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职业教研室公共素质教育课程培训总结
河南省职业教研室公共素质类课程培训总结
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吴可
2012年9月27日我参加了省职业教研室的公共素质类课程培训,全天共有十位教育专家进行讲解,主要内容是对职业教育部分教材的研发、教材的整理和编撰、教材的应用做进一步讲解和说明,其中教材包括:《普通话口语训练》;《应用文写作》;《语文诵读》;《礼仪》;
《学生安全教育》;《学生军事训练》;《体育与健康》;《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短期的培训收获很多。首先就是特级教师-----蒋乃平的《职业素养训练》专题最吸引我,让我感到很震撼!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蒋乃平老师的敬业与专注打动了我;其次是蒋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语言幽默生动,表情丰富吸引了我,第三就是肢体语言表达很淋漓尽致;第四就是关于职业素养训练的内容,给了我全新的亮点,非常清新。
一、蒋老师通过2012.5.29平民英雄-----杭州长途客车驾驶员吴
斌在岗位上的76秒来诠释敬业精神,引出职业素养的涵义。
1. 职业素养产生于我国企业界 ,并流行于我国企业界,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含德、智、体、美诸方面。
2.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主要呈现为从业者遵循职业内在的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表现出
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3. 职业素养是可训练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内涵丰富,涵盖
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安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职业审美等诸方面的观念意识及其相应的作风和行为习惯。
4. 职业素养是观念意识梳理,情感态度的形成、思维方式
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四类过程,相辅相成。训练效果主要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来表现。
5. 做人做事之间相互渗透。在学会做事中学会做人。“四育
融合”(德智体美)。
6. 职业素养三个层次,职业人共有的公共职业素养、行业
职业素养、岗位职业素养。关键职业素养的基础就是公民素养。
二、蒋老师巧妙的将话体切入教材《职业生涯规划》,讲解梳理教材的构成与思路。告诉大家教材有48个案例故事,情景模拟、学以致用、实践活动等知识模块组成。教材可以很生动的被学生接受。可谓是用心良苦。
三、蒋老师对全体教师寄予的期望,让老师成为关心学生的挚友;指点人生的导师。观念的改革、方法的改革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索。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我的感悟。让我知道自己的知识太匮乏。自己有多么渺小,力量多么微不足道。我就是沙漠里的一粒沙。我明白了自己除了努力,没有更好的选择。培训期间,还有詹跃勇书记、蒋东霞老师以及河南经济管理学校的张汉
林校长,洛阳旅游学院王文老师--《语文诵读》;河南省商务学校的礼仪老师----朱晴的说课《见面礼仪》;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校长---王军《公共素质类课程开设及管理》等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位教育专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从此我有了学习的榜样,也找到了奋斗的目标。
第二篇: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报告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学校是一个大的百花园,我只是百花园里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可小小草有一个大大的理想,就让我在这里畅想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吧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因此,要使自己的人生精彩些,首先应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理想,它有足够的难度,但又有足够的吸引力。你愿意为此全力以赴,那么你就可能获得成功。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从小受父母的教导,印象最深的格言之一便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小时候的梦想,从来就不曾遗忘,做个出色的工程师,在这个理想的激励下,我不断的努力,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它给了我力量和自信。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知道,一个人如想做好一件事,只有兴趣是不行的,尤其是对我将来的目标,不仅需要兴趣,还要学会宽容和真诚。一个人在社会当中总会遇上不能称心如意的事情,有些时候只有宽容才能愈合创伤的奇妙的效果,宽容不仅仅是容忍缺点和错误,更是一种无言的教诲,宽容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体现,在宽容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和升华。真诚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内心很容易被感动,引起人内心感动的因素很多,往往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灿烂的笑容,就足以唤醒一颗冷漠的心。
人的能力如同地下的煤,需要去发现它并开发出来,这样它才有机会发光发热,造福人类社会。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自己的缺点,作一个乐观、开朗、自信、宽容、真诚的人,有了这些朋友,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我在再大的困难面前也会信心百倍的。
怎样塑造职业素质
一.选择与决策,人生存的基本技能
作出明智的选择是一项与每个人的成长、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生存技能,我们的每一个决定,影响、左右了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在我们的一生中,需要花费无数的时间与精力来选择或作出决定,小到选乘公交车,大到求学、择业,还有恋爱与婚姻„„的确,成功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十字路口”上的某个决定。
由这个案例,你不难看出“我”四年以来的所有挫折与不愉快都源于不当决策,从第一份职业的选择到匆忙间的跳槽,还有网络工程师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选读,等等。总之,笔者很难透过她的具体选择来辨别她的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的系统思考轨迹。
二.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近79.3%的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生涯心理准备不足,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具体反映在他们选择职业时的茫然与困惑。本案例中的“我”就是其中之一,无论是第一份工作还是四年间的其它选择与决定,她都没有围绕职业选择的基本思路进行。作为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专家团讲师,笔者每年都要为应届大学生提供职业心理辅导讲座,内容包括:(1)发现与探索自我。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需要,即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的气质与个性特点,分析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及其倾向,看看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才能最充分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2)认识职业世界。帮助大学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世界,认清职业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相关职业的特性及其对就业者的要求。(3)寻求最佳的人职匹配。在正确估价自己和全面认识职业世界的基础上,协助大学生客观地给自己定位,明确恰当的就业期望;在充分获取信息的基础上,选择既能满足自己需要、适合自己个性特征,又能促进自己潜能发挥的职业。
三.促进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
除了选择、决策外,另一项生存技能就是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说
过: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如何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显然,要想获得职业上的成功,首先是学会适应职业环境,就像大自然中的千年动物,能够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改变自己,避免成为“娇贵”的恐龙!
一般而言,踏入职场的最初3年,是新人适应社会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弄懂、搞清职场游戏规则,接受他人有关如何最好完成工作的智慧与指导,承受对新生活想象和实际情况有落差的现实,克服某些方面比别人差的不安,等等。
而案例中的“我”,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心理准备,当遭遇工作环境中的诸多障碍与不如意时,便表现出逃避、退缩、回归的行为特征。因此,她四年多来几乎是在“原地踏步”,没有为下一个或下下个职业发展阶段积累经验,如:成为独立的职业人,在公司内找到自己作为某一方面专家、管理人员的定位。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倒闭、转业、兼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受其影响,职业的供给数量、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变化。另外,因择业者的才能、素质水平存在着差异,以及求职预期与现实社会的矛盾,择业者要想得到一份满意、适合自己的职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笔者建议更多的“我”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求职预期与职业定位,提高自己在职业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在人类跨人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科学技术正在以巨大的威力,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把人类带人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把知识经济概括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首要的决定因素。知识和信息提供的生产力将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行业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它的重视学习、重视教育、重视创新的特征,反映出知识经济是一种“学习型经济”、“教育型经济”。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新类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和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繁荣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信息的积累和利用。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效率以及所获知识的质量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即取决于在这方面人才培养的竞争。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把教育与经济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对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必将产生巨大影响,引发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变革,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所未有的良机。因为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将成为最大的资本,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将大量涌现。二十一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将是社会上最具活力的知识产业之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直至个人在激烈的竞争中成败的关键。这种能力是每个个人的素质和每个国家的国民整体素质的核心,所以,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而与知识经济密切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从教育的角度看,知识经济将引导高等教育向着这样几个方向发展:强调综合的整体素质的教育;着眼于厚基础、宽口径、“准成才”教育;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强化实践、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强化基础,提高综合素质,以增强未来的适应性。这种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包括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完美的个性、较高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必需的竞争与合作能力。具体说,二十一世纪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应具有以下素质:(1)掌握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近
期能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远瞻也能紧跟技术进步,有自学、提高或适应转岗需要的后劲。
(2)具有本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能指导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3)能够捕捉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战略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4)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有竞争意识,在各种挫折面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对自己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和弱化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导致相当一批高职学生缺乏完整、系统的科技和人文素养,缺乏创造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这种不足和缺陷无疑将大大削弱其在竞争社会中的活力。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素质教育。
在高等职业素质教育中,首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思想素质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是高职素质教育中要注意的一个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发展,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社会的一些领域里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当代大学生中有些人对世界、人生、价值表现出茫然和困惑。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集中精力,全身心投人到经济建设中,创造出一流的业绩,才能真正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心理素质是学生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诸种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和能力。在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由于种种因素,面对竞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胜利者,相反,失败却是常有的。理性地面对失败的考验,应当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应改变过去那种对学生重知识的传授、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要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正确地看待现实,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
现代世界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多样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面对多变的多样的世界,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缺少创新能力。这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也可以说进行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创新教育来完成。《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条明确指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由于创新涉及教育诸多方面,所以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必然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力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应力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帮助学生打开智慧的大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努力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还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不照本宣科,不搞传统的注人式、满堂灌教学。在教学中应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还要善于启迪、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如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为提问题是创造的萌芽,而如何解决问题是创造力的直接体现。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心理距离。不同的人际关系,会使人
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影响行动的相互协调,从而影响活动效率。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性质和程度各不相同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除了睡眠的八小时之外,其余时间70%要花在人际间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沟通上。由此可看出,人际交往是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又是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人际交往是人们认识社会、了解自己和他人、协调相互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重要途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本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由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学生思想的单纯性及阅历的肤浅性,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高中阶段又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学生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不仅给在校的高职学生带来一些烦恼,甚至毕业生也会因即将跨人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产生恐惧。因此,应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知识、人际关系技巧等方面的教育,提高高职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使学生有较强的适应、协调能力和角色转换意识。毕业后能更加顺利地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产中去。
未来社会将是合作与协作的社会。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有合作精神,还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而要实现良好的沟通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主要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除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之外,还应组织各种活动,如辩论、演讲等,使学生逐步提高表达能力,掌握相应的技巧,并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合作社会并不代表没有竞争,相反,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就成了当务之急。学校和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使学生懂得“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竞争意识的增强将会给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有关的能力可以称之为“信息能力”。通过信息教育,使学生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即为“信息素质”。作为知识经济的前沿技术—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流,发展信息教育已势在必行。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信息化”社会,高职学生只有具备追踪、了解、掌握、利用电子信息的能力,才能充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信息社会中不断谋求发展。在高职教育中,应注意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及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并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在互联网提供给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有害信息,产生负面效应。要重视学生信息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学会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剔除糟粕,汲取精华。
人的文化素养决定着他在社会上的文明程度,在高职院校中,应通过举办讲座、开设选修课、组织多种活动等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精神文化方面的教育,包括科学、道德、艺术、劳动技术等方面,即进行真善美的教育。
教师始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观念、教师的素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素质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具有接受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与进修提高能力。教师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学习,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做 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也才能在高职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
第三篇:职业素质教育总结
职业素质教育总结
职业素质教育包括德育素质、专业素质和社会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德育素质的培养。主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追求,培养为国家、集体及他人的风险精神。养成遵守纪律、谦让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证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人才与守法公民。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第一步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特色教育内容。学院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学动机。学院通过征文、演讲、报告会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此外,提高多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要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意志、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心理相容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专业素质的培养。专业素质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在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基本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不断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岗位、新的环境。要加强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要他们摒弃以往“从一而终”的老观念。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技能素质方面,注意从理论向实践的倾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讲授以“够用”为度,同时还适当拓宽专业应用范围,让学生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课的特点灵活安排,将专业理论的讲解与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结合起来,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
三、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是指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要重视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学生一起共同缔造具有校园特色、人文氛围的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开展、组织社会实践,结合本专业的需要,让学生进入到服务第一线,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也使学生认识了服务的组织过程、服务环境、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的东西,从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目的的组织专题社会调查,使学生接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生存意识,树立危机感,从而增加了学习动力。适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到社会大舞台中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在不断发展,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也要不断更新,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四篇: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总结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学习总结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为“关键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它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等模块。
这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已经学完《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在课程学习中,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提高我们多方面的能力。为了能够认真总结本学期以来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现将我个人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的学习中,学习了《自我学习能力》和《与人交流能力》两本教材中的初级和中级部分,我始终以提升自我能力为目标,通过共七个模块即《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事实学习计划》、《评估学习效果》、《交谈讨论》、《阅读》、书面表达、当众演讲等知识的学习,分别以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两种途径参加了“自我介绍”、搜集和整理“近十年来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搜集和整理“四川九寨沟”的资料、为“九寨沟”撰写导游词等五次活动。
通过参加这些理论学习和活动实践,使我在听、说、读、写
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对该课程从整体上把握理论体系的同时参加实践,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积累了大量经验。
二、学习中取得的成绩
1、团队协作能力有提高
在小组作业中,我畅所欲言,和小组队员合理分工,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并代表小组向其他小组交流我们的学习经验。在小组作业中,每一个成员都不愿托集体的腿,抢时间去完成自己的任务,相互之间的配合也比较的默契。小组间也共同探讨,共同促进。
经过参加这些活动,我掌握了这种与人交流的方式和团队协作的工作方式。
2、当众发言有进步
李开复曾经说过“当代大学生,不仅会读,会写,更重要的是会说。”在当众发言能力环节,我锻炼了我自己。我参加了“讲述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自我介绍”等活动。在活动中,我向全班同学介绍我自己、从多角度展示自己,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最难忘的往事。
通过这些活动,我当众发言的胆量变大了,现在也能从容地和同学进行交流。
3、学习方法的完善
在“团队协作”和“当众发言”能力提高的,得力于我在学习方法上的不断完善。通过对《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实施学习计
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练习,我已经基本上具备了这方面的写作能力,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写一些小范围的总结,这次写总结就是将理论有一次运用于实践。
三、学习中的不足
通过一学期的交流和学习,使我在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有利一定的提高。但是,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我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对该课程的认知程度不够高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是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还没有现成的思路和学习的方式,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不是很好。对课本中设置的模块和环节不能提前准备思路,思想上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同时,课堂上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不能及时完成。
2、没注重预习,培养自学
由于《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是新开设课程,没有做好预习工作,课前十分钟匆匆打开课本,极速浏览,没有很好的理解透一些理论,如课堂上,老师讲到计划、控制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时,我就感到比较的陌生。
第五篇:英语素质教育课程培训心得
英语课程培训心得
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在开展学生全能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
1.过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提高,忽视能力的培养。2.课堂教学中外缺少课外实践活动延伸。3.英语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师和学生缺少互动。
基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研究学习对策去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法去尝试。
一、教师要注重课本知识与课外延伸阅读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英语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分小组地进行阅读和交流,这样一来,既可以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情谊,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开展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演讲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张开嘴”,同时在讲台上进行演讲表达自身的想法也可以使学生更加自信,增强心理素质;教师也可以根据文章中情景安排学生饰演不同的人物角色,让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坚持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是教学活动根据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而开展。
三、开展专题讨论活动,挖掘人物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一个重要内容还表现在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等形式,挖掘任我的优秀品质,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书育人”首先对于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是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确实起到“言传身教”的模范指导作用。
接地气的学习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让英语生活化并且变得更加有趣。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我们在备课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老师自己备,同时也可要求学生参与。如我们在准备教具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尽可能做到自己手里有什么,学生手中有什么。如果教师能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的话,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保持集中。如可以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等等。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动起来。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在操练中我们不但要学生动口,而且还应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表情、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学生去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新课程改革强调能力,但更应注重基础。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英语教育,可谓是英语学习基础的基础。虽然现在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小学英语课更多注意的只是重复记忆;所以说初中英语基本上是大部分地区英语教育的启蒙教育,其目的应是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和培养一些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才让学习落到实处。
以上几方面就是我对这次英语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