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的路 为什么越走越窄?
二十多年前一封潘晓的读者来信引发了《中国青年报》的一场大讨论,题目是“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国青年报》组织了一次大讨论,题目是“就业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比较这两次大讨论,不难看出二十多年来中国青年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的素质究竟下降了多少。
二十多年前的大讨论是思考人生之路怎样走,二十多年后的大讨论是大学生怎样找工作。从人生五种需求层次的角度来看,怎样找工作的问题显然属于满足生存需要的比较低层次的问题,而人生的道路是宽还是窄的问题,则属于更高层次的思考。
两次大讨论时代的青年都有困惑,但困惑和困惑却大不一样。据说,当年的“潘晓”是两位读者的合称,一位是在校大学生,一位是街道工厂的工人。他们是在“崇高和理想主义”的教育下长大的青年,因此他们本身都是一个具备崇高和理想境界的青年,只是当他们踏入社会之后,发现现实社会并不如他们在学校里所被教育的那么崇高和理想。所以他们的困惑是对崇高和理想社会环境期望破灭的困惑,是想自己继续做一个崇高和理想的人而不得的困惑,换句话说,是为要不要放弃崇高和理想的困惑。今天的青年所困惑的是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上次大讨论是围绕“人生的路究竟是越走越窄,还是越走越宽?”来讨论,这次的大讨论却是“怎样面对就业的路越走越窄?”也就是说,前次是以读者来信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让青年通过讨论来辨别人生的路究竟是越走越宽还是越走越窄。这次却是以报社评论员文章的方式,在肯定了大学生就业的路在中国越走越窄的现实后,围绕怎样面对这个现实来进行讨论。
然而我却觉得,在这个大讨论开始之前,似乎应该首先搞清楚今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之路究竟是比较宽?还是比较窄?在今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寻找职业者行列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人群,比如大学生、高中生、小学生、本地下岗职工、外地农民工等。也就是说,今日中国的大学生在就业时面对的竞争者除了同学之外,还有其他四类人。那么,我想请问今日的中国大学生们:面对其他四类求职者,你真觉得你的就业之路比他们还要狭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谓今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之路狭窄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透过大学生找不到职业的表面现象,不难看到其本质不过是大学生的私欲太高而实际能力太低而已。成千上万来自农村的十七八岁的初中毕业的女孩可以背井离乡去千里之外的广东特区找到一份自己的职业,如果任何一位大学生能够放下身段去认真求职,会找不到同样的职业吗?在那些普普通通的打工妹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并不满足于有一个简单职业,她们在工作之余继续参加各种业余学习以提高和充实自己。更有许多打工妹,在工作了几年之后,用自己打工积蓄起来的钱去读各种脱产的职业技校,然后再返回职场寻找更加理想的职业。
在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职业空缺等待着高素质的求职者去竞争,中国的发展现状,也还远没有发达到可以令大学生饱和而找不到职业的程度。那些以“大学生就业之路越走越窄”为遮羞布、坦然躲在父母的庇护下甘当“啃老族”、整天抱怨找不到职业的大学生、在这些从基层职业做起,向更好职业追求的十七八岁的打工妹面前应该感到羞愧。(陈中)
来源:搜狐新闻
第二篇: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路为何越走越窄
首页|法学研究所导航|国际法研究所导航|繁體中文|English|Fran?ais|Espa?ol|Deutsch|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标题作者全文全部
学者文集法治国情所庆纪念人权资料中心世界宪法研究
中国法律文化网比较法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网
中国法学名家“双百”动态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论坛领奖台
“三名”工程《选举法》修改专题2011年法治蓝皮书职工运动会所内办公系统 法律网站导航
网上调查
中国法学网旧版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法 >> 阅读文章
法学教育研究: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路为何越走越窄
阅读次数:357
新闻快读
一方面:法学毕业生一本在培养,二本在培养,三本也在培养,甚至高职也在培养;高考生对于听起来很动人的法学专业,犹如飞蛾扑火一般,按捺不住报考的冲动„„
另一方面:某些用人单位抱怨法科毕业生“不好用”;西部一些县城却连一个正规的法科毕业生都招不到„„
两相作用的后果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法学专业,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事实,但却促使我们开始反思„„
原因
□报考思维和办学模式功利性太强
□法学就业市场还未得到完全开拓
对策
□清理粗制滥造法学教育压缩规模
□就业不应局限于律师和政法机关
本网记者 杜晓
曾经的“热专业”遭遇“冷就业”---在高考刚刚结束、招生咨询即将开始的当口,此信息的发布让不少考生家长颇感“震惊”。
信息来自于近日颁布的我国首部就业蓝皮书---《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仅法学一个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专业小类中排名第一;高职高专毕业生法律大类就业率排名也是倒数第一。
此外,法学大类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率仅为47%,排名倒数第二,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法学大类本科毕业生没有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而到了高职高专法律大类,这一比例更是下降到29%。
面对这样一组数字,很多人在问:缘何会出现今日这般局面?
法律专业功底不扎实、实际工作经验欠缺、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不够,让用人单位觉得一些法科毕业生“不可用”
临近毕业,就读于北京一所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肖复告诉记者,全班就业情况确实像那份就业报告所言---不太理想。
“除了上研究生的以外,全班目前签约的人数不到三分之一,签约的大都是去公司从事服务或文字工作,与法学专业基本无关。”肖复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社会中的法律问题无所不在,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同时因种种原因却导致法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王耀是北京一家社会团体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原来没有考虑过要聘请专门的法科专业学生,但后来由于连续引入了几笔规模较大的投资,在运作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我们开始考虑招收几个专门学法律的学生,这样,陆续来了一些人,但都不理想,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们走了。”王耀说。
在试用这些法律专业学生时,王耀发现,诸多问题让他觉得这几个毕业生“不可用”:
首先是本身所学的法律专业功底不够扎实。“来这里的学生包括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很多法律专业上的问题也是似懂非懂。”
其次是实际工作经验有所欠缺,绝大部分人没有实际处理法律问题的经验。
再次,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不够。“我们这里的法律问题大都是'管钱'的时候遇到的,很多法科学生的经济知识之匮乏令我感到吃惊。”
面试了一段时间之后,王耀失去了耐心,他已经不准备再招入法科毕业生了,而是打算自学法律知识,同时也让财务人员学习法律。
“我们倒是一直想招个学法律的学生,但没人愿意来。”北京一家同性恋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双手一摊,无奈地对记者说,他一直希望招一个学法律的为同性恋人群提供法律服务,但就是没人愿意来。
“人家一听说干这个,都打退堂鼓了。今年就业形势不好倒是招来了一个人,也挺优秀的,可
是干了一段时间,他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就走人了。”这位负责人说。
相对来说,一些看上去“光环四射”的职业却挤满了求职的人。
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对记者说,他们现在基本上只要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有一次一个本科生被拒绝了之后,径直跑到他的办公室苦苦哀求,无奈之下,他才给了这个学生一个机会。
找不到工作就读研,读研后还是找不到工作就去刚成立法学专业的学校当老师,从而培养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法学学生
“法科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法学专业的招生的确实太多了,另一方面,法学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得到完全开拓。”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法学毕业生的求职大多还把眼光盯在律师事务所、政法和国家机关上,但实质上社会工作、企事业单位等等,都应该是法学专业的就业市场,而现在很多市场还呈现一种封闭状态。”
在外地讲学时,**还发现了一个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现象:一些系统独立设置的特殊类型的院校也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某铁道医学院开设了法学院专业,对外宣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铁道医院的医患纠纷”。
“一些不符合资质的院校大量招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政法名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像那家铁道医学院,因为它属于铁道系统的一部分,即使教学质量令人生疑,但学生往往还是能够分配到相对不错的工作,这样就进一步挤压了优秀法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说。
“法学教育就业率低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高校在本科阶段所推行的法学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撰稿人王伯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外,学生通常是在结束了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才开始进入法学院。
“而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法科毕业生一本在培养,二本在培养,三本也在培养,甚至高职也在培养。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能从事法律工作,一个很显著的证明就是对于很多不合格的法科毕业生来讲,通过司法考试比高考还难。”王伯庆说。
“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也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当前很多学校设立的法学院的门槛太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院校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大量招生,使得那些办学条件优越、师资雄厚的法学院毕业生的去向反而成为问题。”王伯庆认为。
据介绍,近年来,各大高校在大肆扩招时都把法学专业作为主要扩招专业之一。很多学校迫不及待地建立法学专业,力图迅速成为综合性大学。因此,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法科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象非常明显。“各个律所需要的人终究是少数,而进入政法系统如法院检察院则更难。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法科毕业生蹉跎在求职路上,最终的结果是,大量的法科毕业生做了文秘等与法学无关的工作。”王伯庆说。
而法学专业之所以会成为各大高校扩招的重点,王伯庆认为有两点原因:法学听起来比较动人,一提到法学,人们总是和律师检察官法官联系起来,高考生的家长们也按捺不住报考法学的冲动,于是在法学专业的就业已经很不理想的情况下,高考学生们依然是“飞蛾扑火”;而学校对法学的招生也是趋之若鹜,因为相比起理工科来,法学专业的建立无需实验设备,专业师资要求也偏低,扩招很容易。
在功利性极强的报考和办学思维模式驱使下,法学教育随之陷入了不良循环。
“很多法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去读研究生,读了研究生还是找不到工作就去那些刚成立法学专业的学校当老师,从而培养出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法学学生,形成自我繁殖、自娱自乐的局面。”王伯庆说,这样的自我繁殖,对于法学教育整体上的损害是致命的。
从长远来看,法科毕业生就业低迷的状况会改善,但前提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法学教育必须被清理掉
曾经辉煌一时的法学教育如今已经褪去光环,走下神坛。未来的法学教育又该如何发展?
“应该努力开拓法学教育的就业空间,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律师和政法机关上面。法科毕业生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包括为像同性恋这样一些容易受到歧视的团体提供法律服务,也是很正常的。而且还应该明确一点,并不是每个学法律出身的人都能获得高薪报酬,有高端的高薪工作,也有低端的低薪工作。”**说。
王伯庆对于法学教育的改良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首先,需要适当压缩当前法学本科整体招生规模,法学教育的重心向研究生阶段转移;其次,对现有的缺乏法学教育优势的大学所开设的法学专业,强制其减少招生量;再次,设立一个预警系统,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提前告诉考生当前哪些专业就业形势不好,防止盲目填报法学专业。
“法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恶化让一些人觉得,中国的法学教育已经饱和了,应当'砍'。事实上,在中西部的很多城市,法律人才非常欠缺,一些县城甚至连一个受过正规法学教育的人都找不到,但这些地方恰恰是法科毕业生不愿意去的。”**说。
**还认为,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法科毕业生目前就业低迷的状况将会不断改善,“但前提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法学教育必须被清理掉”。
本网北京6月18日讯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责任编辑:查炳坤)
网站简介 | 招聘信息 | 投稿热线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京ICP备07040094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
第三篇:教师路越走越精彩
教师路越走越精彩
周庄乡洼村完小 常伟伟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周庄乡洼村完全小学体育教师常伟伟,今天能有这个机会,让我登上这个舞台,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成长道路,我感到十分荣幸。
也许今天培训的有很多同事都是只有一年教龄的新教师,这点我和大家有些不一样。在2008年我就参加了新教师培训,2013年我又再次以新教师的身份和大家一起坐在这里,接受新教师培训给我们带来的知识与感悟。
2008年,我大学毕业,初出茅庐,和许多人一样,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为了能尽快就业,我逢试必考。一个夏天,我最终以体育第一名身份,被济源市教育系统录用,成为一名正式在编教师。当时我非常高兴,那种感觉记忆犹新。但是分配工作后,让我的喜悦从高空中重重摔下,我被分到远离济源市区65公里的深山区邵原镇,那个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地方,如此算下来,我工作的地方离家130公里有余。
记得第一次去学校报道,我坐车5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的心很凉很凉,我记得我们校长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常伟,你住的那个屋,不漏雨了啊!”很难想像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对于有的人来说,他们会直接走人,但我呢,经过一晚上的思想斗争,觉得好不容易才努力考上,不能就这么放弃,于是打算先工作,适应适应再说。
由于学校是山区学校,常年缺教师,我的课也就比较重了。第一个学期,我就背负全校体育工作,一个班语文,一个班班主任。紧张的课程,让我没有那么多时间适应,我只有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完成学校给我的任务。语文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教学科目,我就经常听课,找老教师教我,每次上完课,我都习惯的问问学生:“你们能听懂我讲课吗?”我虽然离家远,不能常回家,但这又同时给了我研究教学,提高自身素质的时间,每天晚上学生睡觉,我就备课,读书,一学期过去,我们班的语文成绩居然排到了全镇第二名,我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慢慢的我适应了山区学校生活,我觉得山区孩子们是那么的朴实,纯真。这些孩子都是山沟沟里的,他们家庭条件很差,有很多都是贫困留守儿童,还有很多长这么大了,居然没有去过济源市区,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孩子从济源市回来,这是他们的一段对话:“你知道我今天上个大楼,怎么上的吗?”“不知道啊。”“我坐电梯上的啊!”“哇哇哇~~~~~~~~~”我当时听了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于是我开始多接触这些可怜的孩子。我给他们讲故事,讲平原地区人们的生活,给他们烧开水,让他们少喝凉水,给他们一起打球,游戏。夜里有很多学生都住校,我就经常去寝室看望他们,虽然他们寝室很简陋,味道也很难闻。我带领他们一起去爬山,去小河边抓螃蟹。给他们弹吉他,教他们唱歌。我记得有些孩子冬天缺衣服,我就在家里带我穿小的衣服,给他们,虽然那些孩子穿我的衣服都大的不得了,但是我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有多么的高兴。
在山区第三年,我结婚了,我的爱人是焦作的,两地分居的生活就这样正式开始了,家庭生活要求我必须每星期回家一次,为了让我交通更方便,我选择了摩托车,就是那种助力摩托车,我奔波与焦作邵原之间,来来回回,长达一年之久,冬天也是如此,真是谁冷谁知道啊。记得我星期一为了不影响学校的课,我冬天凌晨四点,骑摩托车,跑130公里去学校,还把人家大白菜车撞翻过„„
工作进入第四年,我进入学校中层领导位置,成为学校的政教主任。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我利用升旗,校会,对学校孩子开展方方面面的教育。我当时在学校开展了三色旗帜评比,每种旗帜都代表着各个不同的意义,我组织学校各班级评选每周一星,把他们的照片加工、打印、上板报。组织给学校烧伤女孩王梦菲捐款,组织看电影,丰富山区孩子住校生生活乐趣。组织校园卡拉OK大赛,虽然山区孩子多数五音不全,但是他们都是很乐意参加的。组织学校元旦联欢晚会,教全体教师太极拳。最值得一提的是,我把学校的少先队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原来学校根本没有少先队。我组织学校第一批少先队队员,包车来到济源市区,参观济源科技馆,参观济源文化城,参观济源一中等等。那一年我被评为济源市德育先进个人,济源市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时间慢慢过去了,我知道我做的一定还不够,但是常年的两地分居一定不是正常的婚姻生活,我的爱人也怀孕了,这告诉我,我必须回家了,2012年,修武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我考了体育组第一名,也只要一个,我回家了。分配工作后,我算是到了一个离家很近的单位了,周庄乡和以前的那个相比,距离连十分之一都不到。生活告诉我,教师的路我将越走越好,我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我爱教师工作,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在山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我都会将我的全部力量奉献给我爱的教育事业!
第四篇:人生的路如何越走越宽?
人生的路如何越走越宽?
人生的路如何越走越宽?
文/郑伟建
编辑/学问有没有进步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人生的路如何越走越宽?善良!善良即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善与使用工具一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善不是工具也无法被当作工具使用。善来自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影响,反过来说没有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是无法产生善的。
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有两则小故事。一则是说一场暴风雨过后,成千上万条鱼被卷到一个海滩上,一个小男孩每捡到一条便送到大海里,他不厌其烦地捡着。
一位恰好路过的老人对他说:“你一天也捡不了几条。”小男孩一边捡着一边说道:“起码我捡到的鱼,它们得到了新的生命。”一时间,老人为之语塞。
还有一则故事是发生在巴西丛林里,一位猎人在射杀一只豹子时,竟看到这只豹子拖着流出肠子的身躯,爬了半个小时,来到两只幼豹面前,喂了最后一口奶后倒了下来。看到这一幕,这位猎人流着悔恨的眼泪折断了猎枪。如果说前一个故事讲的是孩子对生命善良的本性,那后一个故事中猎人的良心发现也不失为一种“善莫大焉”。
郑博士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面包店的老板气冲冲到法院,控告长年供应他鲜奶油的农场主人诈欺。
法官开庭审理这个案件,针对面包店老板提出的控诉,指称农场主人在供应鲜奶油时,苛扣鲜奶油的斤两这件事,询问农场主人是否有什么答辩。
农场主人莫名其妙地被法院传讯,直到此时才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他不服地对法官说,每次所运用的鲜奶油,重量都事先自行秤过,绝不会有斤两短少的事情发生,他认为这应是一场误会。
面包店的老板听到这样的辩词,马上提出有力的证据,将农场主人前一天刚送到、犹未开封的鲜奶油,呈上堂前交给法官。法官见到这罐鲜奶油的包装上写着重量是一公斤,但实际秤出来,却只有八百多公克的重量。
法官当下便生气地质问农场主人,重量明明短缺了这么,竟然还敢睁眼说瞎话地狡辩。农场主人无辜地向法官表白,他在乡下地方,农场中没有磅秤,一向都是用传统的天平来秤重量。而他每次运送鲜奶油给面包店的老板时,总会顺便买一公斤重的面包回农场,做为一家大小的餐点。为了省事,农场主人总是在天平一端放上买回来的一公斤面包,另一边则是摆上相等重量的鲜奶油,准备下次给面包店老板送货。
法官听完农场主人的陈述,望着满脸涨得通红的面包店老板,真不知道这个案子该怎么样来下判决。
一名关于善良,许是不少朋友都看过以下的论述,郑博士不厌其烦转载如下:
劫匪头戴蜘蛛人面罩,冲进捷克北部城镇捷克捷欣的一家商店,拔枪向店员要钱。59岁的店员马尔凯塔·瓦霍娃既没有奋起反抗,也没有给劫匪拿钱,而是不慌不忙地递给他一杯茶和一块蛋糕。
奇迹因此发生了,劫匪放下了敌意,和瓦霍娃聊起天来,他们谈得很放松也很和谐。“我问他为什么干这个,我们就聊起天来。当时店里没有其他人,因此我猜他放松了一点。”瓦霍娃说。
瓦霍娃还对劫匪说,如果他愿意,可以跟她讲讲他的故事,还可以喝茶,吃蛋糕。劫匪居然同意了,最后离开前还没忘记向瓦霍娃道歉和道谢。
瓦霍娃的一杯茶和一块蛋糕,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化险为夷了。虽然劫匪头戴蜘蛛人面罩,但瓦霍娃确信“他是个挺好的年轻人”——正是这种善意的想法,也成功地拯救了瓦霍娃自己。
我国南方某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名毫无经验的绑匪绑架了一个6岁的孩子。在等待赎金的过程中,他们身无分文。其中一人出去借了20块钱,买回来两个盒饭,一盒给了那个孩子,另一盒两个绑架者分而食之。获救后的孩子对警察说:“警察叔叔,放了这两个叔叔吧,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实在太穷了。”
两个“毫无经验”的绑匪,绑架失败,却获得了被绑架者——一个6岁孩子的同情,他甚至替他们向警察叔叔求情,这一切只源于他们一个小小的善举——他们把用借来的钱买来的一个盒饭给了孩子,而他们两个成年人却分食了另一个盒饭。
这听起来多少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可在一个6岁的孩子眼里,这种善意留给他的印象比绑架带给他的恐惧感要强烈得多、深刻得多。这就是善意的力量,它能让被绑架者忽略自己曾被绑架这样一个事实,而选择站在绑架者一边。
黎巴嫩南部城市苏尔有家很普通的理发店,店主叫法里斯。一天,店里来了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法里斯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并认真地给他剪起了头发。那人说他叫萨米,在附近的建筑工地打工。理完发的萨米精神多了,俨然跟换了个人似的。
该交钱了。萨米却说他根本没钱。他身上只有一张前几天买的彩票。萨米说如果他中奖了,愿意把奖金的一半送给法里斯。法里斯笑了,他知道萨米中奖的几率微乎其微,但他还是欣然答应了。
谁也不会想到,奇迹竟然真的发生了。
几天后,萨米拿着7.5万美元来补交理发费。他的那张彩票竟然真的中了奖,奖金高达15万美元。
旅行时,帮助了别人或者被别人帮助,都是一种幸福。好多年后回忆起来仍然倍感温馨,哪怕只是指引了一下方向而已;进入一家商场或便利店,接待人员一个善意的微笑,比他说十次“欢迎光临”更能让人感动。
有位印度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某个人在路上发现有人中了箭,他不会关心箭从哪个方向飞来,也不会关心箭杆用什么木头做成,箭头又是什么金属,更不会关心中箭的人属于什么阶级。他不会过问这么多,只会努力去拔出那人身上的箭。”这就是善意,是人最本能、最原始的一种善意。正是这种善意使人类得以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古人有云:“心净生智能,行善生福气。”心就像一粒种子,生长在天地之间,喜怒哀乐的情感造就了善恶之心。有一颗充满善意的心,行为和语言就会大不一样。心怀善意的人,人生的路必将越走越宽。
郑伟建博士点评:
1、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
2、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
3、朋友们:郑博士认为你们都很善良。善心为众福在后,良行范己必在前。不管去到那里和做任何事,都不能迷失自我的善良。
第五篇:让青年干部的路越走越宽
让青年干部的路越走越宽(评论员观察)
李拯
《 人民日报 》(2016年05月04日 05 版)
精神上开阔了,现实中的人生道路才会开阔起来,青年干部需要有那么“一股气呀、劲呀”
“你不是太阳,但你可以发出比太阳更温暖的光!”这段时间,“土得掉渣”的县委书记陈行甲在母校的一次演讲,热传网络。切身的感受、真挚的话语,道出了多少大学生村官、年轻公务员在基层的艰辛与坚守,又唤起多少年轻人心系苍生、以身许国的炽热情怀!“五四”青年节之际,思考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青年干部的培养与成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正如总书记所言,青春在各行各业绽放光彩。发展机会更加公平,上升渠道更加开放,对年轻人而言,今天确实是一个需要活力而且能够释放活力的开放时代。面对无数可能性,仍有很多年轻人选择担任公职、进入基层,与那些在车库咖啡聊创业、在互联网上掘商机的年轻人一样,这些青年干部同样怀揣着激情梦想——他们扣上的“第一粒扣子”,不仅关乎自己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与老一辈相比,这一代青年干部生逢改革大潮,大多数接受过优质的高等教育,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业务能力,也有着与时代合拍的开放思维与开阔眼界,更不缺创新的锐气和闯劲。但也要看到,青年干部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有的存在“只当后备军、不干本职活”的观念误区,不愿意走出机关、深入群众;有的暮气沉沉,年纪轻轻就假装“成熟”,缺少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活力,言行举止就像“小大人”;有的局限于行政化、机关化的单调生活,缺少敢于试错、勇于开拓的精神……“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正视这些问题,才能让青年干部的路越走越宽。
对青年干部而言,精神上开阔了,现实中的人生道路才会开阔起来。应该认识到,所谓“体制内”并非通过熬年龄就能一帆风顺,更不是萧规曹随、无所作为就能“到点提拔”。相反,在公职岗位上,面对改革发展的种种问题,更需要像毛泽东同志说的“要有点精神”,更需要像邓小平同志说的“不能没有一股气呀、劲呀”。思想成熟是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关化、行政化,更不意味着在机关里坐等提拔。表面上的早熟,很可能意味着精神上的早衰;而沾染的官气与暮气,更是会吞噬年轻人本该拥有的精气神。“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总书记的话语,可谓意味深长。
对于这些志存高远的年轻人,“培土”“墩苗”不可或缺,关心、爱护至关重要。中央国家机关党校针对青年科级干部的一次调查显示,66%的受访者存在经济压力,57%的受访者有较大的工作压力。青年干部也像多数青年那样,面对着人生刚刚起步的阶段,待遇不高的失落、能力不足的担忧、本职工作的繁冗、应急工作的险重,这些都可能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从组织培养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正视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给予更多关怀、更高待遇;另一方面要树立起正确的用人导向,给更多青年干部到基层“墩墩苗”的机会,让更多青年干部拥有能够试错的宽松环境。惟其如此,熬年头的错误思想才能杜绝,比资历的无谓压力才能消除,广阔的天地才能展现在青年干部面前。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从衰落到再度复兴,青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创“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使命,“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期许,给这个一度落后的民族带来了希望之光。今天,青年依然是国家脊梁、民族希望。而青年干部,更应记住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要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以“大学之道”烛照青年心灵(中国道路中国梦)
李林
《 人民日报 》(2016年05月04日 05 版)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好桥梁,让教师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
又逢“五四”青年节。青年,富有活力、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是反映时代的最灵敏的一个晴雨表。青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又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节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型,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何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者,习惯上,我和我的同事常被称为“学工老师”,是直接与青年打交道的群体。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多年,我体会到,做好青年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好桥梁,让教师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以“大学之道”烛照青年心灵。
比如,学校各院系在每年两会之际都会组织集体学习,这样的活动如果只有学生参加,往往热度有余深度不足,也不乏有人敷衍了事。后来,我们尝试邀请两会教师代表为同学们讲解自己的提案,大家反响热烈而且讨论深入。这是因为,代表们讲得实、讲得真,讲的是经过自己研究、有理有据的东西,青年学生们自然爱听。再比如,暑期社会实践中,一些学生由于缺乏经验,自己组团容易浮于形式、缺少内容。相比之下,由教师亲自带队,则往往方向明确、分工有序,学生大多能高质量地完成调研任务。而这,都得益于教师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以及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个人阅历。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人,是给青年思想播种的人,他们往往学养深厚,学有专长,能够“以理服人”,赢得青年的认可和信服。恰如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种“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正是青年工作收获成效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作为“燃灯者”,教师对青年的影响早已超出课堂范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所传之“道”,既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也是他们的治学精神、人格操守、学术趣味等,这些“道”都会深入影响青年治学、修身、养性。成功的大学教育,应该能够培养出“信仰真理而不迷信个人”的青年群体。在大学阶段,教师恰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的重要责任者。
有人说,“青年是宝藏,青年是黄金;宝藏要挖掘,黄金需熔炼”。的确,再好的宝剑,不经磨砺,永远不会出锋;再好的璞玉,不经雕琢,无法显现夺目的光彩。以“大学之道”为灯塔,青年的人生路才会越走越宽。
敢做先锋 不当看客(人民论坛)
辛士红
《 人民日报 》(2016年05月04日 04 版)
又到毕业季,一位研究生没有如父母所愿,回老家一个安逸舒适的单位工作,而是选择到外面的世界打拼。他说:“我害怕一眼能看到20年后的自己,哪怕在外面碰得头破血流也无怨无悔……”这样的选择需要勇气,也张扬着青年人敢试敢闯的性格。
“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总书记的青春寄语,在广大青年中引起广泛共鸣。
先锋是社会的先导、国家的栋梁。争做先锋,是青年的朝气所在,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歌德曾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是每一位青年人的责任所系。青年人有梦想、不苟且、做先锋,才能铸就“更好的自己”,也才能成就“青春之中国”。
我们的社会向来不缺少披坚执锐、勇于担当的青年才俊。然而,也有极少数青年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击、浮躁风气的裹挟、功利心态的侵蚀,选择做无所事事的过客或麻木不仁的看客,甘愿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有理想没方向、有文凭没文化”的“空心人”。当别人乐善好施时,他嘲笑为“不开窍”;当别人坚守原则时,他视之为“假正经”;当别人奋力打拼时,他鄙夷为“一根筋”。当青春为负能量充塞,又何来那么一股子冲劲与闯劲?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人的生命何其短暂,韶华何其难留,谁也没有资格去挥霍自己的青春。鲁迅先生说过,对青年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决定不同的生命质量。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尽管道路充满泥泞,但“前进的”青年多了起来,就会带领和团结更多的人在坚守平凡中创造非凡。
陈毅同志曾说:“青年是时代的先锋,先锋责任的完成,只有从斗争中锻炼可以得到。”心中有梦,何惧远方。你曾经摔跤的地方,也许就是通往成功之途的出发地;你曾经努力的方向,也许就是你赢得人生精彩的前奏曲。青春的世界,在诗人看来,“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作黄金”“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是青年改天换地的精神,这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
在这个筑梦圆梦的时代,青年一代更当敢做先锋、勤于追梦。如果青年一代在最该奋斗的年龄失去远航的动力、搏击的能量,历史便不会有上升的“螺旋”、事业的接力。我们关心青年、重视青年,就应该让每个有天分又够努力的“邻家小妹”都有机会成为李娜,让每个不安分又够聪明的“穷小子”都有机会成为马云。对于青年人来说,经历了酣畅淋漓、携手创业的奋斗,哪怕是没有成为某一领域的“先锋”,依然可以领略到走出小天地后的大格局,依然可以自豪地说“我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