如果每个人都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只倾听心灵的耳朵,少一张喋喋不休的嘴巴;多一点耐心,少一些烦躁。我们纯洁的天使裹在爱心的保护罩里,他们怎么会舍得丢弃温暖的阳光,沦入冰冷的黑暗中呢?就算是天使偶尔迷途了,可是天使依然是天使,“出淤泥而不染”是他们的本性。你看,成才和学谦抢走了老奶奶的项链最终不是主动拿回来还给她了吗?所以,请已经从天使的壳中蜕变出来的你相信:天使是不坏的。
这么好的电影我们怎麽没有机会看,任老师写的太好了,确实是这样,家长是孩子的影子,所有的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存,是孩子成长的必然之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点没错。
第三篇:孩子不坏 观后感
孩子会变坏,家庭和父母的关系都是源头,父母爱孩子是天下父母都知道的,但是执行起来,有那么多的干扰和影响,正因如此,父母要找到一个正确管教孩子的方法是不容易的。
资料上发现,误入歧途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里缺乏温暖,小小的心灵受伤无数,尤其是对父母从失望到绝望再到恨之入骨甚至不共戴天,又求助无门,那种痛苦的煎熬只好透过另一个管道来发泄。很奇怪的就是,接触了黑暗,利用黑暗来平衡心理的伤痛,往往就是绝路的开始。
其实这些孩子,要的就是关怀、爱、温暖。很简单的东西,但他们就是没有。你不是我,你不会知道我的伤痕有多深?都是所有误入歧途的孩子内心世界的反映。其实,他们的伤痕都是大同小异的,说穿了也没有什么新鲜,但是因为没有人开导,加上又和那些有相同问题的朋友一起,大家同病相怜把负面思维扩大再扩大。伤痕不是自己的错,都是别人害的,其实不是他们要怪别人、埋怨社会,是因为我们大家都在说,这些孩子变坏,都是父母和社会的错,我们相信了,他们当然也相信了,所以他们变坏是没有错的。但是这些人真的没有错吗?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是有选择的!的确,在这个金钱世界里,每个人都为生活,为金钱,为事业,为梦想而忙碌着,然而,当我们孤独时是否发觉我们身边总缺少了些什么呢?亲人的关爱?朋友的关怀?爱人的昵语?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希望;
每个人都要有梦想,因为梦想就象心中的太阳,让世界都绽放光芒.
梦想就是生命的方向,引导我们勇敢
探索前方.
还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在鼓励各种称赞下,跌倒了又站起来,当时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称赞和鼓励的话,在我们长大后,慢慢变了,变得那么的陌生那么的遥远。
多鼓励人家,多称赞人家,多看人家的优点,真的那么难吗?
其实大人和小孩都需要获得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可是为什么我们在称赞或鼓励别人的时候,总是那么的吝啬呢?
在每个小孩里面,都有一个好孩子与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
有句话说得好: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资源.
生活中所发生的很多奇迹,让我们了解到原来赏识也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而这股推动力的发生,是因为你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或者是你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这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
父母怪孩子说谎,其实自己也在说谎。不是说每一个骗话都是不好的,不是说每一个骗话都是不对的。据调查,在现今,平均每天每人说谎超过20几次。
“现在你把我抓了,你就把这两个孩子放了吧。你要对我做什么,我都可以接受。因为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人,我相信在这么困难的环境里面,只要我坚定信念,永不放弃,我是一定可以突破的,我是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我是越战越猛。我相信,危机就是转机。’
我有一股力量,藏在身体的另一端,只有自己才能将它点燃。身边的人只能袖手旁观,如果倒下是犯错的下场,我会用坚强重新把自己武装,有一些眼光或许看我不爽,我绝不会让自己轻易投降。
我们要学会看好的一面,因为再坏的事也有好的一面,再好的事也有坏的一面。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变坏了,怪父母,怪学校,他可以替我们挨鞭坐牢吗?懂得生孩子,不一定懂得怎么养孩子,怨恨父母其实是在惩罚自己。自己的前途自己负责,只有没有放弃自己,这个社会也不会放弃你。
有一天,当你们真正犯错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人管你们犯错的原因的,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必须接受惩罚。你可以怪这是社会的错,社会会替你坐牢吗?你可以怪这是环境的错,环境会替你坐牢吗?好,就算是你父母的错,是你的爸妈不懂怎么教你们,但当你真正犯错的时候,他们能替你坐牢吗?但是人人都可以不选择这个错,自己的前途,自己负责。
第四篇:观《念书的孩子》有感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1
星期二晚自习,我们观看了《念书的孩子》,到最后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感动的哭了。
电影的大体内容如是这样的,影片中的主角是一个叫路开的小男孩,从小父母外出打工,一直和他的爷爷相依为命,他还有个形影不离的忠心的朋友——小胆儿。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幸的是爷爷不幸因病去世。他为了上学,只好自己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屋子里,虽然他也很怕黑,但是他很坚强,老师帮助他,但他怕给老师带来不便,便拒绝了老师的'帮忙。最后他的爸爸在城里给他找了所学校,他在临走前非要把小胆带走,可是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狗票”。他的爸爸只好硬是让他和小胆分开,于是汽车在前面跑着,小胆儿恋恋不舍地在后面追故事就这样持续着。
看完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触很大,比起影片中的那个小男孩,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现在有多幸福,最令我感动的是祖孙俩之间的浓浓亲情和人与动物之间的纯真友情,更让我体会到了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多重要!一个温暖的怀抱,一句问候的话语,对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以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少爷们为何还不知足呢?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2
留守儿童,还有留守老人,其实最应该做留守妇女的故事,性苦闷如何解决?还不如《变形计》来得真实感人(虽然那是有剧本的)。
片头“原雅轩作品”打得怪怪的',很小家子气,或者说书卷味。村中落叶很美,韶关某条村子跟这个差不多。
对于剧情,我没什么想说的,老人、小狗、孩子,对白多了点,而且都是水,无味。对比一下《外婆的家》、《我们俩》,其实这种片子有时候无声胜于千言万语。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3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观看了一部电影,叫《念书的孩子》。电影里的小主人公——路开,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富有”。
路开是一个九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因为家里贫穷,不得不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去打工赚钱,只有每年过年才能回家来看他和爷爷。平日里,就只有他和爷爷相依为命,他们过着清贫却充满了关爱的生活。
每天在乡村空灵的薄雾中,路开和爷爷住的小屋的烟囱里总会飘出缕缕清烟。路开在爷爷轻微的咳嗽声中早早醒来了。昏暗的小屋里,星星点点的火光在跳跃着。他能看见爷爷佝偻着背在破旧的灶前生火做饭。锅上滋滋地冒着白烟,阵阵食物的香味充满了整个屋子。这时路开总会兴奋地揭开锅,虽然他知道端出来的,永远是一模一样的菜——两个馒头和两个鸡蛋。
看到这里,我坐不住了,心里感到无比的羞愧。不能说我的家庭大富大贵,但是父母为我创造了衣食无忧的环境,每个晚上听着音乐、故事入睡,每天还有妈妈吻着我的额头对我说“爱你,我的宝贝儿“。父母变着法子为我精心准备每一顿早餐晚餐,就盼着我能多吃一口,可我却经常嚷嚷这不吃那不吃……我的脸颊一阵阵地发烫……我从来没有想过还有像路开这样的孩子跟我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我每顿浪费的,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我努力要挣脱的父母的“管教”,正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看到他撕心裂肺对着扬尘而去的汽车喊“爸爸,妈妈”的时候,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路开家里有一台电视机,却因为交不起电视费,从来没有打开过。懂事的.路开就天天给爷爷讲《杨家将》、《三国演义》,看着祖孙俩你一言我一语低低地争论着,言语中却充满了相互的关爱和赞赏,我突然间觉得他们从来没有贫穷过,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难道不是吗?富有是什么?富有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富足的精神!看到路开每天带着爱犬”小胆儿“开心地穿梭在家和学校之间,把自己想念爸爸妈妈的话偷偷告诉“小胆儿”;爷爷生病了,路开一放学就回家做饭,再跑老远的路,给心爱的爷爷送自己亲手做的饭菜;每晚跟最亲爱的爷爷和”小胆“围坐在火炉边谈论着自己考大学的梦想,这是多么幸福快乐的事啊!
路开,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富有,不是安居宫室,丰于饮馔,而是内心的强大,精神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关爱身边的人。这些,是比外在的富有更为重要的富足!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4
12月6日的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去菊城电影院观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念书的孩子》,这部电影深深地触碰了我的内心世界。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叫路开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他自幼跟着爷爷一起生活。路开每天念书给爷爷听。除此之外,还养了一只叫小胆儿的流浪小狗。爷爷身患重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可怜的路开一直泪流满面,他的爸爸妈妈也因此从外地回来。
有一天,路开的爸爸决定把路开带回城里,但路开坚决不回城,他的爸爸没办法,只好把路开先托付给班主任王老师,爸爸回城里找所好的学校给路开读书。路开每天在自己和爷爷以前往的房子里哭泣,小狗一一小胆儿也每天安慰着他。时间一长,他逐渐对“坚决不回城里”的念头慢慢消失了,他同意和父母回城了。
路开与老师、同学们道别,兴高采烈地拿着行李,牵着小胆儿和爸爸一同回城。但不幸的是,公交车不得带宠物入内,小胆儿是一条狗。爸爸不得不逼路开放下小胆儿,上了公车。小胆儿是路开最要好的朋友,它拼了命的追着开动的.大巴。路开的眼泪也夺眶而出……
本篇的故事结局是多么可怜,其实,做父母很不容易。他们为你担心,也不想让你难过。剧中的路开也很可怜,爷爷死后,小胆儿又离开,这使他非常难过,在看的我们也为他感到很可怜,也很想伸出援手来帮助他们。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5
今天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念书的孩子》。
《念书的孩子》讲的是:九岁的开开和爷爷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挣钱,开开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关爱,只能还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不过好在开开还有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小胆儿,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欢笑。
开开是一个活泼开朗、懂事的好孩子。和爷爷相依为命,常常等远方的妈妈爸爸打电话,这可能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吧!开开是一个坚强勇敢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开开为了给爷爷减轻负担,每天早上早早起床给自己和爷爷做饭;开开那么小的年龄,还自己学着蒸馒头,想想开开,再比比我们,我们真是比开开幸福多了,我们应该向开开学习,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开开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孩子。开开每天在学校借书,晚上回家给爷爷念书,开开为了腾出时间给爷爷念书,开开在学校早早地就把作业完成;爷爷不在的.日子里,开开每天放学回家就趴在台阶上写作业,啃馒头,喝凉水,条件再苦,也不忘记学习;开开还有一个远大的理想——考上博士,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不像爸爸一样长时间外出打工,远离家乡和家人! 我对开开真是敬佩,作为留守儿童的他,把对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里!当看到他和“小胆儿”说起父母思念之情时,我的眼泪总是哗哗地流着,仿佛开开在对着我说一样,让我感同身受。
和开开相比,我的生活环境比他优越很多,而且我们还有父母沉甸甸的爱,因此,我要努力像开开学习,做一个懂事、勇敢、坚强的好少年!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6
“爸爸!妈妈!”这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一直回响在我的脑海里。这哭声来自一个叫路开的孩子,他是《念书的孩子》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想起他的那份孝心,那份勇气,还有和“小胆儿”的感情,我不禁又泪流满面。
在一个小山村里,路开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心地上学,一起快乐地玩耍。因为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他跟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爷爷老了,生病是常有的事,没有力气做饭,也不能陪路开做一些好玩的事。一天早晨路开起来看到爷爷正在吃力地烧饭,他立刻叫爷爷别做了让他来做饭。他的这一举动让我心头一震,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竟会这样做,再想想我自己,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是羞愧啊。
路开有个好小伙伴--“小胆儿”,它是一条小狗。爷爷不太喜欢它,可路开非常爱它。“小胆儿”虽然模样看起来笨笨的,其实它很机灵也很可爱。一天下午,路开正在院子里玩,“小胆儿”忽然冲出来焦急地看着路开抖动着身体,然后用嘴咬着他的裤腿往屋里拽。路开知道大事不好,赶紧进屋。“爷爷!”原来是爷爷昏死过去了。路开哭着拍着爷爷的手,但爷爷已经不能回应他了,看着路开哭得那么伤心,我的泪珠不禁也掉了下来。
最令我感动的`要算“小胆儿”追汽车了。因为爷爷过世路开没人带了,爸爸决定把他转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读书。爸爸不同意路开带上“小胆儿”,可是他舍不得离开“小胆儿”呀。爸爸把路开拉上车,车开了,路开喊着叫着用手拍打着车窗玻璃,一遍一遍地呼唤着“小胆儿”。“小胆儿”也紧紧地追着车,它那坚定的眼神和飞快的步伐让我感觉这已经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泪水再一次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做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好孩子。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7
我看过的电影有很多,最让我感动的是《念书的孩子》,这部电影能触动人的心灵,电影中的情节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
影片讲述了一个山村的留守儿童开开,他的爸爸妈妈去城里打工了,只留下年仅9岁的他和爷爷相依为命,后来又捡了一只流浪狗“小胆儿”。开开是个懂事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他就趴在桌子上写作业,怕爷爷寂寞,吃过晚饭他就给爷爷读学校学的课文,小狗也趴在床下抬起头,像能听懂似的认真地听着。开开上学时,小狗总陪伴着他形影不离,成了他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寒冷的冬天,生病的爷爷只能盖着被子坐在床上抵抗寒冷,一天,爸爸邮来了两百元钱,让他们买煤球取暖,他和爷爷可开心了。几天后的早上,小胆儿咬着路开的裤脚往爷爷屋里扯,原来爷爷煤气中毒了,开开赶忙拨打了急救电话120,经过医院的治疗,爷爷被抢救了过来,但身体却越来越虚弱。开开每天放学回家要写作业,还要照顾爷爷,他学会了做饭,虽然辛苦,但还有爷爷的陪伴。有一天,小胆儿又大叫起来,它趴在爷爷的床边,舔着爷爷的手,可是爷爷再也没醒过来。爸爸回来料理完爷爷的后事,要把开开接到城里去上学,开开想让小胆儿一起去,爸爸同意了。开开和爸爸上了汽车,可车上不让带动物,开开急得直哭。车开了,他隔着玻璃哭喊着让小胆儿跑快点儿,说会在前面等着它,小胆儿拼命地追着汽车,但越追离汽车越远。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更佩服开开的坚强和勇敢,他把对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里,当看到他和小胆儿说起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时,我的眼泪也悄然无声的落下来。和开开相比,我的生活环境比他优越,还有父母沉甸甸的爱和陪伴,因此,我更要努力学习,做一个懂事、勇敢、坚强的好少年!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8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念书的孩子》。
影片演的是一位山村孩子艰苦求学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九岁的男孩路开,他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挣钱,家里只剩下了他和爷爷。路开捡到了一条流浪狗,名字叫“小胆”,他俩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有一天,路开爷爷煤气中毒,幸好小胆闻到了气味,爷爷才解脱了生命危险。可是,过了不久,路开的爷爷不幸去世了。从此,家里只剩下路开一人,陪着他的只有小胆。因为要上学,爸爸把他带到城里去,他离开了同学,离开了老师,连自己唯一的一个朋友小胆也失去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一个离开爸爸妈妈的`孩子是多么可怜啊,然而路开聪明、好学,充满孝心。常年留守的孩子非常渴求父母的爱和保护,电影中的路开也得到了老师同学邻居的关心,才使他在爷爷去世孤单无助时得到了帮助度过了难关。我们身边有许多爱我们的人,他们默默的保护着我们,让我们快乐地成长,我们得感谢他们。看看路开,再想想自己,我们的生活环境要比路开优越的多,而且我们还有父母沉淀淀的爱。可我们却不知足,比起路开我们要比他幸福的多。因此,我们要努力向路开学习,做一个懂事、勇敢、坚强的好少年!
现在在农村,像路开这样的孩子太多了,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虽然生活有保障,但没有父母疼爱的孩子多么孤单呀,多么需要和父母生活一起呀!因此,我想对像天下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们需要你们,你们回来吧!我也想对和路开一样的孩子们说: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勇敢,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强地生活,刻苦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9
上星期,我们在学校大报告厅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念书的孩子》,走出报告厅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情节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影片讲述了一个山村留守儿童路开和爷爷以及一只捡来的流浪狗——小胆相依为命的故事。冬天,因为太冷,路开给爷爷点了煤,却造成爷爷煤气中毒。经过医院的抢救,爷爷总算醒来了。但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弱,不能再照顾他了。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有一天,小胆儿带着路开来到爷爷的床边,添着爷爷的手,可爷爷再也醒不来了。爷爷走了,爸爸妈妈回来了,带着路开到城里上学。到公交车站时,因不能带动物上车,便把小胆留在车站。车开了,小胆在后面拼命地追着汽车跑,路开得在车上哭得撕心裂肺……
在我们中国,还有千千万万像路开一样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身在他乡打工,每天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他们有多少次坐在窗前,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幻想着月光下出现家人的身影;他们有多少次独自一人在寒冬腊月中,用那冰凉的泉水,那长满冻疮的手,洗着那被汗水淋湿一次又一次的衣服……他们也需要爱,来自家人的爱。
再想想我们,有父母整天在你身边关心你,爱护你,我们却还不知足,有时还要指指点点、挑三拣四……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留守儿童需要爱,虽然我们不能给予他们父母般的亲情,但却能给他们送上点滴关心。也许,那小小的关爱,就能使他们的心灵无比温暖。所以,让我们走进留守儿童,了解他们,温暖他们吧!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10
在电影《念书的孩子》中,九岁的开开从小和爷爷生活在乡下,脱离父母关爱的他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他还有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小胆儿。
路开是一个活泼开朗、孝顺懂事又勤奋好学的孩子,每天都给爷爷读书,虽然错误百出,但语气到位,讲的娓娓动听。他和爷爷相依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远方的爸爸妈妈打来电话,也许这就是开开的精神支柱吧!开开是不幸的,但他是坚强懂事的,他那种超出同龄孩子的坚强实在是让人感到心酸。非常值得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学习。
我对主人公开开真是佩服有加,作为留守儿童的他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当我看到他与小胆儿诉说对父母的思念之苦时,我那感动的泪水禁不住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仿佛看到了他与父母相聚的幸福情景,然而,这一切永远都只是开开的梦和奢望!看到开开的`童年是那么悲惨,我一下就联想到自己。家里的条件那么好,而开开呢?我读书的环境那么好,而开开呢?尽管如此,我还一味的抱怨,不想学习,讨厌家长唠叨我。与孤单的开开相比,每天有许多人陪伴在我身边,无论是同学、朋友、家人都可谓是幸福至极。就这样,我还不知足,每天因为一些琐事就跟家人吵架斗嘴,做出一些令他们心寒的事情来。想想我自己都后悔,家长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还不懂得珍惜。开开那不屈不挠、热爱学习的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我,今后我要像他那样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看了这部电影,我深有感触,和开开比我自愧不如。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也要学着自己面对,不再依赖他人。我一定也要做一个坚强的孩子!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11
在学校,我看了一部让人情不自禁潸然泪下的电影—《念书的孩子》。主角是一个九岁的留守儿童,叫路开。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留守儿童,但他的童年却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他有一个特别的知心朋友,叫“小胆儿”,它是一只被开开捡回来的流浪狗。小胆儿非常聪明,开开让它干啥它就干啥。开开写了一篇有关小胆儿的作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这部电影讲的是开开有一位爷爷,他从小就和爷爷相依为命。因为爷爷患有肺心病,要买药,所以就没钱交电视费。爷爷怕开开无聊,就让他读课文。后来,爸爸寄来两百元钱,要给爷爷生炉子,爷爷同意了。有一天早上小胆儿咬住开开的裤腿不放,把他拽到屋里,原来煤气阀门没有关,爷爷煤气中毒了,开开及时的拨打了120把爷爷送往了医院抢救。当开开一如既往的去医院给爷爷送饭时,爷爷康复了,开开迫不及待的抱住了爷爷,祖孙二人流下了幸福的眼泪。过了不久,小胆儿再次把开开拽到屋里,爷爷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开开要跟爸爸进城,可是不能带小胆儿。汽车开动了,小胆儿拼命的追,想跟上汽车。开开在车里一边哭一边喊;“小胆儿快点跑,我在前面等你,”最终小胆儿还是没追上。
看完后,我已是泪流满面。开开的爸爸为什么就不理解开开呢?开开和小胆儿还有爷爷之间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啊!想想开开的生活,再看看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而开开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是那么坚强、勇敢,那么开朗、乐观,不软弱,也不向困难低头。我一定要向他学习。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12
星期三中午,我们看了一部让我们心酸的影片《念书的孩子》,它主要讲了关于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从父母进城打工,到爷爷去世,后来去城里上学,都拍得感人脏腑,很多人都流泪了。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开开的爷爷煤气中毒住院的事情。
这一天早上,开开醒来做早饭,他的狗小胆儿却拉着他往爷爷屋里跑。开开跑过去一看,爷爷煤气中毒了,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他抓起电话打了“120”,救护车将爷爷送到医院抢救,上学的时候到了,开开不得不去上学了。
放学后,开开匆忙赶往医院。一打开病房的门,开开看到有好几个医生围在床边,以为爷爷出了意外,着急得大喊大叫。再往里走,意外发现爷爷已经好了,正在和医生聊天。他高兴极了,一下子就扑到了爷爷怀里。他们紧紧拥抱着,医生看着,眼角湿润了。这样的场面,怎能不令我们感动?他们祖孙间的互相关爱的浓厚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看到这里,不禁回想起今年的暑假,我也关爱过他人。假期里,学校要求我们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在一个夏夜,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为我们小区的爷爷奶奶们送去了欢乐。我选择了我最拿手的单簧管。悠扬的乐声在夜空中回荡,看到爷爷奶奶们绽放的笑脸,我的心里也无比高兴。
从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付出了劳动,带给别人快乐的'时候,自己也很快乐。是呀,小区里的爷爷奶奶虽然不是我们的亲人,但我们也应该去帮助他们,关爱他们。
如果你是一支蜡烛,你就为他人照亮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棵大树,你就为他人洒下一片树阴,带来一些凉爽;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就给他人一丝温暖……同学们,从身边开始关爱他人吧,那时,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13
今天,学校放了电影《念书的孩子》,故事很感人,看完了,我的心像被铅块塞住一般,感动之处有以下几点。
故事中的开开与爷爷相依为命,每天晚上,开开都会给爷爷念书。灯光下,这是爷爷最开心的事了。开开每次给爷爷念书,小狗小胆就在旁边听着。
爷爷的去世对开开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让小开开唯一的在农村相依为命的.亲人也没有了。可是,为了不耽误读书,小开开还是留了下来。一个九岁的孩子自己做饭,自己洗衣,自己上下学。开开不敢自己独自住在爷爷刚去世的房子里,每天放学,他就趴在石阶上写字。再看看我们是多么幸运,每天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要玩具买玩具,要新衣有新衣,课外书多的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爱读书呢?
故事中的小胆是开开的好朋友,也可以说胜似亲人。它与开开形影不离,与开开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回家,一起写作业。小胆很听开开的话,不开心的事与开开说说,高兴的事第一个与开开分享。爷爷生病了,小胆第一个唤开开救爷爷,多么富有灵性的小狗呀!可是,开开在爷爷离开后要进城上学了,火车上不让带小狗,开开与小胆面临着分别,在开开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小胆还是没有与坐上载开开远去的列车。小胆就在车后面追呀追呀、追呀……
看电影的孩子哭声一片,许多老师也无耐地失声痛哭。我们的人生总是会面临着太多的无耐与无能为力。我们能做到的也许只有珍惜眼前的生活,做一个做好的自己。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14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念书的孩子》。主人公是内心孤独、需要关怀、勇敢顽强的九岁男孩路开,他是一名留守儿童,誓死陪伴他的是一条叫做小胆儿的狗。
影片主要讲了开开的父母去城里打工,开开和爷爷生活在农村,他们一直过得很幸福。爷爷去世了,开开的生活开始陷入艰难之中。开开的爸爸想让他去县城上学,开始开开不同意,后来开开答应了。在上车离开时爸爸放弃了小胆儿,强行把开开拉上车,小胆儿一路跟着客车狂追……
看电影过程中,我一共被打动了四次。第一次是爸妈走了,开开去追,眼见一家人分离了,我哭了;第二次是爷爷煤气中毒,被医生救活,开开抱着爷爷开心的哭了,我也激动的哭了;第三次是爷爷离开了人世,开开最亲的亲人去世了,这是他长大以来最悲痛的事了,他哭我也跟着哭;第四次是爸爸狠心把小胆儿留下了,可是小胆儿一直追着汽车不停地跑,我被人与狗之间的感情深深的打动。
开开是不幸的,但是他也是坚强懂事的.孩子,他那种超出同龄孩子的坚强实在让人敬佩,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们学习。
看到开开让人心酸的童年,我想到我自己:家里条件那么好,吃穿不愁,而开开呢?我有父母在身边陪伴着自己,而开开呢?我读书的环境那么好,而开开呢?就这样,我还不懂地珍惜,常常为学习和家人吵架,而开开那么爱学习,不管多么艰难也决不放弃。开开天天盼望着父母归来,而我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父母吵架,甚至想远离他们。
电影看完了,我感触很深,开开的故事教育了我,今后我也要向开开学习,做一名勇敢、懂事的好孩子。
观《念书的孩子》有感15
今天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要看电影了,走进教室同学们就开始议论看什么电影,当当顿时教室里雅雀无声,屏幕上出现了五个大字,也就是我们要看的电影名字------《念书的孩子》。
电影讲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开开从小和爷爷还有一只名为小胆儿的小狗相依为命,妈妈和爸爸都外出打工了,爷爷喜欢让开开念书给他听,但是因为天气太冷,体弱多病的爷爷不幸去世了,就在开开的父母在城里给开开找学校的时间里,开开独自一人面对黑夜,从不畏惧,还每天给小胆儿念书。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在开开进城的那一天,小胆儿追着公车,追了好远好远开开那么小的年龄,还自己学着蒸馒头,想想开开,再比比我,我真是比开开幸福多了,我应该向开开学习,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开开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孩子。开开每天在学校借书,晚上回家给爷爷念书,开开为了腾出时间给爷爷念书,开开在学校早早地就把作业完成;爷爷不在的日子里,开开每天放学回家就趴在台阶上写作业,啃馒头,喝凉水,条件再苦,也不忘记学习;开开还有一个远大的.理想——考上博士,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不像爸爸一样长时间外出打工,远离家乡和家人!我对开开真是敬佩,作为留守儿童的他,把对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里!当看到他和“小胆儿”说起父母思念之情时,想想我也九岁了,一样的年龄,却有如此的差距,让我感动的再次流泪。
和开开相比,我的生活环境比他好很多,而且我还有父母深深的爱,因此,我更要努力向开开学习,做一个懂事、勇敢、坚强的好孩子!
第五篇:观《天堂的孩子》有感。doc
孩子眼中的世界——观《天堂的孩子》有感
伊朗电影《天堂的孩子》讲述的是:十岁的小男孩阿里无意中弄丢了妹妹唯一的鞋子,为了不给贫困的家增加负担,兄妹俩轮流穿哥哥的球鞋去上课„„故事便以阿里想要帮妹妹弄到一双新鞋子展开的。
影片名字是”Children of The Heaven”(天堂的孩子)。跟随电影走进他们的生活,我们看到这样一幅温馨美丽的画面:纯净明亮的阳光下,兄妹一起洗着哥哥的球鞋,他们蘸着肥皂水吹出一个又一个的泡泡„„这样的幸福很单纯,在孩子眼中,即使看到一个肥皂泡升起或是在阳光下破裂也能感到莫大的快乐与欣喜。这种简简单单的幸福,这种单纯真挚的满足,或许只有天使才可以从上帝那儿得到。
有句话很好,说“电影是一种生活”。我觉得,电影表现的更是一种生活的心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或许它会触及你心中那柔软的角落,带你走进孩子的世界。
很多人看这部电影,会由衷地感慨他们生活的贫困。我觉得,影片里着重刻画的,绝对不是穷苦,而是一种单纯的美。要是导演目的在于表现伊朗人民的贫穷,他完全可以让他们生活的地方充满了肮脏、饥饿和疾病。然而电影里有的却是干净古朴的小巷,阿拉伯妇女那洁净温暖的白色头巾,那家中整洁的院落,以及那院中一池清水„„那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我觉得,穷人总是不想让人提起自己的贫穷的,更何况是孩子。孩子是不会想起自己贫穷的,只有当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时才会觉得不自然。影片中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妹妹穿了哥哥的破球鞋去上课,排队时她总是留心不让人看到她的鞋子。或许有人说,她是不想让人了解他家的贫穷。然而,她丢的那双鞋子并不比她哥哥的鞋好多少,我觉得她是觉得自己穿男孩子的鞋很不自在;他们上体育课时,老师要求穿球鞋,妹妹反而希望人家都看到她的鞋子„„这足以说明,她并没有考虑多少所谓的贫穷。很多人以一种优越感看这部电影,看到的只是对比之下他们生活的贫穷。我想说,贫穷只是表面的,暂时的。穷人用自己的手创造生活,我们是不该报以同情的,我们可以同情那种失去生活能力的人,可以同情那种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然而对于那些和我们一样对生活充满期盼和热情的人,我们绝对不能因为他们暂时的贫穷而同情他们。这样的同情对他们来说不是善意,而是蔑视。
对我们来说,一双小小的鞋子算不了什么,何况还是一双破得不成样子的鞋子。在我们看来,再穷的家还是可以承担一双童鞋的费用的。然而阿里和妹妹硬是守住这个秘密,与其说是考虑到家境的困难,还不如说阿里是想承担对妹妹的责任。
小时候总是期待着长大,盼望有一天自己能独立地支撑起自己的生活。电影的主人公阿里就是这样。他要妹妹守住秘密,承诺一定会帮她找回她的鞋子;他跟随父亲去做工,父亲向他保证的家电什么的对他反而没有任何诱惑,他急切地要父亲答应一有钱就帮妹妹买双鞋子;为了赢得一双鞋子,他恳请老师让他参加
马拉松„„他做的这一切,只是想尽自己的努力来弥补丢失妹妹鞋子这个在他看来“相当大”的错误。要是我们能看到他的内心,他大眼睛里表现的应该是一个男子汉的责任感,他会对你说,“我长大了,我可以独自承担这个由我的过失所犯的错误”。
当阿里的一切努力都化作泡影时,它还给你一种淡淡的伤感,就像是小时候期盼已久的东西最终没有得到时有的那种失落,其实长大了想想没什么,无非就是些很不值钱的东西,像几颗弹珠,一小包花式的糖果„„然而小时候,那种失落竟是那样厉害,简直可以说是悲伤。就像安徒生在一本童话里写的“大人觉得没什么的事,孩子却会觉得那样悲伤,因为他们的世界是小的,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看到的悲伤就是巨大的”。影片中,阿里坚持要参加马拉松赛,是因为它三等奖的奖品是一双鞋子,然而很不幸的是,阿里在最后冲刺中,一不小心就得了第一。在老师记者的欢呼声中,阿里泪流满面„„有谁见过这样的胜利者,流的不是骄傲快乐的泪,而是悲伤失望的泪?在我们看来,第一名的奖品显然要比第三名优越得多,要是哪个第一名心甘情愿地只要第三名的奖品,是绝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然而我们却会忍不住陪着阿里一起难过,为他一不小心得了第一而悲伤。因为他想要的不是奖牌,不是荣誉,而仅仅是想要完成给妹妹一双鞋的承诺。影片的最后,阿里回到家,独自来到金鱼池边,脱下了他那双已经跑烂了的鞋子,将肿胀的双脚浸入水中„„我们是否能这样呢,学着安静地听听我们心中的声音,独自体会那种伤心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