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在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在地方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要想规范领导干部政绩观,必须有科学的考核制度。以往的惟GDP论的制度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地方发展的活力与创新。所以国家公务员考考试网推论,2011年绩效考核制度的改革将成为国家公务员申论的一大热点。
一、政府措施
2009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摒弃“唯GDP论”
政治局会议强调,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立足“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要坚持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并有效运用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干部的考核内容摈弃了单纯注重经济速度的传统方法。政治局会议强调,对于干部考核,要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
同时将改进考核方式,坚持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增强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考核重民意
中央提出,要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
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着力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导向。
监管机制化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摆上重要位置,注意各种考核方式的衔接,力戒形式主义,不断提高干部考核工作水平,有力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此前,5月22日的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二、各地考核机制的改革创新
1.2010年四川取消对地市的GDP增长指标考核
四川重新修订了对市州政府目标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省政府在年初不再向市州政府具体下达GDP增长率指标,转而通过12项发展指标的考核,确定各市(州)年度工作的好坏。
取消对地市的GDP增长指标考核,这不是不再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的GDP。
从1953年联合国发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附表以来,半个多世纪,GDP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GDP考核存在着致命缺陷:GDP是一个流量指标,难以体现存量财富,不能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而且,GDP指标只反映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否协调、城市与农村是否协调、经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贫富差距是否在合理范围内等等,一系列关键问题,都无从体现。
因此,取消对地市一级党政官员的GDP增长指标考核,有利于让党政领导从“惟GDP论”的误区中走出来,引导他们追求更加统筹兼顾、长远全面的科学发展。不少地方考查使用干部,GDP还是首要因素。产业结构失衡、投资比例失调、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追求政绩工程的恶果。
GDP增长指标考核取消后,有利于让党政干部从GDP的指挥棒中走出来,腾出更多精力改善民生,不会再出现GDP年年创新纪录,但百姓收入、看病、上学、住房等方面的“民生指标”不达标的状况。
GDP和富裕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不再单纯的考量GDP的增长,将使地方主政者减少速度的压力,转而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就业是民生之本。降低GDP指标在干部考核中权重,也有利于调整结构,发展服务业,更好地促进就业。
这几年,支撑经济高增长的动力主要是第二产业,其中国有企业和大企业是主力,而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一个产值100亿元的大企业,充其量也就几万人就业。而中小企业、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很强,但在很多地方,因其对GDP贡献小,并不受重视。
2.2010年3月7日讯
为解决转变发展方式的机制问题,广东省将在干部考核上做出重大改变,降低GDP考核比重,以倒逼干部转变观念和发展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广东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上述内容。
汪洋表示,要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广东将对一些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倒逼机制。
汪洋透露,广东将改变对各级干部的考核办法,去年广东制定了新的考核办法并试行,今年将正式实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则按新的指标评价,要求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当前和长远的协调发展。
汪洋表示,新考核办法中,经济增长的指标只占整个考核指标的不到30%,而且不同地方不一样,将会区分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生态发展区,其中最高不超过30%。此举旨在使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
他特别指出,机制倒逼不是对企业,而是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发展方式上来。
汪洋表示,如果大家主要还是以总量作为主要标准,那干部就会干总量。他结合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讲“要使用那些贯彻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而有能力的人”,解释说“我就想,这话没说贯彻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而有能力又有成绩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比那个经济总量出成绩要晚,所以态度坚决有能力就要使用,我们过去干部考核是重显绩的,不是重潜绩的,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现阶段很多工作不是显绩的,而是潜绩的。”
3.浙江干部考核侧重民生
致公党中央常委、浙江省主委、浙江副省长郑继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浙江正在研究干部考核评价体系,GDP不是惟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民生、环境问题。
据了解,“两会”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发函,把浙江省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省。对于成为试点省之后,地方干部考核指标有无变化,他表示,省里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事情,研究了一段时间了,现在正在考虑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在研究调研制定的过程中。
“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题目。”他说,从上到下浙江领导在这一点意识很清晰。“对于考核指标最终是怎么样的,我认为GDP也是要的,但不是惟一的,最重要的还是看民生改善,包括环境怎么样。”
4.河北省新乐市市委组织部2010年4月出台的《2010年度领导干部考核办法》,首次将家庭美德纳入干部考核内容,规定领导干部若家庭美德不达标,将视情节轻重,受到一年内不得晋升、降职使用直至免职的处理。据介绍,考核办法将家庭美德考核分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5个方面共13项内容,基本涵盖了领导干部生活的各个方面。
家庭美德考核将与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一并进行,主要采取个人书面汇报、民主测评、个别座谈等形式。组织部将联合纪检委、法院、公安局、民政局、老干部局、信访局、妇联等单位,全面考查领导干部的家庭美德情况。同时,还将向被考核对象的亲属、邻居等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干部家庭道德状况。这几方面的内容将最终形成一份全面、综合的领导干部家庭美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干部、选用干部以及对干部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群众举报、个人书面汇报、个别座谈、发放问卷调查表……从整个考核流程可以看出,家庭美德考核的过程实在是纷繁芜杂,我们很难相信组织部门能有如此高的工作效率。这也使得这一考核,很容易流于形式。
仔细分析这十三项内容,你会发现,领导干部若想考核优秀,不仅必须是“道德楷模”,甚至必须是道德上的“圣人”。揆诸官场,有哪个官员不会多多少少出现一些家庭纠纷呢?就此而言,这样的考核标准不仅缺乏可操作性,简直有“完美主义”的倾向。
一直以来,“德才兼备”是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毋庸置疑的是,“德”肯定不是仅指“家庭美德”,更不会只是“夫妻和睦”。“德”不同于GDP,它是个很难量化的标准。正因如此,很容易出现贪官。也正因如此,我们没有必要去量化一位官员的“德”,而应将其置于监督之下,让老百姓来评价其是否合格。
然而,现在考核干部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职能部门,特别是组织部门的领导,他们名义上不是考核主体,实际上他们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于是乎,考核标准千千万,往往还是官员自我评价,或者取决于“一把手”的一句话。
官员考核的主体应该是人民群众。正因如此,去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要求“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万种考核标准不如群众的一句“满意”,倘若没有“考核民主”,花样百出的各种考核都将毫无意义。
第二篇: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研究
一、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对领导干部进行绩效考核,实质上是对领导干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干部的绩效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是检验干部是否优秀的试金石。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就可以对干部工作表现和业绩做出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使正确的用人导向便于操作,落到实处。
(二)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手段。
要把群众公认的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政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必须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三)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绩效考核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考核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实际效果怎么样,在干部中努力营造一种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氛围。
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内容笼统,不能全面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
干部绩效考核是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综合性的量化考核。但目前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尽管内容较多,但从各单位规
定的内容来看,都比较原则和笼统,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受到严重影响。
(二)考核方法简单死板,效率低下
目前干部考核通常采用一次性集中考核,缺乏平时工作绩效考核,出现了平时不算账,年终算总账的现象,使得年终考核失去了应有的依据。严重影响了考核工作的效率和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三)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和完善
干部绩效考核其内容的笼统性和考核方法的单一性决定了其考核评价的不完善性。第一,对干部实绩的综合性评价不够;第二,对未列入责任目标的一些重要工作缺乏层次性,制约了考核工作激励作用的发挥,甚至存在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使用存在脱节现象。
三、推进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科学化的思路
推进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科学化要按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一)制定全面体现德、能、勤、绩、廉的指标体系,推进考核目标的科学化
目标责任制度是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的基础性制度,就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以实绩为核心,包括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在内的评价标准,同时要用制度的形式严格规范目标制定的方法和程序,真正使干部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坚持全方位考核,推进实绩考核评价的科学化
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考实、评准干部的工作绩效。有了科学和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把绩效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从“硬指标”与“软任务”的成果上检验绩效。既注重干部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成效,又注重干部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成效。
2.从个人实绩与集体实绩的区分上看待绩效。一个班子工作上能够取得成绩,往往是班子集体努力的结果。但又与班子成员的努力密切相关。要根据干部在班子中所处的位置,承担的责任感和应发挥的作用,通过仔细考察,实事求是地看每个成员所起的作用。
3.从当前和长远的结合上考核绩效。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在考核干部时,就不能只看干部近期取得了多少成果,还要看这些成果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4.从领导和群众的统一上评价绩效。考察干部实绩必须走群众路线,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要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决定干部升降去留的主要依据。
5.从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结合上考察绩效。考核干部,要坚持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在重视定性考核的基础上,要加大定量考核的力度。没有质的考核,就难以作出基本评价;没有量的考核,考核工作就难以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完善深化。要建立实考核指标体系。
6.从成绩和失误的识别上洞察绩效。成绩总是与失误相伴产生的。在处理二者关系上下班做到一看主流,二看发展,特别是要善于把握面绩的发展态势和失误的发展态势。
(三)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
1.要把考核结果作为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工作绩效突出的领导干部应给予嘉奖或通报表彰,并大力宣传他们和先进业绩。
2.要把考核结果作为调整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升降奖惩制度是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的核心。只有把干部考核与干部的使用结合起来,让能者上,庸者下,绩效考核制度的威力和积极导向作用才能显示出来。
3.要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教育。要抓住绩效考核的契机,引导班子成员开展谈心活动,增强团结,形成合力。
四、结语
总之,党政领导干部要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这对建立富有生机和
活力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工作探讨
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工作探讨
工作绩效是一个干部政治品格和工作才能最直接的体现,也是衡量一个领导班子战斗力的主要标准。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工作机制,有助于准确、客观地识别干部,有助于激发干部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有助于在干部队伍中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干部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干部绩效考核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考核内容笼统,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不能全面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二是考核方法简单死板,效率低下。目前干部考核通常采用一次性集中考核,缺乏经常性、跟踪性的工作绩效考核;考核过程中偏重于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缺乏针对性,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考核方法千篇一律。三是考核结果不够科学并与干部的使用存在脱节现象。单一的考核方法使得结果缺乏层次性,对不同职级干部的评价中出现主要领导年年评优、副职干部轮流坐庄,除个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者被评为不称职外,其他人员千篇一律为称职,一些不称职的干部难以通过现有的考核界定出来,制约了考核工作激励作用的发挥。四是群众对考核工作认可度下降,难以听到真实声音,致使很难全面了解到
真实情况。
二、制定科学的干部绩效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必须全面体现党和人民对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要求,在整个指标体系的设置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一俊遮百丑。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干部所履行职责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就镇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而言,考核目标体系可从三方面设置:①经济建设目标。重点考核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农村劳务输出等。②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重点考核为民办实事、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卫生环保、科技教育、小城镇建设等。③党的建设目标。重点考核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等。市直部门的领导班子着重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机关作风、改进工作等内容进行设置。要紧紧抓住能集中反映干部素质和水平的关键性内容和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主要指标,赋予较大的分值和权重。同时指标的设置要与对干部的客观要求相符合,与其岗位职责的内容相一致,做到责权统一,客观公正。考核目标还必须清晰具体,凡能量化的指标都要量化,不能量化的也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做到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避免过于笼统或过于繁琐。
为提高绩效考核工作准确度,还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相结合。既要考察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政绩”,也要把那些默默耕耘,踏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的领导干部的“隐性政绩”考核出来,记在功劳簿上,这样才能对领导干部的绩效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才能有效遏制时下干部追求“面子工程”、“路边工程”的虚假政绩的现象。二是历史基础与现实努力相结合。要联系本地的历史基础,联系干部的现实努力程度,对不同的基础条件采用不同的评判标准,从而提高考核的准确度,防止挫伤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干部的积极性。三是个人贡献与集体成果相结合。要注意区分领导班子集体的绩和个人的绩,既不能把集体的成绩认定在某一个领导干部的头上,也不能平均分摊到领导班子每个人身上,要根据不同职位、不同分工和所起的作用实事求是地分解,使实绩认定更加科学。四是资本投入和效益产出相结合。考核领导干部政绩要注意从政绩中减去成本,看创造政绩是否以加重群众负担或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防止出现得不偿失的“负政绩”。
三、完善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和制度
一是坚持绩效考核经常化、规范化制度。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积极实行以重点工作督查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督查,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重点工作的开展,也能够比较及时、准确
地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成绩、工作环境等,从而达到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目的。另外,对领导干部的绩效评价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切实分出好中差,不能打和牌。
二是坚持考核人员专业化、高效化制度。古人云:“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考核者的思想品德、业务素质决定了考核质量的高低。必须培养和建立起具有专业水准的干部考核队伍,要从思想政治素质好、组织纪律观念牢、知识面宽、鉴别力强的组织人事干部中挑选骨干,并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改善其知识结构,增强其鉴别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考核干部的队伍。
三是坚持绩效考核沟通联系及公示制度。考核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考核前进行考核公示,公布考核人和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考核中,尽量扩大座谈范围,扩大考核内容,不仅考核八小时以内,也要考核生活圈和社交圈,力求全面掌握情况;考核后,公示考核结果,接受群众检验。还要坚持组织考核与业务主管部门考核相结合,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评价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领导干部届中审计、离任审计的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并注意听取人大、政府、政协有关领导的意见。同时注意考察结果的资源共享,可把考察结果通报给其上级
业务主管部门和人大等相关部门,提高考核结果的运用效益。
四是坚持实绩考核结果运用制度。首先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其次,要把考核结果作为调整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经考核确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要委以重任;属德才平庸、力不胜任的,要坚决调整;对因失职、渎职而造成重大事故和恶劣影响的,要依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罚。再次,要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通过谈心、情况反馈、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帮助领导班子增进团结,形成合力;帮助领导干部提高素质,提升内在的活力和创造力。
第四篇:浅析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浅析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吴忠义
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是一项制度,也是促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所取得的效益可看作为“绩效”,绩效考核也是取得效益的考核,绩效的好与坏,多与少可反映出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能力大小,也是集体与集体、个人与个人实力的比较。首先,政治绩效关系人心所向,直接影响国策导向,从国际环境来看,如同资本主义的美国与发展中的中国,在政治活动中,谁都不敢落后于一方,一方落后可能导致全民覆没,可能一个民族所取得的成果,即创造的财富——绩效,将不复存在,反之,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能力强,创造的政治绩效好且多,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强,就不会始终居于下风。其次,经济绩效是保国、安民之策。经济搞不好,民众食不裹腹,衣不遮体,就会丧失民心,产生**,中国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高瞻远瞩,30年的改革开放,让13亿中国民众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使得民心所向,民心所愿,确保了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让当今世界刮目相看,众口称赞。反之,当今世界局部暴发的金融危机,让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丧失了民心,不得不“从容”下台,改朝换代。第三,文化绩效是民众精神财富的象征,民族的发展需要精神力量做支撑,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滋润了中国13亿民众,中国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英明决策,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神财富,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影响力极广的精神运动会。总之,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是促进工作的兴奋剂,是衡量集体领导能力、领导干部工作水平的标准。
第五篇:申论热点之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改革
591up公务员考试应战平台
申论热点: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在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在地方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要想规范领导干部政绩观,必须有科学的考核制度。以往的惟GDP论的制度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地方发展的活力与创新。所以京佳教育认为2011年绩效考核制度的改革将成为国家公务员申论的一大热点。
一、政府措施
2009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摒弃“唯GDP论”
政治局会议强调,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立足“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着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要坚持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并有效运用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加强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干部的考核内容摈弃了单纯注重经济速度的传统方法。政治局会议强调,对于干部考核,要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
同时将改进考核方式,坚持以平时考核、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增强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考核重民意
中央提出,要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进一步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
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着力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导向。
监管机制化
591up公务员考试应战平台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摆上重要位置,注意各种考核方式的衔接,力戒形式主义,不断提高干部考核工作水平,有力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此前,5月22日的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京佳教育认为,中央高层接连在问责、巡视、考核评价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文件,标志着对干部监督管理的机制化建设步入快车道。
二、各地考核机制的改革创新
1.2010年四川取消对地市的GDP增长指标考核
四川重新修订了对市州政府目标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省政府在年初不再向市州政府具体下达GDP增长率指标,转而通过12项发展指标的考核,确定各市(州)工作的好坏。取消对地市的GDP增长指标考核,这不是不再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的GDP。
从1953年联合国发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附表以来,半个多世纪,GDP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京佳教育,认为,GDP考核存在着致命缺陷:GDP是一个流量指标,难以体现存量财富,不能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而且,GDP指标只反映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否协调、城市与农村是否协调、经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贫富差距是否在合理范围内等等,一系列关键问题,都无从体现。
因此,取消对地市一级党政官员的GDP增长指标考核,有利于让党政领导从“惟GDP论”的误区中走出来,引导他们追求更加统筹兼顾、长远全面的科学发展。不少地方考查使用干部,GDP还是首要因素。产业结构失衡、投资比例失调、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追求政绩工程的恶果。
GDP增长指标考核取消后,有利于让党政干部从GDP的指挥棒中走出来,腾出更多精力改善民生,不会再出现GDP年年创新纪录,但百姓收入、看病、上学、住房等方面的“民生指标”不达标的状况。
GDP和富裕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不再单纯的考量GDP的增长,将使地方主政者减少速度的压力,转而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就业是民生之本。降低GDP指标在干部考核中权重,也有利于调整结构,发展服务业,更好地促进就业。这几年,支撑经济高增长的动力主要是第二产业,其中国有企业和大企业是主力,而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一个产值100亿元的大企业,充其量也就几万
人就业。而中小企业、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很强,但在很多地方,因其对GDP贡献小,并不受重视。
京佳教育由衷地希望四川省能探索出一套更符合科学发展观、可供其他省区借鉴的考核办法和科学发展之路。
2.2010年3月7日讯
为解决转变发展方式的机制问题,广东省将在干部考核上做出重大改变,降低GDP考核比重,以倒逼干部转变观念和发展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广东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透露上述内容。
汪洋表示,要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广东将对一些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倒逼机制。汪洋透露,广东将改变对各级干部的考核办法,去年广东制定了新的考核办法并试行,今年将正式实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则按新的指标评价,要求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当前和长远的协调发展。
汪洋表示,新考核办法中,经济增长的指标只占整个考核指标的不到30%,而且不同地方不一样,将会区分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生态发展区,其中最高不超过30%。此举旨在使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
他特别指出,机制倒逼不是对企业,而是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发展方式上来。
汪洋表示,如果大家主要还是以总量作为主要标准,那干部就会干总量。他结合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所讲“要使用那些贯彻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而有能力的人”,解释说“我就想,这话没说贯彻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而有能力又有成绩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比那个经济总量出成绩要晚,所以态度坚决有能力就要使用,我们过去干部考核是重显绩的,不是重潜绩的,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现阶段很多工作不是显绩的,而是潜绩的。”
3.浙江干部考核侧重民生
致公党中央常委、浙江省主委、浙江副省长郑继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浙江正在研究干部考核评价体系,GDP不是惟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民生、环境问题。
据了解,“两会”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发函,把浙江省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省。对于成为试点省之后,地方干部考核指标有无变化,他表示,省里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事情,研究了一段时间了,现在正在考虑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在研究调研制定的过程中。
“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题目。”他说,从上到下浙江领导在这一点意识很清晰。“对于考核指标最终是怎么样的,我认为GDP也是要的,但不是惟一的,最重要的还是看民生改善,包括环境怎么样。”
4.河北省新乐市市委组织部2010年4月出台的《2010领导干部考核办法》,首次将家庭美德纳入干部考核内容,规定领导干部若家庭美德不达标,将视情节轻重,受到一年内不得晋升、降职使用直至免职的处理。
据介绍,考核办法将家庭美德考核分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5个方面共13项内容,基本涵盖了领导干部生活的各个方面。
家庭美德考核将与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一并进行,主要采取个人书面汇报、民主测评、个别座谈等形式。组织部将联合纪检委、法院、公安局、民政局、老干部局、信访局、妇联等单位,全面考查领导干部的家庭美德情况。同时,还将向被考核对象的亲属、邻居等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干部家庭道德状况。这几方面的内容将最终形成一份全面、综合的领导干部家庭美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干部、选用干部以及对干部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京佳教育认为:在新乐市的考核办法中,领导干部家庭美德考核内容涵盖十分全面,但却似乎缺乏可操作性。譬如“夫妻不和”,一些领导之所以“夫妻不和”,原因十分复杂,并非只是因为该领导私生活不检点,就此简单认定其“家庭美德”不过关。
群众举报、个人书面汇报、个别座谈、发放问卷调查表„„从整个考核流程可以看出,家庭美德考核的过程实在是纷繁芜杂,我们很难相信组织部门能有如此高的工作效率。这也使得这一考核,很容易流于形式。
仔细分析这十三项内容,你会发现,领导干部若想考核优秀,不仅必须是“道德楷模”,甚至必须是道德上的“圣人”。揆诸官场,有哪个官员不会多多少少出现一些家庭纠纷呢?就此而言,这样的考核标准不仅缺乏可操作性,简直有“完美主义”的倾向。
一直以来,“德才兼备”是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毋庸置疑的是,“德”肯定不是仅指“家庭美德”,更不会只是“夫妻和睦”。“德”不同于GDP,它是个很难量化的标准。正因如此,很容易出现贪官。也正因如此,我们没有必要去量化一位官员的“德”,而应将其置于监督之下,让老百姓来评价其是否合格。
然而,现在考核干部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职能部门,特别是组织部门的领导,他们名义上不是考核主体,实际上他们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于是乎,考核标准千千万,往往还是官员自我评价,或者取决于“一把手”的一句话。
官员考核的主体应该是人民群众。正因如此,去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要求“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
中的分量”。万种考核标准不如群众的一句“满意”,倘若没有“考核民主”,花样百出的各种考核都将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