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鲁昕声音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我国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已确定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四个合作”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2010年9月13日至14日,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在杭州召开。这是一次学习宣传贯彻落
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全面部署未来10
年高等职业教育战线发展战略及发展任务而专门召开的一次全国性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
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近10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数
313万人,在校生965万人,其中“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
机制、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独招生考试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
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经济社会发展
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超过1300万高素质技
能型专门人才,为社会提供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据统计,目前,95%的地级市有高职院校,这种布局
和高职本身的特性,使得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科教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教育部党组
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在本次会上强调,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10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
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要通过改革,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的提升,办学体制
机制上有新的突破,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下一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
职业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开展多样化继续教育,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
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会议指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
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
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
学水平;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
益,通过税收优惠、企业办学成本列支,安全责任分担等政策措施,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
业教育的积极性。
会议明确提出,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建高等职业院校,发挥各自在产业规
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鼓励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建立董事会、理事会,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不断提高高
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陈希在会上强调,高职教育要紧紧围绕科学把握办学定位、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办学基础能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等五个方面推进改革与
发展。
据了解,整个“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按照统筹规划、先行试点、动态调整的原则,逐步启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二期工程、地市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示范性职业教育
集团学校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高等职业教育
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和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建设等重大项目与改革试点,以政策引导、项目
激励等多种方式,调动各方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持续改革与建设,努力使高等职业教
育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毋庸置疑,这是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所作的一次重要的动员部署会,也是一次充满改革与创新活力,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积极合作互动的大会。记
者注意到,本次会议除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参加之外,还有30多个部委、行业、企业和20多
个省市政府领导出席,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凸显校企合作,强调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院校主体、企业参与的重要特征。
《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20日第1版
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召开鲁昕出席
本报北京9月19日讯(记者 时晓玲 李丹)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而言,学生实习是其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实行专业对口实习,不能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教育部今天在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在总结、交流近几年全国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中的主要问题,部署、安排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鲁昕强调,实习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人才,不是廉价劳动力,必须切实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尽快形成和完善相关的国家制度。
鲁昕在讲话中指出,要把加强学生实习管理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高,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要加强实习制度建设,明确校企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构建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学生实习管理政策制度体系。要研究制定学生实习标准和监督检查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实习标准,探索建立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要落实各方管理职责,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统筹管理,职业学校要切实加强过程管理,班主任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切实加强跟班指导。要统筹规划实习时间,进一步明确中职、高职和五年制职业教育学生实习时间安排原则,探索灵活多样的实习组织形式。学校企业要合作育人,建立校企经常性磋商机制,拓展合作育人的有效途径。专业与实习岗位要对口,学校与实习单位要建立实习指导机制,科学确定实习方案,确保学生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学以致用。要丰富学生实习内容,把提高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人文素养融入实习全过程,重视实习的回顾总结。要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科学设定学生实习的质量标准,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严格要求、强化考核,确保学生实习期间切实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要保障实习学生权益,组织好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实习学生投保相对应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等险种,切实保障实习学生合理报酬。要创新实习实现形式,探索多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实现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实习宏观管理、远程指导和信息服务的平台。要加强科研促进教学,针对实习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科研项目和实施计划,研究解决对策,实现科研与实践共同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广东省教育厅、重庆市教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分别在主会场发言,介绍职业教育实习管理中的经验和做法。
《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20第1版
职业教育与物流行业对话教育部与行业协会共推物流职教改革
本报成都9月22日讯(记者 翟帆 刘磊)9月22日至23日,中国职业教育与物流行业发展对话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对话活动并发表讲话。
鲁昕指出,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强生产性物流体系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撑。职业教育必须围绕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需要,按照“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统培养技能型、高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产业链不同层次和环节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鲁昕指出,为加强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沟通合作,推动物流行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教育部希望能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开展10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共同制定物流人才培养规划,..
共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共同创新现代物流专业设置,共同开发物流岗位技能标准,共同开发........
新职业岗位的课程,共同改革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创新教师企业实践机制,共同建设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共同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共同应对物流人才国际竞争等。....
在活动现场,24所职业学校与30家物流企业举行了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教育部向首批34个“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授牌。
《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23第1版
中国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行业对话活动在蒙举行 鲁昕出席
本报赤峰8月23日讯(记者 李丹)8月23日至24日,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对话活动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鲁昕出席并发表讲话。
鲁昕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之年。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一年来的新进展和近期中央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来看,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撑。教育战线必须紧紧抓住职业教育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增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鲁昕强调,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必须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适应产业链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要,系统培养技能型、高端技能型人才。她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内涵、树立人才培养的新观念和把握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要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今年要着重抓好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改革等10个衔接,本届政府任期内初步形成架构,10年建成完整体系。
今年要重点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
鲁昕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体制基础。与其他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一样,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撑,职业教育要坚持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把“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作为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机制改革、制度完善、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她对有色金属等已第二次举办产教对话的行业,提出了几点希望: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参与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集团办学和进一步联合培训师资。
同期举办的活动还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座谈,有色金属行业矿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聘任、行业职业院校企业实践基地授牌,行业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建设情况介绍,校企合作与院校交流等。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领导、全国性专业协会(学会)负责人和部分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有色金属行业100余家企业管理人员和50余所职业学校校长在内的近300人参加了会议和相关活动。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职教发展需要院士呼吁和支持
“两院院士的关心与支持,将为新时期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增添新的动力。”9月15日~16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出席两院院士职校行暨浙江省重点地市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院士指导,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需要院士支持,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需要院士关注,增强学生自信需要院士帮助,提高职教地位需要院士呼吁。
“发挥两院院士高端引领作用、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鲁昕说,“两院院士职校行”活动旨在加强院士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鲁昕代表教育部与全国职业教育战线向两院院士提出了8点合作需求:
首先是全面开展两院院士职校行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大型的活动,并增加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活动的次数。
其次是建立院士指导职教改革创新智库。希望两院院士能够在《职业教育法》修订、《校企合作条例》的制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发挥智库的作用,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政策抉择提供咨询。
第三是研究制定高端技能型人才院士导师制度,提高这个群体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是建立高等职业院校院士讲坛。一方面将科学技术领域最前沿的成果介绍给职业院校的师生,另一方面让职业院校的师生亲身感受院士的学术魅力,提高其对科研的兴趣。
第五是研究设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院士指导项目。我国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院士作为我国科学技术领域最权威的群体,院士到职业院校担任指导教师,将能够极大地促进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第六是探索院士学校顾问制度。希望聘任院士作为职业院校的顾问,为学校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和把关,提高职业院校决策的科学性。
第七是开设院士与学生、教师对话平台。在现有院士职校行活动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如网络交流等形式,开设院士与职业院校学生、教师的对话平台,加强院士与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第八是建立职教院士指导委员会议制度。加强院士指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机制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院士指导委员会,并以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加强院士对职业教育的指导。
第二篇:鲁昕-职业教育与“中国梦”
严育才(2013年4月18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力实现伟大“中国梦”(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力实现伟大
“中国梦”
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深入推进职教战线“中国梦”主题教育。刚才七位同志做了很好的发言,畅谈了对“中国梦”的认识和体会,介绍了各自地区或学校开展活动的情况和做法。大家有认识、有思路、有行动,对各地各职业院校开展好主题教育很有帮助。
下面我就进一步把“中国梦”主题教育引向深入谈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中国梦”的提出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探索、近代中华民族17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5000多年悠久文明传承的基础上凝炼总结出来的。
去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认为,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今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阐述“中国梦”。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释,语言朴实、言简意赅、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动员令、宣言书,对于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三个“必须”。一是必须满怀信心走中国道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能够沿着这条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必须弘扬凝心聚力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的爱国主义,是推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向着中国梦前行的强大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激励我们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这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要用中国精神汇聚每个人的梦想,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三是必须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有成真的可能。我们要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共同的力量;以共同的奋斗,追求共同的目标,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创造出来。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拿出实干的精神和劲头,中国梦一定会更加美丽、更加坚实。
二、教育部党组对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作出全面部署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2月22日,中共教育部党-1-
组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通知》,部署了在教育系统全面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提出了活动的安排和具体要求。今年“两会”期间,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面对委员们对中国教育发展问题的关切,贵仁部长真诚回应,勾画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贵仁部长提出的教育梦,在全社会和教育系统引发了强烈反响和深入思考,校长、老师、家长、学生都纷纷思考着自己的教育梦、自己的中国梦。
“两会”前后,贵仁同志对教育系统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多次作出批示,他指出,教育系统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是凝聚广大师生爱国情怀,激励他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与伟大的“中国梦”紧密结合,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好方法。这项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重大活动,只有阶段性没有终止期,要长期坚持,抓出实效。
近期,教育部党组确定了教育系统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的三个重要领域,并要求分别召开座谈会,深入研究各领域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前几天,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系统已经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对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进行了研讨和再动员。3月18日,教育部召开201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对职教战线全面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做出明确要求。今天,我们又根据部党组的统一部署,专门召开“中国梦”主题教育座谈会。在不长的时间里,职教战线积极行动、狠抓落实,涌现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要给予认真总结、提炼和宣传。
三、职教战线要把“中国梦”主题教育作为长期的重大任务
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教育是先导和基石。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梦是“技术技能强国梦”——要实现以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支撑国家产业发展;是“全面发展梦”——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人人成才梦”——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回应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尽展其才梦”——要形成以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文化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等,都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出全新要求,这些新要求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职业教育梦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为实现“中国梦”夯实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人才,既要有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要有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广大职业院校在校生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是我国经济建设主力军和生力军的重要来源,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直接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影响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重视技术技能积累,就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国梦”的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要为学生“人生出彩”打造平台。实现“中国梦”,必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成就有目共睹,人民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国际社会也给予较高评价。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仍然
存在着诸多问题。人民群众对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对更加公平的机会,对人人都能成才,充满了期待。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调整教育结构、创新教育基本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面向人人,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次多样多层的教育选择机会,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助推实现“人人尽展其才”,为每个人实现“中国梦”打造平台。
三是要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保障。实现“中国梦”,一定要重视实干。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中央领导对职教战线同志们的嘱托,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我们每一个职教人最伟大的“中国梦”。没有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是不完整的体系,滞后发展的职业教育绝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实现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就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梦”主题教育是职业院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是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学生为实践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有效载体。各地各职业院校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要重点把握以下七个方面:一是要明确目标任务。通过“中国梦”教育活动,教育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挖掘自身潜能;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树立劳动观点,以劳动为荣、以实践为荣、以创造为荣,树立爱岗敬业、诚信奉献的职业道德和诚实劳动、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二是要对接“文明风采”。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职业院校德育品牌活动,形成了“武有技能大赛,文有文明风采”良好局面。今年,教育部联合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启动了第十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今年竞赛活动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提升了活动组织规格,吸收了更多的主办单位,优化了赛项内容。各地各学校要精心组织,广泛发动,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参与面、影响面,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建设节约校园。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因地制宜、严格相关管理制度,在会议、活动方面严格控制、降低成本,大力倡导不留剩饭剩菜的“光盘行动”,引导师生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要抓制度建设这个重点,着力形成制度、形成风气、形成习惯,通过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实现“中国梦”。
四是要落实德育大纲。教育部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正在对2004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行修订,新大纲将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更好地指导各地各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大纲是新时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正式颁布实施后,各地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认真落实。
五是要加强德育教学。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深入理解掌握并在德育课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育部还将组织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和国家规划教材进行修订。各地要以此为契机,推动德育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六是要夯实活动载体。教育部党组关于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通知提出了征文大赛、主题宣讲、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网络文化和书信文化活动等活动内容。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将继续秉承“德技并重”的理念,同期举办“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活动。演讲将邀请职业院校师生畅谈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思考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关系,展望个人与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以及投身实践、立志报国的决心和行动。各地各职业院校要根据要求及早部署,抓紧行动,积极推进各项活动,通过活动凝聚力量,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七是要做好组织宣传。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紧紧抓住“中国梦”主题教育契机,结合各自实际,精心组织,将“中国梦”主题教育与德育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与文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与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结合起来,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形式,要把职教战线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生动局面宣传好,把职业院校校长、老师、学生的“职教梦”宣传好,放大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同志们,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是教育部党组做出的重大部署,各地各职业院校要把主题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持续、深入开展,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三篇: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专访张强总监 探讨保研加分政策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姜乃强
访谈嘉宾:
谢鸿全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
张强 万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黄金鲁克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
【本期话题】
据报载,进入11月以来,不少高校本科生免试直推研究生(论坛)的结果陆续公布。建议大
一、大二学生提早准备论文获取“保研”加分的建议,在校园广为流传。不少专家反映,本科生论文已现“泡沫”,高校应尽快取消本科生“保研”发表论文可加分的规定。如何看待本科生“保研”发表论文加分?本科生“保研”发表论文加分是否该叫停?记者近日邀请有关人士就此话题进行了探讨。
为“保研”加分,本科生热衷发表论文
主持人:目前,高校本科生为了“保研”发表论文的现象是否很普遍?
黄金鲁克:面对“发表论文,保送研究生可加分”的诱惑,很多想保送读研究生的同学选择了走捷径。因为一些刊物发表论文明码标价,使得花钱发表论文越来越容易。当然,也有一部分热衷学术研究的同学,是凭自己的钻研发表了相当优秀的学术论文。高校校园里到处张贴的代发表论文的小广告,表明目前本科生为保研发表论文的确非常“火”。
谢鸿全: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少高校鼓励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发表研究成果。这也是不少高校把保送生发表论文作为加分依据的初衷。尽管有许多本科生通过导师指导和自身研究发表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不少本科生为了在“保研”竞争中获得宝贵的加分,或拼凑论文,或请人捉刀,或托关系甚至出钱买文章发表,造就了一大堆垃圾论文。
加分规定引发本科生论文“泡沫”
主持人:面对本科生论文“泡沫”,“保研”发表论文加分是否该叫停?
谢鸿全:作为“保研”加分的重要依据,发表学术论文本身没有错,之所以造成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如何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准和是否由其本人撰写,缺少相应的考查程序与判断依据。学生的创新能力既不能完全以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来衡量,也不能简单地以论文的数量来推断。将加分与刊物级别和文章数量对号入座,看似公平,实则是管理中的粗放化和“一刀切”。二是在于学生诚信教育环节的薄弱,这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张强:从“保研”政策上对学生学术研究进行鼓励,是给立志从事学术研究的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考生将来无论是“保研”、考研(论坛)或工作都有帮助。从目前看,“保研”所要求发表论文的期刊,都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这些期刊在文章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上有严格的录用标准,如果学生能在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表明
他们的学术能力是有价值的,在同年级的同学之间是具备竞争力的。
黄金鲁克:对这种现象不该轻意肯定或者否定,应该看到鼓励本科生发表论文,是为了衡量和挖掘学生的科研潜力,本身并没有错。之所以出现本科生论文“泡沫”现象,问题出在技术操作层面,“保研”加分项目中缺乏必要的、专门针对所发表论文质量的评定。杜绝论文“泡沫”要教育更要加强管理
主持人:为杜绝本科生论文“泡沫”现象,高校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张强:“保研”论文出现“泡沫”,主要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功利性的目的,为加分而从事学术研究,功利性导致了学生可能偷工减料甚至试图走捷径。要抑制“泡沫”的产生,需要正确的帮助和引导,一方面要加强独立学术研究的政策宣传,要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实验、创作、论证等环节完成自己的论文。必须强调的是,学术不容造假,如有触犯必须严惩。对那些通过不正常渠道进行论文创作、发表尤其是抄袭的学生,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措施严惩。谢鸿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应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加分的尺度交给学术同行评判,给教授们以充分的自主权,尊重教授们的价值取向,体现和维护学术活动应有的尊严。当然,教授们在独立行使其赋予的学术权利的同时,也应该且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可能带来的公开质疑。另一方面,应积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诚信教育,强调做学问前先做人。这个“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先后,而是前提条件,并且要将学术品格的培养贯穿于学生求学和从事研究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
黄金鲁克:本科生的可塑性非常强,为避免学生进入功利误区,首先,学校应该注重诚信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品格;其次,可以在“保研”加分项目中,由专家学者对“保研”候选人发表的论文进行质量鉴定,不够格的论文坚决不加分,水平高的论文甚至可以多加分,以强化学生的学术价值意识;再其次,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创造条件,带领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并发表学术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论文含金量。
《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6日第1版
(《中国教育报》)
-------------
第四篇:鲁昕谈职业教育
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一)总体考虑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职业教育工作要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人才,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为主题,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形成适应需求、外部对接、内部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民生奠定基础。
与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相比,职业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一是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未形成;二是推动职业教育按规律办学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三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制度仍然缺失;四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还缺乏制度保障;五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还缺乏有效实现途径;六是确保经费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还不完善。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全局、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引领,努力在八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更新理念,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二是适应需求,对接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三是科学规范,建立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四是运行有效,健全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五是符合规律,构建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六是突出特色,开发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七是保障有力,形成良好的办学条件和普惠政策体系;八是人民满意,建设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文化价值观。
(二)重点工作
落实上述要求,职业教育将重点推进八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整体谋划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思路和工作布局,推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步走”战略。抓紧筹备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修改完善相关文件,加快构建有利于让每个孩子都成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制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三年行动计划。以课程衔接为重点,统筹设计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按照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研究推进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完善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制度。研究制订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三是通过改革试点促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要从国家教育体系、制度、政策、机制的高度,认真总结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所取得的成绩、所创造的实践,把改革试点作为建设、创新、检验、完善国家教育制度的基础和保障。评估总结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的成效和经验,召开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和现场交流会,总结提炼和借鉴吸收基层实践经验。推动《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起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修改完善《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四是着力推动职业教育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抓紧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召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推进职业教育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争取尽快印发410个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加快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制订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召开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强中外职业教育政策对话和项目合作,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五是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深度融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继续举办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系列对话活动,与水利等有关部门联合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分类印发推进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推动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健全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和政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机制。
六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保障机制。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推动各省级政府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和拨款标准。实施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等项目。研究启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院校建设计划等新项目。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开展职业教育重大理论、实践和政策问题研究,增强科研工作服务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
七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按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建设,探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农业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筹划启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八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发挥职业教育在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中的基础作用,繁荣发展中华文化,推动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边境地区职业院校的民族文化、民间工艺、民族特色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专业建设,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召开职业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制定指导意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目标、思路和举措。推动职业院校建设100个民族文化示范专业点,开发教学标准,完善课程体系,把职业院校建成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人才基地和产业支撑平台。
第五篇:中国教育报读后感
教 育 的 真 谛
——读《中国教育报》有感
茅塔中学陈 明 燕 叩问教育的内涵与真谛,我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是学生快乐成长、健康人格的乐园。
《中国教育报》是针对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具体的案例指导和方法介绍的全国性日报。每次阅读,我都受益匪浅,而我的思想也在这一次次的阅读中产生震荡与洗涤。是啊,我们的教师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理解教书育人的内涵与真谛?我们又有多少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了快乐?我们有多少人格的孩子是健全的?我们又有多少孩子的心智正在走向自我成熟与完善?
在10月1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我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路径走对了,处处有共鸣》,是一篇关于内蒙古包头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采访报道。
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当我们真正对它进行探讨时,就会发现:每个人理解的概念和内涵都不尽相同,那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又从何谈起?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包头市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素质教育规范”科研项目立项,拨付专项资金,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前期工作进行调研,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素质教育示范地区”,最终由包头市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包头市普通中小学素质教育规范》,使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从学生、教师、学校、校长、家长、社会环境、资源配置督导评估等各方面得到了具体规范和要求。
包头市教育局局长鲁性瑜认为“素质教育改革具有社会性,单靠教育一家无法完成。”因此,《包头市普通中小学素质教育规范》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明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例如针对政府对校长的任用不与推行素质教育挂钩,对推进素质教育不利这一情形,规范明确规定,对旗县政府和学校的考核不以升学率为标准,而是对各地区、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督导评估,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从这篇报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件事:乌兰小学五年级学生孙畅为了做一个航天模型,一年多来坚持去少年宫,很少间断,原因是他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也是包头市素质教育规范推出以后出现的一个隐形成果:学生的主体地
位得到了尊重,主体性得到激发,学生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和发现,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
以前我们更多是从学校、教师的角度去看待教育问题,而推行素质教育,就需要换个思路,从孩子的视角去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教育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一说素质教育,大多数老师都谈“考”色变,认为素质教育和考试成绩是不可平衡的天平。但包钢实验一小的老师们却找到了解决之法:凡是自认为期末考试成绩不满意的同学,都可以参加二次重考。在作业布置方面,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即“一留五不留”:分层次留作业、不留超重作业、不留惩罚作业、不留机械重复性作业、节假日不留超量的书面作业、不留无意义的作业。
不仅在教学方面,就连教师的科研也贴近学生实际,立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包头市二十九中就有教师专门做了“怎样排座位”的课题,看似题目小,却富含教育智慧和思想。教师闷得课题结论是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并定时轮换。在批改学生的日记时,我发现有许多学生都对老师排的座位不满,这项科研成果很值得我们借鉴。
教育之重,关乎家庭,更关乎国计民生。教育之影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更在每一个世界公民的身边和心灵。
阅读《中国教育报》,能够让我对自己习以为常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不同的视角去看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对教育的真谛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与正确的把握,把学校真正打造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