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2季度全院细菌耐药性监测总结及整改建议
细菌耐药性监测总结及合理选用抗生素建议
2014年4月至6月(第二季度)
本季度药剂科临床药学组对检验科检出的3种致病菌所做的35种抗生素的细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一、细菌耐药情况
根据2014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第一季度细菌的检出数为109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共80株分占73.4%;革兰阳性球菌29株,占26.6%;真菌类0株,占0%。细菌检出率前五位细菌分别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0%,金黄色葡萄球菌48.3%,克雷伯菌
3.8%,不动杆菌5%。
第二季度共检出3种致病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这些菌种阳性率相对较高;克雷伯菌耐药率已达到51.4%、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已达到71.4%、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已达到95.7%、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已达到97.8%。建议临床医生密切观察致病菌的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治疗用药。
二、合理选用抗生素
1、耐药率在30%以下的抗生素有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亚胺培南、厄他培南、美洛培南、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这些监测药物,建议临床经验用药、在综合分析患者病情的基础上,首选这些药物。其中耐药率超过30%并且小于40%的抗生素5种应将预警信息通报机构的工作人员,这些药物包括: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四环素、。
2、耐药率超过40%并且小于50%的抗生素的有: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等,建议医生应慎重经验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则,履行签字审批手续。
3、耐药率超过50%并且小于75%的抗生素告知临床医生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这些药物有: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曲松、苯唑西林、四环素等。
4、在本季度的统计中个别药物对个别病原菌的耐药率≧75%,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等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高度耐药,耐药率已达到100%,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西丁等药物对不动杆菌产生的耐药率达到81%,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已达到95%以上,就应该建议有关部门商讨是否暂停该药的临床使用,再根据追踪的耐药监测结果而定是否恢复其临床使用。
近一段时间,我院各临床科室医生对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强,细菌培养送检率达不到国家卫生部的标准。建议临床科室治疗用药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选择性的选用敏感或特效的抗生素,并能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使我院抗生素的使用更加趋于合理。
第二篇:2012年第二季度我院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2012年第二季度我院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医疗机构要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为此,药剂科根据细菌室与院感科提供的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要求与标准,对今后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出如下参考意见:
1、根据相关规定的要求:(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2、根据检验科提供2012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第二季度细菌检出数为157株(共40种),其中占细菌检出率前五位的细菌分别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31株(19.75%)、铜绿假单胞菌14株(8.92%)、阴沟肠杆菌13株(8.28%)、大肠埃希菌12株(7.64%)产气肠杆菌9株(5.73%)、溶血葡萄球菌9株(5.73),该6种细菌的总数占到了所有检出菌的56.05%,这六种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检出细菌菌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本季度真菌的检出率不高,符合呼吸道常见致病菌以阴性杆菌为主的规律。阴性杆细菌也是我们主要监测的目标细菌。
3、肺炎克雷伯菌在本季度的细菌检出率最高,高达19.75%,比第一季度的20.55%,稍微降低。从药敏分析:该细菌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耐药率100%)、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41.94%、头孢呋辛、头孢曲松为32.26%)的耐药性都很高,本季度肺炎克雷伯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也比较高,达32.26%,原本氨曲南在治疗克雷伯氏菌属的肺炎杆菌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故临床医生在选择用药时,既要考虑药敏结果,也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用药。
4、本季度真菌检测率不高,故未作耐药统计。
5、在本季度的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所有检出比第一季度高,其中检测出溶血葡萄球菌9例,表皮葡萄球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其中有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苯唑西啉,即MRSA,传说中的超级细菌。由于检验科以及临床医生对MRSA的认识不足,发现MRSA时未按照多重耐药管理的要求向院感科进行报告。望以后在发现MRSA时,检验科及临床医生应及时报告感控科并采取隔离措施,加强手卫生,预防院内交叉感染。从本季度的耐药谱来看,革兰氏阳性菌如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奎若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比较高,甚至高达100%(红霉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青霉素耐药为100%),故临床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多考虑患者实际上情况,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经验性选择用药。
6、本季度购进BD公司的分支杆菌快培仪投入使用后,目前检验科对结核分枝药敏实验两类:即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快速药敏实验,六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慢速药敏实验。4月-6月份做结核菌培养送检标本839例,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241份,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28.72,较第一季阳性率14.62%有所提高。阳性结果做药敏241例,阳性结果药敏率100%。其中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快速药敏实验做105例,六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慢速药敏实验做136例。阳性结果药敏率92.59%。从241例药敏结果来看,快速药敏中本院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利福平的耐药性要比较高,为30.47%。对二线抗结核的耐药性相对较低。在抗结核的治疗过程中仍然应遵循足够剂量、足够疗程、联合用药的原则。
第三篇: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性临床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及耐药性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ICU各种感染病原菌群分布及分析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对我院近5年ICU各种感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中各种感染分泌物微生物检出率62.4%;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且耐药严重。结论:加强病原学监测,在经验性治疗中注意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感染诊断和治疗水平。
关键词: 病原菌;耐药性;重症监护病房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athogens and antibiotic featur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Methods: The pathogens of all kinds of secre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positive culture rate was62.4% in ICU;Among all the pathogens, 75.1% of secretion culture results were gram negative bacteria,most of which were Pseudomons aeruginosa、Acinetobacter baumami,Klebsiella pneumoniae,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ereus, the isolated infection were added year after year.Conclusions: The pathogen monitoring of patients in ICU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lect antibiotics correctly for improving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为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了支持平台和技术方法,由于危重症患者的特殊生理、病理状况,ICU中侵袭性操作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使ICU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如何防治耐药细菌感染,合理应用敏感抗生素,降低细菌感染死亡率,对于ICU医务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与棘手。有研究显示,细菌分布因不同地区、医院、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而异[1]。为了解我院ICU中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的变迁规律,为更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分析我院ICU中2002年3月~2007年3月间204例患者729份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的结果。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均来自ICU,男138例539份标本,女66例190份标本;年龄:男47±31岁,女53±24岁。原发疾病主要包括:重症肺炎、窒息、心肺复苏后、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多发伤、胃肠穿孔、食道癌、重症急性胰腺炎、各种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理产科术后、肝硬化、气胸、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各种先心病手术后等。
1.2标本来源全部来自ICU的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其中气管插管吸引物、胸腔引流液及上呼吸道分泌物等呼吸道标本552份(75.7%),血标本75份(10.3%),消化道标本18份(2.5%),泌尿道标本34份(4.7%),脑脊液15份(2.0%),腹腔引流液18份(2.5%),血管内导管6 份(0.8%),余伤口拭子5份,来源不明6份,共占1.4%。
1.3方法细菌的培养分离,生化筛选,血清学鉴定分型均按常规进行,按NCCLS2005年标准判断结果。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4药物敏感性试验将分离出的细菌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的ATB细菌鉴定仪,测定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哌拉西林(PIC)、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替卡西林(TIC)、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CC)、头孢曲松(CR0)、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头孢吡肟(FEP)、亚胺培南(IMI)、庆大霉素(GEN)、阿米卡星(AKN)、奈替米星(NET)、环丙沙星(CIP)在内14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实验方法和结果判定均按照ATB操作说明书进行。
2结果
2.1菌株分布5年间共监测各种微生物455株,总检出率62.4%;其中革蓝阴性菌342株(75.2%),革蓝阳性菌100株(22.0%),真菌13株(2.8%)。5年间重症监护病房革蓝阴性菌的分布:铜绿假单胞菌156株(45.6%),鲍曼不动杆菌44株(12.9%),肺炎克雷伯菌30株(8.8%),大肠埃希菌27株(7.9%),阴沟肠杆菌24株(7.0%),恶臭假单胞菌9株(2.6%),荧光假单胞菌7株(2.0%),其他假单胞菌15株(4.4%),其他不动杆菌属12株(3.5%),其他肠杆菌科18株(5.3%)。
5年间重症监护病房革蓝阳性菌的分布:金黄色葡萄球菌54株(54.0%),表皮葡萄球菌27株(27.0%),草绿色链球菌5株(5.0%),肺炎链球菌3株(3.0%),溶血葡萄球菌3株(3.0%),腐生葡萄球菌2株(2.0%),D群链球菌1株(1.0%),人葡萄球菌1株(1.0%),粪肠球菌 3株(3.0%),屎肠球菌1株(1.0%)。
2.2总敏感率5年间342株革蓝阴性菌对14种抗生素的总敏感率见表1。
2.3耐药率5年间6种常见革蓝阴性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的变化见表2。3讨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谱的变迁及耐药性不断增强,给治疗带来很大麻烦。对致病菌进行耐药性的连续监测,是帮助医师进行经验治疗的手段之一,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可及时发现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早期了解耐药机制,为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提供依据[1-3]。
尼莫同的有效成份是尼莫地平(1,4二氢吡啶衍生物),是脑细胞选择性钙离子阻滞剂,由于有良好的脂溶性,可很好地通过血脑屏障,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尼莫地平可以明显扩张脑血管,特别是对直径70~100 μg的微血管,从而增加脑血流量;可减轻缺血性损害引起的脑水肿,通过加强乳酸的氧化降解及提高缺血区的脑血流量,而起到纠正缺血性酸中毒的作用;有效减少Ca2+内流,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及自由基的产生,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挽救半暗区的脑组织。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肿体积无明显变化,但水肿面积、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有显著差异,表明应用尼莫同静滴在不影响血肿体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少脑细胞钙超载而减轻脑细胞水肿,通过改善微循环达到减轻血管源性水肿,进而改善脑血流的目的[9],从而促进血肿吸收,减少血肿周围水肿面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缺失的恢复。由于尼莫地平在显著改善脑出血后rCBF的同时,对脑细胞继发性缺血性损害的保护改善可能还有一个时间窗的问题,使用越早,临床神经功能恢复越明显[9]。郭富强等通过对108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发现12小时以内应用尼莫地平临床疗效优于12小时以后,认为早期使用可以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后rCBF下降,提高临床疗效和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均有积极作用[10]。国内外学者对尼莫地平在脑出血的应用进行了多年的动物及临床实验,结论不一,有关临床应用的最佳剂量、时间窗及疗程的问题上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379-380.[2] 李 强,陆兵勋.脑水肿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97-98.[3] Neau JP,Mouny H,Mathis S,et al.Statins and prevention of strokes[J].Rev Neurol(Paris),2005,161(2):237-239.[4] 黄震遐.脑出血的研究应设立多中心数据库[J].中国神经精神疾杂志,2003,29(2):150-151.[5] 谢京城,王振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2):159-160.[6] 陈现红,陆兵勋,张雪林,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发生的组织形态学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2):167-168.[7] 刘春风,包仕尧,石怡参,等.自发性脑出血SPECT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7(3):155-157.[8] 台立稳,卜 晖,张国红,等.缓慢静点尼莫通对脑出血周围水肿面积的临床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6(3):189-190.[9] 张春银,李作孝,谭 华,等.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5):322-324.[10] 郭富强,杨友松,宋文忠,等.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脑局部血流、脑水肿及不同时间用药临床变化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1):6-9.
第四篇:季度存在问题整改及方案建议
关于第一季度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的情况汇报
我站管养路线由于建设年限较长,加上近年受重载车辆碾压,和宁莞高速的开工建设,造成路面破损严重。我站虽然经常性上路宣传和对违规车辆进行教育,但由于我站路政的职能限制,没能控制好车辆对路面的损坏。同时,多次与宁莞高速的管理中心和施工单位多次沟通,但任然得不到有效解决。
道班至路段出现以路代市及在公路两侧设置灯箱、广告牌、摆摊设点、占道经营情况等,严重影响公路安全畅通。自2014年1月1号移交我站养护以来,针对线路段在公路两侧设置灯箱、广告牌、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以路代市等违法现象的历史遗留问题。日常巡查中,我站路政也对路段进行清理整治,通过多次宣传《公路法》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对路段沿街铺户发放宣传资料共200份,以提高公民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镇政府自前年和今年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及我站专门对联合整治村路段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以路为市的乱象开了三次会议。自2014年3月份和0215年1月,镇政府牵头组织该镇工商、公安、新闻工作者、村干部、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局和我站路政、道班工作人员共50多人次,出动铲车、农用车、氧割等工具,进行路域环境整治。清理违规临时灯箱、非公路标志、广告牌 300块,横幅非公路宣传标语 300平方米,制止泥头车车辆违规洒漏污染公路 20宗,清理公路两侧堆积物 520立方米,临时搭建物 2处 20平方米,清理摆摊设点占道 250处。今年4月3日,镇政府牵头组
织工商、村干部以及我站路政人员对路段进行清理整治,但最终效果不理想,常出现反弹现象,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根治。因路段周边没有正规的鱼肉菜市场,当地村委又有充当菜市场管理、收取相关卫生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村民不自觉把农副产品、鱼、肉、菜摆上路肩路面等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公路的安全畅通,侵犯了公路的路产路权。对于存在问题,我站多次向镇政府反映,要求腾退在该路段两侧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的问题。
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及方案建议: 整改措施:
1、我站将在近期组织人力、材料和机械对破损路面进行修补;
2、针对道班至路段以路代市的情况,我站将继续与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当地政府部门沟通,请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整治和宣传。
方案建议:
1、由于我站多次与高速建设管理中心和高速施工单位沟通均得不到有效解决,所以请帮助协调损坏我站道路等问题;
2、道班至路段要得到有效的根本整治,需要政府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腾退措施,着重解决群众民生生活问题,以杜绝该路段以路为市、影响行车畅通、占用路产等现象。
第五篇: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并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一)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30%。
(二)微生物室每季度分析我院细菌耐药情况,对耐多药细菌、泛耐药细菌的出现及时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同一科室短时间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有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原则上要求进行同源性鉴定,一旦同科室部门出现同源性耐药细菌,感染管理科应及时向主管院领导汇报并积极采取隔离消毒措施,严格控制其流行。(三)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向感染管理委员会公布本院医院感染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院医护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流程图
主要目标细菌监测
耐药率≥30%
耐药率≥40%
耐药率≥50%
耐药率≥75%
及时通报本
院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慎
重经验用药
按药敏结果用药
医院领导汇报
药事委员会汇报
暂停临床应用
定期监测再决定
是否恢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