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修订意见 综述

时间:2019-05-15 00:3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病防治法修订意见 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病防治法修订意见 综述》。

第一篇:职业病防治法修订意见 综述

中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历史进程与走向

一,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经济的飞速增长期,由于配套政策的不及时,是我国也处于职业病的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职业病的防治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迅速发展期。

1997 年到 2005 年间,全国新发职业病例共计 100234 例,平均每年新发病例达11137例,在2002年更达到了高峰,当年达到14821例。2006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 11519 例,其中尘肺病 8783 例,占诊断职业病病例总数的 76.25%。2007 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 14,296 例。其中,尘肺病 10,963 例,占新职业病病例总数的 76.69%。2008 年新发各类职业病 13744 例。2009 年新发各类职业病 1.8 万余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其中尘肺病新病例 1.4 万例,死亡病例 748 例。在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 91.89%。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近年的发展中职业病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数量还有上升的趋势。据卫生部统计,我们中小型企业的职业病问题尤为突出,其中尘肺等疾病最为突出。

2009 年以来,发生了几起引起全国震惊的职业病维权难、诊断难事件。“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湖南张家界的工人无法进行职业病检查的事件,北京市房山区 200 名尘肺矿工遭遇职业病诊断维权难事件等再一次将职业病防治纳入人们的视野,深刻的剖析与反思现行职业病诊断程序存在的有关制度障碍,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也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我国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建设

1994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其中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002,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其中第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从1995年7月1日,第一部以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为目的的地方性法规《福建

1省职业病防治条例》开始实施;2002年5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及其《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标志着我们的职业病防治走上了法制道路。《职业病防治法》和《管理办法》是企业及劳动者维护自身权利的依据所在,但由于各种因素,这两部法律及行政规章并未能将现行的一些矛盾纠纷予以彻底解决或预防,对一些问题的前瞻性上也缺乏必要的规定。

三,我们目前职业病防治法的不足

朱应平在《<职业病防治法>中的几个问题》3中提出,最初设想的《职业卫生法》最后改为《职业病防治法》,从立法的操作性和规范性角度考虑, 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此举理所应当。理由有以下几点:一,职业卫生法的起草者主要是多年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和专家, 他们对职业病防治有一种本能的思维惯性和起草思路,提交的方案思路以及内容主要是针对于职业病防治。二,对职业卫生的确切含义和规范范围无法确定。作为一部法律, 必须对职业卫生作出明确具体的界定。三, 从我国国情来说, 目前尚无足够的执法力量去管理监督职业病(主要是工业企业)以外的更广泛领域的职业卫生,而且确立职业卫生的范围也意味着受规制对象要承担相应的对其工作人员的经济支付的义务, 国家目前还不具备承担如此大范围的经济赔偿或补偿的能力。

石雅馨、石珉光在《<职业病防治法>应修订的重点》中提到职业病防治遇到的几个问题。一,执法主体有待体现。2003年中编办发布《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调整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定主体,由安监部门接管原属卫生部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责。2005年,卫生部与国家安全监管局下发《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再次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安监部门各自的职责范围,以及协调工作机制。但是我们现行的《职业病防治法》未能进行调整,确定安监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使安监部门长时间以来只能以《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这一下位法为依据来行使执法资格,在职业病防治中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同时许多地方的卫生行政部门在职业病的防治环节已经放手,几乎是无所作为。二,企业自律监管矛盾重重。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将职业健康的监护监管定位在由有毒有害企业“用人单位”自律监管,政府始终处在间接监管状态。这样使得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由于利益冲突形成了法律关系上的一对利害关系主体,而用人单位却处于相对优势的位置,其结果自然是欠公平和公正的。三,《职业病防治法》中没有体现收到职业病危害的一线劳动者如何对企业行使监督权。

刘映春、王宁等在《对我国职业病诊断法律制度的讨论》中对《职业病防治法》中涉及到的在职业病诊断程序上的制度缺陷进行了总结。一,日常职业健康检查信息告之途径不畅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由于利益的关系,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反映出在制度涉及上的问题,以道德去规范人群没有发挥处法律强制性的效力。二,职业病诊断机构权力垄断。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行政权力的介入,专门机构诊断机制造成了“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的发生。法律没有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有效的医疗资源,导致具有职业病诊断垄断权力的少数机构轻松地以一些理由将患者的申请拒之门外。三,提供申请材料的责任分配机制不合理。劳动者承担提交申请材料的责任过重。在职业病诊断申请时,要求劳动者(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包括“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其他材料等。”很多资料是由用人单位掌握的,因为用人单位利益而导致的获取材料的风险却由劳动者来承受,这本身是制度设计的一个缺陷。四,诊断机构履行职责不到位。《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赋予了诊断机构要求用人单位提供资料的权力并规定了用人单位不提供的法律后果,规章的本意是想防止用人单位不提供这些资料可能导致无法做出诊断,但规章过于相信诊断机构了,恰恰没有规定诊断机构不作为的法律后果。权力的放大与垄断使得诊断机构未能很好的履行职责,未尽依法搜集证据材料的职责,存在严重不作为。

同时《对我国职业病诊断法律制度的讨论》也提出了对修改草案的几点讨论意见,一是增加公会组织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规定;二是增加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名单的规定;三是改变提供资料的责任主体。四是增加了仲裁程序解决与职业病诊断相关的劳动争议。

李涛在《关于我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的思考》中提到鉴定是有一定仲裁特征的行为。医学鉴定一般是指在对有无疾病或健康损害、疾病或健康损害程度进行判定的基础上, 对引起疾病或健康损害的原因进行认定或确定, 一般由具有相应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组织或由行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 如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鉴定等。职业病诊断鉴定则是针对当事人提出的职业病诊断争议问题, 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依程序

进行的行政技术仲裁。

插图1, 职业病防治的鉴定程序

插图2多国职业病防治制度对比

李涛研究提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从 2002年发布至今已有7年,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职能已经做了很大调整, 职业病防治机制、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 应尽快修订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首先, 应强化职业病诊断的医学技术属性。其次, 应强调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综合管理。在现行体制下, 职业病诊断鉴定办公室可设在卫生监督机构或劳动部门, 由卫生、劳动、安全生产、工会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第三, 或将职业病鉴定委员会改为职业病认定委员会, 由卫生监督、劳动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以及工会代表、职业卫生与职业病专家组成, 主要对职业病诊断争议进行认定, 或对职业病诊断技术问题进行鉴定。第四, 在管理办法中增加职业病诊断指导原则、职业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程序, 以有利于将那些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健康损害及时认定为职业病, 并规范职业病诊断和鉴定行为。

郭庆,朱学堂在《关于职业病诊断中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中提出《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虽然使用了过错推定原则,但未规定因用人单位的过错,无法或故意不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使劳动者无法进行职业病诊断的后果,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在具体执行上,受到企业追求利益的驱逐,这条规定会成为对劳动者健康的一种剥夺,客观上会成为用人单位拒绝上交相关资料的导火索。《关于职业病诊断中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问题,一是职业病危害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二是劳动者的举证难问题,包括举证能力,举证距离以及举证证据的性质。在职业健康纠纷中,劳动者 只能证明自己受到了损害和损害程度,难以证明该损害是由职业活动造成的,更难以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多数外来务工者由一于回原籍医治,更是根本无法举证等。

钱亚芳、戴苡、王正飞等在《论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的立法完善》中提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存在立法缺陷。《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上交的申请材料使劳动者承担全部举证责任在法理上有失公允,一是劳动者远离证据源取证困难,二是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容易规避提供资料条款制约,在此基础上使得怪圈的出现, “劳动仲裁部门需要医疗保险部门的工伤认定, 医疗保险部门需要职业病诊断机构提供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卫生监督部门提供现场环境卫生调查报告, 卫生监督部门需要对用人单位在开工前审批、监督, 事后进行查处才能形成报告。”如果按照这样的程序要求, 劳动者维权无疑进入了死胡同, 用人单位不提供有关材料, 卫生部门就提供不了环境报告, 劳动部门也就做不了工伤鉴定, 劳动仲裁更是无从谈起。

《论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的立法完善》中提出,针对《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10条提出了诊断鉴定程序存在错位规定,其次在卫生部下发《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350 号, 以下称《诊断通知》)规定中也存在用人单位视为未按规定履行职业卫生法定义务的条款缺乏法律支撑;最后《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19条对最终鉴定救济手段的法律规定是模糊的,在进行了一次,二次鉴别之后不满意的由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但是对于最后结果仍然不满意的却没有明确规定。

王影《浅析我国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提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职业病监管体制不健全,执法主体不明确,多部法律法规对职业病防治的执法主体规定错乱;二是劳动者意识淡薄,地方政府和企业责任缺失,一方面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认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加上生活的压力,很多进城务工者甘冒着损害健康的危险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再者政府为了地方的发展,规避发展中发生的职业病危害,甚至有的地方政府把职业卫生监督视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以行政权力干扰《职业病防治法》的实行;三是职业病患者维权难过鉴定关。

三,国际队职业病防治做法的借鉴意义

1.美国。美国于 1970 年通过了《职业安全与卫生法》,成立了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并对职业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国政府通过立法将职业病诊断和治疗纳入了劳动者医疗保险体系,受劳动部门及司法部门监督和仲裁。如果雇主或保险公司拒绝承认诊断结果,可由各州政府劳务部门进行调解仲裁。如调解无效或仲裁结果不被争议双方接受,还可诉诸法庭,并可逐级上诉;该国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员享有检查权、档案调阅和抽样检查、发布改正命令和进行处罚的权力,对违反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标准的雇主将视情节处以民事赔偿或刑事处罚。

2.德国。德国将职业病的预防、认定和赔偿均纳入法定强制保险体系进行管理;医生和雇主有义务向工伤事故保险联合会通报疑似职业病的病例;患上职业病的职工有权要求治疗和获得经济补偿;对未列入《职业病条例》但符合标准的“类职业病”,患病投保人可获得与职业病相当的赔偿;该国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非常规范,从病例通报、调查取证、工业卫生、专家报告、行政判定到诉讼程序上都有严密规定;此外该国工伤保险同业公会还开展职业病调查取证工作,并以此作为职业病判定的依据。

3.日本。日本将职业病纳入劳动灾害保险范围,由辖区劳动基准局监督署负责职业病认定工作; 任何一个医师或牙科医师都可进行职业病诊断;门诊若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时,可由辖区劳动基准局监督署做出认定,尘肺病人则由厚生劳动者尘肺病审查委员会负责认定; 如劳动者对劳动基准局监督署的认定存在异议时,还可向各都道府县劳动基准局劳动灾害保险审查官提起审查申请; 该国在职业安全生产领域内实行中央到基层的三级监督垂直管理体制;监察员有权力监督、监察和指导企业的用工行为,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四,对于职业病防治的建言建议

石雅馨、石珉光在《<职业病防治法>应修订的重点》针对职业病防治环节上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职业病防治基金,建议效仿发达国家成立职业病防治基金会的做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向企业征集相应数额的职业病防治基金,对于一些小规模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按其情况预收职业病防治保证金、押金和赔偿金,由职业健康监护、监管和监察的卫生行政机关掌控使用,以此改变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缺乏资金保障的被动局面,使广大的职业病受害者能够获得及时的救助。二是终极责任,排除异形;在职业病防治法规中,应当以法律形式来确定有毒有害企业的终极责任,以此排除形形色色的干扰,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三是依靠上级工会维权,建立在有毒有害企业内的工会,成员一般都是本企业职工,受客观条件制约,依靠他们为本企业的劳动者维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四,三位一体 终身保护。现行《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健康监护权由用人单位单独承担的形式,是一种没有综合制约力和相应制衡力量来干预的形式,不能发挥对职业病防治的监控作用。政府应该实施系统工程,多角度地介入监管控制。五,完善执法模式,其中包括一是及时弥补法律缺位;二是建立健全相应的专业执法机构;三是确定执法机构的独立执法地位;四是将职业病防治的专业执法实行梯级管理,以地市级为底线构建执法机构;五是因地制宜,有毒有害企业数量较少的地区可并由相邻区域执法机构监管;六是构建垂直领导,辅以异地执法、交叉执法等制度来保证执法质量。

刘映春,王宁在《对我国职业病诊断法律制度的讨论》中提出对完善职业病诊断程序的几点建议,1.扩大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义务主体的范围;2.建立合理利用医学诊断结果的受理劳动者申请的机制;3.重新分配提供申请材料的举证责任规则;4.加大卫生行政部门履行职责的主动性;5.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教育和对用人单位的监督;6.设立职业病救助专项基金。

王影在《浅析我国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提出以下几点。1,健全监管体制、明确监管主体及其相关职责。改变目前多头管理,实际上无人负责的状况,要建立包括劳动部门(人保部)、卫生部门和安监部门的一体化监管体制,特别是劳动部门不能缺位。2,突出企业的责任,加强对企业和地方政府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管。3,放低鉴定机构的门槛,只要是达到《职业病鉴定管理办法》的技术条件,突出申请,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就可以获得职业病鉴定机构的资质,允许鉴定机构之间的合理竞争,只有放低职业病鉴定机构的门槛,职业病患者的权益才能得到第一步的保障;在举证方面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建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简化职业病鉴定程序。

郭庆,朱学堂在《关于职业病诊断中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中有针对性的提出对法律条文的修改。修改《职业病防治法》第42条,增加用人单位不能提供、无法提供或不能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的相关资料,在无法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排除其他致病因素时,应当诊断为职业病。修改《职业病防治法》第48条,增 加“因用人单位的过错不能提供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资料,应参考有关机构提供的资料和劳动者自述,在 用人单位无法证明不存在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危害因素时,则视为存在该危害因素。由最高 人民法院对《关于民事诉讼证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二款进行解释,“高度危险作业”应包括可引起劳动者职业病的职业危害作业。职业健康侵权与职业病诊断中实行举证倒置并非免

除了劳动者的全部举证责任,劳动者不但要对自己所受伤害举证,而且要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自己没有主观上的过错。

李涛在《关于我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的思考》中针对研究中的问题提出,1,合理分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适当增加用人单位举证责任;2,科学设置职业病诊断程序规程,一是人为限制初次职业病诊断机构有违立法本义,二是人为限制初次职业诊断机构不利实践操作;3,科学考量职业病诊断鉴定行为法律性质,目前劳动者对诊断鉴定结论不服却很难推翻这一结论, 既无法以行政裁决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因为鉴定机关不是行政机关;也无法提起民事诉讼, 因为这不是一个民事法律行为。所以虽然鉴定行为作为一种技术行为却产生了行政行为的效果, 而同时又不承担行政行为的责任。

吴丽萍在《完善我国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制度》中提到在职业病的理赔中,增加听证程序。具体做法:(1)赋予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听取双方陈述和申辩的权力,赋予劳动者听取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听取程序可以帮助鉴定委员会在听取劳资双方意见基础上,做出客观公正的鉴定结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个别鉴定委员会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形成制约。(2)适用先予执行原则。农民工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是实行先予执行的重要依据。在发生安全事故或职业病灾害的情况下,司法部门可采取先予执行措施,责令用人单位先行支付农民工一定的医疗费用,保障农民工患病后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五,参考文献:

1,石雅馨,石珉光.《职业病防治法》应修订的重点.职业卫生.2007(7).2,刘映春,王宁.对我国职业病诊断法律制度的讨论.企业研究.2010(9).115-117,122.3,王影.浅析我国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网络财富.2010(7).208.4,郭庆,朱学堂.关于职业病诊断中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中国卫生法制.2007(04).15 5,李涛.关于我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的思考.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0(36).1-6.6, 钱亚芳,戴苡,王正飞.论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的立法完善.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3).221-225.7, 吴丽萍.完善我国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制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1).69-71.8, 胡世杰.我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性质试析.中国职业医学.2008(2).49-50.9, 杨颖.我国职业卫生立法的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3.10.楚风华,张剑虹.职业安全卫生法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07(5).152-154.11, 胡世杰.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几个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国职业医学.2005(32).53-55.12, 魏静兰,吴培.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3).26,33.13,阳露.中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整合探讨.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4).14,傅贵等.美、英、澳职业安全健康业绩指标及对我国借鉴的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7).103-109.

第二篇:《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意见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

(草案)》的修改意见

一、建立“上下一致”的监管体制

建议将《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中的“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修改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目前,各地都存在着职业卫生监管体制“上下不一致”的问题:有的在省里由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市里是由卫生部门在负责,上下不对口、监管体制不顺畅已成为严重影响职业卫生工作的问题之一。因此,建议将“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修改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求各省、市、县都要比照《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的规定,理顺职业卫生监管体制。

6月10日召开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卫生部和安全监管总局一致认为,中央编办对职业病防治职责的调整,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有利于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并将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参照中央层面的做法,做好相关职责调整。

二、关于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的管理

建议第17条修改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一方面,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可工作和程序应当与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可工作和程序相一致,以便于管理,因此

第17条的规定应当与第24条第3款的规定统一。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很多县(区)还没有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机构,职业卫生监管执法工作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这严重制约了职业卫生监管职责的正确履行。

三、关于对粉尘危害和毒物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实行准入制度

建议第18条修改为:“国家对放射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对粉尘危害和毒物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实行准入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粉尘和有毒物质是威胁我国劳动者健康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共报告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23812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42%;职业中毒(含慢性职业中毒)2034例,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45%。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实行行政许可制度。而对于每年造成大量尘肺病人、危害最为突出的粉尘危害严重的企业,却没有实行准入制度。此外,近年来我国还发生了若干起非高毒物品引发的群发性职业中毒事件,如苏州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的47名工人正己烷中毒事件,因此,不仅应当加强高毒作业的管理,对其他毒物危害严重的行业或企业也应当实行准入制度,这样更加适应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形势和监管的需求。因此,建议对粉尘危害和毒物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实行准入制度,以加大对粉尘危害和毒物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的监管,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四、关于特定情况下对争议资料的判定

建议第49条修改为:“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或者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结合劳动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的职业史,并参考劳动者的自述、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提供的日常监督检查信息等,作出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

“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的,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以及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并对劳动关系、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健康监护等状况作出判定。”

考虑到用人单位解散、破产后,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会遇到劳动关系无法确认,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健康监护档案资料无人提供等问题,无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还是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卫生部门,都无法单独完成上述工作。因此,建议用人单位解散、破产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以及卫生部门联合进行调查,并对劳动关系、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健康监护状况等作出判定。

五、关于法律责任

建议第66条中增加“未按照规定,定期向所在地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的;”法律责任条款。

第24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

所在地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但后面的“法律责任”章节中只对“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的行为”规定了罚则,而对“未定期向所在地负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的行为”没有制定对应的罚则。

六、关于责任追究

建议将《修正案》第78条第2款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或降级的处分;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的处分”。原因如下:

1.对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或降级的处分”的修改,一是考虑“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应当有具体的表现,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这些行为正是“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的具体表现。如果加入“或者”一词,就会使“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缺少了明确的法律界定,易使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受到不利指控。二是因为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记过与降级之间还有记大过这一层级,建议根据情节轻重和处分层级,分别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

2.对于“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的处分”的修改,一是考虑到职业病迟发性和滞后性的特点,现时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发病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几年甚至十几年前,不能因为以前的原因来追究现在监管人员的责任,这样有失公允,也不利于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开展。因此,建议在追究责任时,将起始处分由“记过”修改为“警告”。二是由于在现时情况下,职业病危害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发达国家也杜绝不了,特别是在我国,由于个体差异和企业状况的不同,不可能完全杜绝职业病的发生。因此,不应因出现职业病危害事故,就对监管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否则也有失公允。同时,更不能参用《食品安全法》的处罚办法来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因为食品安全事故一般都是主观故意行为(如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而职业病危害事故则多是客观形成的或是不可避免的(如石材加工中料石破碎环节产生粉尘)。建议对此修改为“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的处分”。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49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本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星级考评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标准化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重要政务信息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信息管理制度》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创一流”管理信息系统工作规定》 GB/T 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发承包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DL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标准》 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DL/T639-199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汛工作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局部修订)GB50260-1996《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关于开展班组安全管理“三讲一落实”活动的指导意见》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员工持证上岗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细则》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作票、操作票使用和管理标准》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DL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轮换与试验制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大唐集团公司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及准入制度》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新厂新制发电企业外委用工安全管理规定》 《关于对有关现场作业人员实施现场准入工作的通知》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策划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设计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招标采购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设备、材料监理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开工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安全检查与评价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启动试运管理规定》 《火力发电厂并网安全性评价》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发电企业运行管理办法》

依据3:GB/T8564-200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依据13:DL/T556-1994《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装置设置导则》 GB/T15468-2006《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

DL/T563-1995《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 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SDJ173-1985《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试行)》 GB/T15469-1995《反击式水轮机空蚀评定》

依据2:GB/T19184-2003《水斗式水轮机空蚀评定》 GB-T2015468-200620《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 SL229-2000《小型水力发电站自动化设计规定》

GB/T11805-1999《水轮发电机组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基本技术条件》 DL/T792-2001《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 GB/T7894-2001《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DL/T817-2002《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DL/T572-19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GB 1094.2-1996《电力变压器 第二部分 温升》 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GB/T 6451-2008《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T 20160《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 50150.T-2006《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GB 1094.3-2003《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1995)DL/T 574-1995《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护导则》 DL 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64-2002 《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 DL/T 5164-2002 《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和绝缘配合》(DL/T 620-997)GB/T16434-199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GB 7674-2008 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DL/T 603-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GB/T703-2007)《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GB 847-1997)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687-1999)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DL 5390-2007《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D L/T 401-2002《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428-1991《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

GB/T7409.3-2007《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583-2006; DLT1049《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583-2006;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自并励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和检修规程》DL/T491-2008;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DL/T489-2006。DL/T995《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T553《220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

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725《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504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587-2007《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大唐集团安生〔2004〕31号《关于切实做好防止人员三误工作的紧急通知》 DL/T 619-1997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 GB9652.2-2007 水轮机控制系统试验。JB/T 3950—1999自动准同期装置。

GB/T 11805-2008水轮发电机组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基本技术条件; DLT 5186-2004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

DL/T 5132-2001 水力发电厂二次接线设计规范。DL/T 5091-1999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

IEC801-1至801-4 《工业过程测量及控制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2、GB7450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集团生[05]348号附件: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水电厂技术监控动态检查考核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试行)》;

2、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DL/T 1056-2007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电监会3号令)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 5173—200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水位观测标准》

CH/T 8020-2009 因瓦条码水准标尺检定规程

DSZ05、DSZ1自动安平水准仪检定技术规程 CH 8009—92 《水电站大坝安全注册办法》(电监安全【2005】24号)《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及启闭机、升船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标准》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

《水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管理办法》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水电厂水工建筑物评级标准》 《水电站大坝安全检查实施细则》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防汛工作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578-2008)、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范(DL/T 5065-2009)DL/T 1009—2006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 规程;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 5 号);

3、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 DL/T 5132-2001 水力发电厂二次接线设计规范。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轮换与试验制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设备检修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水力发电机组A级检修管理导则》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可靠性管理办法》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发电企业节能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动态检查管理办法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预警制度 》 《企业档案管理规定》(档发[2004] 5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DA/T28 – 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科学和技术管理责任制》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科学技术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科学技术成果评审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论文评审管理办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49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机械部分 1994年版)、《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GB/T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15052-1994 《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49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GB/T11651-1989《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安监总规划字[2005]149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GB 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8号令2006年10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基本内容》(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化学品登记中心,2004年7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2002年国务院颁发)《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备品配件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物资仓储管理标准》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物资统一代码编制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公司工程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办法》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设施标准化管理规定》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公务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内部治安保卫管理办法》

第四篇:职业病防治法学习体会

职业病防治法学习体会

十一届全国大常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并于当日实施。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从法律上明确了安监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职业病防治法》的修改,对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是修正,虽然修改的内容不大,但也涉及60多条,重点修改45处。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九十条,比原法增加了十一条。根据安排,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职业病防治法》。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学习:

一、从整体上把握《职业病防治法》修改的重大意义 原《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应当说,原有的各项制度,特别是职业病预防和职业病待遇保障制度,总体是科学、可行的。该法施行九年来,对遏制职业病高发势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职业病依然高发,与职业病相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个别的还演变成了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暴露 出部分用人单位不履行法定的职业病预防义务,职业病诊断难,职业病待遇落实难,监管体制不顺等问题突出。

这次修改,针对解决职业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围绕‚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多项法律制度。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加强了各级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强化了政府防治职业病的法定责任。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第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这是原第9条中增加的一款)。与此相对应,在法律责任一章的第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未依法履行职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处分(这也是新增家的内容)。

(二)理顺了职业病防治监管体制。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围绕职业病的防、治、保三个主要环节,明确了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理顺了监管体制。防,即职业病的预防工作,以安监部门为主负责;治,即职业病诊断和治疗,以 卫生部门为主负责;保,即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工作,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主负责。其中安监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执法主体地位,首次在法律中得到明确。

(三)进一步完善了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从项目立项,到企业的日常管理,政府部门的监管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强化了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控制,有利于改善以前职业病防治‚重治轻防‛的局面。

(四)在诊断程序、制度设臵等方面向保护劳动者权益倾斜。这是《职业病防治法》修改的主要思路之一。新法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在职业病诊断中的责任,按照方便劳动者、简化程序的总体要求,区别情况,运用劳动仲裁、行政判定等方式来解决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的争议问题,并增加了民政救助等保障职业病患者权益的相关措施。另外,新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职业病医疗康复机构的建设,规定诊断机构不得拒绝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的要求。同时新法还通过具体制度倒逼用人单位自觉履行提供职业病所需资料进而落实预防措施的义务。这些条款,为破除劳动者职业病‚诊断难‛的问题提供了保障。

总的来说,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解决了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完善了职业病防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更有利于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 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标志着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预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内容中,与作业现场有关,加强职业病预防和监督检查的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此次修改,进一步强化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规定用人单位义务的有27条,罚则有39项。特别是新增新六条,突出强调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明确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强调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提高了罚款下限或上限。如对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处罚,罚款上限由三十万元提高到五十万元。

(二)加大了前期预防力度。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新增第十四条,强调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 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必须符合职业卫生要求,并鼓励和支持用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特别是新增加了设备要求,拓宽了从源头控制的途径。

(三)突出了职业病危害防治重点。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第20条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在原来18条的基础上增加对从事高危粉尘作业实行特殊管理的规定,突出了职业病危害防治重点。

(四)强化了现场监督检查。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安监部门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相关规定有27条(24条职责,3条法律责任),在条文中明确安监部门要求的有51处,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统称的还有7处。主要体现在对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上,并赋予了若干职权。如安监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职业病危害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危害状态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安监部门可以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等等。以上可以看出,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加强了职业病的源头预防和控制,强化了用人单位的责任,赋予了安监部门在职业病预防监督检查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因此,安监工作的任务更重了,责任更大了。

三、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立法背景和切入点上的不同

仅列几种。请大家注意对比学习和研究。

1、生产事故与职业病存在时效上的剪刀差

我国安全生产事故连续10年双下降。职业病人不仅总量大,而且报告职业病例呈连年上升趋势,据卫生部统计,2009年比2008年增加32%,2010年比2009年增加50%。与此同时,我国职业危害范围广,接触危害劳动者人数众多,群体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引起国内国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我省看,据省卫生厅提供的数据,2003年至2009年,每年报告新发职业病增长速度超过10%。

2、现场效应与累积效应

安全生产事故往往是误操作、麻疲大意造成的。一次性损害大,往往造成人员死亡,甚至多人死亡。具有震惊效应,一下子引起政府、社会的关注。事情处理完了,事件得到较好的平息。为了平息事故,往往政府垫资负责善后工作,越大的事故,对人的补偿来说,后遗症较少。采取的措施,从技术上将是加强自动连锁。职业病往往是被动接受不良环境造成的,潜伏期长。病人不是当场或短期死亡,病人长期患病,且越积越多,时间越长,个人保障越容易出现问题(原单位人事变动,企业兼并重组,政策变化等等因素制约)。病人正直青壮年,对劳动力资源的持续发展有威胁。重要手段是加强防护(改善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

3、经济范畴与社会范畴

立法宗旨的变化。见第一条。职业病防治法德修订,由过去单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社会管理、民生在政府管理中的比重大大加强了。经济预期放缓,留出空间;‘十一五’ GDP年均增长11.2%,‚十二五‛是7%;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首次定位在7.5%,首次低于8%。特别对违法企业的关闭力度加大了。过去是容忍,现在开始扭转、治理。广州白云、荔湾两区2011年9月28日以来,至2012念月27日,发生1、2二氯乙烷中毒事故,39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涉及34家无证作坊。事件发生后,白云检查企业2131家,无证的911家,全部责令停产;荔湾检查企业742家,无证的517家;两区处理违法嫌疑人35人。一下子处罚这么大,过去少有。

4、概念明确与不明确。职业病有明确的法律概念,而安全生产至今无法定概念。

5、正向要求与倒逼归因

安全生产:要求是确保,必须这样。什么是确保?香港高等法院在审理判决陈保佳诉吴满森及另一人案时,对特区《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中第6条关于雇主的‚确保‛责任作了如下解释:确保是个非常高的标准,除非能够证明原告所提出的要求并非切实可行。(见《劳动保护》杂志2011年12期,《香港〈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的创新之处》,作者刘阳)。具体要求有若干项,包括硬件、软件,具体规定不细讲。与此对应,国家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通过事故调查,追究责任。是国家制度。

职业卫生:倒逼归因。也是重视源头管理,专设了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两章,同时在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一章中,采取向劳动者倾斜和归因诊断的制度安排,通过倒逼机制,对没有承担义务的行为,要求承担不利后果。

四、职业病防治制度解读

《职业病防治法》共7章90条。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主要归纳为四项国家制度和十三项监督管理制度。

1、四项国家制度

(1)国家鼓励制度,第八条;(2)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第九条;(3)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第十六条;

(4)特殊管理制度,第二十条。这4项制度跨越了总则和前期预防两章。其中申报制度规格高了,特殊管理制度范围大了。

2、十三项监督管理制度

涉及政府和用人单位,包括硬件与软件建设,既包括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也包括后续保障。三审三查一告知,两测两史两档案。

三审: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建设项目防护设施设计审查(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控制效果评价审查。

三查:岗前、岗中和离岗查体。

一告知:用人单位对自己依法做的工作和情况、现状(是否超标等)向劳动者履行告知义务

两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专人负责)、定期检测(评价)(依法设立的技术服务机构)。

两史: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两档: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实际上包括了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断治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1、三审:主要是硬件,是源头控制。

第二章前期预防。这一章节只有七条(14-20条),篇幅 虽然短,但内容重要。防治职业病的法定方针是‚预防为主‛,预防就要从源头抓起,只有在源头实施控制和管理,才是最主动的,也是最有效率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工作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和三审的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在其设立时,不仅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设立条件即一般的条件,在防治职业病方面还有特定的条件,就其工作场所而言,还应当符合以下六个条件: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17、18、19三条,规定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建设项目防护设施设计审查(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控制效果评价审查。国家局配套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51号令)

2、三查:《职业病防治法》第36条规定: 对从事接触 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47号令)第三十条规定: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5)等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

3、一告知:除上款的告知要求外,《职业病防治法》第34条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47号令)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用人单位违反本条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 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职业病防治法》第25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臵设臵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在第十五条重申上述规定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臵设臵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臵措施等内容。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臵设臵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

4、两测:《职业病防治法》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国家局47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 5条作细化,规定: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第十九条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十条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第二十一条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有下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一)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

(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

(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应当落实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并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在日常的职业病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现状评价过程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其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5、两史: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病防治法》第47条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

1、病人的职业;

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必然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第48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6、两档案:《职业病防治法》第2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措施的第(四)项规定:建立、健 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第37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国家局47号令《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国家局配套了《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49号令)。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健康出现损害需要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资料。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档案资料:

(一)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

(二)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臵、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

(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

(七)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臵记录;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臵情况记录;

(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

(十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

(十二)其他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资料或者文件。

五、工作落实

总体上怎样把握,我归纳了四句话,十条,三十个字。即:30字:建机构、定制度;搞辨识、签合同;上设备、重防护;常查体、贵防御;守承诺、受监督。

1、建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设臵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 备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大力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职工安全操作水平。

2、定制度。重点建立健全以下13项主要职业健康管理制度:⑴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⑵职业危害告知制度;⑶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⑷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⑸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⑹劳动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⑺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⑻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⑼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⑽职业危害事故的处臵及报告制度;⑾应急管理制度;⑿职业健康奖惩制度;⒀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3、搞辩识。积极开展职业危害辨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职业危害因素。

4、签合同。依法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5、上设备。所有存在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依照规定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真正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及时向从业人员公布检测结果。

6、重防护。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

7、常查体。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组织所有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离岗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要求,如实、无偿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劳动者申请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以及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结论、复查建议及治疗结果等相关资料。

8、贵防御。坚持预防为主。要开展分工种、分岗位、分层次、分类别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培训考核成绩记入员工教育培训档案。使劳动者了解岗位职业危害情况,掌握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施、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开展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定期维护、检修和保养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要加强对职业危害隐患的排查治理,将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之中,做到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治理,形成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对查出的隐患要登记建档,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期限和预案,确保隐患排查到位、整改到位。

9、守承诺。前提:职工在上岗前无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健康问题,是健康的。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高度重视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10、受监督。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监督检查,接受监督。做不到位,出了问题,要受到处罚。

另外,一优先、一禁止。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不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总之,要建立并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全面落实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工作的主体责任。

第五篇:(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工作小结

为了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提高用人单位、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的法制意识,提高全社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一步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根据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开展了以“工作、健康、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现将宣传周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领导对本次职业病防治宣传周活动高度重视,把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由区卫生局牵头,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成立了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区卫生局副局长邱晚昌;副组长:区卫生监督所所长周杰辉、疾病控制中心监测科长谭阜康;成员由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科和疾病控制中心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并制定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方案,做到各种准备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机构到位,确保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

二、采取多种形势开展宣传活动

在宣传周期间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我所工作人员深入到厂矿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及检查督导,共写出检查现场笔录10份,提出卫生监督意见书10份,要求各用人单位在宣传周期间,在工厂大门口、车间门口悬挂宣传横幅,树宣传牌,办宣传职业病防治有关的科普知识的板报及宣传栏,充分发挥利用宣传标语及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使宣传工作达到了良好效果。我区卫生监督所在此次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宣传材料100份,深入企业宣传20次;现场咨询10次,接受咨询人数1885人,举办培训班1次,接受培训56人,出动宣传人员60人次,出动宣传车辆2次,悬挂横幅2条。

三、组织培训交流座谈

在4月30日,召开了区直厂矿企业负责人及医疗单位放射科负责及分管副院长培训交流座谈会,并以会代训,组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职业病防治防护相关知识,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提高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要性。

四、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宣传周活动,使我们自身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教育和提高,认识到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护知识的缺乏和迫切需求,同时也看到少数私营企业为谋取短期经济利益,对保护劳动者健康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潜在的危害,要充分利用媒体和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使劳动者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尽管本次宣传周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离劳动者所需求的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普及力度,着力于提高广大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护知识及健康维权意识,为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SCF BD尽管本次宣传周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离劳动者所需求的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普及力度,着力于提高广大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护知识及健康维权意识,为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下载职业病防治法修订意见 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病防治法修订意见 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病防治法》教案

    《职业病防治法》教案 学习要点: 了解职业危害、职业病、职业禁忌症的含义;理解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预防的权利和义务;熟悉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掌握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护方法......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材料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劳动者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有......

    职业病防治法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资料一、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

    职业病防治法试题

    «职业病»宣传培训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工种:成绩: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 1.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共有( )。 A. 10大类115种B. 9大类99种C. 14种 2.在进行地下污水管道疏通、挖地沟......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总结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工作,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开展2017年《职......

    2012最新职业病防治法

    关于认真做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和贯彻落 实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2‟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方案

    海南区安监局 2012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方案为保护广大从业人员健康,有效宣传2011年12月31日修订施行的《职业病防治法》,根据《乌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单 2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单 什么是(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