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语文中考复习建议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建议
为能使同学们在2007年中考中取得更好成绩,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为初三学生提供一些复习指导。要记住: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一、命题方向。近两年我市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还有附加题)。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今年话题作文还是重点)。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答题时要大胆根据语感猜读理解文意,抓关键词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及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
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抒情议论的散文(时文名文)、一篇自然科技类或生态环境的说明文和一篇散笔式的议论文。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随堂练习”选文上应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上述所讲只是作答的一些思路及技巧,下面我们再来对2007年中考的命题方向做一些预测:
散文的命题方向:归纳中心思想;概括文意;理解关键语句、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深刻含义;五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及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某句、段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描写的各种类型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表现手法的区分及其作用;自选角度评说文章的表达技巧。
议论文的命题方向:找中心论点或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论证方法的识别及其作用;具体句中代词所指代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论据并指出论据的作用;理解文段中某一句子的特定深刻的含义;找出你认为富有哲理或教育意义的一句(段)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上分析你喜欢的原因;根据文意,自己设计命题自己作答。
说明文的命题方向: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找出段或全文的中心句,并对其作用作出阐析;识别说明顺序(特别是逻辑顺序);判断文段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并阐述其作用;阐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及判断说明某个词语能否删掉的理由;给文章拟出切合文意的小标题;培养科学精神、科学品质、科学思维和关注自然、关注生态、关注未来是说明
文考查的亮点;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是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重要方向(给事物下定义;用图表处理给出的文字;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谈文中某些情况对自己的启示;关注生态环境,拟写警示性标语或提出自己的对策)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因此,在最后阶段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时间来看书读报(我们要最大限度发挥好《语文报》的效果)。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顺便提醒考生,要在考场上让你的作文取得高分,还是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就是包装。
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拿出浑身解数看家本领,开好头,结好尾,博得阅卷老师愉悦慷慨分。绞尽脑汁搜肠剐肚引用名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博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欣赏分。张扬个性,敢于冲破传统规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
附:复习进度简单计划
第一轮复习:2月末——3月底,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特别是古诗词和文言文全面铺开。
第二轮复习:(4月上旬—5月20日左右)应该进入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知识结构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更注重现代文和作文的训练指导。
第三轮复习:(5月21日—6月初),这一轮复习重在模拟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可帮助同学们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训练时选近三年的大连市各区中考模拟题或选难度、容量与近年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
第四轮复习:(考前一星期)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更多时间用来阅读自己一年来写的文章,整理消化“随堂练习”中老师评讲的知识点,梳理文体知识结构,更好地认识自我,找到自信,因为中考作文是以“我”为中心的。2007、3、5
第二篇: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
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中考总复习——综合性学习
二、知识归纳
(一)考查要点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命题考点:(1)根据几则材料,请你写出思考的结果;(2)结合几则材料,再联系全文,请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提出与原文相反的观点,请你参与讨论;(4)观察表格或图画,请写出自己的感受;(5)观察表格或图画,再阅读文字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6)阅读一则材料后,从不同的角度写出多种理解;(7)阅读原文后,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自己作答。(8)在一段文字中提出相关的信息:(9)用文字去表述图画、表格、公式的意思及含义。(10)写广告、写标语、写解说词、拟对联、致欢迎词等。(11)写构思、画草稿等。
(二)方法导引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五方面内容,目前已纳入语文教材体系。对综合性学习进行考查,是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试卷的特色之一。考查的方式有两种。有的实验区在语文试卷中单设“综合性学习”或“综合学习与探究”板块,还有一部分实验区选择了在“积累与运用”或“阅读”板块中设计体现综合性学习特点和要求的试题。无论哪种方式,都比较注重突出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解答综合性学习试题应注意:综合性学习实践题不等同于过去的“语言综合运用题”,它既有相关知识的综合,更侧重于规律性知识的探讨与应用。即是说侧重于探究。综合性学习实践题既有学科知识的渗透,又有跨领域的探究与运用,不是简单的图文转换,而是借助图文转换或其它形式来检查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综合性学习实践题在过去的中考试卷上有所体现,随着探究实践的不断深入,其题型样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此讲所涉猎的方法、例题只是个人的探讨与认识,各位老师、学生应关注此类新题型。总结性建议:综合性学习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语文学业考试的语文命题中积极探索考查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试题命制是必要的。在试卷中,无论是单设“综合性学习板块”,还是在其他板块中设计体现综合性学习特点的试题都要以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为目标。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的“综合性学习”目标,避免“综合性学习”的“泛化”,避免离开“语文”的综合学习能力。设计体现综合性学习特点的题目还要注意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典型例题】例1
1、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育志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或奶奶做大寿,请你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一副送给他(她)。()A、依山傍水景中胜境 坐北朝南函里新居 B、红梅点点 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 鹤寿悠悠似南山 D、古人却向书中见 男子要为天下奇
2、请写出一条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具有警示或激励作用,能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解析:本题是在语文生活中设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语文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能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和处理信息,能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假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题目的设计有新意,对于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1、题侧重生活中的对联运用,要求能够根据“爷爷或奶奶做大寿”特定情境选择对联。
2、题拟标语时,注意“语言简练,具有警示或激励作用,能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参考答案:
1、C
2、例:小草在睡觉,请别打扰她。如果浪费水资源,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例2.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表,回答后面的问题。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阅读内容人数百分比卡通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们的建议是: 解析 这是一道渗透着数学知识的图表题,这种题在考查学生的语言及概括能力的同时,还立足边缘学科的双基点,融合在试题里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解题分三步骤:
一、明确题干要求。此题要求“得出一个结论”,而不是概括“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如果逐一说明表格内容,就不合题干要求,所以从题干中捕捉有效信息,获得解题要领,是解答此类图表题的基本条件。
二、寻求表格规律。此题通过表格来“说话”,它简明直观地把现象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同时,也会把问题的本质隐藏起来。因此,我们必须采用纵比和横比的方法找出表格数据的变化特点。纵看,从阅读内容的四个方面对比:横看,从人数和百分比两个方面对比。
三、准确归纳表达。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要用恰当的词语和完整的句子把规律表达出来,做到语言准确、简洁、连贯、符合客观实际。
解答 第一问回答可概括为:①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第二问谈感受,答案多元,言之有理即可。例3.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从2007年开始,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中提出的口号是:“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落实《通知》要求,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召开“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班会,请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下面要求,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1)开场白中要有“阳光体育”和“民族素质”这两个词语。(2)开场白中要有与“奥运”相关的内容,如五环旗帜、奥运口号、奥运健儿、奥运吉祥物等(涉及一项内容即可)。同学们:。“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第一小组的同学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准备在发言中用这两则材料引导全班同学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迫切性。请你帮助他们从下面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信息,让他们的发言具有针对性。材料一内容范围视力不良率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全 国 58.07% 76.02% 82.68% 北京市 62.12% 77.88% 86.42% 材料二根据有关部门2005年的调查,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却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材料引自有关部门对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报告)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 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
3、为了更好地落实《通知》中“每天锻炼一小时“和”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要求,第二小组的同学制订了一份体育锻炼计划。下面是这个计划的要点,其中有三项内容不符合《通知》中提出的这两项要求,请找出来,并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第二小组阳光体育锻炼计划要点 ①每周日组织半天的爬山活动,以弥补平时锻炼时间的不足。②每天到学校或体育场所进行锻炼,要保证一个小时的时间。③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进行棋类、球类等游戏活动,但时间要限制在一个小时之内。④每个同学要在踢毽子、跳绳、跑步、跳远、打球等项目中选择至少两项进行锻炼。⑤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严格训练,争取达到或超过学校甚至区运动会的比赛记录。⑥利用体育课或课余的时间,向体育老师请教自己所选定的运动项目的训练要求。计划中不符合《通知》要求的是:第 项、第 项、第 项解析:第1题 考查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要求(1)中强调的“阳光体育”“民族素质”这两个词语一定要用上。要求(2)中所提到的与奥运有关的几个内容涉及一项即可,不必面面俱到。语句要通顺、流畅、有条理性。第2题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准确读懂统计表和文字材料,然后从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第3 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明确题干要求中的“不符合”,然后对照题目中的两点要求进行排除。解答:
1、(示例)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开始了。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而努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看,福娃正在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国的朋友。让我们和福娃一起,迎接奥运,走进阳光,走向明天。
2、(示例)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北京市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材料二提取的信息:北京市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明显。
3、答案:①③⑤ 例
4、材料一 4月26日,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计划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发布。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前往五大洲,到达22个境外城市和中国境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材料二 随着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的公布,我省相关部门正在抓紧拟订奥运火炬在我省传递的方案。北京奥运圣火将于明年7月13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进入我省齐齐哈尔市,在火炬传递过程中,将以展现龙江黑土特色为主旨,希望以此向世界展现黑龙江的精神风貌。
1、用简要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
2、为了迎接奥运圣火,你们班级将召开以“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设计一段开场白。
3、电视台记者将跟踪报导奥运圣火经过地,请你从自然风光、地域文化方面介绍你的家乡(家乡名称一律用“我的家乡”代替,不得出现市、县、区等真实地名。)解析:第1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先认真审读材料,抓住叙述的中心,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要各自概括出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切忌面面俱到,杂乱无章。能概括出主要信息即可得分;如分别概括,每概括出一点得分,超过字数扣分,但标点符号不计入总字数。第2题 本题考查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有称谓、写出奥运或奥运圣火经过家乡意义,引入班会主题;语言生动、流畅有文采。开头先要有恰当的称谓,然后写奥运圣火经过家乡的意义,激起同学们参与的热情,最后要表明班会主题。语言力求口语化,亲切而有感染力。第3题 本题考查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能符合实际写出家乡两方面特色,语言流畅。要
从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两方面来介绍,展现家乡的风采,字里行间洋溢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注意不得出现真实地名这一要求。解答:
1、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计划在京发布,我省正抓紧拟订传递方案。
2、(示例)同学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是每个国人的骄傲和荣耀。奥运圣火能传递到我们家乡,无疑是我们的自豪。为了迎接奥运圣火,希望我们每位同学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讲文明,树新风,为奥运尽微薄之力!
3、(示例)我的家乡坐落在嫩江之滨,美丽的劳动湖像一条玉带横贯南北,独特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等野生珍禽栖息的家园。这里经济繁荣、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不愧是中国的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1、紧张的中考即将结束,初三的同学都想趁假期放松一下,而旅游不乏是一种选择,某旅行社为此也特设了学生假日旅游专线。请以旅行社的名义写一段话,向学生推荐一旅游景点。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有吸引力,不少于40字,含标点。
2、(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万残疾人中,就业人数已达2193.6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4万人,农村达1763.2万人,1000 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答:(2)下面是某箱包公司的一条广告词,耐人寻味。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靠增加它的宽度和高度来扩大它的容积。答:
3、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主题:(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3)请就安徒生童话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简短演讲。
4、按要求回答问题。①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大约有120种左右,其中多为候鸟,常住的鸟类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②作为对比,南极的鸟类只有43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③生活在北半球的鸟类,大约有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④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学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居住。⑤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天堂。⑥在南极,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但它只是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⑦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⑧因而,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从遥遥万里飞到北极来越冬,也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1)第①句画线部分应该删去一个词:。(2)与第④句中“居住”一词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是:。(3)第二段中,与本文中心无关的一个句子是第 句。(4)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5、阅读下面的语段答题。一个人的一生,本来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痛苦与欢乐;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就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遍览奇山秀水之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自身以外的经历。人们从《论语》中学得 ①,从《史记》中学得 ②,从《正气歌》中学得 ③ ;从鲁迅学得 ④,从马克思学得战斗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追求的执着。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是一个幸运的人。(1)请你将最恰当的选项依次填入上面选段中的空白处。A、批判的精神 B、坚贞的气节 C、智慧的思考 D、严肃的历史精神(2)联系上下文,在第一、二段文字之间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要求用上关联词语“不仅……而且……”。
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有人说娱乐圈是个梦工厂,能把灰姑娘变公主,()变王子。在这个新人旧将如过江之鲫的时代里,如何有效地进行包装推广,可是投资方的最高追求,()四五百万的预算砸下去,还不见得能捧红一个新人。而无数怀明星梦的少男少女也最终发现,名目繁多的“影视表演学校”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是一个敛钱的无底洞。从1987年初具雏形的第一个“选美赛事”到如今遍地开花的造星大赛,许多曾风光一时的明星如今都销声逆迹了。说白了,主办媒体只是在打造瞬间的极度哀艳,而这样刻意播种出来的花朵往往都在寻梦的道路上(chà)那凋谢。(1)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最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① 青蛙 动用 ② 蜻蜓 动辄(2)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加点字注音。chà()那 娱()乐圈(3)在下面成语的错别字下加点并更正。销声逆迹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与“可是投资方的最高追求”中“可是”一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他可是最清楚这情况的 B、可是他昨天的确说过这句话 C、可是脸上却依然笑嘻嘻的 D、可是我从来没有去过那个地方(5)用“凋谢”一词造句。凋谢: 试题答案
1、要点:①出现旅游景点名称;
②说明推荐理由;③语言优美、得体;
2、(1)我国2000多万残疾人有了工作。(2)虽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用充实的生活来提高生命的质量,使人生更有价值、意义
3、(1)示例1:同情·欢乐·成长 示例2:安徒生童话伴我成长(2)示例1:[即兴演讲方案]①确定演讲题目;②推选主持人和评委;③现场抽签决定演讲次序;④即兴演讲(不超过5分钟);⑤语文老师进行点评;⑥宣布比赛结果。示例2:[综合活动方案]①组织各小组长确定活动方式及推选评委;②可分为手抄报组、辩论组、故事组等分头准备;③各组分别交流展示;④评委点评;⑤语文老师总结。(3)示例:同学们,在安徒生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我们懂得了同情与善良,感受到了真善美的力量,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理解安徒生童话的精髓,让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4(1)“大约”或“左右”(2)安家落户(答“安家立业”“安居乐业”“安营扎寨”等也可)(3)⑥(4)示例:北极——鸟类的天堂(乐园)
5、(1)①C ②D ③B ④A(2)通过阅读,人们不仅能增长知识,丰富自己的经历,而且能够获得精神的陶冶,从读书中学做人。(意思对即可)
6、(1)① 青蛙 ② 动辄(2)刹 yú(3)“逆”改为“匿”(4)A(5)例①一朵鲜花凋谢了。例②一个充满着美好憧憬、正含苞欲放的少女在病魔的摧残下过早地凋谢了。例③它凋谢了,—个被誉为“民族之花”的国有企业,倒在了一群蛀虫的巧取豪夺之下。
第三篇:初三语文字词题(中考复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的塑造,在长期的教学、xū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
②xūn
③
改为 .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详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历史yōu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蕴 yōu 改为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着古巷,笼罩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的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霖。雨天人们是不怎么出门的,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线装书,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挂在yán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让人xiá想。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约的诗,一花一木都充满了灵气,营造着诗意的氛围。(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yán角()xiá()想 啜()饮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它的正确写法是。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拮据(jiã)收敛 苦心孤诣(yì)人声顶沸 B.臆测(yì)凋零 义愤填膺(yīng)长途跋涉 C.躯壳(kã)地窖 惟妙惟肖(xiào)深恶痛嫉 D.黝黑(yǒu)狼籍 浩瀚无垠(hàn)吹毛求疵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庖代(páo)腆着(tiǎn)抽噎(yī)断壁残垣(yuán)B.土砾(lì)堕落(zhuì)倒坍(tān)一抔黄土(póu)C.挑剔(tī)戏谑(xüâ)锃亮(zâng)秩序井然(zhì)D.沉湎(miǎn)蜕化(tuì)闷热(mēn)君子好逑(hǎo)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纠葛(gã)
债券(juàn)
亲昵(nì)
侃侃(kǎn)而谈 B.静谧(mì)
饶恕(shù)
蹉(cuō)跎
良莠(xiù)不齐 C.炽(zhi)热
栖(qi)息
摩挲(suō)
拈(zhān)轻怕重 D.匀称(chân)造诣(yì)
湮(yān)没
危言耸(sǒng)听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高亢(kàng)迄(qì)今 趾(zhǐ)高气扬 赫(hâ)然在目 B 恬(tián)淡 谬(miào)误 鳞次栉(jiã)比 绚(xuàn)丽多彩 C 横亘(gân)洗濯(zhuó)不无裨(bì)益 纵横捭(bǎi)阖 D 蹒(pán)跚 徘徊(huái)觥(gōng)筹交错 不蔓(màn)不枝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抨击(pēng)花卉(huì)一暴十寒(pù)B.辍学(chuò)惬意(qiâ)苦心孤诣(yì)C.发酵(xiào)绮丽(yī)有恃无恐(shì)D.矫正(jiǎo)悼念(dào)言简意赅(gāi)
10、.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奋发图强 世态人情 和蔼可亲 令人恐怖
B.原子辐射 安装机器 残酷无情 徇情枉法
C.针砭时弊 晶莹剔透 出类拔萃 鞠躬尽瘁
D.花团金簇 群英汇萃 厉精图治 拼拼凑凑
1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锐不可挡 及及可危 毛骨耸然 斜门歪道
B.顶力相助 带罪立功 以逸代劳 变本加利
C.一枕黄梁 无耻烂言 别出心裁 挺而走险 D.立竿见影 名声鹊起 销声匿迹 融会贯通 1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意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13下列加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B.“2014年放假安排”居百度热词排行榜首,假日安排引发了专家、友和社 会公众的“吐槽”和“自嘲”。C.为观看《抗战英烈事迹展》,同学们趋之若鹜,提前半个小时进入了展厅。D.“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铿锵有力的表态,体现了央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态度。1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航失联事件牵动亿万民众的心,人们在心中为失联人员默默祈祷。B.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
C.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另观众回味无穷。D.近日南方连续暴雨,大家对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第四篇:初三语文复习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初三语文复习
本文由liyanliubaixia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也可以打“短,平,快”
——在初三语文备课组教研活动时的发言 姚长进
初三中考语文复习,我想首先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现状 学生现状——不 学生现状 少学生甚至家长老师对短时间提高语文成绩不抱信心;二是命题思路 命题思路——现在中 命题思路 考命题我的体会是“基础题靠书下篙,能力题结合生活,阅读题侧重感悟,作文 题接轨热点”.现就按试卷构成板块谈谈我的想法: 一,基础题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字音辨析,字形修改,名句默写,古诗古文一般源自课本,实际上我们的学 生常常是选择题碰运气,名句错别字较多,古文翻译不到位,古诗鉴赏不审题.例如古诗鉴赏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一般理解为抒 写伤别怀旧之情,但著名学者刘学锴认为:旧花虽落去,新燕却归来,且花与燕 常比喻成美好事物,此联蕴涵了积极的生活哲理.结合刘学锴的观点,细加品味 …… 原句,揣摩一下此联蕴涵了怎样的生活哲理.只要将“美好事物”带入“旧花虽 落去,新燕却归来”理解便可,但不少同学恐怕题目都未曾完全阅读,本题是理 解哲理,不少同学却做成赏析.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基础务必要夯实.要想语文取得高分,基础必须要加强训练,必要时可以进 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过关.我建议,形而上学的课堂作业可以变换模式,变试卷练习为专项训练, 变为应付检查而进行的抄《补充习题》《指导用书》为音,形,义,名句默写, , 名句鉴赏, 古文释义等过关作业, 不必在意一课一练, 可以一单元搞几次小结性, 针对性,实用性的练习.二,能力题 能力题主要在名著阅读, 口语交际, 综合实践等题型, 其中名著阅读重积累, 口语交际重环境,综合实践重人文.名著阅读要求写出三位打虎英雄,便是考查积累;口语交际讲究语言环境.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五篇:中考物理复习建议
中考物理复习建议(针对学生)
现在离最后的中考仅有1个多月的时间,针对前阶段学习和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下阶段同学们的复习效果,我给同学们提以下几点建议:
1.首先要注意休息,现代的生活与学习,使人们的睡眠普遍不足,故特别强调劳逸结合,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才会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效率高。同时适量的运动、做做家务、看看电视,让大脑的左右半球及大脑不同区域兴奋和抵制交替进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
2.不论你是一个学习中等生还是一个学习困难生,当你选择参加升学考试,就务必充满信心。大量的实验证明人与人智力的差异不大,只要你肯花时间,有恒心,不怕困难,注意方法,合理地安排,你的成绩一定会比少投入的同学要好得多。
3.上课、做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独立、专心地去做。不懂的问题,首先是思考,然后才是大胆请教老师或同学,当然请教是快捷的,但往往不如自己思索得到的深刻。
4.学习物理与学习文科不一样,请同学们注意,学好物理的基础是在细心的观察下,经过对物理现象的积极分析、比较、概括才能领会。要理解各种定义的真实含义,规律的使用条件及其建立的过程。不要浮于字面的背诵和记忆。
5.同学们在复习时,首先要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写成一张知识网络表,对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逐一过关,要从总体上把握知识的体系。这样在做题时就不会似是而非,犹豫不决。只把握知识体系还不能拿高分,还必须要掌握好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还必须要善于应用已有的物理知识、物理思想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6.要做一定量的题目,做题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加深对相近概念、规律的理解,防止掉到题目的陷阱中。
二是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加快解题的速度,提高复习的效率。
7.做错的题目要做记号,即使当时听明白老师的解答,那还不是真正掌握。从心理学上看,做错的原因,除审错题目外,或许是原有的理解、记忆、思维不正确,它们在大脑里是有“惯性”的,不因老师的一次纠错,就会立刻消失。往往需要三次纠错,才会根本改变。因此对做错的题目,建议隔一段时间再看一看、做一做,这样才能达到真正地掌握。
8.要善于找出做错题目的原因:
(1)有没有对于一些常见题目太熟悉,忽略了一些关键字的变更而改变了题意所造成的失误;
(2)有没有漏写单位。或因贪快,用心算而造成计算失误;
(3)有没有因数学知识不过关而造成计算不会或错误,如:几何角度的关系、比例的运算、解方程等;
(4)有哪些是阅读题目时,由于阅读能力低或一些字词不领会,而造成审题失误,这里很可能就有你原有的理解有错误;
(5)有没有过于紧张而审错题意的,如:题目本应选错的,而自己选了正确的;
(6)再有,会审题吗?会理解该题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吗?会挖掘隐含条件吗?查查哪些基础知识理解不清楚、理解不透彻而造成的失误。
9.复习要定好计划
(1)系统地将学过的知识与方法复习一遍。注意查漏补缺,不留死角。
(2)第二阶段,围绕市《中考复习指导用书》抓重点知识,做专题强化训练。
(3)第三阶段重点做模拟、综合卷,模拟考试。目的一是查漏补缺,多看课本上的内容,其中“科学世界”和“STS”阅读材料的部分内容仍是考试要求;二是答题策略调整,心态调整,进行心理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掌握知识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