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谈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试谈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体
系
发布日期:2007-10-23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绩效考核,主要是因为绩效考核本身带有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方面是因为它带有组织管理的目的,通过采用绩效考核的手段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它带有激励个人正向行为的目的,希望通过绩效评估考核,尽量照顾到每个个体的独立存在,以激励个人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价值取向和行为。
一、绩效考核的宗旨
一般来讲,绩效考核的结果,是与员工相关的奖金、薪酬、岗位竞聘、职位晋升等人事决策挂钩的,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企业运行机制的修正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帮助员工发展以获得更好的绩效,促进员工在绩效方面获得不断的提升和改变,这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企业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水平和绩效。通过绩效考核,进而通过实现对员工的科学合理奖惩,让员工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以至于思想意识和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与企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以促进员工个人修正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使自己行为的结果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更趋一致,进而让企业在一个规范的运行平台上正常运作。
二、绩效考核的正效应
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有效的绩效管理,对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科学配置和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至于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可以帮助公司和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事实上,个人与员工利益一致条件下建立的科学有效绩效考核,能够通过区分个人工作业绩的优与差,与薪酬、奖励、惩戒相挂钩,就能够通过个人绩效的提高,来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
第二,能帮助公司做出加薪、升职、解雇、降级、岗位调整和培训等正确的用工决策。通过绩效考核,来判断员工对所在工作岗位的适合度,根据该员工对所在工作岗位的适合度,决定给予什么程度或者什么状况的调整。
第三,通过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在企业发展战略确定的情况下,根据既定的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可以明确地看到考核阶段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与既定目标任务之间的差距,进而对工作的节奏进行调节,以阶段目标任务的完成来保证即定目标任务的完成。第四,帮助企业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通过对某个单位或者部门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来区分目标任务完成或者没有完成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给人力资源的调配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五,能够促进不同部门和单位以及员工之间的沟通。考核的过程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特别是在机关部门与基层单位之间的相互检查考核,在考核中通过交流实现沟通,达到相互了解和谅解的理想和状态,为目标任务的完成创造和谐的环境。
第六,帮助企业淘汰一些绩效不合格的员工,才能保证总有血液循环,保持活力。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的难度远比确定员工准入的门槛困难,根本的一条就是对与员工的考核不能提供具有无可争议的、颇具刚性的依据。只有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为淘汰不合格员工提供科学依据,才能使企业不断充满活力。
绩效管理有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人员管理,合理地分配员工薪酬等,所以,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目标考核体系的设计一定要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考核过程一定要有利于员工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工作业绩的不断提高。
三、绩效考核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绩效考核的实践中,考核体系本身就会存在着不科学的因素,一旦出现重考评结果,轻业务
改进的不良现象,或者出现绩效考评的结果不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实际的工作状况,不仅不能很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反而会由于考核结果的不公平公正而影响员工的情绪、工作的效率和服务的水平。必须在充分发挥绩效管理优点的同时,要不断发现和逐步改进绩效考核过程中的缺点。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其一,绩效考核标准的确定一定要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一方面,一些岗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绩效考核标准的模糊性,特别是那些工作成果难以量化的工作岗位,就需要用一种替代的办法,或者说超着能够量化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以便于考核。另一方面,即使是像年度初开始暂时确定的绩效考核标准,也难以在本年度内保持必要的稳定性,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的变化、企业内部的调整等,客观上就要求绩效考核标准也要“与时俱进”,及时进行修改。像完成“通行费收入”这样的目标任务等,就需要根据客观情况进行调整,否则,就难以做到考核结果的公平和公正。
其二,管理的不同层级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司决策层是要通过绩效管理来区分不同部门和单位工作业绩的状况,进而区分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差异;中层管理部门则想通过绩效管理来掌握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是否按他们的具体安排来办事;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想在绩效考核中,想让考核人员认可自己的努力和工作的结果;而普通员工则指望通过绩效考核来体现自身价值和自己的劳动,并借此得到与劳动付出相一致的劳动所得。由于考核标准自身的不足,再加上对统一标准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就会出现对考核结果的争议;如果在考核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那就会适得其反,影响员工的情绪,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工作业绩,造成恶性循环。
其三,绩效考核要更加关注工作过程,而决不能流于形式。目前实行的目标考核,大都只限于各种表格形式的量化方案。表格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精美”,内容的量化分值也越来越细密,量化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表面上看无懈可击,但由于每一项考核标准本身对实际工作目标任务完成相关度存在差异,因而对过程的考核远没有对结果的考核来得更关注,更严格,同时也更细致,而像我们这样一个管理重于经营的半企业单位,对过程的管理远比对结果的关注来得更加重要。在目标考核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考核者完全按照考核标准对照检查本无可厚非,但考核的结果以及不同单位和部门相对的工作业绩优劣与实际工作的状况之间的差异,无论如何是绝不能忽视的。这就对参与考核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核者绝不能手持责任目标应付了事,要充分考虑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绩效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及其平衡,使考核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公信力,也更加科学公平,这就要求对考核人员进行专门的训练,真正拥有对工作业绩进行科学考核的能力和工作水平。考核者必须能够拉下“面子”,严格掌握打分标准的统一性。不同单位和不同类型的工作,特别是工作性质和工作结果可比性差的单位和部门,对结果的考核,远没有对过程的考核来得更加重要。企业往往只看到了绩效考核或评估排队,而对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却“束之高阁”。反过来,让技能欠缺的管理人员在比较分析中找到与企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脉络。我们要明确季度考评或年终考评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为了让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提升工作业绩。如果考核者背离绩效考核的目的,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只是用来评价员工的工作状况,人为地拉开距离,那么这一耗时、耗力的工作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意义。
四、以绩效考核为手段激励员工正向的价值取向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绩效考评尽管是把双刃剑,现代企业仍然需要这把双刃剑,否则,企业就难以维持充分的动力和活力。那么,就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正确理解“绩效管理”的含义,就是“管理者和员工就工作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所达成共识”的过程,而不应该被错误地认为仅仅是绩效考核或者一季度一次或一年一次的形式化填表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一个体系,从程序上可以划分为设立绩效目标(年初目标责任书)、绩效辅导(培训、沟通、例会等形式)、信息的收集和记录、绩效考评、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和提高5个循环阶段。
(1)设立绩效目标。目标是绩效管理的标准,绩效的活动都依赖于目标的落实。就目前的实际
情况来讲,目标的制定需要进一步提高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比较模糊的目标,或者说难以量化的目标如何进行定量化,更要注意不同目标之间的难易程度和考核分值的确定。目标的量化和考核分值的确定需要通过具体的考核实践来不断地修改,每次考核结束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修改考核目标及其考核分值,这是一项非常具体、非常烦琐、但也非常重要,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决不能考核完了就束之高阁,万事大吉。
(2)绩效辅导。在以往的管理中,企业往往更重视考核,而忽视绩效辅导这一重要环节,应及时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来帮助员工改善业绩。如果员工能自己履行职责,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管理,而不能一味地监督他们,以免加重员工的抵触情绪。
(3)信息的收集和记录。企业内部考核结果确认、反馈的时间、参与者、职责、工作结果的整理、汇总、归档等环节做出详细的记录,从而确保绩效管理有据可查。而更加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考核者必须坚持公开,让被考者可以随时查阅考核资料,分析比较判断对不同单位的考核结果是否做到了公平和公正。公开是公平和公正的先决条件。
(4)绩效考评。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的必经阶段,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评,但考评的目的是为了使绩效管理更加优秀,通过考评发现问题、改进缺陷,使绩效考评成为公司全体员工共同提高的机会。
(5)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和提高。没有绝对完美的绩效管理体系,任何企业和绩效管理都需要不断地完善,持续改进。因此,在考评结束后,企业应组织有效的诊断,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在下一个循环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在绩效考核体系的执行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妥善处理绩效差的员工,该调整的要及时调整,该解雇的要分步给予解雇。
2、要抓住核心员工的绩效,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的业绩情况,从而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操作环节中的制度设计一定要周密。
第二篇:建立有效的客户管理体系
如何有效的建立客户管理
1.先把客户分类管理,有入金操作的,重点对待,能联系得上的,想想办法跟踪,去说服他入金操作,联系不上的,不要投入感情,时间, 分重点客户于非重点客户,重点客户就是已有入金在操作的了维护好的话,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比如客户介绍客户)非重点客户就是已经成交了,但是还没有入金操作的,可以定期的做好回访工作。
2.及时处理好客户的抱怨,有抱怨很正常,用你认为最佳的方式跟他解释,引导 3.以不损害公司利益出发,在客户提出合理要求尽量满足。4.操作比较好的客户,适当给予奖励,比如寄点小礼物或者特产。5.经常电话沟通,微信联系,能用的通讯方式尽可能的用上。
6.多关心客户,询问客户需求,让其认为你是他朋友,客户管理其实就是感情维系,人都是讲感情的,为什么有的平台条件什么的都比我们好,他最后还是做我们的呢,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主动与客户沟通,让客户感觉到业务员与客户之间不仅仅是一种利益关系,更多地体现为朋友关系。经验告诉我,当你和客户成为朋友了,在后续的合作中,工作效率会更高。
7.客户的分类。可将未成交客户分为客户、意向客户、重点客户。然后根据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跟踪方式。对于成交客户不定期地做回访,了解他们对我们平台的看法和意见,对于未操作入金客户要经常回访,问清楚原因,了解是否还有再合作的可能性。
第三篇:建立有效绩效管理体系几个前提条件
建立有效绩效管理体系几个前提条件
我们都知道绩效管理难,这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公认的问题,绩效管理难,到底难在哪里呢?根据我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管理工作经验来看,其实,绩效管理难的根本点在于我们很多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时,还不具备绩效管理实施的一些条件。我们仔细想一下,绩效管理这种管理工具的来源就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绩效管理工具的来源与美国,而且在一些大型公司中有成功的推行经验,大家知道国外一些大型或知名的企业中,它们的流程、制度、企业文化等都比较完善,那么它们在推行绩效管理就容易得多。绩效管理同其他管理工具一样,它的有效推行,也有在具备一定条件之下才能。那么,要推行和建立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已经建立健全价值观念并且是明确的,而且已经得到了所有员工的认同,员工的心智模式已经得到了企业文化的改造。
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实际上也是在推行的一种变革,要推行变革,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关键了,其实我们大家都有一种体会,在有些公司在实施绩效考核时,采用360度绩效考核方法有些困难,而一些企业推行起来比较容易,特别是一些知名的大型企业,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文化在起作用。当然,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过程,实施绩效考核时,在选择绩效考核方法上一定要与自己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方法,否则就是水土不服。
二、企业的战略规划是明确清晰的,而且公司的战略目标能使公司每位员工都能知道。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不断的提高企业的业绩和员工的绩效,要提高业绩,如果没有目标和标准,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差距在哪里,而且,绩效管理过程也是将公司的战略落实和实施的过程。如果我们连企业的战略都没有,那我们就没有公司目标,没有目标,绩效考核也只是对个人的评价,试想,一个没有将公司目标连在一起的绩效管理体系,它们推行的绩效管理会成功吗?
三、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是合理高效的,各岗位职责是明确、清晰的。
绩效管理有效实施要有一个高效的组织,一个高效组织就有一个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一个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就得是组织结构中的各岗位职责是明确的,而且,我们对员工绩效考核内容来源于公司的目标、部门目标和员工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是界定员工应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内容等,也就界定了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如果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各岗位之间职责不清楚,那么如何界定考核内容呢?
四、企业具有足够的领导力去发动变革,而且各级管理者对于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念都是理解的。
绩效管理成功的推行离不开领导的支持,特别是高层领导和中层管理者的支持和理解。在我们推行绩效管理时,不能说服他们,不能让他们了解绩效管理这种管理工具对公司和对他们管理起推动作用,他们就不能有效的支持你的绩效管理,如果你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么,绩效管理推行就成功了一半了。
五、企业已经建立了分层分类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任职资格体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薪酬福利制度,职业发展通道和普升机制,培训制度等等各项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这个条件是指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中,就要求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六、组织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是明确和规范的。
在我们推行绩效管理过程,要保证一些绩效考核数据的来源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有效性,就得要求各业务流程是明确和规范,即要求统计科学化,分清各流程的输入和输出点,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等。
当然,当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时,发现没有具备以上几个条件,那么我们就得创造一些条件,满足绩效管理的要求。
第四篇:中小企业如何建立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如何建立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摘要:
中小型企业因为规模相对小,面临的市场因素变化大,为抓住市场机遇,随时需要制定应变策略或调整业务范围,因此复杂且成本高的绩效考核系统并不适合中小企业实际运营情况。本文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宗旨应该是重执行性、重激励、业务与业绩的引导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中小企业绩效考核关键绩效指标
前言
一般来说,优秀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的和管理目的。执行企业战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首先界定为了实现某种战略所必需的结果、行为以及员工的表现是什么,然后再设计相应的绩效衡量和反馈系统,从而确保员工能够按照企业期望的行为工作。但是,绩效管理系统在不同规模企业发挥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在大型企业,组织结构复杂,官僚现象相对较重。因此,对这样的企业,绩效管理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整体绩效水平,通过建设性的绩效评估,不断提高个人的业绩能力;二是对员工进行甄选与区分,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淘汰不适合的人员。而中小型企业因为规模相对小,机构简单,面临的市场因素变化大,为抓住市场机遇和客户需求,随时需要制定应变策略或调整业务范围,因此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要适应中小企业管理的特点。
一、绩效考核管理的相关理论
绩效考核是对组织成员的绩效进行识别、测评和开发的过程,包括对员工素质的评价和业绩评定两个方面。企业绩效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为了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以及工作产出能够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其次,绩效管理也是对员工工作绩效的量化评估,其结果可用来作为薪资调整、员工晋升、培训的依据。绩效管理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中心环节。
目前,企业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包括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及平衡计分卡法。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用于评估和管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定量化或者行为化的标准体系。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源自于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Nolan Norton Institute)的戴维.诺顿(David Norton)于90年所从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 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它把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工具。
二、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具有活力的组织,其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分布面广。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覆盖各行各业,其中仅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
2.体制灵活,组织精干。中小企业因为大多处于第三产业,市场变化快,竞争活跃。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在体制建设及管理上具有很强的弹性,管理成本比较低。
3.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中小企业大多以民营为主体,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建设滞后、生产经营粗放等等。
4.规模小,竞争力较弱。因中小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加之国家政策的不公,造成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5.企业“家族”色彩浓。中小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企业内部尤其是管理层存在很强的亲属血缘关系。
三、中小企业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主要障碍
由于中小企业所独有的特殊性,在几十人及几百人的企业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的主要障碍也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小企业计划可控性差,年初制定的绩效目标,年底能否完成多凭运气。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难以正确考核;
其次,中小企业人员构成简单,不像大企业员工之间有众多职务等级,大家都是一家人,使用绩效考核不太符合中国的传统理念;
最后,中小企业内部缺少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自觉性和团队合作精神更为重要,如果给每个人制定严格的考核目标,经常会造成内部不团结。
三、中小企业建立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复杂且成本高的绩效考核系统并不适合中小企业实际运营情况,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企业管理者建立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宗旨应该是重执行性、重激励、业务与业绩的引导性和灵活性。
首先,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设计应重执行性,简单、易理解、易操作是其设计原则。无论制定何种考评制度,都要兼顾企业的战略性、策略性及现实性的,它是企业长期战略的体现,所以在讨论和制定时应尽量考虑周全,必须充分考虑考评程序的易行性,这直接影响到考评的执行力。一般来说,制度应简单而易操作,太标准化、太完美的制度都会难以执行。譬如有些企业将考核期定为按月、季、年,单人考评表格加起来有六七张,考核之后的面谈也需要两三天,每个月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考评,部门经理和员工都疲于填表谈话,哪有时间拓展业务或做本职工作。还有些企业盲目追求考核的全面性,将考核指标定得过多,过细,也使考核工作占用大量工作时间,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完善的考评系统固然很理想,但不适合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任何企业制度的设都必须符合公司实情,中小企业可以将考核周期设定为一个季度一次或半年一次。
其次,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必须严格依据于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包括销售额、利润、客户拓展、市场占有率等。在考核指标设计方面应强调核心业务的完成情况,无论是主业务流程上的部门和岗位,还是辅助业务流程上的部门和岗位,都应对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考核,例如销售计划完成率,客户满意度等指标,使员工形成努力实现公司业绩的共同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实施中必须偏重于激励。除了物质激励的手段,公司领导还应注重将企业愿景根植于企业的变化发展中,通过聚餐、文化活动或培训的方式与员工进行面谈,积极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用合适的方式激励员工,确保员工改正缺点,促进员工的自我成长。
再次,中小企业的绩效考评必须具有灵活性,必须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变化不断调整变化企业的考评制度。中小企业灵活的运营机制决定了企业的绩效考核必须适应业务的发展,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最后,考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充分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工作。首先是和各层领导的沟通,因为中小企业的运行中,往往有很多家族人员参与,确保考评执行过程中人人平等。要说服领导改变在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实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和学习氛围。其次,是与员工的沟通,在执行过程中,除了告诉员工实行新的考核制度有利于企业成长外,还必须保证企业优胜劣汰,这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考评趋势。优者上,庸者退,绩效考核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是淘汰或晋升被考核者,更有激励与引导员工的作用,实现员工成长与激励的双赢。
总之,中小企业管理者要把握好绩效考核管理的度,使之成为帮助企业成长的有力工具。
第五篇: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
胡国森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以培养竞争力、打造高素质团队为目的的管理方式,已引起国内各国有企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为加强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探索研究,各地都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制约,绩效考核工作尚有待进一步改进。一方面绩效管理的实施在各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下已全面推开,而与此配套的绩效考核机制却尚未建立,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考核;另一方面日常工作的绩效考核多由按月进行的目标考核承担,而目标考核又因其以“考量当期任务完成”为目的,仍与以提高绩效为目的的绩效考核相去甚远。就整个考核工作而言,考核内容不能较好地反映国有企业的行业特点、职业特点,考核结果难以区分工作优劣,考核中呈现出了严重的均优性和无差异性。加强对绩效评估与考核的专题研究,已迫在眉睫。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
1、对绩效考核工作的定位缺乏清醒认识,导致绩效考核沦为效益分配的简单工具
绩效考核,一般的理解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员工的工作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并通过评价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它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绩效管理赖以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绩效考核实施者对绩效考核的概念认识不清,不能正确把握“绩效”这一支撑单位、企业或组织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将绩效考核看作一种简单的收入分配方式;此外由于对绩效考核的目的、作用认识不清,人们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往往把绩效考核等同于一般的目标考核,仅针对过去进行考评,只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这势必导致绩效考核的简单化并与“绩效考核是为了提高绩效”的初衷相悖。
2、对绩效考核指标缺乏筹划设计,导致考核指标的设立不科学
绩效指标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对工作结果的评价,称为任务绩效;二是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称为周边绩效。对任务绩效的评价通常可以用质量、数量、时效和成本等指标来进行定量评价,而对周边绩效的评价则通常采用行为性描述和“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从而使绩效指标形成一套体系。
虽然国有企业都相继制定了绩效指标体系,但如果考虑绩效指标的战略推进作用,就会发现一些企业的绩效指标,在任务绩效方面单一化、片面化,不能与战略发展需求紧密相连。而在周边绩效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多为评价性的描述,评价时多依赖评价者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性,因而,无法避免在实际考核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判断。所以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当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面临的最大问题。
3、绩效考核的责任人不明确,管理结构松散,导致政出多门,莫衷一是
国有企业在组织绩效管理工作时,往往是所有职能部门一起参与,考核内容抽象而片面,导致考核时间冲突、内容重叠、过程形式化,且政出多门。而在那些开始重视实行绩效管理的企业中,也有一种错误倾向,考核重点集中在行为绩效,而忽略了工作的实质内容。
指标关系与管理关系保持一致才能够产生高效能。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不同的绩效指标的信息需要从不同的主体处获得,也往往需要不同的主体进行分析和改善。因而,只有让对该项指标最有发言权的主体对其进行管理,才是最为高效的。所以,在绩效责任的分解和反馈过程中,需要设定顺畅的管理关系,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4、对绩效考核结果缺乏系统运用,导致绩效考核只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违背了绩效考核的本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绩效考核作为分配依据必然担当的管理功能及杠杆调节作用。由于无法对绩效考核结果及导致结果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改进,导致被考核者应付考核,做表面文章,这对绩效考核的长期有效开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说应该对绩效考核的功能效用有系统和清醒的认识。理论和实践证明,通过绩效考核至少能对企业的管理经营发挥五大作用。第一,将员工与单位远景连结,明确奋斗目标;第二,实施有效激励,保证有效地工作;第三,通过绩效指标和绩效目标的设定,使管理者不再参与下级人员的具体事务,专心从事管理研究;第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第五,通过压力链让每位员工都承担相应责任。
对策建议
1、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引进企业战略指标理念
以战略为导向进行指标设计,绩效指标所体现的衡量内容最终取决于单位战略。无论是哪一级单位都应当有自己的战略,即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绩效指标是对真正驱动单位战略目标实现的具体因素的发掘,是单位战略对每个员工工作绩效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所衡量的职位也应以实现单位战略的相关内容为目的。例如,不能只注重于财务指标如企业的利润增长幅度,而忽视企业的内部管理等非财务指标,影响企业的内部和谐或损害员工利益。应当尽量考虑考核当期的现实情况对利润收入的影响,不能一味追求企业财务指标的逐级攀升,给企业管理者带来过大压力而对考核指标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内部管理指标,则应充分考虑创造绩效能力的能力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力求考核标准的准确性,并对促进单位绩效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2、建立操作性强的分级分类考核体系,实现向分级考核转变
(1)明晰岗位责任。明晰岗位职责是实施绩效考核的第一要务,是设计考核指标的首要依据。签订的绩效合同内容除了绩效指标及其权重、考核标准、数据来源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考核的上下级角色和信息来源的提供者,并通过三者的签名确认,明确绩效考核中各参与者的角色和责任。
(2)按照管理权限,实行分级考核,即按照员工能力等级或所在部门、单位的级别,分级
考核。一般管理员工由本部门考核,部门领导把关;领导干部和下级单位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考核把关。基础管理较为规范、经营目标比较明确的分公司,可以采用各级经营责任人签订经营责任书的方式,实现分级考核。这样既可以让考核责任部门从繁重的直接考核工作中脱身,工作职能向考核指标的设置、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原因分析交流方向转变,同时各级经营管理者有相对的考核权限,能够根据本部门的实际对直属员工进行考核和交流,促进本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不断完善。
(3)实行分类考核。要体现职位性质和业务要求,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即使同一部门,也要有反映不同岗位情况、要求的考核标准,增强考核指标的针对性。对属于共性的指标,如对各岗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果和贡献大小等可按整体情况确定;而对因岗位不同特有的指标,则力求按系列、分职位及工作特点确定,提高考核中的可操作性。
3、建立绩效考核管理支持体系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绩效考核组,专门负责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在考核中可推行自上而下由领导根据考核标准计算所属工作人员所得分值后公布于众,然后征求群众意见后审定;或自下而上先由被考核人根据标准计算自己的各项目及总体应得分数,交由本部门本单位群众评议后交领导审定的办法。
(2)发展国有企业文化。强化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提高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单靠鼓励号召或单靠经济刺激都将无济于事。必须形成团队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即既通过绩效考核体现利益多寡,又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形成追求优异绩效的核心价值观,约束员工的行为,建立绩效导向的组织氛围。
(3)实施有效激励。在坚持内部公平的基础上将绩效考核结果与价值分配挂钩。值得注意的是,内部公平原则在操作设计上的应用,不能只是简单地将绩效结果分级,然后按级别发奖金,而应当考虑绩效分值对不同类型岗位的影响,确定适当的挂钩比例。既不使分值过高,导致人们将注意力聚焦在绩效结果的具体分值上,影响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又不致使分值过低,导致人们的绩效考核不够重视。同时,将分配周期延长,实行“按月考核按季兑现”,根据当季各月的绩效结果得到的综合分值,将同一层级或系列的员工进行排序,然后根据排序结果划分绩效等级,最后按绩效等级发放绩效工资。
还应该引起各级管理者重视的是,由于构建绩效考核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绩效考核与系统内的其他管理方法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才能使绩效考核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进而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国有企业管理者手中应用自如的管理利刃。
(作者单位:厦门特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