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修改后]

时间:2019-05-15 00:3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修改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修改后]》。

第一篇: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修改后]

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探索

富川一中政治组邓静华

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20世纪以来,在国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职业生涯教育(也称为生计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小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更是处于被忽视的角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中小学阶段如何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关键词:职业生涯 课程设计 教师培训国家立法 政府支持 社会参与

一、目前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我们一项针对初三和高三学生的调研显示,高三学生对高考志愿中专业的了解程度为‘一小部分’和‘全不了解’的比例为75.2%,初三学生只有11.4%的城市学生和7.1%的县镇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从容就业。”近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叶之红在一次职业生涯教育座谈会上指出,与备受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相比,中学毕业生的无力就业和盲目升学的话题依然处于被忽视的角落,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中学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对自己未来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目标及其职业准备的要求茫然不知,即使他有幸就业或升学,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势必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无数事实表明,中学生群体与大学生群体一样,存在着集体性的“就业无意识”、“升学无意识”、“未来发展无意识”的问题。但是现实中,与大学和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相比,在中小学校推进这一教育的动力明显不足。首先,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校长,总是片面强调升学率。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职业生涯教育也就被冷落到了一边。传统观念认为进行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的对象是那些不想继续升学的“学困生”。其次,在中小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另一难题是老师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由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全社会来讲都是一个新概念,理解、领会和把握职业生涯教育,教师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化学习。此外,现行的中学教材中没有“职业生涯教育”这一课程,且其他学科教材也很少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理念。

二、加强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职业生涯教育“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理念,恰恰为这种思考找到了答案。由于我国的国情,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就业形势都将是较严峻的,敢于和善于面对日益严峻的职业挑战、职业竞争,是学会生存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实验。它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有利于 1

学生从小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做出正确的、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选择,了解选择的职业及该职业所需技能和职业素养,更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应当尽快走进学校,提高青少年一代就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探索

(一)、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计

制定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目标、设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学生实施职业指导,使职业生涯教育真正融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世界各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在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与教材设计时,必须认识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性质、任务、价值与目标等问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探索为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构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普通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目标,其设计思路是12年一贯制,以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阶段为依据,整体设计、系统考虑,尽可能体现职业生涯教育的系统性、阶段性和层次性。所以,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就课程目标设计的整体框架结构而言,主要内容包括职业价值及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及行为习惯养成,职业个性与职业要求,职业与就业心理准备,职业理想、职业选择与创业精神、劳动观、学习观、人生观等,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构成。理论知识是学生对职业、就业与创业所需要的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知识;实践知识是学生认识职业、就业与创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操作性。

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计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职业认识”阶段(小学1——6年级)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职业认识”。目的是通过单元教学,使所有儿童在活动中树立起关于各种职业的总观念,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自我意识,扩大儿童对职业的了解,具体地又可分为低级组、中级组和高级组进行。

低级组(1-2年级):通过教师讲述、启发儿童对劳动世界的好奇心,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组织儿童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如图片展览、放映幻灯、阅读画报、角色扮演(如农民、教师、医生、商人、工程师)等,认识“劳动世界”,扩大儿童的职业视野,熟悉人们是怎样谋生的,形成关于劳动的某些基本概念。可以设计诸如“走进父母的职业”、“我知道的职业有”、“职业角色扮演”、“人们所从事的一切劳动都是高尚的”等单元,解答儿童所提出的有关职业的问题。

中级组(3-4年级):在上述基础上,扩大儿童对职业的认识,熟悉周围的劳动环境以及社会上广泛的职业面,可以组织儿童详细地调查某些职业,包括该职业应担负的职责、所

需的个人条件、应接受的教育与训练等等;根据儿童的才能、兴趣,鼓励他们选择职业;认识不同水平的劳动(如无需技术的体力劳动,半技术的、技术的、技术较高的和专业技术的劳动等),以便更好地把劳动与教育训练结合起来。可以设计诸如以下的教学单元:“多种多样的职业”、“我最喜欢的职业”、“在劳动世界中学会合作”、“掌握技能,胜任工作”,等单元。

高级组(5-6年级):在上述培养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悉各类职业并打算将来从事的行业,进一步将教学科目与职业生计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对劳动世界的认识。以数学为例,让学生懂得许多职业均与数学有关,并通过组织参观、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与劳动世界的关系。可设计如“职业与生计”、“职业与学科”等单元。

2、“职业探索”阶段(初中7——9年级)

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职业探索,熟悉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群”,并开始在职业群中作出尝试性的选择。

社会职业分为15个职业群。这15个职业“群”是:农业和自然资源、商业和公职、通讯和媒介物、建筑、消费者和家政教育、环境、美术和人文学科、卫生、公关和娱乐、制造业、航海学、销售和分配、私人服务行业、公用事业、运输。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职业将被淘汰,一些新职业将出现。

学生在7-8年级集中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职业群,明白相关职业所需技能,并做出尝试性的选择。在9年级要求他们对选定的职业作深入的探究,包括参观访问劳动现场,见习这方面的技能,并在实际的劳动操作中获取经验与教训。

3、“职业抉择”阶段(高中阶段)

高中课程目标应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素质、创业素养和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职业个性测试,了解自己,做出选择;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并引导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调整规划目标;学习一些相关的劳动保护知识、商务规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可进行一些单元活动设计“我的未来不是梦”,“2020年的我”、“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

(二)尽快普及对教师的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做好学生职业生涯指导

与中小学职业生涯课程设计相适应,要尽快在教师培训中普及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尽早在师范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程。教师直接面对的是学生,如果自身都没有相关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就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了解职业,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此外教师还应给学生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指导。

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内容和方法有:

1、情报资料的收集与提供。教师负责向学生提供如下情报资料:①用以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关心程度的情报资料;②关于产业和职业方面的情报资料;③关于促进学生职业观形成方面的资料;④关于选择和决定出路方向的情报资料;⑤关于适应新环境方面的资料。

学校向学生提供职业情报资料的主要形式是:①编辑职业指导读本;②各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职业情况;③编辑按职业分类的职业介绍小册子;④在图书馆设立职业情报资料专架;⑤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工具提供有关职业情报资料;⑥利用电化教育手段向学生介绍有关情况;⑦及时向学生提供来自职业介绍所的情报资料;⑧请有关人士到学校作职业介绍和演讲;⑨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参观、访问;⑩利用学校的职业指导日或职业指导周向学生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11进行职业见习;○12进行职业启发教育,提供启发性的经验等。在重视收集和提供情报资料的同时,学校还应重视情报资料的研究工作。

2、全面了解学生。学校职业生涯指导的关键就是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并使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个性测试,要收集和积累每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个人资料(包括入学前的累积记录,在学期间的各种考试、考查、检查、调查、面谈记录、班级活动、社区活动等的记录),以便把握每个学生的能力和适应性,为他们恰当地选择和决定将来的生活道路提供参考。

3、启发性的体验学习。主要是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组织学生到职业现场参观、学习、劳动等,使学生获得职业世界各种活动的感性知识和体验,从而加深对职业的具体理解,同时使学生证实一下自己是否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和适应性,是否适应自己所希望选择的职业。这种学习体验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意识,对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和对自己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选择职业的能力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出路商谈。出路商谈是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正确地选择出路的活动。它是学校职业指导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出路商谈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出路适应的诊断;②职业兴趣的诊断;③职业成功可能性的诊断;④某种不安心理的消除咨询;⑤引发学生内在发展潜力的自我表现等。

5、跟踪指导(追加指导)。跟踪指导是学生在毕业后,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学校或教师对毕业生继续进行的指导和帮助活动。这既可以指导和帮助毕业生适应新的生活岗位和环境,消除某种不安心理和不适应感;又可以通过跟踪指导所获得的大量资料,来进一步评价和改善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

(三)、国家法律保障,以立法的形式确保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效果。

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普遍意识到,只有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才能确保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效果。面对不同的社会情况及教育状况,各国也采取了不同的立法方式。如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在美国的教育史上,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进行了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以及90年代的《学校-就业法案》(school-to-work,简称STW项目)。如英国1909年,颁布了劳动力交流法,l948年,通过雇用和训练法,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要求普通中学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澳大利亚也通过国家立法,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我国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起步是较晚的,必须通过加快立法进程,才能有效保证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

(四)、政府通过政策、资金支持等手段,为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保障。

在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除了政府颁布法令保障其顺利实施外,还要颁布系列政策,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这是保证职业生涯教育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政府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以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增加人员及日常经费,开设一些新课程,出版各种形式的教科书及教学辅助器材。所有的省份及大部分地区教育部门都要有专人负责推行“职业生涯教育”计划,使其形成了一个全民的、持续发展的教育改革项目。如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实验区试点,全国人大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五年计划”等。此外,还可以大力倡导企业和个人捐助,社会公共团体资金支持。在政府政策法令的支持下,在充裕的资金保障下,学校主动求变,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保障职业生涯教育的顺利实施。

世界各国在职业生涯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普遍意识到,学校教育改革必须与社区、企业、家长的互动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各国都非常注重教育内外部的相互协调,在积极进行教育内部改革的同时,注意发挥各方的合力,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它不仅需要国家立法、财政、政策的支持,学校课程改革、教师职业生涯教育培训等,还需要家长、企事业单位、社区的配合。总之,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也是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全社会都要共同参与,才能保证职业生涯的顺利实施。

有关学校教育改革与全社会的互动,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职业生涯教育经验。如英国教育部门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注意到社会与教育的相互作用,注意利用各方力量。在一些相关法令中规定,相关社会各部门要为学生熟悉各种职业提供便利条件。各企业、事业单位、工厂要和学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给学生参观和就地实习,让学生有熟悉各专业、职业和工种的机会,以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学校也注意赢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定期举办家长的培训,使他们注意从小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灌输,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让家长意识到只靠学校单方是难以完成的,这些都保证了学校教育改革得以有序地进行。如美国也十分重视校外实体及社会联盟在职业生涯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在洛杉矶城,建立了“社区生计教育联盟”,作为85个企业和公司的一个联合组织,对所有

学生提供综合性生计教育;同时,洛杉矶学区还同其他9个学区在加利福尼亚州联合开展普遍实施的模式。达拉斯城也于1972年在80亩广阔的校地上建立了一个花费2510万美元的“斯凯林生计发展中心”。这些社会机构在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实践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成为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现代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战略思考》第五期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现代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战略思考》第七期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现代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战略思考》第八期

《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14日第4版

《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3日

第二篇:(论文)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

论文

姓名:

准考证号:***********

工作单位:******** 时间: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甘肃省陇西县*********邮编: *****

(联系电话:******)摘要: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到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应试教育理念等的限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不够,关注和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才而言意义重大。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大力支持,需要老师的悉心关注与疏导,需要家长的重视与全心配合。

关键词:问题成因对策近年来,有关农村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屡见报端,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从业人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关注。如今,大部分中高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置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这无疑都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有益举措。然而,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小学,由于受到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应试教育理念等的限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伴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及新一代小皇帝、小公主的诞生,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复杂,已成为亟待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我对当前农村小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过于自我。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溺爱孩子的风气也与日俱增,家长们认为“再苦也不能委屈孩子”,因此他们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使得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们入学后仍希望周围人都顺着自己,一旦不如意就乱发脾气,大哭大闹。这些学生常常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分享,团队合作意识较差。

2.孤僻心理。现在很多农村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而且不少父母因忙于打工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看管。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大都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对集体生活不感兴趣。

3.厌学心理。调查发现,一个班内有接近10%的学生对学习抱有抵触甚至厌恶情绪。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害怕回答问题,考试顾虑重重。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小学生的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将责任归咎于老师。还有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4.自卑心理。一些学生因为家境、学习成绩、外表等原因而陷入自卑情绪,害怕被注视,不爱与人说话,但内心却渴望被集体接纳。他们往往害怕在公开场合做事,唯恐别人笑话自己、伤害自己,常伴随有沮丧、悲观、失望、不安等消极情绪,甚至自暴自弃。

5.逆反心理。面对家长和老师的劝导,很多小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甚至故意和家长老师对着干。尤其是当其得不到重视时,便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6.自私心理。有些学生心胸过于狭窄,经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动不动就要找父母来为自己撑腰,一旦吃亏就郁郁不乐,而且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这类学生还表现出不关心同学,虚荣心强,缺乏责任感等行为。

7.怯场心理。一些学生平时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但一遇到大型考试、重要比赛时,就发

挥失常。久而久之,其自信心越来越受打击,对重要场合逐渐生出抵触和胆怯心理。

8.焦虑心理。面对家长的过高期望和学校繁重的课业,有些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考试前头晕、心慌、紧张、焦虑,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他们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对未来感到怀疑和迷茫。不少学生还坦言,非常讨厌大人们将自己与其他孩子做比较,这让他们郁闷和愤怒。

二.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初探

农村中小学生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既有社会和学校的原因,也有家长和老师的责任,还与学生自身的身心素质有关。

1.社会原因。当今社会,媒体信息泛滥,价值多元,学生自制力较差,分辨是非的能力弱,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早地把孩子们推向了前进的起跑线,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心理问题。

2.学校原因。在农村,学习成绩依然是评价学生和老师的主要指标,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不到真正缓解。农村学校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另外,很多农村老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不能妥善疏导小学生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

3.家庭原因。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孩子的命运是很多农村家长朴素而坚定的想法,他们往往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少农村家长忙于生计,根本无暇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谈不上及时跟孩子沟通。很多学生放学后是由爷爷奶奶负责看管的,老一辈更加溺爱孩,但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却不能了解。家庭中的不和睦因素等,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

4.自身原因。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还与遗传因素、气质类型等有关,有的学生天生乐观外向,有的狂躁易怒,有的敏感脆弱。另外,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心理不够稳定,易受外界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不一样,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细心观察学生的举动,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三.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是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才而言意义重大。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大力支持,需要老师的悉心关注与疏导,需要家长的重视与全心配合。

1.整个社会要确立和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要切实转变农村地区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思想。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制度的保障、学校的正确贯彻、老师的积极引导以及家长的理解配合。

2.定期组织科学调研,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目前针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而开展的科学全面的调查研究非常少,大部分研究源自老师的观察和体验,这难免使得相关结论的科学性和推广性受到影响。我认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定期对农村中小学生组织一定规模的科学调研,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社会科学方法,发现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以报告的形式进行发布,让老师在教育中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的放矢进行引导,并以此提高家长及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

3.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农村地区学校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从

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机制。

4.在农村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通过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帮助中小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5.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对小学生的心理疏导。比如,开发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乐趣;改善评价机制,多鼓励和肯定学生,有分寸地使用惩罚和批评措施;多与学生心灵沟通,及时化解他们心中的忧虑;多与家长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6.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重视孩子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及时疏导。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话,尊重孩子。要经常与学校沟通,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很多农村家长,只顾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将教育责任完成交付给学校,这种做法对于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各方面的发展。农村家庭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及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也使得农村的家庭教育难以与学校教育相匹配,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孩子所谓“全面发展”的要求。农村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复杂多变,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但是却缺少必要的关怀和解决措施。关注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是中国教育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培育未来人才的需要。

第三篇: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 陈卫东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中学生的心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暴力的、多元价值观的、家庭环境的学习压力的、人际关系的、早恋的等等。学生的思想变得复杂,心情变得烦躁,行为变得冲动„„学生管理面临诸多的挑战,强化中小学生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年来,我们刘桥中心学校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作为工作目标,建立了网络式的心理教育机构和健全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有创意、有力度、有实效”的心理辅导工作思路和“重疏导、促活动、勤跟踪”的心理辅导方法,换来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校园的和谐安宁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我校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学校行政领导、政教处、团委、年级组长、心理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组成的心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二是设立心理辅导室,开展专业化心理辅导;三是加强心理教育专业培训,强化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意识。我们在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中着重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建立心育导向机制

我校充分发挥教务处、年级组长、学生会、班主任、班干部的作用,狠抓校风、班风,人际关系及校园文化等。以班级为单位,每周进行“班级管理”量化评化,评比内容包括仪容仪表、考勤、纪律、卫生、宿舍内务、好人好事等,并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进行小结,对先进班级颁发“流动红旗”进行表彰。通过心理辅导讲座、主题班会、心理活动课等多种途径,加强学生心理承受力、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面对危机时的心理应对能力,教给学生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套心理自助机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贫困学生窘迫抑郁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对成绩落后学生的自卑无望心理进行鼓励,对单亲家庭学生的父母之爱缺失的心理给予温暖关怀,对早恋学生的朦胧情感给予正确引导等。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情操,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等等。这些导向手段对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对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与发展起着暗示熏陶的作用。我校通过美化、净化校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消除不健康的东西,对学生心灵的污染,以丰富的校园文化占领学生思想阵地。学校教学楼、运动场、花园、旗台、舞台等的设计都符合教育学生的特点。我们把一些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标语挂在教学楼,宿舍楼和餐厅,比如“了解自我、正视自我、欣赏自我、完善自我”、“微笑可以缩短心灵之间的距离”、“敞开心扉,让阳光洒遍心房”等。学生随时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中。我们还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团队之声广播站等宣传设施,定时刊登、播报时事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用健康有益的东西占领校园空间,感染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在各班创建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同学关系和开放、合作、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创建优美的教室环境等。我们通过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团结协作、自由快乐、积极向上、满足学生交往和归属的“情感家园”。良好的风气催人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使学生具有安全感,并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雅,减少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厌学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理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心得到健康调整。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嘲讽、相互间缺乏心理沟通,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抑。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驾起了沟通的桥梁,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课,学习就有了兴趣,学业成绩也就随之有了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就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开设心理辅导课

学校根据专项计划开设心理辅导课,并保证每班每个月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内容的选取建立在对本校学生心理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在确定心理辅导课内容时强调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做到四个考虑:①考虑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②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③考虑学校对学生教育的整体规划的需要;④考虑学生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实际需要。我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心理,社会交往、自我意识、青春期心理、消费休闲心理等方面。学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组织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活动,充分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达到增进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学校心理辅导课有定期跟踪进的研讨机制,有开课记录,并有对心理辅导课的效果评价以及改进措施。

四、设立心理辅导室

我校结合现时期青少年良好心理缺乏的需要,开设心理辅导室,设立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室个别辅导是采取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辅导:①发展辅导,即帮助心理上比较健康、无明显心理冲突、能基本适应环境的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开发潜能,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以获得更完善的发展;②适应辅导,即帮助心理比较健康、但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各种烦恼和心理矛盾的学生解除困扰,减轻压力,改善和提高适应能力;③障碍辅导,即帮助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克服障碍,缓解症状,恢复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室每周一到周五进行个体辅导,提供学生在适应、发展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辅导。心理辅导室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诊断、矫治心理行为的有效途径和健康成长的空间,增强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效性。

五、开展校园特色活动

在日常工作中,我校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开展校园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自身特点,我们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一些生动活泼、健康积极、丰富多彩的敝开心扉,快乐生活活动,摸索出了“分时期,有重点、分层次、成系列”的成功经验。在课间引导学生开展班际跳绳比赛,“看谁跳得远”比赛、羽毛球比赛、三人篮球赛等等,增强友谊;采用升旗仪式上开设“学生诉心语”时间;每月举办一次专题心理讲座或辅导工作小结,每学期开展写“三信”(给老师一封信、给家长一封信、给同学一封信)活动;每年举行校运会、元旦联欢、歌舞书画活动、特别是留守儿童的书画展,让他们备受温暖。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这些活动,使学生郁积的心结得以开解,紧张繁重的学习生活得以放松,心情变得轻松,心胸变得豁达。

六、创新方法,改进心理教育手段

几年前,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较多地停留在“堵”的方式中,哪班哪人哪方面发生了心理危机,就往哪里突击。教务处、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充当着“救火队”、“消防员”的角色,辅导效果总是不够理想。为此,学校行政班子不断进行研究、讨论、寻求对策,找到了一条心育秘诀:变“堵”为 “疏”主题引领,活动涵托,使心育工作达到防患于未然。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①实施“心理教育导师制”,即把一个班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分工承担,由各个科任教师分别承担几个学生的心育导师,以利于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疏导。②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即针对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主要的共性问题,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指导学生自觉进行心理调适。

③开展主题月活动,即紧紧抓住当代中学生活泼、好动、求新、求异、开放、民主等心理特征,每月突出一个活动主题,形成系列,异彩纷呈,以促使学生克服孤僻、自私、脆弱等不良心理特征,养成守纪、合群、自制、顽强等心理品质。

④架设“学校——家庭”桥梁,即通过多种方式把心育环境的建设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其不良心理行为得到很好的矫正。

⑤建立心育档案,实行监督跟踪,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尽早地从心理危机中解脱出来。

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的需求也就更高。可以说,心理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获得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一条“高速公路”,它需要社会上的有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需要个人多一点辛勤耕耘,才能共同创造出更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

七、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⒈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即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⒉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家庭的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庭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失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些困难、障碍、曲折、增强其自信,培养其独立的人格,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⒊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政府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家长要提高认识,配合学校做好工作;使少年儿童都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将来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第四篇:黑龙江大学职业生涯探索报告

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职业生涯探索报告

公务员行业探索报告

作者:赵瑞枫

20123002

黑龙江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二班

一 含义: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二 类型:

1、行政管理类公务员。负责较为具体的一般日常行政事务的工作人员,包括除政府组成人员以外的所有行政领导。

2、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在党政机关、人大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等单位专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的职位,具低替代性和技术权威性特征。

3、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主要包括直接履行行政监管、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人员,“纯粹执行性与现场强制性是其显著特征”。这有利于更好地激励一线执法公务员,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4、后勤保障类公务员。基于某些政府敏感部门出于保密和安全的需要,把在本部门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的人员划入公务员的范围进行统一管理。

三 基本职责:

公务员基本职能

一、区人事局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结合本区实际,拟定人事制度改革规划、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按照管理权限,负责区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职位分类和科级(含科级)以下人员的职数管理、录(聘)用、培训、交流、回避、辞职、辞退工作。

3、负责区行政机关科级以下(含科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负

责人的考核任免工作。

4、综合管理区行政机关科级以下(含科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奖惩以及行政申诉、控告工作。

5、负责隶属或挂靠我区的干部出境政审工作。

6、负责全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级(含科级)以下干部区内外的调动和接收安排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

7、负责全区人才资源规划、开发工作;归口管理人才服务、考试测评和人才市场机构。

8、负责全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工

作,参与制定知识分子政策,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和职称评定工作。

9、制定全区公务员、职员培训规划;管理和协调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行

政事业单位人员培训工作。

10、负责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福利工作。

11、编制管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调工计划。

12、协同市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引进国外、港澳的智力工作和接收安排出国人员来我区工作。

13、代管区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14、承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基本职能

1、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行政体制、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拟定本区机构编制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全区行政管理体制以及机构改革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负责全区党政机关,人大、政协、人民团体机关,街道办事处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协助市编委管理区法院、检察院的机构编制工作。

3、审核区直机关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负责全区非常设机构(议事机构和临时机构)的撤销。

4、研究、拟定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构改革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核区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组织拟订事业单位的人员结构和机构编制标准。

5、监督检查各部门机构编制的执行情况。

6、负责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指导监督工作。

7、承办区委、区政府、区编委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 现状:

利:稳定的收入和生活,良好的保障;公务员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极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限;职业轨迹确定,工作没有太大的浮动性;此外,能够成为国家机构员工,本身带有荣誉性质。

弊:但是工作没有挑战性,也不灵活,要么很闲感觉自己无用武之地,要么枯燥,每天都是在重复简单的工作

五 前景:,公务员实行聘任制,传说中的铁饭碗成了瓷饭碗, 稳定的收入与保障将不再如以前一样稳定。

综上所述,该职业相对稳定但缺乏活力,收入相对平衡但不会过高。要求在职者有较高责任感,有较高行政方面工作能力与政治素养。性格稳重,思维缜密。

第五篇:职业生涯教育总结

国际金融学院08~09学年第二学期职业生涯教育总结

职业生涯教育关系到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找准在社会上的定位,从而来更好的开发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以便在大学毕业之际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就业市场对于毕业生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使得自身价值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国际金融学院一直都十分重视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成立了学院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组,为学院职业发展教育的推进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本学期以来,学院着重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学院的职业生涯教育:

一、学院党总支在开学之初召开专题职业生涯教育推进会

在学院的职业生涯教育推进会上,学院要求班级辅导员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思想和在班会中根据本年级和本班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召开主题班会,提高学院学生关注自身生涯的意识,通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本院学生关于生涯教育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

二、要求全院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其他院系举办的职业生涯教育专题讲座 新学期伊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举办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成功就业方略讲座,我院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不仅重点组织大三学生积极参加,而且组织大

一、大二学生也参加讲座,通过这次讲座使得大三学生对于金融危机下找工作的难度有一定客观的认识基础上更加注重自己个人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而大

一、大二的学生则进一步明确如何正确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除此之外,还督促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其他院系主办的职业生涯教育讲座,如商务礼仪讲座,使学生了解面试等的相关文明礼仪要求,其他的讲座如选对未来之路―――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个人职业发展讲座、设计与人生——就业成功方略讲座、找到你自己——职业规划讲座等。

三、举办“开启生涯之路 把握精彩人生 ——成功就业讲座”专题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为了帮助我院06级大三学生更好的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提高他们的简历制作的技巧以及面试的注意事项等,我院在5月26日特邀请德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周涛博士为全院的学生开设成功就业讲座。本次讲座吸引了我院06级、07级许多同学参加,通过本次讲座,使同学们知晓了找工作、实习的基本途径,提高了简历制作的能力和了解面试的基本技巧等,达到了提高06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实际效果。

四、学院06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调研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院06级大三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根据06级大三学生即将步入大四毕业生阶段需要找工作的特点,我院对06级学生展开职业规划调查,通过调查,明确了每个班级的同学的大致毕业去向和职业规划,对于班级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对这些同学开展不同的辅导和帮助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学院掌握06级学生的真实状况,制定和推出有利 1

于06级学生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有目的推进学院的下一届学生的就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学院生涯导航工作室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学院生涯导航工作室依托本学院的褚红素、年大琦、张琼和饶艳等辅导员来进行日常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咨询和辅导作用,负责本院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本学期以来,已有多名学生参加了工作室老师的辅导。

六、学院注重引导学生党员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我院05级学生党员到目前为止已经全部找到工作,成功就业,这与他们自身较好的素质和在党组织的良好的锻炼是密不可分的。学院本学期之初,通过召开本学院学生党员大会和各个支部书记会议的方式来向全体学生党员传达党总支对于学生党员在自己就业方面的关心和具体的指引,引导他们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早日抓住机会实现自身成功就业,此外还要关心自己所在的班级的处于相对弱势群体的学生就业状况,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提供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实习、面试机会,通过多管齐下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此外,党总支还通过召开本学期的党建研讨会的“职业发展教育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党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主题发言来教育全院学生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正确进行职业规划,做出果断的职业决策,在此基础上发挥出党员在就业方面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七、关于学院本学期职业生涯教育的反思

本学期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做好下学期本学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本学期推进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特做如下的反思:

1、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的系统性

由于职业生涯教育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决定了只在大学高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缺乏之前关于职业规划的基本知识和系统教育,使得高年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比较茫然,不懂得基本的职业规划的方法和原则,不能很好的完成自身的规划,从而进一步影响将来自己的就业。因此,下学期打算在大一新生中就开展职业生涯启蒙教育,使得他们初步走进职业生涯教育,增进对于职业生涯教育的认识与了解,为自己今后正确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2、进一步开展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讲座和实战模拟训练与演习

要想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的实际效果,开设必要的讲座,普及职业规划知识,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具体途径。下学期,拟打算请高校职业规划理论方面的专家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共同参与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理论讲座和模拟面试等实战训练的相结合,切实提高本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和层次。

年大琦

2009年7月4日2

下载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修改后]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索[修改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今天早上的七点十分,我和妈妈一起收看了于丹教授主讲的《感恩教育》。 节目的开头讲的是一个配有画面的小故事。把那棵大树比喻成父母,大树陪着小孩长大,......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 周六的上午我和父母一起看了由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于丹老师在讲座中主要是强调我们中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还要懂得孝敬......

    中小学生教育调查报告

    XXXX大学 寒 假 社 会 实 践 报 告姓名班级: 学号: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小学升入中学后学生生活发生明显变化。首先,环境变了:同学结构重新结合,原来的位置发生变化,优秀......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孝心、仁爱、自立自信坚强是我从这次感恩教育里提取的有效信息。很感谢学校组织这次感恩教育观看活动,也很欣慰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做为......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11月17日,八道泉中学组织师生及部分家长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教授的讲座《感恩教育》。 今天是星期六,学校召开家......

    中小学生创新教育

    "中小学生创新教育与素质培养"专题节目观后感 家长点评:“中小学生创新教育与素质培养”确实是中小学生“学习考试好帮手”的一堂精彩讲座。是他们总结出的精华。包含六个方......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

    浅析中小学生教育

    浅析中小学生教育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的预备。 一.教育不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要表现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合作能力,宽容,平等,忍耐,帮扶,尊重等等。 (1)学校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