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治规划汇报
云南省土地整治规划情况汇报提纲
云南省国土规划整理中心
2010年7月21日
云南省位于祖国西部,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半山区,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地域性突出,总体上是以农为主的山地、山区农业。全省国土面积大,耕地比例不高。虽然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丰富,但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农业产业发展也因地域、交通和田间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而受到极大制约。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
一、上轮全国和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落实情况
(一)《云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云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2010年)的基本目标是:到规划目标年,云南省耕地保有量达到609.83万公顷,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均有一定增加。全省1997-2010年耕地减少量控制在52.33万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5.60万公顷;补充耕地量20.00万公顷,其中土地开发新增耕地14.80万公顷,整理复垦新增耕地5.20万公顷。其中,2001-2010年土地开发补充耕地10.00万公顷,整理复垦补充耕地3.60万公顷,2001-2010年补充耕地合计13.60万公顷,年均1.36万公顷。
(二)《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要求。国土资源部2003年3月制定发布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云南省
2001-2010年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下达的目标为10.27万公顷(154万亩),比《云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1-2010年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少3.33(50万亩)。其中,土地整理补充耕地3.00万公顷(45万亩),土地复垦补充耕地1.00万公顷(15万亩),土地开发补充耕地6.27万公顷(94万亩)。
(三)《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目标。耕地整理规模77.65万公顷,新增耕地7.4万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规模2.00万公顷,新增耕地0.20万公顷;土地复垦规模3.00万公顷,其中,新增耕地1万公顷;未利用地开发规模326.00万公顷,其中新增耕地8.00万公顷。以上合计云南省2001-2010年土地开发整理总规模为408.65万公顷,其中,新增耕地15万公顷,耕地保有量达到609.83万公顷。
(四)上轮规划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2001-2009年,我省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共安排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543个,建设总规模24.90万公顷(373.5万亩),预计新增耕地4.25万公顷(63.75万亩),预算总投资51.80亿元。与此同时,实施占补平衡项目612个,建设总规模9.17万公顷(137.52万亩),新增耕地6.47万公顷(97.03万亩),完成项目总投资26.96亿元。共计组织和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55个,建设总规模34.07万公顷(511.05万亩),补充耕地10.72万公顷(160.8万亩)。
据二轮土地详查数据,云南省国土总面积3831.86万公顷,其中,耕地总面积623.65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6.27%,其中:水田144.61万公顷,水浇地5.06万公顷,旱地473.95万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23.2%、0.8%和76.0%。
以上数据说明,云南省在执行国家、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上,总体是完成得比较好的,确保了耕地保有量,并提前1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补充耕地任务。因国土部门不掌握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复垦整理的相关数据,目前还难以说明其他指标的完成情况。但从云南省目前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情况看,仍以耕地和未利用地开发整理为主,农村居民点和工矿废弃地整理还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
(五)土地开发整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1.补充了耕地面积,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自2001年以来,我省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共安排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543个,建设总规模24.90万公顷(373.5万亩),预计新增耕地4.25万公顷(63.75万亩),预算总投资预算总投资51.80亿元。同时,加上近年来各级实施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612个,建设总规模9.17万公顷(137.52万亩),新增耕地6.47万公顷(97.03万亩),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大多项目区建设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稳产农田地,土地利用程度普遍
提高了3-10%,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了10-20%,生产成本降低了5-10%。即使按10%计算,耕地增加的粮食产能,就相当于增加
6.3万多亩耕地的产出,为我省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3.惠及了广大群众,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我省安排的537多个土地整治项目,惠及16个州(市)127个县(市、区)的180多万农民群众。项目完成后,年均可增产粮食3.2亿多公斤,人均增加纯收入500余元。新增耕地可解决20多万农民的长远生计。同时,所实施的部分项目还为3万多异地扶贫移民安置提供了生产生活用地,保证了移民能够“搬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4.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一是采取了与小流域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洪水对复垦耕地的损毁;二是采取了“坡改梯”工程措施,达到了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三是采取了生态治理工程措施,最大限度地杜绝了水土流失。做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统一,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近年来,为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省实施了一批高效农业项目,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实现了“田块平整化、沟渠永久化、设施配套化”,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以及实现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6.扶持了“老少边穷”地区,维护了边疆社会稳定。自2001年以来,我省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在25个边境县安排土地整理项目129个(其中国家项目50个),建设总规模84万亩,新增耕地17万亩,下达总投资10亿多元。项目实施后,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维护了边疆社会稳定。特别是2004年国家批准实施的保山、德宏等地的30多个灾毁复垦项目,投资3亿多元,复垦耕地13.91万亩,彰显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新一轮规划的土地整治目标
针对云南省以山地农业为主,区域发展不平衡,中低产田面积大的特点,省委、省政府决定,2009-2020年,全省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000万亩,使全省高稳产农田地达到5000万亩,农民人均拥有1亩以上高稳农田地。计划每年完成200万亩以上,其中,国土资源部门2009-2020年规划期内计划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630.22万亩,每年完成50万亩以上。近期(2010-2012年)3年规划,计划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50万亩,投资估算30亿元;远期(2013-2020年)8年规划,计划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400万亩,投资估算80亿元。
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2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为目标,云南省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重点是:
(一)认真组织实施“兴地睦边”国家农田整治重大工程;
(二)继续完善陆良、姚安、祥云3个县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22个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
(三)加强大、中、小型灌区的土地整治配套建设;
(四)加强集约化经营特色农业基地的土地整治配套建设;
(五)以土地整治项目为平台,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工矿废弃地整治。
三、建议
(一)加强相关编制规程和实施制度的研讨、修订、培训工作;
(二)尽快启用“二调”成果,结合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划,实事求是地编制好新一轮规划;
(三)做好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项目实施的评价工作;
(四)适当鼓励集中连片进行土地整治,但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第二篇:整治汇报
盘湾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落实情况
汇报
根据市、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求,2012年6月底前我镇需完成五个环境整洁村,共38个点,达环境整治二星标准共10个点,时间紧,任务重,围绕这一要求,近期我们将对于高速、陈李线两侧的村进行了“家家到”现场观摩,比质量、拼速度。规划布点村庄以“六整治、六提升”为主要内容,全面达到星级“康居乡村”标准,非规划布点村庄以“三整治、一保障”为主要内容,全面建成 “环境整洁村”。在房屋外墙出新上扩大广度、深度,高速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全面刷白,沟塘整治保持河流清澈见底,加大房前屋后物件摆放规范摆放,提高整治清理乱堆乱放力度,达到道路两侧无白色垃圾、无堆放物品,全面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根据县、镇督察组检查情况来看,我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沿高速两侧村庄的生活垃圾整治不够彻底,清理不及时,没有做到日产日清,龙潭会所东侧垃圾常在。
二是乱堆乱放比较普遍,高速沿线两侧村庄群众的家前屋后,除安石村整治的相对较好外,其余村庄群众的草堆堆放无序,没有整治到位。
三是河道沟塘清理很不到位,根据县委要求需达500米
以上,而我镇高速边上的河塘也有很多杂物、漂浮物,与县领导的要求及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标准距离较大。
四是房屋出新标准较低,没有按照高速两侧各500米可视范围的深度进行出新,严重存在着“一层皮”、“半边脸”的刷白情况,特别是新华村,存在着大片大片地脱节,存在着外墙出新空白与盲区的情况。
第三篇:庭院整治规划
庭院整治规划主要从功能布局入手,针对庭院空间利用率低,功能分区不明确,布局混乱,环境质量差等问题,把庭院空间明确划分为居住空间、附属空间、交通休闲空间、绿化空间,丰富了庭院的空间层次,提升了空间质量;增加庭院绿化,修缮围墙大门,改进庭院铺地,使之成为环境优美,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农村庭院。
第四篇:卫生整治规划
**村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
一、**概况
位于任县东北方向,全村589户,2611人,人均收入4500元,现在已将常年积存的生活垃圾全部清除干净。
二、组织机构
该村成立了以村支书***为组长,以***为组员的**环境卫生整治小组。
三、具体规划和远期建设规划
1、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村党员会,乡包村干部和村干部深入农户,宣传发动,号召大家自己动手,建设家园,激发干群的建设热情,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
2、准备沿街墙面全部粉刷,粉刷面积约10000平方米,准备刷写墙体标语80条,在主要路口和村委会设置宣传栏3个。
3、根据实际情况在街道两边实施绿化,按照统一的规划,主要街道由村委会负责实施绿化,各户在自家的房前屋后路边等地种植各类花草树木。
4、建设环村绿化带,今年春季准备环村建设9000米的绿化带,种树1.2万棵。
5、建好垃圾处理设施。今年准备建6个垃圾池,建设排水沟4000米,满足村民日常生活所需。
6、实施亮化工程,在原有50个路灯的基础上,今年再安装30个路灯。
7、具体要求,要把这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宣传,促进形成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8、明确重点,落实责任要按照方案划定的责任范围,认真梳理本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标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第五篇:环境整治规划
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规划
1、综合管理:项目部大门处挂放八牌二图管理,建立文明工地管理制接,做到明确岗位,专人负责。
2、工程质量;主要分项工程保证项目符合要求,有完备的测量设备,严格按图施工,规范操作。健全质量管理网络领导小组。做到质量管理有创优计划,资料齐全。
3、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前工现场管理网络,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资料齐全,严格加强特殊工种人员的管理,持证上岗,加强基坑开挖及洞口的围护措施落实,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提高机械设备安全有效的使用及完好率。
4、环境卫生;建立工地卫生管理网络,做到办公,生活区整洁、规范,排水畅通,厕所有冲洗设备并落实专人管理,工具材料堆放有序。
5、施工现场扬尘、噪音防控: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车辆进出现场设置冲洗设备,渣土运输车辆都装有密闭装置,施工道路进行清扫、洒水防止扬尘,严格按照环保部门批准的作业时间开展施工作业,最大限度的控制噪音污染。
6、宣传教育:项目部建立宣传栏、有现场宣传气氛、宣传内容有记录,定期及时进行宣传教育、施工现场周围有横幅。
7、卫生防疫:办公区域无“四害”,卫生工作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健全卫生管理网络,做到定期检查。
8、防火:成立防火领导小组和管理网络,消防设施完好,配备合理,做到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和审批手续,并作好原始记录。
2013年0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