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工作
2012年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工作
一、稳定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规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组织100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承担12200名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做好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办好内地西藏和新疆中职班。
二、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加强对首批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的调研和督促检查,遴选第二批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现场推进会。全面落实国家和省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精神和要求,组织开展16项创新行动计划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三、积极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职前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稳定五年制高职招生规模,完善五年制高职专升本制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制度。做好对口招生工作,扩大对口单招本科招生比例。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和有关地区探索中高职课程贯通、学制衔接工作。
四、深化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指导委员会和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充分发挥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指导委员会及下设23个省职业教育科研中心组在深化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贯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加强教材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和支撑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培养目标、专业结构、招生制度、评价模式、教师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推进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五、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开展全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调研,制定《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继续大力推进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公民教育、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等有江苏特色的德育活动。召开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制定《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强化全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创建60个中等职业教育、20个五年制高职品牌专业;创建30个中等职业教育、10个五年制高职特色专业。加强技能教学研究,重点建设15个左右省级职业技能教学研究基地。研究制订全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监测办法。完善各项竞赛制度,认真组织省级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积极参加国家竞赛,并通过大赛引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制定《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办法》,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制度。继续做好新编中职公共课教材和五年制高职公共课教材工作。遴选一批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加强职业学校专业教材选用指导工作,编制《2012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推荐教材目录》。推进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制建设,研究编制职业学校主干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推荐目录。
六、强化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继续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和评估工作,全省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标准,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达到省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遴选、推荐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加强首批、第二批国家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协作工作,组织开发一批精品课程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积极推进以市为单位的专业结构布局调整。建设60个左右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研究制订全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总结全省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召开实训基地建设现场会。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确定各专业大类主要专业“双师型”教师标准。落实教育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二期),组织在职教师参加各类省级培训和国家级培训,培训规模保持在6000人左右。组织开展国家和省示范职业学校校长、行政管理干部、教科研人员创新发展专题培训。实施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特级教师评选工作和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遴选一批知名企业作为教师培训基地。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继续开展班主任培训,评选表彰优秀班集体。
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出台关于加强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完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做好二期建设项目测评验收工作,全面建成学籍、资助、师资、专业、设备等基础信息数据库。推进职业教育政务网、资源网、科研网的三网合一工作。
九、推进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开展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制度研究和实践。切实加强职业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继续开展教学、学生、后勤管理的视导工作。
十、加强职业教育宣传。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宣传网络体系,加强与国内、省内主要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大对全省职业教育重点、热点工作和有突出贡献的职业教育工作者、高技能人才的宣传。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宣传人员培训。
第二篇:鄯善县农广校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鄯善县农广校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工作
自查报告
根据新疆农广校工作指导思想:以办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大力培养新型农民为奋斗目标,全面开展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走出一条符合区情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在办学定位上,要坚持开放办学,立足农村,面向乡镇,紧贴产业结构,服务农村经济;在教学改革上,要生产与教学相结合,对准产业设专业,对准职业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市场育人才。把农广校办成农民自己的学校,办成最适合农村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的学校,实现农村新增劳动力全面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我校结合新疆农广校办学思路在助学金管理和教学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基本情况
鄯善县农广校现有教职工17人,专职教师15人,高级农艺师一人,农艺师六人,助理农艺师八人。后备兼职教师20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人,其中2009级实用汉语专业36人,2010级设施农业专业84人。其中超过25岁以上的学员有13人。因为我校大龄学员占有比例很少,所以我校在教学管理上与其他学员是正常管理的。
二、助学金管理方面
按国家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补助政策,对全日制班学员
每人每学期补助750元的助学金外,涉农专业每人每学期还有700元的免学费补助金(第一年2008级122名学生的补助金来了),截止2011年9月,鄯善县校已全额发完2009级36名学员四个学期的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金。本学期开始,2009级教学班进入第三学年实践教学阶段。
2010级全日制中职班84名学员第一学期的助学金750元(合计:63000元)已全部发完(第一学期的补助700元来了),第二学期的助学金已输入到学员的银行卡上。
开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班以来,鄯善县农广校累计招生242名学员,2008级的31名学员于2011年7月毕业,另91名学员在参加2012年的计算机技能考核后毕业。
三、教学管理方面
1、校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我校校领导高度重视,狠抓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上和招生工作中都比往年有所改进,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强化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加大教学督查、调研工作的力度,促进各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推进教学规范化管理。严格国家助学金监管和使用,认真管好、用好免学费资金。
2、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我校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与乡(镇)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设臵,科学地把教学侧重
点转向了全日制职业教育。在农忙季节,让学生带着实践课题在自家的农田、温室大棚中进行实践操作,农闲季节讲授理论课程,既解决了家里的农忙问题,又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解决和保证了学生的实践和理论教学。
3、强化教学班管理
班主任是学生和学校之间联系的纽带。我校在班主任的选配上主要选择有爱岗敬业、责任心强、专业对口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教学班学员的考勤记录,收缴教学班学费和书费,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安全问题,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
4、规范教务、教学工作
按照地区农广校的要求,要想不断规范教务、教学工作,首要任务是规范教师的教学教案,做到我校教师教案必须标准化、规范化统一模式。要求教师教案须经教务办审核后方能上课,教务办对授课质量、进度等进行不定期抽查。
5、完备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我校从专、兼职教师中选定教师负责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从这些教师的专业、学历、职称等基本条件来选择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并且保证有一定的后备师资力量,从而保证农广校的教学正常进行。
6、科学合理的学籍管理
学籍是记录学校培养学生规模的原始档案。为了加强学籍管理工作,我校配备懂双语、心细、责任心强的教师兼任学籍管理,主要负责:做好学员学籍注册登记,等分造册,毕业前的初审、照相、收缴工本费,办理退学手续,学员毕业前各项表格的填写。力求做到准确、细致、快捷,不影响毕业证的办理工作。
7、在教材管理方面。
为了确保各教学班正常开课,教材按计划提前征订,必须做到人手一份。我校设立了专职教材管理员,制定了教材管理办法,设立教材出入库帐,要求教材出入库严格按照教材管理办法实施,做好记录。教材管理员要对书库教材分门别类、统一管理,每学期末要对库存积压教材进行一次清点,确保积压教材能在兄弟院校间调换或转让,从而减少库存。
8、在教研工作方面。
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师授课水平是教研工作的根本目的。近年来,我校把深入开展教师间的比、学、竞、教活动作为提高教师理论授课水平的主要手段,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公开课评选活动,从教师的仪表、板书、讲解的层次及时间把握等几方面全面衡量授课水平;全体听课老师将结合各项评分指标对授课老师的优缺点进行综合评分,教务科将对授课老师的综合表现进行反馈,从而,推动学校教师授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我校把尽快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操作水平,不断壮大 “双师型“教师队伍当作教研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为了锻炼教师的实践讲解能力和手把手的指导、操作水平,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培训,使学校教师的实践操作指导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9、在考务工作方面。
近年来,我校本着严肃考风、考绩,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抓好每一次统考、补考。严格按照上级校的要求,考前半小时召开考务工作会议,做好考场老师的安排,重温考场注意事项。对学生实行单人单桌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后,及时将考场安排表、学生的平时成绩、试卷、考务小结等报送至地区校。
四、存在问题
1、我校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远程多媒体教学进村入户的需求。
2、学校办学资金有限,给教职工创造进修的机会太少。
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4、教师在结合本土实际,研究教研创新方面的意识不够。
5、学员到课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鄯善县农广校 2011年9月26日
第三篇:江苏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江苏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沟通、合作、引导、启发 ——家庭教育工作点滴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是南通市第一家“全国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一贯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使三股教育力量形成合力构建了教育工作的立体化格局。近年来家长学校的正常运转教育成效十分显著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在学校教书育人的总体框架下努力构建立体化的育人网络。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学校校长担任家长委员会主任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担任副主任邀请了十多位省市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和成功家长担任顾问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家庭教育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集思广益有针对性 的开展家庭教育。1995 年成立了家长学校各年级部成立了家 长学校分校使家庭教育工作得到切实的指导。
二、加强沟通密切合作积极改进家庭教育方式
一实施“家庭育人工程”积极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2 “第一课堂”。我们在家长学校中带领他们学习《中学生守则》 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帮助他们理解和熟悉其中的内容和 要求帮助他们增强新形势下对子女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责任感 和紧迫感促使他们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积极配合学校努力 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在组织广大家长开 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积极引导家长确立正确的人才观、科 学的教育观使他们既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关心孩子的成 绩又重视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既关心孩子的日常 生活又重视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教 育孩子关心家庭、孝敬父母、尊敬邻居。训练孩子“自己的事自 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完成”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 效率意识。鼓励家长既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又重视孩子的心理、情感。让孩子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感受成功体验失败在生 活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表现自己.形成健康心态、健全人格 和自信人生。
.三.引导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活力.让孩子在怡情中益智.在快乐中成长.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尊重他人和以人为 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孩子的自我设计、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达 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四.引导家长创新家庭教育方式.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鼓励家长积极探索适应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方 式、方法.以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教育.做到以情感人、以理 3 服人以自己的榜样进行示范。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具体 可感地身边事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尊重孩子晓之以 理陈以厉害动之以情寄以希望又理解孩子掌握他们的 心理、情感变化规律努力使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 时俱进。
五引导家长学习家教理论掌握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
实行科学教育。指导家长教育孩子注意科学性要从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思想感情可塑性强的特点出发抓住关键环节确定重点 内容不同年龄层次各有侧重循序渐进。既严格要求又给 孩子更多的关心、爱护和鼓励既提出远大目标又明确近期目 标使他们有成功感、有成就感。
三、形式多样力求实效构建家校教育互联网 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加 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做到工作超前一步
方法多想一点把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取得了较好的育 人效果。
一形式多样广泛沟通。
1、定期召开家长会。原则上 每个班级一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即学期中途和学期结束各一 次。
2、不定期地召开家长座谈会。请家长到学校来对学生中 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及时了解情况恰到好处地对家 长给予指导。
3、明确每月15 日为家长接待日配有家长信箱包 括EMAIL 信箱
方便家长与学校及时取得联系。
4、编发“家教 简报”。定期收集家庭教育方面的典型事例并及时编辑、印刷
分发到家长手中目前已编印简报十三期。
5、开展家庭教育咨 4 询聘请了省德育特级教师丁永定期进行家教辅导和接受家教咨 询。
二完善制度规范要求。家访制度是指导家庭教育、沟
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们制定了教 师家访的量化指标并建立了家访档案。我们还严格家访制度.并 对教师家访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一是选择合适的时间家访。开学初.了解学生进行全面家访。学期中.发现问题及时家访。学期末.选择性地进行家访。二是选用适当的形式进行家访。如 串门式家访、祝贺式家访、援助性家访、间接式家访、探望式家 访。三是掌握正确的家访方法。要有备而访.不要信步而往。要 态度谦和.不要盛气凌人。要讲究技巧.不要损人自尊。要一分 为二.不要以偏概全。要把握时间.不要拖沓。另外.特殊情况 鼓励教师登门拜访和跟踪访问.避免因为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良 成绩或师生矛盾动不动就叫家长的做法。
家庭教育的广泛开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现在家长陪孩 子的时间长了.鼓励孩子的多了.与孩子沟通的多了.亲子关系 更加密切了。__
第四篇:江苏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规定
江苏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规定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科学、规范地开展社区矫正教育工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社区矫正教育工作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对社区服刑人员组织开展的教育学习、心理矫正、社区服务、适应性帮扶等教育矫正活动。
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各有侧重、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第三条
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的各类教育矫正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第四条
社区矫正教育工作应当坚持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科学矫正、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挖掘、整合适合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工作的社会资源和力量,鼓励支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建立教育基地,参与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
平台、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第二章
教育学习
第六条
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的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第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教育学习活动,采取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方式,分为入矫教育、常规教育和解矫教育等三个阶段,增强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第八条
集中教育由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统一规划和组织,适时制定集中教育的、季度和月度工作计划,明确教育主题、形式和内容等。
集中教育应当由县(市、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共同组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定期单独或联合开展,在管理教育服务中心或其他相对固定场所进行。
集中教育可以采用授课、座谈、讨论、咨询、参观等形式。重要节日或重大社会政治活动之前,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应当组织全体社区服刑人员参加专题思想政治教育。
第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集中教育每月不少于一次,不得无故缺席。
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应当做好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
育组织和学习情况记录,将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集中教育的情况作为对其进行日常行为考核奖惩的依据。
第十条
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类型、犯罪案由、矫正期限、心理状态、行为特点以及动态表现等情况,适时开展个别教育,并做好记录。
个别教育可以采用谈话、走访、座谈等形式。
个别教育由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和专职工作者共同实施。对于有特殊困难、不服从监管或者经评估重新犯罪风险较高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适当增加个别教育次数。
第十一条
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司法所应当在社区服刑人员报到登记后一个月内,开展入矫教育。入矫教育包括权利义务教育、认罪悔罪教育、社区矫正意识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社区矫正管理规定教育等。
第十二条
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司法所对完成入矫教育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常规教育。常规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行为规则教育等。
司法行政机关鼓励支持社区服刑人员参加自学考试等高等教育学习。
第十三条
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司法所应当对两个月内矫正期满的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解矫教育。解矫教育包括社会发展形势和政策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等。
对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即将收监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重点
开展以认罪服法为主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
司法所应当组织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小组成员,包括专职工作者、志愿者、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座谈活动,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矫教育。
第三章
心理矫正
第十四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组织开展心理矫正工作,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促进其心理健康,提高矫正质量和效果。
心理矫正工作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
第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采用培养社区矫正专职心理咨询师、聘请社会心理学专家、招募社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形式,建立专群结合的心理矫正工作队伍。
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应当建立心理矫正工作室,指导司法所开展心理矫正工作。
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专业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矫正工作。
第十六条 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司法所应当通过集中教育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司法所应当为每名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心理测试,并根据测
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对于有严重行为偏差、存在心理疾病症状的,要及时报告中心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治疗措施等,跟进开展心理矫正工作。
第四章 社区服务
第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帮助其修复社会关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第十八条 社区服务项目主要包括:
(一)社区内或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内的公益性劳动和工作;
(二)针对被害者(被害单位或被害人)的补偿性劳动和工作;
(三)其他不以取得劳动报酬为目的的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性劳动和工作。
第十九条 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和司法所应当建立一定数量的、相对固定的社区服务场所,明确社区服务项目。
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应当建立或依托社会资源建立社区服务基地,创新社区服刑形式、方法和内容,为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提供保障。
第二十条 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参加社区服务:
(一)男年满70周岁、女年满65周岁的;
(二)因病暂予监外执行的;
(三)由暂予监外执行变更为假释的;
(四)因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
(五)身体残疾或患有精神疾病,不适宜参加的;
(六)其他特殊原因不宜参加的。
第二十一条 因第二十条
(四)、(五)项不参加社区服务的,社区服刑人员须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经司法所审核后,报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社区服刑人员因身体健康等原因暂时不能参加社区服务的,司法所可以责令其身体康复后予以补足。
第五章 适应性帮扶
第二十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的需要,根据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开展适应性帮扶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帮助落实责任田、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整合社会资源,为有就业愿望但就业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或者自谋职业的便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使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第六章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教育
第二十四条 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针对其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用易为其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品行、文化素质、道德规范、法制亲情教育和心理矫正等。
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工作,可以与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分开进行。
第二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便利。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没有完成法定义务教育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其法定监护人帮助其完成法定义务教育。
社区服刑人员在校学习的,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学校开展教育活动。寒暑假期间,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司法所应当专门组织相关教育活动。
第二十六条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已经完成义务教育、不再升学且有就业需求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服刑人员,适用本章规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2012年 月 日起施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之前发布的有关社区矫正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由江苏省司法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江苏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规定(试行)
江苏省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规定(试行)
发布日期:2008-09-0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区矫正教育工作,提高矫正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江苏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社区矫正教育工作是刑罚执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社区矫正工作全过程。
第三条 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有效教育手段,促使矫正对象认罪悔罪,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成为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
第四条 社区矫正教育工作,应当根据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犯罪原因、恶习程度及其思想、行为、心理特征,因人施教、注重实效。
第五条 社区矫正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入矫教育;个案矫正;思想文化及职业技术教育;公益劳动;心理矫正;解矫教育等。
第六条 街道(乡镇)司法所负责组织开展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第二章 入 矫 教 育
第七条 入矫教育在矫正对象办理登记手续后进行。
第八条 入矫教育可以采用集体教育方式,也可以采用单独教育方式。第九条 入矫教育以社区矫正权利义务为教育内容。
司法所应当在入矫教育时向矫正对象宣布在社区矫正期间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一)矫正对象享有下列权利:(1)人格不受侮辱;
(2)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3)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限制的权利。
(二)矫正对象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规定;(2)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
(3)定期向司法所和监督考察小组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4)迁居或离开所居住区域时必须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5)服从监督管理。被决定保外就医的罪犯,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同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2)确因治疗需要,需要转院或者离开所居住区域的,应当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批准;
(3)治疗疾病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第三章 个案 矫 正
第十条 司法所应当在矫正对象报到后针对其思想动态、危险程度、恶性程度、矫正难度进行分析评估,研究制定矫正个案,落实矫正责任人。
矫正责任人由社区矫正工作者担任。矫正责任人负责起草并落实矫正个案。
第十一条 矫正责任人应当掌握矫正对象下列情况:
(一)姓名、性别、年龄、籍贯;
(二)简历、主要犯罪事实和所判刑期;
(三)家庭情况和主要社会关系;
(四)认罪态度、在监狱或看守所的改造表现、矫正期间的现实表现。第十二条 社区矫正工作者对所管理的矫正对象,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个别谈话教育。
第十三条 矫正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区矫正工作者应当对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
(一)矫正地点变更;
(二)受到奖励或惩处;
(三)请假前后;
(四)家庭出现变故时;
(五)与他人发生重大纠纷时;
(六)主动要求谈话时;
(七)其他需要进行个别谈话教育的情形。
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工作者对矫正对象的谈话教育,应当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矫正对象的思想状况和动态,及时修订矫正个案,采取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措施。第十五条 司法所应当每月对矫正对象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情况,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十六条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志愿者参与个案矫正,共同做好个案矫正工作。
第四章 思想文化及职业技术教育
第十七条 矫正对象应当接受司法所组织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以下内容:
(一)认罪悔罪教育;
(二)法律常识教育;
(三)公民道德教育;
(四)时事政治教育。
第十八条 司法所每月对矫正对象至少进行一次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可以进行集中教育,也可以进行分类教育。
第十九条 思想教育教员可以是社区矫正工作者,也可以是社区矫正志愿者,或者是聘请的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
第二十条 矫正对象未成年且没有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内容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相关部门并督促其法定监护人,帮助矫正对象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内容。
第二十一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对矫正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第二十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技术教育等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第五章 公益 劳 动
第二十三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参加公益劳动。
第二十四条 公益劳动应当坚持符合公共利益、矫正对象力所能及、可操作、便于监督检查的原则。
公益劳动不得安排高危作业。
第二十五条 公益劳动内容为无偿参加非营利性机构、社团的服务活动或者社会(社区)公共服务,具体项目由矫正对象所在地司法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置。第二十六条 县(市、区)司法局、街道(乡镇)司法所可以建立公益劳动基地。
第二十七条 司法所应当与公益劳动基地签订公益劳动协议,并在每个基地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对矫正对象公益劳动情况进行记载考核。
第二十八条 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的时间劳动每月不得少于12小时。第二十九条 公益劳动可以由司法所组织集中进行,也可由矫正对象自行前往公益劳动地点劳动。
第六章 心理 矫 正
第三十条 县(市、区)司法局、街道(乡镇)司法所应当开展对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工作。心理矫正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
第三十一条 心理矫正工作可以聘请社会心理专家、心理医生承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培养心理矫正专业工作人员。
第三十二条 对矫正对象应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答矫正对象提出的心理问题。
第三十三条 对分析评估或矫正过程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矫正对象,应当进行心理测验,建立心理档案。
第三十四条 对有心理疾病的矫正对象,应当安排实施治疗。第三十五条 从事社区心理矫正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取得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二)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第七章 解矫 教 育
第三十六条 司法所应当对在2个月以内矫正期满的矫正对象分批集中进行解矫教育。
第三十七条 解矫教育内容应当包括形势、政策、前途、遵纪守法教育。对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即将收监执行的矫正对象,重点进行以认罪服法为主的思想教育。第三十八条 司法所应当在矫正对象矫正期满前1个月,指导矫正对象进行自我总结,填写《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
第三十九条 司法所应当根据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的考核情况、奖惩情况、心理测验情况,对其矫正效果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填入《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
第四十条 司法所应当对矫正对象解矫后的情况进行了解,评估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总结推广社区矫正教育工作经验,不断提高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质量。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司法所应当建立工作台帐,对社区矫正教育工作予以记载备查。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4年 月 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