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好耕牛淘汰攻坚战 推进疫区生产机械化
打好耕牛淘汰攻坚战 推进疫区生产机械化
阳新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近年来,阳新县高度重视“以机代牛”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把管当前与利长远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攻坚,以点带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提前完成了全年淘汰疫区耕牛3036头的任务,补贴农业机械1047台(套),发展农机户2852户,建立6个无牛镇、118个无牛村。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着眼全局,健全以机代牛工作机制。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思想认识的程度决定工作落实的力度。阳新县委县政府始终树立抓血防就是抓民生、抓血防就是促发展的意识,把以机代牛作为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措施的重要一环,当作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以机代牛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每年召开2次以上的以机代牛工作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以机代牛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三是严格落实责任。县政府与镇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血防以机代牛目标责任状,并实行“四大家”领导包镇区、镇区干部包村组、村组干部包农户的责任包保制度,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抓住关键,破除以机代牛工作瓶颈。耕牛的宰杀是以机代牛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实现耕牛户利益最大化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一是广泛宣传政策。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 大张旗鼓地宣传以机代牛项目实施政策、要求和目的,并采取与耕牛户算明健康账、政策补贴账、牛机成本对比账“三个账”的办法,认真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彻底消除农户的心理障碍,让农户变被动杀牛为主动购机。二是确保群众利益。我们选派工作人员外出周边县市摸清耕牛的市场行情,并聘请牛经纪人对农户的耕牛进行合理估价,通过现场拍卖、多家竞标等方式,确保耕牛价格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提高农户参与以机代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分类解决困难。根据群众杀牛存在的种种顾虑和实际困难,分类解决。对于愿意继续发展农业生产而担心土地无法耕种的农户,包保干部负责帮扶其发展机械化;对于无意从事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或引导加入当地农机合作社来解决生产问题;对于疫区专业养殖户,耕牛淘汰后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就近安排就业;对于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又十分困难的农户,符合低保条件有的地方申请了低保,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有的地方给于临时救助。
三、规范操作,确保以机代牛工作质量。公平、公开、公正的操作程序是确保以机代牛工作顺利推进的前提和保障。在以机代牛工作实施过程中,各镇区成立了由农机、畜牧、血防、财政组成的工作专班,采取“一个镇区,一
套专班,一个目标,全程服务”的办法。为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项目实施中严把“五关”。一是登记关。组织专班逐户逐头上门核实,实施动态管理,确保杀牛无误。二是程序关。①建档建卡。由专班与村组确认的耕牛宰杀对象进行统一标识、编号、照相、建档建卡(一牛一卡),填写锁定的耕牛淘汰登记表,每头耕牛编号与耳标号相对应,并签字确认。②签订协议。由各镇政府部门与淘汰耕牛户签订耕牛宰杀协议,统一交县农机局存档备案。③宰杀耕牛。政府统一先与屠宰场签订屠宰合同,宰杀后照相确认。④销号直补。由各镇区将耕牛宰杀情况集中上报县农机部门,县农机局对宰杀的耕牛全面进行核实销号,审核认定后报县财政局专户通过“一卡通”将补贴拨付给杀牛养殖户,杀牛养殖户持本人身份证到所在地信用社签字领取补贴资金。三是审查关。淘汰耕牛的申报表格按要求严格审核,不符合条件和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四是公示关。被淘汰耕牛复核登记后,逐一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无异议后,再进入淘汰程序。五是监督关。实施耕牛交易全程监督,交易前,血防部门负责打耳标;交易中镇畜牧、血防、农机、财政人员到场,畜牧部门负责销号;交易后,农机部门负责耳标回收处理,财政部门负责补贴资金发放工作。
四、注重服务,巩固以机代牛工作成果。一是强化机手培训。选取农机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相关镇村培育机耕队,并采取机具现场演示、集中理论培训等方
式,让农户零距离接触机械,现场操作使用农业机械,深入了解机械性能,选购满意的农机。仅今年上半年,全县已杀牛购机1047台,新发展农机户893户,新培训农机手1873余人次,新成立农机合作社6个。二是强化后期服务。县农机部门采取一名技术人员跟踪服务一个镇区的方式,负责对农机户的技术指导、售后维修、故障排除,督促企业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三是强化跟踪监督。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对河滩禁牧及“以机代牛”工作进行监控,确保“以机代牛”项目工作成果不反弹。
第二篇:打好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讲话
打好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
确保我县道路运输安全
------百日攻坚战动员大会上讲话 为了贯彻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县政府决定从今年12月18日到明年3月底,在全县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活动,为使我县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攻坚战活动开展的更好,我们召开桦南县道路运输管理站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动员大会,会上传达了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公布了桦南县道路运输管理站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成立了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领导小组。对我县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活动进行全面的部署,其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坚持安全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最大限度地整改和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为促进我县道路运输市场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下面就如何开展好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活动讲四个问题: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安全生产工作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各单位领导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日时日程,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采取有利措施,确保“百日攻坚战”活动取得实
效。
二、认真组织,强化宣传
各单位要主动争得新闻单位的支持,要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大力宣传“百日攻坚战”的意义和内容,创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三、“百日攻坚战”工作内容
一是抓好营运车辆冬季整备工作,严格车辆安全技术标准,防止营运车辆带病行驶,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全面做好冬运和春运的准备工作;二是加强客运车辆的安全检查工作,客运站要加强安检工作,对达不到安全技术要求的车辆,一律不许发车,停业整改;三是加强对“三品”的检查力度,杜绝“三品”进站上车;四是加强对安全生产违章行为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在冬运和春运期间有违章行为的经营者,要严肃处理。
四、强化执法,严格追究
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实施方案,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安全检查到位,隐患整改到位,出现问题责任追究到位,对在冬运和春运期间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单位,实行责任倒查制,对责任人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已打响,目标已明确,任务已确定,让我们共同努力打赢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为营造平安和谐的道路运输市场环境而努力。
第三篇: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
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
在我国,玉米粮经饲兼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而且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机械化精量播种每公顷可以省种45斤左右,增产15%~20%。机收每公顷可减少损失3%-5%,平均节约成本225元左右。
当前,我国玉米耕整地、种植和田间管理等环节机械化技术问题基本解决,机收加快突破,社会化作业服务市场开始启动。2007年,全国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2.8%,其中,机耕水平达到60%,机播水平达到59%,机收水平达到7%。玉米生产机械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表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技术装备加快发展。玉米耕整、播种机械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广泛推广应用。收获机械基本定型,形成了悬挂式、自走式和玉米割台等三种机型,参与研发、生产的厂家多达60余家,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二是机械收获大力推广。近年来,玉米生产机械化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亮点。目前,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中的山东、北京、河北、天津,北方春玉米种植区中的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山西已进入推广阶段,机具基本定型,发展势头强劲;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中的安徽、河南、江苏,北方春玉米种植区中的陕西、宁夏、辽宁、吉林、甘肃处于示范推广阶段,基本确定应用机型,示范推广工作开始启动。三是政策效应不断显现。2006年农业部在山东、河北两省开展了玉米收获机械补贴试点,2007年补贴试点扩大到9个省(区、市),全国新增玉米收获机近万台,为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作业市场日趋活跃。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提供了机播、机收、秸秆处理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服务。
加快推进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要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方针,坚持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强化服务、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农艺农机结合,重点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稳步发展玉米播种机械化,加快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力争到2010年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其中:机收水平达到16%,机播水平达到80%。在工作思路上,要实现“四动”:一是农机农艺互动;二是社会服务促动;三是梯度推进带动;四是多项技术联动。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补贴政策,突破机收瓶颈
把购机补贴作为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最直接的抓手,扩大中央补贴资金实施范围,鼓励地方资金累加补贴,提高补贴额度。重点补贴农机大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支持、引导各种渠道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瓶颈创造良好条件。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农牧业县(场),玉米收获机械纳入全国补贴范围。
二、实施示范项目,带动推广普及
在玉米主产区,以玉米机收示范推广为重点,建设一批示范县和示范基地,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示范宣传,开展社会化服务,带动全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黄淮海玉米种植区和北方玉米种植区重点开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南方山地丘陵种植区积极进行机播和机收试验示范。
三、引导社会服务,培育作业市场
加强玉米生产机械化跨区作业的组织调度、技术培训和维修服务,开展玉米播种、收获机械选型鉴定和作业质量跟踪调查,提高玉米机播、机收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要建立完善信息调度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玉米机播、机收供求信息;要发挥农垦系统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优势,推行场县、场乡共建等服务模式;要借鉴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经验,提高玉米跨区机收作业的组织水平,加强机械的维修保障能力建设,抓好玉米跨区作业安全生产,完善跨区作业的保障机制。要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增强玉米生产机械化推广应用的发展后劲。
四、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要支持玉米装备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的基础研究,研发青贮收获、茎穗兼收、玉米小麦兼收等专用或多功能机具,以及玉米免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高效植保机具、适应山地丘陵地区的机具。加强产学研推结合,开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种植模式研究,促进技术的熟化和成果的转化。要因地制宜,试验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做好机具选型配套工作,确定区域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实现技术本地化和标准化,加快技术普及。
五、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将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统筹农机管理、生产、鉴定、推广和安全监理等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制订完善工作计划和方案,将工作抓实抓到位。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与农业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把玉米生产机械化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工作之中。要坚持农机农艺技术协调发展,成立农机与农艺结合的专家组,建立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的指导,统一研究和协调解决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动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加快发展。(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04-17)
第四篇:多措并举,打好农机安全生产攻坚战
多措并举,打好夏季农机安全生产攻坚战
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真正使教育活动贯穿落实到农机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职能。宣州区农机监理站多措并举,打响夏季农机安全生产攻坚战,突出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与培训教育、技术检验等工作。为打好夏季农机安全生产攻坚战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全区粮食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颗粒归仓。
夏季即是农业大忙季节也是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季节,针对夏季高温酷暑环境下农机生产作业的特点,宣州区农机监理站组织人员,不畏酷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开展农机安全监督检查,宣传教育,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和安全值班制度,扎实做好夏季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一是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针对高温酷暑,农机作业人员易疲劳中暑,农机作业易发生故障的特点,通过农机通等手机短信、发放农机安全生产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标语、安全知识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和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提醒农机作业人员在高温酷暑生产条件下要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断提高高温期间农机作业预防事故的自觉性。
二是强化培训做好服务。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免费实地检验和送检上门服务,向农机手讲解高温时期农机操作安全常识、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要求驾驶操作人员移动农机前要认真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切实做好防高温、防中暑、防火灾、防制动失灵、机械故障,坚决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章操作,提高农机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是严把检验关。对应检拖拉机、联合收割按要求逐台、逐项检验,实行检验负责制度,做到谁检验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确保检验质量,用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农机安全生产做好保障。
四是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与公安、安监等部门配合,针对夏季农机安全生产特点,与交警部门有针对性的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围绕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农机安全专项大检查,严厉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假牌假证、脱检脱保、酒后驾驶、超速超载、违法载人、疲劳作业和安全设施不全等事故隐患,查纠结合,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有效降低农机违法违章行为,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五是完善安全监管制度。认真落实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领导带班等应急值守制度,做到工作不缺位,确保信息传递畅通,实时掌握农机安全生产动态。加强应急处置准备,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做到职责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不断提高防范农机安全事故的水平和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确保夏季高温时期农机安全生产态势平稳。(杨明、汤晓宁)
第五篇:整合资源连片推进努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整合资源 连片推进 努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中共洋县县委 洋县人民政府
洋县属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8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8亿元,建设扶贫重点村160个,实施扶贫移民搬迁1831户,累计脱贫11.32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955元增长到2300元,年均增长12.6%。扶贫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工作多次受到省、市表彰,我县阳光村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
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工作的主抓手,上升到党政“一把手”工程和“帽子”工程,建立了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项目推进制,围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目标,坚持“三优先、两整合、三同步”,积极推进板块化开发。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强农惠农政策优先向扶贫重点村投放。近年来,我们累计在160个扶贫重点村新建改造道路1200公里,实施安全饮水项目134个、一建三改7650户,危房改造3340户,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建成以设施蔬菜、生猪养殖、食用菌生产、烤烟种植、“农家乐”为主“一村一品”示范村105个,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带22个,打牢了脱贫致富的基础。二是突出项目、资金整合。组建了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管理办公室,年初根据扶贫重点村建设的实际需要,整合所有涉农项目,直接切块下达到村,统一组织实施,十年累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7亿元,投放扶贫贴息贷款3.2亿元,形成了集中力量扶贫攻坚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基础条件改善、文明生活方式培育和致富产业扶持同步实施。既“输血”,又“造血”,开展全方位扶贫,不仅改善了贫困村的环境面貌,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且培育并壮大了一批带动农民增收快的特色产业,全县没有出现整体返贫现象。
《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是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纲领,中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发出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集结号和动员令,我县作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攻坚项目县。我们一定严格按照中省市的要求和决策部署,抢抓发展机遇,提早精心谋划,聚合各种资源,创新推进机制,力求“四个突破”,争取早日脱贫摘帽。
一、在构筑“三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新举措上求突破。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统筹县域经济发展,把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发展方向,坚持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两轮驱动”,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加快新农村建设;以项目支撑和产业开发,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以移民搬迁、创业技能培训等途径,推动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拓宽贫困人口在非农领域的增收空间。
二、在贫困地区新村建设上求突破。紧抓陕南移民搬迁契机,采取集镇集中安置、建设移民新村、旧村庄改造等多种途径和“统规统建”的方式,加紧规划建设一批移民新村,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小集镇发展,确保每年至少实现千户万人搬迁目标。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庭院绿化、沼气池及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站点等人居环境配套建设,推进村内道路、安全饮水、社会事业、商业网点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建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抓好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推进老区连片开发。
三、在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上求突破。我们将围绕脱贫增收这个核心,按照扶贫资金向贫困村投放、扶持政策向贫困村倾斜、产业布局向贫困村集中的原则,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标准化示范园,增强贫困村解困内生动力。进一步完善扶贫到村到户机制,采取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财政直补、建立互助资金等方式,坚持“一户一策”和定向帮扶,大力实施“十万贫困户增收工程”,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高贫困家庭自我造血功能。
四、在扶贫资源整合上求突破。建立扶贫开发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落实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坚持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扶贫开发,拓宽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渠道,完善集中投放机制,确保各类资源向最困难的区域、最困难的人群倾斜,使贫困群体优先受益。最大程度调动群众主体作用,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力量办成群众受益的事。进一步抓好“两联一包”定点扶贫及“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协调服务,深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包村扶贫工作,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全面加快脱贫步伐。
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全面深入贯彻中、省新十年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虚心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举措,扎扎实实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