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全国总工会素质工程文件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的通知
2010-04-19 本文访问次数:90
总工发[2010]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围绕《规划》目标任务分解指标,研究制定本地区(本系统)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阶段性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广泛收集典型案例和创新模式,积极探索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和新途径,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科学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
中华全国总工会
2010年4月8日
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
(2010-2014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和《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的部署要求,特制定《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国工会十五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大力弘扬中国工人伟大品格,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
从2010年起,各级工会要以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作为工会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全面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使职工队伍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职业道德建设更加深入,科学知识更加普及、技术人才结构更加合理,职工教育培训机制更加完善,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更加繁荣。
——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
职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实现对职工的科学理论体系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工人伟大品格教育、劳模精神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全覆盖。
——加强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全面推动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建设,通过各类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传播与普及,引导职工树立科学理念,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水平。实现各类科学文化教育活动覆盖率达到80%以上,使1000万以上职工提升学历层次。命名4000个基层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重点扶持其中500个优秀示范点建设。建设5000家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带动各级工会建设50000家以上“职工书屋”。
——加强技术技能素质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积极探索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广泛开展群众性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引导职工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和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活动覆盖率达到85%以上,使2000万以上职工提升技术等级。实施1000万以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转岗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民主法治素质建设。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积极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法制宣传教育下基层、进企业、进班组,增强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识,提高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能力,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推动职工队伍与社会稳定,实现各类普法宣传教育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加强健康安全素质建设。倡导健康安全卫生理念,普及健康安全知识,引导职工提高安全生产与身心健康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条例,增强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能力,实现各类群众性安全健康卫生教育和“安康杯”竞赛活动覆盖率达到80%以上。提升健康生活指数,动员70%以上职工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加强社会文明素质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努力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符合文化发展规律、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与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新机制和新格局。深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引导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升职工队伍文明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各类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实践活动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以理想信念、科学发展、形势任务、中国工人伟大品格、劳模精神、民主法制、优良传统等为主要内容,每年设立相应主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大众化、通俗化、经常化。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讲文明、铸诚信、树新风”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观,引导职工提高职业道德意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操、实践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把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职工与服务职工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学习活动。
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创造新形式,赋
予新内容,培育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班组,造就一大批掌握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本领的知识型职工。深入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倡导和组织职工多读书、读好书,推进“职工书屋”建设,运用读书节、读书月、读书会、读书征文、学习讲坛、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努力做到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自费学习与单位资助学习相结合,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为职工自学成才创造条件。
(三)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劳动竞赛和技能培训活动。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以“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和职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各类职业学校按需施教、定向培训,鼓励企业为学员实习实训创造条件。推动就业准入制度,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建立职工素质档案和企业优秀人才信息库,加强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推广“首席技师”、“金牌工人”、劳模和技能人才工作室等做法,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能够适应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要求的技能人才队伍。深入开展具有行业特点和性别特点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引导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参与新实践,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贡献聪明才智。
(四)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以“五五”普法和“六五”普法为抓手,以《宪法》、《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重点,在职工中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引导职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促进职工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组织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等制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不断提高职工民主法治意识。结合国家普法规划,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法制宣传教育,采取职工易于接受、行之有效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把学习与宣传、普法与教育、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巩固普法成果。
(五)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健康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深入宣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引导职工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贯彻安全生产标准,推进安全生产实践。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病防治能力,普及职工安全健康卫生知识,增强职工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女职工“四期”保护和身心健康意识。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增强职工参与健身的自觉性,提高职工身体素质。
(六)坚持不懈地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和职工文化活动。
继续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积极倡导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广泛开展“建文明班组、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活动,引导职工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诚实守信。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以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书屋”、活动室为载体,不断丰富基层文化体育活动的内涵。根植企业、面向职工,打造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
职工的文化精品,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组织职工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壮大职工志愿者队伍,使之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国工会系统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和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宣教部负责。各地工会要在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目标,并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共同推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社会参与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作格局。
(二)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管理,逐步形成绩效考核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制定各类鼓励职工提升素质的政策法规,为职工学习成才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逐级量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内容、规范职责分工,并纳入各级工会领导干部管理考核范围。要从转变工作方式入手,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重视和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整合工会内部资源,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务求实效。定期表彰奖励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交流基层创造的新经验、新成果。
(三)抓好阵地建设。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办好工会各类职工院校、企业职工学校、农民工学校、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和职工技能培训基地,为增强职工的岗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打造多样化、广覆盖、开放式的晋级平台。积极争取将工人文化宫、体育场、俱乐部、职工学校、“职工书屋”等工会文化教育培训阵地纳入公共文化教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工人报刊和工会网站的作用,建设一支职工网络评论员队伍,使之成为职工教育、舆论宣传和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阵地和力量。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专项资金投入,各级工会要从本级工会经费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重点用于职工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和阵地建设。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职工教育培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推动和督促企业把工资总额的1.5%-2.5%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足额提取和使用纳入集体合同,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加强职工群众监督,确保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
(五)创新工作方式。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远程开放继续教育服务平台,为职工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大力推动职工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满足职工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探索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途径。建设以中工网为依托的全国职工教育专题网站,开办职工教育培训专题网页和栏目。组织编写制作适合职工素质提升需要、体现工会特色的职工教育培训教材和职工读物。建立适应多层次需求的师资骨干队伍。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活动,努力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扩大舆论宣传。积极协调各类主流媒体,加大对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宣传力度,扩大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以工人日报为龙头的工人报刊、网站的舆论引导作用,广泛宣传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人人参与素质工程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要按照本《规划》的精神,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
实的具体措施。
附:《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目标分解表》
第二篇:中华全国总工会文件
中华全国总工会文件
总工发〔2016〕27号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
《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已经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书记处第五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全国总工会
2016年10月9日
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发挥基层工会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单独或联合建立的基层工会委员会。
第三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可以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也可以由工会委员会选举产生。
第四条 工会会员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保留会籍的人员除外。
第五条 选举工作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遵循依法规范、公开公正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会员的民主权利,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第六条 选举工作在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工会领导下进行。未建立党组织的在上一级工会领导下进行。
第七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换届选举的筹备工作由上届工会委员会负责。
新建立的基层工会组织选举筹备工作由工会筹备组负责。筹备组成员由同级党组织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工会可以派人参加。
第二章 委员和常务委员名额
第八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名额,按会员人数确定: 不足25人,设委员3至5人,也可以设主席或组织员1人;
25人至200人,设委员3至7人; 201人至1000人,设委员7至15人; 1001人至5000人,设委员15至21人; 5001人至10000人,设委员21至29人; 10001人至50000人,设委员29至37人; 50001人以上,设委员37至45人。
第九条 大型企事业单位基层工会委员会,经上一级工会批准,可以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9至11人组成。
第三章 候选人的提出
第十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的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副主席的选举均应设候选人。候选人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热爱工会工作,受到职工信赖。
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中应有适当比例的劳模(先进工作者)、一线职工和女职工代表。第十一条 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合伙人以及他们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单位工会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副主席候选人。
第十二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的委员候选人,应经会员充分酝酿讨论,一般以工会分会或工会小组为单位推荐。由上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根据多数工会分会或工会小组的意见,提出候选人建议名单,报经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工会审查同意后,提交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十三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可以由上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根据多数工会分会或工会小组的意见提出建议名单,报经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工会审查同意后提出;也可以由同级党组织与上一级工会协商提出建议名单,经工会分会或工会小组酝酿讨论后,由上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根据多数工会分会或工会小组的意见,报经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工会审查同意后提出。
根据工作需要,经上一级工会与基层工会和同级党组织协商同意,上一级工会可以向基层工会推荐本单位以外人员作为工会主席、副主席候选人。
第十四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在任职一年内应按规定参加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凡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参加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的,一般不再提名为下届主席、副主席候选人。
第四章 选举的实施
第十五条 基层工会组织实施选举前应向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工会报告,制定选举工作方案和选举办法。
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应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第十六条 会员不足100人的基层工会组织,应召开会员大会进行选举;会员100人以上的基层工会组织,应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的,按照有关规定由会员民主选举产生会员代表。
第十七条 参加选举的人数为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时,方可进行选举。
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会委员应差额选举产生,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的差额率分别不低于5%和10%。常务委员会委员应从新当选的工会委员会委员中产生。第十八条 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可以等额选举产生,也可以差额选举产生。主席、副主席应从新当选的工会委员会委员中产生,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应从新当选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
第十九条 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的,一般在经营管理正常、劳动关系和谐、职工队伍稳定的中小企事业单位进行。
第二十条 召开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由上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主持;不设委员会的基层工会组织进行选举时,由上届工会主席或组织员主持。
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时,可以由大会主席团主持,也可以由上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主持。大会主席团成员由上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根据各代表团(组)的意见,提出建议名单,提交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表决通过。
召开基层工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委员、主席、副主席时,由上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或大会主席团推荐一名新当选的工会委员会委员主持。
第二十一条 选举前,上届工会委员会或工会筹备组或大会主席团应将候选人的名单、简历及有关情况向选举人介绍。
第二十二条 选举设监票人,负责对选举全过程进行监督。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时,监票人由全体会员或会员代表、各代表团(组)从不是候选人的会员或会员代表中推选,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召开工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时,监票人从不是常务委员会委员、主席、副主席候选人的委员中推选,经全体委员会议表决通过。
第二十三条 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不能出席会议的选举人,不得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选票上候选人的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第二十四条 选举人可以投赞成票或不赞成票,也可以投弃权票。投不赞成票者可以另选他人。
第二十五条 会员或会员代表在选举期间,如不能离开生产、工作岗位,在监票人的监督下,可以在选举单位设立的流动票箱投票。
第二十六条 投票结束后,在监票人的监督下,当场清点选票,进行计票。
选举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发出选票的,选举有效;多于发出选票的,选举无效,应重新选举。
每张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无效票。
第二十七条 被选举人获得应到会人数的过半数赞成票时,始得当选。获得过半数赞成票的被选举人人数超过应选名额时,得赞成票多的当选。如遇赞成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再次投票,得赞成票多的当选。
当选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可以另行选举。如果接近应选名额且符合第八条规定,也可以由大会征得多数会员或会员代表的同意减少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第二十八条 大会主持人应当场宣布选举结果及选举是否有效。
第二十九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主席、副主席的选举结果,报上一级工会批准。上一级工会自接到报告15日内应予批复。违反规定程序选举的,上一级工会不得批准,应重新选举。
基层工会委员会的任期自选举之日起计算。
第五章 任期、调动、罢免和补选
第三十条 基层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五年,具体任期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决定。经选举产生的工会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副主席可连选连任。基层工会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换届选举。遇有特殊情况,经上一级工会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换届,延期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
上一级工会负责督促指导基层工会组织按期换届。第三十一条 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应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
第三十二条 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民主测评和上级工会与同级党组织考察,需撤换或罢免工会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副主席时,须依法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非经会员大会全体会员或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无记名投票过半数通过,不得撤换或罢免。
第三十三条 基层工会主席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空缺时,应及时按照相应民主程序进行补选。
补选主席,如候选人是委员的,可以由工会委员会选举产生,也可以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如候选人不是委员的,可以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补选为委员后,由工会委员会选举产生,也可以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补选主席的任期为本届工会委员会尚未履行的期限。补选主席前征得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工会的同意,可暂由一名副主席或委员主持工作,期限一般不超过半年。
第六章 经费审查委员会 第三十四条 凡建立一级工会财务管理的基层工会组织,应在选举基层工会委员会的同时,选举产生经费审查委员会。
第三十五条 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名额一般3至11人。经费审查委员会设主任1人,可根据工作需要设副主任1人。
基层工会的主席、分管财务和资产的副主席、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员,不得担任同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
第三十六条 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主任、副主任可以由经费审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也可以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三十七条 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选举结果,与基层工会委员会选举结果同时报上一级工会批准。
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任期与基层工会委员会相同。
第七章 女职工委员会
第三十八条 基层工会组织有女会员10人以上的建立女职工委员会,不足10人的设女职工委员。女职工委员会与基层工会委员会同时建立。第三十九条 基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委员由同级工会委员会提名,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产生,也可召开女职工大会或女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四十条 基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由同级工会女主席或女副主席担任,也可经民主协商,按照相应条件配备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应提名为同级工会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基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与工会委员会选举结果同时报上一级工会批准。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村(社区)建立的工会委员会,县级以下建立的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如进行选举的,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由中华全国总工会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往有关规定与本条例不一致的,以本条例为准。1992年5月18日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印发的《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第三篇: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
(2009年3月4日)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十五届二次执委会议通过的《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精神,现就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是党和国家赋予工会组织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培养和造就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重大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本领,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每个职工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二、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国工会十五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加快推进职工队伍 1
知识化进程,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总体目标: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职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职工,巩固全国亿万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促使技术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和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脱颖而出;坚持开展旨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的各项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主要任务:
1、大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职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
2、大力提高职工的民主法律素质。努力提高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增强职工群众参与企事业民主管理的能力;广泛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形成职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组织职工积极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活动,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
3、大力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树立科学理念,提倡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旧利废、降低成本、节能降耗、职业安全卫生、应急避险、应急救援等知识,促进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对职工文化素质的新要求,努力为职工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扎实推进职工教育工作,激发、调动广大职工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大力提高职工的技术技能素质。引导职工学习业务、钻研
技术,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推广普及职工中的绝招、绝技、绝活和先进操作法,积极营造学本领、练内功,争当创新能手、技术状元、科技带头人的浓厚氛围;围绕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和搞好服务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
5、大力提高职工的健康安全素质。向广大职工传播身体和心理健康新理念,不断增强职工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引导广大职工自觉树立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的观念和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职业安全卫生素质和职业健康水平。
6、大力提高职工的社会文明素质。引导职工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诚信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崇尚文明,讲究礼仪,爱护环境,热心奉献,增强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各项实践活动
1、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广泛深入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科学发展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改善教育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运用职工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借助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宣讲团等手段和方式,进一步宣传党的政策,统一职工思想,凝聚社会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
2、深入开展职工读书活动。推进职工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丰富职工读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拓宽读书活动领域。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作用,鼓励和引导职工通过读书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升知识水平。
3、深入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以社会道德楷模和职业道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各行业特别是窗口行业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奋工作、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
4、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以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为重点,推动创建各类学习型
组织,不断丰富‚创争‛活动载体,拓展活动内涵,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健全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抓好国家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以企业和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为主体,以工会培训机构为依托,以就业困难群体、农民工为主要对象,大力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职工的岗位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5、深入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广泛开展技能比赛、创新成果评选活动。推动开展‚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推广应用先进操作法和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开展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五小‛(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搭建职工施展创新才能的平台。围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降低各类事故发生率和各类职业病发病率,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组织发动职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积极推进全民节能行动。
6、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活动和‚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围绕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的要求,引导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刻苦学习、甘于奉献,不断提升‚工人先锋号‛的质量和水平,不断赋予‚工人先锋号‛新的内涵,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7、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推进‚五五普法‛活动,增强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活动,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8、深入开展女职工建功立业素质提升活动。通过女职工周末学校、流动课堂、素质达标等多渠道、多层面的教育培训形式,帮助女职工适应形势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成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9、深入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发挥工会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馆等文化阵地的作用,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健康有益、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文明的职工文化氛围,创造更多积极向上、职工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
四、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保障机制和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是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措施,各级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将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各项推进机制,逐步实现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指导基层企业按照职工教育法律法规要求,制定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特别要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好有关职工培训计划,集中对困难企业职工、农民工、失业人员和新成长的劳动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储备性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建立经费保证机制。督促企业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证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培训经费使用的监督,保证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权利的落实。企业工会经费中,应有一定部分用于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培训活动,并列入本级工会预算。
建立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建立职工素质教育档案,记录职工参加教育培训和各类学习活动的情况,记录职工各项综合素质提升的情况,推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目标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有效整合工会内部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探索实现职工素质教育手段现代化、资源社会化的新途径,开辟职工素质提升的新渠道。
建立表彰激励机制。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在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中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定期进行表彰奖励。
3、努力建设一批工会系统职工素质教育基地。
建设一批全国工会系统职工思想教育示范基地。选择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工人运动历史的城市建立职工思想教育基地,使之成为广大职工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建设一批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在现有硬件条件相对较好、管理措施比较完善的职工院校基础上,建设一批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职工学校推进规范化建设。
建设一批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示范基地。努力挖掘工会系统文化体育资源的潜力,争取用三至五年时间建成一批有特色、受欢迎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示范基地。
建设一批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建设一批具备良好实训条件、实现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就业推荐一体化的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广大职工成才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传媒,大力宣传在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鼓励广大职工在学习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不断扩大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社会影响。
第四篇: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关于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的意见
中华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关于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的意见
(2010年5月11日 总工女委[2010]3号)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意见》、《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决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决定》精神,现就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女职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是组织动员女职工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重要载体;是展示女职工的时代风采、促进女职工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工会女职工组织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女性人才的培养,提高女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女职工的“半边天”作用。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按照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任务、目标和要求,深入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进一步激发女职工的创造潜能和创造活力,培养和造就“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女职工队伍。
三、目标任务
贯彻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从201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组织85%以上的女职工参加建功立业实践活动,使700万以上女职工提升技术等级;组织80%以上的女职工接受各类教育培训,使350万以上女职工提升学历层次;选树200个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发挥培训示范学校的引领作用,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开放式提升素质工作新格局。
四、主要内容
(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女职工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打牢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女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女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广泛开展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和读书活动,激发女职工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女职工树立科学理念,掌握科学知识,针对自身条件和工作实际,制定自我达标学习计划,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更好地参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奠定基础。
(三)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要求,组织动员女职工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根据行业和女职工的特点,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引导女职工学习业务、钻研技术,促进女职工岗位技术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四)激发女职工的创造活力,组织女职工积极投身自主创新实践。围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为主题,以增强女职工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广和应用女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引领女职工及班组立足本职岗位,争做“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和“创新型班组”。
(五)加强对女职工的人文关怀,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影视观摩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女职工普及生理、心理、安全、健康和女职工“四期”保护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生理和心理健康新理念,加强心理疏导;组织女职工参加积极向上、健康有益、适合女职工特点的文艺体育活动,不断增强女职工的体质,提高女职工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推动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的深入实施。要进一步提高对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与全会开展的各项争先创优建功立业活动紧密结合,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创新工作思路、活动内容和形式,制定工作方案,把握活动规律,坚持分类指导,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推动活动深入、持久、健康发展。
(二)突出工作特色,把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针对新时期女职工队伍的新特点,针对不同女职工群体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搭建工作平台,吸引女职工广泛参与,推动活动向各行各业女职工群体拓展;活动内容要突出主题、体现特色,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规范管理,督促检查落实。
(三)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女职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五一巾帼奖”、“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标兵)”等活动为载体,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和评先表彰活动;注重发现、培养和选树典型,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全总每两年表彰一批在建功立业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女职工。
(四)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利用新闻、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和工会宣传阵地,采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贴近女职工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实施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的重要意义,宣传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经验、着力打造工作品牌,扩大女职工提升素质建功立业工程的社会影响。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按照此意见的精神,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第五篇: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
工保字[2009]16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帮扶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保障工作部:
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软件已正式运行两年时间,全国各级工会通过这一工作平台,实现了帮扶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促进了工会帮扶工作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仍有一些地方存在着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档案录入工作、已录入的档案缺项严重、帮扶信息录入不及时、安全意识不够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软件系统全面投入使用进程和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为进一步促进工会帮扶工作信息化建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工会帮扶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加强工会帮扶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帮扶工作不断创新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工会帮扶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工会帮扶工作信息化工作,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把工会帮扶工作信息化建设当作工会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监督管理、加快信息传递,准确掌握困难职工群体的状况,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帮扶服务,切实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
各级工会要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硬软件投入,配备业务
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门信息管理员,专人负责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软件。省、市、县总工会要把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帮扶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作为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指标。
二、认真做好困难职工档案建立、管理工作
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困难职工档案建立管理工作,在全面、真实地掌握当地困难职工家庭生活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困难职工档案。
1、坚持属地动态管理档案。困难职工档案由所在基
层工会或帮扶中心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负责建立,并按工会隶属关系逐级上报备案;其中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2的困难职工,其档案由用人单位工会或所在地工会帮扶中心负责建立;失业、灵活就业的困难职工,其原始档案由社区工会或所在地工会帮扶中心负责建立;单位或社区未成立工会的由所在地工会帮扶中心负责建立。档案按照户籍制管理,做到一户一档,原则上以困难职工为主建立档案,夫妻双方都是困难职工且不在同一单位的,原则上以户主为主建立档案。对一户多档、一人多档等问题档案应及时采取合并、转移等进行修改完善,对已脱贫、死亡、调离或无法联系的困难职工档案应及时调整、注销,做到动态管理。
2、科学确定建档标准。各级工会应依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暂行办法》(总工办发
[2006]36号)规定,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困难职工生活状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建档标准,其中低保边缘户原则上控制在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15%-50%左右,各地不得随意提高标准;意外致困户应是因各类自然灾害或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且需要工会长期帮扶的,若是一次性应急帮扶或集中帮扶则需建立临时救助档案。
3、规范完善档案内容。基层工会或帮扶中心应按照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软件中的困难职工档案内容,真实详
3细、符合逻辑地为困难职工建立档案,不得漏填、错填、少填困难职工信息。
4、逐级严格把关审核。各级工会尤其是市、县两级工会保障部门或帮扶中心要切实负起审核把关的责任,对基层工会上报的困难职工档案进行严格把关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要及时退回原建档单位予以修改完善。
三、充分使用帮扶救助等模块功能
各级工会要全面启用帮扶工作管理系统软件,及时把帮扶救助、信访接待、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信息输入帮扶管理系统相应模块。今后送温暖活动、金秋助学活动、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以及困难职工中心建设情况等报表都要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系统软件上报。要按照帮扶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名制汇总至财政专项资金模块。要充分发挥软件交流平台作用,及时发布本地出台的政策文件,交流共享工作情况。
四、切实加强农民工档案管理
鉴于农民工流动性大,身份难以界定的特点,各级工会在建立困难农民工档案和临时救助档案时,要认真了解困难农民工本人及家庭成员情况、困难程度、致困原因、就业状况、帮扶需求等信息,仔细核实相关证明材料。
4凡农民工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有固定工作单位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三是因子女上学、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家庭或家庭成员遭遇自然灾害或重大事故等因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且需要长期帮扶。所在单位工会或单位所在地帮扶中心可为其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凡对前来帮扶中心寻求帮助的农民工提供应急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一次性资金帮扶,或为就业困难的农民工仅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帮扶的,帮扶中心应为其建立临时救助档案,输入帮扶信息。
中华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
2009年11月27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