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牡丹江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省安监局职业健康执法检查复查组: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全省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健全监管机构,强化执法检查,深入有效地推动全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职业健康监管基本情况
牡丹江市辖六县(市)四区,人口280万,面积4.06万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各类中小企业4000余户,直接接触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约为8502人,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等)、化学因素(苯及其同系物、汽油、二氧化硫、硫化氢、氯、氨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高频等)和超负荷劳动、卫生防护设施缺乏等。年初以来,我市采取宣传发动、以会代训、联席联动等方式,推动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和高毒物质、粉尘、木质家具等行业专项行动有序进行并取了较好工作成效。全年共检查206家企业,发现问题140项,现已完成整改94项。针对存在的问题,共下达隐患整改指令书31份。
二、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市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 全省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市组织召开了全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会议,会议学习贯彻了《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发《2011年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通知》、《2011年职业健康执法工作计划》等文件,对全市2011年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市安监局要求各县(市)区要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监管重点行业(领域),做好职业健康基础工作的落实,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迅速营造声势,奠定工作基础。
(二)健全机构,完善职业健康监管支撑体系。今年来,我市把推进职业健康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局积极主动向市政府请示汇报,及时与市编办沟通协商,在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局新增设职业健康及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科,并按照市编办《关于明确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要求,与市卫生局进行了职能划转并进行了相关工作的交接。同时,市安监局要求各(县)市区安监局也要尽快调整理顺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健全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和队伍。
(三)规范程序,扎实推进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
去年,我市在网上申报的企业还不足百家,在全省排名靠后。为加快推进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市安监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此项工作,确定具体申报程序及申报。市安监局就有关工作问题也多次向省安全监管局汇报、咨询和沟通,得到了省局职业健康处的大力指导和帮助。同时,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全市职业健康监管人员和企业负责,学习贯彻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和省安全监管局《关于贯彻落实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加强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讲解并演示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使用流程。截止目前,全市已有339户企业完成了职业危害申报备案工作。
(四)营造氛围,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及培训。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各县(市)区紧紧围绕“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主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等新闻媒体,认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控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措施
在不断完善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在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殛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从政府监管层面
一是市、县(区)两级安监局职业健康专职机构还没有成立,代管业务股科室人手不足、监管范围,工作效果不明显;二是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申报数质量还不高,缺乏重点和针对性;三是监管人员对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及国家相关政策掌握的还不扎实。
(二)从企业落实层面
存在五个方面共性问题:一是没有职业健康专门管理机构,且专职人员配备不足。二是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完备,从业人员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制度执行不到位。三是部分小企业未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未参加工伤保险。尤其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砖厂和采矿类用人单位雇佣的多为农民工,又是季节性用工,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现象比较普遍。四是相当数量的企业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周期长,有的干脆未检。五是受经济条件制约,为数众多的企业淘汰落后,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的步伐还很缓慢。
抓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是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群策群力、攻艰破难、兑现措施,务必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一是加大力度,强化宣传教育。我们将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法律责任,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是集中力量,强化监督指导。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切实担负起职业危害治理的主体责任,统筹做好职业健康专门管理机构设置、完备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工伤保险、定期监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全面规范职业健康工作。
三是严格执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业。定期召开会议,做研究部署执法检查中的重点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对不认真整改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必要时责令停产整顿,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决不姑息迁就。
牡丹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第二篇:宝应县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汇报
宝应县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汇报
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2009年摸底的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进行核实和调查。经统计,目前我县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约有353家,其中存有粉尘职业危害的有167家,存在苯及其化合物职业危害的有121家。这些单位的员工总数是18460,接触人数为3699人,其中女工1475人。我县职业危害较重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鞋、玻璃制品、家具玩具、建材、机械、化工等行业(领域),存在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高温,苯及其化合物等化学毒物(经调查,目前我县没有石英砂、石棉开采和石棉制品企业)。
二、主要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深入开展职业危害申报。年初,我县制定了规模以上企业和职业危害重点行业(电池电镀、制鞋、玻璃制品、家具玩具、电子化工)年内全申报的工作目标。3月30日又召开以作业场所专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进行具体部署。为进一步方便企业学习申报步骤,将申报流程制成课件挂在县安监局网站上,供企业进行下载学习借鉴。在平时执法检查中,对镇(区)和企业安全监管人员进行网上申报实际讲解。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网上申报企业113家,正在申报企业20家。
二是加强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今年以来,我县加大对企业现场监管力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将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纳入企业安全监管一项重要内容,督促企业进行职业危害网上申报,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和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对仍未进行检测的企业,下达检查文书,限期整改。木质家具行业我县主要涉及一些生产木质玩具的企业。年初我局就将玩具企业的检查纳入重点工作,要求所有玩具生产企业进行作业场所检测和职工健康体检。上半年抽查了部分玩具企业,并对其中1家进行了行政处罚。截至目前,已针对职业健康监管情况下达整改文书17份,已督促企业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率和职工健康体检11家。
三是协调配合,推动“两检”工作。根据相关要求,我们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落实,加强部门之间在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中的协调与配合。我局和卫生部门一起,针对全县职业危害现状,结合作业场所企业申报,筛选了90家企业,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职工健康检查工作的通知》(宝安监[2011]48号),对具体检测时间、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安排,并要求卫生部门在做好检测和体检工作的同时,及时将结果反馈我局。截至目前,我县已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13家,职工健康体检3099人。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对职业健康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职业危害防治缺乏主动性,还存在重发展、轻健康,重效益、轻投入,重“红伤”、轻“白伤”的错误思想。
二是职业健康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大部分生产经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投入不足,作业现场职业危害治理不到位,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臵工人健康权益于不顾,不认真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三是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差。许多从业人员既不知道自己应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益,也不知道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更有甚者,明知危害,图方便,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四是职业危害申报工作进展缓慢。一是申报质量不高。很多企业的申报信息不能反映企业职业危害的真实状况,企业负责人有“怕”的思想存在,怕做事、怕处罚,存在瞒报、谎报甚至不报等现象。二是宣传培训工作不到位。以致很多企业不知道要进行职业危害申报,也不了解职业危害申报的具体规定。三是申报覆盖范围小。目前申报企业总体数量还比较少,与应申报企业数相比差距很大。
五是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备案工作执行不到位。
四、工作难点
1、发现难。各个行业都普遍存在职业危害,但没有相应的 仪器和检测手段,监管工作还处在传统的“闻、问、看”时期,并且无职业危害监管机构和专职人员,监管力量比较薄弱。
2、指导难。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开展还有很大差距,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对基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指导还有差距。
3、执法难。职业危害是一项隐性工作,我们在执法检查中还存在企业不接受,员工不理解的问题,同时监管工作与地方发展形势还有一定的冲突。
五、几点建议
1、申报回执的打印。目前申报回执是企业将申报材料报安监部门后,由安监部门进行打印,然后交由企业填写申报人,并盖章后再报安监部门,手续比较麻烦,在实际工作中不宜操作。建议由企业在网上申报时经安监部门网上审核通过后自动生产登记号,由企业自行打印,与申报表一并报安监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2、申报人的明确。指的是企业法定代表人?还是安全管理人员?或是具体网上申报操作人员?建议明确。
3、作业场所检测能否区别对待。企业经检测后,测定结果超过卫生标准,建议2-3年再进行检测,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检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把有限的工作精力放在检测结果超过标准的一些重点企业上,加强监管和治理。
第三篇: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汇报
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汇报
一、2012年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及“一规定四办法”的宣贯工作
一是在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以“防治职业病,爱护劳动者”为主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二是在工商贸、非煤矿山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上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三是组织辖区内涉尘、有毒有害、高温、噪声的106家企业负责人举办了职业健康培训班;四是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竞赛活动,参与企业达到10家以上,提交答题卡500余份。
(二)突出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职业健康监管
1、开展电子行业专项执法检查。根据我县电子行业的
现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整治重点和范围、整治步骤和要求。积极督促和指导生产经营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进行认真地自查,落实整改措施。同时由分管领导带队,联合二股组成专项执法检查组对电子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和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并通过发放职业病危害情况调查表的形式,摸清了电子行业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底数,并在普查的基础上,督促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2、开展重点行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根据市安监局《转发关于深化石英砂加工等四项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管字[2012]137号)文件精神。将制鞋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作为本次专项治理的重点整治对象。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组织开展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及日常检查,共下达整改指令书44份,下达整改指令68条。
3、开展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检查。为加强和规范劳动
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对辖区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特种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健康管理的各项制度,提高从业人员对作业岗位的知情权,正确配戴劳动防护用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三)突出归口管理,综合协调,进一步推进全县职业健康监管工作
县局树立“大安全”理念,按照归口管理、综合协调、日常监管、联合执法的原则,充分理顺安全监管与职业卫生监管的关系,将职业健康监管与安全监管相结合,在日常监管中,将职业卫生监管的“六查”内容一并纳入,同时部署、同步推进。
在突出工作重点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职业卫生先进企业的创建活动,推荐了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参加全省职业卫生先进企业评选;推荐了联创宏声电子有限公司参加市职业卫生先进企业的评选;还深入开展了职业危害申报工作,截止12月底,全县已完成职业危害网上申报的生产经营单位8家,完成企业申报总数128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卫生监管的职能进行了划转,但机构设置不到位;部分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职业卫生的“三同时”审查,对职业危害认识不到位,不愿意如实申报,对职工的岗前、岗中、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建立不健全等等;监管力量不足,缺少专业人员和便捷式的检测仪器,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监管工作要求;劳动者的自我防护和维权意识较差,不愿配戴劳动防护用品等等。
三、2013年工作打算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努力争取成立县级职业卫生监管机构,配备有专业知识的监管人员,不断配齐监管装备,强化技术支撑。2.进一步理顺职业卫生监管与安全监管关系。树立“大安全”理念,将职业卫生纳入安全生产范畴,将职业卫生监管与安全监管工作同时部署、同步推进。
3、继续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活动,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落实
①.继续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活动。根据我县职业卫生工作特点,今年在电子、制鞋、非煤矿山等存在粉尘、高毒危害严重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从职业卫生管理、工程防护、个体防护、健康监护等方面督促相关企业进行整治。要巩固治理成果,对已进行治理的行业要进行“回头看”,分期分步完成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专项治理。
②.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落实。加大日常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制定并落实职业卫生执法检查计划。继续进行以“六查”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卫生专项执法检查,督促指导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认真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隐患,将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之中,做到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治理。切实加大对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促进企业履行职业病危害防治义务。
③、扎实推进职业卫生先进企业创建活动。今年进一步拓展先进企业创建面,规范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完善职业危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改善劳动者的作业环境,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落实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4、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
①.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加强与发改委、工信委、建设局、工商局、国资委等部门的沟通,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情况,督促相关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加强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以三大高危行业为突破口,在全县开展对建设单位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规范“三同时”工作程序,做好相关受理、审查、验收及批复工作。积极配合上级开展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试点工作。
5、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和职业卫生宣教培训工作 ①.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强化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的申报,粉尘和高毒物品危害比较严重的矿山开采、石材加工、冶炼、水泥制造、制鞋、电子制造、装饰材料加工等行业(领域)申报率要达到90%以上。
②.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在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开展以“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防治职业病危害”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监总局“一规定、四办法”的宣贯力度,促进用人单位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机构,完善制度,落实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
③.抓好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严格考核,持证上岗。督促用人单位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
培训工作,使其掌握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和操作规程,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从事接毒接害作业。
6、认真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认真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有关工作,畅通信息报告渠道。加快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反应与处置速度,控制和减少事故损失。对未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惩处,严究责任。
第四篇:**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现状及问题
**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现状及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职业健康监管职能交接情况
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原安监现应急管理部门的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划转至卫生健康主管部门。2018年12月26日,《职业病防治法》第四次修正,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分工。2019年4月至6月,我市各县市区卫健委与应急管理局进行了职能交接。
目前,应急管理部门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和作业管理系统”于9月初关闭,卫健主管部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已于8月底正式启用,原安监部门申报系统的数据与卫健部门申报系统不能共享。
(二)机构设置和人员划转情况
今年是机构改革后卫健系统履行职业健康监管职责的第一年。我市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中,市直、宁国市、广德市、泾县设有独立的职业卫生监督科和专职的职业卫生执法人员,其他县市区均无独立的职业卫生监督科和专职执法人员。
在此次机构改革中,宁国市、广德市原安监部门的职业卫生监管人员随着职责划转至卫健委,其他县市区均无人员划转。
二、现阶段工作任务及要求
按照省卫健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开展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卫职健发〔2019〕122)和《关于开展安徽省尘毒危害专项执法工作的通知》(皖卫监督秘〔2019〕180号)文件要求,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为尘毒专项执法工作的集中整治阶段,要求明确治理重点和纳入治理范围的用人单位底数,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纳入治理范围的矿山、冶金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纳入原安监部门职业危害申报系统的建材企业监督检查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
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加强对重点执法对象的监督检查,对于未依法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对于工艺落后、危害严重、整改无望的用人单位,坚决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7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李斌副主任指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推动落实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的各项措施,全面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关于职业健康监督执法工作,李斌副主任强调:一是要健全执法网络,各地区要通过内部职责的调整,增加编制等方式,在各级监督机构中设立职业健康执法的科室,配备专门的执法人员,到2020年年底,基本建立全国职业健康执法网络。二要提高执法能力,要从执法装备、专业技术等方面加强执法能力的建设,为一线执法人员创造良好的执法条件。三要加大执法力度,各级卫生健康部门都要依法履责,各级监督机构要执法尽责,每一位执法人员要履职尽责,要到存在职业健康危害的企业去,进车间、下厂矿,以执法行动为契机,树立起健康卫士的形象。从今年9月份开始开展全国职业健康执法大检查工作,对于零执法、零处罚的地区,要进行全国的点名和通报。
李斌副主任还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将尘肺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任务。
三、我市职业健康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健康监管机制不顺
在应急部门将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移交至卫健部门后,宁国、广德两地应急部门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人员按照人随事走原则划转至卫健委,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有连贯性。其他部分县市区在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移交后,委属职业健康科室和下属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对于职业健康日常监管工作尚未明确。
截止此次调研工作结束,国家卫健委“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的市直及所辖7个县市区“卫生监督”账号尚未发放,各地监督执法机构无法查询用人单位的情况。
(二)移交的监管单位底数不清
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划转至卫健委后,原安监部门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和作业管理系统”中数据显示全市有职业病危害的企业1656家,该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并且自2016年后,多家申报数据就呈“未审核”状态。
在各地职业健康执法工作中还发现,原安监系统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申报不实、数据逻辑错误、用人单位登记情况不实等问题,使得各县市区都存在用人单位底数不清的问题,给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执法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我市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承担对全市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厂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等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但全市专职的职业卫生监督员一共仅6名,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给国家卫健委下达的尘毒危害专项执法和尘肺病防治工作(今年9月份开始,2020年底结束)等工作任务带来了很大困难。
现阶段部分县市区开展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还需要依托原安监部门设置在基层的安监站才能顺利开展检查工作。这种工作机制只能是职能交接时的权宜之计,无论是从我们自身工作机制来看,或是从部门分工等方面来考虑,都不可能常态化。执法人员数量及能力不能满足当前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需要。
(四)适用法规未修改
《职业病防治法》在2018年进行第四次修正后,多项原安监部门的法规如《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等已与上位法不符,但卫健委新的法规又未出台,导致对用人单位的监管无法可依。
四、工作建议
(一)可以参照宁国市的模式(在应急部门将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移交后,迅速成立宁国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委,宁国市人民政府下文明确了卫健、人社、应急等部门的职业健康监管职责分工。)尽快明确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职责分工,确保机构改革后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有效衔接,形成责权明晰、运转有力的职业健康监管体制。
(二)部分县市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在上一轮机构改革下,并未设置职业健康监督科,无专职从事职业健康执法工作的工作人员,现有执法力量很难完成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按照人随事走原则和李斌副主任的讲话精神,正值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改革之际,建议独立设置职业健康监督科,增加职业卫生监督人员编制,配备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设备,提高执法能力。
(三)依托国家和省卫健委布置的尘毒危害专项执法工作和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联合应急等管理部门摸清辖区内有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底数,履行职业健康监管职责,切实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完成国家职业病防治目标任务。
(四)加强职业健康监管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现有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大配备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提高执法水平、提升执法能力。
第五篇:职业健康监管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体系
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各区、各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积极参与”原则,强化工作职责,严格实施考核,真正把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实抓好落实,做到有效控制职业危害。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联合监管协调机制。
(一)完成职能划转。各区要把调整和理顺职业健康监管职能作为当前职业健康监管的重要工作。抓好职业健康监管“防、治、保”三个环节的工作,其中: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职业病诊断治疗工作由卫生部门负责;职业病人社会保障工作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劳动者职业健康合法权益的维护由工会组织负责。要加快职能划转进度,加大工作力度,抓紧将职业健康监管职责调整到位,形成责权匹配、运转有效的职业健康监管机制。
(二)健全监管机构。要根据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需要。确保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业健康监管有机构、管理有专人、工作有制度、执法有装备。
(三)加强部门联动。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以及工会组织要加强协作与配合。共同研究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抽查和联合执法,构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监管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建立健全制度。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
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用人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依法承担起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责任。为此,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以下5项制度。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制定和实施本单位职业安全规章制度、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事故防范措施,保障本单位职业安全经费投入,加强职业健康培训。
(二)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要建立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制度。并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并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完善企业内部警示标志及危害告知卡悬挂、设置管理制度,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告知卡、划定警戒线等。
(四)职业危害检测监控制度。要指定专人负责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聘请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定期检测,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及时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五)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要建立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制度。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要建立用人单位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严禁未经职业健康体检人员上岗,严格作业场所从业人员职业禁忌管理。
三、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
督促相关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针对本地区职业危害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切实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
(一)规范职业危害申报和基础档案建设。要贯彻落实《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27号令)全面摸清全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建立健全辖区内职业危害申报管理档案,并将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目标,提高申报质量及企业职业危害申报率和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率。
(二)深入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对浓度超过国家标准且为劳动力密集的企业,督促其限期进行技术工艺、设施设备改造,减少、控制和消除粉尘和高毒物质危害,防止职业危害群体事件发生;对石英砂加工企业、石棉制品企业、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依法关闭。
(三)强化职业健康执法检查。要加大对职业危害突出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人群的监督检查力度。突出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建设、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防护设施和用品配备使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职业危害申报和警示告知、宣传教育培训和新(改、扩)建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抽查。对不符合职业健康管理要求的企业,要依法下达整改意见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到期未整改和整改未到位的企业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处罚。要建立健全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大力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普及职业健康知识。要建立职业健康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公布职业健康事故企业“黑名单”事故查处情况,加强职业健康舆论监督。要大力开展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特别是对职业健康监管人员要加强以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职业危害因素类别、危害识别、评价和防治措施,职业健康监管执法程序,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知识等为重点内容的培训,提高监管人员执法水平;对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要加强以职业健康工作方针、政策规定,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措施等为重点内容的培训,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治观念;对从业人员要加强以职业健康基本知识、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技能等为重点内容的培训,增强从业人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大力培育和规范技术服务机构。要努力完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体系。对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制定政策,整合资源,实施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备案制,并加强规划、监督与管理,促进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