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复习参考龙海二中2009年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已经从依赖资源、廉价劳动力的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所在。何以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关键。公司若要在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人才资源放在第一位,只有有效、合理、科
龙海二中2009年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分析
龙海二中郑进也
一.试卷评析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很好的体现了“和谐高考”,“让改革者受益”。整体觉得化学部分朴实亲切。很好体现命题者“坚持能力立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坚持平稳过渡、适度创新的原则”。试题能很好“突出基础性,选取主干知识作为考查重点”、“注重综合性,将主干知识有机融合加以考查”、“坚持导向性,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高考的基本功能”、“体现公平性,力求必考内容的普适与选考难度的等值”、“具有新颖性,力求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适度创新”、“体现简约性,努力形成自然、朴实的风格”。试题通过设置表格、工艺流程图、实验装置图等多样性的信息呈现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多元能力与化学实验素养的考察。
二.学生答题情况预测
化学100分,估计我校65分。比省质检二难些,难在选择题上。物构选考比省质检易。
选择题42分,我校估计30分,得分率较低的是10、11、12三题。
23题15分,我校估计9分,失分在(3)(5)(6),特别是(6)问。24题13分,我校估计9分,失分在(4)(5)
25题17分,我校估计7分,失分在(4)(5)(7)
30题13分,我校估计10分,失分在(3)。
31题13分,我校估计11分。
6题考查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7题考查的是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涉及到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硅、硫、铁、铜)
8题关于阿佛加德罗常数,传统好题。
9题考查的是常见有机物性质及应用知识
10题考查的是水解平衡,涉及水解平衡常数、水解平衡的移动、离子的浓度、溶液PH变化等知识。
11题考查的是原电池,题目将化学平衡与原电池相融合,通过电流计读数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通过离子浓度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根据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分析电极反应。立意新、落点低,估计很多学生错选D。
12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通过呈现有关物质的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分析、归纳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考生只要有变量控制的意识,从反应速率的定义出发,就能顺利作答。
23题模式与考试说明样卷、特别是省质检二相似,甚至更简约。题目以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为背景,通过简单推断,考查一些主干知识。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的书写,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根据盖斯定律计
算反应热。区分度估计在(3)(5),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物判断,通过化合价升降或简单计算推断出,但并没有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检测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对化学思想的领悟。第(6)问,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虽是常常练习,但历来学生得分率不高。
24题(我个人认为虽是源于两套教材,但没有注意到苏教版中“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这一节的更改(铝土矿中的二氧化硅最终是形成残渣的)。有些科学性错误,虽然不影响学生答题。)以铝土矿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为素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综合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化学用语、常见离子的检验及沉淀溶解平衡等主干知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说明学习化学是很有用的。失分估计在(4)(5)。
25题实验题,考查了实验热点,“定量研究、实验探究”,与考试说明中的样卷及省质检极为相似。题目通过提供了4个简单仪器装置,考查了两个实验,其中“实验二” 主要以测定镀锌薄铁片锌的质量分数和镀层厚度为情境,扩展为3个实验方案,试图以真实的情境、合理的构造,综合考查实验装置的原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方案的评价等内容,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对多维能力的要求。考查学生关于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是组合式、立体化的试题。此外,试卷中还有若干信息给予题,旨在考查学生当场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5)(7)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
30、31题两道选考题。设置选考试题是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化学试题的一个特点,以关注不同考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发展潜能。试卷设计了彼此相当的难度值,均以各模块主干知识为考点,情境明晰,突出了推理能力的考查,子题数相等、考查方向相似、难度基本相当。
对于基础一般的我校学生来说,30题物构估计更容易些,估计我校学生98%选择物构。因为没有出现简答题,得分率会很高。而且考查的核外电子排布式、配位键成键条件、第一电离能大小判断、元素电负性应用、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氢化物稳定性强弱及沸点高低判断。是平常学生经常训练并有讲评的。失分估计在(3)问。
31题有机选考,我个人认为本题难度比物构大点,估计是基础好的学生才做,因为基础好的学生做,估计得分率也高。
三、今后教学应注意问题及建议
1、加强学习、研究教学要求、考试说明、高考试题。
今年是我省新课程实验后的首次高考,也是我省首次全部自行命题。两个“首次”之下的高考命题思路是怎样的呢?研究福建省各学科命题说明,了解今年的试卷为啥这么出,也预示着未来的高考命题方向,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1)高三化学复习如何用好、用对考试说明,我认为必须与《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结合起来。
(2)新高
一、高二年的教学,特别是选修部分的教学,不能依据考试说明,应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完整教学。因为2010年或2011年的考试说明可能有所变化。
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试验版)》必考部分增加了“难溶电解质的沉淀转化本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了解有机物发生反应的类型”、“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增加了“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ps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而以上内容我省今年高考暂不要求,但明年可能就有要求了,所以我认为新高
一、高二年的化学教学,不能依据考试说明,随意删减教学内容,而应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完整教学。
2、注重夯实基础,落实化学用语
两年高中化学学习的零碎知识需要进行整理、归纳和加工,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降低重心,立足基础,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全面)、联(联系)、活(灵活)”,做细、做精,对考试说明规定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落实,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并进一步思考、总结,使之更加规律、系统,更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用语是化学的语言,是化学用来描述化学现象的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因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规范化上下功夫,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取得最好的复习效果。
3、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支持学科的脉络,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化学实验基础等重点内容。但大多数考题是以主干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相关的多个知识点。复习备考中,要掌握知识主干,对相关知识点实现学科内的相互融合,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实现由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知识网的构建过程和融会贯通,同时注重各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把握难度,避免复习时走入过难、过偏或深度不足的误区。
4、注重实验复习,掌握实验技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强调实验和逻辑,复习时对于实验的设计、操作及思路要弄懂并类比。现在考试的侧重点越来越倾向分析创造力,而实验最能体现这点。所以要特别注重强化化学实验设计的训练,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准确提取题干信息,弄清实验目的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在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对实验的观察、推理、预测、分类、建立模型等以及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和规范练习掌握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第二篇:2012年河北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分析
2012年河北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分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学试题的整体特点可以概括为:题型上保持相对稳定,学科内知识综合性增大,计算题的比例有所提升。
一、选择部分:7道选择题注重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内容主要涉及阿伏加德罗常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有机知识等。其中有3个选择题涉及到与有机知识相关的内容,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大,但题型相对稳定。选择第12题可以让我们依稀看到以往大纲卷高考题的痕迹,而往年高考中出现频率高的离子反应式的正误判断和电化学知识没有在选择题中涉及。
二、II卷题型稳定,考点知识集中,注重多角度考查主干知识。具体来说:26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综合性强、计算量大,主要体现在一、二两问。本题同时考查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和电化学的知识,并通过电极式、总式的书写考查了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达到了能力立意和知识涵盖的统一。27题重点考查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内容涉及盖斯定律计算、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和化学平衡知识。其中,热量求算的计算量大,光气制备要求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7题物质结构与性质考查主族元素硫单质的杂化方式、硒单质的原子序数、M层电子排布式以及硫和硒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充分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38题有机推断题题型较为常规,以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为载体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框图推断以及方程式的书写,最后落脚点依然是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可以说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并重。
总体上讲,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化学题,符合新课标要求,既考查热点、重点知识,又侧重考查考生读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今后的新课标教学指明了方向。
第三篇:2014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2014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
7.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
3C.属于共价化合物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
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
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
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25223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1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42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
3B.a-b段,溶液pH增大,A1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I(OH)3沉淀 D.d点时,Al(OH)3
沉淀开始溶解 25.(14分)
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l)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第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2)用“>”或“<”填空:
22,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子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
26.(16分)Hage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A→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F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______。
(3)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 c.1molG完全燃烧生成7molH2O 27.(14分)
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
b.D和F中均含有2个π键 d.H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已知:HCl的沸点是﹣85.0℃屯,HF的沸点是19.5℃。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水HF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___________溶液冲洗。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______。(4)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取样品wg,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含w、n的代数式表示)。28.(14分)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人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2)2
发生了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2014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7.C
8.D
9.D
10.A
11.B
12.D
13.C
25(14分)(1)3 ⅠA(2)
1s22s22p63s23p2
(3)22(4)
2ClO2-+Cl22-26(16分)
(1)CH2=CH—C≡CH 加成反应(2)羰基 碳碳双键
2-丁炔酸乙酯
≡CCOO CH CH+HO(3)CH3 C≡CCOOH+CH3CH2OH浓硫酸232
△(4)(5)ad 27(14分)(1)溶剂
反应物 SiO2+4HF=SiF4↑+2H2O
NaHCO3
(2)PF5+3H2O=H3PO4+5HF(3)过滤 w-26n(4)mol
12628(14分)(1)
(2)吸氧腐蚀 还原反应
蒸馏
O2+2H2O+4e-=4OH-
(3)反应放热使锥形瓶内温度升高(4)
第四篇:2006高考全国卷理综高考化学部分
2006高考全国卷理综高考化学部分 第ⅠⅠ卷 选择题
6.在常温学压下呈气态的化学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8.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 Al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B.在标准状况下,11.2L SO2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0.1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A D.46g NO2和N2O4所含的分子数为1NA
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10.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A.BaCl2 NaOH NaHCO3
B.Na2CO3 MgCl2 H2SO4 C.AlCl3 NH3·H2O NaOH
D.Ba(OH)2 CaCl2 Na2SO4
11.在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 CH3COOH
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CH CH CHO CH2(CH2)CH3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1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_, c(SO42-)=0.8mol·L_,则c(K+)为: A.0.15mol·L_
B.0.2mol·L_
C.0.3mol·L_
D.0.4mol·L_ 第第第第ⅡⅡⅡⅡ卷卷卷卷
26.(9分)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 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 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请填空: ⑴ 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或”):______,理由是________; ⑵ Y是_____,Z是_____,W是_____; ⑶ 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
单质(1)+ 化合物(1)= 单质(2)+ 化合物(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 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28.(15分)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⑴ 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⑶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1分)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为C13H19O3,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⑴ 根据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 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__。① 含有苯环; ② 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 在稀NaOH溶液中,1 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 ④ 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
⑷ 从(3)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A。
A B C D E Ag(NH3)2OH H2 催化剂、A A H2SO4 H+(C4H8O3)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明相应的反应类型: ①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B +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a mol。该燃烧消耗a L O2,并生成b g H2O和c L 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① 分别写出水杨酸和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表示)。
② 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列出x的计算式。
第五篇:2014福建省质检理综物理部分分析
理综·物理:
总体难度适中
福州八中物理教研组长、高三集备组组长、高级教师吴颖认为,省质检物理试题稳中求新,体现物理与科学技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试题总体难度适中,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卷中的力学分值为54分,电磁学分值42分,光学6分,选考部分12分,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与考试说明完全相符。
试卷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之一是情境创设新颖。如选择题第16题、第17题以及计算题的第1题,以高跷运动、水流导光、高速公路安全问题等创设情景,计算题第21题以“嫦娥三号”月面着陆作为情景来设置题目。这要求学生能面对新的情景进行具体研究,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来解决问题。
实验重视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及迁移,实验考查了秒表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重视仪器的使用和有效位数的问题。实验19题Ⅰ把学生常见的知识点打点计时器的等时性放在新情景中,用单摆运动的等时性替换,实验19题Ⅱ通过所给信息推测实验电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计算题的阅读量大,对学生的能力和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物理的计算题分值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分值大区分度大,对甄别学生的层次起重要作用。试卷的三大题计算题阅读量大,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有必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理解题意的能力,并培养自己静心读题画图不焦虑的良好心态。
其实,这三道计算题的最后一题,各个小题的设置是有梯度的,学生较易入手,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拿到相应的分数,有较好的区分度,计算题很好地诠释了“静心就能做好自己”。
吴颖老师建议,在第二轮复习中,考生要加强主干知识和物理基本方法的复习,“得力电,得天下”,其他必考的知识点要分块单列复习,按知识块来复习条理清晰,更能提高复习效率;做好查缺补漏,加强对错题的分析,加强对易错易混问题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