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大学生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
班级:电信0904姓名:李永魁学号:200948300419
浅析大学生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0909班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轰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即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具有职业特征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在职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鼻血遵守职业道德。加强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规范的学习,并积极进行实践和自我修养,可以帮助我们大学生培养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
一个人职业道德的缺失体现在对本职工作的不热心,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等。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从学校角度上看,道德教育则目标模糊,在道德上要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等存在的不确定的因素较多,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衡量,因此,学校往往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从学生角度看,对学习工作丧失热情,进入工作领域,也会对工作不满意,缺乏职业道德也是自然之事。也有另一种学生,进入大学以后,认为以后工作明确,只要学好专业,成为本专业的高级人才便可高枕无忧,从而疏忽了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和素养的提高。
一、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个复杂而又协调的整体,各行各业与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行业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劳动态度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各行各业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起彼此协作和谐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速度才能提高。
(二)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起保证作用社会风尚的好坏.往往是通过各行各业的职业风气这一“窗口”表现出来。各行各业的风气是职工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总体现,而整个社会的社会风尚又是各行各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的综合反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风尚好转、巩固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起促进作用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技能,但能否尽职尽责关键在于他的职业道德修养程度。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可以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钻研业务改革创新、提高效率、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职业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是职业范围内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要求,它在职业活动中调整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一)、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在岗爱岗、敬业乐业就是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忠实地履行岗位责任,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人,才可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人们把这种道德现象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敬业精神。从业人员不会天生就爱岗敬业,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总要有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满意到满意,从不热爱到热爱,最后达到将自己的身心融人到职业活动中献身本职的境界的过程。
(二)、诚实守信平等竞争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遵守诺言。平等竞争是指参与市场活动的人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在市场面前一律平等,即面对同等的条件,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处于同一个竞争起点。
(三)、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所谓顾全大局是指从业者在处理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单位、部门内部领导之间和干群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应有全局观念,切忌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小集体的利益而损害其他单位、部门和地区的正当利益,甚至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团结协作是指从业人员之间以及单位之闻,在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下的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活动。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是处理单位内部、单位与单位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不能以大局为重,搞好团结协作,对于促进企业进步、社会繁荣和实现个人利益,有着重大的影响。
(四)、注重效益奉献社会注重效益.是指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合理地利用劳动时间.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奉献社会,指的是在人具有奉献意识和奉献能力的条件下,当社会需要的时候.自愿将自己的体力、智力、财力甚至生命,奉献给社会的行为。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最终要体现在其劳动成果上。能否在单位工作时间内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能否把个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之中,是判定从业人员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三、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一)、树立自信,自觉、自主地进行自我修养。在职业道德修养上,自觉是非常重要的,人一旦有了自觉性,才能在道德活动中处处留心,时时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格。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管
理和约束能力相对较差,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若能从自己内心培植职业道德的土壤,建立长效自我约束机制。就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谦逊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情上,以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荣,以自己的劳动成果能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幸福为乐.从而更好地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二)、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学习理论,首先,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科学理论,才能坚持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向。其次,要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理论和原则规范,明确职业道德的目的、方向、原则,才能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起相应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信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得越好.体验就越深刻.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就越优秀,越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并能很好地指导社会实践。
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只有不断融入社会,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起来.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所在,正确审视自己的不足,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陶冶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完成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向新时期涌现的职业模范人物和身边的榜样学习。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为人民服务精神日益发扬光大.社会职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涌现了许多的榜样。大学生不但要向榜样学习,还要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工厂的师傅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把职业道德境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自觉地进行内省和慎独。“内省”,就是内心省察检讨,去除私心杂念,使自己的言行规范于道德标准的要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一个人只有在内心严于解剖自己,行为上善于反省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大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应该经常“内省”,善于认识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并决心改进缺点,扬长避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意思。
“慎独”,就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工作,自行其是,仍然能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而不做坏事。它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在修养中达到的一种崇高境界。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否做到“慎独”,以及“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大家是否坚持自我修养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慎独”讲究不仅在他人面前、领导面前能按职业道德行事.即使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做好事,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各种考验,模范地遵守职业道德,做一个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新型劳动者。
(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循序渐进。孟子认为,修身养性,培养浩然之气,并非深奥玄妙之事,而是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内心德行修炼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大学生正处在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练就技能本领的大好时期,只有在平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培养,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在道德修养中,要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他人没有做到而原谅自己.或自己也不去做;也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正之风。还有许多不道德的现象出现而放纵自
己、原谅自己,甚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朝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品质。
四、结语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但是很有可塑性。若能够开始培养职业道德,建立长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爱岗敬业,谦虚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情上,以多为社会作贡献为荣,以自己的劳动成果能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幸福为乐,从而更好的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因此,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要从自我做起,从行为规范要求做起,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二篇:大学生法制的道德观念的完善
大学生法制的道德观念的完善 ——透视海师大“偷拍事件”
张阔海 袁 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71;西北政法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3)
【摘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历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发生在海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偷拍事件使大学生更加受到关注。在这起事件尘埃落定之时,深入思考这起事件对于今后防止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正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通过对这起事件经过的回顾,思考了这起事件成因,指出只有改进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完善对网络的法律监管才能避免这类事件的再度发生。【关键词】 海师大 偷拍 法制教育 网络监管
一、事件回放
2008年6月12日,海南师范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一年级男生陈某,独自在宿舍时,看到对面女生宿舍有人在洗漱的情景,动了偷拍的念头,用数码相机拍下几张清晰的相片。此后,他多次偷拍对面多个女生宿舍女生洗漱、晾晒、化妆、换衣的情景。2008年6月23日和6月24日,陈某在宿舍区外名为“网乐空间”的网吧将其中三百张分两次用网名“偷拍”和“吴遮蔽”上传至“大学生校内网”。照片共涉及海师大一幢楼九个宿舍的四十名女生。2008年7月1日,海口警方将嫌疑人陈某在其发布照片的网吧抓获,并扣下作案相机和U盘。7月2日,陈某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六款关于“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规定,被海口市公安局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海师大偷拍事件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引起广泛的关注,甚至美国的一家报纸也刊登了相关信息和评论。不少网站在报道该事件时配发与该事件毫无关系的情色图片对这起事件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起事件尘埃落定之时,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并没有结束。本文主要思考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改进问题;第二,法律对网络信息监管的完善问题。
二、改进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这起事件的嫌疑人陈某在被警方抓获后表示:“我拍到的其实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场景,男生们天天在阳台上看着,我只是想在网上和更多的人分享而已。这样做竟然是违法的?”;一位受害女同学在事件之后说:“他们简直色胆包天!有好几次我都看到那个宿舍的男生拿着望远镜在偷窥我们寝室。”
这两位当事人的想法凸现出现在许多大学生共同的不足——法律素质的缺失。所谓法律素质是指比较系统的法律理论和实际知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律观念、意识以及相应的运用能力的总和。法律素质的缺失使大学生或者没有搞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或者没有权利意识,没有应有的自我保护。究其原因,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缺失和我国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不完备有密切关系。我们的法制教育搞了许多年,但是大学生中却有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法制教育的效果如何值得反思,当前,最大的反思就是想法设法改进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真正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思想上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当前,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来完成。该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高校思想政治课“05方案”的要求,由原《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原《大学法律基础》课合并而成。新课程中法律部分的内容没有压缩但是课时却明显减少,按照新大纲要求该课程有一定的实践教学学时,但是实际上由于高校对于思想政治课的不重视,实践课时往往是形同虚设或者流于形式。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只能局限于讲授一些法律基础知识,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一些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因此,高校应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时、经费投入、教学人员配备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搞好法制教育,真正将法制教育落在实处。总是在出现问题后才反思我们的法制教育没做好的做法是既不科学也不明智的。
2、开设一些与网络相关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让学生知理性地看待和使用网络
在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高校也应该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高科技手段的发达使得偷拍、偷录、偷窥变得更加容易。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于网上偷拍、偷录、偷窥等现象充满好奇,但是却在维护隐私权、肖像权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因此,互联网时代高校开设一些与网络相关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关于隐私权、肖像权等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明确隐私权的概念及保护范围,消除把宣扬和揭露他人隐私仅仅理解为是不道德而不是违法、侵权行为的误解。同时要告诫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自己隐私信息的保护,以免被不法分子窃取并在网络上恶意传播。
3、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加法制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加强法制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完备法制教育课教学的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法制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与管界的公安机关展开合作,邀请优秀警官深入校园,采取讲座、校园案例分析、发放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与大学生互动交流,及时排解大学生成长的法律难题,使大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贯彻“走出去”战略,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监狱、看守所并与服刑人员进行座谈。通过对监狱、看守所内部环境的体验,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增强法律的尊严性,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相对的恐惧感,这样对于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也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完善对网络信息的法律监管
海师大偷拍事件,这么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部分网络媒体在海师大偷拍事件的报道中有意添入情色内容,故意配发与偷拍事件毫无关系的低俗照片进行渲染炒作密切相关。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这起事件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给相关当事人的权益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在网络时代下,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法律监管,保证公民的权利不受非法侵害就成为网络法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改变当前网络监管现状,制定统一的网络监管法律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信息监管的立法主要散见于网络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之中。比如,国务院先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关于互联网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的通知》、《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等。毋庸置疑,这些规定对于网络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是,深刻研究这些规定,我们却发现,这些规定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我国规范网络监管行为的立法层次明显过低。在网络信息监管的立法中,效力等级最高的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其他多是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其次,缺乏一部统一性的关于网络信息监管的法律。有关网络信息监管的条文散见于众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之中,显得零散、无组织,而且不同的法规中还有大量重复条文,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网络信息监管体系;再次,监管的大多数条文过于原则性,增加了实践操作的难度,给司法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此,改变目前的监管现状,在现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部统一的规范网络监管的法律已成为当务之急。当然,加强网络监管可能会对网络的发展带来冲击。因此,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协调保护公民权利、社会公共利益与网络服务商合法权益的矛盾、充分考虑网络服务商在运营机制方面的特点,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建立起既能有效强化网络服务商的责任,又能促进网络发展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监管体制。
2、设立网络监管的专门机构,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 目前,我国的网络监管主要由工商、税务、文化、公安等部门来完成。这些部门在对网络的有效监管和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互联网技术性强、超地域的特点也使我们并不专业的监管力量在维护网络秩序和安全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同时,由于网络本身是一个大融合,因此对网络的监管必定涉及很多的职能部门,这就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实现有效沟通。这时能够真正解决这两方面问题的途径就是设立网络监管的专门机构。对这个机构配备精通网络与法律的人员,专门进行有关网络事务的管理,监督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经营行为,接受网民投诉,责成侵权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同时协调各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英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值得我们借鉴。2000年,英国中央政府拨款2500万英镑,组建内政部所属的专门机构,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监管。这个机构由40名经过专门训练的电脑高手组成,主要任务包括跟踪和打击利用网络进行金融欺诈、发布淫秽图像及制造病毒袭击世界网络系统等犯罪行为。除此之外英国各地的警察局都配备至少一名专门的网络警察以对付该地区的网络犯罪。通过这些监管措施,英国的网络违法犯罪猖獗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3、积极倡导网络自律,构建文明的网络氛围 制定统一的监管法律约束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违法行为是当然必要的,但是,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自我约束、严于律己,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那无疑是比法律更有效的手段。因为这样既可以节约执法成本,又可以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氛围。因此,在积极进行立法监管的同时,我们应该给予网络一定的空间让其趋于理性发展和自我成熟。这一点上,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行业自律主要是指网络服务的提供主体通过采取自律措施来规范自己在个人资料的收集、利用、公开、交换方面的行为,国家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其他与这一产业有关的各方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不通过严格的立法,不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施加过多的压力和义务而是依靠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产业的自觉行动来保证这些规定的执行。参照美国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建立我国的行业自律体系,建立起规范网络信息发布和网络活动的自治协会,在业内发布对网络信息发布的政策要求,将此政策作为最低标准规范企业的网络经营。参加协会的企业必须服从协会的监督和管理,遵守网络经营的行为准则。
四、结论
海师大偷拍事件——不应该发生的事件却是沸沸扬扬、满城风雨。这起事件折射出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网络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法律工作者深思。深思过后研讨对策、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成长环境,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本亮:法制在学校[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2] 钟佩霖: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8).[3] 韩世强:试析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7).[4] 饶传平:网络法律制度-前沿与热点专题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5] 吴作好 萧方:国外互联网络的监管[J].凤凰周刊,2006(10).[6] 新华网:海师大“偷拍事件”的反思[DB/OL].2008-7-26.
第三篇: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论大学生应如何培养
职业能力
院系 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 教育技术 班级 教技1112 姓名 林 睦 庚
学号 2011554055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不同类型职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体系不同,从而形成了职业能力基本框架。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改进大学课堂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职业能了的重要途径。
职业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并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含有三层含义: 一是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二是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 三是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每个职业都是需要一定的和特殊的能力才能胜任的,如教师要有专业授课能力,总经理要有协调管理能力,这个具体可以在每个职业(岗位)的任职资格中了解到。
职业素质是人的道德、态度、意志等层面的内在素质,还包括在职场上的工作思维、方式,职场规则、常识等,就是怎样做人、做事的能力。
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表现为内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选择与抉择能力、获取与分析信息、整合与利用资源、了解与分析职业环境、处于个人生命周期与职业发展周期冲突的能力、规划职业与转换职业的能力等,是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负责的表现。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人的能力就是职业能力,能力包括职业能力,只有对职业发展有影响的工人能力才可以成为职业能力,所以,大学生在分析自己时,就要将能力和职业联系起来思考一下了。因为会发生你拼命塑造的能力并不能转换为职业能力的事情,比如你努力地联系打篮球,但是如果你从事的工作与肢体协调发挥能力并不怎么相关的话,那么这个能力就不是职业能力,对于你个人日后职业发展是起不到帮助作用的。
目前大学生的情况是:学业能力不足,表现为专业不专;商业能力虚无,根本就不懂企业那一套(并不是只有在创业时才要了解企业,只要你在企业中工作你就要了解企业);职业能力不高,还要加强做人做事的修炼。
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的在校学习和生活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的个人能力迅速提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一个预期的设计,需要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一个合理而恰如其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以巨大的感召力指引学生正确进行职业选择,唤起学生从业的热情和勇气,在成就事业的征途上奋力拚搏。
职业能力又可以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问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
在培养职业能力之前,我们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因为人的能力在发展水平、表现早晚和结构类型三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而能力和人的职业工作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每一类职业活动都要求特定的能力组合。具备这种能力组合,就能很好地胜任这种职业工作。因此,只有认清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我们才能找到最能发挥个人能力倾向的职业活动领域,以便更好的工作。
第一,树立人生志向,明确奋斗目标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些低级、庸俗的文化意识和错误的社会思潮大量涌入,往往给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带来错误的影响,同时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在学业上有极高的期望,但对孩子的道德品行要求却不甚重视。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生志向和奋斗目标的确立。当代大学生必需摒除错误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并明确自己应该为之奋斗的究竟是什么。
第二,优化知识结构,强化专业知识
要想通过优化知识结构,强化专业知识来获得专业能力,有必要对专业知识的含义和专业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专业知识是指在特定行业、环境、工作、活动等特定条件下,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知识,与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用范围,包括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要努力学习专业课程,要加强自己的理论研究能力,还可以通过社会培训和参见社会实践来培养专业能力。
第三,充实基本技能,掌握专业技能与一技之长 只有拥有充实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我们才能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将来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想掌握一技之长,就必须进行专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一个人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基本能力。它还能够加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专业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更紧密的结合,更系统的了解领域的知识结构,巩固和拓宽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之对本专业建立感性认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一个人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能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基本能力。它还能够加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专业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更紧密的结合,更系统的了解领域的知识结构,巩固和拓宽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之对本专业建立感性认识。
第四篇:大学生怎样培养职业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
机电工程学院 机制0808班 刘平200848050827
内容摘要: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从事与职业相关活动所必备的本领,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工作和职业相关活动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 其中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不同类型职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体系不同,从而形成了职业能力基本框架。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改进大学课堂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观念 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出现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社会产生了三次大分工,从而出现了商业,导致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至此,职业活动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划分,职业家族就慢慢地分化扩展起来了。
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从事与职业相关活动所必备的本领,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工作和职业相关活动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的本领。职业能力也是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职业能力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应急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等。
职业能力的培养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极其重要,它与社会需求对接,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朝着奋斗目标提供能看,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能够在培养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额兴趣和优势过载,对于今后合理定位于在工作岗位上的顺利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大学生平时有意识的能力锻炼还远远不够,因此加强职业能力的系统培养,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专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参加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试,把精力向专业课程与实践倾斜,减少了自己适应相应职业的时间,可以比其他人更早接手重要的工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了用人单位的成本。
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职业能力呢?
第一,专业实践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能够较好地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训练和提高专业技能,并强化专业思维和职业伦理修养。专业实践活动除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之外,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集中表现为
自我学习和发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和协调,以及判断与决策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和决策能力。
第二,课题调研等探究型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感到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难于组织、安排和落实。从经济、成本和效益等诸多方面考虑,许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去实习,即使去了,也大多从事一些烦杂的事务性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真正接触到职业岗位,职业技能难以获得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新的社会实践模式,即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组成科研(课题)小组,根据相关单位的需求,选定研究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完成调查报告或提出解决方案。安排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开展以课题调研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型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在选定课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他们针对既定的任务目标,设计实施方案,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确定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并去实践、操作,在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直至达到任务目标,从而切实培养了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如何取得他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应对挫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很感谢学校能给他们这样一次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面对压力和挑战,迎难而上,不畏艰苦,这种宝贵的经历和经验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十分有益。
第三,社会志愿者等公益性实践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除了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具体的职业岗位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外,还必须关注学生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人格发展是否健康和完善,甚至可以说,这些基本素养同样构成通用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格品德等个人素养决定着劳动者职业生涯的成败,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步、和谐与繁荣。以志愿者活动为主的公益性实践活动,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心和奉献意识尤为重要。教等活动。
第四,社会实践是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发展,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获取与利用信息以及应对挫折等职业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更具有竞争力。社会实践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孤立开来的,必须与课程教学、专业教学等理论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同时,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对能力的培养也不是割裂开来的,某一特定的实践活动可以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职业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同于某一专业基本技能或具体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通过单一的课程或系列教学模块来完成,而是需要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经过持续的实践和体验,逐渐培养起来的,换句话说,该种能力素养无法通过“教”和“学”取得,而是需要“历”与“炼”才能获得,因此,社会实践是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有职勿能,不成职业。职业能力是大学生从事职业活动和推进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最关键要素。大学生不同阶段面对着不同的职业能力修炼问题。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时大学生职业准备时期甚至为了职业发展时期的主要内容之一。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与精进。加强职业能力的修炼,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竞争力,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走向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健康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职业能力是指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不同类型的职业所要求的能力各异。大学生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性、操作性技能的培养和加强学生自主锻炼职业能力是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职业能力;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Abstract: the vocational ability is to point to to do a kind of specific profession and must have ability, including general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special vocational ability, different types of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ability.College students should hav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i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cultiv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practical and oper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students' exercise professional ability i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 importance of the method.Keywords: professional ability;College students;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引言: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与岗位各项任务和各种岗位,各种职业有关的共同能力,诸如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与活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特殊能力是指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具体需要的能力。
大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一个大学毕业生经过长期正规的学习训练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独立思考能力,是形成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但是,能否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其市场生命力,还需要较长时期的市场历练。这种职业能力是大学生所具有的独立思考能力、专业能力、基础能力在市场实战中的运用和提升。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有630万人,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毕业生,2010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700多万人,而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比2010年还超过30万人,达到660万人。由此可见,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二、高等学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思想准备不足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过高,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存在显著差异。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大学毕业生仍抱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期望值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他们及时、顺利就业。很多大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在择业时过于强调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本身竞争力的提高。还有一些毕业生只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不考虑实际的就业形势与环境,造成自身就业期望值与实际就业状况的极大反差,从而直接影响了自己顺利就业。
2.大学生综合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人才培养方式过于模式化与市场需求脱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严重。许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差, 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目前部分高等学校仍坚持“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智能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轨,因而直接影响学生就业。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结合学校现有的办学规模,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使专业设置有长远规划,课程体系建设能紧跟专业建设的步伐。
因此当代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任务迫在眉急!
一、对大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准备承担成人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促进社会发展以及降低就业压力。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增强会反过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大学生要在这里学会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大学生要清醒认识到只有练就过硬的就业能力,今后才能为自己找到理想的生存环境,进而达到服务社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统一。如果大学生不能就业,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更谈不上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谈不上报效祖国。因此,对大学生来说,要注重自身就业能力的培养,要有现实、具体的个人理想和奋斗目标。
二、专业能力的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专业能力的培养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培养特色人才。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使之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制定上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学生培养计划。以市场为导向,使学生构建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具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学生见习、实践实习基地,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导师,加深其与企业、社会的交往。培养特色人才,使之适应社会需求。培养特色人才对地方院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根据全国同类院校的基本要求实行规范化教学,而且还要面向当地实际,主动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三、基础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基础能力尤为重要。基础能力的培养途径一般有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加强学生职前培训等方面。首先应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一是要主动积极就业,不能被动“等、靠、要”,消极就业;二是要靠岗位创新,不能靠岗位维持,教育学生放弃一找到工作就意味着一劳永逸的念头,要树立找到工作仅是创新开始的职业意识;三是不仅能靠岗位就业,而且还能自主创业,创造新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
其次是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仅有出色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缔造成功的事业,擅长与人交往也十分重要。缺乏与人有效沟通的技巧会限制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不自信羞于开口、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交流、个性强不合群等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培训、课前五分钟演讲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其良好的沟通技巧,而且还促使其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最后应加强职前培训,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应聘技能培训、现场职业指导会等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自己,获得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方法、避开择业误区。
四、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如何将创业教育理念转变成为高校的教育实践,如何创建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目前高校的当务之急。以往,我国高校的培养目标比较重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强调人才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被动适应,很少考虑主动适应问题。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知识、技能领域外,更应侧重于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创业基本素质由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四部分组成。创业教育应紧紧围绕创业基本素质培养目标进行。
在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创业实践活动是一种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最能激发学生潜能的课程方式。创业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一是典型的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活动;二是方兴未艾的创业教育活动;三是最具有普及性的课外活动。
五、实践能力的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应用型、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重理论,额外轻视实践操作,大学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回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而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应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所学的内容需在实验室、实践基地加以验证,动手能力也必须在实践环境中不断提高。把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全方位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对培养学生操作、动手能力至关重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学校应根据专业需要,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主动学习、多方实践的机会。还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图书资料建设,使师生广泛获得资料与信息。扩大学习、研究、交流、讨论及体育活动等所需场所,使学生的学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营造整体环境优美、人文氛围和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其中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熏染。
参考文献:
[1]费小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与分析[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4):53-55.[2]卜春梅,王硕.美国、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三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03).[3]刘瑆,桂晓菁.对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4]明新,邹冬生,张胜利.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4).[5]周树红.香港高校就业工作的特点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S1).[6]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于林平.浅论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5).[8]李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