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运管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0:4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交通运管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交通运管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交通运管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

职务犯罪是一种特殊的、严重的腐败现象,把预防职务犯罪融入交通运管系统各个环节之中,不断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和威慑性,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是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推动交通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交通运管系统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类型

关于职务犯罪的概念,目

前法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了违背其职责或者消极地不履行其职责,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职务犯罪是一种特殊的、严重的腐败现象,交通运管系统容易发生的职务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受贿罪、行贿罪、挪用公款罪、滥用职权罪、失职罪、渎职罪、贪污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

二、交通运管系统职务犯罪的原因

从交通运管系统来说,职务犯罪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政治学习放松。从职务犯罪人员身上不难看出,他们之所以走上犯罪之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重政治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警示教育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主观上放松了思想改造,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防线不牢固,廉洁奉公抛于脑后,终于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二)法律意识淡薄。交通运管系统由于点多面广,人员分散,对于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存在一定难度。有的干部职工常借口路检路查工作忙,不参加政治思想教育或法制培训,对自己手中权力缺乏正确认识,使职务犯罪心理得不到及时抑制。有的干部职工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利用手中权力,明知违法违纪,却铤而走险,在工作中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从最初吃、喝、玩、乐贪小便宜逐步发展为犯罪。

(三)落后观念影响。一是特权思想影响。民主意识较差,特权思想严重,在决策上,不走群众路线,不发扬民主作风,一意孤行,诱发职务犯罪。二是奢侈生活方式的影响。交通运管行业,直接与运输企业和经营业户打交道,具有流动性强和接触面广的特点,一些思想自制能力较差的人容易受不健康思想意识和外来生活方式的浸染和金钱物欲的诱惑,经受不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一味追求腐朽生活方式,最终入不敷出,产生权钱交易。三是腐朽思想影响。认为“权就是钱”,把自己手中的权力,作为在市场经济中交换的筹码,千方百计利用职权聚敛不义之财。

(四)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当薄弱,没有形成规范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在对干部的考核选拔任用上,重能力、轻品行;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称职常常是政绩论;对提拔的干部偏爱有加,盲目信任;职工群众参与意识不高,民主管理薄弱;有的单位表面上“平安无事”,其实或正酝酿职务犯罪的“小环境”、“小气候”。这些都为滋生腐败埋下了祸根。

三、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一是利用各种阵地,广泛开展教育。利用学习日,以上党课等形式,对交通运管系统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增强其拒腐防变的意识,提高反腐认识和政治思想觉悟,提高其抵制外界各种致罪因素的免疫力,将廉政建设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为,争当廉洁奉公的表率。二是结合重大节日,做好预防教育。每逢重大节日前,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提出廉洁自律要求,事先打招呼,节前提个“醒”,并形成惯例。三是结合活动开展,营造廉政氛围。经常在交通运管系统内营造“反腐倡廉,人人有责”及”反腐倡廉,从我做起“的廉政氛围,真正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权、欲、利,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自觉地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防线,模范地执行各项廉政规定,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完善制度,建立有效廉政工作机制。预防职务犯罪现象仅靠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源头预防,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制度,明确集体研究政策,比如行政许可、证件办理、自由裁量等权利,并在单位进行所务、站务(队务)公开,构建民主政治管理体系。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财务收支“两条线”,加强财务预算和核算,制定不准私设“小金库”的有关纪律规定,防止“以权谋私”现象发生。三是建立健全公正的绩效考评机制,完善考核奖励措施和行政处罚规定,定期考核奖惩,以考核促勤政廉政。

(三)阳光操作,制定公开透明的业务流程。交通运管系统所有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和非行政审批许可项目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受理、办证,除勘验件和报批件外,一律即办,实行阳光操作,公权公用,便民高效,廉洁规范,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防止职务犯罪。同

时要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并加强社会、媒体与公众的监督,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发生。

(四)加强领导,加快惩防体系构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交通运管系统的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和完善交通运管特色惩防体系建设,从

源头上拓展防止腐败工作领域,确保全县交通运管系统的党员干部纪律严明,勤政为民。加强案件查办工作,通过依法惩治职务犯罪来教育党员干部,筑牢广大党员干部预防职务犯罪的大堤,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自觉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积极与检察机关一道共同研究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对策,推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效机制。

第二篇:对交通工程建设中预防职务犯罪的思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然而,在一些地方随着交通工程建设的完工,一批又一批干部相继“落马气令人痛心疾首,如河南省三任交通厅长,因为工程建设中巨额经济犯罪相继落网:天津到县修建37公里高速公路,竟有37名干部受到处理:四川省原交通厅厅长和副厅长,因巨

额贪污受贿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交通厅个别领导,也因工程领域的腐败问题而纷纷落马……因此,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成为交通纪检监察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职务犯罪的原因

国家公职人员在从事公务活动中,违反职责,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为职务犯罪。职务犯罪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个人素质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存

在的漏洞和缺陷。

(一)从个人素质方面看。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在很大

程度上是由于其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质变。表现为:

一是”见钱眼开“的贪婪心态。于是就有了利用手中权力捞一把的念头。贪婪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共同心理,是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思想基础。具有贪婪心理的人,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挺而走险,采取各种形式,甚至冒着生命的代价,肆意收受贿赂、挪用公款。

二是蒙混过关的侥幸心态。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制度的漏洞,增强了一些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自认为见多识广,保护伞厚,且行为隐蔽、方法巧妙、手段高明、在自信能侥幸过关的情况下走上犯罪道路。

三是深感吃亏的补偿心态。有些公职人员在社会分配差距拉开的情况下,看到别人待遇比自己高,住房比自己好,或者原来的下级各方面都超过自己,或者看到才华、学问比自己差的暴发户发了财,便产生不平衡的补偿心态。有些老干部认为自己为党工作了几十年,没功劳也有苦劳,过去收入少吃了亏,现临近退休该捞一把,为晚年留条”后路气也算是对过去的补偿,结果痛失晚节,铸成大错。

四是贪图享乐的虚荣心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某些拥有实权的公职人员爱慕虚荣,开始追求个人享乐,被金钱、色情所迷惑,成为“糖衣炮弹”袭击的对象。只要有小小的诱惑,就会链而走险,不倍以身试法。

五是“权钱交易”心态。经济权力化和权力经济化,为“权钱交易”等职务犯罪打开方便之门。当前,在经济生活中,经济权力化,权力经济化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地存在。一些公职人员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千里来做宫,为了吃喝穿”:“做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这种心理作用下,不送礼不办事,甚至伸手索要所谓“辛苦费''好处费”,成为贪婪的“硕鼠”。

六是丑恶的赌徒心态。有些本来就是好赌的公职人员,一旦有了职权就把罪恶之手伸向国家和集体财产,结果赌注越下越大,越赌越输,公款被越吞越多。这种人什么党性原则,荣誉尊严、道德良心甚至自由生命都可以置之脑后。在“有权时捞一把,逮住了自认倒霉”这种赌徒心理驱使下,经常胆大妄为,顶风作案,飞峨扑火,自毁前程。

(二)从机制和制度管理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不断加大力度,但是职务犯罪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说明现行的权力体制对权力的控制和约束等不足,使得用权人员有较大的个人随意行为的空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权力过于集中。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主要弊端之一是权力过分集中,过分集中往往把党的领导变为个人领导。“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似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惟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邓小平文选《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过大的权力膨胀了他们的个人意志。而且,权力过分集中还使得纠正权力过错的代价大大提高。在实践中,很多腐败活动在其初期己被群众发现和举报,但集权体制为其提供了排除障碍的力量,直至违法行为不可收拾,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害,才受到制止和追究。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监察厅副厅长修福金一针见血指出,我们看到一些腐败案中的犯罪分子,手中掌握着工程项目的发包、分包、招标、投标、评标的巨大权力,大肆收受贿赂,使建设工程招投标近几年几乎成了最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招投标决策权何以不受制约?原因就在于现行的交通投资体制,是在交通系统内部封闭运行。些建设、交通部门的负责人,同时又兼任工程建设公司的董事长,有的还顶着“评标委员会”主任的桂冠。这种集“运动员”和“裁判员”于一体的特殊身份,怎能不为他们随心所欲地滥用权力提供方便!

二是权力实施过程缺乏有力的制约和监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机制、制度和监督等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和问题。我国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应当公开进行招标。但是,据有关部门调研,去年全国工程招标率仅为六成:在对78个国家投资项目的稽查发现,大量的招投标走了过场。

三是社会和群众参与对权力的监控力度不足。在具体行为中,公职人员的权力是用来为实现公民的利益而使用的。为了保证权力行使的合理正当,通常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监控制度,防止权力被践踏和侵犯人民的权利和利益。但是,这样的制度尚未健全。群众对权力的制约缺乏有效的实现手段和制度保障。例如许多政务公开流于形式,内容不实,时间不及时等,而社会舆论监督对权力违法乱纪的曝光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等诸多因素,也只能有选择性的,压力远远不够。

二、职务犯罪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在政治方面,职务犯罪行为破坏国家政治和法制的统一,易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破坏政治稳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实现政治整合的进程,它要求有统一的法制实践和稳定的政治局面,而职务犯罪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刺激社会矛盾的冲突和爆发。在经济方面,职务犯罪制造分配不公,剌激不正当竞争,催发经济利益的恶性冲突。职务犯罪以权创收,以权获利,直接破坏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遭到破坏,最终必然造成经济局面的混乱以及整个社会健康的经济体制的损伤。在精神文化方面,职务犯罪助长腐朽没落思想,瓦解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滋生对执政党和政府的离心离德倾向,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三、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职务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其产生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需要通过教育、制度、监督等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综合治理。

(一)从思想教育入手,构筑预防职务犯罪的思想道德防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从干部的素质教育入手实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意识,使领导干部对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有深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是要坚持廉洁从政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开展廉洁自律教育,根据各时期廉洁自律的规定认真组织学习,并使之入耳入脑,强化公职人员的自律意识。自律是最好的自我防腐剂,也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措施:二是要开展警示教育。即要宣传正面先进典型,还要以“反面”教材为警示,以案示纪,以案说法。现在各地都建立有警示教育基地,要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和“三管”人员观看参观反贪展览,深入剖析犯罪分子堕落的轨迹和思想根源,提高广大公职人员的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达到警示效应:三是要狠抓职业道德教育。“物必自腐后生虫”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首先来源于公职人员自身价值观念的质变。因此,每个单位都要根据行业特点,对公职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个公职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切不可轻小节,而忘乎所以,所谓小洞不堵,大洞受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个人犯罪都是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每个公职人员应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越权不失职,树立爱民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依法行政的楷模:四是要进行法规教育。请司法部门进行授课,使工作人员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进一步增强公职人员法制观念,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二)严格工程建设制度,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省委:我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向组织保证,我绝不收入家的一分钱,绝不做对不起组织的一件事,坚决维护党的光辉形象,我永远相信党会实事求”这是原河南省交通厅厅长曾锦成在任时写给省委的“血书”中的一段话。然而,仅仅在曾锦成写这份“血书”一年后,检察机关就查实他先后收受他人贿赂40余次,款物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事实说明“‘血书'靠不住,还得靠制度”。目前不少地方己实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将不必要的行政权力从经济领域中退出来,按市场经济规律去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法律法规的调整规范机能,包括建立健全有形建筑市场、对工程实行招投标管理,政府采购制度等,取得较好的效果。交通工程建设同样必须严格执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四项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制约权力,消除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以法规代替领导意志,用制度弱化个人用权。当前,最为迫切的首先是按照四项制度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如招投标办法和审、查、定分离制度等。比如我省个别地方对B类工程资格预审,采取审查后随机抽取的办法,明显违反“禁止采取抽签、摇号等博彩性方式进行投标资格预审和确定中标人”的规定,应当及时更改。其次,需加大对权力的制约。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时,具有单方面意志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弱化了它的群众性、社会性和民主性,致使决策过程有的处于“暗箱操作”的状态。近年来,虽然在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充分运用多种监督形式,但多数属于事后监督,监督措施滞后,监督的应有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以他入“放权”为前提和条件,达到以权制权,互相制衡的目的,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z “从揭发出来的一些案件看,很多钱权交易的腐败行为,都发生在领导干部直接插手微观经济行为的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因此,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廉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四个不准,其中244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营活动“,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第三,改革过分集权的弊端,实现权力集中与分解的合理平衡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江泽民同志曾在中纪委第五次金会上强调:”要针对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具体体制、制度和薄弱环节,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也要实事求是。有些环节权力过于集中,有些环节权力过于分散,都容易导致腐败现象,要根据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的需要,该分散的要分散,该集中的要集中,一切措施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最终以社会效果来检验。“第四,加快交通投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交通工程社会中介机构,解决交通建设封闭式运行的弊端,逐渐将更多的职责下放到社会中介机构承担,能用市场机制运作的就用市场机制代替,减少政府公职人员通过直接参与招标工作计划、评标办法及招标文件的制定,或通过打招呼,递条子等方式为特定企业说情,干预招投标活动。后

〈三〉完善工程监督制约机制,实行”阳光作业“预防职务犯罪。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建立与完善工程建设的监督机制,是消除权力腐败,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途径。每个单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管理特点和规律,要针对交通行业的特点、分析容易滋生腐败的部位和环节,预防职务犯罪.健全制度,规范程序,明确责任,减少漏洞。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健全监督机制,并把监督制约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一要强化社会公众监督,落实公开制度。凡预算在2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公开招标、投标。在招投标中,坚持招标、中标两公开制度,使投标、中标的各个环节”看得见摸得着“,有效防止”暗箱操作“和双方恶意串通,避免”以金钱铺路揽工程,偷工减料降质量“等现象。二要将程序规范化、公开化。每个单位工作办事都有自己的程序、特点和规律,造成权力运作的封闭性,外部力量很难介入群众很难监督。大量事实证明:职务犯罪最终原因是对权力约束不力,行使权力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失去制约的权力越大,发生职务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要将程序标准化并向社会公开,便于群众监督、防止公职人员权力滥用:三要坚持按程序运作.江泽民同志指出 ”凡是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经济方法解决的问题,应尽量避兔或减少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就是需要用行政手段来解决的问题,也必须有公开公正的程序〈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程序本身也是一种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程序就是坚持监督。以权谋私者往往都是通过减少或者免除程序而实现私利目的的。所以,强化监督手段,就必须强化程序意识,坚持程序运作。对于明标暗定的假招标,或不按法定程序开标、评标和定标,泄露标底,串通投标等违规的事和人,不管多大的宫,都要认真查一查,严格治一治:四要实行同步监督。对预算内的交通建设项目会同银行、审计、监察等部门提前介入工程建设,边施工边监督,尤其要对工程的招投标、物资采购、施工、工程验收等职务犯罪多发环节,进行同步监督,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五要拓宽社会监督渠道。除内部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新闻监督外,还可以开展社会各界群众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建设项目民主评议活动,评议结果向社会各界公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努力创新与政治文明发展相适应的监督机制。

(四)发挥廉政建设体制和工作机制作用,持之以恒预防职务犯罪。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加强反腐败斗争,推进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同样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持之以恒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各单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互相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各单位必须把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寓于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针对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部位和环节,制定和落实防治的规章与措施。采取宣传、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有效措施预防职务犯罪,如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情况,廉洁自律申报情况,报告收受礼金、礼品、有价证券情况,本人廉洁白律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诫勉谈话情况等十五项内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综合考评、工作业绩评定、选拔任用、奖励惩处的参考依据,三是交通主管单位和领导机关要把反腐败工作和预防职务犯罪与经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四是与纪检监察、审计、检察机关等单位建立联系制度,请他们协助在重大建设工程中开展专项监察,建立全方位的防范机制,减少职务犯罪和建设资金流失,形成治理职务犯罪的社会化网络。

第三篇:农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讲稿

一、检察机关与农业综合开发的关系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农业不稳定,物价就飞涨。农村不发展,9亿农民不致富,中国就始终摆脱不了城市、农村二元分割的现状,无法实现社会稳定和全面小康。

党中央、国务院为此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一方面免征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规范和减少面向农村的收费、集资,减轻农民的负担。一方面财政加大了对农村、农业的资金投入,希望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综合开发就是中央加大农业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这儿使用的“农业综合开发”概念,包括了国家财政出资、补助、贴息、担保、承诺的,大农业范畴内的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农机等方面的所有项目。

作为实施、管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部门、人员,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认真执行,使中央的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农民得到实惠,让宜宾县的农业经济有一个大的发展。不要在项目中谋取私利,不要玩忽职守造成项目损失。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廉洁、是否严格履行职责进行监督,对国家财政性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是检察机关的当然职责。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现和查办其中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私分国有资产等贪污贿赂犯罪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侵权犯罪;另一方面是通过个案预防、行业预防、法制宣传等形式,协助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预防各种职务犯罪的发生。

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中容易触犯的《刑法》规定

根据全国检察机关近几年查办的发生在大农业开发管理中的职务犯罪情况看,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容易触犯《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主要有几个方面。

1、贪污罪(刑法382条)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引用条文说明国家工作人员范围-《刑法》第93条、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XX年4月29日立法解释,强调受托人员、村委会人员。说明公共财物的范围—《刑法》第91条,强调代管的私人财物)。

立案标准:贪污公款0.5万元以上。

刑罚:个人贪污0.5-5万的,处1-7年有期徒刑;贪污5-10万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贪污10万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按《刑法》第64条规定,犯罪所得要全额追缴或退赔。贪污罪还可以并处没收部分或全部财产。

犯罪表现:因监管不严、个人私欲膨胀,采取虚报冒领等手段贪污开发资金的行为。即可能是个人单独行动,也可能为几个人串通共同犯罪。

2、私分国有资产罪(刑法396条)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立案标准:累计数额满10万元。

刑罚:单罚制,即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罪表现:部分单位将开发工程资金,以管理费、奖金等名义发给职工。单位领导看似为职工谋了福利,实则触犯了《刑法》,自己受处罚、职工也要退款。所以谋福利一要资金来源正当、可以用来发奖金;二要有发奖金的书面依据(起码是组织、人事部门的,或党委、政府的)。

3、挪用公款罪(刑法384条)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说明: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对“归个人使用”的定义,包括本人、其他自然人、私营企业,以个人名义借给其他单位)。

立案标准:挪用公款1万元以上。

刑罚: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最高可处无期徒刑。

犯罪表现:把因办理手续等原因暂时沉淀在单位的农综资金,用于自己或借给朋友经商、拿去赌博等,认为需要拨款时可以及时收回,不会暴露。

注意:挪用防汛、救灾、移民工程资金,则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立案标准只需0.5万元。

4、受贿罪(刑法385条)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立案标准:受贿0.5万元以上。

刑罚:与贪污罪相同。

犯罪表现:农业开发的项目审批、验收、拨付资金等管理人员,收取项目实施单位人员的好处,或主动索要好处。

5、单位受贿罪(刑法387条)

单位受贿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务,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处。

立案标准:单位受贿10万元以上;或不满10万但有刁难、要挟、索取等行为,或造成国家、社会利益重大损失的。

刑罚:双罚制,即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犯罪表现:开发资金管理单位收取项目申请、实施单位好处不入帐;注意就算没有分配也构成此罪。

6、单位行贿罪(刑法393条)

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立案标准:单位行贿20万元以上;或行贿10万元以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为谋取非法利益、向3人以上行贿、向党政领导司法行政执法人员行贿。

刑罚:双罚制,即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犯罪表现:由于上级的项目分配还没有完全客观、规范,人为因素较大,在争取项目过程中送钱、送物就可能构成犯罪。

注意: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是犯罪;争取项目时要把握好分寸。

7、滥用职权罪(刑法397条)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引用条文说明渎职罪主体范围-全国人大常委会XX年12月28日立法解释,强调受权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非国家行政编制但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也是主体)。

立案标准:主要是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

刑罚: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特别严重的可处3-7年有期徒刑。

犯罪表现:在开发项目管理中超越职权违规批项目,违反项目管理规定乱办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8、玩忽职守罪(刑法397条)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立案标准:(比滥用职权罪稍高)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轻伤10人以上的;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或者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徇私舞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

刑罚:与滥用职权罪相同。

犯罪表现:不认真履行自己的管理、监督职责,造成项目工程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项目报废重大财产损失,或资金监管失职造成30万元以上损失(如被骗)。

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一般人认为单位行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犯罪是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当犯错,或者自己没有抄腰包,“为公不为罪,为公不犯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这是没有认识到当前贪污腐败对国家工作人员廉洁性造成的严重腐蚀,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没有认识到渎职侵权职务犯罪造成人民生命或国家财产的严重损失,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国家机关人员理应对此承担道德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损害了我们发展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必须坚决打击和抓好预防。

三、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规定与措施

为了贯彻十六大关于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和“依法治国”的方略,XX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部署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教育活动,今年6月分开始又与其他政法单位一起开展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围绕检察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这个核心,提高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加大职务犯罪监督、刑事侦查审判监督、民事行政审判监督、行政执法监督的力度,促进廉洁从政、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

宜宾县检察院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成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综合法律监督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和整合检察院内部监督力量。二是按照县委预防职务犯罪领导组的部署,在全县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工程建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机制;协助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办法》,从人大角度加强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述职和考核。三是变事后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事前监督,深入到重点单位、工程了解工作流程和动态,帮助分析漏洞、完善制度,随时掌握工作动态进行实时跟踪监督。

同时,按照上级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承办上级交办案件,或将部分案件交上级办理,或上级检察院指挥中心组织异地办案力量直接办理辖区内案件。按照中央的司法改革部署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检察机关不断加强了自侦案件的内部监督制约和外部监督。内部制约包括上级监督、备案、审批,批捕、公诉部门监督。外部监督包括人民监督员制度对撤案、不起诉、不服逮捕的监督,以及法律规定的审判机关监督,还有党内监督和人大、政协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

由此可见,当前对检察机关的执法要求有多严,措施有多强,给基层检察院的弹性空间是多么小。如果农业综合开发中出现了职务犯罪问题,我们不得不查、而且必须主动调查,不然检察院就要失职、渎职,就对不起全县人民。

四、预防农业综合开发中职务犯罪的建议

对于腐败,中央的要求是打击与预防并重,不打击无以震慑犯罪分子,不预防无以从源头上根除腐败。为了宜宾县的社会政治稳定,为了大家个人今后生活的健康发展,检察机关不希望多出事形成的事后打击太多;而是希望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尽量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形成“不愿为、不敢为、不能为贪污渎职”的局面。建议在农业综合开发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结合先教活动,树立宗旨意识,掌握职工思想动态。要真正认识到自己是老百姓开工资请来服务的,从内心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党组织要把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农业开发工作的第一线,对工作人员经常性地提醒、警示,更重要的是要随时了解其思想和生活动态,及时发现思想问题苗头,加以解决。

(二)加强培训和自学,掌握法律、法规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关规定,提高守法意识。建议大家全文学习《刑法》、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县政府印发的《宜宾县农业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不要自己违法了还不知道。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关管理规定,既是从事开发工作的指南,也是判断是否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标准。

(三)加强工作制度建设,明确工作的责权利和工作程序。项目管理制度一定要书面化,流程化,清晰明了,既便于操作,又便于分清责任。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过失追究制度,按程序办事,以制度管人,从工作职责和程序上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防线。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可以参考财政部印发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完善工程项目和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注意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在分工上形成相互牵制、监督,在重点环节上形成前后环节的监督制约。不要一个人拥有某个事项的所有权力不受制约,那容易犯错误。可以考虑建立关键岗位的定期轮岗制度,能预防和及时发现大部分问题。在重大问题上坚持尊重民意、专家咨询、集体决策,要有完善的议事规则和形成书面记录,从内部监督机制上预防职务犯罪。

(五)强化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会在串通舞弊、领导专制等情况下失效,必须主动接受外部监督。项目管理、办事程序尽量公开、透明,接受服务对象和广大群众、媒体的监督。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党委政府要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处理、解决。检察机关也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从提前介入、开展预防、跟踪监督、接受群众举报等方面入手,保证农业综合开发的顺利进行。

(六)加大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警示和威慑管理人员。打击职责主要在纪检监察部门和检察机关,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加强日常监督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要依纪依法严格处理。同时有关监管部门也要及时移送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主管部门不能压案不报、内部处理,那是姑息犯罪、鼓励后来人,同时也涉嫌包庇罪或不依法移交刑事案件犯罪。

五、如何加强检察机关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联系

在县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检察院)和相关主管、监督部门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制度。相互之间定期通报情况和资料,加强共同研究完善制度、解决问题,及时移送线索和案件。

检察院加强法制宣传,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单位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的指导,提供相关的法规资料。检察院在县党政网上建有网站,近期已经进行了改版,充实了网站内容、加快了更新速度。各位可以在在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并可在网站论坛上向我院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我院将定期收集、答复。

我相信,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农业综合开发各主管部门、监督单位、实施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一定会顺利实施、取得实效,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重大贡献。

第四篇:林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初探

林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初探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要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重任的林业部门,责任重大。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思路,拓宽方式方法,应对职权腐败的挑战,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势在必行。本文试从分析林业部门预防职务犯罪的现状和成因出发,探讨预防职务犯罪的应对之策。为探索林业系统从深层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一、林业系统职务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职务犯罪指具有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了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侵犯了国家管理公务的职能和声誉,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各种犯罪的总称。林业系统职务犯罪指的是林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违反了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而损害了国家及他人的利益的一种行为。

近年来,我国林业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大幅度上升,其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犯罪尤为突出。从4月11日全省林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通报的情况来看,2007年共立案侦查渎职犯罪695人,比2006年立案侦查的451人上升54.1%,其中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案件分别上升25%和106.1%。在立案侦查的712

1名犯罪嫌疑人中,涉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等渎职犯罪占立案总数的95.5%。其中,涉嫌玩忽职守犯罪371人,占52.1%;涉嫌滥用职权犯罪191人,占26.8%;涉嫌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犯罪74人,占10.2%。就我区而言,今年就有2人涉嫌玩忽职守犯罪被查处。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涉林职务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林业发展大好形势、影响林业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从涉林职务犯罪的类型和犯罪的形式分析,涉林职务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方面,逾越职权、以权谋私是涉林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涉林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于:行使职权者和利益相关者互相勾结,在行政审批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合法程序操作,给他人开绿灯,造成乱砍滥伐。或林业人员在监管林木采伐过程中,不认真履行监管责任,造成超数量,超面积的采伐,致使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第三,涉林职务犯罪发展类型日趋多样化。现阶段涉林职务犯罪主要包括贪污、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受贿、玩忽职守等。

二、林业系统职务犯罪的成因

分析涉林职务犯罪的根源,主要包括:

(一)客观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法律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致使在具体实践上出现了一些漏洞,使违法人员有了可乘之机;二是对权力的运行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下级因为怕得罪上级而不敢监督,同级机关由于处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在监督上会比较难,而上级最主要的是对所属下级进行工作指导,有时会对下级的监督不够力度,也比较难发现问题,而群

众的监督本该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但是由于对监督的渠道不够了解,使得群众的监督作用减弱。三是对各种贪污受贿行为的打击力度还不够,间接增长了犯罪人员的侥幸心理。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市场经济发展滋生的拜金主义,使个别工作人员在其影响下,丧失原则,走上腐败不归路。

(二)主观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林业系统人数众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个别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不高,没有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和群众观,个人修养不高,平时又不注重加强学习,整体素质偏低。二是职责职能缺位。主要表现为对本职工作的职责不甚了解,知之不多,了解不深,有极少数人员对本职工作“有选择”地加以执行,致使工作出现失误。三是执行制度方面有漏洞。由于在管理、服务工作中制度建设滞后,制度的约束力偏软,使个人行为存在较大随意性。四是责任意识不强。少数同志不负责任,马马虎虎,对工作要求不高,敷衍塞责,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直接导致工作出现失误。五是个别工作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受不起奢侈腐朽生活方式的引诱,一味追求金钱,讲究排场,铺张浪费,缺乏一定的判别能力,这些便为职务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六是有关工作人员缺乏预防职务犯罪的意识,法制意识不强,知法犯法。

三、预防林业系统职务犯罪的途径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遏制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对推动现代林业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

更好更有效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化思想教育。一方面,要坚持用学习增强理性修养,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观,对干部职工进行党章教育、党的宗旨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政勤政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引导林业系统干部职工落实思想大解放、意识大转变和思想境界大提高,使个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深入,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以民为本的理念在各项实践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依法行政观念增强,执法行为公正文明,为民办事规范高效,在廉政建设问题上做好典范,形成努力争当发展现代林业排头兵的创业氛围。另一方面,突出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发现有轻微违法行为的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教育转化,把违法犯罪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在处理违法乱纪的案件中,一定要严惩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经济上制裁和纪律上的处分来威慑犯罪人员,也使其他人员产生警示作用,让更多的人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二)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行业管理。按照《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国家林业局《全面推进依法治林实施纲要》的要求,结合行业特点,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制订完善行业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包括制度、监督、教育、奖惩四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以制度来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建立健全林业行业从业规范,使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执行制度上,要

定期开展检查,加强监督,把执行制度与各项考核及工资福利挂钩,形成了奖惩并举的制度落实激励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三)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通过集中开展自查自纠,找准林业行政许可(审批)、森林资源开发、经销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林业行政许可(审批)工作,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找准林业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完善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创新林业工作思路、办法和措施,推进林业系统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从源头上堵塞发生商业贿赂的漏洞;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和治理,使林业系统的干部职工普遍受到教育,错误观念和不正当交易行为得到有效纠正。

(四)不断的完善监督机制。首先,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健全规范党组成员表决程序和形式,凡属方针政策和全局性重大决策,干部人事的推荐、任免、奖惩、重大项目的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和国有资产重组并购等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其次,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政府采购等落实情况和资源管理过程的检查监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森林资源和资产的监管。加强对森林资源和资产消长、运行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征占用林地管理、野生动植物管理、林木种苗管理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防止森林资源受到破坏。

第三,抓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的监督。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法人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工程施工监理制等有关规定。通过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使工程项目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和项目绩效评价,促进林业建设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第四,坚决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林业局《关于人民检察院与林业主管部门在查处和预防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中加强联系和协作的意见》,建立惩治和预防渎职等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信息通报机制、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和协作机制,加强双方的沟通与配合,推动惩防体系建设。

第五篇: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

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

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

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把惩治职务犯罪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侦破了一批职务高、数额大、影响坏的大案要案,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好范文版权所有新阶段,职务犯罪已成为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本人就职务犯罪这一问题作肤浅的认识。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其特点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犯罪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更甚为恶劣,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据估计,在90年代后半期,国家因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平均每年在9875亿——12570亿元之间。

近年来,职务犯罪作为刑事犯罪的一种,在整个犯罪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如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等等。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权、钱、情这三个环节的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大方面:

(一)、位高权重,贪污受贿

位高权重,贪污受贿是众多职务犯罪的首要特征。据有关报道,仅一个建筑项目的兴建,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到项目竣工,共有23个环节可能出现违法违纪现象,轻则“吃拿卡要”,重则行贿受贿;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采购、施工、质量监督、监理等环节都有可能是职务犯罪案件的多发区。甚至有人说,工程设计文件的一笔一划都是“钱”。沈阳的慕绥新、广东的于飞都与此有关。

通过对近年来全国查处的大案、要案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现阶段职务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四多一突出”的现象。即:从发案单位类型看,工矿企业发案多;从涉嫌犯罪的主体看,担任正职领导的多;从岗位分类看,经手管理财物的人员多;从犯罪性质看,贪污、挪用公款犯罪多。在这些案件当中,作案时间长、频率高、数额大的现象突出。

(二)、品行堕落,贪色循情

经济上的犯罪与生活上的堕落,从来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干部的堕落就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开始的,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经受不住考验,往往背叛自己的誓言,贪赃枉法,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最终品行堕落,沦为人民的罪人。调查发现,这些人为了满足女人的欢心,不惜挺而走险“搞”钱的占了70%,剩余的30%就是用贪来的赃款找女人。厦门的远华、云南的李嘉廷属于此类型。

二、发生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业务素质低。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学习,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不严格要求自己。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法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抛到了脑后。究其根本原因是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想信念动摇。

(二)、法制观念淡薄。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牢固树立公正执法的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也就不可能自觉遵照法律规定做到依法办事。这些人往往认为工作不会出问题,自己不会犯错误,就是发生了一些违纪违法情况,还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工作缺乏高标准、严要求,法制观念淡薄。

(三)、特权思想严重。特权思想有两种表现,一是在这些职务犯罪的干部中,往往拥有特权,以管人者的身份自居,自认为高人一等,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作耍特权的资本,认为自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凌驾于法律之上。二是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为人民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忘记了“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公仆为人民”的崇高宗旨。群众观念淡薄,颠倒了主仆关系,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有待完善。少数领导对干部职务违纪违法导致的各种问题认识模糊,对违纪违法干部无原则地加以袒护和纵容。再者就是只注重压任务定指标,不检查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这样一来,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职制度就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工作上满足于一般化的部署要求,缺少深入检查;对违纪违法干部姑息迁就,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表层,缺乏渗透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措施。

(五)、监督制约机制松懈,制度流于形式。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普遍制定了相应的预防职务犯罪的规定、纪律、制度、办法等,但在具体落实上,却缺乏广度和深度,没有起到干部之间相互监督,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使法规制度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成了一纸空文。这些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也是监督制约机制没能正常运转的结果。

三、职务犯罪的防治

人们往往关注打击职务犯罪而忽视预防工作。惩办贪污腐败,确实令人解气,但更

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以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预防职务犯罪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庭等这些高级干部之所以堕落,都是从思想蜕化变质开始,逐步滑向腐败深渊的。以此为鉴,必须从思想上强化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设,在广大党员和

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坚固堤坝。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要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特别是中高级干部的教育作为重点,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思想教育既要突出教育的广泛性,又要讲究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既要讲实效,又要造成一定的声势。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各部门的力量集中起来,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优势,形成纵横交错的思想教育网络,造成强大的思想教育攻势。

(二)、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预防和揭露腐败的作用至关重要。应该肯定,我们党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不少党内监督的好制度和经验。但是,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具有足够约束力的监督体系是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监督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增加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的透明度,实行各种公开制度,改革和健全各种审批制度等等。在监督机制方面,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监督力量,一是依靠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同时发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作用。二是要发挥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功能,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三是要鼓励新闻媒体发挥监督功能,通过公开暴光和披露来促使腐败现象得以收敛。四是要强化经济监督。按照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纪律对一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及国家公务人员的经济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这是防止贪污、贿赂、挥霍浪费等职务犯罪现象的重要手段。特别要加强财务监督制度,用法律制度保证财会监督人员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受监督对象支配,依法独立行使经济监督权,抓好对本单位本部门执行财会制度情况的监督。

(三)、健全和规范法制制度。我国宪法已明确要建设法治国家,这也是中央的纲领性目标。由于行政权是一种由国家行政机关主动行使的权力,其作为或不作为均必须依照法律的授权和规定,否则就容易扰民,进而形成腐败,要依法行政就必须重点抓住两个方面:一方面必须切实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立法工作。另一方面要克服执法中的“软骨病”,排除各种干扰,刚正不阿执法。

下载关于交通运管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交通运管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务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及思考

    税务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及思考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员利用职务的便利,贪污受贿,非法谋取经济利益或者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破坏国家......

    浅谈烟草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思考

    浅谈烟草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和思考职务犯罪是烟草公司系统肌体上的一个致命的毒瘤,它不但对烟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干部职工的打击造成摧毁性,而且给国家、企业、烟农带来极......

    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

    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2007年规划建设局工作总结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06--2007年规划为了进一步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促进我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全方位、高标......

    林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讲座

    预防职务犯罪 优化政治生态 林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法制讲座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因为工作关系,我与林业部门打交道还是比较多的,十分感谢这些年来林业部门的同志对我们检察......

    县地税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

    县地税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 县地税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 县地税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报告 . 长期以来我局都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论国土系统职务犯罪的预防

    论国土系统职务犯罪的预防职务犯罪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在国土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对于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国土队伍清正廉洁、奋发有为的形象......

    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心得体会

    建设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在县委、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检察院的帮助指导下,先后完成了制定方案、健全制度、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加强重点防范等工作,基本实现了标本兼治,从......

    预防电信系统职务犯罪的之我见

    通讯电信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腾飞,我国通讯电信突飞猛进,飞跃发展,给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