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25个孩子1个爹有感
观《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有感
在周五的下午,我们在学校观看一部片子,名字叫《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这片子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下沟村养鸡大户赵光是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他是个孤儿,从小被下沟村的村名一口水一口饭的拉扯大,对下沟村民的恩情念念不忘。他靠养鸡发了财,得了一朵“光荣绣球花”和奖状。他把一万元捐给了福利院,只留了三万元给自己。当电视记者问他有什么想说的话时,他对着话麦大声说道:“我愿意,为天下所有的孤儿当爹!”这么一“吹”,引来了不少麻烦。有许多有家人冒充成孤儿的孩子也混来了,他只好把他们送回家。到最后,只有一个小女孩妞妞,她与她年迈的奶奶和小弟弟“小不点”相依为命。他可怜这个身世悲惨的小女孩,便也收留了她和她弟弟。
赵光开始“供养”起这帮活祖宗了。孩子们个个顽皮得跟猴子似的,把他养的鸡放出来,赶到山上去,漫山遍野都是鸡的叫声。孩子们踩坏了老乡的田,弄伤了别人家的鸭子。老乡都来找他的麻烦,让他管一管孩子们。他想:“鸡崽崽鸡祖宗我都搞定了,我就不信搞不定这几个孩子!”他把对鸡的军训化管理方法用在了孩子们身上,这招果然灵验,孩子们一听到哨声,就端起盆去洗脸刷牙。中午,该打扫鸡舍时,孩子们抬的抬,洗的洗。这时,老赵发现,“小不点”中暑了!他决定带孩子们去河里玩。正在他们“打水仗”打得乐呵呵时,冷不丁一个叫黑蛋的孩子泼了赵光一身水,赵光也毫不客气,“还”了这盆水„„他已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有一天,赵光刚卖完鸡蛋,从城里回到家时,妞妞惊慌地向他叫道:“不好了!爹!黑蛋被公安局抓走了!”他急忙来到城里公安局。原来,是黑蛋剪了人家的电缆82斤,拿走卖掉了。他给人家赔了不是,回家教育了黑蛋一通。为了管住孩子们,他买了一些新鲜货——笛子、快板,让他们去山上练着玩。
一天村长给赵光送了块黑板,让他给孩子们上课。他教孩子们画下沟村的山水,结果“小不点”用尿在墙上画了赵光讲给他们的“山水”,弄得赵光哭笑不得。他偷跑去城里一所小学,揭走了人家的课程表,好规划给孩子们上什么课,给他们上了数学课,又上语文课。孩子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城里有一群老师还组织起来看他的教学方法呢!
来找过生日那天,孩子们偷偷爬起床,给他搓长寿面,还给他煮了鸡蛋。晚上,孩子们端坐子啊炕上,等待疲倦不堪的赵光回家。当他推门看到孩子们手握红烛唱着生日歌时,赵光激动不已,热泪盈眶。
因为25个孤儿加上老赵,食物哪够呢?村名们决定一家一家传下去给老赵与孩子们做晚饭。这一天,老赵迟迟没有回来,孩子们饿的头晕眼花。今天给他们送的饭终于“到站”了。但里面竟然掺有猪食。孩子们个个吃了肚子痛,诊断后确定是食物中毒,其他孩子救治后并无大碍,但最小的孩子“小不点”因有先天性心脏病,要去省医院做手术,手术费5万。赵光为了凑钱,毅然在村子里拍卖掉了所有的鸡和蛋。当他抱着孩子回到村边的山上,孩子们都来迎接他。赵光吹响哨子,他那群白色的鸡又跑出笼来,跑到了山上,在他身边亲热地叫着,扑腾着„„
赵光,是一个爱吹大话的人,但他养了25个孤儿,孤儿们把他当爹,这不是他吹的大话,他知道孤儿无家可归的可怜,知道孤儿失去双亲的痛楚,是因为他也是个孤儿!这些孩子们既又让他乐,又让他忧,但他倾尽了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尝到久违的父爱;孩子们也在他过生日时给他搓长寿面、给他煮鸡蛋,回报“爹”给他们的爱。他们虽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胜似父子。赵光用他宽广的胸怀包容孩子的淘气,用无私的爱灌输了孩子空虚的内心!这样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怎么不会让他倍受敬仰呢?
那个伟大而又平凡的身影,将久久印在我的脑海中,告诉我人间是否有真爱„„
第二篇: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感
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感
------我心目中的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
在前几周的毛概 课中,老师带领我们 看了一部非常有意
义的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看完影片,我心潮起伏。是他,高瞻远瞩,号召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斗劣绅,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是他,足智多谋,带领共产党艰苦抗战,打跑了日本侵略者,指挥了三大战役,建立了新中国;是他,继往开来,带领共和国逐步走向了繁荣。一个山河秀丽,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的中国才屹立于东方。
从这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毛泽东在小的时候就胸
有大志,他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贫困农民的家庭。自他懂事以来,就耳闻目睹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也深深体会到了农民的疾苦。因此,他从小立志要报效祖国,解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要为中国受苦的百姓谋幸福。为了这个志向,他做了很多努力,有成功有失败,但最终他成功了。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通过对《毛概》的学习,再加上之前看《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而产生的感悟是我对毛泽东有以下几种感觉:
第一种感觉:勤劳!毛泽东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他不仅
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员,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发动了秋收起义;在三省交界开辟了革命根据地;领导四次反围剿;带领红军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日本侵华的八年期间,带领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保卫祖国和人民;二战结束后,又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国后和全国人民一同建设祖国,把中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改造成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同志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中华民族,他操劳公务常常是夜以继日。毛泽东同志从投身辛亥革命之后,就开始了艰苦的革命工作。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没日没夜地辛勤工作,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个印象:有文采!毛泽东不但雄才大略,而且在文学方面才华横溢.他的草书豪迈传神,气势磅薄的风格,是一般书法家所不能达到的。他的诗篇气势豪迈,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作为一个伟人,他的坚韧不拔的人格,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更是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迈进。他一生写诗著作无数,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很多文豪诗人望尘莫及。自小到大,他的诗文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人欣赏,快乐如“中流击水”,沉重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乐观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一个伟人,做的事情总让人觉得他的时间比别人多很多,他一生写的文字,甚至比有些人一生看的文字还多.而且,毛泽东的草书气势豪迈雄强,瘦硬通神。那种大家气度,不是一
般书家所能达到的。观其诗书,总有一番特殊的情感莹绕在心头。据说他长征时期写的字,是一种非常倾斜的字,决非常人所惯的四平八稳,个性化极强。他的狂草书主要从怀素而来,在气势上要盖过怀素,写的很真率。
第三种感觉:简朴!毛泽东的一生是俭朴勤苦的一生,他生活俭朴,情趣独特。从1953年到1962年,毛泽东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毛泽东还喜欢游泳,打乒乓球,听戏曲音乐等。体现出一代伟人虽然身居高位,但时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和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
但是人无完人,毛主席也不例外,1966年,由于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个运动因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操纵而变得特别狂暴,大大超出了他的预计和他的控制,以至延续十年之久,使中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他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不让江青、张春桥等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
于此同时毛泽东思想也在这一时期逐步的实现与完善,毛泽东思想是我党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决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克服了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取得了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毛泽东思想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重要历史现象。中国人民在它的指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此,毛泽东思想对于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和人类进步事业具有借鉴作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我们必须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切积极成果,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
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党和人们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学习环境,我们要懂得这一切是来之多么不容易,懂得了这一点,才会懂得珍惜,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泓扬先辈的精神,更应该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服务。毛泽东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毛泽东就像一个散发热光的太阳,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鼓舞着我们不断努力和进步。
第三篇: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感
观《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有感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小的时候,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被称为红太阳呢?为什么只有他才被称为太阳呢?”
我们这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对于毛泽东这一伟人光辉的名子是不陌生的,但是我们对他真正的了解却真是太少了。
当我开始接受教育以后,我知道了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员,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发动了秋收起义;在三省交界开辟了革命根据地;领导四次反围剿;带领红军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他的领导下使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在日本侵华的八年期间,带领八路军、新四军抗击日寇,保卫祖国和人民;二战结束后,又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1949年10月1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国后和全国人民一同建设祖国,把中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改造成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但是对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毛泽东我却还是很不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性格?是什么样的环境塑造了他伟大的人格?他的伟大思想源于何处?毛泽东思想的精随又是什么?
原来我的这些疑问都可以在杨佐平老师的毛泽东思想这门课上找到答案。2005年11月16日,在每周一次的毛泽东思想课上,杨老师给我们放映了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影片按照时间顺序,结合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再现了毛泽东伟大传奇的一生!该片人物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史料详尽,客观公正,叙述方式独特巧妙,处处都在散发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和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该片既是一部讲述毛泽东一生的优秀纪录片,也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1893年,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幼年的毛泽东就有了反抗意识,带着求知的愿望,他先后就读于南岸私塾和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青年的毛泽东和千千万万爱国学子一样,从小就看到中国因为贫穷与落后,人民愚昧与无知,外受列强的蹂躏,内部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所以他从小立志要解救中国,使中国强大起来。
革命之路是用荆棘铺成的。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把毛泽东“逼上梁山”。人民的苦难,使一个从没想过要领兵打仗的人担负起了人民的委托。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运筹帷幄,废寝忘食,终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头上的三座大山。他的前半生是革命的半生,奋斗的半生,是为解放全中国而不断努力的半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但毛泽东依然过着和革命期间一样艰苦朴素的生活。电影里毛泽东的办公室是一间简陋的屋,屋里光线很暗,他的床下只有三双鞋,一双饱经风霜的皮鞋,一双布鞋,还有一双已是磨破了的拖鞋。
毛泽东的一生都是一个强者——爬过雪山,越过草地,踏过风腥雪雨,最后登上天安门城楼。他的这些成就与其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坚信革命必会成功,在胜利的时刻又不被成功冲昏头脑。
毛泽东另一大优点就是有大志,他从小就有救国救民的志愿,所以他能为着自己的志愿而奋斗。曹操也说过:“燕雀安知鸿鹄志哉!人需有大志,有大志,才能成大器。”试问,如毛泽东不想救国救民,他能成为伟大的革命领袖吗?
毛泽东同志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中华民族,他操劳公务常常是夜以继日。毛泽东同志从投身辛亥革命之后,就开始了艰苦的革命工作。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没日没夜地辛勤工作,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毛泽东不但雄才大略,而且在文学方面才华横溢.他的草书豪迈传神,气势磅薄的风格,是一般书法家所不能达到的。他的诗篇气势豪迈,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作为一个伟人,他的坚韧不拔的人格,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更是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迈进。
毛泽东的一生是俭朴勤苦的一生,他生活俭朴,情趣独特。从1953年到1962年,毛泽东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毛泽东还喜欢游泳,打乒乓球,听戏曲音乐等。体现出一代伟人虽然身居高位,但时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和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
毛泽东,一个我们中国几代人为之骄傲的伟人;一个为了民族和人民而拿起“枪杆子”的英雄好汉;一个建立以人民为核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功臣。是他,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富民强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因为有他,一个山河秀丽,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的中国才屹立于东方。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部电影,使我看到了毛泽东的伟大一生,我才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这位伟人的独特风采和他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心中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敬佩之情又更加深了一层。这时我才真正懂得了为什么老一辈人只要提到毛主席,总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毛泽东的伟大,毛泽东真是一代伟人啊!在他身上真的有许多高贵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值得我们学习。毛泽东永远是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他的思想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的心情久久还不能平静,此时此刻,我作为一个龙的传人,中华的子孙而感到无比振奋,为有这样一位可歌可泣的革命先辈而感到深深的自豪,毛泽东那高大的形象,那英雄的气概,完全征服和占据了我的心。我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看到了伟人闪光的思想品格,看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观影过程中,我总是在影片的镜头中捕捉着伟人的光和影,并慢慢品味着其中的那种精神境界。那是一种全民族都应努力培养和发扬的精神。伟人的那颗时刻为人民着想的伟大的“心”,那种为民族为人民的搏大精神在毛泽东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党和人们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学习环境,我们要懂得这一切是来之多么不容易,懂得了这一点,才会懂得珍惜,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泓扬先辈的精神,更应该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服务。毛泽东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毛泽东就像一个散发热光的太阳,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鼓舞着我们不断努力和进步。这时,我在心里不禁唱起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毛泽东„„”
2014年10月21日星期二
苏小笨丶
第四篇:我还只是个孩子作文
我喜欢美得伤感的文字,我喜欢唯美的图片,我喜欢有着淡淡忧伤的音乐,我喜欢扯出一个无奈的苦笑,我喜欢说不出的哀伤:我喜欢用这些伪装我很成熟,我不想让人看见那个成熟的面具下幼稚的心。题记
耳边响起那首(我不想长大),站在度过了六个春秋的母校的土地上,脑袋中回放14年经历过的种种,其实我还只是一个孩子。
我还只是个孩子,数学课上,因为一道题而忽视了全部,因为做对而开心地扬起笑容,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因为一根棒棒糖而很开心,因为吃了一颗糖而忘记全部的烦恼,因为一盒巧克力,不管看什么都觉得好,哪怕之前是多么地讨厌。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因为下雪,而放肆地蹦蹦跳跳,哪怕地上有多么的滑。因为下雪,而不顾形象地玩耍,甚至不理会自己粉红色的衣服变成了怎么样,自己的靴子有多么脏。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在平安节,向每个人索要苹果,哪怕我并不喜欢吃苹果,哪怕后来很辛苦地啃掉一个个苹果。我还只是个孩子。在圣诞节出去玩的时候,毫不客气地用他们鼓弄了半天才搞好的烤架暖手。烧烤的时候硬把放了太多油而变得不好吃的东西吃完,还不死心地继续烤。我还只是个孩子。每每听到放假总是高兴地欢呼,总是想着去玩。
我还只是个孩子,即使我假装自己有多成熟,我的心仍是天真的。因为我还只是个孩子。
第五篇: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有感
读《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有感
小说的开头说“三,天空中纷撒着似雨似雪的东西。”这让我们首先在心里就有了一种朦胧、混沌的感觉,就好像这篇小说以及它的主人公林震。
林震是个富于理想主义精神、勇于进取的人。当他来到的组织部门时,对党工作充满了神圣的憧憬,他很单纯,也有些幼稚,比如根据电影里全能的党委书记的形象来猜测党的工作者的,不乏有些天真。他带着他满腔的热血来到组织部,就像小说当中开始不久写道“他带着一种节日兴奋心情跑着到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的办公室去报到。”这是他跟刘世吾的第一次见面。刘世吾是个有经验以及经历的人,在他的面前,林震显得是弱小的,他只能集中最大的注意力去听他讲一些他觉得相当深奥的概念。但是这时候他还是高兴的。当然正因为他和刘世吾对工作的态度的不同导致两个人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讨论麻袋厂问题的区委常委会上林震显得有点执着勇猛他勇敢地站出来,提出一个人们需要深思的问题:“王清泉个人是作了处理,但是如何保证不再有第二、第三个王清泉出现呢?”并掷地有声地表示:“党是人民的、阶级的心脏,我们不能容忍心脏上有灰尘,就不能容忍党的机关的缺点!”但同时他又是矛盾的他判断不清究竟那样对,是纳斯嘉的“对坏事绝不能容忍”对呢,还是刘世吾的“条件成熟论”对。刘世吾老道有经验,他总能把他的思想打压下去,变得模糊。
他在实际的生活和斗争中成长、成熟起来,懂得了生活的真正美好和分量,懂得了斗争的困难和价值,渐渐明白单凭个人的勇气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
刘世吾的性格比较复杂,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人物。他身上带有严重的官僚主义的作风和习气,但他并不那么惹人讨厌,有时他还令人感到可亲和钦佩。他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还知道“是”一定战胜“非”,又知道“是”不能一下子战胜“非”。但他并不热爱“是”,憎恨“非”,并帮助“是”去战胜“非”。他取笑缺陷,却并不愤懑,更不想克服它;他欣赏成绩,却没有热情,也并不想去巩固和发展它。是与非,成绩与缺陷,在他心中都不过是“就那么回事”。他经常讲的“就那么回事”,是他的口头禅,又是指导他工作和生活的哲学,因而在“就那么回事”的背后掩盖着刘世吾可怕的冷漠与麻木的心态和病症。他仿佛是一个看透一切的“哲学家”,成了对事业、对生活的旁观者。他没有热烈的爱,也没有强烈的憎。他容忍一切。他整天也忙忙碌碌,但只不过是机械地做着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但刘世吾决不仅仅是一个马马虎虎的官僚主义者。他善于对部下启发诱导,有时还能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并且还有一套坚固的理论,诸如“领导艺术论”、“成绩基本论”、“条件成熟论”等,成为他掩盖和庇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挡箭牌。即如林震到区委会后,发现了许多他意想不到的缺点和问题,因此非常激动和愤懑。而刘世吾却告诉他:“当然,想象总是好的,实际呢,就那么回事。问题不在有没有缺点,而在什么是主导的。我们区委的工作,包括组织部的工作成绩是基本的呢还是缺点是基本的?显然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于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着。”以此来回避和掩盖现实矛盾。刘世吾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冷漠,但这并不等于往日的革命热情在他身上已经完全泯灭。不,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时也有不满之感,因而他为了摆脱自己对实际生活的厌倦感情和无聊心绪,常常贪婪地读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从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梦想一种单纯的、美妙的、透明的生活”。可是当他睁开眼睛来看现实的时候,那种“透明生活”的幻影就立即消失,心情又回到黯淡和灰色。他怀念过去的战斗生活,然而对于眼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却陷入极大的麻木与冷漠。像刘世吾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革命到来之前,昂扬兴奋,对革命抱着诗一般的幻想;然而一接触革命实际,他们便容易失望。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它本身就是一种十分繁琐的事业。对于刘世吾来说,如果过去那种暴风骤雨式的、充满激情的战斗生活曾经鼓舞过他,那么当前需要进行坚韧、琐屑的日常工作的时候,现实在他眼里就失去了诗意。革命的日常工作不再是他的内心要求,而变成了他的负担。因此革命热情随之衰退,疲惫情绪应运而生。他自己的灵魂里害上了与时代对立、无爱无憎的精神冷漠症。你会很容易发现《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里描写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事情,那些忙忙碌碌,漫不经心地工作场面;拖拖沓沓却假装正经的工作态度;毫无效率也不负责任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到只为应付局面的工作用语;那些假惺惺的场面在现实生活中还依稀存在。或许文学的价值就在这里吧,它反映的永远是生活的深层面。
小说的中的林震,就像我们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一样对生活充满热情,但是现实却总是无可奈何的,就像王蒙在自传《半生多事》中说的那样青春洋溢着欢唱和自信,也充斥着糊涂与苦恼。青春总是自以为是,有时候还咄咄逼人。青春投身政治,青春也燃烧情感。青春有斗争的勇气,青春也满是自卑和无奈。青春必然成长,成长又会面临失去青春的惆怅。
但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依旧要奋斗着,“要更积极,更热情,但是一定要更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